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格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格教育论文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1

(一)目的性

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任职教育要求学员必须满足军事岗位职业需要,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使教育紧密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要,适应作战训练需要和部队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因此,这也要求任职教育院校必须坚持“能打仗、打胜仗”需求和岗位需要为导向,构建教学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员岗位任职的能力。

(二)针对性

任职教育的培养内容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它贴近部队、贴近作战和岗位实践的需求,突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新训法和新理论。这要求任职教育院校必须把好任职教育的“脉点”,针对学员岗位需求和部队发展需要,提供“定单式”课程和“量体裁衣”的教学内容,使教育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三)实用性

任职教育要适应部队岗位需求,以岗位任职需要为目标,课堂教学与部队需要相结合,人才培养与“能打仗、打胜仗”需要相结合。任职教育要强调实践应用,突出培养解决任职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素质。因此,这也要求任职教育院校要优化教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结构,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任职教育需求。

二、任职教育改革的建议

任职教育是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以能力、素质为本位的教育。针对任职教育特点,结合任职院校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任职教育改革。

(一)制(修)定适应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我军新型院校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军队院校教育正由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任职教育为主的转型,这是世界军事教育发展的潮流。因而,为适应新的承训任务,在总结学历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任职教育的规律特点,构建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进一步优化课程总体设计。任职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岗位任职需要和岗位任职能力的提高,任职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立足岗位、贴近需求、着眼现实。同时将军事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

(二)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材结构更利于课题式教学与学员岗位业务能力的形成。任职教材要从过去的一本书、一个教学内容提升为一个教学包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一是要系列化,建立和开发符合培养目标、体现任职教育特点、紧密结合任职岗位需求,面向教员与学员的各级各类系列教材,实现各门课程教材间的衔接与沟通。其二是要立体化,实施主教材、网络课件、学习光盘、习题案例教程、试题库、教学支持网络平台等一体化配套建设,对多种教学媒体教材的创作应统一纳入到整个教学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和开发中去,多种教学媒体教材分别采用不同的编写方法,把教材的精华从各个角度呈现给学员,既有重复、强调,又有交叉和补充,相互配合,实现以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教学资源的有机整体。

(三)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立足课堂教学,以教研室、教学组、课题组为组织形式,以日常教学活动与专项课题研究为载体,围绕教学难点重点开展教学研究。针对教育转型和任职教育的特点,统一思想,大力推行课程改革,贯彻以学为主、突出实践,面向岗位的“课题式”教学理念,把课程改革与部队维修改革相结合,因才施教,大力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点,更新教育观念,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学员自主选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整体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总体提高。

(四)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培养教员综合素质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人格教育;方法

“人格教育是一种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迫使教育发展的方向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定位,从应试教育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向现代的人格教育发展。人格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大多数高校还无法开设专门的人格教育课程,其实,除了我们现有的思想品德修养课,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大学语文教学人格教育的目标

人格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格发展,帮助学生发掘潜能、探索自我并通过具体知识的传授启迪学生的智慧。人格发展健全就会具有以下特质: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别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能面对并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挫折和挑战。现代散文名家周作人在《关于孟母》一文中所讲“能节制自己,能宽容别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不强求他人,既能体验到自己在许多方面与大家相通或相同,又能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并且对于未来有一种美好的憧憬,能面对和接受或许并不符合自己愿望的现实。一位教育者寄语他的学生: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有肚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一切,有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以上特质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而这些人格特质的培养要依托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并且要依靠具体的方法去实现。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方法

1.认知法。这种教学法主要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一系列认知活动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1)阅读经典。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经典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的篇目十分有限,所讲授的篇目只能是个例子,正所谓要举一反三,通过课堂讲授,要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阅读。例如:教材中选有沈从文的《萧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沈从文其他的作品,从而领略其笔下的“湘西世界”;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沈从文传》,了解沈从文在特定时代的文学理想以及人生选择。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读书讨论,交换读书心得,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推荐优秀的读物。(2)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观看有针对性的录像、电影等营造一种人文环境,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人格教育的作用。(3)联想活动。通过联想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还可以表达学生的内心感受。例如:把一些不连贯的词语或画面联想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把表面并无关联的几段话串联成一个故事。

