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工作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工作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工作要点

行政工作要点范文1

一、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紧紧抓住加快公路升级改造、推进公路科学发展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路服务需求。

二、主要目标任务

(一)完成各项养护技术指标。加强公路日常养护,注重公路预防性和创特色养护,推进公路养护、应急、服务三位一体管理,巩固和完成示范路建设10KM,打造成一条生态景观路,完成凤阳综合服务区建设,年平均优良路率82%。

(二)公路工程建设目标。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洞宜线凤阳至洋江车田段公路“三升二”改造、至战备公路的建设;完成市公路局下达的公路大中修任务,努力提高建设质量,各项工程合格率达100%;同时未雨绸缪、提前部署,为迎接2015年全国公路大检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三)路政管理目标。开展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公路路域范围的路政管理,及时查处路政违法案件,查处率100%,结案率98%以上。

(四)实现党风廉政、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计划生育达标,提升行业形象。加强防范,廉政建设无违纪违规违章事件发生;稳定安全生产形势,工程建设责任事故和养护及其它责任事故死亡率为0,无重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不超过5000元;综合治理无政治刑事和六害案件发生;计划生育实现“六无”,达到六个100%;巩固提高文明行业创建成果,争创市级文明单位。

三、主要工作要求

(一)抓好公路建设,打造优质工程

1、将洞宜线凤阳至车田段三升二公路改建与至战备公路建设连为一体,打造三横一纵公路骨架网,实现出境公路等级提升为二级公路,创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公路网。

2、以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为抓手,以确保洞宜线凤阳至车田段三升二公路改建和大中修工程建设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重点,提高投资效益为突破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管理为目标,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完善质量自检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实行工程“精细化管理”;以“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为目标,做到结构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功能上体现以人为本、方便实用,整体上与环境、生态自然融合。抓实文明施工,确保交通畅通。

(二)抓好养护管理,构建秀美公路

1、以县级养护中心和示范公路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抓好公路日常养护和全面养护工作,改进管理方式,总结试点市场化养护经验,深入推进养护机制改革,促进养护市场化、规范化;及时处治突发性自然灾害的保畅通工作,并及时对水毁路段进行修复;进一步完善公路养护管理的制度体系、监管机制和考核机制,逐步建立责权明确、管养分离的养护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公路的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逐步形成公路养护新特色。

2、积极开展养护精细化管理和路政精细化管理工作,以路容路貌改善为抓手,整治路域环境,控制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规划建设,避免公路街道化,加强公路绿化,逐步提高公路品味。

(三)抓好路政管理,创建文明公路

通过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公路法》、《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加强地方政府的横向联系和沟通,取得最大支持,要创新路政管理观念,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坏的典型案例,要在文明执法的同时,态度要坚决,通过舆论监督、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加大查办力度,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巩固路域环境整治成果。

充分利用好公路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新建公路建房提前预控,防止违章建房,加大力度制止违法行为,及时查处擅自占用、挖掘公路等违法行为。

(四)抓好作风建设,提升行业形象

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行业文明创建、改进作风建设。特别是要抓好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打造勤廉公路。全分局特别是班子成员要深入开展改进作风建设,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单位实际和一线职工需求,从公路建、管、养和单位可持续发展、职工增收等方面集思广益,全面提升公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抓好基础工作,促进自身建设。

1、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实践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落实“八项规定”成果,继续开展好党课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了腐败。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四个不直接分管”、“党务公开”以及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有关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划分领导班子廉政责任区,全方位、全过程发挥专职纪检员的监督作用;抓好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廉政教育,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廉政分析会和每月一次警示教育会,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反腐倡廉图片展,定期组织路政、工程、养护等部门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增强廉政教育、制度约束和组织监督的实效性。廉政教育面达98%以上。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增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整体合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杜绝职务犯罪发生。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公路人才队伍。一是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多举措加强专职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规划,建立人才长效机制。二是本着“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的原则,认真做好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养护技术、综合管理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加强对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80后的青年干部的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年轻干部岗位专业技能培训,建立人才库,使他们成为岗位行家能手。为公路事业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

行政工作要点范文2

一、加强执法监督

1.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和行政执法情况统计报告制度。根据形势变化,及时修订完善有关执法监督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

2.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按照区政府、市交通运输委对我局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要求,对全年依法行政考核目标进行责任分解,明确工作措施、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把依法行政考核目标纳入局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确保各项考核目标落到实处。

