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践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38-02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全球经济和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转移。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应用型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综合分析和应用创新能力为要求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工作要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对新形势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反思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预防医学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而我国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卫生)专业的人才培养基本沿袭前苏联模式,课程体系以传统五大卫生及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为主,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1],综合国内外预防医学教育现状以及我校预防医学教育实际,预防医学人才实践环节面临的挑战:实践教学环节亟待加强,在实践教学中重实验、轻实践,验证性实验课时居多,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创新性实践教学课程少[2],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专业技能脱节[3],公共卫生现场工作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学生生产实习时间短,专业实习基地类型单一。

预防医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健康促进、卫生保健、环境与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和卫生管理等公共卫生领域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知识结构、能力训练、综合素质等必须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对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因此,为成功培养创新性和实用型相结合的人才,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4]。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全面实施预防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二、改革主要内容

(一)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们在保证满足各门专业课程理论课讲授的条件下,一方面适当减少部分课程理论课的学时数,将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安排学生自学(如儿少卫生学);另一方面,减少专业课程相同或相似的实验内容、方法的学时数,将节约出来的学时数集中安排,整合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课程,形成《公共卫生基础实验Ⅰ》、《公共卫生基础实验Ⅱ》,增加《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案例》、《公共卫生常用技能》等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见下图。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实践教学改革内容和模式。

(1)按照“三个五统一”做好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实验教学中做到“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登记表、实验报告、实验成绩的”五个统一;在实习教学上做到“实纲、实习计划或实习指导书、实习指导教师总结、学生实结、实习成绩”五个统一,在毕业论文上做到“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绩、毕业论文答辩记录”五个统一。

(2)构建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除了社会实践、课程实验、专业实践、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外,我们新增加了“专业前实习”[5],安排在学生未上专业课之前的第八学期结束的暑期在疾控中心等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实习,为期4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公共卫生工作,让其有感性的认识,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和专业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们已对2009级和2010级学生实施了“专业前实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建立院―实验中心―实验教师/实验员的实验课程实习管理线、院行政―系/教研室―导师组成的实习管理线以及院总支―辅导员―班主任负责的社会实践管理线的“三线”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2.强化实践教学的措施。

(1)加强实验室建设。一是加强功能实验室建设;二是重视实验室管理;三是加强实验室规划工作。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学生以校、区、国家三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为平台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并可以利用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完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理顺学院与基地的联系,继续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已挂牌的实践教学基地,要在巩固的基础上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做好基地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和培训提高工作;探讨与基地联合开展科研工作;明确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设定目标及质量参数严格考核专业实习的效果。与实践基地合作,以公卫执业医师实践考试大纲为指导,每届大五的学生,举办一次公卫实践技能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和掌握实践技能。

(3)进一步完善实践考核体系。《公共卫生基础实验Ⅰ》、《公共卫生基础实验Ⅱ》、《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案例》、《公共卫生常用技能》等实践课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把学生出勤、课堂表现、技能操作、实验报告等结合起来考核,提高期末成绩总评中所占的比例,减少“死记硬背式”和“突击式”均能在期末总评过关的不合理现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积极探索导师“一贯制”教育,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大一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由导师带领学生科研入门,结合学生的毕业生产实习,在后续的四年中,每位学生跟随自己的导师完成最后的毕业论文,旨在逐渐缩短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专门的时间安排,延长专业实习时间。借鉴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本科生设立开题、中期汇报、毕业答辩环节,使学生对于科研的每一个环节都亲自参与并进行实践,逐步建立学生的科研思维。

随着现代化专业型、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作为培养新型技术人才的传统预防医学实践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应随着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与能力、富有发展潜力与创新精神、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全才学生,为社会所用,这是预防医学未来努力的方向。只有结合具体实践,不断创新观念,才能促进预防医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参考文献:

[1]赵莉,马骁,李晓松,等.反思与重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9):3678-3679.

[2]张晓峰,郭淑英,任锐,等.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模式[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1):102-104.

