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期末自评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期末自评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期末自评报告

大学生期末自评报告范文1

[关键词] 英国;公民教育;评估;中学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3-0039-03

世纪之交,公民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焦点。1999年英国资格与课程局(The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QCA)宣布,从2002年8月起,中等教育阶段(key stage 3、4)开设公民课,并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PSHE)作为非法定科目配合进行公民教育。① 英国资格与课程局提出:公民教育包括社会与道德责任、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常识三个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自信,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在当地还是在国家甚至是国际层面上,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担起社会和道德责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理解,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② 自实施以来,英国的公民教育已有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公民教育作为一门国家法定课程在学校实施的时间不是很长,因此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公民教育的评估更成为关注的核心问题。

本文就英国当前的公民教育评估模式、方法进行简要的描述,同时通过对英国学者在三所学校调查的剖析,揭示了英国中学公民教育评估的具体实施情况,以期对我国公民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评估标准

英国公民教育课程的评估都必须按照资格与课程局(QCA)规定的标准进行。根据资格与课程局(QCA)颁布的中小学公民课程标准,其中第三、四关键阶段(key stage 3、4)包括如下内容。③

第三关键阶段(key stage 3,相当于我国的初中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技能、知识与理解方面的学习,广泛掌握和理解有关社会热点事件、公民权利、公民责任、公民义务、志愿者团体的作用、政府职能、公共服务机构、刑事司法以及法律体系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学会搜集信息、组织与发表个人意见、包括如何使用媒体等,学会理解社会的变化。再者,学生应参加校内活动和校外社区活动,对己、对人、对学校和社区表现出个人责任心和合作愿望。

第四关键阶段(key stage 4, 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要求学生继续通过技能、知识与理解方面的学习,广泛掌握和理解有关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公民权利、公民责任、公民义务、志愿者团体的作用、政府职能、刑事司法以及各级法律与经济体系,学会获得、使用不同的信息渠道,包括利用媒体搜集资料、能组织和表达个人见解,同时学会评估社会各个层面中的社会变化方式的影响。另外,学生应有效地参加校内活动和校外社区活动,积极参与一些重大事件的评估,对己、对人、对学校和社区表现出个人责任心和合作愿望。

二、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评估方法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评估中,教师是第一负责人,教师必须根据英国资格与课程局所规定的公民教育评估标准,评估学生在公民课程学习结束后的成效。公民教育所采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④

1.运用学生的档案袋进行评价

目前英国很多学校正在发展运用以档案袋为依据的评估方式,用以搜集学生公民教育方面取得的进步。⑤ 开设公民教育课程的学校都会为学生保留一份公民教育的进展情况和成绩记录,包括在关键阶段末教师评估的结果;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实践活动等相关的资料;学生合作完成的任务;学生的书面作业如研究报告、观察报告等。这种档案袋评价方法既可以用于平时学生掌握公民教育的形成性评价,也可以用于年终或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

2.利用多种资源进行全面评价

英国的中等教育评价方式不仅运用档案袋,也考虑到学生的全面表现。教师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评估时,通过开展班级讨论,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在技能、知识和理解方面的长处与不足,根据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利用多种资源证明学生在关键阶段取得的收获。例如,学生的个人陈述、自我评价、公民日记、网页制作;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和实践活动相关的照片资料、在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学生的书面作业如研究报告、观察报告、思想汇报;教师的观察日记、会议资料、活动记录;同伴观察记录等。

3.注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教师在给出公民教育最后结果之前,一般会安排学生自评和互评活动。首先让学生填写个人评估表,在师生面前做自我陈述,汇报在公民教育课程中的成绩和不足。然后,同学们对这个学生的陈述和实际表现进行评议,给出结果。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的情况,结合学生平时在公民课程中的表现给出最后的评估结果。

三、英国中学公民教育评估的具体案例分析

英国公民教育进入正式课程以来,很多学者、教师、政府主管部门都很关注其实施,也进行了多项研究。玛丽・理查森(Mary Richardson)于2005年10月对三所学校的师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三所学校的评估方法如下:⑥

