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课程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据库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据库课程总结

数据库课程总结范文1

关键词:数据库课程;数字媒体技术;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14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根据自身的专业需求,已经开设了多年的数据库教学,总结近年来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数字媒体行业人才的需要。

1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移动媒体和游戏开发两个方向,前者侧重网站和移动端应用开发人才的培养,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主要为该方向学生开设,总计64学时,理论和上机各32学时。教学目标是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能够自己或配合团队进行数库的设计和开发,从而掌握在实际项目中使用数据库的技术。移动媒体方向主要实践教学任务安排如表1所示:

本专业属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较少,侧重于应用型课程。同时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程采用中国人民大学的优秀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并未参照国外经典教材,授课内容也有所删减,主要包括数据库原理、设计和应用三个部分。三个部分的主要授课内容为:原理部分包括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代数、SOL语句、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设计和应用包括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数据库恢复技术和并发控制。总结近几年来教学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对理论知识兴趣不大。本专业课程围绕数字媒体的应用设置,所以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较少,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编程能力不强,因此对于较抽象的原理知识,如:关系代数等内容,学生掌握存在一定难度;对于SQL语句的学习,学生只是照搬书上简单的例子来操作,对原理、设计和应用三个部分没有融会贯通。后续的项目实践中,不能从应用的整体角度进行规划,导致设计的数据库性能较差,实用性较弱。

2)相关课程缺乏联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能力较弱。本专业的教学任务中,网站开发类课程和数据库课程相互独立,尽管第三学年的综合实践课程将两者结合,由于以学生练习为主,课时较少(16学时),较多学生仍旧不能掌握复杂的数据库设计。总结几年的毕业设计情况,网站开发类题目中,较多学生仍然无法解决数据库整体设计及其如何与前端页面交互的问题。

3)缺乏综合应用的实践平台。由于学时的限制,上机实验只是对理论知识的简单实现,与实际应用中的复杂设计相差甚远。同时,机房中数据库平台的部署基本都是单机环境,与现有实际网站系统中大型数据库的部署和使用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项目开发能力。

2改革措施

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坚持“应用性”和“渐进性”原则,对本课程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

2.1合理规划课程内容

对数据库原理中较难理解的概念,如;数据模型、关系模式、范式等,我们采用用案例式教学和验证性实验相结合;对数据库设计以团队实现项目的方式讲解,具体如下:

1)项目案例引入教学,实际案例中的用语和理论知识对应讲解。教学中所用到的项目案例由互联网下常见应用模型的提取,如:购物网站设计。用验证性实验加强对该部分基础知识的理解,即授课过程中边学边练。

2)对数据库设计章节,将复杂的实际应用划分为多个简单需求,鼓励学生从中选择单个或几个简单功能进行项目的模拟化设计和开发,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的扩展。实际执行时,3-5学生组成团队,以合作方式完成需求分析、E-R图、数据库设计、实施和安全性检测整个流程,采取集中演示和答辩方式进行成绩判定。

3)结合数字媒体的实际应用,讲解大型网站的搭建机制,增加学生兴趣的同时,课本中相关知识点与实际应用也有了较好的结合。

2.2优化课程体系

数据库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所以其课程设计应该与网站开发等课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们侧重点虽然不同,但是之间又有密切联系,让学生及早了解这种联系,十分必要。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第二学年开始开展综合实践,内容是将WEB开发课程内容和数据库结合。教师演示项目案例的实际开发流程,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应用,与传播学和艺术方向学生合作,分别完成技术实现、策划和艺术设计环节。这种方式与公司的项目运作方式相似,能够更好的锻炼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综合实践成绩通过学生答辩方式判定。

2)引入对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介绍,这是应对大规模和高并发数据访问Web2.0网站常用的技术。教师介绍大规模网站架构中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模块,学生分组了解某个相关的设计思想和开源软件。这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基础上进行扩展式自学,减小互联网应用对学生造成的神秘感。这部分内容属于书本外的扩充知识,以学习汇报方式进行考查。

2.3丰富实验课教学

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数据库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方法:

1)提供MySql和SQLServer软件平台,以及智能手机常用的Sqllite,另外提供实际应用中常见的Memcache、MongoDB等分布式系统,学生可自由选择使用。为了更好的模拟实际的网络环境,实验课上选定某个学生设计的数据库为服务器,其他学生对它进行远程访问。

2)增加大规模网站中分布式数据平台的介绍,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动手搭建MongoDB等开源系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智能手机应用项目,重点训练其中数据库应用和设计部分,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结束语

我们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对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相关毕业设计人数有了显著提升,毕设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

