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专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等专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等专业论文

中等专业论文范文1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学生招生规模越来越少,是个不争的事实,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职学生的就业质量不佳。现在电子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途径,就是到电子企业的流水线当一名工人,即使像富士康这样大型的企业,其工人每天也就是重复着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一名初中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也完全能够胜任。学生在学校所学、所练完全用不上。而且这样的工作待遇不高,工作时间长,工人发展前景也不够理想。

二、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学生创业的可行性

我曾经在《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21日第1版看到过这样报道一个58名学生职业学校的班级,竟然产生了34个自主创业的小老板;全县9000余家企业中,有500余名企业老总从这所学校走出。浙江省宁波市宁海职教中心一项对毕业生的发展状况调查传出了该校职高生创业的佳话。因此,职业学校学生应该成为创业的主力军。生活中离不开一些小的电子产品,例如:带有“学习”功能的遥控器,电子门铃,触摸延时开关等等,这就给电子专业学生自主创业带来很多机会。电商的崛起,又使得创业平台更加宽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从而拓宽他们的就业途径,实现他们更精彩的人生,电子专业的教师应该有所作为。

三、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学生创业的意义

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有以下三点:

1.开展创业教育,拓宽他们的就业途径。电子专业学生就业途径比较单一,而且就业质量不佳。通过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升他们创业能力,为他们将来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2.开展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创业教育的开展,了解本专业的特点、现状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认识本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对本专业的兴趣,增强专业自豪感。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接受职业精神的熏陶,自然地、潜移默化地在心理归属上融入本专业,在价值取向上认同本专业,也就是让学生在校期间便从技能掌握到思想认识上更多的打上“电子人”的烙印。

3.开展创业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创业教育,可以转变高职生单纯的求职观念,树立起既要求职又可以创业的崭新观念,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培育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改变自己的心态,增强他们的信心,促使他们注重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

四、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创业教育的途径

中职学校怎样才能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呢?作为电子专业的教师,我觉得有做好以下几点:

1.开设创业课程,让学生学会创业。学校开设创业类的教育课,授课内容包括企业家基本素质及其性格特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方法、市场调查途径、风险投资及相关分析等课程,将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向正确的方向。教师也可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创业培训,让学生知道创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开展创业活动,营造创业氛围。

(1)邀请创业成功者班级来献身说法,介绍其创业的历程,既彰显榜样的力量,又让学生近距离的了解创业。

(2)开展创业方案设计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营造创业氛围。

(3)积极配合学校开展顶岗实习和半工半读活动,让学生了解创业艰辛,培养学生创业所需的品质。

(4)学校开辟创业园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实验。学生也可以在校外或者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进行自主创业。学校可帮助学生开发成本低、风险小、操作易、立足实际生活的创业项目。

3.开展项目教学法提升电子专业学生技能以及综合运用能力,为创业打下基础。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在电子专业以创业为主线的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要做好以下几点:

(1)项目的选取要注意实用性。电子专业学生,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项目选取要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如:基于二极管整流电路的手机充电器电路的装接,基于数字电路的三人表决器、四人抢答器等电路的装接,基于555时基电路的楼道触摸延时开关、双音门铃电路的装接。这些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到,学生兴趣大,而且觉得能够学以致用,毕业后也可以作为创业项目来做。

(2)课程组织可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式。在工作过程系统课程中,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学生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被发掘出来,不仅解决了工作岗位中的技能问题,而且也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态度的同步和谐发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可以实现知识和技能迁移,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如:笔者在本校开展的基于555时基电路电子产品开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就有力的提升了学生对555电路的运用能力,能够用555电路开发出更多实用的电子产品,为今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等专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 中等卫校 康复专业  就业

