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交流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教学交流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交流材料

课堂教学交流材料范文1

一、立足本质,热心服务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我们小灶食堂是为全市正处级以上领导提供就餐服务的场所,也是机关局一个重要的服务窗口。从我们小灶食堂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处理好与就餐领导的关系,在周到服务上下功夫。因此,我们把服务当作天职,经求领导对就餐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了解他们的身心状况 ,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力求做到服务好、态度好、质量好。为了开好每一餐,每天早晨,我们五点钟就进入灶间,煮粥做菜,晚上延长开饭时间,一般都到七点多钟,不管领导什么时间来,什么时候都能有饭有菜。大年三十,有领导值班,我们也不休息,给领导包饺子做饭菜,让领导在节日当中也能吃的好,集中精力去干工作。平日里,有的领导开会或外出回来的晚,为了能让晚来的领导吃上热饭热菜,我们就给重新热一下。有时领导去外地为了赶飞机需要提前吃饭,我们就提前准备好。夏天天气非常热的时候,我们就准备一些冷饮放在冰箱里。到了冬季饭菜容易凉,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在装菜的餐车上设计一个水槽,派专人值班,保持餐车的水槽中总是热水,以保持饭菜的热度。还随时准备几种炒菜,以备不时之需。我们还尽力美饰美化环境,养些花草,为就餐领导提供舒心的就餐环境,让就餐领导满意。我们深知,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服务对象都是领导,他们责任重大,所以在就餐服务工作中格外认真。

二 科学合理配餐,讲究营养价值

发展观既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又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总的方法,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我们以食堂为家,十几年如一日地辛勤工作,最大的目的就是让领导吃饱,很少想到吃好的问题。现在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吃饱就不是主要问题了,主要应该让就餐领导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所以我们把科学配餐作为追求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先学营养知识,购买了一些膳食营养的书籍,如:《家庭营养师》,《中国保健营养》等,书中凡有值得借鉴之处,我们都把它运用到实际配餐工作之中。首先在烹饪原料的选择上,多选营养丰富的原料,并根据领导工作特点及营养需求的特点,多挑选一些芝麻,大枣,芹菜等可以调节人的睡眠,还有消除疲劳的饮食原材料。其次在烹调方法上,不墨守老一套,尽量采用电视、报刊推行的新的科学烹调方法,如掌握好火候、油温,避免营养素的损失。还有在配菜上,也注意不同食物的相宜相克,注意食物的特性,过去习惯做的青柿子炒土豆片等,现在不做了,因为二者在一起炒容易产生不利于健康的元素。现在我们把十多种不能混在一起炒的原料,都贴在了我们小灶走廊的墙上。我们经常看,经常记,就餐的人员有时也看,增强了大家的科学就餐常识。

三 强化节约意识,降低经济成本

科学发展,节约很重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动员每个人,注意在每个环节上建立节约的规章制度,在保证膳食质量和就餐环境卫生的同时,注意抓原材料采购环节,精打细算,需要多少买多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管理费用,达到了勤俭节约,减少浪费的目的。平时,我们还把做菜剩下的边角料,制作成各种小咸菜,如芹菜叶、大头菜根制作的小咸菜,非常受欢迎。为了节约,我们不上超市买豆制品,早餐我们自己做豆腐、豆浆和豆腐脑。既保证了质量,又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新鲜,领导非常满意。我们还经常和食堂科领导研究小灶食堂工作,共同核算成本,共同制订食谱,还和其它几个大食堂相互沟通,学习他们的经验,取长补短,走又好又省的发展之路,推动小灶食堂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使机关小灶食堂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做好领导交给的各项就餐服务任务,为食堂争光,为机关局争光。