学校A:学校里8~11年级的学生都有一个档案袋。档案袋包括:学生每学期末完成的书面作业;学生的个人陈述;参加社区活动、班级讨论的记录;参加志愿者工作的情况;教师的评估等。除此之外,学校为了更恰当地进行区分,还划分了8个等级。通过这些评价方式使学生更加了解他们在公民教育课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学校B:学校为学生保留了一份记录作为公民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PSEC)成绩的证据。在第三关键阶段(key stage 3)的最后,学校并没有正规的考试,只有一份简短的个人陈述。在每学期末,学生们都会收到一张记录卡,且要求他们记录平时的实践活动是否与公民教育评估标准一致。

学校C:所有学生在第三、四关键阶段(key stage 3、4)都有一个档案袋,包括书面作业、考试、志愿者工作情况、参与社区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学校根据评估标准也划分了等级。学校重视学生的参与,利用自评和互评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自己公民教育知识、技能和理解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在调查中,玛丽・理查森发现教师对学生公民教育课程成绩的评估还达不到得心应手的程度。由于公民教育课的大多数老师是从其他课程中改行而来,虽然也接受过短暂的公民教育培训,但仍对公民教育准备不足;再者,教师习惯了原来的课程评估方式,对于公民课程的评估还存在着很多困难;不仅教师如此,学生对公民教育评估的认识也很模糊。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些学生能够列举他们参与过的一些公民教育评估方式,如测验、书面作业、公民日记、参与社区活动、自愿者活动等,他们也乐于参加这些评估方式。但是对于有些评估方式,学生们却不能够理解。首先受传统评估模式的影响,一些学生认为没有等级的评估不能算评估,如班级讨论、观察报告等;其次,很多学生在评估中仍处于被动位置,在进行自评和互评时措施不及,而且还不能独立地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个人目标。

四、英国中学公民教育评估的启示

我国的公民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前不久闭幕的十七大报告中其中有一个重要论述:“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进一步确定了公民教育在我国的重要性。为了尽快促使我国的公民教育评估走上正规,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公民教育评估的相关经验。

自2002年公民教育在英国被正式引入课程体系以来,有关部门就陆续出台了有关教师培训的规定,出版有关教材,制定相关标准以配合公民教育能顺利完成,并且建立了学生应达到的目标作为评估的标准。仔细考察英国公民教育的评估开展情况,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学校实践有如下启示:

1.确保公民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

成功的公民教育的第一要求是,必须拥有相应的地位和明确的课程时间。2002年英国中学公民教育正式成为了国家标准课程的必修科目,在学校课程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2.评估标准从知识性向活动性转化

英国的公民教育除了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外,更关注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表现,这样就可以更加准确地对学生的公民教育水平加以评估。而我国的公民教育多采用书面考试,考查知识的掌握,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但是公民教育评估离开了学生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很难得到准确的评估。

3.增大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比重

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为唯一评价主体的状况。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也使得在活动中评估变得更加准确,因为每个人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不一定了解,但同学却是一清二楚。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科评价基本上以教师的评估为主,学生没有参与的渠道。但公民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仅由老师进行评估显然是不充分的。英国的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虽然老师是评估的主要负责人,但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评占很大比例,值得我们借鉴。

4.加大公民教育教师的培训

教师是公民教育课程的主导者,从计划、实施到评估,都必须能熟练地胜任。目前大学里并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只是在历史、地理、政治等专业里有所涉及,教师缺乏系统的公民教育知识,而对评估的方法、标准就更是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同时,公民教育的教师专业培训应该适当保持较高的标准,要求在国际规范、标准和期望方面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对人权、积极的合作学习的强调。⑦

注释

①陈鸿莹:《英国公民教育简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第39页

②The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QCA).What is citizenship education?[EB/OL].,2007-11-18

④The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QCA).Citizenship:A scheme of work for key stage 3-4 teacher’s guide[EB/OL].省略.uk/qca_4840.省略

