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登月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阿波罗登月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阿波罗登月计划

阿波罗登月计划范文1

1969年7月16日,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巴兹・奥尔德林(Buzz AIdrin)和迈克尔・柯林斯(Michael Collins),这三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四天后成功踏上了月球表面,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时刻一晃眼已过去了40个年头。把人送到月球上的太空计划使用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技术,其中几项技术如今普遍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介绍了灵感源自太空计划的几项技术。

无线耳机

当尼尔・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抛出“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句名言时,他通话所用的无线耳机正是使用了太平洋缤特力公司(Pacific Plantronics,现更名为缤特力公司)研制的技术。从此以后,缤特力公司继续研制无线耳机技术,应用对象不只是太空计划和航空航天领域,还包括使用桌面耳机和手机蓝牙耳机的普通办公室员工。

太空记忆棉

泰普尔(Tempur)记忆棉早在1966年就被研制出来,用来帮助吸收冲击力,最初用于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座椅;如今广泛应用于众多产品,从橄榄球头盔、医院病床到鞋垫,不一而足。如今,连特殊的“记忆棉”枕头和床垫也使用了这项技术。

无绳工具

虽然美国宇航局并没有发明无绳手持真空吸尘器(Dusbuster),但是这种吸尘器的起源却可以追溯到百得公司(Black&Decker)为阿波罗登月计划研制的电池供电的月球钻机。类似的技术应用于平时家里用来修修补补的无绳电钻和无绳电动螺丝刀。

阻燃服装

阿波罗发射台(阿波罗1号)的一次火灾断送了三位宇航员的性命,之后研究人员就致力于为太空服和航天器研制阻燃纺织材料。此后,消防员、士兵和赛车手们使用聚苯并眯唑(PBI)这种材料制成的阻燃服装,帮助防火。

冷却服

太空服当初是专为宇航员设计的,目的在于在极端温度下为宇航员确保生命、抵挡辐射,并提供生命保障所以,使用的材料需要提供必不可少的氧气、压力、暖气或冷气,同时又能让宇航员保持活动自如。今天,冷却服(包括ILC Dover公司的降温背心)用于诸多工业环境,以调控工作人员的体温;还用于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这种罕见疾病使得人体自身无法降温。

体液循环

肾透析机如今使用了当初为美国宇航局研制的帮助宇航员排出体内有毒废物的一项工艺。这项工艺既节省了电力,又不需要持续供水,从而为病患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健身器材

长期暴露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导致科研人员埋头研究“心血管失调”,这种问题可能会造成宇航员的心血管系统受到损害。这项研究的结果就是研究出了“卧式蹦床”(Shuttle 2000-1),如今许多运动队和医疗康复中心广泛使用这种器材。这种设备可通过闭链运动训练和增强式训练来促进心血管健康和肌肉力量。

反光材料

像丙烯或聚酯薄膜这些材料有助于保护宇航员免遭各种辐射和热量,这种材料如今经常应用于家里的普通隔热材料。其他的“真空电镀”技术应用于服装绝缘材料、食品包装、墙面涂料和遮光窗帘等产品中。下一回你在观看马拉松比赛时,要是看到选手们身上裹着闪闪发光的毯子,就知道美国宇航局的技术又派上用场了。

冷冻干燥食品

当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宇航员在漫长的太空飞行期间的饮食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冷冻干燥处理,这种工艺有助于保留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味道,同时又能减轻食品的重量、延长保质期。

防刮擦镜片

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Research Center)研制的一种高耐磨涂层有助于保护航空航天设备的塑料表面在严酷环境中不会轻易磨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太阳镜制造商福斯特,格兰特公司(Foster Grant)曾利用这项技术研制出太空科技镜片(Space TechLens),这种镜片的防刮擦性能比普通的眼镜镜片要胜出5倍。

阿波罗登月计划范文2

2012年4月17日,“发现者”号航天飞机被送往华盛顿,永久安置在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完成首次人类太空飞行,人类进入太空时代。50年后的2011年,美国的“发现”号、“奋进”号、“亚特兰蒂斯”号陆续退役。

50年来,处于科技最尖端的航空航天技术实现了许多创新。我们今天很多日常应用其实都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技术衍生产品。