课堂教学交流材料范文2

一、教师要加强课堂交流的方式和方法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课堂交流很重要。课堂交流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作为一个课堂的引导者,要创造一个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由活动的课堂,营造一种活跃而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的交流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交流,更可以组织进行小组与小组的辩论交流。在数学交流时,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交流主动权,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的办法,调动学生参加交流的积极性。比如我在教学生乘法的时候,假如你去市场买菜,大白菜的价格是0.8元一斤,我买了两颗白菜一共是15斤,那么我该给人家多少钱?下面分组讨论和计算,看哪个小组计算的既快有准确。可以设立一些小的奖品,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交流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也要随时和学生联络情感,让教师平易近人,这样学生就敢大胆地提问题。

二、在一堂课上教师要准确把握交流的契机和切入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进行合作交流,如何把握好每一次合作交流的契机就尤显重要。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每一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在讲到比容容易的问题时可以一概而过,到重点和难点时,教师可以用多举例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一个公式和一种换算方法,教师在讲完公式后可以用多举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换算能力。慢慢的熟练后可以举一些有难度的例子让学生去尝试的做和回答。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概念原理时,通过一组例子,总结方法,探究规律过程中,往往教师不断追问原因,在追问中探究概念理解规律。这类追问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最常见,它的优点在于能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逆向追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与研究,培养学生的反面思考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问题的回答后往往还会继续问道:“还有吗?”本身就是个好问题,它能激发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如在一题多解、算法多样、学生举例等环节中就可以适当地用?“还有吗?”“更简便的方法在哪里?”等进行追问。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并尝试说一说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是课堂提问重要的手段,也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它注意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交流的时机?把交流的时机放到课堂的重点和难点上运用艺术的手法精心设计问题,做到既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又能达成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要对学生的交流进行指导和点评

(一)要培养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材料可以是数学课本,可以是学生自己写的作业材料,还可以是数学史话和故事。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组织有序和广泛的阅读交流,可以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和学习数学,学习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数学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内化,能够理解。只有会听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听是要有反应的,要善于在倾听中发现自己思考的欠缺之处,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对他人的发言是认同还是质疑,要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学生听别人表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然后自己加以归纳总。

2.听别人解答问题的方式方法,采用的思考模式

3.听别人表达的内容的独特见解。整个倾听过程中要做到眼观、耳听、不插言,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评价。

四、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交流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课堂教学交流材料范文3

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国内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外语尤其是英语的学习,而具体到教育领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成为一门尤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英语教学改革一直是各大外语院校及各语言科研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探讨的方向多为外语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改革,而非外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忽略,在非外语专业学生当中,艺术类学生作为英语基础最为薄弱的学生群体,他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更是最不受重视的。笔者作为一名艺术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也迫切希望从自身做起来改变现状,重视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教育学原理的解读,能够汲取到一些方式、方法来促进艺术类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改进,从而帮助更多艺术类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一、教育原则体系的简介

教育原则体系通常包含原则,包括教学整体性原则、启发创造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有序性原则、师生协同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积累与熟练原则和反馈调节原则。

二、教育原则在艺术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启发创造原则对于艺术生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

启发创造原则主要包含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设问题情景等方面。首先要合理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动机通常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即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力及需求,往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伴有良好的学习动机。间接动机是指和学习行为本身没有太大关系,而把学习作为实现某种目标的手段。而大多数艺术类学生都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考级来顺利毕业的目的而学习英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直接动机,具体到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现代大学英语课本编排大多遵循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很多教材内容呆板且没有趣味性,脱离艺术类学生的专业背景,故学生课堂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应合理增删教材内容,在课堂教授过程中,适当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保留一些较好的教材内容,而舍弃一些冗杂且无意义的学习材料。另外还可借助互联网工具,从网上搜寻一些与艺术类学生专业背景相关联的英语学习资料和影视音乐资料,融入课堂当中。

以部分院校艺术类学生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E英语教程》为例,书的内容大多以先语音听力,后阅读写作为主。笔者认为,部分阅读写作方面的内容可穿插在听力内容当中同步进行。即将听力作为精听材料,先听,后阅读分析讲解,而后进行朗诵练习。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讲听力材料转变成role play口语训练材料,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表达出来,由输入转换为输出,从而增加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学习。

