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

一、研究思路和指导思想

本研究以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1”为媒介,以现代学习策略、元认知为理论生长点,在高一化学教学中设计可操作的元认知优化训练方案:激发兴趣;规范和形成常规学习习惯;抓住学科特点培养学科思维和方法;通过自我提问法、目标激励法、时间管理法、自我评价法、阶段总结法等来提高学生的元学习能力,旨在寻找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学习监控力的方法。

二、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平行组实验设计,自变量是高中化学元学习能力训练。因变量是学生化学成绩、化学元学习能力和化学兴趣态度的改变。通过实验考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模式:(1)单组前后测设计G:01―X―02;(2)实验班与普通班对比实验。

三、实验目的

以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1”为媒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设计可操作的元学习能力训练方案,并考查此训练对“学生学习兴趣、化学成绩和元学习能力各维度的影响”,旨在寻找出提高学生的元学习能力、自我学习监控力的方法。

四、实验假设

1.元学习理论和新课程功能相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化学元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2.元学习理论和新课程功能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五、实验材料

1.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1)》,2007年3月第三版。本研究将元学习能力的训练渗透到该册书的教学中。

2.问卷调查表。中学化学学习过程的元学习能力问卷。该问卷是依据北京师范大学董奇、周勇编制的“学习自我监控量表”,借鉴王会丽等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有关量表,又经深入了解高一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经综合分析归纳编制而成。经小范围预测后,对问卷初稿又做了进一步修改,最终形成该问卷。该问卷共50道测题,测量学生在学习中的元学习能力高低,共有三个方面八个维度,包括学习活动前的准备性和计划性,学习活动中的意识性、方法性和执行性以及学习活动后的反馈性、补救性和总结性。其中,准备性,如学习之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创设好学习环境,调节好情绪与精神;计划性,如学习之前做好计划,对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去学以及学习时间安排等进行计划;意识性,如上课时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讲这些内容,可能以何种方式讲这内容等;方法性重在一般方法、预习、上课理解、复习、课后练习五个亚维度所采取具体的方法,如预习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听讲时重在弄清老师讲课的思路,应采取理解记忆的方法,及时复习等;执行性的表现,如上课克服开小差的现象,坚持在完成学习后做其他事;反馈性侧重对学习状况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补救性要求学生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学习采取补救性措施;总结性意指学生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如总结自己或借鉴别人和书本上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不断提炼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该量表的评分办法采取六分制:完全不符合表示l,基本不符合表示2,有点不符合表示3,有点符合表示4,基本符合表示5,完全符合表示6。某学生在某维度所有试题的得分总和,作为该学生在该纬度的得分。施测所得的一致性系数a=0.97。试题分布见表4-1。

3.化学学习兴趣问卷。(见附录1)该问卷由杨育玲的《物理学习兴趣、态度调查表》改编而成,能反映学生对学化学习的兴趣程度。该问卷采取5分制评分办法,评分标准为: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说不清楚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l分。所有试题得分总和作为该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的得分。分数越高表示兴趣越高。

4.实验前后的化学测试题2套(前测和后测各1套)(见附录2、3)。玉林市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和期考题。两套试卷都重视双基、突出重点,注重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考核,与生活联系紧密,有较强区分度,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化学学习的实际水平。

六、实验对象的确定和无关变量的控制

本研究以博白县中学高一年级两个自然教学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0班学生作为实验组,11班学生作为控制组。这两个班学生都是按中考成绩高低三个层次随机抽取分班,所以两个学生总体情况比较均等,平均成绩相近。以学生的中考化学成绩作为划分依据,将成绩为84、100分之间者划分为优等生,将成绩在60、84分之间者划分为中等生;将成绩在60分以下者划分为学困生。被试构成情况见表4-2。

实验班和控制班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人数相近,可以认为学生基础基本相同。

两个班在学生人数、性别比例以及前测成绩等方面都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两个班由同一教师任课,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的授课总时数、课外作业量尽可能保持一致,且都要参加不定期的小测验、两次相同的月考,两次阶段性(考试期中段考试和期末考试)。使两个班学生这个变量具有初始的一致性,以保证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七、实验的程序

1.前测。以高一新生入学后摸底考试成绩为前测成绩(分班时按成绩由高到低循环排列,各班无显著差异),同时进行化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化学元学习能力问卷调查(前测)。