3.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对行政执法事项的公开,通过网络、媒体、执法现场等公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执法事项、依据、时限、条件、结果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聘请社会执法义务监督员,召开执法监督员座谈会,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运输经营者等的监督;高度重视网络、报刊、电台等舆论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完善投诉举报机制,依法及时处理群众投诉举报,认真听取对交通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执法工作。

二、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认真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取消和调整后仍需加强监管的事项,建立后续监管制度,制定配套措施,加强事中检查和事后稽查。

2.做好行政处罚权规范透明运行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行政处罚权裁量标准,积极推进行政处罚网上运行,加强对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落实的监督检查。

3.规范执法文书。根据市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不断规范执法文书。在每季度一次执法文书检查的基础上,年底在全局开展一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文书案卷评查活动,不断提高文书制作水平。

4.加强执法程序建设。全面贯彻《省行政程序规定》中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执法告知、说明理由、回避、调查取证、听证、集体决定等制度,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步骤、环节和时限,确保程序公正。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行为,创新管理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实行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引导当事人自觉依法办事,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三、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保障交通运输事业繁荣发展

1.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认真贯彻《省行政程序规定》,规范性文件成文前要通过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经局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否则不得实施。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实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即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未经“三统一”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2.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等。对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要听取相关专家意见。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必须通过有效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或依法举行听证,并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同时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前,要交由有关法律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保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落到实处。

3.坚持依法行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省道路运输条例》、《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建立道路运输市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常态化监管的同时,严厉打击“两站一场”(汽车北站、火车站、飞机场)地区、各公交车站周边和居民小区附近的“黑出租”行为,查处线路班车不按核定线路行驶、站外上下客(装卸行李)、超员等违章行为。加大治理超限工作力度,巩固治超成果。

4.依法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根据上级复议机构和人民法院要求,积极配合案件调查,及时提交有关证据依据、案卷材料等,依法做好案件调解和息讼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运畅人和品牌的建设。

四、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夯实交通执法队伍基础

1.做好新的五年普法规划调研起草、宣传启动等工作,制定2012年度普法计划,积极开展依法治理调研活动,推动全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2.建立健全执法人员教育培训考核长效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季度考试考核制度、岗前学法和岗位学法制度,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分层次举办各类执法人员培训班,加强执法人员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交通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做好执法证的审验、换发和新增行政执法人员信息采集、考试培训、发证等工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和执法证件管理数据库,做到持证上岗率100%。

行政工作要点范文3

1.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全局要以开展“党徽耀红盾”系列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五项工程”,切实做到主动服务、积极服务、创造,从而更加自觉地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优化公共服务程序,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大力推行网上登记、网上年检,加大行政指导的力度,帮助企业防范风险,提高信用水平。(责任部门:相关科室)

2.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研究,规范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答复工作,依法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切实保障公众对政务信息的知情权。(责任部门:办公室及相关科室)

3.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健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领导机制、工作机制,规范行政权力库、网上政务大厅平台、行政权力运行平台、行政监察平台和法制监督平台建设和管理。结合工商机关职能调整和新的法律法规出台情况,及时补充更新数据库,建立行政权力、执法依据动态调整机制。严格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努力实现部门间网络互通,信息共享,增强网上查询、咨询、投诉和网上审批服务功能。(责任部门:局办公室及相关科室)

4.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规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建立行政审批项目设立与清理的良性衔接机制,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监督管理。(责任部门:相关科室)

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5.全面谋划法治型工商建设的重点工作。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全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长期规划,明确年度工作计划,突出工作重点,党组要把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定期听取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或其办公室关于本单位依法行政工作的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落实到位。(责任部门:局依法行政办及相关科室)

6.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完善各项配套制度,按照要求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严格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全面提高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加大备案审查的公开力度,坚持实质性审查,发现问题坚决予以纠正,不断提升备案审查的效果和权威。(责任部门:办公室、法制科及相关科室)

7.继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切实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制度,开展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完善违法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的统一。(责任部门:办公室、人教科、监察室、法制科及相关科室)

三、加强和改进执法行为

8.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行案源线索管理制度、相对集中办案机制和案后规范制度三项制度,从案前、案中、案后全面地整合执法资源,创新执法机制,防范执法风险,提高执法效能。(责任部门:经检大队及相关科室)

9.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制度,探索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定期培训和考核机制。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告知、调查取证、听证、回避、说明理由、集体讨论、投诉、回访等制度,在全局范围内统一使用规范的行政执法文书。探索建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的动态完善机制和有效应用机制。(责任部门:办公室、人教科、监察室、法制科、经检大队及相关科室)