[3]祝丽玲,张鹏霞,周宪君,等.基于新目录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29,126.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硕士;课程体系;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2-0092-05

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从建立以来,其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研究目的是为卫生组织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人才提供借鉴。这些研究指出了现行方案不尽合理,并提出完善或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议。但是,大多数研究都只关注设置的课程名称,提出的建议大多是增加或减少某些课程,涉及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依据的研究几乎没有。

本文通过对美国五所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堪萨斯大学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的研究,归纳总结了该课程体系的特点,揭示了其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并从中获得改革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的启示。

一、美国MHA课程体系特点

在美国,MHA是硕士研究生水平专业学位,授予完成卫生事业管理职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课程的学生。该学位课程一般由隶属各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和管理系提供。对于全日制无医学背景学生,学制通常为两年;有医学背景的生源学制为一年;有的学校为在职学习的学生提供3年学制课程㈣。各大学卫生政策和管理系根据自己的内部资源和外部需求,同时为学生提供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和卫生政策/管理/经济研究等学位,但是因为培养目标不同,其课程体系与MHA相似而不相同。MHA课程的使命是为卫生组织准备和训练高中低层管理者,课程体系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该课程体系特点如下:

(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以高级认知能力为重点

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某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洞察力。专业能力的界定始终是国外大学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因为课程设置以专业能力为核心,才能培养有能力从事专业工作的人才。

密歇根大学唧根据美国国家卫生领导力中心研发的卫生领导力能力模型确定了MHA学生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专业能力。第一,评价和分析能力:确定问题和收集、整理、归纳、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和分析能力通过开设卫生政策、统计、经济、运营、财务、人口健康、决策等课程实现。第二,沟通能力:有效的书面和口头传播技能。沟通能力可以通过人际互动、团队活动、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得以提升。第三,领导力:影响组织中的个体和团体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领导力通过战略管理、领导变革、合作、权力影响等课程培养。第四,法律和伦理意识:高道德标准、正确的伦理价值观、正确理解法律,并将这些思想转化为社会期望行为。法律和伦理意识在学习卫生法律、讨论卫生公平和卫生伦理道德等过程中获得。第五,职业发展能力:评价个人职业生涯表现卓越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个人职业发展为卫生事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个人和职业发展课程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和技能。堪萨斯大学的课程也是围绕五个方面的专业能力(交流和关系管理,领导力和职业精神,卫生行业和政策,质疑、探究和决策,管理知识和技能)设置的。

上述专业能力,包含和强调了高级认知能力,如分析评价能力及质疑、探究和决策能力。诚然,系统思考、权衡利弊、洞察原因、正确决策是每一个卫生事业管理工作者的日常事务。哈佛大学的MHA课程就以解决卫生挑战所需的批评性思维和解决问题技能为重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MHA课程重点培养卫生组织需要的概念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二)公共基础课扎根于对公共卫生问题本质的理解

在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知识是MHA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深刻理解卫生问题的本质,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美国MHA课程体系扎根于对公共卫生问题本质的理解,期望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从根源上找到问题的原因,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最近几十年,美国最紧急的卫生问题主要有卫生服务成本、医疗保险、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吸烟/酗酒/吸毒、生物恐怖、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因此,MHA课程的公共基础课围绕着探索上述问题的本质设置,如哈佛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的公共基础课都包含了如下几门课:生物统计、环境与健康、流行病学、伦理道德、社会与行为科学(社会医学)。

(三)专业基础课重视管理和领导力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正如WHO所言:领导力和管理是实现健康千年发展目标的关键。在社会急剧变革、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的今天,高等院校必须承担培养具有管理技能和卓越领导力的卫生事业管理者的重任。管理技能是指管理者从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职能必需的能力。领导力是组织或团队中一个个体影响其他个体或群体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美国大学MHA专业基础课中管理和领导力课程占有很大的比重。哈佛大学专业基础课中开设了经济学、领导力与沟通,大约占专业基础课60%的学分。明尼苏达大学阎也开设了公共卫生规划和预算编制、卫生组织领导力和有效变革等课程(见表1)。

另外,美国大学MHA课程还提供给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管理和领导力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机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erMHA学生在第二学年必须完成11个月的全职实习。实习期间,实习单位提供工资和福利,学生参与实习单位管理团队并从事重要的工作任务,为实习单位做贡献的同时学习卫生组织工作的宝贵经验教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此在多家卫生组织,如医院、咨询公司等建立了实习基地。哈佛大学要求MHA学生在第一和第二学年的暑期开展至少8周的全职实习工作。

