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进餐礼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进餐礼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进餐礼仪

幼儿进餐礼仪范文1

中午十一点时,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幼儿餐厅,还没进门孩子们就自觉地开始排队。看到孩子们有序地排队取菜、熟练地使用公用餐勺、取到食物后安静找座位就餐。我感觉星光园的孩子就餐礼仪太棒了,个个都讲文明懂礼貌。站在我身旁的星光幼儿园保教主任张主任介绍说:“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就餐礼仪,班级老师可是花了许多心思和功夫的。”幼儿园的孩子需要遵守的就餐礼仪是什么呢?张主任介绍了以下三条:

一、正确使用餐具,文明进餐

学会用不同的餐具盛取不同的食物,排队前去餐盘区取好一只食盘,轮到自己取菜时应用公用的餐具将食物放入自己的食盘之内。用餐时不随便讲话,离开餐桌不留残渣。可是在自助餐活动才开展时会见到以下现象:

案例:浩浩小朋友直接用手拿了猪仔包,还嫌这个小了,换个大的;文文小朋友直接用自己的勺子舀罗宋汤喝,舀了一口喝一口;顺顺小朋友边吃西瓜边说话,把汁水喷到对面小朋友的脸上等等不文明的现象。

为了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不同餐具、懂得文明进餐,老师们纷纷在班级里设置了角色游戏“自助餐厅”,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餐具的使用要求及方法,潜移默化养成进餐礼仪

二、懂得排队,学会等待

吃自助餐时首先要懂得排队,不插队。还要学会耐心等待前面一个小朋友取好食物。这个看似简单,但是很多孩子却做不到,特别是中小班的孩子。

案例:3岁的妞妞喜欢吃鸡翅和牛肉,她看到好吃的食物摆在面前,忍不住一下子插到队伍的最前面了。后面的队伍立刻有些乱了,几位小朋友喊了起来:“不许插队,不许插队!”值班的杨老师看到这个情景赶紧拉妞妞到队伍的最后,一场插队的风波才平息下来。

这些镜头也被值班主任及时拍了下来,有的班级就会运用镜头回放活动形式,请孩子们看看、找找自助餐活动时不文明的行为,自己纠正自己,让文明用餐礼仪进一步内化。

三、合理安排饮食,营养均衡

每次自助餐活动前老师都会讲解各种食物的营养,强调要求幼儿在选餐时不挑食、不偏食、荤素搭配,合理控制自己的食量。

案例:壮壮是个超重的小男孩,他就喜欢吃鸡翅,取餐时老师又一次提醒他先吃一些蔬菜,鸡翅不可一次吃很多。壮壮心里还真明白呢,他吃了不少蔬菜和水果,只吃了2根鸡翅。

幼儿进餐礼仪范文2

鉴于这种现象,幼儿园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礼仪教育活动,或孩子在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普及化的实施计划,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因为这个问题长期并且非常根深蒂固,还是需要幼儿园老师们和家长们更多的努力,这样才能够进一步解决问题。

一、幼儿园礼仪教学的内容

(一)日常礼仪

日常的礼仪主要是包含用餐礼仪、仪容礼仪、公共场礼仪等三个方面。用餐礼仪需要培育孩子们节约粮食的行为习惯,坚持做到桌面、地上等干净整齐,吃饭的时候不挑食、从不哄抢食物、不在喝汤的时侯发出怪动静等;仪容礼仪主要是包含服装整齐、洁净,要讲卫生,要学会标准的走、站、坐等姿势;公共场所礼仪主要是包括了解并且恪守公共秩序以及于交通规则等,行走的时候要注意让路,公交车上要为老人、准妈妈等让座。

(二)学习礼仪

学习礼仪主要是包括要恪守课堂上的秩序,积极的举手发言,并且要尊重别人的意见,观看表演、电影的时候要安静、不乱扔废物等。

(三)交往礼仪

中华民族是传统的文明古国,很大程度上即是由于古代中国注定人文道德的培育,并规则了道德标准,需要所有人恪守。尽管如今咱们不需要像古代那样严苛地需求孩子,可是进行必定的道德标准教学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儿童时期的孩子必定是要培育起注重文明礼仪的观念,脱离“小少爷”“小公主”脾气,学习日常的礼貌标准,把握日常礼貌用语,在家中要学会孝敬爸爸妈妈,在校园内尊敬师长、和睦同伴,要学会礼让,与同伴们和谐共处。