2.通过观察、谈访、问卷调查明确高一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和新教材使用状况,利用新教材特点设计学生化学元学习能力训练可行性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的元学习能力是自发形成的。实验组按元学习能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元学习能力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与教学活动相结合进行。实验时间从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为期一学年。

3.后测。包括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调查问卷;学生化学学业成绩;化学学习兴趣水平测验题。

用对实验结果(调查问卷和前后测成绩)进行分析和处理。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学年实验,笔者分阶段对实验对象进行化学元学习能力水平、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进行检测。

定量结果分析:

1.实验班与对照班化学元学习能力前后测比较。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了《高中生化学元学习能力调查问卷》的调查,发放试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元学习能力分数均转化为百分制标准。结果统计见下表4-3和表4-4。

后测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元学习能力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前后测对比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元学习能力训练后,实验班与控制班之间的元学习能力产生了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元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性提高。

2.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化学成绩前后测比较。以高一入学后第一次化学摸底考试为前测,试题经科组成员研究确定,信度和效度较高。以玉林市期末化学统考试题为后测试题,试题为专家命题,水平较高。两次考试流程正规、严格,全封闭流水账评卷,成绩客观,真实有效。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成绩的平均分比较,实验班高出对照班约0.03分;标准差S,实验班略小于对照班;Z=0.0180.05即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后,实验班比对照班学习成绩的平均分高出约16.01分,Z检验发现,Z=2.69>Z0.05=1.96,P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成绩对比说明,结合高中新教材特点实施元学习能力训练,能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3.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前后测比较。

由表4-6可见,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实验前两个班差异不明显。从总体上看,两个班的兴趣水平分都不高。在经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后,重新对两个班进行了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发放试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结果统计见表4-7。

从上表可看到,实验班学生经过元学习能力训练后,化学学习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班的学生,说明根据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

定性结果分析:

定量研究是围绕实验目的而设计的,数据只是反映实验结果的某些方面,本实验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本人还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变化进行定性的考查,发现实验实施后,实验班学生在下列几方面有巨大的变化。

(1)学习的自觉性加强了。通过确立目标,制订计划,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生比实验前更喜欢学习化学,积极主动地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和作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不再害怕“练习和测验”,而是把它们当作检验自己学习得失、方法正误的一种手段。自觉规划学习,自觉对学习进行归纳总结的学生人数也大大增加了。

(2)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了。通过问题清单训练,学生形成爱思考、爱提问的习惯。如在学习SO2化学性质时,我引导学生按物质类别,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有学生提出:既然SO2与CO2一样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性质很相似(如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都能与水结合形成弱酸等),那么SO2是否与CO2一样能与Na2O2反应放出O2?我立即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学生:你问得很好,初步具备科学家的素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接着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2Na2O2+2SO2=2Na2SO3+O2。但也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SO2可能被Na2O2氧化,生成Na2SO4。两种意见似乎都有道理,我没有立即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让他们课后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通过查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以证明各自观点的正确与否。在下一次课上,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结果,经过全班讨论,最终形成正确的方法和结论。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自然容易发现问题,知识与能力就在这师生动态的交往中生成。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肯定和尊重,进一步鼓励了其他学生勇于思考、大胆质疑,把学习思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完全超出了教师的课前预设。很显然,这种超预设问题教学所带来的教学效益是巨大的、长久的,是传统灌输式教学无法达到的,它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总之,经过训练,实验班学习风气浓厚,学生的元学习能力增强,思维活跃,学生不仅能及时完成课内作业,而且每天还主动地去阅读相关的课外辅导书,期考该班化学成绩成为高一年级最高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比控制班强了许多。

九、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的理论假设是成立的,即利用新课程特点结合元学习能力训练,按照元学习理论的原则、方法和策略进行高一化学新课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元学习能力和化学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成绩,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所以,结合学科课程在高一实施元学习能力训练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2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

一、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这次课程改革浪潮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充分发挥了美术特色和优势力量。其中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加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合作精神。为了响应国家教育方针的号召和顺应时代的发展,许多普通高中教育开展美术研究性学习颇有成效,但仍有部分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或开展的方式一知半解,出现了开展方式过于形式化、学生敷衍了事的现象,这样的研究学习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促进个性发展方面无法起到突出的效果。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应该“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它也指明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而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对研究性学习作了解释:“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在美术课程中的重要性,它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教师的“解惑授道”来引导学生习得相关知识,又在实践上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来验证问题的假设,最终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个性塑造的和谐发展。