(四)专业课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促进专业工作卓越表现

卫生系统的本质属性非常复杂。政府和卫生组织不得不面对资源有限和需求不断增长的困境。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着医疗体制改革以满足政府要求、提高组织绩效、回应卫生需求。为了成功地进行可持续发展变革,卫生组织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美国MHA课程非常关注医疗体制改革,为学生提供能应用到改革浪潮中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型。如哈佛大学设置“美国卫生政策的政治分析及对策”和“卫生保健问题:公有化VS.市场化”等课程。而且,为了学生能在未来的管理和领导岗位上(如医院、亚急性和长期护理机构、保险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表现卓越,哈佛大学为学生提供了财务、运营和战略管理专业课程(见表1)。

(五)毕业论文整合和应用理论知识,选修课拓展知识面和弥补缺失

毕业论文不仅是验收学习效果的最好办法,也是培养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各大学均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研究工作。通过毕业论文,整合和应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卫生问题,而且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提升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技巧、口头和书面汇报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未来的工作真正需要的。

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弥补学生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为指导思想。如明尼苏达大学开设的选修课“美国和第三世界国家人口问题”,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哈佛大学除了推荐选修课外,鼓励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自己有兴趣的课程。

二、美国MHA课程体系的启示

(一)明确专业方向,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

美国MHA课程具有明确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围绕专业能力进行设置。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的高级教学、科研和管理人才。也就是说,在一个专业方向下,既要培养教学人才和科研人才,又要培养管理人才。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课程体系庞大且混乱,学生负担很重,而且未来工作中所需的专业能力又得不到深入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开设该课程的学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但是一般多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或减少一门或几门课程,或者复制国外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的改革治标不治本。各院校应根据自身具体的办学条件和院校特色,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管理方向应与教学和科研方向区分开来,培养应用型人才,授予专业学位,而教学和科研方向培养研究型人才,授予科学学位。

专业方向明确后,以培养与专业方向契合的专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设置课程。目前,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岗位专业能力的界定尚属空白,所以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建立与中国卫生组织情境契合的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人才专业能力模型。如下研究设计可供未来研究工作参考:使用扎根理论和访谈卫生组织管理岗位工作者收集数据,用定性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方法分析数据,梳理MHA学生所需的专业能力集群和具体的能力条目;然后制作问卷面向利益相关者收集数据,通过定量描述性分析或定量相关性分析界定适合中国卫生情境的MHA专业能力;最后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行动调查法(Action research)不断修订和完善专业能力体系。

(二)围绕专业能力设置课程

从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生源情况来看,管理方向应是首选。根据我国卫生情境对管理者的期望和对美国五所大学MHA课程界定的专业能力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生专业能力模型假说,以供相关的研究者和教学管理者参考。该模型由公共卫生能力集群、管理能力集群、领导力能力集群和高级认知能力集群四个集群组成,其中前三个能力集群共同支撑着高级认知能力集群(见图1)。

公共卫生能力集群要求学生熟悉卫生组织环境和深入理解卫生问题本质,具有公共卫生基本知识、理念以及探究当前和未来卫生问题本质的方法和思想。提供的课程应包括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环境卫生、劳动卫生、社会医学等。管理能力集群要求学生具备管理卫生组织事务的能力,提供的课程应包括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应与将要从事的实际工作,如计划和预算、财务管理、运营管理、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契合。领导力集群要求学生具备影响组织中的个人和团队成功地完成卫生事业可持续变革的能力,提供的课程应包括领导技能、领导变革、谈判和冲突解决、战略管理等。三个能力集群提供的课程同时培养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必需的高级认知能力,如批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决策能力以及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注重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加岗位实习项目

美国MHA课程设置与实践紧密相关,开设的课程与时俱进,关注医改和卫生热点及难点问题。而且,研究生阶段开设全职实习活动,提供实践体验和知识迁移应用的机会。目前,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过于陈旧,而且基本无实习环节。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与实践接触,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四)选修课程以讲座课和工作坊(Workshop)为主

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弥补学生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为指导思想。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可以以讲座课的形式开展。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领域是卫生行业,科学常识、卫生与健康科学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都应该有所了解。工作坊的课程形式是弥补学生欠缺的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比如,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使用统计软件,针对这方面知识缺失的学生,工作坊提供了模拟真实情景从而掌握实用技能的机会。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3