二、开展幼儿园礼仪教学的办法

(一)从细节下手,展开一日活动,将礼仪教学落实到平常生活中。

孩子从早上进入幼儿园以后,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幼儿园活动。幼儿园老师关于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要从细节方面下手,不断的引导儿童认识到标准的做法,并且关于孩子们呈现出的不标准的行动要提出愈加详细、详尽的需求,引导孩子们进行改正。例如:能够需要孩子在校园内自觉与老师、同伴打招呼,进餐的时候要依照必定的程序、注意桌面的整齐卫生,帮助拾掇餐具,养成饭后擦嘴的习惯、饭后漱口的习惯,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小心踩到别人要说对不住,别人帮助要说谢谢,睡觉时不影响别人等。

(二)开展文明礼仪教学的主题活动

让幼儿在团体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孩子们经常受到周围环境耳濡目染的影响,不自觉的掌握文章礼仪,养成杰出的礼仪习惯。例如,幼儿园老师能够经过安排孩子们吟诵《弟子规》,教育孩子们怎么孝顺爸爸妈妈、诚笃守信、尊敬师长、和睦同伴,怎么读书、学习、干事等;经过开展“学礼貌用语,做文明少年”活动,培育孩子们的说话习惯,教育孩子们的文明用语,让孩子们在平常日子中随时的进行运用;经过开展“孝敬爸爸妈妈”活动,需要孩子们回家为爸爸妈妈做捶背、拾掇碗筷等量力而行的作业,培育孩子们从小养成关怀爸爸妈妈的习惯;经过开展“高兴学礼仪”活动,从培育孩子们“站、坐、蹲、走、递、接”等根本动作开始,进行标准的辅导、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教学,使孩子们养成杰出的文明习惯。

(三)在节日里进行礼仪教学活动

孩子们都是喜爱过节的,老师能够充分的利用孩子们热烈情绪、猎奇心重等心思对孩子们进行礼仪教学。例如,幼儿园老师能够在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辅导孩子们着手为家长制造一份别致的贺卡、画一幅图等作为礼物,写下最期望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提示、催促孩子们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在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分献上自个的礼物,并且在那一天格外关怀爸爸妈妈的辛劳,做一些简略的作业,让爸爸妈妈开心;在元宵节、端午节圣诞节、孩童节、元旦等节日,送给同伴等亲手制造的礼物,在教师节送给老师礼物等。必定要注意鼓舞学生自个着手制造,在培育学生着手才能的一起,体会到自个的付出让别人高兴的高兴,构成关怀别人的良好的习惯。

(四)在孩子们的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学

中国闻名教学学家陈鹤琴曾指出:孩子们生来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在游戏的时侯,通常会将活跃性、参加性、自动性发挥到极致。因此,关于一些包含社会道德观念在内的礼仪标准,都能够经过规划游戏让孩子们参加进来,在游戏中受到教学启示,这种方式通常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引导家庭参加,紧密合作一起进行礼仪教学

幼儿进餐礼仪范文3

【关键词】 幼儿;礼仪习惯;环境;家庭

【中图分类号】G6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一、幼儿礼仪的内涵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规范与准则,是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当今,全社会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包含了学习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增强公民礼仪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而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各种社会规范形成的关键期,其可塑性大,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重要时期。

而幼儿礼仪,则指教师为了把幼儿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文明礼仪行为的人,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幼儿进行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使幼儿学会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从幼儿入园开始,他们便接受到了各种各样文明礼仪习惯教育的“必修课”,这些礼仪习惯的养成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二、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意义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而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是家长的希望,是社会未来人口的组成部分,幼儿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利益,也影响社会未来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的竞争力。因此,培养幼儿拥有一个良好礼仪习惯对其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及其顺利实现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识

幼儿由于接触社会外界人士不多,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等场所,许多生活常识多比较缺乏,而通过礼仪习惯的培养可以使幼儿懂得许多生活常识诸如待人接物方面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知识。在礼仪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进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行走礼仪、交往礼仪,儿童能够懂得如何称呼别人,问候他人,怎么样与别人交谈等方面的生活常识。

(二)有利于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礼俗可以保持秩序”礼也是社会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礼仪习惯的培养,幼儿可以学会尊重长辈,团结同学,礼貌待人,遵守公共场所的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增强道德自律能力,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岁孩儿定八十”的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孩提时代开始培养。因为幼儿期正处在个性及品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格形成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进行礼仪习惯的培养是发展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深远。

