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范文1
首先,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渗透的以人文本原则主要体现为以生为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包含很多要素,如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人始终是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所以转变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理念,将推动学生素质的提升、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教育管理目标是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关键;其次,行为规范原则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当前我国各个地区中的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方面的准则、规章以及规范中都存在操作性欠缺的问题,如果贯彻以人文本是从软要素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作出创新,那么遵循行为规范原则则是从硬保障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作出创新。在每一个高职院校中,教师以及学生都必须在统一的制度下开展学习、生活以及工作,而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其行为规范制度应当体现出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共同的利益和意志,让学生在具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对的义务,这种制度所具有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是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和依托,所以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制定符合时展、符合学生特点、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且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质量的行为规范、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让学生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对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做出合理安排。
2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制度作出创新
2.1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可以分为管理方法的创新和管理技术的创新两个方面。在管理方法的创新中,高职院校有必要做到人性化、规范化以及差异化。人性化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功利工作应当体现出多层面、个体化、强调双向互动与交流的指导方式,不仅要重视通过直接的教育管理来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同时要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流来实现隐形教育。规范化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利用学校内部的制度规章以及学校外部的法律和道德来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从而实现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差异化要求高职院校能够以学生资质与条件的差异对学生开展分类别、分层管理;在教育管理技术的创新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使用现代化教育管理技术来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对信息网络化的建设以及应用来推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成效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包括学生后勤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综合素质评测系统等。
2.2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团队的打造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团队的打造中,不仅要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同时要强化学生管理干部的参与,从而体现出学生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要认识到辅导员自身的能力水平对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对于辅导员队伍应当从人员的聘用、使用和辞退三个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在聘用中,有必要设置严格的准入标准,包括学历要求、从业资质要求、基本素质要求、思想政治素质要求等。其中基本素质要求应当体现出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的重要地位。同时高职院校有必要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并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学习意识,从而推动辅导员队伍以及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高职院校要肯定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同时对学生干部所具有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强化,让学生干部发挥出模范作用。另外,干部选拔制度以及干部培训制度要根据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进行制定,通过树立教师监督制度和学生监督制度来对学生干部行为以及工作作为做出评价,从而推动学生干部在参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
2.3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范文2
关键词: 社会角色 大学生 道德素质 提升途径
社会角色理论的创立者米德教授早期把社会看做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即为剧中角色。角色在这里是指“与人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角色理论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但其应用的领域比较广泛。本文缩小了该理论的解释范围,将其应用于研究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途径。
一、确立科学的角色培养观念,提高大学生道德认识。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才可能有思想观念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首先应树立以下角色观念。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组成的。[2]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可见,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全方位角色互动和相互配合。
学校内部影响因素的互动。高校是大学生社会角色养成的重要场所,高校德育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中占据主导性地位。高校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彼此相互联系的整体。就教育主体而言,有德育教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教职员工。教师身处第一线,和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的立场、思想观点、品德作风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当前师生互动表现为“角色错位”。教师仅仅部分起到了“解惑”与“授业”的作用,很少为学生“传道”,起不到育人的作用。因此,要构建角色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大学生,而且要用人类最先进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大学生,自觉地肩负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在与学生角色互动中,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观念。高校全体教职工都有道德育人的责任,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齐心协办,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就教育客体而言,学校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校园环境、受教育者自身条件等,都影响着道德素质培养的实效。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种全员教育,学校要加强高校内所有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
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互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不应仅限于学校,还应重视社会和家庭的作用,树立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全方位角色互动观念。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它在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与家庭密切联系形成角色互动,如成立“大学生家长联谊会”,充分发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教育作用;要注重社会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在信息传播、交通通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已置身于社会大系统中,其道德教育就不能局限于学校,要树立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观念,调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工作,提高道德教育的整体效应。此外,社会的政策导向与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应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只有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环境协调一致全方面互动,才能营造出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营造良好的角色扮演环境,增强大学生道德意识。