一、引言

康复专业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康复是现代医院中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这四种基本功能之一。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1.44亿,其中约7000万老年人有康复需求,而目前能得到康复服务的人只有1万多人/年。显然,社会对于该专业的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而当前人才的数量与培养的规模又都是非常有限的。这样一个供求的矛盾正好为我国的中等卫校开设专门的康复专业提供了盎然的生机,一些学校也都相继地开办了这一专业。然而,当前的县级以及县级以下的医院中真正开展起康复工作的还寥寥无几,同时中等卫校的毕业生要想进入到省市级医院的康复科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也就是说当前的社会对于中等卫校的康复专业毕业生大量需求的时代还没有到来。这样的情形让原本并不多的卫校康复毕业生却面临着人员相对过剩的整体局面,最起码就现在而言,他们的就业出路正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二、康复专业学生就业现存的问题

(一)当前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普遍太高,就业观念不正确。

中等卫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一直很不理想,因为城市及省级的医院需要的大都是较高或者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些基本上都是从那些高等院校中录用各个专业的本科甚至更高学历的毕业生。而广大农村和基层地区的领域本应该是中等卫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主战场,但是,由于各级政府对于卫生事业的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尤其是对基层以及农村的卫生投入资金尤其少,基层的待遇较低,工作辛苦以及生活条件差的状况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同时毕业生自身存在着思想与观念上的问题,其中“高不成而低不就”的心态最为普遍,他们很不愿意去到基层、农村和一些艰苦的地方进行工作。虽然学校一直反复地倡导并且要求学生要“先就业,后择业”,可是多数的毕业生仍然将“择业”放在其首位,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各个方面都十分满意的工作,这就让中等卫校康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其实社会很多的服务业,都需要大量有康复技术操作能力的学生,但学生觉得是低下工作,事实上这些行业正是卫校的康复专业毕业生们很好的就业渠道。

(二) 毕业生不懂得推销自己,择业就业的主动性不强。

当前很多的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不强,总想靠父母或者等学校的推荐、等国家的安排。这种等靠的思想严重地影响着他们就业。这和各个中等卫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课程有相当大的关系,当然,这也和毕业生自身的个人素质有关。他们没有就业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注意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使得他们没有什么值得推销。好些用人单位最近反映,近几年来培养的不少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有的甚至连病患的病历都不知道怎么写,还需要用人单位再次地进行培训,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三)职业指导的教材内容缺乏相关的卫生行业知识

很多中等卫校的就业指导形式十分单一,而专业课程又设置得太死,没有能够考虑到学生们将来进行转行就业所需要的知识的培训。当前,我们所使用的职业指导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国家所指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所通用的规划性教材,专业针对性并不强。康复专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而其职业以及就业指导的形式也主要都是以课堂的授课为主,缺乏多种形式和灵活多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医疗和卫生部门可以说是一个关系着人类生命的特殊性的服务行业,除了应掌握好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要掌握卫生行业的职业道德与规范。同时,其课程的设置又主要是专业课,并没有适应当前市场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应当相应地调整或者增加一些和学生自身的康复专业所相关的知识。

三、相应的就业对策

(一)职业卫校应当有针对性地设置就业指导课程。

中等卫校的毕业生,尤其是康复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都没有受到足够多的重视,学校所开展的所谓的就业指导教育,都存在着学时太少、内容太简单、信息量过小以及针对性不强的现象。致使其学生在就业的观念、取向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因此,中等卫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特别是加强对康复专业的针对性,康复专业较之其他专业有更强的服务性,要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注重学生的择业心理辅导,树立其竞争就业的意识,改变毕业生的就业思路。同时要加强其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起他们良好的就业择业心态,提高其耐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卫校的学生在其求职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遭遇挫折,针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也就是让卫校的学生在挫折面前能够处于主动的地位,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从而战胜挫折,实现其人生价值,从而能够适应当今以及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

