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银行实训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银行实训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设计;项目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电子商务成为商业贸易领域中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而电子商务中最主要的内容电子商务支付也以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手段挑战传统的支付方式。因此,了解电子商务支付的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是很多“现代人”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原有专业基础上,对这些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支付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并掌握支付的实际操作。目前在职业学校开设有《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的学校比较少,在市面上出售的关于该课程的教材比较少,并且这些教材基本都是以理论为主,很少有支付的实际操作,所以有必要开发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合目前电子商务支付发展,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依据国家劳动技能考核标准与“电子商务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电子商务支付”工作领域设置。课程目标定位是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电子支付技能为宗旨,立足于电子商务支付过程的掌握,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做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了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程序性知识为主线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紧紧围绕电子支付技术能力的要求,针对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项目模块,序化教学任务,突出对网上银行结算、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自助银行支付、网上金融的学习,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并发展其职业能力。
二、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身心健康,能通过互联网环境从事多种形式的网络营销活动、客户服务、商城运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工作,能够为商务网站进行信息采集与信息更新,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自主创业及从事相关商务类操作应用型人才。
2.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网上银行结算、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自助银行支付、网上金融及安全保障的能力。本课程在中职第三学期开设,是一门提升学生电子商务支付能力的专业课程。其先导课程为《电子商务基础》、《网页设计》、《网站内容编辑》,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
3.课程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共建共享学校和校企合作调研,确定掌握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技术是从事网络营销和商城运营等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培养的专业核心能力就是掌握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了解在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支付安全的技术保障。同时细化为了培养该核心能力本课程需要提供的各项能力目标。
三、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1.以项目形式设计课程整体框架
本课程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同时本课程以电子商务支付流程为主线,重构了课程的教学体系,重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把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溶入到项目的制作之中,实现了教中学,教中做,教学做合一,较好地解决了学以致用,学好善用的问题。共设计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工作流程、网上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自助银行支付、网上金融七个项目涵盖电子商务支付领域大部分支付内容。
每个项目的设计思路是“(在一个电子支付系统中)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支付安全技术保障”,重点陈述各种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以程序性知识为主,并辅之以陈述性知识,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保障学生掌握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技能。
2.以任务驱动为基本形式设计具体内容
根据电子商务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电子商务师、助理电子商务师等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依据企业实际支付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情境,再设计项目任务,将基础知识、支付技能及相关网店知识融入到项目任务中,完成基于工作任务的系统化课程内容开发。将设计的七个项目以任务驱动为基本形式进行分解,每个项目分解成3~7个任务,在教学活动中以7个综合项目为导向,以分解出的教学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具体设计如下:
项目一: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工作流程,具体包括四个学习任务:电子商务支付、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工作流程、电子商务支付过程的安全问题。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掌握支付的基本概念以及支付过程;理解电子商务支付的概念;认知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的概念和形成过程;了解电子支付系统具备的功能和基本构成;掌握各项基本构成在电子商务支付系统作用;了解电子商务支付的类型;掌握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流程;了解当前电子商务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安全威胁;掌握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的标准;了解保障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的多种技术。
项目二:网上银行支付,具体包括七个学习任务:网上银行支付系统、个人网上银行支付、个人网上银行支付安全、中国农业银行个人网上银行、企业网上银行支付、企业网上银行支付的安全、中国农业银行企业网上银行。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业务功能,以及系统分类;掌握个人网上银行的功能、申请和使用流程;了解个人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保障技术;掌握中国农业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的功能、申请和使用流程;认识和掌握企业网上银行支付的功能、申请步骤以及支付流程;了解企业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技术保障;掌握中国农业银行企业网上银行的功能、申请步骤以及支付流程。
项目三:第三方支付,具体包括六个学习任务:第三方支付系统、支付网关模式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银联电子账户、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支付宝支付。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功能;掌握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分类;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支付交易流程;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安全问题;掌握支付宝的功能、申请、支付流程及支付安全。
项目四:移动支付,具体包括六个学习任务: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远距离支付、移动支付近距离支付技术、移动支付的安全、招商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微信支付、手机钱包。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念;掌握移动支付系统的的功能、分类和四种移动支付运营系统;了解移动支付中远距离支付和近距离支付技术;认知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及技术保障;掌握招商银行手机银行的申请和支付操作;掌握微信支付和手机钱包的支付流程和安全。
项目五:电话支付,具体包括四个学习任务:银行电话支付系统、银行电话支付的流程、银行电话支付的安全、中国工商银行电话支付的基本流程。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电话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分类;掌握电话支付系统的支付流程;了解电话支付系统的安全保障。了解中国工商银行电话支付的基本流程。
