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有效教学 实践
引言
化学是一门非常讲究实用性的科学,化学课程本身应该是比较有趣味性的,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初中化学课程都脱离化学本身的趣味性,更偏重理论和公式应用。严重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随之影响应有的课程学习效果。初中化学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也是今后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所以应用有效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1.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思维模式不断影响,老师应该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将课堂教学主体变成学生[1]。人都有一种固有思维,就是“我的事”和“别人要我做的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是“别人要我做的事”,那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因为学生在其中感受不到自己的主体作用。所以,在课程设置和规划上,老师应该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将课堂主动权和主体交给学生,使其拥有学习是“我的事”的意识。
2.正确的育人观念。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是一个传授者,还是一个反馈者。正确的育人观念不仅是简单地将知识点交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教导学生,以及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初中化学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讲都是新鲜的,本身学生带着一定兴趣和求知欲,所以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求知欲望,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方式,通过正确的育人观念达到同学生的教学共鸣[2]。正确的育人观念是老师较好执行自己教学理念的关键前提,死记硬背不是目的,真正理解并灵活运用才是最终目标。
3.重视教学过程的经验总结。很多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是经过充分教学实践逐渐总结归纳形成的,所以老师要转变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本身的观念,而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教学过程经验总结上。对学生每一阶段学习进程、近一阶段教学成果和学生家长教学反馈等及时总结,不仅是对教育学生的态度负责,还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不断经验总结中,老师同学生之间、老师同家长之间都达到一种有据可依的交流,对促进和谐师生关系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1.通过联系生活培养兴趣。初中化学是一门同现实生活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初中化学知识解答。化学知识的不断研究和拓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生活质量水平。如为什么全球气候会变暖、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食盐为什么可以让菜变咸等问题,都是初中化学知识可以解释的化学现象。如果老师将生活中这些实例联系课本知识点,可以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
2.通过设置悬念培养兴趣。化学现象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现象,很多是无法用肉眼观察的,这就给充满好奇心的学生留下了可以培养兴趣的空间。如无水硫酸铜本身是白色粉末,遇到水之后就会让水变成蓝色。这样的化学现象有很多,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化学作用引发的颜色变化。如果设置好恰当悬念,就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主动了解这一知识点,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
3.通过适当激励培养兴趣。初中化学学习是系统性非常强的课程,从开始的元素周期表到后面各类复杂的化学反应式,都需要一个个知识点积累连接起来。开始学习阶段,老师应该用适当激励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学生课上讲的某一现象,老师用化学知识讲解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这种留心观察生活的行为进行鼓励,肯定学生努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其学习兴趣,对其他学生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三、注重理论同实验的紧密结合
1.增加实验课程的比重。初中化学课程趣味性更多地体现在化学实验上,因此理论课程不应该在全部化学课时中占有太大比重,而且大部分理论知识都可以在实验课程上讲解。单纯的化学理论和知识点讲解是非常乏味的,学生对一些相似符号的不同组合很难产生深刻记忆。如果将这些枯燥的符号用有趣生动的实验表现出来,那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并掌握这些知识。而且化学反应的不同情景是学生区别不同化学方程式的最佳记忆方式。
2.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虽然化学实验本身是比较有趣的,但是同课本知识一样的实验很难提起学生更多兴趣。如果老师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增加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实验就会获得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很多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就是因为有十分具有趣味性的实验课程,如果所有实验都是书本上学生了解的内容,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打击。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实验会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应用化学公式的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4]。
3.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时间。在老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更期待的不是实验结果,而是自己实验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所以老师简单快速地演示实验并讲解完知识点和要点后,要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实验。学生只有经过动手实验后,才会深刻记住每一个实验环节的重点和知识点,并对后续知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结语
在初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教学效果。初中化学本身具有别的学科不具备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所以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化学教学这一优势,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初中化学教学起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聪.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J].中学教学,2015(08).
[2]王敏.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浅析[J].学术研究,2012(06).