太空竞赛之投入VS产出

阿波罗登月计划

1958年建立

2011年最新太空技术应用

新式消防系统。受到NASA火箭设计的启发,与传统系统相比,能更快地扑灭火苗,保护生命和财产。

采用NASA创新工具开发的软件,帮助商业航班以更短的航线飞行,每年节约数百万加仑燃油,降低了飞行成本并有益于环境。

NASA专家协助开发的健康监视技术。穿上一件衬衫或系一条皮带,就能记录生命信号。这种技术目前用于监视专业运动员和部队成员的健康情况。

应急软件工具。这种工具能捕获、分析数据,并将数据嵌入地图、表格及其他信息,这些信息可用于山火、洪水和地震后的灾难管理。

你在用的太空竞赛遗产

1.防刮擦镜片

由于太空环境中有尘土和粒子,NASA需要一种特殊的涂层来保护太空设备,特别是航天员的头盔护目镜。发现这一商机后,太阳镜制造商福斯特-格兰特(Foster-Grant)公司获得了NASA授权,在太阳镜中使用该技术。这种特殊涂层使得太阳镜比不带涂层的镜片要耐刮擦10倍以上。

2.可调式烟雾探测器

20世纪70年代,NASA的工程师在设计美国的第一个空间站——天空实验室时与霍尼韦尔公司合作,发明了第一个可调式烟雾探测器,它具有不同的敏感设置,可以防止误报火情。

3.安全槽

上世纪60年代,NASA兰利研究中心首次实验了安全槽,以此提高飞机在湿跑道上起飞的安全性。后来人们意识到了它非常实用,交通运输工程师们便开始将同样的技术运用到了公路中。安全槽可以分流路面的积水,减少车轮和路面之间的水量。这增加了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摩擦,提高了交通工具的安全性。

4.记忆泡沫

记忆泡沫塑料最初是为NASA的飞机座位设计的,用于减轻飞机着陆过程中的冲击力。如今除了用来做床垫,还有些公司将记忆泡沫应用到假肢中,让假肢看起来和摸起来都更像皮肤,还能减少假肢和关节之间的摩擦。

5.无绳工具

当你用手持无线真空吸尘器打扫房间内的尘土和碎屑时,你和宇航员在月球上使用的是相同的技术。尽管百得公司在1961年已经发明了第一个电池供电的工具,但是NASA的相关研究帮助改进了技术,由此诞生了轻型无绳医疗仪器、手持真空吸尘器和其他工具。完成了NASA的项目之后,百得公司运用相同的原理制造了其他轻便的电池驱动工具,给普通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6.隐形牙套

隐形牙套由半透明的多晶氧化铝(TPA)制成。Ceradyne公司在与NASA制陶研究中心合作时发现了TPA,当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热追踪导弹跟踪系统的红外天线。该公司发现TPA坚固耐用而且是透明的,因此将它作为隐形牙套的首选材料。隐形牙套很快就流行开来,成为正畸行业中最成功的产品。

7.卫星电话

在人类进入太空之前,NASA就建造了卫星,卫星在太空运转的时候可以向地面传输信号,告诉人们外太空是个什么样子。每天有200颗通信卫星绕地球旋转,它们使用的是与NASA类似的卫星技术。

8.水过滤器

宇航员需要净化带入太空的水,因为水中的细菌能够引起疾病。其实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过滤水的技术就已经出现了,但NASA希望在宇宙空间的极端条件下实现水的净化和长期保存。将自来水转化成纯净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科学成就。

9.弹性鞋底

当年阿姆斯特朗穿着特制的月球靴走出阿波罗号登陆月球,这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阿波罗号使用的太空服中包括特制的靴子,为宇航员在行走时提供弹力,并保持良好通风。运动鞋公司采用了这项技术,用来制造更好的鞋子,减少对脚和腿的冲击力。

阿波罗登月计划范文3

要不要请政府官员写序?不要――那样会媚“官”!

要不要在书中穿插企业广告?不要――那样会媚“商”。

在策划、编辑、出版《与世界如此相遇》过程中,采编和主创团队不断地否定自己,坚持己见,最终为读者呈现出一本有品味、有品位、有品质的大雅大俗之作。在汽车企业纷纷推出以老板创业故事、媒体报道集锦等为主要内容的图书营销时代,东风乘用车公司赞助出版的《与世界如此相遇》新人耳目!

一年前的5月15日,6名怀揣梦想的中国人,在互联网上发起环游世界的活动号召。他们驾驶东风风神S30和H30两辆车,用223天的时间完成了环球之旅,足迹遍布亚、欧、非、澳、美五大洲的21个国家、134座城市,行程总计51000多公里,创造了华人驾驶华系车环游世界五大洲零故障的奇迹!