大学生期末自评报告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教育;价值;创新

G641

顾名思义,个性化教育模式兴起于近两年,它指的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在个性化教育的塑造中,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个性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根本上说,个性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挖掘学生的优点、凸显学生的长处是个性教育的内在含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个性教育指的是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思维发展模式,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的价值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曾经提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并且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个性教育的提出对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能够预防学生误入歧途、沾染不良的习俗。另一方面,能够充分鼓励学生挖掘自身所凝聚的思想精华和价值品性,帮助学生树立独树一帜的个性,进一步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含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个性化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的具体问题

(1)授课方式“大众化”,忽视教材个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过于重视大学生思想理论教学、忽视思想实践课程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当前部门高校的思想教学中,所选用的课本、教材和其他学校寻去的本科、专科教材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这样一来,导致高校课本中传授的知识过于宏观,在教材上并无针对性。直接引发授课方式、教学结构、培养计划、学分制度较为“大众化”“统一化”,不利于学生个性才华的展示挖掘。

(2)教学模式“灌输化”,忽视学生个性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发展个体,因此在教学形式上需要教师进行有区别的对待。但是,很多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都重视“照本宣科”,使大学生感受不到思想政治知识的趣味性,甚至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和全面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评价考核“单一化”,难以树立威信

学生是教育的施主体,在考核机制上,学生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大多数来自于期末考试,在评价机制上也多采用“学分制”的评价形式。没有根据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合理的搭配。没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个性发展意识。

三、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个性教育的具体措施

(1)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应该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发展途径,在精神教育的推进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言行特点和心理需求,协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敢于探索、相信自己,具备坚毅、果敢、善良的良好的道德品性。其次,要加强大学生思考能力的哦培养,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思路。当学生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要使他们具备对事物客观严谨的分析和认识,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除了教育方法的创新,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感,树立科学的精神创新理念,尽量减少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干扰和影响。

(2)建立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在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宽松的教育环境和融洽的校园文化是增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条件。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大部门院校都实行“大锅饭”式的教学管理模式,这一方法不利学生的培养。而“目标管理”方法则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树立“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培养目标。例如,将思想教育设置为理论阶段、实践阶段、融合阶段三个方面层次。要针对学生在某一课程、某一特长上,推行者三种思想教育阶段。在大一、大二理论阶段,注重加强学生对健康心理的理论认知。在大三实践阶段,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通过选修课和必修课相互结合的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大四、实习期等设置为融合阶段,通过增加学生自身行为、道德水平的提升,增加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效果更佳突出。

(3)构建科学化的评价模式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沿袭了“应试教育”的发展模式,以分数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化,个性教育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评价机制变得更加立体、生动。要以学生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助、教师评价为综合的课程评价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全面的评价中感受自身的价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统的教育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个性化的教育研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不断满足大学生成长成人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谭谦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葛亚莎.个性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4).

作者简介:董璇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9.12 性别:女 籍贯:河南南阳

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菲律宾马尼拉大学,指导与咨询专业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团学工作(学院团委工作)、高校学生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和辅导员工作思考)等

大学生期末自评报告范文3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管理流程

当前,全国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上都下了很大工夫,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更高标准的角度来看,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要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流程,以为增强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阶段在教学管理上有着不同的要求,它们一起构成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管理流程。

一、准备阶段的管理

(一)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保障实践教学环节沿着预期方向正常进展的控制要素。确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的初始环节,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首先应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理论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即要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总目标而设立,并根据实践教学自身的特点和相应规律,确定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分别要达到的要求。在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各种目标之中,培养大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是根本性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其他目标都要围绕这一根本目标而确定。

(二)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

有了宏观指导性的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还不能进入实施环节,实践教学实施之前还需要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而使教学目标分解为明确的任务,师生在接受了明确的任务之后才能开始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教学计划是实践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确定教学目标的下一步就是制订教学计划。制订有效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教学计划的内容大致包括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任务的分解,学分学时的安排,时间地点的明确,人员构成的安排,考核评价的规定,奖励表彰的办法,等等。