10.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充分运用经济户口监管平台,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分类动态管理模式,加强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日常监管,提高行政执法信息化程度,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质量。大力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行政监管劝勉、执法事项提示、轻微问题告诫、突出问题约谈、重大案件回访等柔性执法方式,并逐步实现制度化。(责任部门:相关科室)

11.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制定和完善各类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规则和标准,实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创新评查方法,提高评查效果,实现行政执法案卷管理的规范化。(责任部门:法制科及相关科室)

12.完善行政争议案件考核制度、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探索建立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过错责任追究的有效机制,逐步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明晰、考核科学、评价公正的行政执法责任体系。(局依法行政办及相关科室)

四、完善行政监督和问责机制

13.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认真承办、处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并及时予以反馈。继续推动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本年度局行政首长行政诉讼出庭应诉率应不低于80%。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健全和完善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的联系沟通机制。(责任部门:办公室及相关科室)

14.完善层级监督机制。认真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监督暂行规定》,强化上级工商机关对下级工商机关、各级工商机关对所属部门的层级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责任部门:法制科及相关科室)

15.严格行政考核和问责体系。按照权责一致,权责挂钩的原则,将行政执法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建立和完善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责任追究的范围、程序和方式,确保责任追究有章可依。(责任部门:人教科、监察室、法制科及相关科室)

五、依法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16.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创新案件审理机制,加强行政复议人员能力建设,依法公正及时受理和审理复议案件。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复议案件备案制度,积极探索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机关负责人重大复议案件答复制度。(责任部门:法制科)

17.健全行政调解机制。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分类管理和动态应对机制,要把行政调解作为各级工商机关的重要职责,对涉及人数较多、影响较大的纠纷,要主动进行调解。建立完善多元化的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责任部门:办公室及相关科室)

18.建立工作制度。畅通渠道,规范程序,维护秩序,落实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强化“条线管理”及“属地管理”的工作责任制,健全案件受理、复查、复核制度。建立完善信息反馈与政策联动机制。(责任部门:办公室及相关科室)

六、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19.强化组织领导。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依法行政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推进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职责,主要领导应切实履行好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研究制定和遵守执行依法行政的各项制度,推动建立领导负责、条线分工落实的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长效机制。(责任部门:办公室、人教科、法制科及相关科室)

20.坚持学法制度。制定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计划,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和日常培训、轮训常态化工作机制。(责任部门:人教科及相关科室)

行政工作要点范文4

一、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1、加强法治学习。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关于法治建设的新论述,加强对法治建设的新理解,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实现领导干部定期学法制度化。贯彻党委(党组)中心组定期学法制度,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

2、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加强科学民主决策。完善行政决策机制,重大决策事项,严格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进行决策。依法完善行政听证制度,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并经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积极组织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凡是有关卫生改革和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政策,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进行社会稳定和医疗卫生机构稳定和发展风险评估。研究制订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化解处置预案。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3、法制宣传常抓不懈。创新形式,拓展法制宣传新阵地。开展第八个行政执法服务月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切实做好法治宣传月活动,努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大力宣传卫生系统法治与依法行政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典型事例,扩大社会影响。积极举办系列卫生法治讲座、法治征文、讲演比赛等活动,大力弘扬“淮医”精神,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体现和谐卫生主题、具有行业特色的法治文化。

4、精心准备,做好“六五”普法中期检查工作。今年是“六五”普法的重要实施年,也是“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年。全系统要把做好“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工作,并作为全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重点,结合实际,制定自查方案和措施,认真进行动员部署,做好中期迎检工作。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5、持续推进卫生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和日常培训、轮训常态化工作机制,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规定的实时更新,及时组织执法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储备,实现执法依据的动态调整和与执法人员法律水平的及时更新,提高执法水平。坚持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做好执法证的申领、换发工作。

6、继续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做好权力库的维护和及时更新,以最新法律法规为依据,根据机构职能转变,实现权力库的动态调整。根据省市要求,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切实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对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压缩服务时限,优化服务流程,固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明确监督制约环节。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加强法制监督,清理和维护行政执法人员库,核实、修改、完善执法人员信息,并完成年度注册工作。落实重大行政处罚、许可案件的备案审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规范、公开、透明、高效运行。

7、深入开展卫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健全卫生行政执法的监督约束机制,形成案卷评查工作的常态化,将卫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和检查,定期对评查结果进行通报,明确奖惩制度,鼓励先进,学习典型,交流经验。加强卫生行政执法评议考核。