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改;科学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国际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国家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显然已经和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素质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被提升教学的日程。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时展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愈发多样化。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之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必要之路。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息息相关。而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国家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赋予初中化学教师教学的责任和使命;其次,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积极地意义。化学本是一门自然科学,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给学生灌输一些干巴巴的知识和条款,势必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化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将会有更强的自主性,对于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教学内容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初级阶段。其实,化学是一门源于生活而有高于生活的学科,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亦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只是学生尚未能站在系统而科学的高度认识这些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而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学生将会站在系统和科学的高度认识化学知识。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多方面。总结下来,笔者的教学主要是要强调一下几点: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加学生对化学知识探索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对化学基A知识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系统性认识,并通过有效地启发,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热情,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用科学和系统的眼光认识化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那么,面对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应当进行怎样的改革和创新,以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学生对化学科学的系统性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想促进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首先得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只有学生对化学学科形成浓厚的兴趣,方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地认识和探索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和探究能力,为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2、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中,教师往往都是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来完成,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仅仅通过演示实验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亲手实验和实践过程,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和把握,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和科学素养。
3、强化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形成对化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认识,基础知识的培养不可或缺。学生只有对化学基础知识有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方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延伸学习,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再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4、通过化学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和了解世界,并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化学现象,促进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标准,不断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初中化学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
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现状 教学策略
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是以感性认识为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了解是建立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之上的。化学实验作为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有力途径,在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层面上讲,化学实验之所以具有教学功能,是因为化学实验在特定的教科书中所具有的功能。而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与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抽象了解逐渐具体化,对化学知识的思维方法和观察能力等都有了全新状态。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重视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并通过教学手段创新,实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笔者通过充分调查研究,对当前部分学校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有了一定了解。主要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与课程时间冲突
当前,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繁重与课时量之间的冲突。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课时少、课堂教学任务繁重的问题。而且,在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是从上一年的九月初开始,到下一年的四月份完成,剩下一个多月时间进行复习。这样的教学安排比较紧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很少有时间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很多教师的化学实验都是通过演示实验进行。有的教师由于课程任务繁重,连最基本的演示实验都没进行,直接给学生讲解现成的理论和定律,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化学反应的现象。这样的教学,致使很多学生在面临实验操作的题目时,往往无从下手。而教师对实验教学课程的无情剥夺,严重损害了学生的求知权利。
2.实验设施不足
实验设施不足是影响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有序进行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初级中学缺乏专业的实验室或者实验器材,尤其是在偏远地区,这种硬件设施的配置更是薄弱。硬件设施的缺乏使得很多教师即使想要进行化学实验,也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无从下手。一些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只能找寻一些简单的替代品完成实验。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化学实验,必须使用专业设备的时候,教师就难以完成。
3.教师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对于培育学生观察能力、探索能力等方面价值。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索能力。而且,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亲身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但是现实过程中,很多化学教师对化学实验并没有充分认识和了解,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价值,这样的教学理念严重影响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1.彻底转变教师的实验教学理念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改变演示实验教学现象,重视学生亲身实践。对于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概括,推断出一些反应原理。此外,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自己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并和学生一起设计和完成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化学反应有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培养初中生的科学实验精神。
2.不断完善实验设施的配置
实验设施的配置是确保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序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化学实验设施的投入力度,确保初级中学有一个正规的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化学实验。此外,在对化学仪器及化学药品的使用过程中,还要加大对化学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保证化学实验顺利完成。
3.合理运用多媒体
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来讲,多媒体是一个良好的辅助工具。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当过度依赖,更不应当用多媒体演示教学代替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对于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来讲,教师可以在实验开始之前,给学生演示实验的流程,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等。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有一个基础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各种器材。此外,对于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实验,教师在无法确保安全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流程的印象,促进学生化学能力的提升。
总之,初中生正处于探索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探索世界的机会和权利。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认真分析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仁茂.挖掘和发挥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探讨[J].化学教育,2012(10):65-6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2012:2-3.