(二)抓住当前的卫生改革的新形势,鼓励以及帮助康复专业的毕业生走向基层。

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对基层的卫生事业的投入资金还很少,但是,经过各种问题暴露出来的我国的公共卫生存在着的严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对于卫生事业高度的重视,也陆续出台了不少加强基层卫生工作的各级政策,其卫生事业将会迎来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一旦有了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这块领域的就业潜力就会发挥出来,各个基层都需要众多的相关专业人才来充实,所以,各个卫校都应该抓住这个机遇,鼓励康复专业的毕业生到较为艰苦的环境中去,帮助这些毕业生走向基层,能够多为基层作出贡献。

(三) 学校应该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疏通就业渠道。

中等卫校应当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想方设法地“推销”自己。学校首先要了解目前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真实情况,并且能够科学地预测出未来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及分布;其次,应当拓宽其输送人才的渠道,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学校作为企业培养生力军的基地,定向定点地向企业输送所需的人才。同时,也要积极地和需要康复专业人才的大城市的各级医院联系,以便能够输送其所需的毕业生。目前,很多中等卫校都成立起“毕业生择业指导委员会”,这一委员会应该充分地发挥好其职能作用,主动地走向社会,扩大和外界的联系,让康复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充分地就业,增强其就业信心。

(四)与岗位需求相接轨,加快康复专业课程改革。

目前中职卫校康复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传统和现代康复理论与技术,从事社区及医院康复治疗与管理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其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主要包括:内科、外科、神经科、针灸推拿、康复医学概论、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常见疾病康复治疗等。但中职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以基层社区康复、福利机构以及养生保健美容等服务性行业为主。过多的专业性临床课程设置,让走出校门的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岗位需求,很多单位及企业均反映学生在上岗前还需要接受一两个月的工作培训,不能及时地填补用人单位的空缺,缓解企业缺工的压力。随着专业培养目标战略重点的转移,就必须对本专业设置的课程进行调整。首先,必须精简临床课程及课时。其次,根据当地用工需求,以选修课的形式灵活增加养生、保健、营养等专业课程,从而达到“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四、结论

康复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因此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与挑战。中等卫校学生就业固有的问题和局限性对其康复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有一定的障碍。但只要学校认真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心态和价值观,一定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善其就业的现状,为康复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戚林. 卫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应对措施[J]. 卫生职业教育,2007,(09).

中等专业论文范文3

一、追求新理念,创设好机制

中职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能做好、做活、做得有特色,靠的是创设好的机制,以提高教师科研的热情,同时及时捕捉教育教学发展的前沿信息,使之成为教师酝酿、行动的源泉。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教科研机构完备,制度完善。学校有目标有计划开展教科研工作,定期布置、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有专项经费用于项目的开发和对成果的奖励。同时,领导带头学习先进经验、接纳先行理念,并及时交流、贯彻、落实。因此,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特别高,思想也特别活跃,思路特别开阔。几年来,学校确立的“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基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归结点,以谋求学生、学校发展为内驱力”的办学指导思想,构建的“校校联合、校企联合、产教结合、股份合作、长短结合、引资合办”的办学新模式等等,都是该校教师通过学习新思想结合该校实际研究提出的,并在该校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一五’规划”东风吹进该校,校园这方面的研究至今火热旺盛。

科研在学校业已成风。两年来,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有《点式非系统教学法的创新研究与应用》,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中职服装专业3+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职业学校语文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方法与实践》,规划课题有《中职英语课堂情景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场地教学模式的开发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成因及“控流”对策的研究》等,地市级课题也较多,并积极撰写论文,编写校本教材。