(三)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社会环境,更需要教育的作用。“礼借助于普遍性来控制人,并通过教育使礼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礼仪教育的干预,“知书达礼”就是对幼儿社会化的一种表征。通过对幼儿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社会公德的礼仪教育如公共场所不得乱扔垃圾等,幼儿获得了社会习惯,逐步趋向社会化。所以说,礼仪习惯的培养在幼儿的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三、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有效途径

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应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在教学的不断反思中我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等资源。并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了多种实施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礼仪习惯的培养

幼儿礼仪习惯的培养教育应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随时随地进行适宜的指导教育。生活中最常见的礼仪习惯主要包含有:1.进餐礼仪习惯,如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等待用餐时要排队、不挤不闹,吃饭时不讲悄悄话,要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以及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等等。2.仪容礼仪习惯,例如要养成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卫生的习惯;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坐、站、走。3.交往礼仪习惯,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作客的礼节等等。

(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礼仪学习环境

环境因素对于幼儿成长、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师幼关系、周围同伴的行为、班级群体的心理气氛、以及教师的教养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其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时,我园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中的隐性教育因素,为幼儿营造良好礼仪习惯培养的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例如,我们通过利用墙面环境布置来进行文明礼仪的倡导,并定期更换墙面环境,不断增加礼仪习惯培养的内容。并且通过设计“我是礼仪文明好孩子”的评比表,提高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以及长期坚持文明行为的兴趣。

(三)家园合作,共同开展家庭礼仪习惯指导

为了提高幼儿礼仪习惯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我园探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园共育的指导活动,帮助和指导家长学习一些家庭礼仪习惯培养的方法,从而提高家长自身礼仪素养和家教能力。如,每月组织家庭入园进行育儿经验交流会,选取典型事例,与家长和教师分享。并且每年都会在每个班级评选文明礼仪好习惯幼儿,召开表彰大会,向全园家长宣传典型事例。或与探索家长参与式活动方式,以家长为主体,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家长在感知、选择、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教育观,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汲取新经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综上所述,开展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和礼仪习惯的培养,寻求良好礼仪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将会对幼儿产生一生的影响,进而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亚娟.“期待效应”策略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研究,2012,(06)

幼儿进餐礼仪范文4

【关键词】挑食厌食 健康饮食 快乐进餐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194-02

在长期的幼儿园工作中,我发现几乎每个班里都有那么几个不爱吃饭的孩子,有的一点青菜不吃,有的不爱吃主食,还有的孩子干脆视饭菜为敌人。不管怎么劝,一顿饭也就只吃那么几口,有时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不饿呢?难道是得了“厌食症”?想必这些孩子的家长也和我一样着急吧!

俗话说:好身体,好未来。强健的身体是孩子快乐成长、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然而现代社会的问题儿童越来越多,偏食、厌食的孩子比比皆是。科学饮食和均衡营养是人类健康的保障,对孩子来讲尤为重要,因为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比成人多。长期的偏食、厌食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免疫力降低,引起近视、肥胖、贫血、缺钙、维生素缺乏等多种问题,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以及人格形成,同时还会为其他疾病创造条件。看着这些不爱吃饭的孩子,老师、父母都为之揪心。

然而,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这样的孩子并非是真正的“厌食症”患儿。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7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某些慢性病,如消化道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消化不良及长期便秘等都可能是厌食症产生的原因。但是,大多数小儿厌食症不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而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小儿厌食的主要症状是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甚至拒绝进食;时间长了会面色枯黄,形体消瘦,但精神尚好,活动自如。据调查,1~7岁患小儿厌食症的儿童中,仅有17%的儿童是疾病造成的,而83%的患儿都是因为食物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良所致。由此可见,很多孩子的饮食问题不能认为是厌食,更谈不上患了“厌食症”。作为幼儿园老师,结合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一 为孩子创设一个愉快的就餐环境

餐前,要避免剧烈的活动,保持一个平稳、愉快的心情,餐前可以安排一些室内的、较安静的、愉快的活动,如谈话活动、讲故事、手工、绘画等。进餐中,找一些适合孩子的轻音乐,作为进餐音乐播放,避免在进餐中训斥孩子。