项目六:自助银行支付系统,具体包括四个学习任务:自助银行支付系统、ATM系统的交易、POS系统的交易、指纹银行。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自助银行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分类;掌握ATM系统、POS系统交易流程、安全问题、安全技术;掌握外挂式指纹银行、内嵌式指纹银行流程、安全技术保障。
项目七:网上金融,具体包括二个学习任务:网上证弧⑼上保险。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掌握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概念,了解功能;掌握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组成;了解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保障技术;了解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的流程;掌握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的实例操作过程。
3.以能力训练为核心设计实训项目
为巩固和加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情和社会发展需求,将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提炼电子商务支付实训中技能的一些共性之处,从实训项目选取的原则与策略、实习实训项目框架的设计和项目教学法等方面进行了摸索,开发适合学生的训练项目。具体包括网上支付的基本流程、电子商务支付的概念、网上银行支付新手上路、企业网上银行的支付流程、使用支付宝余额进行网上支付、使用快钱完成网上支付、网上注册手机银行、兴业银行手机银行的申请办法和服务功能、拨打四家银行电话银行、操练网站下单方式的电话银行支付、用银行卡到商场进行POS刷卡购物、ATM机存款取款操作、申银万国网上证券新手体验、平安网上保险体验等十四个实训项目。
在实训设计中突出体现项目的实用性和可实施性,还要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及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比如:拨打四家银行电话银行,实训内容是到柜台办理(以工商银行为例)银行卡,然后拨打95588申请开通电话银行,了解中国工商银行电话银行为您提供哪些服务,同时登录中国工商银行网站,了解中国工商银行电话银行的功能、流程、安全措施。通过这些实训学生学会了解电话银行进行的功能和支付流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4.以培养职业能力设计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支付安全技术保障”这个过程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通过把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设计出一个个任务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完成具体支付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操作技能。达到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通过熟练的实践操作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支付理论更深层次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根据课程的特点,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工程中,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以及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比如在项目二网上银行支付的课程教学中,将学习情境模拟为网上支付环境,以角色扮演法组织教学,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同学分别扮演银行角色、商家角色、买家角色,通过商家和买家分别到银行平台办理注册银行、开通网上银行、利用网上银行支付等业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上银行支付的工作流程和安全保障,同时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并且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比如在项目四移动支付项目中,以案例教学法引入目前在微信支付中存在安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了解在微信支付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掌握防范这些安全隐患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5.以过程考核为主设计评价方式
改革传统考核模式,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在课程考核中将技能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将教师测评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融入企业参与评价,形成多元评价方式;将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分为课堂评价和平时项目训练评价两部分,其中课程评价主要通过每一次课的考勤和课堂提问、师生互动进行考察,以此培养和考核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沟通能力;平时实训项目以现场练习、角色扮演、情景模拟、项目实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方式,督促学生身体力行;总结评价包括知识考核和实操考核,考核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课程结束时通过期末考核的方式进行,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70%,总结评价考核成绩占30%。
四、课程实施的配套条件
1.实训条件
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学生要掌握支付的流程,必须要进行网上购物并支付,为保住教学的顺利实施,实训环境上必须是能提供上网的多媒体计算机实训室,并且配套有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进行实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学生可以进行模拟购物和支付流程的操作,加强学生的模拟操作能力;同时通过网上银行的申请,登录淘宝网等购物网站,进行网上银行、支付宝实际支付操作能力的培养,加深对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支付方式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对实际支付能力的培养。
2.师资条件
由于《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科目,是一个将支付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实际支付操作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支付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能将理论知识很好的融入到实训当中的能力。因此,对担任该门课程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对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支付操作的能力。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充分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整体能力训练项目进行设计,细化任务单元能力训练项目,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实现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超,孙飒.对于改革《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课程教学的思考.学理论,2012(23):243-244.
[2]杨琦峰,沈鑫,宋平.论《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J].当代经济,2012(07):102-106.
[3]周志胜,李彬.浅析电子支付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5):185-186.
银行实训个人总结范文2
上班式教学岗位规格工学结合财经类高职专业在校内开展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工学结合实训教学,一直是国内外职业教育共同探讨的课题。提高财贸类课程教学的实践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岗直通的改革难点,而“上班式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实践探索路径。
一、金融专业上班式教学的内涵
金融业工作岗位对人服务的个性化、金融产品的虚拟化,工作业务的多样性,工作任务的虚拟性,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交易规则的严密性和操作程序的复杂性,客观上决定性了金融类课程上班文化、上班业务、上班环境都是岗位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把与金融企业和学校课堂结合的职业能力实训课程称之为“上班式”课程。
金融专业上班式教学课程它是依据金融专业银行柜员和经纪人岗位工作任务对人服务的复杂性、业务的虚拟性,运用行业企业和岗位元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按照实训环境企业化、核心能力任务化、技术训练规范化、师生关系工作化的原则,开展上班式课程,让学生在上班式环境中认知岗位、学习岗位知识和技能,创新性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二、上班式课程设计的理念
“上班式”课程的总体设计理念,是“职业岗位化、工作任务化、学工一体化、素能融合化”,还原工作过程,解析柜员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重构从简单到复杂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在模拟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理财公司的仿真环境下,按照统一的职业着装、标准化的职业礼仪、严格的考勤制度、企业化的业绩考核,实现“教、学、做”一体,学生以一个综合柜员、证券经纪人、理财经理的身份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