环境是引导个体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选择的强大力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说明了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应该积极营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角色扮演环境。
一是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创造富有时代意义的育人环境。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它以非强制的认同与感知,影响着每个学生角色扮演的情操与心理。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中的建筑雕塑、绿化美化、宣传设施及校园规划布局等,这些物质性的客观实体,“如果能够匠心独运地按照有利于育人的要求、遵循德育规律加以精心设计构建,就会赋予其生命的灵性,丰厚的人文底蕴和自然和谐的美感,不仅有利于控制情绪、调适行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还可以启迪智慧、激发灵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时时感受到美的升华。”[3]学校的物质环境也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积淀的象征,是学校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的体现,通过它们可以透射出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物质环境的优化和美化,注重校园文化品位的提高,以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精神力量,达到教化和育人的目的。
二是要加大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力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这主要包括学校的精神文化传统,以及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出来的浓厚学术气氛和积极健康的群体氛围。它是无形的,但时时都能感受到力量。这种无形的存在对于学生心灵的塑造、品德的培育、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大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力度。如,加强校风、学风、班风建设,用高校浓厚的学术气息和文化氛围熏陶学生;加强学生文明社团、文明寝室、文明教室、文明班级建设,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用教师高尚的品德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此外,要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如学术讲座、文学沙龙、专题辩论会、演讲比赛、礼仪大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不仅使其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而且促进了其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实现道德教育“不教而教”的理想目标。
三、健全角色行为保障机制,规范大学生道德行为。
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大学生道德素质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角色行为监控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其促进和保障作用。
(一)建立角色行为评价机制
角色评价“指社会、组织和他人对个体的角色扮演效果赋予某种意义的活动,个体在扮演某一角色后,影响角色效果的所有因素都可成为被评价的对象。”[4]因此,角色评价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把抽象的角色规范具体化,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角色意识,有效地调控、指导自己的角色行为,而且可以成为促进大学生提高道德素质的导向和激励力量。
建立角色评价机制要以角色教育目标为标准,根据现实目标确立动态的评价体系,科学地指导角色行为实践。从目前教育评价标准的角度看,角色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由社会发展标准和个人发展标准构成的二维标准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应建立能真正和全面衡量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动态评价体系,科学地指导大学生道德行为。
(二)规范角色行为赏罚制度
规范角色行为赏罚制度,就是通过制定并贯彻科学的角色行为规范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激励奖赏正确角色行为。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所接受的道德认识要想不断巩固,就必须与一定的制度约束相结合。大学生要养成自觉高尚的道德行为习惯,就必须受一定的制度约束。应该坚持不懈地倡导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和大学生道德规范,严格贯彻《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制定符合大学生年龄特点和道德心理需要的日常道德行为规范与角色行为评价体系,将奖赏见义勇为等优良道德行为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从正面引导和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其逐步形成自觉高尚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加强角色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
角色规范是角色行为的外在依据,角色意识是角色行为的主体认识。大学生只有强烈地意识到大学生的角色义务,才能按照社会的期望践行角色行为。这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学校积极的引导。
一是要丰富教学内容,突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局限,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增强大学生角色意识。
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结合。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在素质教育中,既要加强道德教育,发挥道德对人的思想和行动的教育指导功能,又要加强法律教育,发挥法律对人的行为的强制规范作用。[5]大学生增强了法律观念,也就相应提高了道德水准。
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当前,大学生均处于心理发育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对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和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行为上具有动荡性,常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6]将道德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角色意识,提高对道德的认识。
二是要改进教学方法。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角色意识,帮助大学生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素质,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案例教学是在进行课堂理论教学中将一些社会中出现的道德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作为案例,教师和学生一起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讨论、总结评论,把抽象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理论观点和事实材料相统一,这种课堂实践教学方法直接与基础理论知识相联系,有效地将道德知识的传授和角色行为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在无形中增强其角色意识。
感受教学是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它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参与学习过程的感受,以追求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为教学目标。感受教学法要求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角色的定位,通过假想自己就是教材中的一个角色在活动,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感受自己的情感活动,以此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社会角色视角下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我认为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需要“四化”,一是强化,即通过确立角色观念,提高对道德素质的认识;二是默化,即潜移默化,主要是指通过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良好家庭环境和健康网络环境的熏陶,增强大学生道德意识;三是优化,即通过健全角色行为保障机制,规范大学生道德行为;四是教化,即通过加强角色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7.
[2]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12.
[3]陈正良.论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和优化[J].当代青年研究,2001,(1):18.
[4]陈卫平.角色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4,(1).