8、坚持文明执法,改进行政执法方式。继续开展说理式执法,逐步推行行政指导等柔性方式,认真落实省《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把行政指导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在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适时灵活地采取指导、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性方法,谋求相对人同意,以有效地实现行政目的。建立行政指导工作制度,规范行政指导程序和执法文书,重视收集典型案例。

9、提高卫生法制建设质量,切实维护法制统一。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制度,制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要公开征求意见,进行合法性审查。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严格执行《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清理后及时向社会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三、妥善处理矛盾纠纷

10、妥善解决矛盾纠纷,推动行政调解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市人民政府下发的《市行政调解办法》(淮政发〔2012〕186号),正确适用行政调解程序,规范行政调解行为,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化解医疗纠纷提供保障。根据工作实际,进行案件分析,加强交流,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医疗纠纷调解机制,提高行政调解水平。积极开展行政纠纷信息报告分析工作,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工作了解民意、反映群众诉求、服务领导决策的作用。

11、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依法行政中的作用,建立复议与的互接机制,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实现各类调解主体的有效互动,形成调解工作合力。建立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对存在较大争议、专业性难度较大、法律适用存在重大分歧的复杂案件,通过征求意见、召开论证会等方式征求专家意见;建立行之有效的行政复议简易程序。要尽量简化内部工作流程,建立重大案件分析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基础工作,规范行政复议统计和档案管理工作。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

12、扎实推进“阳光”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利用好网络这一新兴媒体,保证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合法、理性的通过“阳光纪检”、“民生通道”、“阳光”、“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四种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对各类矛盾纠结明确专人主抓,确保有帖及时发现,跟帖及时作出,问题及时解决。完善网络舆情的预警研判制度,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引导,形成合力,将矛盾纠结化解在萌芽之中。

行政工作要点范文5

二是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扎实有效。坚持“以批控零、以零溯源、管住批发、规范零售”方针。全面落实网格化的监管要求。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严格食品经营主体的注册登记管理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办理。大力推行“一票通”和食品配送车辆“带证上岗”等制度。充分发挥食品快速检测箱的利剑”作用,实现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全程监管。

三是实施商标战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创建“政府支持、多方联动。行政指导、维权保护”三项机制。注册商标累计达41件,品牌培育、产业升级。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及经济发展的品牌培育和商标保护环境。全年新增注册商标11件。商标年增长率达31%已被评为省著名商标,逐步形成了农副产品、生态旅游和矿产资源三大支柱产业商标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对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提前介入、重点指导、全程服务。充分发挥政策助推作用。营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积极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的三送”活动,切实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困难。为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创造便利条件。探索股权出资、股权出质登记,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扶持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创办农民合作社等,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五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积极拓展服务空间、领域。丰富服务手段。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创新“工商便民QQ群”服务方式受到华商报、农村报、商洛日报等新闻媒体关注,完善服务机制。不断探索便民服务措施。极大地提升了商南工商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和谐稳定方面的良好形象。

行政工作要点范文6

1、重点突出司法所建设。目前我区除杏滨司法所和后溪司法所已达350平,其他司法所场地面积均与全市司法所所均面积258.86平方米和《省司法所规范化标准》有很大差距。2014年,我区将进一步与各镇街主要领导沟通、征求意见,依据《省司法所规范化标准》文件要求和《区人民政府关于司法所用房建设协调工作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精神,抓住各镇街调整办公场所的机会,争取其余四个司法所办公面积均达到350平。

2、主推“一所一品牌”建设。近年来,我区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鼓励下,认真总结各司法所的独特优势及其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条“一所一品牌”发展之路。如杏林司法所在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方面卓有成效,2012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灌口司法所在人民调解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其“警民联调”工作经验在全市警民联调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被宣传推广;杏滨司法所在社区矫正方面成绩突出。2014年,我区将在全区推广这“三大”品牌,鼓励每个司法所都能突出自身特色,创造自身品牌。

3、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街(镇)、村(居)、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调解网络建设,重点完善村级调委会建设,积极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着重加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建立面向社会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调解机构;拓宽摸底排查渠道,在做好婚姻、家庭、邻里等常见多发民间纠纷排查化解的基础上,把调解触角延伸到社区、厂区、校区,延伸到商业中心、集贸市场、大型商场等,广泛参与涉及民生问题纠纷的调解,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型矛盾纠纷;围绕重大活动、重大任务、敏感时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密切关注辖区内社情民意和舆情动态,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预防工作走在化解前。