2.操作法。这种教学法主要通过学生的言语及动作来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1)讲演。在课前5分钟可以安排学生讲演。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口才,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例如:在开学之初就告诉学生这一课堂惯例,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不超过5分钟的讲演,教师当场打分并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笔者曾在所教授的学生中使用过这种方法,学生热情很高,课前都做了认真的准备,他们将此看做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取得了良好效果。(2)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应发挥这种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例如:讲到大家都较为熟悉的篇目时,可以安排一两个基础较好的学生“代替”教师主讲。因为要当“教师”,学生通常会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其他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上感受到一种新颖的上课形式,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3.集体讨论法。(1)专题讨论。在学到某些涉及学生在某些特定的阶段普遍面临的问题的篇目时进行专题讨论。例如:学习教材中所选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就可以对“大学的性质”以及“如何度过大学生活”进行专题讨论,学习鲁迅先生唯一的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伤逝》时,可以专题讨论“爱情观”的问题。大学语文课通常是给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开设的,对于刚步入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总免不了带着憧憬思考这样的问题:大学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不虚此行,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而爱情观大抵也在这个阶段形成。因此,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学生会有很多收获。也可以针对理想、健康、幸福、财富、成功等人生过程中的重要命题展开专题讨论,通过学生对人生中想得到的东西及其原因的自我阐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价值取向。(2)辩论。给出一个具有争论性的问题后分组辩论,提出正反两种不同意见。(3)分组讨论。要求每组5~6名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每人发言1分钟。在发言之前,让学生对讨论话题静思几分钟。这样,人人都参与到讨论当中,并且通过思考和语言的锤炼之后,每个学生都在学习如何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采用配对讨论法,针对一个题目,两人先讨论得出结果;然后与另外两个人讨论的意见交流,形成4个人的共同意见;之后再与另外4个人一起商量,得到8个人的结论。这种讨论效果非常好,但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事实上,集体讨论法可以集思广益,促进问题更好地解决,同时也沟通了讨论者相互之间的思想和感情,从而起到了人格教育的作用。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协调

个性化是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成熟越来越显现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人格特征,而社会化是指社会通过各种举措使个人形成社会所规定的具有一定共同性的行为模式或人格特征。个性化与社会化作为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理应受到社会以及学校的尊重和重视。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应当协调好个性化与社会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共同性人格,另一方面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特点。经过高考的程式化训练的大学生,对于具有标准答案的高中语文应试教育存在着心理上的抗拒,正因为这样,大学语文课堂上的自由与开放会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学生有着极高的兴趣。要充分尊重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观点,鼓励他们个性化的人格发展。

2.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

人格特征不是单纯的思想观念,也不是单纯的行为方式,而是知与行紧密联系的综合。因此,要促使这种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的统一,一方面要进行内在心理的认知训练,另一方面要开展外在的行为训练,从而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同时,作为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理应以知行统一来要求自己,重视身教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