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范文3
“明礼诚信”主要是规范公共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行为。大学生没有真正的进入社会,虽然懂得一些基本的礼貌,但还是缺乏应有的社交礼仪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校内进行必要的文明礼貌教育,既能帮助他们懂得在公共场合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又能提高他们个人的社交能力。“诚信”主要是规范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很多人认为社会转轨时期自然会出现信用危机,甚至把市场经济与信用滑坡混为一谈,其实市场经济的前提是信用经济,“诚信”是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现在社会上的信用危机也开始侵入校园,大学生中不守信用,不重承诺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大学生个人至上,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学校和他人的利益。所以,要让大学生成为守信用、重良知的人,必须进行信用教育,这是学会做人的一个基本道理。我国历来十分重视立身处世之道,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早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模式。
“团结友善”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现代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强调个性,好胜心强,所以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非常厉害,很容易造成好、中、差学生的分化现象,这使学生间的交往有了一定的障碍,也是大学生普遍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原因之一。所以,教育大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适当地让他们学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有利于加强同学间的亲善关系,增加与人相处的亲和力。
“勤俭自强”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现代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依赖性较强,个人意识比较强,于是就出现了“勤俭”不足,“自强、自立”意识不足的人格特征,所以,在学校里要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学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鼓励他们参加勤工俭学,让他们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艰辛,在这基础上培养“勤俭自强”的道德素质。
“奉献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敬业”就是努力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地了解世界,了解他人,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成为符合时代精神的成功的人;“奉献”主要是规范个人与学校、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申出大学生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学校可以在校内外设立一系列学生实践基地,组织义工活动、志愿者活动、参观、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奉献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高校德育要有成效,《纲要》的道德规范在高校德育中要有其侧重点,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大学生道德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规范上
一、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公民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我们重视公民教育中公民道德教育的部分,特别是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系统应一其他机构一起,帮助促进人权、培养民主的行为和确定从未像当今时代如此必要的价值观,如尊重人的尊严,宽容,对话,团结和互助。”
就我国的历史、现实情况而言,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都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其根本之点在于全体国民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专门活动组织,其对大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意义尤为深刻。尤其是在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趋于复杂化、多样化,社会上存在着道德松弛、世风沉沦、价值混乱、舆论不张的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素质,建立起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培养道德健全的公民。无论是从减少犯罪、减少道德上的无序,还是从建设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而言,都将有其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主要有:
1、要加强普世伦理的教育,使大学生在“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意识层面上逐渐形成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有道德自律。全球伦理,又叫世界伦理或全球伦理,简言之,即是全球共行的道德规范和共同道德价值。它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处基本共识,凝聚了各种文化传统、各种伦理思想的共同智慧和主要精华。决定人类的共同命运的诸多世界性问题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全球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精神问题。因此,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全球伦理可以被理解为在全球范围内调整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关系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体系,是人类整体为了求得生存和健康发展所能够接受、也应当遵守的一系列基本伦理道德原则。应通过全球伦理的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经济伦理观、环境伦理观、生命伦理观、生态伦理观、科技伦理观、交住伦理观、消费伦理观等等,使大学生学会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前提来思考道德问题,吸收和借鉴人类共同的道德文明成果,具有整合不同道德价值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事务。(1)
与本篇 2010年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总结 内容有关的: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2、要重视对大学生综合道德能力的培养,全球化导致的道德价值多元化需要个体的鉴别和选择能力,要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以教育、宣传、监督、规劝、舆论压力等他律形式促成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具有高度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如此,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当代德育内容中,对实践及其它综合的道德能力的强调亦成为趋势。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所指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目的并不是以刻板的规约形式去教授一些戒律,而是使学校成为民主实践的典范,以便使孩子们结合具体问题了解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以及自己的自由怎样受到他人行使权利和自由的限制。
3、遵循在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四个层次:
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不同领域内基本的待人接物礼仪的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等;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德育应是恒常的内容。当前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八荣八耻”的教育;还应重视加强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中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的改革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注重现实的务实精神、“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天人合一”的协调精神等教育,以发挥其凝聚民族、规范行为、陶冶情操等重要作用;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信仰道德的教育,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体制中的主要内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理想教育。
三、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
1、实施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应当遵循学校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学生思想形成的一般规律,同时,还应从公民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我们认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公民道德知识,形成公民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的过程。