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试验;教学设计
G633.8
前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体制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完善,初中化学课程也得到了相应的教学方法转变,但由于应试教育还占据重要的位置,使得学生往往还是被动式的受教,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很大制约。并且,尽管初中化学课程内容难度颇低,但众多化学公式、元素形式、化合物生成规律等较为繁琐和庞杂,无法掌握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的学生很难有效的将初中化学课程理解并掌握。而将探究性实验引入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和教学之中,则能使学生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能够通过操作寻求到问题的答案,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提出问题并由学生通过试验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对于“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的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课程在初中课程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于纷繁复杂的初中化学知识,若想简单的清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就必须明确化学原理公式的运用和方法的有机结合,而多数初中生所具有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较弱不能够被人理解,则需要用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出结论,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不断的进行分析和理解,并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使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掌握程度极大增强[1]。同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化学教师作为辅助,以实际教学内容为设计中的问题设定,以此形成完整的探究性实验。在此以初中实际课程内容为例,做简单介绍,例如:初中化学中学到的“硬水”,是含有钙、镁盐类的水,化学教师将“硬水”作为探究性实验的内容,让学生将“硬水”逐渐加热,会产生出何种化学物质或化合物,怎样进行区别和鉴定。随后学生根据这一问题,对“硬水”进行加热实验,发现一段时间后,生成沉淀物质,进而再对沉淀物质进行酸类溶解分析,得出生成物质为强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镁等。当此化学实验进行到一半,学生已经能够清晰了解到该探究性实验所使用的物质为“硬水”,并得出结论,生成的物质为镁、钙等的化合物。进而,教师进行简单总结,对学生实验做出肯定,并提出全新问题,此种生成物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哪些生活用品中会出现这样的化学反应,如何才能够消除。随着另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很好的将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转化为全新的化学知识――酸类与钙镁等化合物的反应,即生活中水垢的去除。
学生通过学习中和实验中积极思考,分析出该物质中钙、镁化合物生成的位置大多在用水较多的烧水壶或储水热水器中,长期沉淀物质的积累,会影响生活器具的使用寿命,应当采用同样生活中家中常备的醋酸,即食用醋与之反应,生成氯化镁或氯化钙,对器具进行及时冲洗,即可有效消除。这样就能够将两部分的教学内容融入探究性实验中,并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学生的探究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实验中,教师所采用的方式均为演示法,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对所进行的操作进行解释和说明,对化学反应和生成的化合物更要做重点的讲解,学生没有得到实际操作的机会,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也无法完全理解。而在探究性化学实验中,则是以学生为实验主体,教师作为辅助。在提出研究问题后,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实际动手操作,自行制定实验步骤和顺序,并自行得出实验结果,此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且能通过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理解能力[2]。
(二)教师自身能力的加强
尽管教师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处于辅助位置和引导作用,但作为探究性实验的引导者和协助者,教师的自身能力极其重要。首先,在课程进行之前,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探究性实验设计,找准问题的关键性核心,使学生有前期的理解。
其次,在教学的应用过程中,要对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做出指导和协助工作,对于出现的不同实验结果,教师要找寻出出现问题的步骤,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讲解。最后,在实验结束了,教师还需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同时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化学知识与课程内容,并做到学一点就掌握一点。这些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实践经验,且需要能力和素质兼备[3]。
(三)营造教学氛围
在进行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应保持教学环境的良好和氛围的轻松、愉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较为舒畅的心情进行学习,更能使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提升,并且,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轻松的教学氛围,也能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尤其作为化学实验课程而言,环境的优劣能够对实验结果产生相应的影响,进而制约有效的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化学课程是初中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课程,而化学实验对学生掌握化W知识、促进化学知识有效吸收的有效方式,将探究性方式引入化学实验设计和教学之中,能够使化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并且,由于学生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化学实验,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得更加的牢固,此外,因此种探究性方式还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故还能够逐渐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为素质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兴平.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5(11)08:43.