2.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如今大多艺术类学生的大学英语课本,内容很多截取自中学课外英语阅读材料,缺乏创新性。因此可借助互联网工具,将课本内容与影视材料、音乐等相结合起来。例如E英语教程第二册第二单元课文“Dog talk”,因课文主题为与狗相关的地道俚语及表达,可截取部分电影“忠犬八公”的片段,一方面可练习听力,积累电影词汇,另一方面可讲影片相关内容,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总结狗的性格特点及人所赋予动物的情感特点。另外,还可选取类似动画电影,组织学生进行英语配音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记忆和狗相关的俚语及地道表达。

3.增加与学生积极的情感交流

教学是学习内容输入和输出的过程。除了信息交流以外,情感交流也是课堂中的重要一部分。积极的情感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教师是除父母以外和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人群,因此除了课堂教学时间以外,还应多关心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心理状况。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深厚的师生情谊是巨大的力量源泉。学生喜爱敬爱某位教师,通常会“爱屋及乌”,从而喜爱这位教师所教授的科目。教师一句赞扬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微笑,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内心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学习这门学科的动力。

具体到艺术类学生身上,艺术类学生大多思维较为活跃,情感较为敏感细腻。因此在与他们交流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倾听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诉求以及苦恼,观察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发现学生英语学习的问题所在,耐心地和学生交流。

(二)因材施教原则对于艺术生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

因材施教原则即要求教师从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不同的特色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本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和进步。贯彻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

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是贯彻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具体而言,主要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英语基础、家庭背景等。选取个别典型的学生作檠芯慷韵螅将个性研究和共性研究相结合。研究方式主要通过和学生的交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对课后作业的分析等。具体到艺术类学生身上,以笔者授课班级的一位学生为例,该学生英语基础相对班上其他学生较好,家庭条件较为优越,高中阶段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性格较为孤僻高傲,作业完成得不是十分认真,考试成绩平平。对于这位学生,首先以朋友而非教师的角度与其单独交谈,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同时为其英语学习提供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以帮助其提高英语学习。

2.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因此应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区别对待。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安排一些课外的知识内容,以增加其知识学习容量,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应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引导,以增加其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三、总结

课堂教学交流材料范文4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交流的参与广度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对这一课堂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每个人获得发展。”课堂教学的成功首先是学生广泛积极参与,它是师生互动交流、完成和谐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要提高学生课堂交流的参与广度,就必须构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1.转变角色

教师理念的转变至关重要,教师高高在上是无法和学生进行平等的课堂交流的。在“目中无人”的教师的课堂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其课堂交流热情势必在压抑的教学环境中被慢慢抹杀,其思维的火花、创新的灵感随之磨灭,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将变得死气沉沉。一潭死水的数学课堂怎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怎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怎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呢?所以,教师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学习,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一个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一个在讲台下洗耳恭听的关系,而是平等交流的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心中有学生,才能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课堂交流,学生的课堂交流热情才能日益高涨,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交流中来。教师应善于创设平等交流的课堂情境,如经常使用商讨的语气进行师生交流:(1)老师有个想法,同学们愿意听吗?(2)对这个问题,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解决?(3)你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吗?

2.善于倾听

课堂交流既是生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设问、组织、引导固然重要,但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倾听也同样重要。倾听是教师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只有耐心倾听,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把师生关系建立在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上,才能有效地进行课堂交流。倾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感受到师生共同探讨的愉悦,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体会到自信;倾听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善于交流的榜样,让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倾听,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倾听还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现状,及时处理课堂预设和现场生成的关系,让课堂更具活跃性,更具思维的深度。