3.全面渗透的原则

人格教育是一个长时间、全方位的熏陶、训练和教育的过程,因此应该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人格教育的角度来定位教育者、教育环境、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例如:对教育者的重新考量与定位,教师不应当仅仅是“教书匠”,而应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教师自身人格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格教育的成败。作为一名教育者,尤其是作为一名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应当自觉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在课程的具体讲授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格,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人格教育的内容。总之,要将人格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学校教育也处在迅速转变与发展的时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明确了人格教育的目标之后,我们试图通过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自身优势以及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格特征,使青年学生的人格平衡发展,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难,“误尽苍生是语文”这虽然偏激却也不乏缘由的责难仍犹在耳,语文教育已深深地感受到它所不能承受之重。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之一还在于对语文学科基本属性的论争。数十年来,语文教学一个最具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另一种观点则是片面强调政治性为其基本属性,抑或是强调“文”(工具性)、“道”(思想性)统一而把人文精神拒之于语文学科的门外。有学者称: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一切也是“应试教育”价值取向下语文教育浓厚的功利主义使然。如今,随着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语文教育也迎来了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春天,而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笔者以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之一便是摈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它明确地提出语文教育要在培养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如何才能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实施好人文教育,则成了广大语文教师不容回避、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主义本是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斗争的锋芒直接针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其基本内容就是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智反对神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文精神最原始的、本真的涵义就是世俗化、人间化,并以此对抗宗教的神圣化、天堂化,它反对以“神”为本位的宗教思想对人的漠视、对人尊严的践踏、对人性的摧残、对人格的蹂躏,强调人的多方面的自由愿望和生活的欲求,主张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我们今天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一是人的生命尊严.包括精神尊严和灵魂尊严;二是人的生活尊严,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个性舒展愿望、多元发展愿望。按照这一理解.在语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则成为非常重要的。诚然,语文教育要学习语言,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事实上,那种纯粹的无实际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也不存在)。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语言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树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价值所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渎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一度时期,“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为“应试”而进行的近似于“技术化”的语文训练总是在消解着学生作为“人”的思想与情感,扼杀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与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灌输式”教育由于它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远离当今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倾向。加之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飘浮甚至于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这也有力地支撑了语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光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还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施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教材的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文学作品的增加是中学语文新教材的一大亮点。随着教材文学作品的增加,语文教学首先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加强对学生的文学教育。教材中内容丰富、涉猎广博的千古传世之作可说是满目皆然,现代名家名篇可谓是应有尽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光是使学生增加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能起到陶冶情感、丰富想像力、扩大知识视野、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情感体验,不注重美的熏陶,不关注人文素养,一句话,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片最丰富、最肥沃、最美丽的土地,应引导学生去漫游文学的大世界,去领略作品中的险峰峻岭、碧海洪峰、秀木繁花、晓月落日等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进入作品中各种人物或喜或悲、或乐或怒的内心世界,去获得灵魂的陶冶、精神的砥砺。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以文章分析法的方法孤立地去抠字词、抠语法,大讲语言知识,一味地对课文进行理性分析,使作品对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文化等起不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际上,文学作品真正吸引人之处还在于人物本身的“人性”、事物本身的“非物性”(物外之趣)以及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因此,教学中一是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照与理解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活,去拉近学生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全面地看待人物命运的发展,体会写物之妙则要能抓住其神韵,让学生能深入到“人”和“物”的背后去体悟情感,感悟道理。文学作品能让学生区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学生懂得应该正直、善良、真诚、进取、有血性,懂得对社会与自然、人类与生物的全面关怀,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完美融合,懂得生活中还需要忍耐和宽容,懂得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想象和创造;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和品味。体验应当成为文学教育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形象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心理与思想,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说,不去体验,或不能体验、不能真切地体验,是不可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的。品味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也包括其它,如事件、环境、情感、语言等)进行理性观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便含英咀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三是让学生再现和再创造。由于中学生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模仿心理和创造欲望。他们总是不满足于欣赏作品的语言、色彩与声音,不满足于理解作品的环境、情节与人物,有着再现文学作品的强烈愿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声音、动作、感情、思想、精神等去再现文学作品。如诗词朗诵、课本剧表演等。还可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及语言再现能力,修正、充实和完善文学形象.实现文学形象的再创造。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怍品的理解往住又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展示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激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并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新时代,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为依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既包括习惯上所称的儒释道文化,也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古现代文学怍品蕴藏的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非常好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第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悟。比如我国的儒道释文化所注重的修身养性,儒家在人格修养上的诚信仁爱、刚正不阿、敬业乐学、尊师重道、以德交友、严己宽人等;道家在人格修养上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真率旷达、虚怀若谷等;佛学在人格修养上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清静自然等。又如,单从传统文化所蕴藏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来看,从《礼记》的“天下为公”、孔子的“先人后己”到顾炎武的“先天下为公”,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都是堪称典型。第二,传统文化还有助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全和学习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以“技术化”的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目的,从而忽视了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传统文化中则有许多学习心理和学习精神的思想资源,如志存高远、刚毅坚韧、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等对中学生都是非常有用的。第三,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学生个体精神的形成与情感的丰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怍品中,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的小说,从韵文到散文无不凝结着人类思想、情感、精神的气韵,其中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国事兴衰甚至小巷春秋都成了人类文化精神的一部分,要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挖掘对作品的理解。总之,将传统文化融于语文教育之中,可以克服教学中说教式、简单化、表层化、功利性等毛病,而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观念、人生境界、学习精神、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精神情感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形成。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培养健全的人格。其健全人格包括:负责、自律、尊重、坚强、进取,关心他人、群体情感、社会兴趣、民族自豪感等,是对求真、向善、审美的追求,是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审美塑美素质、个性心理素质、体质体能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人格的内涵

(一)什么叫人格?