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

(一)四种基本实践教学形式

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及长期的实践经验,我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致分为社会调查、比赛活动、公益活动和教育基地等四种基本形式,这几个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各种形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如下:其一,在社会调研这种形式的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分组,提供选题,确定调研题目,讲解调查问卷设计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操作程序,以及掌控调研的进展、定期收取小组活动原始材料和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等等;学生的任务是进行选题、讨论、设计问卷、开展调查、撰写报告,等等。其二,比赛活动形式的实施过程大致包括由每个班级推选出一名代表组成活动筹备小组,对比赛进行宣传、动员和协调,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门则要负责聘请评委、组织评审和评优表彰。其三,公益活动形式的实施过程中大致分为选定主题、开展活动、进行总结等步骤。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在活动结束后上交活动原始材料(活动的照片、车票、所在单位领导的意见等),撰写活动感想并进行经费报销;创作性的公益活动组还要进行作品创作、组织排练,任课教师组织不同班级的交流汇演及评优评奖,等等。其四,教育基地形式的实施过程大致是,任课教师负责前期联系、经费落实、时间安排、分组并指定负责人、提出参观要求,等等;学生负责人负责后期联系,根据经费选择交通工具,组织本小组进行参观活动;活动参加成员应遵守活动要求,撰写观后感并上交。

(二)实践小组的组建和监督

实践小组是大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实践小组的功能和作用,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关键要素,我们对此进行了单独分析。其一,实践小组的组建。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应以自愿为原则或者由老师编排,按小于10人的规模来组织小组,并由小组自己推举组长1人。实践教学小组原则上不跨学院组织。其二,活动主题选择和活动计划制订。实践教学活动主题的选择,以实践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规定的基本命题和要求进行申请。申请前小组成员应就拟申请的课题进行研讨,分析从事该题目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形成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和分工,联名书面提出申请。每种实践教学形式之中同一活动主题原则上接收不超过2个实践小组,且这2个实践小组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指导教师从各小组提交的申请材料中择优选择,保留合理的选题,去除不合理的选题,这样就保证了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三,集中辅导、过程指导和小组研究。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任务开始之初就要详细介绍好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程序性规定及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形,并在任务进展期间灵活安排集中辅导,听取实践小组有关工作汇报,进一步落实工作计划安排和小组分工,还要与各小组一起研究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有关建议或思考,并记录在案。实践小组原则上应由组长参加指导教师组织的集中辅导,并由组长在小组活动中传达。其四,实践小组的集中活动。实践小组可以采取成员分头活动的做法,但仍要保持一定数量的集中活动,例如,可以规定每一小组集中讨论或研究的次数不得少于4次等,在小组集中活动中成员轮流担任讨论记录工作。在进行讨论或研究时,成员应事先准备书面发言内容或发言提纲。其五,实践小组总结和交流。小组总结或研究报告应通过小组内的讨论,适当加以任务分解,由各成员分别完成,并由一人加以统稿。在提交小组研究报告前,应通过小组总结的方式,系统审阅拟提交的报告,同时形成小组成员自评分并分别签字确认。小组总结或研究报告提交后,指导教师应尽快审阅并进行讲评。

(三)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控制

在实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时间控制和进度安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了科学的进度安排及合理的时间控制,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的顺畅并最终完成任务。根据我们的经验,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控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其一,在教学第一、二周,教师向学生布置实践教学任务,讲解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组建学生的实践小组,进行初步的活动内容和主题的选择。其二,在教学第三周,各实践小组最终确定活动内容和主题选择。其三,第四、五周各实践小组确定本小组的实践计划,教师在此过程中至少要集中指导两次,各实践小组至少要集中活动一次。其四,第五周至第十周是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指导,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并要注意保留活动的信息或纪律,各实践小组在实施过程中至少要集中活动两次。其五,第十一、十二周,学生进行总结汇报,教师评定成绩,开展总结表彰等。其六,第十三周、十四周,教学管理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门进行实践教学的评估总结等收尾工作。