二、研究实际问题,结出实用硕果

教育科研的成功,莫过于研究实际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产生效用。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的教育科研特色就是始终坚持研究学校的实际问题,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改革发展出谋划策,寻找方法。成果在实践中产出,也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1)探索改革发展模式。以前有一阶段与有的学校一样,学校徘徊在中职发展十字路口,为了突破职业教育瓶颈,学校展开了办学模式研究。《职业技术学校“工学结合”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首先有了突破,课题提出学校大胆运用市场经营的理念,着眼于社会需求,办学机制灵活,办学模式多样的观点,为学校打开了办学思路。在这项课题思路的引领下,学校通过上挂、横联、下辐射,业已形成引资入校、校校联办、校企合办、东西部合作、定向定点等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办学格局。近两年来,学校还开拓了培训领域,打下了非全日制、非学历教育的另一半壁江山;同时还进行“工学结合”“教学工厂”新模式的尝试。这对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收到前所未有的成效。这项课题对学校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开辟中职德育新局面。为了寻求适合中职德育的方式方法,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中职德育管理研究。《中职学校学区化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实践探索》提出了学区化德育管理模式,被学校全面采纳实行,学校进行体制、机制、体系、制度的全面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得到同类学校关注、借鉴学习。此项课题后被周口市列为重点课题、优秀结题。另外一项《中职学校德育学分制的校本研究》,为学校在校本德育形成特色上建立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点”的全员德育网络体系。学校全面推行德育学分制,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也被立为周口市重点课题。该课题成果还在全省各类会议上和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中期研讨会上介绍推广。目前在研的《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中职多元育人模式研究》是对近年来学校德育模式尝试的全面总结和开拓,被立为省重点课题。这一课题的完成,将标志着中职德育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学校建立校本德育培训制度,积极开展德育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研究,现已逐步形成包括新型师生关系、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方法等在内的创新型德育教学模式的系列研究成果。

(3)着眼未来,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学校进行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训研究和课程改革研究。这两项研究分别被列为教育部重点课题和省规划课题。通过科研努力树立学校毕业生品牌、专业品牌、扩大学校影响力。通过科研,学校还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构建起切合学生实际、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课程板块体系。这为学生个性培养和就业、升学并行的双元办学目标构筑起教学基础,并提供了体制保证。

三、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主动提升研究品质和档次

中等专业论文范文4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2年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发〔2012〕119号)和有关政策规定,现将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受理申报范围

省教育厅所设的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受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含实验人员)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和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和评审。

在省教育厅以外设立的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按相应的评审权受理相应的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评审工作。

二、评审政策

中等职业学校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执行《关于印发广东省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通知》(粤人职〔1999〕27号);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执行《关于印发广东省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通知》(粤人职〔1999〕24号)。学历、资历条件执行《关于深化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粤人发〔2003〕178号)、《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粤人发〔2005〕177号)、《关于明确当前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若干问题的通知》(粤人发〔2007〕197号)。职称外语条件执行《关于调整完善我省职称外语政策的通知》(粤人发〔2007〕120号),并根据原人事部《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37号)和粤人发〔2007〕120号文有关规定,2001年广东省职称外语考试合格成绩单不作为职称外语条件的有效依据。计算机条件执行《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科目更新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2010〕176号)。继续教育条件执行《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

各地各学校的申报评审工作,要按照国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严格执行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提高申报和评审质量,并逐步实现与岗位聘用的有机结合。

三、对职称申报若干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初次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认定问题。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要按照《关于印发<广东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初次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职〔1998〕15号)要求,组建考核认定工作小组,负责对本单位申请认定初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进行考核认定,通过人员按资格审批权限报省直主管部门或市、县人事职改部门确认,颁发省人社厅统一印制的专业技术资格证。省教育厅直属中等职业学校的考核认定工作小组成员名单须报我厅人事处备案,考核认定通过人员报我厅人事处确认。