二 进餐礼仪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不容忽视

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还是培养文明礼仪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奠基时期。幼儿通常在幼儿园里进行午餐,与小伙伴们同时进行午餐,需要讲究进餐礼仪。常规教育中也要涉及到:吃饭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嬉笑,不要与人讲话,不要发出吃东西的声音。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囫囵吞枣,吃多少饭盛多少饭,不要随意浪费。对于不爱吃饭、挑食的孩子的第一碗饭可以适当少盛一些,以免给他造成心理压力,不可强迫喂食,更不应在进餐时训斥孩子。此外,应训练孩子自己进食,因为鼓励孩子自己使用餐具反而会增加他们进食的兴趣。吃完饭后要自己送碗筷,饭后擦嘴漱口,既保持口腔卫生,又维护了个人的良好形象,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与礼仪。

三 开展以饮食营养为主题的科学教育活动

古人云:“三日可无肉,日菜不可无。”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结合省编教材“为身体加油”的主题,开展了“变不成蝴蝶的毛毛虫”“蔬菜营养多”“水果宝宝过生日”等一系列特色教学活动。生动形象、色泽鲜艳的各种蔬菜、水果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故事《变不成蝴蝶的毛毛虫》讲述了小毛毛虫,因为挑食,不好好吃东西,最终遗憾地没有变成美丽的蝴蝶,以及通过启发幼儿改编故事,创设情境游戏等形式,让小毛毛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重新成功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来起到教育小朋友主动认知的目的。

课堂上老师通过耐心讲解、课件演示、趣味游戏等形式和小朋友们共同研究蔬菜、水果、主食有哪几类?含有哪些营养成分?使孩子们获取了有关蔬菜、水果以及主要食物的营养方面的知识。

通过教学活动,孩子们懂得了科学营养的饮食搭配,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的道理。让孩子们知道拥有一个和谐健康的身体是老师和爸爸妈妈们的共同心愿。

四 班级建立一个“健康小明星”评比栏

设计一个表格,贴在教室醒目的地方,对于原来不吃蔬菜、挑食、偏食、厌食的小朋友,如有进步,及时鼓励,在表格里添画“小苹果”或“小星星”之类的奖励,每周评选“健康小明星”,并把评选出的小朋友的照片公布在“家园联系栏”中。

五 家园联手,共同关注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非常关爱孩子的,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家长的积极配合。

要与家长及时沟通,认识到孩子挑食、厌食的严重危害,和家长达成共识,针对个体特殊情况,寻找原因,并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以达到让孩子不厌食、不挑食的目的。

首先让家长知道错误的养育观念、膳食结构以及不良的儿童饮食习惯等是儿童挑食、偏食的主要原因。有调查显示,偏食、挑食与喜欢膨化食品、快餐食品、家长追着孩子喂食、进食速度过慢、爱喝甜饮料、经常吃零食有着重要的联系。长期偏食、挑食、厌食、经常吃零食、喜欢膨化食品将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机体会动用自身的能量储备甚至消耗组织以满足生命活动能量的需要,爱喝甜饮料、经常吃零食容易产生饱腹感,影响儿童吃正餐的食欲,从而使儿童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形成儿童厌食症。因此,要控制小儿的零食及饮料摄入量,必要时,可给孩子吃适量的干鲜果品、酸奶或新鲜果汁。

同样,在家进餐与在幼儿园一样,应有稳定而安静的场所和轻松愉快的气氛。愉快的情绪可兴奋大脑皮层的进食中枢,提高食欲。大人和孩子最好能一起吃饭,要教育孩子集中思想,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并注意夏季不可让孩子食冷饮过量,吃饭时,家长切忌训斥孩子,也不要在吃饭时逗孩子玩。孩子拒食时不要坚持引诱,更不要强迫进食。可在饭前给孩子吃点山楂等酸性水果,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必要时还可口服食母生片、多酶片等帮助消化。

幼儿进餐礼仪范文5

生态式礼仪教育是一个综合而系统的教育体系,涵盖内容较为广泛,按照不同场合和性质,分别是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具体而言,这四个方面又可以详细分为:问候礼仪、称谓礼仪、做客待客礼仪、交谈礼仪、同伴礼仪和接打电话礼仪;集会礼仪、升旗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和购物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进餐礼仪和行走礼仪;活动礼仪和课堂礼仪。

2幼儿礼仪养成实施策略

2.1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要把幼儿礼仪教育当作每日常规的训练项目,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心理特点和教育计划等,阶段性地开展礼仪教育。为了便于操作,可以将幼儿的礼仪细化分类并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要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渗透进幼儿每天的活动中,让他们在愉快的生活情境下主动接受礼仪教育。譬如,每周一次的幼儿园内升旗仪式,通过在庄严国歌声中向国旗行注目礼,使幼儿感知并初步形成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利用排队领餐环节进行礼仪教育,在排队中培养幼儿耐心和排队礼仪,使幼儿懂得遵守秩序。