2010年底,东风风神和《汽车消费报告》杂志商定,将这次“东风风神征服五大洲品质之旅”一路的经历和见闻整理成《与世界如此相遇一一6个人和2辆车的5洲环球自驾笔记》一书交由国内著名的凤凰出版集团出版,希望将这份圆梦的经历与更多正在实现梦想的人一起分享。

车队出发之际,东风风神就在酝酿如何记录这一被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李春荣所称的“仅次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壮举。最早的计划是收集媒体的报道,结集出版。问题是,新闻是易碎品,谁会对一本“新闻剪贴本”感兴趣?出书计划被搁浅。

2010年7月,公关公司把以车手日记以蓝本的书稿交上来。日志倒是很翔实,但谁会对流水账式、充斥品牌和产品信息的笔记感兴趣?出书计划戛然而止。

《汽车消费报告》提出要给我们出―本雅俗共赏的书:这本书要有各国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地标,要有汽车生活、汽车文化和人生感悟,可谓雅:这本书要有自驾游路书、驾车必备,要有注意事项、温馨提示,可谓俗!这个提议,得到风神的共鸣和认可。

在采编出版团队进一步的沟通中,大家认为,东风风神征服五大洲是一件充满挑战和风险的事儿,一定要把个中的艰难、危险、悬念说出来,增强故事性、趣味性。简单地说,如果说车顺顺利利地开出去又开回来,没有跌宕起伏的场面和描写,一定也索然无味!讲故事成为本书的主要特色。

事实上,此次旅程不乏故事。从世博会的举办城市――上海出发,拜会意大利都灵风神的海外著名设计师乔治亚罗工作室,途经南非世界杯举办地开普敦――打出“中国队不在中国车队在”的旗帜,在澳洲邂逅世界自由泳世界冠军张琳一一不久以广州亚运会首棒火炬手的光芒成为风神产品代言人,在美国休斯顿观看NBA比赛――刚刚成功赞助NBA中国赛的风神正在筹划与NBA的全面长期战略合作。这些素材,不仅是风神的商业计划,更是媒体及公众关注的热点。

阿波罗登月计划范文4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自从盛欣怡妈妈病逝后,盛欣怡沉浸在孤独无依的恐惧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和丸子军团的几个小丸子成了好朋友。受小丸子们的影响,盛欣怡也开始接触以前几乎都不敢碰的动漫。她开始沉迷于宫崎骏的世界……虽然三次元的现实不尽人意,但二次元的动漫世界却给了她一种奇特的力量。那是让心灵飞翔在天空之城的美好和纯真,是成长中的又一次跨越和进步。

这本书的主题是动漫。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宫崎骏的漫画。他的漫画可以带给我们人类无限的遐想。例如:文中的张小伟在漫画中看到了人类未来的世界,再也没有茂密的森林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宁佳心看到了宫崎骏漫画中天真可爱的一面,因此,她也和张小伟一样喜欢宫崎骏的漫画。而文中的盛欣怡呢,他则也和张小伟一样,不忍心看到人类未来世界会和宫崎骏动漫中所说的一样,到处都是荒无人烟的沙漠,而大人们都无动于衷,他们永远都不会听区区一个小孩子的话,他们只会认为动漫是给幼稚的小孩看的。他们的爱护坏境这一颗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的生活都很好,就我们这一个这样的小镇上的学习生涯中也用了多媒体教室,而生活好又有什么用了呢?现在大家每人每天丢掉的垃圾重量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北京年产垃圾430万吨,日产垃1。2万吨,人均每天扔出垃圾约1千克,相当于每年堆起两座景山。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过包装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假如说地球哪一天的资源用完了,那就会造成地球破灭,就相当于地球的末日,虽然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地方。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摄氏度,和人类生活环境是最相像的,但人类怎么去火星上呢?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金,甚至更多。不过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祖布林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300~400亿美金,相当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花费。

人们都常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人们都没有做,小孩子们随着大人的迁就,垃圾总是到处甩,这样造成了未来世界的环境破坏力巨大,使原来的茂密森林变成了浑黄一体的“沙漠”。因此,我们要言而有信,争取人人都能从小事做起,从而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让我们的地球妈妈变得五彩缤纷,小河清澈如碧……因为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因此,我们要谨遵这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能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阿波罗登月计划范文5

实际上,航天技术早已走下“神坛”,渗入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那些航天产品,有的被我们穿在身上,有的踩在脚下,有的垫在床上,还有的果在腹中……