数据库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数据库;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教学改革

1 背景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数据库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采用SQL 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作为课程教学载体,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性地位,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2 教学情境设计

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来自于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和技能,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契合。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要进行岗位任务总结、能力分析、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然后确定学习领域及具体内容,合理重组相关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数据库课程开发组走访了苏州、泰州、扬州等城市的软件开发等IT公司,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针对学生未来从事的数据库管理、开发、维护等工作岗位,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懂理论,会操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偏重数据库技术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正确使用和配置数据库,并具有在中小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库维护的能力,为IT行业培养数据库管理员、后台数据库开发与设计人员。

2.1 教学目标设计

对面向的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后,得出职业岗位面临的工作任务,然后对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掌握的建立、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得出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①了解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②掌握关系的基本运算。③掌握SQL数据查询语言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及数据控制的语句模式及功能。④掌握数据库设计中的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设计方法。⑤掌握SQL Server的SSMS及T-SQL数据库定义、操作、管理方法。⑥掌握SQL Server编程基础、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设计与应用、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法。⑦掌握数据库安全和维护技术。⑧了解基本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

2)技能教学目标。

①安装和正确使用及简单配置数据库的能力。②初步管理、维护及备份恢复数据库的能力。③熟练使用SQL语言维护数据的能力。④掌握各种查询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能力。⑤能正确进行数据库的安全管理。⑥掌握数据库的基本设计设计能力。⑦掌握对表进行创建、操作维护的能力。⑧会使用T-SQL编写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能力。

3)职业素质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创新、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④培养学生守时、诚信、规范、责任等方面的意识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2.2 情境设计流程

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我们设置了4个学习情境,分别是DBA岗位基础知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创建和查询、论坛管理系统的实现和维护、银行存取款机管理系统的复杂业务实现,具体情况见表1。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中,我们把主要知识点作为12个能力驱动项目放到情境中,通过对这些典型的项目实践来实现课程的知识目标。所有的能力驱动项目分别对应于相应的职业能力,通过这些能力驱动项目的实施实现课程的能力目标。在这些能力驱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此来实现课程的素质目标。整个课程内容共安排60学时,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3 教学设计和改革

3.1 教学环节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教中学,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于是,我们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具体做法:在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项目经理、数据库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维护人员等。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进行教学管理,让学生熟悉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的角色分工及沟通协作,体会企业中的团队协作规范,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导入和学习。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能力驱动项目,使学生在情境中对知识和技能有更理性和深刻的学习和提高。最后让他们通过情境体验后进行归纳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由模拟到真实变换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思考和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知识和技能。

以创建学生管理数据库为例,简单介绍整个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进行知识导人:教师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基本概念,以此来实现知识的初步导人和学习。设置一个小案例,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2个步骤的实施,学生对本项目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这仅仅是感性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设置了项目实现的实践环节。具体做法是:教师通过下发任务指令和项目任务书的方式来布置项目任务;学生接到项目任务后,通过查阅资料制定出项目实施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审核后提出整改意见;学生承担不同的岗位角色,通过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在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完成项目任务;各组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汇报自己的体会与不足,并给出自评成绩;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项目实施的结果给出评价成绩。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教学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开展教学,教师提供项目,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完整的流程组织教学过程,整个流程包括项目调查、方案决策、计划制定、组织分工、项目实施、结果测试、文档提交、项目评价8个工作步骤,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得到项目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文档,规范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流程、代码的编写。按照规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开发文档的撰写,以训练他们撰写技术文档的能力

2)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建立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打破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积级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教学活动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3.3 考试方式改革

本课程采用期末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重点突出能力本位,强调过程考核,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70%。

对于过程考核,我们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了相应的考核指标,每个考核指标列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重点突出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号核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考核、企业兼职教师、专任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每个能力驱动项目的成绩,见表2。

4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颠覆了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锻炼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式方法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配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提高了教学质量,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性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45-46.

[2]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6):4-7.

[3]梁小晓.高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SQL server数据库”教学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28):68-69.

[4]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 70.