公民道德知识是指形成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所必需的政治、经济、伦理、社会、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公民道德知识,一方面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是形成公民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
公民道德意识是指个人对于公民地位以及由这种地位所决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态度。包括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制意识和公德意识。公民道德意识是在获得知识、升华情感和锻炼意志的过程中形成的,是知、情、意的统一。公民道德行为是公民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是否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人公民道德意识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为此,教师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不仅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重要的是要导之以行,即抓好公民道德行为的实践和训练,防止和行脱节。
2、精心设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文化交融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日趋迫近,必将使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更为艰巨。以公民道德教育目标为总纲,改进高校现行的道德与社会性教育,关注大学生的社会学习和生活,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精心设计课程体系,是使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之所在。在课程设计中,如何体现课程目标、内容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如何体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生既能掌握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道德、法律、政治、经济、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等知识,又培养相应的情感、态度和公民评价能力,是课程付诸实施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3.营造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环境是在积极、正面价值导向下,以有利于促进社会现代化和现代化为标尺的,它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不拘泥于时代精神,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遵循本国实际又不漠视世界演进之潮流。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自主、自律公民的职责。应积极挖掘、充分利用全社会丰富的公民道德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推行多种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培养出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明达公民。
(2)
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范文4
一、大学生逃课原因浅析
(一)急于成长与就业形势严峻之间的矛盾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科学技术迅速更新换代是其显著特点,快节奏的发展速度,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而大部分学校所能提供的只是拥有传统产业所需技能的人才,造成了优秀的传统产业毕业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而相对优秀的高新技术人才却能够找到很好的工作的现状。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因此这类大学生为了能够找到所谓的好工作而不断地逃课去丰富自己的履历,期望增添更多的工作经验,以适应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求职者的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的现状。
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毕业包分配,并且择优分配,这能够更好地激励大学生努力学习,以求分得好的工作职位;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发挥主导作用,个别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经过统计发现,大学毕业生基本年龄在22岁,早已过了成年的年龄,可是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后却不能立刻找到工作,回报父母和社会,这种心理压力以及急于成长的迫切心情,让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知识无用,反而选择逃课去做各种兼职和社会实践工作等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储备企业需要的工作能力。
(二)旧的思想行为范式与新的思想行为要求之间的矛盾
1 客观环境的不适应
中国的中学实行应试教育,为考试而学是其普遍特征,学校、教师和家长齐力为学生做好规划,三方共同努力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以考取所谓的“名校”,甚至有的学校规定了学生上厕所和吃饭的时间,严格按照既定的时间行动。严格的管理和一致的发展方向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接受教育,一旦逃课就会立刻被发现,并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大学,实行宽松自由的管理,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提倡全方位发展,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发展进行规划,教师只能给予适当的指导,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不能够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适当的选择,于是选择逃课来获得暂时的回避,正因为宽松的管理,大学生逃课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受到惩罚,因此大学生逃课现象愈演愈烈。
2 自我认知的不适应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学生也同样,不仅要承担学生角色还要承担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只有在各种角色间相互转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初人大学的大学生们大都刚满十八周岁,在未人大学之前,都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只需要承担学生角色就可以了,所有的行为都有人为自己承担后果,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替他们安排好,心理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进人大学后,面对很多和自己同龄的学生,以及显性和隐性的竞争,学生角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还需要对应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发展。因此,这种对自我角色认知的不适应让很多学生选择逃课去促进自己的其他角色的发展,期望借此跟上他人发展的步伐。
行为受意识的支配。积极的意识会指导行为的发生,消极的意识会阻碍行为的发生。初人大学的学生都是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进人到大学,在过去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一直被灌输“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思想意识,形成了思维顺势,真正进人大学后,这种思维顺势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行为惰性,沉浸在“解放”的思维中,大学生不愿意甚至排斥上课,认为应该好好补偿一下自己,这种对自我行为认知的不适应使很多大学生选择以逃课来“搞劳”自己。
(三)体制束缚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制度,尽管在一定时期实行素质教育,但是实用性教育一直在国内占据较大的比重。素质教育要求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性和个哇化的人才,但是中国的高考和中考制度的规定使得学校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21世纪的学生和以往的学生的不同点在于更加注重现代化信息的传递以及个性的发展。尽管现在许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要逐步培养自身的个性和与别人的差异性,也在努力地作出改变,但是体制束缚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使一部分大学生选择用逃课排斥应试教育与当前高校运行模式下的考试规则。
二、从教育的个体功能论述大学生逃课现象
(一)教育的个体经济功能