太空“囧事”逼出“尿不湿”。在航天发展史上,并非每一个镜头都那么庄严肃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画面。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就主演了一个很“冷”的故事。当他刚刚钻进发射舱,突然感到尿急,只好又爬出来,借助太空服里的一根管子解决了这个问题。

还是这一年,坐在飞船里遭遇发射“晚点”的美国宇航员谢泼德,受到了相同问题的困扰。他的结局比较悲催——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将这份“压力”就地“卸”在了太空服里。

同样的尴尬一再上演,终于让人称“太空服之父”的华人科学家唐鑫源看不下去了。他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了对太空服的改进,利用高分子吸收体发明了能吸水1400毫升的纸尿片,为航天员解决了这个难言之隐。

而这项技术后来转为民用,成本大大降低,走进了千家万户,变成了人们熟悉的“尿不湿”。

航天服内胆“落地”成了气垫鞋。对于爱好篮球运动的青少年来说,买一双名牌气垫鞋,总能让他们兴奋好一阵子。记得少年时穿上了人生第一双耐克气垫鞋,一下课就会去操场上欢蹦乱跳,总觉得自己浑身是劲,大有要飞身扣篮之势。

气垫鞋的功效当然没那么神奇,但是其技术却颇有来头。

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科学家为了制造既完整,厚度又均匀,还能耐受很大压力的航天服内胆,发明了一种新方法。他们把一团耐压软材料加热软化,放在模具中,然后再向这个模具中吹入高压气体,这被称为“中空吹塑成型”技术。

1977年,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前工程师弗兰克·鲁迪突发奇想,打算利用“中空吹塑成型”技术,将空气注入耐用灵活的薄膜中,制成鞋底,从而使鞋子获得缓震性。他把这个大胆的设想告诉了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并得到了支持。

接下来发生的事和大家知道的一样:气垫技术让耐克取得了世界范围的成功,如今已成为其技术基石之一,形成了该公司最庞大的科技系列。而耐克气垫鞋作为高性能运动鞋的一个标杆,成为了全世界各个运动厂商争相超越的目标,刺激了运动鞋科技的蓬勃发展。

脱水蔬菜成就了方便面。有些人经常忙得顾不上好好吃饭,那他们一定会经常面对一位“老朋友”——方便面。当然,方便面里不能光有面,各种配料、调味品必不可少,脱水蔬菜包就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普通蔬菜难以保鲜、不便运输,还可能受到季节限制,但这些问题在脱水蔬菜面前迎刃而解。更方便的是,虽然它看起来只是皱巴巴的小菜干,食用时只需泡进水里即可恢复,原本的色泽、营养和风味均能保留。

很多人也许猜到我将要说什么了,没错,这也是航天技术。

在“阿波罗计划”中,NASA为了让宇航员在太空里吃到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发明了冷冻脱水蔬菜技术。该技术几乎能除去蔬菜中的全部水分,将其重量降低20%,但同时能保留98%的营养成分。

红外线温度计为抗击“非典”立功。2003年春夏,国人共同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非典”。

在疫情疯狂扩散、难以控制的情况下,人们找到了初步甄别感染者的最简单的方法一测体温。然而,这个方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总不能要求人人出门都夹着体温计,走到一处就掏出来给大家看吧?

一筹莫展的日子没持续多久,一天,人们突然在各公共场所门前看到了一个新设备,从它面前走过,不费时不费力,体温就能显示出来。这个设备就是源于航天领域红外线天文观测技术的“红外线温度计”,它为成功抗击“非典”立下了汗马功劳。

记忆海绵从太空走向家庭。大约10年前开始,记忆海绵突然“火”了。

这种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由于其慢回弹的显著特性,给人带来了别样感受。在它表面按一下,会留下一个清晰的手印,恢复速度极其缓慢;用手捏它,会觉得它在掌心里不断收缩,毫无弹力;如果躺在上面,会感觉自己不断沉降,就像陷入泥潭。

这项产品本来是为化解宇航员身上的压力而研制的释压产品。它会根据人体温度变化,提供合适的支持硬度,有效将人体压力化解为零,抵消反作用力。宇航员躺在上面能感觉被柔软的材料包起来,这在飞船发射时,能释放他们因航天器加速而承受的巨大压力。