三、总结阶段的管理

(一)考核评价的基本流程

一般来说,课堂中的理论教学看重的是期末考试成绩,与之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更侧重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整体表现的认定。每门实践教学课都应成立实践教学考核小组,组长由各门课教研室主任担任,考核小组对每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应制定相应的考核表,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考核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社会调研形式主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任课教师可从调研报告的分工和日常考核记录之中考察各组成员的表现;对于调研报告本身的考核评价也同样重要,考核小组要对所有报告进行总体检查,对拟评优的报告还要进行专门检查,以为最终评优评奖和表彰活动做准备。公益活动形式侧重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和各种能力的考核,这可以以教师本人在带领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中的观察为依据,也可以学生参加完活动的口头总结汇报作为依据,还可以把接受公益的人或家庭的评价作为依据,而纸面的活动总结一般来说只是一个参考。总的来说,对学生的考评要坚持实践课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规范、合理、客观、系统、多元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促使教师认真教学,学生认真参与,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实际成效。

(二)实践教学的评估环节

大学生期末自评报告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自主学习;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37-02

一、引言

一直以来,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学校没有完全形成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出现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笔者曾对开课的学生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卷调查,发现:67%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对自己没有信心;双休日或寒、暑假几乎不学习的学生占42%;能主动完成学习情况的学生只占12%;基本上能课前自学的学生只占16%。可见,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为此,笔者根据自己教学体会,从学科教学出发,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自学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和自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含义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 or Learner Autonomy,简称AL或LA),是指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负责,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协调性和相对性,它要求学习者能够协调自身状态与外界环境,主动、单独地开展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能力,最早由Holec(1981)提出,定义为“负责自身学习的能力”,即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它包括:学习目标的设计能力、应用学习策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当能合理地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掌握学习的心理规律,学会自我调整和控制,巧妙地运用学习时间进行自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它使理论转化为实践,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积累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设计大体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结果的评价这几个主要方面。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大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入门课,开课的对象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其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后继课程的学习、计算机应用和提高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中,笔者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做好学科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开展自学,督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学科的教学设计的重点在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效果的评价三个主要的方面上。

(一)学习问题导向的设计

学习导向的设计,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任务,从具体设计问题角度,关注不同的教学环节,从入门知识、重点和难点、实践应用等不同方面提出学习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开展自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知识的获取,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过程。学习问题的提出,是学习导向设计的精髓,很大程度上能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的状态,促进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构建知识,拓升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能较快地接受书本知识。

通过实践,笔者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问题导向按教学章节来设计,每章节的学习问题导向分为三部分:一是学习的目的、重点和难点方向,让学生了解本章的学习方向;二是知识点的细化内容部分,是章节所要掌握的全部问题,学生的自学主要根据这个部分来开展;三是布置作业练习,以巩固知识、检测学生自学掌握知识的情况。

学习导向设计能将传统的“教学”转变为“导学”,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收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能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的实现,充分调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学生通过分析、解决学习问题完成对本章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也能进一步促进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统一的,教的过程既传授知识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三类: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主要研究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如“翻转课堂”教学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践操作是知识获取的最佳途径。在以往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课时少的情况下,课堂上能留给学生的操作时间很少,特别是本课程中软件操作知识部分,学生普遍反映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练习,课后的练习因为老师不在旁边,出现问题无法解决,导致操作练习中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操作能力水平的提高。通过实践,笔者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课前,将教学资源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自学;课堂上,以答疑、操作实践为主。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教为辅”的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课时少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颇受学生欢迎。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要从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体,促进了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目前,能够比较客观、全面的反映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的考核与评价,它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及教师的评价,主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判断。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了学生自我评定、学生之间的评定、教师的评定三个方面,学前由教师做好评价表的要求及评分细则的设计,学生和教师根据学习情况给予评定。例如:在每章节学习结束后,由学生根据自学和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填写《自主学习报告》或《课堂表现性评价》,实现自评、互评、师评,让学生了解的自己的学习水平、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进步和知识的内化、提升。终结性评价是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在本学科中主要运用在平时操作测验、期末考试。操作测试是用来检测学生对每一章节学习的掌握情况,成绩可以由学生互评获得,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而期末考试,则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另一种评定方式,由教师负责完成。