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一)预防医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改革。

目前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借鉴美国的预防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并重,培养的学生有一部分从事科学研究,也有一部分从事公共卫生实践工作。因此,应增加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所占比例,将与公共卫生联系不紧密的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在保持原有核心课程设置系统性的基础上,增强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对专业课实行模块管理,每个专业方向中设有必修课、限选课两个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来选择专业方向。同时,应尽早开设预防医学基础专业课及现代公共卫生问题相关课程,开设SAS和SPSS统计软件应用和文献检索类选修课程及一些反映本专业新进展的选修课。

(二)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基本普及。但应注意的是,传统的板书和讲解不能完全被多媒体取代,教学中要遵循“教学→学生课堂设计→相关单位高资历人员带教→实际开展工作的科室人员指导→现场实施”的规律,逐步深入、控制难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学有所得。定期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公共卫生相关工作者来校开设讲座,注重培养本科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动手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为学生提供英语、计算机、车辆驾驶等技能的培训机会。此外,要对当前单一的书面考试形式加以改革,把教学过程中的作业、报告都记入平时成绩,并在总成绩中占一定比重。取消题库和多年重复的题目,在试卷中适当增加案例分析和开放式答案的考题,将答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作为评分标准,从过去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转为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要求毕业生具备文献检索、信息提炼总结、撰写流调报告及科研论文的基本能力。

(三)预防医学本科教育实验、实践改革。

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开设了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课,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了本科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3]将实验内容整编,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公共卫生学院分别设立实验点,由兰州市疾控中心和学院教师共同带教,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学校或院系可设立基金,开放部分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保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安排学生边上课边实习或在理论学习结束后马上进入实习,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处置突发公共卫生问题。还可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开设暑期学校,严格实习管理及考核制度,保证实习质量。安排学生参加不同等级的专业研究,学习操作省级疾病控制中心现行使用的仪器设备,掌握检验检测方法,并能对实验结果的进行分析和报告。

(四)预防医学本科教育中应重视素质教育:

据资料显示,1998年国内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时比例只占总课时的8%左右[4],到2004年国内重点医学院校的相关课时比例一般在10%左右[5],目前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5%。在教学中要注重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可邀请相关专业的著名学者、教授开设讲座,通过结合医学史、校史、院史对学生加以教育。强调预防医学在促进公众健康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唤起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培训及适应能力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改革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改革首先应加强教师职业素质教育,建立一支专业性强、职业素养高、道德品质良好的教师队伍,让教师通过自己的正确言行激励、引导学生成长[1]。研究显示,很多院校都由博士承担主要的教学任务,在大多数学校里,即使有能力从事教学的教师也更热衷于科研,过去五年中55%的学校这种师资状况持续恶化[6]。要改善这一状况必须为教师提供支持和奖励机制,使授课教师兼顾科研和教学,鼓励教师在课上为学生介绍自己的科研方向和最新进展,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也可选择优秀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

预防医学本科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的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审查越来越严格,学校应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求职技巧等多方面培训,融入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知识,培养有领导才干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利用预防医学教学资源,为本科生开设公共营养师、职业病医师、家庭保健员等培训课程,提高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预防医学;毕业实习;本科;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13-02

当今社会的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卫生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也逐渐从以病人和疾病为中心的纯治疗型模式转变为以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中心的防治结合型模式。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研究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旨在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因此,培养优秀的预防医学人才是我们高校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优秀的预防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显得格外重要。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我校对预防医学本科毕业实习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以往的实习模式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进行专业生产实习,时间为9周。主要在每年的11月底到次年3月初,这段时间恰逢各单位进行年终总结的时候,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出现场的机会减少,学生只能在这短时间内进行各个科室的轮转,了解其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主要在学校内进行课题实习,时间为12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设计、文献查阅、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及论文写作、综述和译文的翻译,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最后参加毕业答辩。

以往的毕业实习模式虽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论文写作能力,但在这较短的专业实习时间里,学生对疾控中心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了解不够,实际工作能力较差,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角色转变就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差。若单纯地增加专业实践的时间,又会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调查研究发现: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在学校实践的学生优于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践的学生,而综合素质培养如心理素质、口头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等方面,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践的学生要优于在学校实践的学生[1]。