1.上班式课程所培养人才的职业规格
金融专业上班式课程所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城市金融人才,它的职业规格是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熟悉城市金融,具有“会服务、能营销、善理财”的金融职业能力和“诚信、合规、创新”的金融职业素养。
“会服务”是指将客户放在首位,安全、快捷、高效地为客户提供规范化、人性化、灵活性的服务。“能营销”是指能根据客户需要客观、完整、正确地推介各种金融产品。“善理财”是指能以专业理财规划师的身份为客户提供财务分析、产品推介、方案设计等理财服务。在职业素养方面,依据金融机构业务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备“诚信、合规、创新”的金融职业素养。诚信是指恪守信用、实事求是,不虚假宣传、夸大收益、回避风险。合规是指要遵守国家的各项金融政策、法律法规,依法经营。创新是指主动提供个性化、差异化、高品质的服务。
2.界定上班式课程所培养人才的岗位职责
目前,高端技能型城市金融人才主要供职于商业银行综合柜员、证券经纪人、理财经理等一线服务、营销、理财岗位。其中,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应熟悉柜台业务的相关知识;掌握柜台业务操作流程,具备柜台各项业务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准确、规范、熟练完成各项柜台业务。综合柜员以“会服务”为典型能力特征,包括最基本的处理对公与对私业务,良好的仪容仪表,语言准确生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为客户提供服务;证券经纪人的岗位职责就是指在证券公司中进行客户开发、客户维护、营销产品、拓展市场、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优质证券服务的证券从业人员。他们以“能营销”为主要岗位职责。理财经理是指以专业理财规划师的身份服务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营业部、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以以第三方的身份为客户提供全方面金融理财服务,能为客户分析财务状况、选择理财产品、设计理财方案,使客户的资产在安全、稳健的基础上保值升值,与客户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信任关系。理财经理以“善理财”为典型基本能力特征。
三、金融专业上班式课程实践探索
上班式课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量的金融与证券专业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运用前期所学金融知识及理论的能力进行综合培养,对学生上岗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系统培养。
1.教学课堂就是工作场所
上班式课程的课堂,就是证券公司营业部或驻点银行。上班式课程的实训环境需要有上班的文化、上班的场景和上班式管理。在实训环境建设中,引进首都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先进理念、业务技术和管理规范,建成银行厅、证券厅、基金厅等实训环境,集中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等行业发展的最新业务、布置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岗位管理制度,管理办法、训练流程等职业氛围,配置商业银行柜员、证券经纪人操作台、服务器、计算机、交易终端、LED显示屏、票据打印机、综合业务系统、凭证、印章等设备,打造仿真模拟实训环境。
2.按照行业发展设计工作任务
金融岗位上班式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部设计成工作任务。这里就要求教师必须对金融机构相关的岗位和工作任务有深入的了解,按照实践中证券经纪人或银行综合柜员的工作任务,设计成完整的工作任务,同时必须结合教学规律,注意所设计的工作任务之间知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3.按照岗位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银行综合柜员或证券经纪人的完成工作任务或所要求的训练职业素养。如对商业银行柜员的要求是:标准化、规范化的钱币整理、伪币识别、数字书写、翻打传票、小键盘技能、票据填写、凭证结算;对证券经纪人的要求是,具有丰富的营销经验和推销技巧、善于与客户进行沟通、善于对客户进行心理分析、能够对不同客户进行分类,为不同客户策划不同的营销策略,构筑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桥梁。理财经理的工作任务具体包括:对客户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客户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设计个性化理财方案,并推荐合适的理财产品。另外,要求学生每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必须填写相应的实训报告,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时间、工作要点、体会。通过每次实训活动后写实训记录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而且对提高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快速提升职业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4.学生上课的形式就是上班
上班式课程要求学生每天用考勤卡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每天早晨教师对学生不会点名,而是每天一打卡的形式来签到。其实,这并不是记考情如何,而是让大家从学生角度转换到上班族的角度,从学习环境转到上班环境。角色的转换,不仅仅从环境和角色转换,而且是从思想,行为各个方面都有所转换。让学生感觉就是在上班,增强时间观念。此外,还要按照金融机构对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穿正装来上班,同时把规范礼仪服务贯穿在每个任务训练中。
5.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主导思想是教师指导和学生训练相结合。学生是主体,学习身份就是客户、客户经理或其他角色。根据每个项目的要求,独自或以团队形式。学习、讨论、制定方案、演练,并做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教师是教练,根据金融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活动,把教学内容按照业务类型分成不同的实训项目,再把每一个实训项目分解成不同的任务,针对完成每一项任务关键知识和操作环节进行指导并提出要求,由学生自主完成实训项目并反复训练,最终使学生准确、熟练、灵活地掌握商业银行与证券业务。
6.按照企业标准进行考核
上班式课程改变传统的以试卷考试为主的考核办法,以能力培养效果为考核重点,每个工作任务的考核标准基本是按照金融企业的业务标准去要求。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过程考核主是针对学生完成的每个任务,从开始资料准备、上机的演练,到最后的接受老师的考核,进行整体评价。综合考核是以技能大赛为主的考核方式,如举办商业银行业务大赛、证券行情辩论赛、模拟投资大赛、理财规划大赛等综合大赛。
四、上班式课程的实践效果
1.提高了个人能力
通过上班式课程的教学,学生普通反映,在个人能力方面有了非常的提高。首先,表现在学生通过通过自我激励、受挫训练或职业认知等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也让别人找出自己的缺点,对自己进行自我激励,认识到自己不了解的一面,对自己的认识有进一步加强。其次,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不断进行自我表述,或与客户与队员的沟通,语言的表达更加流畅,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第三,为办理业务或完成的工作任务,而不断收集资料,整理与归纳资料,大大提高了制作文案的能力。第四,个人的职业素养有了较大提高。表现在学生在开展工作时,教师把职业素养与礼仪的工作要求完成容纳在工作任务中,并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使学生时刻把自己融入一个规范的工作状态中。
2.提高了专业能力
在专业能力方面,主要是要求学生把在课本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转化成处理业务或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工作能力。在金融岗位上班式课程上,教师设计了银行柜台业务,如存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等,证券公司经纪人为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开立账户服务,证券营销话术技巧。理财经理为客户设计投资方案,提供理财建议等,让学生对商业银行或证券行业有更深的了解。学生以前都是从书面理解这些的,现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操作中,这些都让学生有很大感触,而且还让学生在完成工作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提高了社会能力
在社会能力方面,上班式课程所设计的任务中多数是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在一个小组中学生们会发现每一队员都有他的长处,也会发掘出自己的长处和看到自己的不足,大家取长补短就会有较快的进步。在团队合作中,使学生知道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坚持自己的观点,如何与他人妥协。在所设计的金融机构晨会、模拟股票推荐等任务,一方面,让学生充分了解资本市场现状,了解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个人陈述及互相讨论方式锻炼了语言沟通能力和积极合作能力。这些任务,如果靠一个人来完成这些任务,确实比较难,以团队开展工作,大家有不同的思想,作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充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能力,为同一个目的而努力。一来可以提高效率,二来团队效果大于单个人的效果之和,团队合作越来越被现代企业视为工人的必备素质。
参考文献:
银行实训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职业能力;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课程设计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是金融类专业在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专业改革中从商业银行会计课程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初步的金融理论知识和经过基本的财经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在仿真的商业银行工作场景中运用仿真的商业银行业务软件进行仿真的商业银行业务操作,训练学生熟练从事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能力。我们在设计该课程时,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原理,消化吸收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企业项目课程”的开发方法,将原来“商业银行会计”课程中混淆在一起的“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两种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分离,以柜台业务人员实际从事的“业务核算”和“柜台服务”工作为基础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安排,最终形成了一门学习过程与模拟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省级精品课程。
一、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岗位是高职金融类专业毕业生进入商业银行工作的初始就业岗位,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原理,该课程应该以完成商业银行综合柜台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岗位的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以商业银行综合柜台岗位处理业务的工作顺序来组织教学过程,以具备商业银行营业部工作环境并配备商业银行营业部相同的设备和软件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实训室作为上课场所,以有商业银行柜台工作经历的教师参与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作为课程教学团队,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对处理商业银行柜台业务速度和准确度的检验作为成绩考核的主要方式,考核标准参照银行评定柜员等级的标准制定,最终目的实现基本不需经过任何其他培训直接上岗。
2.课程设置的依据
本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岗位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的需要,教学项目设计的依据是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岗位的工作项目,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的依据是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岗位工作任务,教学场所建设的依据是商业银行基层营业场所的业务环境,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在学校与商业银行合作基础上的行业专家和专职教师共同组织的团队,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自始至终贯彻基于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工作过程的思想,课程开发的立足点是广泛的行业岗位调研和行业专家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3.课程内容的确定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完成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以及行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具体内容涵盖银行柜员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完成存款、贷款、银行卡和各种中间业务的柜面操作等工作任务的需要,本课程设置了相应的教学项目。在每个教学项目中,再根据工作步骤或业务类别设置相应的模块,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地模拟综合柜台岗位的业务操作。课程的全部内容就是完成根据八个工作项目设置的教学项目,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就是按照真实业务工作同样的要求完成每一笔具体的柜台业务。每一个教学模块都是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态度的培养三者的有机结合,在讲授操作过程的同时进行动手操作训练,在训练的同时强化风险防范的意识和优质服务的理念。课程中的理论、法律、规程等知识点分别与对应的实践相结合,分解到相应的操作过程中。
4.课程内容的组织
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工作内容的逻辑顺序为依据,在项目顺序上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并由简单业务到复杂业务循序渐进地编排,在每个项目的模块安排上根据柜员接待顾客的工作顺序的时间先后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先后,同时也适当考虑了教学规律的要求。在具体操作训练上,根据柜台业务工作场景设置教学场景,根据柜台业务操作规程来设置学习性的工作任务。
二、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1.依据银行综合柜员的岗位工作任务选取课程教学内容
商业银行综合柜员的工作特点是面向客户处理大量重复的业务,我们根据工作任务将这些业务归纳为8个工作项目,并根据这些工作项目将课程内容划分为8个教学项目,即日初处理、个人储蓄业务、对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业务、中间业务、日终处理。为实现课程目标,我们把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融入8个项目之中。在课程标准中根据工作内容确定的课程内容见表1。
2.依据银行综合柜员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和教学的规律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
首先,根据银行临柜柜员的工作内容来组织教学内容。从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看,日初处理、个人储蓄业务、对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业务、中间业务、日终处理等是银行柜员最重要的工作项目,这些工作项目有一些是有工作顺序上的先后继起性的。如:日初处理是柜员早上第一件处理的事情,日终处理是柜员下班前最后处理的事情。有一些项目在时间上可能相互交叉完成的,如:个人储蓄业务与银行卡业务,但是同一个项目的操作步骤必然有先后的顺序。因此,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一方面要考虑实际工作中项目完成时间的先后,另一方面要考虑每一个项目中各子模块工作步骤完成的先后。
其次,按照柜员服务于客户的操作流程来组织和安排教学过程。实际工作中柜员要面对不同的客户,而不同的客户需要提供的服务各有不同。我们在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时将不同的业务类型归入不同的项目,将相似的业务归入同一个项目的不同模块,每个模块按照银行柜员的业务操作流程来安排教学内容。例如,银行柜员为个人客户开立活期账户业务,我们将其归入项目2“个人储蓄业务”,安排在模块1“活期储蓄业务”中,按照业务操作流程组织的教学流程是:提请客户填写开户申请书――审核客户身份证件和资料――点收现金――系统操作――打印凭条――客户签字――打印存折并签章――送别客户。
第三,按照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操作技能相融合来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理论知识都是体现在各个操作模块中的,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先讲理论后讲实践,学生由于没有感性认识,很难深入理解这些理论。如果将实践技能全部学完再讲理论,则学生在做实践项目时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的做法是将相关理论教学的内容嵌入各个相关工作项目中,穿插到具体业务办理中。例如:我们在讲述银行柜员为客户办理个人储蓄业务时,针对不同的储蓄类型(例如普通活期、整存整取、定期、定活两便、通知储蓄、教育储蓄等),分别介绍该类型的储蓄的特点、适用范围、业务流程及相关规定,在穿插介绍(上接第316页)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模拟业务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三、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是一门与银行柜员实务操作紧密联系的课程,由于银行柜员的业务操作过程具有较好的可模拟性和可移植性,这为我们在教学中实现工学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课程通过模拟的项目教学、真实的项目操作和半年顶岗实习的完整的教学过程,较好地保持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初步形成了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第一,将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实现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化。根据银行柜员每天从日初处理、日间处理到日终处理的业务流程,我们将涉及的工作项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组织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每一次课堂教学安排上,也依次要进行日初处理、日间业务办理和日终处理操作。课堂教学的过程主要就是做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不可能在普通教室完成,因此,本课程全部安排在“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实训室”组织教学。这也就决定了建设专门的实训室是开设本课程的必要条件。