教学效果的有效评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起导向作用,促进了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意识,这在潜移默化中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教学相长。

四、结束语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未来社会竞争焦点也在于学习能力,所以新世纪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需要教”。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校内外、课内外相互结合,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今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同时,对于教师,也应注重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源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使教师在整个自主学习环境中起到引领、监督、评价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孙嘉每.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问题与改进[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2] 谢东海,陈坤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24):275-278.

[3] 何基生.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5):75-78.

[4] 薛冰冰,李敏.基于问题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142-144.

大学生期末自评报告范文5

关键词: 形成性评估 英语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 阅读理解

一、引言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Bloom根据评价在教学中实施的时间和发挥的作用不同,把学习评估分为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三类。教学评估不仅包括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估,也包括以学习为目的、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估。目前终结性的考试仍是中国高校英语教学采用的主要测试、评估方法。国内关于形成性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晚,现在仍基本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形成性评估在我国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国内部分高等院校也尝试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评价,但是其研究多数关注的是大学英语教学,而很少涉及英语专业教学。

二、我校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英语阅读课程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之一,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起草《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对英语阅读课程的设置有明确要求,并确定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大纲还指出教材应选用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以便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长期以来,我校英语专业阅读课课时较少(每学期三十个课时)、时间跨度不长,再加上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英语阅读课很难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对阅读课堂的补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尤为重要。但阅读课传统的一次性期末考试的评估方式并不能完全检测出学生的真实阅读量和阅读理解水平,尤其难检测其平时课外阅读情况,从而影响了该门课程评估的准确性,也不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形成良好的反拨作用。

三、形成性评估理论在我校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实践

笔者在形成性评估理论的指导下,把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完善了英语阅读课程的评估体系,并在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在060911、060913班的英语阅读课程中大胆进行了实践,以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改善教学效果。

(一)形成性理论评估指导下的英语阅读课程评估体系

形成性理论评估指导下的英语阅读课程评估体系尝试把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优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我校英语专业第四学期的英语阅读课属于考查科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40%和60%。在保证学生出勤率的基础上,平时成绩全部来源于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形成性评估,而作为终结性评估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试卷和常规试卷没什么不同,其内容和作用在本文中将不作阐述。下面就形成性评估的内容作详细介绍。形成性评估的方法有课堂观察、学生档案、座谈、采访和对话周记等。本次形成性评估的实践中主要采用的是学生阅读档案的制作、学习项目的演示和同伴评价。学生阅读档案中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班级、姓名、爱好的书目等)和书面读书报告,占总成绩的20%,并且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封面和文本资料。读书报告以每两周为一个单位,围绕教师提前给出的杂志、报刊等各类形式的阅读;任务设计结合时事,有强烈的现实性,能促进学生进行积极而广泛的阅读。以下是其中一次任务:

Theme:Online reading

Topic:Olympic English

Tasks:1)list the English-learning websites you can find

2)choose some English-reading websites for on-line reading

3)online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Olympic Games in English

4)after-reading comments/thoughts

对于这次网上阅读任务,很多学生都觉得任务新颖、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而话题又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阅读关于奥运的知识。在奥运相关知识的网络资料的阅读、收集和整理中,学生们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有的关注奥运会的历史,有的关注福娃、奥运火炬的设计,并且在广泛阅读后能发表对奥运会来到中国的真情实感。这些文字资料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个性化的材料丰富了学习档案。