二、毕业实习模式的改革

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实习中既能增强科研能力,又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学院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了“专业实习、课题实习一体化”模式。“专业实习、课题实习一体化”模式,即在疾控中心进行专业实践和课题实习,实习时间为18周。在实习过程中,每位学生安排指导教师2名,学校和实习单位各1人。学校老师和实习基地的老师共同协商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整理,并制订学生的生产实习计划。学校老师每月至少与相关实习单位和学生联系一次,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

经过1年的毕业实习尝试,通过毕业生、基地教师、学校教师和学生毕业后工作单位的反馈信息,新的毕业实习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我们对前后两年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答辩时对综合素质进行了考察。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科研能力:课题设计、论文写作、文献查阅、计算机操作、实验操作、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综述和译文;综合素质:预防为主的观念、自学能力、心理素质、创造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调查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经调查发现:在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两种毕业实习模式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别,而在综合素质方面,新模式的学生明显优于以往旧模式的学生。在课题选择和设计方面,在基层单位进行课题实习的学生,其选题内容更接近实际工作,基层单位有很多现存的数据,学生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新的毕业实习模式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在工作中角色转变快,工作适应期短。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工作时间长达4个半月,熟悉了疾控中心的工作环境和内容。毕业后工作,对单位的陌生感减少,工作适应期缩短。

2.学校与基层实习单位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对大多数高校而言,预防医学的专业老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2],上课内容从理论到理论,实际案例缺乏,学生觉得上课内容枯燥乏味。通过学校与实习单位的业务交流,老师深入了解预防医学基层工作的需要,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增减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实习单位与学校的业务交流,也促进了实习单位科研能力的提高,如在科研立项、科研经费、科研实验、科研现场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双方可以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从而形成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高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发展的新格局[3]。

预防医学实际工作具有季节性、时效性和突发性,采用这种实习模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它将专业实习与课题实习融为一体,可以在时间和结构上互补,整体专业实习时间增加,学生在疾控中心的实际工作机会增多;学生可以在专业实习工作空闲时间,整理现场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课题设计和实施。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实习期间实习内容丰富,实现专业实习和课题实习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促进[2]。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新的实习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学校老师、实习基地老师和学生三者的联系和沟通较少,可能是实习基地离学校太远,交流不便。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如学校老师和实习单位老师可以定期和不定期地在实习基地开展实习讲座与培训制度,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4];建立工作日志制,定期交换工作日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学院老师指导学生选题和制订课题计划时,预先制订正副2套课题方案,并定期检查和总结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3]。

毕业实习是学生从校园进入社会的中转站,它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提前进入工作角色和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基础。实践证明:“专业实习、课题实习一体化”模式,有利于提升医学本科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在今后的实践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武媛媛,王金桃,李颖,周芩.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效果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4):357-359.

[2]黄鹏,黄河浪.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毕业实习模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255-257.

[3]周波,徐超,郭连营,张卓,张迅.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本科毕业实习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9):108-109.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42-03

人才培养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为立国之本。目前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还多采用“填鸭式”或“应试式”的教学方式。进入大学以后,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高品质的创新人才呢?一直是大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大学教育中还存在诸多弊端,影响了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学术界在围绕大学教育的研究不计其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与“学”脱节:教学方式陈旧,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学”和“用”脱节: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不能致用;③“共性”和“个性”脱节:重视共性发展,忽视个性化培养,重视专业学科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导致知识面狭窄;④“老师”和“学生”脱节:老师不熟悉学生,学生不了解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⑤“学问”和“道德”的脱节:只做学问,而不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忽视学生“德”的培养;⑥“教学”和“科研”脱节:选拔高校人才科研为主,来自科研上的压力,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⑦“本土化”和“国际化”脱节:关门办学,不了解国际需求,大学教育和国际接轨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除了面临高教教育的普遍问题,还有其特殊性。非典事件以后,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应急能力等为人们所关注,对我们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公共卫生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②缺乏国际化视野;③缺乏管理和应急能力。针对目前公共卫生专业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一、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上,我院培养理念始终是优秀人才“德”为先,目标是培养一批“国际化”、“复合型”、“实践型”具有专业素质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合格人才。