第二,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主导教学过程,保证教学与工作的一致性。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的是每一个工作项目,是完成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课堂推进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对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的寻求,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对每一个具体项目,老师只作基本的讲解,给定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同的工作任务,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把每一项任务完成。
第三,通过模拟项目与真实项目之间、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之间、工作与不同课程之间的工学交替,实现教学向工作岗位的迁移。通过模拟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项目课程、金融项目中心实训及半年的顶岗实习之间的交替,实现课程教学与真实工作项目的交替。为了实现真实项目教学,我们在模拟实训室的基础上成立了“金融项目中心”、“项目工作室”等做真实业务项目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通过“金融项目中心”为全校师生服务各项银行业务,可以在完成真实的银行工作岗位任务中得到锻炼,学生在这里进行的是“真项目真做”或者利用复制项目进行的“真项目假做”,这种真实项目教学是与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的模拟项目教学同步交替进行的。该课程完成以后,后继的半年顶岗实习及其他的实践活动的交替是在三年的周期中进行的工学交替。
四、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得益于我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被列入国家示范建设院校重点建设项目的机会,本课程得以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全面的改革,本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改革经过了系统的设计和整体的推进。课程教学项目设计、配套的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金融项目中心运作、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是在围绕学生适应初始就业岗位(柜面业务)需要的一个统一目标下整体协调推进的,没有实训室的建设就没有一体化的课程,没有项目化教材的支撑就难以将项目教学落实到课堂,没有项目中心的运作就没有真实的柜台业务的开展。在课程改革中为了保证改革的整体推进,不少工作在国内是属于开创性的,例如:实际工作中的银行柜台都是可以现场为客户开办银行卡的,我们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发现当时国内没有一家软件公司的教学用柜台业务软件支持读卡器,为了保证在这个环节仿真教学的实现,我们与深圳智盛软件公司合作,在2个月之内很好地解决了在B/S结构的软件上实现对终端读卡器的支持和与数据库的衔接问题。
二是课程开发体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想。在本课程开发之前,柜台业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分散在商业银行会计、商业银行业务等课程之中,似乎很多课程都讲到这个岗位,但是没有一个课程能够完整地训练学生从事柜台工作的能力,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初始就业岗位的需要。为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从岗位调研入手,以与岗位零距离对接为目标。最终实现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极大提升。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行业调研、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工作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项目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组织、教学效果的检验等环节虽然不一定符合国外标准的课程开发模式,但是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原理,并且结合了本专业和本地的实际。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高于工作过程”,积累了适应本专业和本地特色的课程开发经验。
三是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中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工学结合的尝试。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围绕工作岗位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岗位工作内容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参照岗位考核标准确定学习成绩检验标准等都体现了教学与工作的结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广泛吸收行业专家参与,尤其是一线业务骨干的参与,保证了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念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场所不拘泥于课堂,学生和老师走进社会走进市场,行业专家走进校园,课程与工作实际联系非常紧密;为实现课程教学中的工学结合,我们在课程开发期间从银行引进了两位从事过综合柜台业务的专业人员作为专业教师,她们虽然学历不高、职称较低,但是,其丰富的柜台工作经验正是本课程所急需的。
四是课程教学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场景训练”的特色。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场所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实训室从外面看仿佛是一家商业银行的营业场所,但从内部布局看又是一间便于组织教学活动的一体化教室。配备的软件从教学角度看是一个训练工具,从实操角度看与商业银行柜台正在使用的软件高度仿真。教学活动进行时,从外面看仿佛是银行工作人员在忙碌地工作,从里面看则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本课程根据银行柜员的工作任务确定工作内容,依据工作内容确定学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确定教学项目,依据教学项目设置情景训练。在总结提炼各家银行基本柜台业务规程的基础上,设计编制了银行一线业务操作流程图,依托流程图进行实训环节教学。本课程教学所使用的存折、银行卡、凭证和账簿、印章,是课程组专程到商业银行进行实地考察后进行设计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同时跟踪银行业务的变动,及时作相应的调整。在场景训练的实施过程中,老师是组织者,学生是实施者,学生根据仿真的银行柜面业务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步骤来进行模拟实训。与其他金融专业课程比较,本课程的教学已经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场景训练”的特色。
注:本文是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项目”的成果之一,文章基于国家示范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广东省精品课程“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建设项目的建设实践。
作者简介:
银行实训个人总结范文4
1.1期货市场行情观测与分析。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期货市场,观察交易行情的变化,理解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初步体会期货市场价格的变化,理解期货商品指数的作用。观察交易行情的变化,熟悉上海、郑州、大连三个交易所期货商品指数界面。
1.2K线图与趋势分析及形态分析。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K线基本形态和常见K线组合图;理解趋势是技术分析的核心。理解单日K线,多日K线(K线组合图),上升趋势、下跌趋势。通过实训使学生理解技术分析中形态理论,掌握常见形态及其特征,如W底、M头、头肩底、头肩顶;反转形态、整理形态、突破形态、及缺口形态。
1.3指标分析。通过实训使学生理解技术指标,熟悉掌握常用技术指标:MA、MACD、RSI、BIAS、OBV、KDJ。熟悉常用技术指标的特征、使用方法、技术含义。
2国际结算业务模块。
2.1基本技能训练。包括:第一,汇票。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操作能力,深入理解汇票的必备要素,熟练掌握汇票的填写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项目。第二,信用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SWIFT信用证的格式及主要内容,具备审证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项目。第三,单证审核。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商业单据的填制及审核方法,具备审单的能力。
2.2信用证业务模拟操作。“进口信用证业务”和“出口信用证业务”以实验室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能够在一个仿真的国际结算环境中切身体会信用证业务操作的全过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银行日常业务中国际结算柜台办理的对外开立信用证、信用证修改、审核国外寄来的信用证项下单据、对外付款、承兑或拒付等业务的技巧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点环节,熟练掌握银行日常业务中国际结算柜台办理的信用证的通知、转让、审核出口商交来的单据、寄单和索汇、收汇和入账等业务,以及该业务流程性的重点环节,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实训项目。
3外汇业务模块。
3.1基本技能训练。实训内容项目包括:外汇与外汇汇率、进出口贸易报价、外汇交易方式应用、外汇风险防范,通过实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外汇交易的主要技能和技巧,了解外汇交易的惯例和操作规则,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外汇操作和实际工作能力。