3.科学评价

评价是课堂交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富有激励、科学客观的评价,是不完整的数学交流,它会抑制学生的交流热情,其思维热情也受到影响。富有激励的、肯定的、积极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交流的参与广度,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对学生的优秀表现,教师应不吝表扬,从内心深处说:“你说得真完整!”“你想的办法很有数学价值,值得研究!”“你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真会开动脑筋!”“你真是一个小小数学家!”……它能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激励学生更加强烈的交流欲望,激励学生更好地质疑、合作、探究。对于学生不完善的回答,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把学生引向成功的彼岸。如在教学“求一个半圆的周长”时,学生回答求一个半圆的周长就是先求一个整圆的周长,再除以2就是半圆的周长了。如果教师简单地从结果来评价,那就是一个字“错”;如果教师从学生思维过程来评价,我们发现这个学生已经思考到了要求圆周长的一半,但还没有把一条直径考虑进去。教师在认真倾听分析出学生的错误症结时,顺着学生的思路给予引导:“很好,你已经算出了圆周长的一半,也走向了成功的一半。半圆的周长和圆周长的一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能不能继续?”显然第一种评价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能灰溜溜地坐在座位上,而第二种评价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走向成功,使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表达,乐于交流。

二、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提高课堂参与的交流深度

教师和学生构成了课堂学习的两个主体,教与学也就成了课堂学习的一对主要矛盾。在确保课堂交流的参与广度时,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表面热热闹闹的课堂,而是如何让教和学的目标指向同一认知过程,达成同一目标,如何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相转化,融合一体,提高课堂参与的交流深度,达到教学的有效高效,这是和谐数学课堂的终极目标。

1.准备有效材料,挖掘交流深度

课堂交流是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的一种数学活动。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材料,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才会呈现学生生命的灵动,学生才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多姿多彩。如创设生活场景,激发学生深入交流。在教学小数加减法后的练习课,可给学生呈现一个到商店买东西的场景,列出多种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学生不但可以提出一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还可以提出两步、三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不仅有用竖式计算的,还有用简便法计算的,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大扩大,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交流中经历数学过程,在探究的成功中尝到了喜悦,学习的自信心随之增强。

2.尊重不同思考,优化交流结果

课堂交流中,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倡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常常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必须同时注意学生的有效发展。尊重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多样思维,不等于不要求“合理”、“优化”,只有在多样思考基础上的优化,才是交流过程的最佳结果,才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如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学生提出了很多种不同的算法,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引导:这些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些方法比较棒?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让智慧的火花在交流的深入中不断闪现,不断碰撞。

课堂教学交流材料范文5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地说就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释疑解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教师提出问题(或任务)、学生自制方案、分组实践、收集证据、汇报交流。学生探究遵循的规律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和会用知识,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特点一般体现为:主动质疑并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是探究教学的主要特色,又是探究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引导学生亲自去经历课前、课中、课后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而不是背诵或直接照搬书本上现成的结论。

1.布置预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布置预习任务。依据所学内容,将全班的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主要完成一个子目的预习,要求做到:既要整理出本子目的知识结构,还要根据预习内容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时引导学生遵循以下原则:(1)把你读懂的地方变成问题。(2)把你不懂的地方提出来。(3)把与前面所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变成问题。(4)结合知识,联系现实,提出问题。其中每个学习小组再以四人为一小组,要求一个四人小组要设计一到两个有思维性的问题,并且在课堂学习中像老师一样提问其他同学。这样学生觉得自己可以在课堂中当一回“老师”,让身边的同学做自己的“学生”,所以准备起来很积极,也会精心设计问题。通过这样的要求和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合作能力。

2.课堂教学,组织学生交流质疑

探究教学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能够发展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营造氛围。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最活跃,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也体现得更为突出。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个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

(2)学生交流。要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设问提问其他同学,并对同学的回答进行点评。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有了与老师换位体验的感受,让学生真正觉得这就是自己的课堂。