【汉语大词典】对人格的解释,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在心理学上,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个性”一词表达人格的概念。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就有人格即个性的提法。

(二)什么叫健全人格?

怎样才算是健全的人格?具体地说,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对社会生活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力,能有效地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能恰当地进行社会交往,合理地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能胜任所承担的工作,从事有效的社会活动和劳动。由此可见,健全的人格直接关系到社会性活动的效果和事业的成败。因此,塑造健全的人格,是时展的需要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塑造健全人格的意义

(一)健全人格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发展迅猛,这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同时也对人的品质规格提出更高要求。社会的高要求是否能被社会成员所接受,成为他们的个人需要,社会成员是否能承受起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所带来的冲击,这些都与健全人格的培养紧密相关。可见健全人格的培养已不单单是个人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抓住时机在青少年中培养健全人格,是关系到现在和未来人才资源保护的大问题。

(二)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发掘人的潜能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大多数人只使用了他们的能力和天资的百分之十,其余百分之九十皆有待开发和挖掘。这就像是一辆八缸的汽车,只用其中几个气缸来驱动,这辆汽车可能仍在奔驰,但其稳定性、功率都未达到它能达到的水平。有些人虽然生活很舒适,工作稳定,家庭和睦,但又总感到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他们身上并未显示出愉快的体验并对生活抱以满腔热情,反而感到空虚无聊。很显然,他们并未真正成为精神生活的富有者。培养健全人格,有利于挖掘人的心理潜能;揭示心理健康者的特征,有利于确定人的发展水平极限,揭示并提供心理健康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

(三)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一致和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心理适应不良和精神失常者,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往往模糊混乱,情绪变化无常,行为异常,缺乏自制力,从而导致破坏群体的凝聚力,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进行健全人格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

三、语文教育中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和方法

(一)以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高度的向师性。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信其道”。必须先要使学生“亲其师”。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文教师只有自己的灵魂里有智慧的火花,才能将学生灵魂里的智慧点燃,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才能使学生充分领略文学殿堂中的“无尽风光”。“立学”首先要“立人”。新教材所体现的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师用自身完美的人格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二)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浸润其健全人格的塑造