3.2外汇交易模拟操作。外汇买卖模拟操作以实验室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学会根据国际市场行情,独立运用模拟交易系统,在外汇市场即期行情下进行外汇交易,具备一定的外汇业务操作和实际工作能力。
4保险业务模块。
一是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要求学生掌握保险承保、核保、保险理赔的等内容,是保险实训的主要内容。二是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要求学生掌握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以及保险公司会计科目的设置,保险公司业务的核算。三是保险公司营销管理。保险营销是保险从业人员的必备能力之一。要求学生掌握保险营销的一般程序,保险营销渠道、促销策略以及保险营销的创新。四是保险公司投资管理。保险投资对保险公司是重要的利润来源。要求学生掌握保险资金的来源,保险投资的组织模式以及保险资金运用的过程及绩效评估,正确认识保险投资的风险性,积极探索我国保险投资的新发展方向。
5银行业务模块。
银行业务所涵盖的内容从纵向角度分为: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出纳业务,结算业务,账户管理业务;从横向角度分为:对私储蓄,对公结算,国际结算,银行信贷,内部财务几个部分。此外还涉及了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框架、管理流程、业务规范等知识内容。以此为基础,特别设计了23个实验课程,包括:活期储蓄业务、整存整取业务、零存整取业务、通知储蓄业务、定活两便业务、借记卡业务、贷记卡业务、中间业务、储蓄特殊业务、现金业务、本票业务、汇票业务、汇兑业务、委托收款业务、单位活期存款业务、单位定期存款业务、单位通知存款业务、单位其他存款业务、同城票据结算业务、个人贷款业务、单位贷款业务、进口信用证业务、出口信用证业务。
在对私和对公的实验中均以一日流程性业务处理的形式展开,学生受理客户需求,通过符合业务流程的一系列操作:点钞、取出凭证、综合业务系统软件操作、凭证打印、盖章、递交客户、压数、打码等等来完成具体的业务,每次业务处理完成学生都可以看到相应的分录流水。实验结束时,学生通过日终操作进行账务平衡方面的处理,系统提供柜员轧账单、尾箱重空清单、业务流水表、营业日报表、机构日结单以总结学生每个实验的操作结果,同时让学生了解银行每日业务操作的过程和财务管控的重点。以期让学生从表及里的了解各种业务的运转及与书本知识的结合。
银行实训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 示范院校 金融管理与实务人才培养 模式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Reconstruction
Financ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Take National Model Building of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YANG Zewen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
AbstractThe article summarizes and reflects on the national model institutions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as key professional model 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reform process and practice, descripe on how to work and study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of the system.
Key wordsdemonstration school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integration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学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被列入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的内容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进行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通过项目建设把该专业建设成与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全国性示范专业和在广州“区域性金融教育科研中心”中引领一线人才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为期3年的建设和项目验收后1年多的反思与调整,我们觉得在示范建设中的一些基本做法有一定的普适意义。
1 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分析专业人才需求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起点。国务院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对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核心规划为“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在现代服务业的十大产业中,金融业排在第一位。
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启动项目建设时,我们在建设方案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规划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在与金融单位更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与金融单位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标准,按照金融单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并开发相应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室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并组织与就业相结合的顶岗实习,形成‘基本技能+岗位技能+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围绕金融行业专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要,将专业教学内容与专业考证内容结合起来,将专业技能训练与行业岗位需求结合起来,使专业教学目标适应金融单位主要业务岗位的需要和证书考试的需要,实现专业教学计划与职业要求的有机结合。”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理解,现在所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关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标准、岗位能力要求、如何培养职业能力、用什么来培养这些能力以及最终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等问题。初步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描述为:以服务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宗旨,以广州金融业“八个中心、四大体系”建设为依托,以与金融单位紧密合作为突破口,面向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银行、证券、保险三个部门的柜面业务、营销服务和基层管理三种岗位,在教学内容中融入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和保险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订单式培养为纽带,以“教、学、做”一体化为基本手段,通过完成校内模拟项目教学、校内真实项目教学和校外顶岗实习三步走的实践教学,重点进行行业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和订单所要求的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配套建设与就业岗位相匹配的包括校内模拟实训室、校内项目中心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实训设施体系,建设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开放式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一支熟悉金融市场运作、操作技能过硬、教学能力强的具备“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形成实训设施、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三方面的支撑,最终实现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如果说原有方案所注重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过程和方法,那么,现在更注重的是对人才培养的系统设计;原来注重的是核心点,现在则注重的是整体筹划。原来注重的是“技能”培养,现在注重的是涵盖技能的“能力”培养;原来描述的“基本技能+岗位技能+订单培养”包含在现在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中,是能力要素的核心和训练的重点;原来注重的是“订单培养”,现在注重的是在订单要求的框架下,通过完成订单单位所规定的真实的工作任务实现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示范建设的核心内容,不论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是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都必须围绕着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人才培养方案,新开发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教学场所、教学方法进行了全新的统筹设计,与岗位对接的5门专业核心课程全部改为“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课程,各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对应金融行业相应的工作岗位。即: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对应商业银行柜员岗位,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对应证券营销服务人员岗位,保险实务课程对应保险营销服务岗位,银行信贷实务对应银行信贷客户服务岗位,个人理财业务课程对应理财经理岗位。各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对应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实训室建设对应核心课程改革对教学场所的需要,即5门核心课程及其支撑课程的教学分别在与其对应的5个实训室中进行;完成这些课程教学以后,学生需要完成面向市场的金融产品服务营销训练。如果说在5个实训室完成的是仿真的生产性实训,那么在这个环节学生完成的则是全真的生产性实训,最后是与就业相联系的半年顶岗实习。