1.独具特色的“综和平台”,避免“学术孤岛”。针对公共卫生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的问题,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强调个性化培养。针对“培养”和“个性”脱节的弊病,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并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总体指导。充分利用武汉大学的文理学科综合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不同知识的兴趣,适当调整必修课的学时,加强选修课的管理,根据个人兴趣与就业意向,比较系统的选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等5大领域的通识课程,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极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能力和信心。通过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激发他们对问题的不同的理解和新的思路。

在课程设计方面,以预防医学教学计划为例:近年来,在培养方案上,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压缩,加大了选修课的学分,课程体系发生了改变。毕业生应该取得的总学分为176学分,在2006年,选修课学分要求R20学分,而在2013年,选修课学分要求达R63学分。2013年教学计划较2006年明显增加了选修课程的学分(表1)。

通过合理调节必修和选修课程,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这种独具特色的“综和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兴趣,自主、潜能得以充分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对于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顺应时代要求,利用武汉大学这个综合平台,在国内首创全球健康专业。全球健康问题是跨学科、跨文化的复杂问题,需要多学科参与,多学科思维融合和多视角研究。全球健康中心的成立打破学科壁垒,避免学术孤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宽了学生视野。

2.实行“全程双导师制”和“烛光导航师”模式,优秀人才“德”为先。“全程双导师制”是武汉大学的一种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从新生入学起就给学生同时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介绍学习方法,讲授专业知识,拓展知识层面,解析知识难点;校外导师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发展空间,增加实践认知能力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双导师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不仅弥补传统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增强学生实践机会,开阔学术视野,提供学生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而且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这种教育模式教会学生三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得学生在国内和国际公共卫生的实践中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武汉大学近年来采用“烛光导航师”的模式,主要针对“老师”和“学生”脱节的弊病,从本科生入学报到开始,老师们从学习、思想、情感,生活,就业等多方面进行辅导,建立教师关爱学生的机制。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积极实施烛光领航计划,学院教师积极担任烛光导航师。“烛光导航师”模式,拉近师生距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起到心灵引路的作用。针对“学问”和“道德”的脱节的弊病,始终把把“德”的培养放在首位,不仅强调职业道德,也强调社会公德。

3.“一请二送三联合”模式,拓宽国际视野;“综合实习实践基地”模式,增强实践能力。针对“本土化”和“国际化”脱节的弊病,公共卫生学院采用“一请二送三联合”的模式,即:第一,请进来讲学。第二,送出去学习。第三,接受海外学者和学生来学院访问学习并开展联合培养。主要形式包括:学生交流学习、教师互访讲学、联合培养人才、课题合作研究等,学院实施办学国际化以来,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多渠道地拓宽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得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田纳西大学,马来亚大学等国外高校公共卫生学院(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实施了双方学生交换计划和联合培养计划;并开展各类合作项目和研究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聘请外籍教师,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短期讲学或开设讲座,并通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实行双语教学,实现了异域文化体验的课堂化,这是也是对大学教学方法的一种改革。该模式扩大学生国际视野,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色。

在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公共卫生学院也强调立足国内,针对公共卫生学生缺乏管理、应急、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公共卫生学院在国内建立综合实习实践基地。如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深圳市坪山新区政府合作共建公共卫生实践基地,探讨共建公共卫生实践基地的运行模式。坪山新区的综合实践基地建成以后,不仅为培养公共卫生人才提供了科研、实习、实践的基地,更为当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综合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卫生合作的典范,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的公共卫生人才的另一特色。