4、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分流机制。一是深入开展“三调对接”工作,着力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完善一站式服务机制,针对矛盾纠纷类型,采取调解、引导行政处理或诉讼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解决问题,实现咨询调解相结合、调解相结合、行政处理和调解相结合,实现矛盾纠纷合理有序分流;同时,不断推进与公、检、法的对接机制,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化解法庭之外的各类纠纷,形成调解诉讼衔接机制。二是加快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进一步规范化运作已建好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将其纳入区局调解补贴和区年度培训计划,确保提高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调解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推进筹建中的后溪工业集中区调委会、灌口物流园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杏林台商投资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拟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建设。同时督促各司法所要在发展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上下功夫,新建2-3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争取在全区实现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的全面覆盖化,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模式。

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确保实现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脱管漏管率控制在0.5%以内;刑释解教重点人员100%衔接到位、一般人员70%衔接到位,安置率达90%以上、帮教率达95%以上的工作目标。

一是继续推进规范场所建设。根据部署和安排,继续推进建设集监管矫正、信息处理、应急指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矫正中心,加快选址并开展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指导和推动各区新建一批依托企业的教育培训和安置基地,为“两类人员”回归社会提供更多的载体和途径。

二是加强社区矫正分类管理。根据《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要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的罪行、表现,将矫正人员分为不同的种类,实行严管、普管、宽管分类管理。要依法落实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服从监管的矫正对象,给予行政奖励、减刑等。

三是注重培育和树立工作典型。要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注重培育和树立一批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先进典型,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营造特殊人群重新做人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贯彻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打造“法治”建设,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不断开创依法治区工作新局面。

1、不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开展

一是深化“法律进机关”。组织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核和法律知识讲座。以“学用结合、普治并举”为核心,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能力,不断提升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

二是开展“法律进学校”。推广法制主题班会的好做法,通过举办法制夏令营活动,依托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园普法依法治理经验总结和推广,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构建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法制平台。

三是抓好“法律进企业”。在台企,私企各开展一场法律进企业知识竞赛。引导和促进企业认真遵守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和水平,依法维护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

四是推进“法律进村(居)”。召开“法律进村(居)”活动筹备会,在各镇(街)开展一场法律进农村普法大集,组织大型“送法下乡”活动,总结推广基层农村、社区法制宣传工作经验;加强载体创新,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广大基层农村、社区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围绕基层自治、民主管理、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等法律知识进行宣传。

2、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加快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区将尽快完成“区法治文化苑”项目的筹建工作,要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推进,确保2014年建成“区法治文化苑”,各镇(街)、村(居)均建有一个制式法制宣传栏。

二是加大主题法制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精心组织协调,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取得更大社会宣传效果。充分利用各专项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综治宣传月、禁毒宣传月、送法下乡等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努力扩大普法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三是加强主流媒体法制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移动通讯等大众媒体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联合举办专刊、专栏、专版等,开通普法微博或微信,利用电子网络平台普法,不断提升法治文化的创造、生产和传播能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引导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3、全力推进“法治”建设

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创新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方式,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全区行政执法检查,继续深化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有关工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审查、备案审查工作,开展调研规范性文件的网上报件和网上审查工作。

二是扎实开展“法治”创建活动。要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创建,全区100%获评区级“法治镇(街)”,各镇(街)要力争入选市“法治镇(街)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各村(居)要力争入选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居)”,不断夯实“法治”创建基础。

三是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作用。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要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总结、规划年度工作,研究讨论有关依法治理工作事项。

四是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的作用。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进行备课授课,组织大学普法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法制新闻工作者的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五是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加强宣传报道,确保法制宣传教育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充分利用报、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法治网、《法治》内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讯等及时传播信息,加强学习交流和指导。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针对矫正对象、老年人、个私企业等特殊群体做深入的普法活动。

四、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途径,提升法律服务质量。

1、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扩大法律援助的影响力,在政策法规许可的条件下,做到应援尽援,为贫弱群体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务;在完善法律援助部门的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建立高素质的法律援助队伍,加快推进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完善接待条件和设施。

2、认真贯彻执行新修改《刑事诉讼法》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加强刑事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升辩护律师的服务能力和办案质量,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专业辩护。要密切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相关业务庭、科处室的工作联系,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做到应援尽援、应援必援、应援优援,依法维护和确保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跟踪了解案件进展情况,指导监督法律援助人员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执业规范,对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案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对疑难复杂案件,可实行集体讨论、专家评议等制度,确保办案质量和效果;案件办结后,要认真审核案卷材料,按照统一标准对办案质量和效果做出评估,并做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