3 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从根本上讲是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行业证书标准是我们间接得到的行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直接的岗位调研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则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行业调研结果的归纳,并通过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的行业专家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分析,我们确定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主要包括在11个任务领域完成42项工作任务的172项能力要求(172项具体能力请参阅:121.33.253.215/solver/blob key=4946645&dddatetttime=1246688007671 第四页)。这些能力要求主要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课程体系的确定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参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考虑,将对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融入过程与方法之中。本专业建立在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包括如下类别:
一是直接对应于岗位的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岗位工作内容,按照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运用岗位业务平台进行业务训练,最终达到与岗位对接的要求,这些课程全部为一体化的课程。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对应银行前台柜员岗位)、银行信贷实务(对应银行信贷客户经理岗位)、证券投资实务(对应证券客户经理岗位)、保险实务(对应保险客户经理岗位)、个人理财业务(对应理财经理岗位)、银行会计(对应银行会计岗位)、国际结算(对应国际业务部结算岗位)、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对应大堂经理和基层管理岗位)。其中,前5门课程因对应主要就业岗位被确定为专业核心课程。
二是对岗位作理论和知识支撑的课程。这些课程不直接对应岗位工作,但对岗位工作有理论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岗位工作,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是进行创造性工作的重要支撑条件。由于与工作过程联系紧密的应用理论和专业知识已经体现在一体化课程之中,因而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一些与工作过程联系不够直接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公共理论。这些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金融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基础、财务会计基础、公司理财、国际金融、金融法。
三是对岗位作技能和方法支撑的课程。这是非常具有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特色的课程,由于这些技能基本不直接对应某一个具体岗位,因此,将这些技能训练内容以课程为单位组织起来进行专门的训练。这类课程也包括思维方式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财经基本技能(点钞、传票算、汉字输入等)、计算机应用基础、客户沟通、金融服务礼仪、金融服务英语口语、财务报表分析、经济数学、应用文写作。
四是对岗位作态度和价值观支撑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形势与政策、廉洁修身、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军训、公益劳动、科技人文和艺术选修课。也包括订单企业文化类课程。
五是对岗位作提升和创新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教学企业项目(证券投资)、教学企业项目(客户理财)、期货与期权、信托与租赁、金融风险管理。
4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实践教学,三步走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我们在示范建设期间在对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整体设计基础上尝试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设置了三个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设置三种不同的实践课程分三步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使教学逐步接近岗位实际,实现教学向岗位的迁移。这三步实践教学是:(1)一体化课程教学;(2)教学企业项目课程教学;(3)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课程。三步走的实践教学模式可归纳为表1。
5 教学条件建设
新的课程体系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撑条件:一是实训设施;二是师资队伍;三是课程资源。也就是要解决了用什么来教、由谁来教、教哪些东西的问题。
教学方式的改革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演员、演说家,而是导演、操作示范者、教学工作任务推进者和组织者。课程改革对“双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的业务操作能力往往与其理论水平一样重要。我们采取的是两个办法:一是从金融部门引进业务骨干充实教师队伍,如:从汇丰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引进了多名老师;二是将专业教师派往金融行业锻炼。从招聘和培养两个途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得“双师”型教学团队。
一体化课程、教学项目课程以及按照新的要求组织顶岗实习都是全新的课程模式,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资源,一切都要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重新开发。其工作量十分巨大,对观念的冲击也同样巨大。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开发了主要核心课程的工学结合教材和相应的网络课程,配备了大量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这些课程资源较好地支撑了专业教学改革的进行。
6 特色与创新
6.1 按照项目课程模式编写的教材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示范建设过程中出版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信贷实务》、《商业银行会计》、《保险实务》、《证券投资实务》、《外汇交易实务》、《国际结算》等教材是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和项目模块体例编写的,这些教材以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根据工作项目确定教学项目,根据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以业务岗位处理业务的工作顺序来组织教学过程,注重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符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要求,是一套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原理重构教学内容的工学结合的教材。本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教材的体例扬弃了适应传统知识体系的章节结构形式,改按适应工作体系的项目模块结构形式。教材中的项目来源于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的工作项目所设计的教学项目,教材中的模块来源于完成工作项目的工作过程。教材充分体现了以行业岗位工作任务做引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设计思想。按照本套教材组织教学,即可实现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来组织教学进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一个教学项目的完成,也就意味着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一般都会得到一个与实际工作相同的标志性的成果。
第二,教材的内容不再依据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而来源于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建立在行业专家对相应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和专业教师深入行业进行岗位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由于课程分工的不同,本套教材不涉及到基础理论,对于必不可少的应用理论采取了嵌入相关的工作过程的方法,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通过将行业岗位涉及的新业务、新方法和新工具及时地纳入教材,贴近了行业发展实际,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第三,教材不再停留在对课程内容的直接描述,而是十分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在教材的各个项目之前,一般都提出了该项目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该任务可能是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也可能是真实的工作任务。教材注重根据工作情景设计教学情境,教学活动设计内容具体,较好地模拟了岗位业务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6.2 实训体系的建成对教学改革形成了较好的支撑