(二)关于教师资格问题。我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申报评审或认定讲师、高级讲师技术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层次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已申请但当年还未获得批准的申报人员,可先提交申报材料,并由学校出具相关证明。如申报人员申请的教师资格在当年各评委会学科组评审前获得通过(以广东省教师资格认定办公室查询结果为准),可作为有效资格对待,否则申报材料不予上会评审。学校引进、特聘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暂未办理教师资格的,由学校出具证明,可申报或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三)关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等有关规定,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继续教育的学习。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取得现资格以来每年都应有参加继续教育的记录,2011年参加的继续教育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四)关于论文代表作送审的要求。申报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讲师、高级实验师)人员须提交两篇代表作(论文或论著)。申报人将两篇代表作复印一式两份分别装入2个材料袋提交(每个材料袋装2份不同论文,不再退还),代表作原件与其他申报材料装入主材料袋提交。不按规定要求提交论文代表作送审的,一律按代表作不合格处理。

(五)关于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的系列及专业的要求。申报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系列和专业,严格按照资格条件中有关“在职在岗”的规定。对不符合在职在岗要求的不予受理。已与学校签订了聘约(协约),实行了聘任管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符合我省资格条件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在现工作单位申报评审相应档次的专业技术资格。

申报人填写送评学科组名称时应严格按照我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高评委下设学科组名称规范填写,所申报的专业技术资格名称应尽量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通知》(教职成〔2010〕4号)中所列专业名称填写。

(六)关于缴交社保凭证的要求。申报教学、实验系列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其缴交社保的凭证,可由学校统一到相应社保部门开具。

四、工作要求

(一)申报人应真实准确报送材料并提供相应证明。

申报人应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岗位和省的职称政策,对照相应资格条件和申报评审办法的规定,真实、客观、完整填报相关表格,并对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作出承诺。申报人同时须提供由学校或有关部门对学历、资历、外语、计算机、继续教育、任教课程及课时、科研项目(课题)、论文(论著、教材)以及年度考核、担任班主任、本人实践及指导学生实习、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承担公开课、听课评课等方面的情况出具的有效证明。未能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的将视为无效材料。申报人所填报的各类表格之间相同的内容应当一致,不得漏填、涂改、造假。申报人在取得现资格期间,如有违规违纪、学术不端等行为,必须在申报表的工作负面情况说明栏如实填写,不填写但经查实存在的,将视为故意隐瞒、弄虚作假行为。

有关申报表格及填报要求可在我厅网站“通知公告”栏下载(附件1—1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申报人应分别填报不同的《申报表》与《推荐表》(附件2—5)。我厅不接收不按规范提交的申报材料(包括《申报表》、《推荐表》)。申报时间截止后,我厅将不再接收申报人及有关单位补充的任何材料。

(二)各单位应认真做好申报人材料的审核及公示工作。

1.各单位(学校)应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整理申报材料,并指定专人对申报人提交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特别要做好对申报人学历、资历、职称外语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论文(著)、课时数、年度考核、获奖证明、本人实践及指导学生实习、担任班主任、承担公开课、听课评课等材料的审核工作,确保申报人所提交材料的完整、真实、准确。凡提交的复印件须经单位审核人审查原件,核实后在复印件上签写“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签署审核人姓名和加盖单位公章。

2.各单位(学校)要本着对申报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申报人在师德表现、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并将评价意见完整填写到《申报表》、《推荐表》相应的栏目中。各学校要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师德不端“一票否决”原则;要高度重视对申报教学系列教师获现资格以来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实训、实习,或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取得的成果均可作为教师本人的教学业绩,坚持把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等效评价。单位的推荐意见要客观准确反映申报人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推荐意见不能过于简单。

3.各单位(学校)应按规定要求及时将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的有关材料(特别是申报人的《申报表》、《推荐表》)、单位的投诉受理部门及电话,同时在单位显著位置或网站张榜公示。不便于张榜公示的申报材料,应统一、有序放置在会议室等场所对校内开放,以备查验。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受理投诉主要由单位人事(职称)部门负责,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公示结束后,由单位(学校)纪检(监察)或人事部门在《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前公示情况表》(附件11)上如实加具意见并加盖公章,连同申报材料一并报送。各地、各校可统一报送本地、本校所有申报人员的评前公示情况。公示期间凡经查实存在弄虚作假或有其它违规行为的申报材料一律不得报送,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对举报问题一时难以核实的,应如实注明,先行报送,但不得停止核查,核查结果应及时报送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对没有评前公示情况的申报人材料,我厅不予受理。