二、教学方法

针对大学教育目前存在“教”与“学”脱节;“教师”与“学生”脱节;“学问”和“道德”的脱节等弊端,在教学方法上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1.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新形势下,面临诸多国内、国际重大公共卫生新议题,传统公共卫生人才教学方式暴露出不少的局限性,包括:人才缺乏个性化,诸多能力不足,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面对现场复杂的情景一筹莫展等情况。在此背景下,学院在教学中尊重多样化的人才和学习方式,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第一,指导个性化选课,开展个性化培养。在校内、校外导师的帮助下,制定学业计划和职业计划,具体包括选择个性化“通识课程”、制定个性化社会实践计划、参与导师课程或在导师指导下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以及指导毕业论文、推荐工作单位。第二,丰富第二课堂,弥补教学计划不足。鼓励学生根据学业计划和职业计划,积极参加相关报告和讲座,并由班主任和辅导员纳入第二课堂考核。同时,针对公共卫生热点、前沿,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社会专业人士来学院做学术交流或报告,让学生们感受大师的精彩,弥补第一课堂不足。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作为老师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以国外教授在讲授中美医疗保健制度的差异比较时为例,他不是用课件简单地把两者的差异列出来,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历、知识和想象,列出目前医疗保健制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办法。这样授课方式,使学生记忆更深刻,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国外的大学教育通常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全国统编教材,老师上完课后,往往留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课后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要求学生到互联网找寻与课程相关的文献。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且也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学术的最新动态。

3.提倡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孤立的学习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与他人合作,往往使得学习效益明显增加。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应对他人的反应,拓宽对问题思维,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实际上也是一种道德素养的提升。团队精神的培养作为学院的一个培养理念,深入每个教学环节中,利用集体协作来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分别选择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案例教学法通过大量个案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导力量,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素质显得尤为关键。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刻理解到如果没有好的师资队伍,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知识创新,都会无从谈起,所以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大功夫。

1.引进人才,不断夯实内力。学院要发展,就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学院近年来引进一批优秀青年教师,目前全部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学院针对性引进了一批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和数学等学科背景的专职骨干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培育了一批多学科融合的师资团队。即使如此,学院仍把师资的培养放在首位,使用与培养相结合,老教授起传帮带的作用,同时鼓励年轻老师外出交流和学习。

2.国际视野,教书育人德为先。我院鼓励教师“走出去”,包括进修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科研合作等;同时“请进来”,包括接受国外访问学者进修、共同授课、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撰写项目申报书,建立稳固的联合“课程组”和“课题组”。例如,我院“人口与健康”、“行为与健康”、“环境与健康”3个研究室由国际专家担任室主任。聘请国外知名专家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每年来学院工作3个月,共同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我院教师100%具有海外(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目前正在实施青年教师第二轮“海外研修”计划,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此外,因为教师为学生楷模,所以学院也一直强调职业道德建设与学科建设同等重要,树立“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的观念。

3.开门办学,聘请校外导师。公共卫生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一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不仅注重校内老师的培养,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公共卫生学界的专家合作,开门办学。学院聘请校外导师,均属公共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利用校外导师的所长为我院培养合格人才。

四、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国际化办学、开拓全球健康学新领域等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特色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国际化视野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已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学院教学、科研实力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国际化视野得到拓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学院本科生升学率、毕业率连年保持在93%以上,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我们相信只要采用开放纳新的态度大力推行高校教育改革,才能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培养出“国际化”、“复合型”、“实践型”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玲.论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应突破的六个瓶颈[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

[2]杨玲.关于当代大学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都市家教,2012,(8):54.

[3]季秀琴.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文献的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

[4]崔榕.关于大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0,(1).

[5]钟勇为,王亚欣.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问题到底是什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22(3).

[6]廖进球,谭光兴,朱晓刚.我国大学教育应走本土化的国际化道路[J].高校教育管理,2008,2(2).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建设

中图分类号:R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14-02

妇女和儿童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妇女和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世界妇女和儿童生存、健康和发展的主旋律。在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中,高等医学教育妇幼卫生专业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责任。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于2001年申报妇幼卫生专业获批后开始面向全国招收五年制妇幼卫生本科专业。截至2015年12月,招收妇幼卫生专业3届共111名。已经为社会培养了百余名妇幼卫生专门人才。现就我系妇幼卫生专业建设及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内容总结如下:

一、我省妇幼卫生专业队伍现况

我国妇幼卫生专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新型专业,妇幼卫生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对妇幼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不足等情况普遍存在。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缓慢,妇幼卫生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同时,我省妇幼卫生专业队伍总体学历水平低、业务骨干缺乏,妇幼卫生保健能力差,从而导致我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主要指标较高。而且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条件差,经济落后,很难吸引外省高校毕业生,加之我省人才流失严重,造成了我省妇幼卫生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在乡级卫生院的妇幼专职人员中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寥寥无几。为了改变这种被动、落后的妇幼卫生现状,弥补我省妇幼卫生高级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妇幼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是青海大学医学院迫在眉睫并且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妇幼卫生专业建设概况