语文新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不仅启迪着心智,而且感染着思想品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语文教师将课本中这些人文内涵充分挖掘出来,并融于语文教学中时,相信通过耳濡目染学生心中的志向、意志都会很自然的培养出来,逐渐提高民族自尊心,去掉妄自菲薄,盲目崇外的自卑感,启迪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对社会的信赖。真正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真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导其向善的健全人格塑造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难,“误尽苍生是语文”这虽然偏激却也不乏缘由的责难仍犹在耳,语文教育已深深地感受到它所不能承受之重。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之一还在于对语文学科基本属性的论争。数十年来,语文教学一个最具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另一种观点则是片面强调政治性为其基本属性,抑或是强调“文”(工具性)、“道”(思想性)统一而把人文精神拒之于语文学科的门外。有学者称: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一切也是“应试教育”价值取向下语文教育浓厚的功利主义使然。如今,随着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语文教育也迎来了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春天,而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笔者以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之一便是摈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它明确地提出语文教育要在培养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如何才能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实施好人文教育,则成了广大语文教师不容回避、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主义本是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斗争的锋芒直接针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其基本内容就是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智反对神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文精神最原始的、本真的涵义就是世俗化、人间化,并以此对抗宗教的神圣化、天堂化,它反对以“神”为本位的宗教思想对人的漠视、对人尊严的践踏、对人性的摧残、对人格的蹂躏,强调人的多方面的自由愿望和生活的欲求,主张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我们今天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一是人的生命尊严.包括精神尊严和灵魂尊严;二是人的生活尊严,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个性舒展愿望、多元发展愿望。按照这一理解.在语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则成为非常重要的。诚然,语文教育要学习语言,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事实上,那种纯粹的无实际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也不存在)。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语言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树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价值所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渎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一度时期,“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为“应试”而进行的近似于“技术化”的语文训练总是在消解着学生作为“人”的思想与情感,扼杀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与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灌输式”教育由于它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远离当今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倾向。加之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飘浮甚至于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这也有力地支撑了语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光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还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施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教材的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文学作品的增加是中学语文新教材的一大亮点。随着教材文学作品的增加,语文教学首先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加强对学生的文学教育。教材中内容丰富、涉猎广博的千古传世之作可说是满目皆然,现代名家名篇可谓是应有尽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光是使学生增加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能起到陶冶情感、丰富想像力、扩大知识视野、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情感体验,不注重美的熏陶,不关注人文素养,一句话,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片最丰富、最肥沃、最美丽的土地,应引导学生去漫游文学的大世界,去领略作品中的险峰峻岭、碧海洪峰、秀木繁花、晓月落日等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进入作品中各种人物或喜或悲、或乐或怒的内心世界,去获得灵魂的陶冶、精神的砥砺。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以文章分析法的方法孤立地去抠字词、抠语法,大讲语言知识,一味地对课文进行理性分析,使作品对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文化等起不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际上,文学作品真正吸引人之处还在于人物本身的“人性”、事物本身的“非物性”(物外之趣)以及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因此,教学中一是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照与理解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活,去拉近学生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全面地看待人物命运的发展,体会写物之妙则要能抓住其神韵,让学生能深入到“人”和“物”的背后去体悟情感,感悟道理。文学作品能让学生区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学生懂得应该正直、善良、真诚、进取、有血性,懂得对社会与自然、人类与生物的全面关怀,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完美融合,懂得生活中还需要忍耐和宽容,懂得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想象和创造;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和品味。体验应当成为文学教育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形象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心理与思想,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说,不去体验,或不能体验、不能真切地体验,是不可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的。品味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也包括其它,如事件、环境、情感、语言等)进行理性观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便含英咀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三是让学生再现和再创造。由于中学生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模仿心理和创造欲望。他们总是不满足于欣赏作品的语言、色彩与声音,不满足于理解作品的环境、情节与人物,有着再现文学作品的强烈愿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声音、动作、感情、思想、精神等去再现文学作品。如诗词朗诵、课本剧表演等。还可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及语言再现能力,修正、充实和完善文学形象.实现文学形象的再创造。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怍品的理解往住又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展示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激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并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新时代,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为依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既包括习惯上所称的儒释道文化,也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古现代文学怍品蕴藏的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非常好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第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悟。比如我国的儒道释文化所注重的修身养性,儒家在人格修养上的诚信仁爱、刚正不阿、敬业乐学、尊师重道、以德交友、严己宽人等;道家在人格修养上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真率旷达、虚怀若谷等;佛学在人格修养上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清静自然等。又如,单从传统文化所蕴藏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来看,从《礼记》的“天下为公”、孔子的“先人后己”到顾炎武的“先天下为公”,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都是堪称典型。第二,传统文化还有助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全和学习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以“技术化”的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目的,从而忽视了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传统文化中则有许多学习心理和学习精神的思想资源,如志存高远、刚毅坚韧、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等对中学生都是非常有用的。第三,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学生个体精神的形成与情感的丰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怍品中,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的小说,从韵文到散文无不凝结着人类思想、情感、精神的气韵,其中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国事兴衰甚至小巷春秋都成了人类文化精神的一部分,要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挖掘对作品的理解。总之,将传统文化融于语文教育之中,可以克服教学中说教式、简单化、表层化、功利性等毛病,而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观念、人生境界、学习精神、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精神情感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形成。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教学;人格培养

1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意义

1.1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而前进的,要改革就离不开创造与竞争,创造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要求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具备较高的人格素养。只有培养和造就出大批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能够经受困难与考验、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未来社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保障。重视学生人格素质,正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做出的必然选择。

1.2重视人格培养也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健全的人格体现一定的社会和时代对于大学生的全面期望和要求,大学生一般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健全的人格视为自己的内在需求和道德价值的目标,并直接加以模仿和追求。大学时期是广大青年学子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素养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其人格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以及大学生自身特点中所存在的一些弱点,如果不能及时对他们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人格培养与教育,这些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定向。所以,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培养大学生完善健康的人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现行外语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的缺失及其原因