你的秀发沾上航天的光。很多爱美女性不一定知道,其实她们头上引以为豪的秀发,也沾到了航天技术的光。

NASA曾开展了一项研究,通过增加陶瓷涂层,实现癌症病人所用释药微囊剂的精密活化。这项研究启发了一个叫法罗可·沙米的人,他将此用在了自己的烫发产品中。

沙米发现,这种特殊陶瓷涂层衍生出的产品,在加热时会释放负离子,对卷发大有好处。

同时,太空医学领域中的外层覆膜技术,也被应用开发成一种喷发定型摩丝。这种覆膜技术主要成分是丝胶,它是包覆在蚕丝丝质外层的胶体蛋白质,丝胶在头发表面形成一定强度的膜,能让头发持久定型。

实际上,航天产品变民品的例子不胜枚举——汤姆·克鲁斯戴过NASA用半透明材料多晶氧化铝制成的隐形牙套;姚明借助为空间站研制的“反重力跑步机”进行过恢复训练;最初是为防止宇航员的眼睛被强光灼伤而发明的太阳镜,如今早已成为“时尚潮人”之必备;近年来备受年轻人追捧的iPhone手机,其高清摄像头技术离不开用于太空望远镜中的CMOS感光元件……

阿波罗登月计划范文6

德意志贵族

徕卡(Leica),世界上最著名的顶尖照相机品牌,没有之一。精密,坚固,品质卓越是它的代名词。1913年首次诞生的徕卡相机,自问世起一直将它与众不同的魅力延续至今。徕卡品牌几乎是个神话,半个世纪不变的脸,极简单的功能,绝不妥协的制作,它位居谁都想颠覆、但谁也没有得逞的顶尖地位。

据说在上世纪的英国,绅士们即使并不拍照,身上也常挂一台徕卡相机,作为有身份的象征。日本是相机生产大国,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徕卡迷。在徕卡身上,蕴藏着太多的神话,以至有时失掉了一些真实感。可以说,徕卡早已超越了作为工具的地位,已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

与徕卡一样,1920年创立的禄莱(Rollei)也是德国辉煌光学制造业的另一传奇品牌,以双反相机(相对于单反,即双镜头反光相机)著称的禄莱,被誉为是这一经典相机领域的代名词,也是胶卷照相机的先驱。相机领域的众多第一,都是由禄莱创造,例如:“第一台自动相机”、“第一台女士相机”、“第一台水下相机”等等,这些都是照相机领域的里程碑之作。而如今市面上的禄莱双反相机不仅是绝佳的摄影利器,更是收藏界炙手可热的的绝世珍品。

北欧的骄傲

哈苏(Hasselblad)相机是与沃尔沃汽车一起,被称为瑞典哥德堡市的骄傲。哈苏相机是资深专业摄影师的宠儿,特别在风光、静物、肖像、广告及特殊用途摄影中,该公司总裁彭可富曾经表示:“在历史上,哈苏以记录了人类的基本哲学精神、人类的情感和人类本身的为人们所铭记。”

这家创建于1841年的瑞典公司,经营摄影感光材料起家。40多年前,哈苏随着阿波罗登月计划载入人类史册,是它记录了人类的经典历史时刻。如今,哈苏依旧占据着中画幅相机的“半壁江山”,新款H4D-60更成为世界上最顶级相机之一。

1879年创立于瑞士的仙娜(Sinar)相机,最擅长大幅相机,其先进的技术不仅被用于摄影,更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最新推出的2200万像素数码机身,更是引起摄影界的轰动,成为众多专业摄影师和摄影公司关注的焦点。

美利坚巨无霸

伊士曼柯达公司,简称柯达(Kodak),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1880年,创始人银行职员乔治伊士曼,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3年后,柯达发明了胶卷;此后5年,柯达照相机诞生。1976年,柯达公司率先研发出数码相机,并用于航天领域。随着数码全面取代胶片,改变了照相机的时代,2011年,柯达申请破产保护。如今,拥有1100项专利的柯达公司,期待迎接新的辉煌。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简称GE),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

务性公司,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疗造影、电视节目到塑料,几乎涵盖各行各业。通用电气的数码相机,并没有悠久的相机制造历史,但就如同这个世界“巨无霸”大公司旗下的其他电子产品一样,实惠而耐用是它们的最大特色,大众市场上几乎没有缺点的宠儿。

中韩的力量

在大众电子领域,来自韩国的知名品牌当属三星和LG,尤其是在数码相机领域,三星更为知名。依靠母公司强大的全领域产品开发和经营能力,以及自身研发的众多领先的特色技术,三星数码相机也用相当多的拥趸,它甚至成为大众数码相机领域,唯一可能挑战日系统治地位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