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相关的化学知识,许多的学生对化学课缺乏兴趣,使得化学成为学生们认为没用或者头疼的学科,这就严重的影响了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观念滞后。教学观念落后是影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观念的落后导致教师以及学生在日常的“教”与“学”过程中不重视,不认真,教学手段不合理等等一系列现象的出现。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自身掌握的相关化学知识进行讲述,学生则在课堂上充当记录老师所说的话,无论是不是重点都机械的记录在笔记本上,至于是否听懂和吸收则不闻不问,即使学生有疑问也不会向老师提出。这样的教学过程只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教学目标却不能够按照预想的实现,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2.教学手段陈旧。受我国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目前许多学校的初中化学教师依然延续陈旧的教学手段,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种自身专业知识的倾倒容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没有展示其活跃的思维能力的机会,对于一些化学公式和化学实验现象上更以教师的言论为准。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论和观点,教师往往忽略或者根本就不给学生发言机会,这就使得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受到了压抑,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严重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教学内容单一。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思维模式形成的时期,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对于化学的教学至关重要。我国目前的一些化学课本知识已经严重的与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相脱节,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另外,我国诸多的初衷化学课以课堂教师讲述课本内容为主,不重视化学实验。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化学实验的课程设置上也要增加课时,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来总结和得出想要的科学理论,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4、教学效果较差。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的学生面临着中考这一重要考试,因此许多教师往往把教学目的放在应试上,对于学生是否对化学有兴趣,是否真正的学到了相关的知识不够重视,这就使得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想。同时,学校在初中化学课的投入上还有待提高。由于学校对于初中化学课的不重视,许多化学教学设施不完整,尤其是化学实验室的建立上。许多初中学校根本没有化学实验室,即使有也是设备不健全或设备老化,不能够为化学的教学提供方便,这也严重的制约着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解决对策的简单探讨
1.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是事物发展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初中的化学教学观念也必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和发展。初中化学的教学应该在吸收传统教学观念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根据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观念来指导初中化学教学,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2.教学手段多样化。在现代新的时代背景下,初中的化学教师应该使得自己的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化。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政府在教育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因此一些现代的科学技术被运用到了教学领域。初中的化学教学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使教学手段多样化。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教师的素质对于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素质的教师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在选用化学教师的过程中必须严格考核备用人才是否具有专业的化学素养,是否具有过硬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学到真正的化学知识,还关系到学生的安全,因此必须慎重。另外,作为一名称职的初衷化学教师还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初中的学生还处于青少年阶段,处于人生的叛逆期阶段,比较叛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只有专业技能与良好职业道德兼备的人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初衷化学教师。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的化学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逐渐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在课程内容的讲解时尽可能的贴近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化学现象,通过自己的分析总结出科学的理论。教师在适当的实际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要尽可能多的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融洽、放松的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于化学课的兴趣。
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高效;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4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092
初中化学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学习化学有利于初中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引导初中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联,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初中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化学教师要善于把握学情,选择具有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创设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让初中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进而形成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比如化学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初中生学习化学没有方法,往往事倍功半;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发挥作用,有的化学教师利用口述和演示取代学生亲自试验等。因此,如何正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提升初中生的化学素养,就成为了每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化学教学经验,主要探讨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策略。
一、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初中化学课堂真正实现高效,就需要化学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积极探究新型教学方式,创设有利于初中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以愉快的心情面对化学,都能够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从而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比如讲《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要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因此在教学时我创设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我通过讲解化学史的方式向初中生介绍的发展史,对人体的危害,告诫学生要远离,还用吸烟者的肺部病理照片教育学生吸烟有害健康,也可从近几年出现的酒精中毒、工业用盐中毒、变质食物中毒等事件中提取有用的教学素材。为了丰富初中生的知识面,我还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商标或说明书中关于人体所需元素和主要功能的介绍,在班级中与同学共同分享,以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给初中生提供了更加宽阔的成长空间,他们可以在情境中增强认识,拓展能力。
二、 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资源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初中化学教学更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课件,可以利用大屏幕给学生播放教学视频或者实验演示等,为实现高效的化学课堂奠定基础。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能够不断地拓展学习资源,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比如讲《原子的构成》时,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考试的易考点,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史料、教材图表的观察分析,了解原子的构成。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教学的难点是掌握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因此,在教学时我利用信息技术将原子的结构图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便于初中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原子,观察原子的运动过程。然后我会让初中生探究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当得失电子时,又为何变成带电的微粒?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把微观世界变成了宏观世界,让学生知道正是由于它们的运动,才使原子结构发生变化,才有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而且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给学生查找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学习资源,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每一名化学教师都必须提高对实验的重视程度,避免通过口述或者演示的方式代替学生动手实验,让初中生能够通过实验找到学习化学的动力,增强初中生的化学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态度。比如做燃烧实验时,我会首先给初中生讲解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等,让初中生能够提高实验效率,顺利取得实验成果。通过实验我希望初中生能够.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我把初中生分成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然后进行燃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化学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操作进行及时的点评和纠正。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我还提出了思考问题: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此时初中生进入到激烈的探究讨论中,每个学生都踊跃发言,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我还在实验课中进行了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化学教师归纳总结燃烧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