(3)教师点评。在学生之间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设问及回答进一步进行点评。点评要以鼓励为主,无论是对学习小组所设计的问题还是对学生的回答以及学生对学生的点评。特别对于学生们在课前预设的问题,如有学生提出质疑,要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或讨论。这是课堂教学的。辩论和讨论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活跃思维,深化认识,发展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启发,探讨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4)深化拓展。在课前预习、课堂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抓住学生学习的热情,以课堂知识之间的新旧联系作为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运用新旧知识间可以联系与区别的材料或各种生活材料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适当指导学生进一步质疑问难,独立解决问题或合作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始终在动手与动脑的实践探索中,掌握方法,养成思考习惯,让学生学得的知识与思维方式在各种情境中得以不断延伸和扩展,学习的主动性成为习惯,并内化为自己的潜在素质与技能,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度。

如在选修一《戊戌》一课教学中,在分析失败时,教师引入2007年宁夏文综第42题,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历史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试题。如解答第(1)问: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并指导学生结合材料中西方以及日本变革而强大的事实以及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来分析背景。解答第(2)问: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并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得出结论:材料一中三年对于三十年和三百年而言,太快;材料二中变法内容过于繁杂,很难一下实现;维新派内部意见不一致;材料三体现的是变法触动了许多既得利益者,这些都是变法失误的地方。通过这道题,不仅让学生对失败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让学生在思想情感上有了新的体验:的失败不仅有外在的因素,还有自身的缺陷。同时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逐渐学会解读史料,掌握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方法。

3.课后延伸,促进课堂教学深化

课堂教学交流材料范文6

一、通过语言操练,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语言操练不等于语言交流。语言操练的着眼点是语言形式,使学生在语言操练里掌握语言形式,语言交流的着眼点是语言内容,使双方达到互相了解;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语言操练使学生掌握语言形式,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首要前提,语言操练和语言交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要有机结合起来。在机械操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性操练。通过问题的回答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词汇、句型,更重要的是交流了思想。所以教师每次教新材料时,都要先进行机械练习,再进行有意义的练习及交流性的练习,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的新东西进行交流,逐步把语言操练推向语言交流。

二、教学过程交流化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交流化应该做到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用真实的语言材料用英语教英语和学英语,用语言做事,使用角色扮演、情景对话使交流活动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要选择接近语言交流的练习,使课堂练习交流化,在做练习时,不仅要多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还要设计多种情景,鼓励学生在说英语时带表情,伴以手势、动作,要像演戏一样把生活中的交流场合搬进课堂。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此外,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在上课时要以姿势帮助说话,充分利用手势和动作来增加说话的力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学到英语的实际用途。另外,要充分利用课堂上师生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习惯才能养成。

三、突破课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现代英语教学要重视课本,但若是完全被课本束缚,不仅教法会凝滞,而且教学受到限制,所以,在教学中要增加语言材料的输入。在利用课本的同时使用电化教学手段,逐渐增加与课本水平相近的语言材料。

课堂教学是英语活动的主要场所。但是光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来培养交流能力只不过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无论教师怎样设计,学生怎样配合,没有课前课后的密切配合,都很难实现这一愿望。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语言的学习也绝非局限于课堂。如果把语言当成一门课或一门知识来学,离交流的目的就越来越远。因此,学好并用好一门语言必须从课堂中跳出来,开创一条课内与课外结合,新课与旧课结合,复习与讲新结合,游戏与讲练结合的路子。把传统的复习、预习、讲授、看录像、讲故事、听歌曲、角色扮演或对话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英语,而且用这种语言交流思想,做实事,进而享受英语的乐趣。

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师要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爱学、肯学、会学”的良好习惯上。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一开始就接触标准优美的英语,规范工整的书写,主动有趣的情景,深奥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理解外语源于生活又应用于、融于生活的功能,感觉到语言的自然美,增加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信心。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要从旁引导、辅导和解疑,让学生直接和活生生的英语见面,直接主动地吸收、了解、练习和掌握。让学生跟录音学、跟录像学、跟英美人学、跟同学学,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语言材料及实际运用,而且增强了语感,领悟了非语言材料的运用。这样对学生完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人格,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