二、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让高中生在鉴赏中体验快乐

高中生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转型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好胜心,喜欢网络,追求时尚,观念比较前卫。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应该摸清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他们的心理优势,开展美术鉴赏活动。一是以很多高中生喜欢上网的兴趣爱好为突破口,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挖掘网上丰富的美术鉴赏教育资源,并将其有选择地整合到美术教学课堂中,以此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开阔高中生的视野。此外,创新美术鉴赏作业布置方式,如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美术鉴赏作业的布置。例如,高中生可以充分利用QQ、论坛、徽博、博客等网络交流平台,与教师和同学一起在网上进行探讨。二是根据高中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在鉴赏教学中巧妙设置悬念,激发他们的鉴赏兴趣,不断引领他们进行体验式鉴赏。三是根据高中生好胜心较强的特点,适时开展美术鉴赏竞赛活动。鉴赏竞赛能够有效地激发高中生鉴赏的积极性,能够充分调动高中生进行美术鉴赏的兴趣。在美术鉴赏竞赛活动中,高中生为了获得竞赛的胜利,会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从中获得美术鉴赏竞赛活动带来的激情体验。对于获得成功的学生来说,其能够体会到美术鉴赏竞赛的胜利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用心地学习。例如,开展美术鉴赏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会中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美术鉴赏交流,从而在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交流的喜悦。

三、学生应从美术欣赏走向研究性学习

适当的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美术与社会和其他文化相联系的需要。研究性学习使美术鉴赏走向了一个新台阶,赋予了新的意义。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作为指导者,研究性学习的题目由老师或学生自己列出。通过民间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广泛搜集资料,并把所得的图片,视频等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整合、汇总,形成研究报告。这种学习方法,扩大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学习视野,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对美术文化的扩展探索,加大了知识面。美术中的研究性学习,使美术走向生活。例如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美术》一课,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列出多种研究课题,有《中国民间美术一剪纸》、《中国民间美术一年画》等,学生可结组自由选择这些课题进行探索研究,也可在范围内自拟题目进行研究,根据所选课题,学生进行搜索资料,分析研究,最后写成研究报告。有一组学生做的《中国民间美术一雕塑》的报告中,把雕塑分为石雕,砖雕,木雕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配以下载的图片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详细的了解了中国民间美术中的雕塑这一大块,感受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学到了课本中没有涉及的方向,提高了审美水平。

总之,美术鉴赏课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进而创造美的重要环节。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要与时代、与学生实际相适应,不断探索研究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5.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8.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3

一、网络环境下教师在美术欣赏学习里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美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教师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课题,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美术欣赏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和人文知识领域,在学科联系中,美术欣赏与中学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物理、化学、音乐、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比如青铜器的冶炼工艺涉及金属熔点和合金的概念;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政治、历史紧密关联;美术作品的发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与地理相衔接;花鸟画中各类花鸟形体结构的理解完全依赖生物课学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不断 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愿望,这就需要不停地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这样也是教师责任心和学术胸怀的体现。

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 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归纳起来,主要有①课题选题的指导②研究思路的指导③研究方法的指导④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例如,我在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先列出多条研究性课题:山水画中诗情的体现、从山水画里的树种看现代环境保护、山水画与古典音乐的联系等十多条。学生可以选择这些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课题,有的学生就自定了如:从山水画看现代旅游资源、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山水画里的宗教气氛、水墨山水画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品位等优秀的选题。在确定的选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下载保存后继续分析直至完成分析报告。有几位选择《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为课题的同学,在网络资源库中游历了全国著名的名山大川,饱览了以《溪山行旅图》、《潇湘图》、《庐山高图》、《华山图》等为代表的历代水墨山水名作,并且下载了这些山水画图片以及和他们相对应的实地照片和相关的文字说明资料,通过课后的编辑研究,得出中国名山大川不仅有极美的自然景观,还具有极其深厚的人文背景的研究报告,他们还将课题延伸至与古代山水诗相联系,更加感觉到我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博大精神,提高了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审美品位,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 进者。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各学生之间的能力也有差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将学生编排成不同的课题组,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在美术欣赏学习里的地位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学生个人或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后,由自己决定研究内容、方式,结果的表达展示方式。有这样一个实例,园林艺术和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美术中不同门类的两种形式,但是它们的那种亲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内涵将两种艺术形式联 系起来,我们的高中生在学习时感觉到了这一点。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对此建立研究性课题,学生们成立了课题组,作了具体分工安排,他们通过上网查找各类相关资料,不但查阅了著名园林建筑的图片和建筑结构图、研究了园林在中国的地域分布状况、考证了园林主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情况、下载了山水画图片与园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建筑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甚至连园林建筑内部陈设和匾额、楹联的内容都不放过,将这些信息资料编辑,通过一系列对比之后验证了课题。在围绕美术欣赏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中能积极思 维、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查找理论依据,依靠自己查找的资料分析解剖问题最终做出可靠的评价。说明高中的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达到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美术欣赏的终生学习,从而达到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4