(三)各单位应做好申报人材料报送工作。从今年起,各地的申报材料以地级以上市为单位集中报送,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单独报送。地级以上市教育局负责本地区中职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含非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学校)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的报送工作,要安排专人对每一位申报者的材料逐份、逐项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凡不符合资格条件要求或材料不齐全的,不得报送。经严格审核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及时送同级人社部门审核、盖章。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应将申报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教育厅直属中等职业学校的申报材料由我厅人事处审核。

(四)省教育厅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对各地各校报送的申报材料组织初审。初审主要对申报材料的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申报材料经初审通过后方为正式受理。我厅按正式受理数通知各地或各校交纳相关评审费用。对经审核不符合申报条件、申报程序或不属于本评委会受理范围的申报材料,按原报送渠道退回,同时书面告知申报人,当年不再受理该申报人的申报材料。

五、评审收费标准

评审收费标准按省人事厅《关于转发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标准的复函>的通知》(粤人发〔2007〕35号)执行。即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每人780元(含论文鉴定费200元,教师进修学校申报人员不用缴纳论文鉴定费),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每人450元。各地各校在报送材料被正式受理后,凭我厅师资管理处开具的接受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的有关凭证到我厅办公室财务室领取缴费通知单缴纳有关费用。

六、报送材料时间

请各地各校务必于9月17日至28日期间(节假日除外)将申报材料送达我厅师资管理处(省教育厅大院内高校教师住宅楼502房),逾期不予受理。工作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

本通知附件不随文下发,各单位和个人可在我厅网站()“通知公告栏”下载本通知、申报所需填报的表格及有关说明。申报人填报表格时不得随意调整表格格式。

附件:

1.送评材料目录表

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

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术资格推荐表

4.教师进修学校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

5.教师进修学校专业技术资格推荐表

6.送专家鉴定代表作申请表

7.证书、证明材料表

8.业绩、成果材料表

9.申报人员基本情况信息录入表

10.学科组名称

中等专业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 中职教育的现状及其社会功能和教育结构的定位,决定了我们在加强实用性学科教学的同时,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在教学内容中赋予人文精神的内涵,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这四类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主要面向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实用性、目的性的增强,确实使毕业生的职业技得到极大增强,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伴随而来的却是有些学生道德水平下降、厌学、社会责任感下降、精神无所皈依……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是人文精神的滑坡,我们在加强实用性专业学科教育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精神需求和精神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在实用性专业学科教学中充分渗透人文精神。在科学技术性学科中职专业学科标准中就强调指出:课程即要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要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赋教学内容予鲜活的生命力。

情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当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思考中。所以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与价值观,并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中,摒弃以往只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观念和做法,赋予教学内容鲜活的生命力,这个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而要有机地融合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有这样的教学实践:在学习Photoshop图像处理的知识时——给出一个总任务,要求每人制作一套家庭电子相册,来贯穿整章的学习,利用所学的图像裁剪修补,图像合成,图像的色彩调整等知识来对学生童年的老照片进行修复、加工、润色,学生在学习与操作过程中,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童年,在重温童年的快乐点滴之时体验长辈的关爱之情,让美好的情感渗透于学习、问题解决之中,并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学习Flash 动画制作软件中的文字渐变动画时,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或自行创作若干爱心标语或励志格言,上课时就用学生自己采集的标语作为素材来进行文字动画的学习与制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广义的道德感,包括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尊严感、同情感、友谊感以及人道感等等,通过综合广告的制作,使学生又一次经受了一种健康、温馨、崇高的情感冼礼,从而促进了知识的掌握。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时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与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并引起心灵的触动则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的知识时,可以收集一些有关于家乡近年来经济、文化、人口、教育各项领域的发展数据和图表作为教学素材,这些数据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学生可以看到了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家乡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他们更加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同时又激发了学生们报效家乡的志向,增强了学生建设强大中国的信心和决心。又比如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来制作班(队)网站,班(队)网站主题要求展现当代青少年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并体现同学之间的团结与友谊,同时大造声势宣传举行全年级的班(队)网站评比活动,使学生们在争论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同时学会了合作,从始至终学生们都强烈体会到集体的凝聚力,感受到了合作过程中迸发的同窗之间的真挚友情,在这样的心态下作出来的网页,当然比我想象中的更具感染力!在讲授互联网这一部分时,可以收集了一些具有趣味性、艺术性、科学性的优秀网站网址提供给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让学生开阔视野,补充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总之,花心思研究教材,将教学内容与情感目标有机结合,用真情包围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则能不断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在课堂中加强师生情感互动。