学习项目的演示采取的是口头报告的形式。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上,学生可自愿选择是否作口头报告,但一个学期里(15周)必须做至少两次,取其中的最好成绩记入总成绩,这部分占总成绩的10%。在阅读大量相关资料后,学生都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而且在口头报告时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这种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是阅读供后大家互相交流的平台。因为评估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和交际的过程,学生在评估中思考、推理、总结学过的知识,促使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思想,发展其相关的交际能力。为推动这种交际的顺利进行,口头报告后报告者须回答来自其他同学的问题,提问的同学每提一个问题可得1分,提问环节总分5分。这样阅读课堂就成了学生在就同一话题进行广泛阅读后的思想交流平台。同伴的评价在课外阅读档案中也得到了体现。因为,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有机会检查自己和他人的学习,从而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一个更明确的概念。在阅读档案的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就须与其他至少两名同学互换学习档案进行互评,并留下评语。这部分得分占总分的5%。通过互评,学生们能比较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任务完成情况,从而督促其自我评价,互相促进。

(二)实验结果

在一个学期的形成性评估理论指导下的阅读课结束时,为检验其效果如何,笔者在这两个班级作了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中涉及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阅读量及对本次形成性评估体系中各环节的看法。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尽管只有45%的学生喜欢学习英语,但是95%的学生都认为英语阅读量对学好英语非常重要。从课外阅读量上看,本学期阅读了5本以上课外读物的学生占56.7%,略高于上学期达到此阅读量的50%的比例。认为课外阅读档案的制作和口头报告对其课外阅读起到积极作用的学生比例分别为87%和85%,认为毫无作用的学生百分比为零;90%的学生认为阅读后有必要与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另外在课后对个别学生的口头采访中,学生们都对此次教学尝试持肯定态度。这些都表明形成性评估理论在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实践能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对其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有显著作用。

(三)本次实践的不足和局限性

在这次将形成性评估理论运用于英语阅读课程的实践中,由于条件限制,笔者并没能充分运用形成性评估的方法,只是对其中一些方法的应用,难免会影响其最终效果。在使用到的如学习档案的制作和学生互评等方法时也有些不足之处。如在学习档案的制作中没能明显体现出本学期英语阅读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缺少对以前学习中不足的分析,学习任务的设置也有待改进;在学生互评时,没能制定统一的标准并进行训练,造成互评时主观性较大,互评结果不够客观;口头报告要求用英语表达,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对一些学生来说是影响其与同学顺利交流的障碍。

四、结语

英语阅读教学的特殊性使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的缺点暴露无遗,没有合理的评估手段就不能对教学产生良好的反拨作用。只有把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反映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其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形成性评估的指导下完善和改进我校英语阅读教学是切实可行的,不过其具体操作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Leung C.,Mohan B.Teacher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alk in classroom context:Assessment as discourse and assessment of discourse[J].Language Testing,2004,(3):335-359.

[2]王华,富长洪.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6,(4):69-70.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4.

大学生期末自评报告范文6

关键词: 电工电子学 考核方式 教学改革

课程考核方式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更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1]。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院一直采用以期末考试为主的单一考核方式,直接导致大学生存在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不严,上课时不能认真听课,课外作业完成不够认真,存在抄袭现象;基础理论知识不牢固,影响了听课时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这种一锤定音的考核模式使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严重缺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甚至成为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的瓶颈,所以推进考试内容和方法改革已迫在眉睫。

本文从考核方式改革、考核环节改革和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作介绍,积极探索多种考核方式如开放性的综合设计、专题的调研报告和课程论文、现成实验的故障分析等,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考核。