2.1重视语言,轻视甚至忽视文化

现在的外语教学都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浅层化的通病,或者说教学工作都是在语言工具的层面上进行,而很少自觉地全面地从文化意蕴的层面上进行。这不能不说是外语教学,特别是外语本科教学甚至硕士研究生教学的缺憾。这种浅层化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浅层化的,体现在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在英语听力课教学中,不少学生用于听力训练的时间并不少,可是进步却不快,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太少;同样,说的能力也不仅仅是语音语调的问题,学生只有在通过大量的阅读,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了解西方文化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达到交际的目的;在阅读上,有的学生在读一个句子或一段话时,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也清楚它的语法结构,但就是弄不懂它的含义,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对该句或该段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写作时要写好地道的英语作文,除了要加强语言的基本功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熟悉英美文化,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因为不同的社会文化孕育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在翻译时只注重句子表面的理解,认为每个单词都认识了就能翻译好,结果译出的句子不通顺、不达意,甚至扭曲原意,这其中文化背景因素占了很大比重。

2.2重视语言知识,轻视甚至忽视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形成了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学生们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应付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从而影响了专业知识学习。原因很简单,专业学得再好,英语没过级就毕不了业,这是不正常的。目前四、六级考试不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在于测试学生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识别能力,这是本末倒置的。应试教育下的考试只注意语言基础知识,以客观题为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在这种情况下,在思想观念上,教师、学生均注重语言基础知识“教”与“学”,不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应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非但没有淡化应试教学的色彩,反而有朝着考研是目标,四、六级是关键,60分是硬道理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最终导致了语言教学没能达到运用的目的;外语教学所花的多学时与实际效果极不相称。对于应用能力的理解,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认识就是将其与口头表达能力相等同,其实在英语教学界,早就存在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或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等的讨论。

3外语教学中注重人格培养的对策

3.1以学生为主,探讨互动的教学模式

在外语教学中,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在真正广泛运用时却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要想真正搞清其中的原因,必须研究学习主体,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上寻根求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学习者并非可塑的泥土,可由老师任意捏成其它的东西。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所有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现在,我们的外语教师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外语教学中考虑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大纲、一套教材来教这些内容?而应该是:促进外语习得的条件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外语教学课堂中创造这些条件?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从教学理论的角度看,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交际的双方都是人,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活动。交际是在两个层次上进行的:信息层次和情感层次,外语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情感的协同下进行的。学生是否能学好外语在于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增强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挥;只有使课堂交际化,师生才能融合在智力与情感的交际过程中;只有学生身体力行,经受多方面的学习和锻炼,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外语教学应该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识与意识等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把情感、策略、文化作为课程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智能;强调了解文化差异,增强全球意识,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2发展外语创新教育

(1)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枯,转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

按照创新教育的理念,教学思想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有了显著变化,转变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教给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要善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整个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中心,要鼓励学生勤学好问、积极思维、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有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创新教育要求课堂上“精讲多练”,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的环境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采取让学生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2)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实行开放性的多样化教学。

英语教学要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必须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实行开放性的多样化教学。其内容涉及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手段和考试形式等方面所具有的灵活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不能被动地受教材的制约,要敢于跳出现有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材内容是不变的,而教学对象是可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合理选用主教材或配套辅助教材的基础上,增加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适时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采取启发式教学,以提问、研讨等方式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树立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电教媒体,善于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应用于教学,积极开发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开阔学生视野,增加信息量,突出重点,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素材,扩大学生思维空间,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创新的能力,测试可采用以口头报告、复述、演讲、翻译、小论文等为主的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以检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主,改革题型,降低闭卷考试的比例,增加主观试题。

(3)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发挥学生创造潜能。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者的情感控制,即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学生的动机、态度、意志、情感、个性、兴趣、策略、方法等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就要求教师善于充分发挥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具有动力和暗示的作用,要提高语言学习主体的学习效率,就要克服来自学习主体的情感困扰。外语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够促进智能发展。对智力活动起着定向、推动、调节、强化等作用。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必须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善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表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为智力活动提供动力,让非智力因素在对知识转化为智能中起强大的动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邓清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