教育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双向撞击过程。在以往的专业技术类学科的教育中,侧重于追求教育的效率、追求教育过程的程序化、技术化,导致情感陶冶弱化,师生情感交流减少。学生本是有血有肉的人,却几乎要被培养成学习机器,导致知识与能力脱节,道理与行为分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重视建构知识的同时,重视师生人际关系的建构。要有强烈的教学激情,让课堂成为富有情感的课堂。古语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爱换爱,以情激情是培养师生融洽关系的根本途径。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是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具有吸引力。

实用性、应用性学生的发展正热火朝天,我们不再只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过程,应当重视人的情感、价值、态度体系在学习中的作用和发展,将人文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和探索,让健康美好的情感伴随在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不断得到精神上的充实,用人文教育激发学生的情感诉求,构建和谐家园,促进素质与能力的完美结合!

总之,教师用自身的激情,亲切的面容,期待鼓励的目光,生动的手势,使学生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而愉快地接受教师这种热情的感染,转化为对学习的热爱。

参考文献:

[1] 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萃英、赵风平.《面向新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中等专业论文范文6

分层作业,是指根据学生的智能基础和知识基础将学生分层(A――基础较差的学生、B――基础中等的学生、C――基础较好的学生)。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将作业分为A、B、C三层。A层作业以识记和简单应用为主,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生;B层作业以理解和应用为主,适合于基础中等的学生;C层作业,以分析和综合运用为主,适合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在具体操作中,我提出具体要求,并做到了灵活运用。A层学生如果学有余力,在完成A层作业后,可以尝试B层或C层作业,以避免限制过死,而C层则必须完成A、B、C三层作业,以免造成基础知识的疏漏。从作业完成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时上交,而且抄袭情况明显减少。字迹变得工整,尽管各组都有部分学生存在错误,但至少说明他们都认真独立思考了。

二、研究型作业模式

研究型作业,也叫开放式作业,它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和课本例题的模式,而是以问题形式出现。我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进度,提出学科内的或者跨学科的,与专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问题提出问题。将学生划分成若干研究小组(应注意按学生的基础情况合理分组,以便于学生互帮互助),开展活动,活动的时间、地点不限,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课时,活动的结果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小制作。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三、反思型作业模式

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应用数学的信心,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拓展数学学习的时空,我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学习数学的情况,记录自己对数学学习内容的理解、评价、及自己对数学活动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我让他们记录生活中看到的数学现象,想到的数学问题。编写与数学有关的故事、介绍在书上看到的数学知识,包括趣味数学,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家的介绍,数学游戏的玩法等等,也可以写出自己对一道数学题的解答思路、学习心得以及学习方法。

四、欣赏型作业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会读、会想、会做、会说等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让学生创办数学小报。创办数学小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1.我让学生收集大量的材料,在挑选材料的过程中,让他们查阅大量书籍、上网搜索大量资料。这样,在查阅书籍和搜索时,就可以学到好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让他们对所看材料进行重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