数据库课程总结范文3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数据库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采用SQL 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作为课程教学载体,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性地位,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2 教学情境设计

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来自于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不断获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得知识和技能,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契合。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要进行岗位任务总结、能力分析、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然后确定学习领域及具体内容,合理重组相关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数据库课程开发组走访了苏州、泰州、扬州等城市的软件开发等IT公司,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针对学生未来从事的数据库管理、开发、维护等工作岗位,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懂理论,会操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偏重数据库技术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正确使用和配置数据库,并具有在中小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库维护的能力,为IT行业培养数据库管理员、后台数据库开发与设计人员。

2.1 教学目标设计

对面向的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后,得出职业岗位面临的工作任务,然后对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掌握的建立、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得出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①了解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②掌握关系的基本运算。③掌握SQL数据查询语言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及数据控制的语句模式及功能。④掌握数据库设计中的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设计方法。⑤掌握SQL Server的SSMS及T-SQL数据库定义、操作、管理方法。⑥掌握SQL Server编程基础、存储过程和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触发器的设计与应用、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法。⑦掌握数据库安全和维护技术。⑧了解基本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

2)技能教学目标。

①安装和正确使用及简单配置数据库的能力。②初步管理、维护及备份恢复数据库的能力。③熟练使用SQL语言维护数据的能力。④掌握各种查询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能力。⑤能正确进行数据库的安全管理。⑥掌握数据库的基本设计设计能力。⑦掌握对表进行创建、操作维护的能力。⑧会使用T-SQL编写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能力。

3)职业素质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创新、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④培养学生守时、诚信、规范、责任等方面的意识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2.2 情境设计流程

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我们设置了4个学习情境,分别是DBA岗位基础知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创建和查询、论坛管理系统的实现和维护、银行存取款机管理系统的复杂业务实现,具体情况见表1。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中,我们把主要知识点作为12个能力驱动项目放到情境中,通过对这些典型的项目实践来实现课程的知识目标。所有的能力驱动项目分别对应于相应的职业能力,通过这些能力驱动项目的实施实现课程的能力目标。在这些能力驱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此来实现课程的素质目标。整个课程内容共安排60学时,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3 教学设计和改革

3.1 教学环节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教中学,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符合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于是,我们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具体做法:在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项目经理、数据库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维护人员等。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进行教学管理,让学生熟悉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的角色分工及沟通协作,体会企业中的团队协作规范,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导入和学习。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能力驱动项目,使学生在情境中对知识和技能有更理性和深刻的学习和提高。最后让他们通过情境体验后进行归纳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由模拟到真实变换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思考和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知识和技能。

以创建学生管理数据库为例,简单介绍整个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进行知识导人:教师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基本概念,以此来实现知识的初步导人和学习。设置一个小案例,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2个步骤的实施,学生对本项目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这仅仅是感性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设置了项目实现的实践环节。具体做法是:教师通过下发任务指令和项目任务书的方式来布置项目任务;学生接到项目任务后,通过查阅资料制定出项目实施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审核后提出整改意见;学生承担不同的岗位角色,通过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在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完成项目任务;各组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汇报自己的体会与不足,并给出自评成绩;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项目实施的结果给出评价成绩。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教学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开展教学,教师提供项目,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完整的流程组织教学过程,整个流程包括项目调查、方案 决策、计划制定、组织分工、项目实施、结果测试、文档提交、项目评价8个工作步骤,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得到项目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文档,规范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流程、代码的编写。按照规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开发文档的撰写,以训练他们撰写技术文档的能力

2)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建立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打破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积级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教学活动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3.3 考试方式改革

本课程采用期末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重点突出能力本位,强调过程考核,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70%。

对于过程考核,我们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了相应的考核指标,每个考核指标列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重点突出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号核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考核、企业兼职教师、专任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每个能力驱动项目的成绩,见表2。

4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颠覆了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锻炼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式方法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配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提高了教学质量,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性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45-46.

[2]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6):4-7.

[3]梁小晓.高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SQL server数据库”教学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28):68-69.

数据库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原理;绪论课;教学

作者简介:吴岩(1980-),女,河南南阳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河南 焦作 4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数据库系统原理省级精品课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35-02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已成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系统完整地讲述了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实践应用。[1]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具有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备受关注。

作为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第一堂课,绪论课教学对本课程的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堂课常常是学生产生课程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关键教学环节。[2]数据库系统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抽象概念多,相关知识面广,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如何讲授好该课程的绪论课,使学生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运用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是教学工作者不断探讨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绪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绪论课教学中,大多是教师根据选定的教材,直接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讲起,描述数据库系统的特征、数据模型的类型和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1]讲解过程如图1所示。单纯理论知识的介绍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抽象而乏味,部分概念理解难度较大,从而造成学生一开始接触数据库课程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数据库在现实领域应用的认识

在绪论课中,仅仅对以上知识点内容按部就班地讲述,学生生硬被动地接受,没有体验到数据库技术在信息化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够认识数据库技术在解决应用问题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从而容易导致学生认为数据库课程没有多少实际用处,因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缺乏对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理解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围绕数据库如何实现高效的数据组织、管理及应用,讲述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教师缺乏对课程知识体系的介绍,或者只是简单地列出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不足以使学生理解各部分内容解决的问题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没有全面的把握。