专业教学实训体系的建成,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由于银行基本技能实训室的建成,使本专业得以开设原来不具备条件开设的“财经基本技能”课程,学生在这里完成的三项财经基本技能达标标准已经成为众多商业银行到我系招收毕业生的重要参照指标。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为开设原来不具备条件开设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提供了条件,由于实训室建设和课程设置的高起点和高标准,该课程开设3年多就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信贷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不仅为银行信贷实务课程提供了教学条件,同时也为我院主持国家级的银行授信业务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条件;证券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为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实现一体化教学并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提供了条件,同时还为全院学生模拟股票期货交易比赛提供了平台;保险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为专业核心课程保险实务实现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条件,该课程已经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金融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为外汇交易实务、国家结算、外贸单证等课程建成网络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提供了条件。这一系列实训室的建成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上述实训室完成的都是仿真的教学,为完成真实的业务训练,我们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理念提出了建设专业项目中心的设想。在五家银行的行长为专业建设支招的座谈会上,金融专业带头人向行长们提出了关于建设能够开展真实业务训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想法,得到了行长们的普遍支持。金融项目中心于2008年3月实现了主要功能并投入使用。以该中心为业务平台,我们引进了多家企业的金融产品,行业专家带着这些产品走进课堂,学生带着这些产品走向市场。在合作中,通过项目中心还开办了大量的订单式培养班。项目中心已经成为金融类专业产学合作的枢纽和组织全体学生开展真实项目训练的平台。由于该中心的建成,使金融产品营销和客户理财等以真实工作任务做载体的课程得以开出。
6.3 结合专业改革的自办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为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在示范建设期间,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既有派往新加坡、香港和国内院校接受培训的,也有派往行业企业锻炼的。我们培训教师的亮点是针对年轻教师比重大的特点,利用本系改革试点(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的探索经验,以本系教师作为培训教师,结合本系的专业特色,注重对全体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与当时的专业和课程改革工作的结合,通过培训促进专业和教学改革。一方面通过学习促进课程改革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另一方面又以课程建设任务的高要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把对教师的培训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把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和示范建设任务的完成同时作为培训的目标。
银行实训个人总结范文6
(一)核算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资金和信用活动,这种特殊功能决定了银行会计的核算是面向全社会各个单位和个人的。
(二)核算方法具有很大的独特性
由于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它与企业会计在科目设置、凭证编制、账务处理程序以及具体业务的处理方面有很大不同。
(三)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具有统一性
一般情况下表现为两个过程,两者是分离的。但银行业务不同,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了会计核算。
(四)核算和提供信息具有及时性
这种及时性对于银行业务来说更为严格,必须当时记账,当日结账。
二、学生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针对银行会计学特点本身进行分析,可发现:联行往来工作中,收报行使用有些会计科目确实不好理解;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内容虽然不多,但国际结算方法复杂;支付结算业务中使用的凭证联次众多,传递方向复杂,这自然也会造成学习困难。除了以上的这些特殊原因以外,还有一般的原因:第一,银行会计学逻辑性比较强,它必须有基础会计作为基础,而金融专业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时往往不够重视,致使会计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从而学不好银行会计学。第二,银行会计学方法非常特殊。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主要是工商企业会计方法和和各项业务的会计处理,与银行会计的会计处理因为所处角度的不同,往往核算是相反的,因此即便是会计学基础打得很好的学生在学习银行会计时也会遇到很多思维定势的困难。第三,银行会计中使用的凭证报单众多、格式各异,学生缺少形象认识。
三、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强调业务处理的角度是银行本身
银行会计是社会会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会计核算遵循的原则等与社会会计是相同的,但由于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它又与社会会计在科目设置、凭证编制、账务处理程序以及具体业务的处理方面有所区别。因此第一堂课在给学生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也要特别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要求:抛开企业会计的思维定势,学会站在银行的角度来处理业务,千万不要混淆,并且把这一理念牢牢地贯穿这门课程整个的学习过程中。
(二)恰当选取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配合课程改革的需要,采取以“注重岗位能力培养,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式。第一,由于银行的业务多但又受到课时的限制,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选择银行最基本、最常见、最熟悉的业务介绍,尽量让学生学懂学精;第二,在教学方式上,结合高职学生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每讲完一种业务就指导学生进行配套的综合实训,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操作中,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消化。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由于与企业会计容易混淆,所以采取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很好地区分开来,同时在讲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时,采取从已知到未知的引导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出新的结论,让学生理解记忆而非死记硬背,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时,由于专业课程是较枯燥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授课方式也尽量灵活和多样化:比如适当进行案例分析,开展知识抢答赛,让学生上台讲课,开展课堂讨论和进行小测验等等,这样做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形象生动,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两者都是学好银行会计学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凭证的填写和单证的流转内容尽量找一些金融部门使用的真实凭证给学生展示,向学生们介绍有关单证的内容、格式和基本操作流程,以此加深学生的形象认识。所谓“实践出真知”,银行业务的更新变化非常快,课前最好到银行亲自做一遍请教一下,上课时结合“银行会计实践教学指导书”和“银行会计实践教学课程”,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这样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建立一个“以结算业务为核心,以凭证传递为线索,以联合实验室为依托,以专业学生分工协作为形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崭新的专业实践教学实训平台,把它应用于实际教学,我相信,这对改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银行会计的兴趣和积极性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改革考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