2.2充分利用节日气氛营造礼仪教育情境在重大节日环境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根据母亲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一系列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感恩教育,引导幼儿有计划有重点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礼仪知识,通过活动让幼儿参与、感知和讨论,活动后再加强拓展教育,使幼儿懂得各种节日不同的礼仪规范和意义。

2.3创设环境,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在幼儿的健康成长发展中,良好的礼仪氛围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幼儿园的环境、班级群面貌、周围儿童的行为、老师的行为态度等,无不对幼儿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生态性礼仪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条件创造出有利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大到幼儿园的整体环境优化,包括学校各处的指示牌、大幅标语;小到班级环境的细心布置。譬如,幼儿园可以在垃圾桶旁贴上幼儿喜爱的卡通人物画像,以形象生动的图片引导幼儿垃圾入桶。教室里,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完成有关礼仪活动图片的整理、装饰工作,张贴在主题墙上,来提醒幼儿遵守相关礼仪规范,购置幼儿爱看的相关礼仪故事图书供幼儿传阅,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自觉遵守文明礼仪。

3结束语

幼儿进餐礼仪范文6

胡:亲爱的小朋友们。

合:大家上午好。

杨: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家长朋友的到来

胡:欢迎大家参加我们小太阳幼儿园“知礼,学礼,懂礼,用礼六一主题”活动

杨:多年来,我园立足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全面的发展

胡:在此,也让我们对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杨:送去五月的芬芳。

中国范文学的发展还需要广大用户支持,本站最新信息请浏览首页或者推荐栏目。有大家的支持,更加有动力去做好网站

胡:迎来六月的时光。

"Pham Van"in the English Dictionary interpreted as a model essay

杨:我们的心像怒放的花朵。

胡: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et business,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Chinese people, for social services, serving the people

杨:六月,是童年的摇篮,是童年的梦乡。

胡:六月,有童年的沃土,有童年的太阳。

杨:六月,是一支歌,一支幸福的歌。

胡:小朋友们迈着喜悦的步子走进了六月,走进了我们自己的节日——

如发现中国范文学站有错误的信息,请马上联系客服,我们会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处理,保证资讯的正确性与及时性。如有什么建议也可以直接difficult.com.cn网站客服联系,对于好的建议,我们都会采纳,网站的运营和发展需要你们的支持.

合:“六一”儿童节!

尽管,我们只是一棵幼苗,但我们骄傲地生活在父母的怀抱。

胡:尽管,我们只是一颗小星星,但我们幸福地闪亮在老师的身边。

杨:在这美好的节日里,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地说一声——

合:谢谢你们,爸爸妈妈!谢谢你们,辛勤的老师!

Van Pham Van of Chinese Literature Mining is committed to excellence! Pham Van is the template for writing, such as: assessment, personal summary, test bank, thank papers, speeches, party applications, etc.

杨:让我们用舞蹈跳出我们心中崇高的理想!

胡:让我们用智慧与热情,播撒希望的种子!

杨:让我们用梦幻与彩虹,编织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童年!

胡:小太阳幼儿园庆“六一知礼,懂礼,学礼,用礼”师生文艺汇演。

合:现在开始!

胡: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下面让我们随着柔美的旋律,走进一片静谧的荷塘,领略民族舞蹈的风韵。请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舞蹈《荷塘月色》。

胡: 我漂亮,因为我学礼;我健康,因为我知礼;我快乐,因为我懂礼;我最棒,因为我用礼。请欣赏小班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的礼仪操表演,指导老师:杨上娇 周灵芝掌声有请

杨: 我们将生活中的一天常用礼仪创编成了礼仪操,既锻炼了身体又提格了礼仪,请欣赏中班的《进餐不挑食、分享食物、分享玩具、站》等礼仪表演,指导老师:胡蓉 周纯掌声有请

胡: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我们都养成了爱惜粮食的好习惯,请欣赏小班的礼仪操《进餐.爱惜粮食》,指导老师:杨上娇 周灵芝

杨: 每天早上入园时,总能听到小朋友那一声声:“小朋友早上好,礼仪小标兵早上好。”我们的小朋友是多么的有礼貌啊,午餐时间,吃饭就餐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吃也是一种文化,如何吃出文雅,吃出品味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吧!请欣赏大班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的入园,就餐礼仪,指导老师:陈婷 周媛 掌声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