1 教育能提高个体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个人的市场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竞争力是指个体自身的实力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多大份额,若是份额够大,那么个体在市场发展中就能够获得很好的地位和待遇,若是份额过低,那么个体在市场中就无法取得满意的地位和待遇。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教育是决定一个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就业又决定了一个人经济收人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对一个人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商业化社会中,学历是评判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指标,学历的高低直接影响就业前景的好坏。我国目前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企业需要人才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技术能力,而学校培养的人才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彼此信息的不对接,造成了企业越来越看重应聘者的学历高低。因此,学历成了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敲门砖。
当代大学生要转变自身的想法,“知识无用论”不应该出现在学生的心中,这种思想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生涯中,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艺术文化知识,都应该得到重视。良好的知识储备能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业形势固然严峻,但是学历的高低在大多数情况下仍是用人单位第一眼看中的条件,只有满足前提之后才能得到后续发展,通过逃课去充实自己的经历和为职业做准备是不明智的选择,不仅耽误学习,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自身能力并不能得到锻炼。大学生为了获得就业前的经验,可以在课程空余时间进行兼职、或参加社团活动以及学生工作,同时也可以在学校各个部门招收助理时争取得到相应的职位。总之,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竞争力,大学生要自觉接受良好的教育。
2 教育提高个体的创造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经济的发展,创造占据重要地位。[3国家鼓励建设创新型社会,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学校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全社会形成需要创新的氛围。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懂得经济发展规律,跟上科技发展进程,在一些学者的观点中可以总结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的创造能力越强,能够找准经济创新点,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和经验准备开展创新事业。
在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地,又面临着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自己养活自己的现状,面对这种两难的境地,大学生们可以选择通过自主创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增长增加一些创新性元素,使之更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也可以满足自己的职业需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二)教育的个体社会功能
教育促进个体思想、行为的社会化。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写道:“我认为,一种适当的教育,只要保持下去,便会使一国中的人性得到改造,而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受到这种教育又会变成更好的人。”思想是行为的产物,但又指导着行为的发生。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传递者”的角色,它通过特有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将社会主流价值观、主流文化和真善美的思想体系传递给下一代,让学生获得持续发展所需的思想意识。大学生在不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时,要加强心理意识建设,多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别人的经验,让自己从中学的教学环境中跳脱出来,为适应大学生的生活做好思想准备。
教育在传递思想意识的过程中,也会向学生渗透社会化的行为方式,即社会行为规范。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其具体的行为规范,例如,教师需要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医生需要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社会公民也需要社会行为规范。教育在传递思想意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针对大学生“厌学”现象,笔者认为学生应该明白自己的本职是学生,第一要务是学习,无论是在哪个环境,作为学生都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范文5
为全面学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讲话精神,进一步贯彻团中央、团省委有关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要求,帮助广大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做有知识、有文化、讲公德、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我校实际,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决定,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版权所有
学习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学习教育(时间:3月20——4月2日)
各学院分团委(团总支)要以“八荣八耻”主题学习为载体,组织基层(班级)团支部通过个人自学、主题团课、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办板报等多种形式,针对在大学生中出现的追求时尚,喜欢另类,盲目崇拜,行为偏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张狂等一些不良倾向,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以团支部为基本组织单位,以团员为主体,组织广大在校大学生对“八荣八耻”的每一条进行认真学习,深入挖掘每一问题所包含的内容,要求做到有笔记、有学习体会。
第二阶段:主题征文、演讲活动(时间:4月3日——4月16日)
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以基层团支部为单位通过开展辩论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生活实际谈他们真实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大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自觉实践,逐步把“八荣八耻”内化为他们的行动指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各院分团委(团总支)在此基础上在全院团员青年中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活动,并选拔出部分优秀学生报校团委参加主题演讲比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第三阶段:实践教育活动。(时间:4月17日——5月7日)
各院分团委(团总支)要通过“手拉手”、“青年志愿者”、“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活动,在实践中帮助树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广大在校大学生生动的道德实践,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使美好的思想道德在大学生中蔚然成风,在全社会发扬光大。
要求:
1、各院分团委(团总支)要充分认识此次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严密筹划、积极组织、认真落实;
2、要充分发挥好学院网站、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先进模范,充分发挥主要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对有特色的工作要做好认真安排,做好重点宣传;
3、5月中旬,各学院要对此次教育活动进行详细总结,并将总结材料于5月15日前报团委办公室,团委将对在此次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分团委、团支部以及先进个人进行集中表彰。
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范文6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
(一)“象牙塔”梦成泡影
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学子是带着这些不尽人意的情绪进入大学。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与梦想中的学府擦肩而过,很难接受这种现状,由于对现实的看法,他们会产生偏见和不满,影响学习动机,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陷入心理误区。同时学习方面的压力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
(二)由“目标清晰”转向盲目
进入大学,我们会突然发现,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甚至超过了课程时间。有的同学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学霸”很快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以及未来目标,从而制定出周密的发展计划。但是,针对于更多的“学渣”而言,他们是毫无概念的,要通过二年左右的历练时间才可能会有较为明确的目标。还有极少数人,在大学里就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更无从谈及其发展方向。
(三)“思乡”情绪困扰
步入大学生活,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他们以往的人际交往圈子淡化,新的人际关系还未建立,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需要大家花时间逐步适应,这个时候,乡情就逐步进入我们的视线,然而这个时候由于我们自己的独立人格加强,对“思乡”情绪的困扰,我们该何去何从?