3.部分知识点难以真正理解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数据库知识,部分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缺少直观感受,容易造成理解的困难,如概念模型、逻辑模型、模式等基本概念;另外,学生只对应用系统有初步的了解,并不熟悉其系统结构,所以在理解三级体系结构及二级映像知识点时,不能把握其本质,只停留在表面特征的记忆上,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对绪论课教学过程的探讨和实践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兴趣,切实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本文对绪论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以用促学”的教学思路,[3,4]“启发式推进”的教学过程,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数据库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教学场景如图2所示。

1.内容导入

首先由教师提问:请同学列举5个以上的由计算机管理并涉及大量数据的应用系统。[3]教师可先示例“图书管理系统”以供举一反三。这样做使学生首先感受数据库技术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武之地,体会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的应用领域,列举很多的应用实例,如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电信业务管理系统、火车/飞机售票管理系统、医院管理系统等等。

教师可将提前准备好的应用系统在课堂上演示,如小型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也可请学生动手操作某应用系统,如学校教务管理系统。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对应用系统的功能有直观的感受。

2.共性分析

教师通过对几个应用系统实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这类系统都对大量数据进行了有效组织和管理,都具有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存储和检索的共同特征,使学生对数据库的功能有初步认识。

3.列举问题

分析出数据库具有的基本功能之后,教师继续提出新的问题:应用系统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哪些技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可通过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可列举出如下问题:[3]系统如何描述数据?系统如何组织数据?系统如何操作这些数据?应用程序如何访问这些数据?如何提高大量数据的访问效率?系统允许哪些人可以操作哪些数据?多人同时对同一数据进行访问,系统如何处理?系统若出现故障,如何保障数据不丢失?

4.内容介绍

针对以上提出的各个问题,教师初步阐述在数据库领域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从而引出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表1所示。[3]在讲解过程中,应避免采用复杂的专业术语,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案的介绍,使学生对应用系统开发、使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有初步的了解,能深刻体会到数据库技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又使学生能较全面地理解数据库课程的知识体系、本课程和专业相关其他课程的联系以及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

在绪论课教学中,教师从应用系统出发,通过引入和分析贴近生活的多个数据库应用实例,让学生感知数据库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以及本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总结这些实例的共性,使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功能;通过提出使用中会遇到的问题来简要介绍数据库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各个关键知识点,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开始,对本课程产生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这种“启发式推进”的讲授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产生学习的需要,而且在满足这种需要而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文涛.数据库系统与应用[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2]姜巨福,程远胜,王迎.专业课程教学中上好绪论课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7):154.

[3]胡旺.一种激发学习兴趣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从应用到原理[J].计算机教育,2009,(17):128-129.

数据库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数据库;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广,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十分普及,它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许多高校的多个专业都开设了数据库相关课程,而在高职院校中,又特别强调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数据库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多年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就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置、课堂教学的整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应用等方面作了探讨,希望能为高职院校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改革

按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而教学内容的取舍则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的确定必须符合行业与企业需求,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需要,是否有利于社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为基础。所以在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取向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针对各个专业对数据库掌握程度要求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以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为例,教学内容可由数据库基础理论、数据库应用模块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库基础理论包括关系数据库系统理论、数据库设计理论、并发控制、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控制理论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有关概念;数据库应用模块具体介绍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主要有Visual Foxpro、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则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工具及实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基础、实际能力及教学课时数,对上述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整合。在选择课程内容上,针对各个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划分,如对计算机类专业适当增加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及开发方法的理论内容,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介绍SQL Server或Oracle,强化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开发一个具体的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这是因为这些专业学生的岗位之一就是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而对于非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则适当降低要求,应用主要偏向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也就是应用模块的掌握,其数据库产品选择相对容易的Access或SQL Server系统。

二、课堂教学的整合与改革

数据库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足够强的实践能力。而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这可从教学方式与方法入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了课堂改革的重点了。

一方面需要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需要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学生自我实现价值观的整合。

三、教学实践过程总结

在目前教学中,我们容易被以往的教学方法所束缚,经常学习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条理及细节,突出了计算机的“学科”性而淡化了计算机的特殊的“工具”性。老师讲得多而细,学生记得多而练得少。计算机学科其自身的特点改变了我们过去单纯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计算机学科不仅是一门既动手又动脑、应用与技术高度结合的新学科,而且还给予我们若干创新的启迪,激起了学生和教师投身于计算机学科研究的极大热情之中。我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事先引导、案例教学、自我消化、相互评价”的四步教学法。