高中美术欣赏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开发其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时代,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应当与时具进,研究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学模式。

依据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愉快教学、自主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我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依据现代高中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集合网络资源和技术,引导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实现研究性学习作了一些探索。

一. 首先要正确理解“网络环境”

网络资源的知识包容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具有资源无限开放性和共享性,它弥补了其他媒体传播方式上的不足。表现在美术欣赏教学课上,网络就是博

物馆、美术展览馆和图片库。同学们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图片及其相关背景资料,并可以将学习内容下载保存,再通过软件进行编辑处理,以供长远研究学习使用。

以上只不过揭示了网络的资源观、工具观、媒体观,也就是说将网络作为一种硬件的“物”,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本质应当是强调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即生命观。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络技术与美

术欣赏课程的整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才是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的核心。那么,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

中的地位;以及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1.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美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教师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碰到的难

题,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课题,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美术欣赏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和人文知识领域,在学科联系中,美术欣赏与中学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物理、化学、音乐、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比如青铜器的冶炼工艺涉及金属熔点和合金的概念;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政治、历史紧密关联;美术作品的发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与地理相衔接;花鸟画中各类花鸟形体结构的理解完全依赖生物课学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不断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 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愿望,这就需要不停地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这样也是教师责任心和学术胸怀的体现。

2. 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 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归纳起来,主要有①课题选题的指导②研究思路的指导③研究方法的指导④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例如,我在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先列出多条研究性课题:山水画中诗情的体现、从山水画里的树种看现代环境保护、山水画与古典音乐的联系等十多条。学生可以选择这些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课题,有的学生就自定了如:从山水画看现代旅游资源、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山水画里的宗教气氛、水墨山水画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品位等优秀的选题。在确定的选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下载保存后继续分析直至完成分析报告。有几位选择《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为课题的同学,在网络资源库中游历了全国著名的名山大川,饱览了以《溪山行旅图》、《潇湘图》、《庐山高图》、《华山图》等为代表的历代水墨山水名作,并且下载了这些山水画图片以及和他们相对应的实地照片和相关的文字说明资料,通过课后的编辑研究,得出中国名山大川不仅有极美的自然景观,还具有极其深厚的人文背景的研究报告,他们还将课题延伸至与古代山水诗相联系,更加感觉到我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博大精神,提高了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审美品位,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 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各学生之间的能力也有差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将学生编排成不同的课题组,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三.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地位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学生个人或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后,由自己决定研究内容、方式,结果的表达展示方式。有这样一个实例,园林艺术和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美术中不同门类的两种形式,但是它们的那种亲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内涵将两种艺术形式联系起来,我们的高中生在学习时感觉到了这一点。教师应当不失时机

地引导他们对此建立研究性课题,学生们成立了课题组,作了具体分工安排,他们通过上网查找各类相关资料,不但查阅了著名园林建筑的图片和建筑结构图、研究了园林在中国的地域分布状况、考证了园

林主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情况、下载了山水画图片与园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建筑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甚至连园林建筑内部陈设和匾额、楹联的内容都不放过,将这些信息资料编辑,通过一系列对比之后验证了课题。在围绕美术欣赏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中能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查找理论依据,依靠自己查找的资料分析解剖问题最终做出可靠的评价。说明高中的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达到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美术欣赏的终生学习,从而达到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