一、考核方式改革

电工电子学包括电路基础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加上课堂内容信息量大,造成学生课上浑浑噩噩、课下迷迷糊糊。这种情况下,靠期末一张试卷闭卷考试势必导致大批学生不及格。我们将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增加课程论文或者专题调研、专题讨论、课程制作等环节,并将传统的平时考核成绩加以细化如课堂互动情况(主要包括主动提问、被动回答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等)、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如独立完成或者抄袭)、考勤等。重点加强对电工电子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关注,通过实验课程解决必修课程中学生本应掌握,但尚未掌握的理论及构造知识问题,实验教学考核已做实验的故障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3]。强化电工电子学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通过已有的电工电子学网络课程平台增加对相应章节专题的讨论环节或者课程论文,提高学生学习电工电子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书面表达、写作的能力。理论考试以应用为主,尽量少一些记忆性内容,多一些实用内容,考试的目的由拉开档次变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变传统的闭卷答题为开卷答题,允许学生带教材或参考资料参加考试,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深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尤其是提高学生选择、组织、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变知识考核为能力考核。这种开放式的考核注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创新意识和主动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注重实践结果的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4]。

二、考核环节改革

考核环节由期末一次结果考核变为过程考核,将考核贯穿整个学期的授课和实验。重点解决考核环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从而解决理论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在实践操作哪怕是个很小的问题时也无法处理的问题,抑或有些同学实验做得很成功,却不知道为何这样操作,有的学生甚至是看别人如何接一根线也这样接一根,完全没有电路模型的概念,这几类学生根本不适合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不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我们根据电工电子学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非电类教学对象采取多样性的考核模式,如借助网络课程的网络化考核模式、半开卷式考核模式、随堂考核模式、分阶段考核模式和全程考核模式。这些考核模式都极大地丰富了考核环节。变传统的总结性评价为真实性评价,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抛开卷面成绩作为学生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避免学生只注重分数、轻视能力,只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缺点,强化考核环节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和激励作用。减少标准化考试,将考核的重点倾向于实践和技能的掌握,倾向于整体系统结构的掌握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的改革不仅体现在强化过程考核,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需要淡化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学生及团队小组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还需要对考核评价方式做相应的调整,变教师单一考核评价为集体考核评价,在考核过程中成立考核小组,采用由教师评、网络自评、团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得考核结果更客观,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改革原则,我们对2011级、2012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160名学生采用了以下具体的考核和评价方式。

1.“基本电路理论”课程考核由平时作业成绩、平时测验成绩、期末成绩和小论文成绩组成。

2.平时作业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并批阅(作为试点,部分教学班的平时作业在课程网站的习题系统上独立完成,其成绩由习题系统给出)。

3.平时测验分为两次完成,都在网络课程测验系统上独立完成,并由测验系统给出成绩。

4.期末成绩参加课程期末统一考试后,在统一阅卷的基础上给出。

5.学生必须自拟题目或根据任课教师提出的题目撰写课程学习小论文,并在一定形式下进行宣讲、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和自拟最终形成20道课程论文题目、20道课程制作题目。课程论文答辩首先在学生组中进行,评出名次,前几名将在教学班上进行宣讲、答辩,这些在教学班上答辩的论文将公布在课程网站上。最后,根据课程论文及宣讲、答辩情况评定课程论文成绩。

6)作业成绩、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论文成绩在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为:作业成绩及考勤20%,测验成绩20%,课程论文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40%。

四、课程考核改革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通过电工电子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过程与以往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学习,考试成绩较以往更加合理公正,改变了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考试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和水平的测试,被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接受。我校从2011级汽车电子专业开始实行课程考核改革。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将2009级、2010级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成绩与2011、2013级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加以比较。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成绩分布基本上成正态分布,说明不管哪种考核办法基本上都符合教学规律。并且考核改革后学生的不及格率有所降低,不论是最终的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分还是总评的成绩都有一定的提高,很少有学生不及格,大部分班级的不及格率下降到10%以下,具体情况见下表。

通过改革考核方式,我们发现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较前几届有了很大的改变,勇于提问,敢于同教师交流,尤其是课程论文和课程制作对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尤为突出。

本文针对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学习的困局,立足于“电工电子学”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融会贯通相关课程知识。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不能仅仅依靠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仅仅是衡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更应该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积极改革和探索,使电工电子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工科非电类专业更有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黎明,付扬.少学时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292-294.

[2]李文.工程背景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54-257.

[3]张传洋.面向工程教育的电工电子学教研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4):25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