1.事先引导。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要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在数据库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知识情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例如在学习SQL时,首先向学生介绍SQL的特点,并给学生演示用SQL做好的数据库,让学生对此产生好奇心,思维活跃起来,并开始思考怎么实现这些功能,并渴望马上去学习掌握这些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带助者,要围绕某一课题创设有利于所学内容的情境,使学生能围绕问题主动展开学习。

2.案例教学。案例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所学知识的难度,保持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案例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例如,教师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设计数据库,并用此来引导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范例一定要从学生角度去考虑,什么样的范例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案例。

3.自我消化。当学生解决基本操作问题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另外设定范例中其他做法,并找同学回答。为了解决疑问,学生会主动地起阅读课本和相关的参考资料,并彼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样,虽然只学习一个例题,却学会了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学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相互评价。当完成某一课题教学时,让学生自我总结和相互评价,教师适当指导。同学间可以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可在讨论中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从中启发学生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或片面的认识。从小问题学起,一边学习一边探讨,遇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每位同学介绍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吸取其他同学好的做法,了解其自身的不足,使每位同学都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

总之,通过上述四个步骤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高效而充满活力,使数据库教学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四、结束语

以上探讨了数据库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并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提出了数据库教学思想,力求使人性化、互动式、启发式的数据库教学得以实现。总之,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一定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库教学体系,不仅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岗位竞争力。

【参考文献】

数据库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数据库;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1 引言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习数据库技术的一门专业核心平台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SQL语言基本应用能力,为信息系统和网站开发建立稳固的后台基础。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计算机技术开发离不开数据库,因此要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数据库技术必不可少。如何合理的组织课程教学,它是全体高职师生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数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对数据库课程构建以“实践为主,理论够用”的原则,抛开传统的章节式的理论讲解,通过项目案例式的教学模式,在项目实现过程中逐步牵引出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效果提高较为明显。

2 课程设置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要求,课程设置应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根据岗位需要,模拟企业工作模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岗位技能培训,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同时,既学习到知识技能,又获得相关的行业认证资格证书。依据岗位系列课程构建原则和基本思路,广泛开展市场需求调研,确立了本课程的职业岗位:数据库管理员,针对数据库管理员这一岗位进行能力分析,又确定了该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体系:数据库知识技能、数据库应用技术、数据库开发技术。

3 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所确立的知识能力体系,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由原来的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切换到现在的主要针对学生的“学”和“做”,相比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在该课程的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上都有了突破和创新。

3.1内容组织

根据该课程设置所确立的知识能力体系结构内容的三大模块:数据库基础理论、数据库应用技术及数据库开发技术,如表3-1所示。不难看出各模块所涉及的知识点不同,但总体也基本涵盖了数据库技术课程里相关理论,通过对各模块的讲解及实现,使学生能够对数据库技术理论中常用和必用的知识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表3-1 数据库课程模块设计

模块设计教学内容设置技能训练项目数据库基础理论1.数据库技术概论SQL数据库安装与认识2.关系数据库数据库及表的建立、操作及关联3.关系SQL语言数据库的查询(含SQL命令)4.数据库设计方法数据库建模工具的使用数据库应用技术1.数据库管理SQL Server数据库及表的建立、维护2.数据库应用数据库的多表连接查询、视图及游标3.数据库编程数据库的编程、存储过程、触发器4.数据库保护数据库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数据库开发技术1.数据库开发(后台)2、数据库开发(前台)SQL Server图书数据库开发综合实训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综合实训

在各教学模块实施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实际,把与学生相关的图书管理、学生成绩管理等案例进行分析统计,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产生亲切感,避免由于抽象带来的厌学情绪。

3.2 教学方法

(1)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合作学习教学法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所具备的知识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小组成员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中既可以建构出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又能够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提高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适用模块:数据库基础理论。

(2)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由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理论部分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而案例教学法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它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它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可大大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情境的差距。适用模块:数据库应用技术。

(3)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可分为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及总结经验等几个阶段。其核心是在教师精心为教学设计的任务驱动下,学生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导航者。其结果是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适用模块:数据库开发技术。

3.3 考核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考核着重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考核方法分期末闭卷和课程设计两个环节组成,所占比重均为50%。

* 闭卷考试: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比较系统的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数据库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 课程设计:是高职课程教学的要求,该课程是计算机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学完后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以SQL Ser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以所学的任一门高级语言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本课程设计主要在于巩固学生对数据库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 结语

数年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新的案例项目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兴趣普遍得到提高,补考率明显下降,学到的知识更加实用,但是,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不足,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验实训场所硬件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企合作需要更加深入,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王珊,2000.3,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