四.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

的相互关系

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是人―――人的关系,教师、学生与网络是人―――物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网络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引导、指导学生的美术欣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反馈所学到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这样就形成了如下图模式:

现在网络交互的方式非常丰富,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BBS、QQ、E—MAIL达到交流。专业的美术论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园地,也可以在专业论坛发表个人美术欣赏专著,譬如全国著名的七彩网美术论坛等,当然还有更加专业的艺术论坛,譬如建筑论坛里的美术论坛等,都是人气极旺的优秀论坛;QQ犹如网络电话,师生可以面对面、点对点直接对话;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及疑问编辑成超文本通过E—MAIL发到老师信箱,待教师阅读完毕给与完善的答复;还有网络留言板,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学生通过留言板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镇江教育网里热门网页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5

关键词:四川;县高中;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299-02

虽然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明确指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实行研究性学习方法最为核心的环节。但是,对于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位于四川县城的高中来说,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至少应对以下几个方面的人员进行系统而持续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培训与指导。比如这些学校的各级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1]。

一、对领导的指导

我们实地调查表明,位于四川省很多县城的高中领导,由于所处位置的缘故等因素,他们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缺乏更深入的理解与把握,比如缺乏坚决推行研究性教学的强烈意识,或者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或者还没有创建有效管理研究性教学的机制与交流平台等。因此,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指导与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1.培训学校领导具备坚决推行研究性教学的意识。一是学校领导观念的转变。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学习活动,其理念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有很大的不同。校长及其领导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他们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二是培训与指导学校领导具有推行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强烈意识。只有校长及其下属领导首先转变思想,在理念上认清研究性学习,才能通过对学校教师集体教育思想的领导,使学校集体在研究性学习实施方面达到教育理念上的统一,从而使学校教育工作的方向更明确,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而且,只有校长及其下属领导不断提升自身研究问题的素养,具有锐意进取和创新思维,才会多方聘请各类课程改革的专家对本校教师进行定期培训等 [1]。比如有的学校领导充分利用当地高校专家教授,定期聘请高校教授作为研究性教学的专职教师。

2.指导学校领导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组织管理机制。在行政管理上,学校能否有效地组织管理研究性课程是新课改成功的首要因素。因此,培养与指导学校领导健全研究性学习课程组织机构,如成立以校长和副校长为主管的课题研究小组,负责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全面指导、组织和管理。在课题研究中,实行分工合作管理,学校不同教职员工都有明确的责任与任务,以保障研究方案的顺利实施 [3]。与此同时,学校领导还应组织力量开展切实深入的研究,以便能更好地根据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实际需要,并购建相关的设备设施及其使用条例,以及拟定研究性学习管理办法与评价制度[4]。

3.培训学校领导具有教育技术管理创新的意识。只有学校领导意识到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研究性学习资源库的重要性,才会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改善研究性学习实施条件。比如有的高中领导充分调动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组建由研究性学习专职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 “攻关组”,创设出适合本校师生的“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既方便学校领导及时了解教师指导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以及师生知识更新情况、最终研究成果等,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实现资源共享以及进行研究心得与体会的交流 [1]。

二、对教师的指导

“教师培训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表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研究性课程有效实施最重要的保障。但是,四川省县城高中的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至少有两方面的困惑:一是由于目前在岗的高中教师都是按照旧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尤其是一部分年龄相对较大且因自身教学观念陈旧,或者已习惯了应付高考的应试教学模式,对于新的教学理念难以接受或不愿意接受。二是老师们普遍反映目前对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还仅在认识层面,相关理念与政策都还未能及时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因此,对这些教师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1.更新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将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和保证。为了让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应采取多种方式的培训以改变教师的观念开始 [5]。比如,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学习有关研究学习的理论知识或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向老师们提供研究性学习的实证调查材料;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探讨;对教师进行案例培训或进行实地观摩;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并加以宣传与推广 [4]。只有教师对研究性学习在理论与实际操作层面具有一定的认识,才能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2.指导教师具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要求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原则、方法、程序、评价等相关知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到“渗透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具有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师的开放、怀疑的创新性思维,要求教师在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要求教学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就赋予教师新的内涵和新的角色 [6],如从传统的讲授者逐渐转变为“学习建议提供者”“学习促进者”和“分享角色者”[7]。而教师实现角色与能力方面的转变,相应的培训与指导必不可少。