(四)大学生的心理断乳期
近几年,有学者提出新观点,认为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会有两次断乳期,一次是我们所普遍理解的生理断乳期,另一次是处于12―18岁之间的心理断乳期。大学生的年龄普遍高于18岁,处于少年期后,按正常理论研究,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进入了青年的自我意识形成和自我同一性确立。如果大学生还处于心理断乳阶段的话,则说明了这是少年心理断乳期的延后。当代金字塔式的教育模式,一味的追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成为了老师以及学生家长的生活核心甚至是全部,这就直接导致了我们作为本该进入成年初期的大学生,反而还处于少年的断乳期阶段。即对父母依赖的矛盾。人际习惯关系问题也在这一时期较为突出。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在给出有效解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措施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从而更好地解决大学生这一人群的心理方面的问题:(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正确接纳自我。其中涉及到的自我意识作为人格的核心,能够反映出人对自己与周遭世界的关系。(3)能有效的协调与控制情绪。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快乐、满足、兴奋的心情,善于从各种行为中寻求兴趣点,对人生充满希望,并为之奋斗。(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品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途径以及措施
(一)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日渐突出,其本质是因为自我意识缺乏以及同一性不够完整。所以尽快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自我同一性完整才是关键。自我意识和同一性的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普遍需要到三十至三十六岁才能基本完成。完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要用一种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的健康态度去实践、去成长。
(二)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一切
大学作为一个小型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疑惑,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建议大学生有了疑惑一定要及时与老师或者自己的小伙伴分享解惑。因为在大学阶段,多数情况下第一年主要是对新的环境和学习方法的适应阶段,最后一年主要是为考研、出国、找工作,为今后的发展做准备,最有效的学习时间是在大二、大三这两年,由于我们的自我意识处于混乱状态,特别是时间前景扩散,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一直打不起精神,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出现厌学但又不得不学的矛盾,就在这种矛盾之中,我们可能把最宝贵的大二、大三两年晃过去了,到了即将毕业时或毕业后,感到后悔,因为没有学到该学的知识,使自身发展受到阻碍。如果心理再出现负面情绪,则会更加影响学习以及正常的大学生活。
(三)寻求心中的榜样,唤醒自我意识,促进自我发展
大学生应明确自我教育的重要意义,因为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发展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对于大学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自我意识、自我教育和榜样作用三者的关系是:产生自我意识――产生自我发展意识――进行自我设计――寻找自我发展的楷模――自我发展。有了榜样,有了明确的目标,奋斗就有了方向,不断摸索总结形成的经验和方法,相信我们在再次遇到这类问题是会更加自信。。唤醒自主意识,还表现在大学生在真假、善恶、美丑、文明与陋习等方面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并能接受社会文化所给于的熏陶,在这些过程中,人格得到完善。
(四)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之所以要如此建议我们应该主动参与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譬如参加学生会、参加社团、担任班级主要干部、报名老师助理、参加志愿服务等等群体活动,是因为这些工作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成长。每年新生到来,各个团体都在“招兵买马”,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大学,以积极地心态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就能生动地灿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