(一)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建设目标

妇幼卫生专业主要是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临床医师。按照妇幼卫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毕业生整体综合素质为核心,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知识培养方面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素质培养注重学生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科研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学生毕业时,要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以检验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与项目工作,举办各种讲座,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及能力发展的活动。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具有创新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基本能力,掌握医学文献检索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妇幼卫生专业人才。

(二)妇幼卫生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

1.课程体系建设规划。本专业开设专业课程包括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妇幼心理学、妇幼营养学、妇幼卫生管理学、全科医学教育等。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妇幼卫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妇幼保健和预防医学工作。因此,为使学生毕业时获得妇幼卫生管理和改善妇幼卫生服务的能力,开设了妇幼保健学、妇幼卫生管理学和全科医学教育;为了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知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对妇幼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及科学评价,开设了环境医学概论、妇幼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等,并且还开设了卫生法规、医学文献检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管理学、行为医学、社区医学等选修课;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外,还开设了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科研设计和临床流行病学选修课,通过培养使学生基本具备了对人群卫生健康效应评价的综合能力。

2.实践教学建设规划。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近年来着力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调整实践教学比重,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推进实验室开放。充分依靠校外实习基地,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妇幼卫生专业实验的开展主要依托公共卫生系中心实验室以及青海大学医学院的形态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和附属医院妇女儿童临床医学示教室。妇幼卫生专业实验教学要求主要是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形成以保健为中心,以群体为对象,临床和保健结合的思维模式;掌握基本点的实验操作,正确使用仪器,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科学地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和工具书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合作意识和在竞争中培养友谊的人际交往能力。

妇幼卫生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现已确定为青海省妇幼保健医院、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青海省红十字医院等,教学基地的良好资源及技术力量保证了妇幼卫生专业学生的临床和专业实习。而且各教学、实习医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教科均有专人负责学生的教学、见习和实习工作。各科室均有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使学生能进行具体的专业的实习,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是青海大学医学院的工作重心,学院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主讲教师资格的规定,严把主讲教师资格审查关,制定了《青海大学医学院师资培养实施办法》和《青海大学医学院教师试讲制度》,提出了《青海大学医学院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几项要求》,规定主讲教师应为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并通过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的教师。并对新任主讲教师的讲课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督导。建立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对新教师,要求必须通过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另一方面,实行青年教师培养指导制度,指定老教师进行传、帮、带。要求每位年轻教师听相关的课程。讲课首先从实验课进行,在正式上讲台前,必须进行试讲,并对其试讲进行点评,同时对其教学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为了使年轻教师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也是为了加强学生管理,一般均要求他们担任兼职班主任,以达到锻炼培养的目的。对中年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尽量寻找机会进行短期进修学习,使他们能够多了解一些信息,掌握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学习兄弟院校的好经验、好方法。对已取得高级职称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访问学者途径予以提高。对于学历达不到要求的教辅人员,要求通过多种途经以便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为了尽快达到教师学历比例要求,给于一定的机会,积极鼓励教师报考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采取多途径综合措施有效地保障了课堂教学质量。

4.人才队伍培养研究规划。自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妇幼卫生专业”申报成功后,从2001年招收首届学生开始,先后招收了三届学生。2001年招生57名;2005年招生23名,2012年招生31人,共计招生111名。目前我国所培养的妇幼卫生保健医学专业人才的数量、层次与布局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的需求。尤其在基层医院,妇幼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并且中专学历占大部分。因此,我国妇幼保健医学事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如果我国妇幼保健专业人才与人口的比例达到1:5000,那么到2016年为止,我国对妇幼保健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至少要达到30万。青海省现有人口557.3万,按上述标准计算,至少需要1000多名妇幼卫生专业人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及公共卫生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家对妇幼卫生专业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大。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以提高妇幼卫生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继续加大妇幼卫生专业建设,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与公共卫生相关机构(包括青海省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社区医院等)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结合高原特点及特有的资源,不断提升青海大学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我省乃至全国妇幼卫生事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顾美皎.妇女保健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