三、对学生的指导

1.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指导。研究性学习具有社会实践性的特点,需要学生走出校园去关注现实生活问题,并尝试独自分析与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高中生或许会因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以及团队精神不强,或自身缺乏锐意进取、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良好品质等因素,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后极易心灰意冷,甚至放弃自己研究的项目。针对这种状况,学校组织相关专家或教师就学习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与此同时,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学他们的情绪、心理以及课题进展中所遇到的困难等,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如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意志教育、注重培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且,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小组成员根据自身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而进行合理学习分工,如让细致认真的学生偏重于检索文献,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偏重于对较困难问题进行分析,让文笔流畅的学生偏重于多写文章等,以提高学习效率[8]。

2.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不仅是高中研究性学习中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更重要的是指导者。这是因为一方面,教师具备研究问题的能力,因为他们在大学期间做过毕业论文,具备一定的研究意识与技能。而且,还由于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阅读报刊书籍、教学参考资料,自身也在不断摸索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因而有能力指导。而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四川就读于县城高中的学生,之前大都在县及乡镇读的初中或小学,且以应试学习为主,因而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理论与操作方法缺乏了解:如怎样选题、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设计研究步骤、如何确定研究成果的最终形式等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具体研究的技能如做好平时知识的积累、注意收看电视新闻或专题报道、阅读报纸杂志等,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好索引、剪报、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等技能 [9]。

四、对家长的指导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只靠学校不行,还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只有得到广泛的支持,高中推行研究性学习才能有效地实施。针对学生家长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的调查显示,目前四川省大部分高中家长还处于不了解程度,甚至有的家长在某些方面完全不配合,如90%以上的高中生家长都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利用网络来学习,而是武断地认为网络对于应对高考的孩子来说只有消极影响。因此,学校及其地方教育当局应不断加强宣传与指导,如有的学校采用公开信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学校将要开设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家长能支持和协助学校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周庆林.校长必须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性学习立课之本[J].教研科研,2007,(4):44-46.

[2]卢祖琴.中国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启示――基于安徽省泗县一中的经验[D].苏州:苏州大学,2008:5-31.

[3]“关于农村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EB/OL]..

[7]耿杏,孔惠洁.徐州地区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调查分析术[J].中国电化教学,2010,(8):79.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6

一、立题与开题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遵循先立题、再开题的原则。确定题目后,选择以课题研究类项目或设计类项目的形式进行。

接下来,各组成员要根据关键词或研究主题查阅大量文献,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总结,找出拟研究课题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现有成果、研究方法等。同时,每个成员都要找到自己的切入点,确定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全面简洁地表述课题名称,包括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样就达到了立题的要求。接着,应该按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可行性、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任务分工、参考文献等顺序撰写开题报告,并制作课件;课题组在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后,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然后根据建议修改开题报告;完毕后收齐,组长把立题、开题《报告书》交给班主任和指导老师签署意见,最后统一收交学校综合实验教研组负责老师。

二、研究过程

各班各组的研究性学习《立题报告书》《开题报告书》经过教务处或教科处审阅、签署意见后,会及时将其发还各班,这时各课题组就可以按照计划开展研究了。在研究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要及时通过本组成员之间讨论交流、查阅资料、咨询老师等方式寻找解决途径,并用文字、图片、录像、幻灯等形式记录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及时将本课题研究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访谈录、小论文、小制作等打印成电子稿、纸质稿,尤其是要妥善保管好电子文稿,以便于研究结束时上交资料。

待课题研究结束即将结束时,课题组所有成员都要及时认真地总结研究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和集体讨论,总结出研究的创新之处与缺陷不足,以及今后的改进方法。小组所有成员都要回忆研究整个过程,写出自我体会与收获。然后,课题组长或全组推荐一名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按“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创新与不足”“反思”“致x”“参考文献”的结构模式撰写结题报告。等报告完成,课题组成员再集中召开结题报告会,负责人在会上陈述整个研究过程,展示研究结果,指导老师或答辩委员及同学应该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成果呈现、材料收集等问题进行提问和建议,课题组成员对问题进行解释、对所提建议做出回应,再根据他人意见或建议修改结题报告、及时定稿、打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