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动机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动机实训总结

电动机实训总结范文1

在生产实践中,电动机要经常启动或停止,因此电动机的启动性能对生产有直接影响。小容量的电动机可以采用直接启动方式,但当电动机容量较大时,启动时产生的启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4至7倍,大的启动电流将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比如:启动电流过大将使电压损失过大,造成启动转矩不够,导致电动机根本无法启动;使电动机绕组发热,绝缘老化加速,从而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造成过电流保护装置误动作――跳闸;使电网电压产生波动,进而形成影响连接在电网上的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均会采取一定的方法限制启动电流。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电气相关专业的课程中,通常会将Y-降压启动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扎实的学好,作为任课教师要认真研究,做好教学设计是很必要的。

二、教学情况与重难点分析

(1)教学情况

中职学生的特点: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弱;好奇心强、乐于动手;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较弱。

通过实训教学预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是:1.正确识读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接线图和布置图。2.掌握Y-降压启动的工作原理。3.会按照工艺要求正确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Y-控制电路。4.能根据故障现象,会分析判断并完成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Y-形降压启动控制电路。预达到的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职业综合能力。

(2)重难点分析

学生理解Y-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重点,明确掌握电动机在Y-接法时的接线盒内的接线图,以及掌握电动机在Y接法和接法时的主电路的接线方法,而从掌握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中交流接触器的接线及线路的检测方法。

(3)采用的教学策略

根据以上教学情况与重难点分析,教学策略要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特色,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实训前准备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组装与调试视频,并运用实训仿真教学系统软件,通过在软件中以动画方式介绍星三角降压启动的工作过程,解决了学生对实训内容兴趣不高的问题。采用项目教学法为主导并辅助PPT进行讲解,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采用小组学习法,通过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激发集体荣誉感,解决学生自主能力弱的问题。采用任务驱动法,使理论与实操深度融合,提高职业技能。

三、实训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提前通知学生浏览相关Y-控制电路相关网站,了解Y-控制原理。

(2)通过网上下载Y-视频短片,播放给学生观看,讲述Y-控制应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创设Y-实训目的情境。

为给学生直观感性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创设以下实例情境。

教师演示电动机Y-控制电路的动作过程。当按下启动按钮SB1后,KM1和KM2的主触点动作,电机星形降压启动,电机低速旋转。电机星形运行10秒后,星形接触器KM2的主触点断开,三角形接触器KM3主触点接通,电机以三角形连接全压运行,电机快速旋转。当按下停止按钮SB2后,电机停止转动。假如电机过载,热继电器触点FR动作后,电机因过载保护而停止,报警灯亮。

将学生分成两人一个学习小组,请每组演示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师告诉学生,通过12节课的学习,也可以完成该实验的硬件连接,看到同样的电机运行效果。学生短时间里就能体会成功的喜悦。这种做法既给学生下达了实训任务,又激发学生思考,该如何完成一个Y-控制电路。

(4)目的实施过程。

步骤1:讲解Y-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

教师结合电动机Y-的演示运行过程,通过PPT中Y-动画讲解原理,学生理解Y-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更使学生产生兴趣,即理论联系实际。

步骤2:绘制Y-控制电路原理图。

把标准图发给他们,让每个组通过直尺绘制原理图,标准图见图1。先小组内部互相纠错,然后再小组之间纠错,老师检查并做记录,作为实训平时成绩。

步骤3:Y-控制电路的组装、调试。

引导每个组的学生根据原理图准备材料,并按要求组装好,让小组先自查,小组间互查,老师最后检查。检查无误后,先通电试控制电路,成功后方可再带电动机运行。

步骤4:Y-控制电路故障检修。

教师讲解“排故六步法”:第一步:观察故障现象,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故障前的操作情况和故障发生后的异常现象,以便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发生的可能部位,进而进一步查找。第二步:判断故障、范围。第三步:查找故障点。第四步:排除故障。第五步:通电运行。第六步:做好维修记录,以备日后维修参考。

实训中突发故障现象:有爆炸声,且空气开关跳闸。

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分析判断:一定发生了严重的短路现象。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做到抽丝剥茧、循序渐进。会是哪里短路呢?根据“排故六步法”:

1)根据第一、第二步现象,判断故障原因、范围。故障原因:短路;范围:接触器、按钮、时间继电器、电动机。

2)查找故障点:首先先把烧坏的接触器换掉,(两个接触器已经报废)。然后对电动机主回路进行检查,用兆欧表对电

动机的各绕组(包括电缆在内)进行对地绝缘测量,电动机相间检查,绕组的绝缘值正常。

3)排除故障:接触器上连线松动会导致起弧从而发生短路,但在拆除旧接触器的时候没有发现松动的连线;匝间短路,把电动机接线柱上的连线全部拆掉,用万用表进行绕组阻值的测量,电动机绕组基本平衡;相间、对地电动机绝缘绕组正常;复合按钮故障,没有及时通断,导致“星”接触器没有完全释放,“三角”切换接触器就闭合,导致出现短路。经查,按钮正常;时间继电器故障,即时间控制上出现错误,导致“星”接

触器没有完全释放,“三角”切换接触器就闭合上了,出现短路;接触器辅助触头故障,接触器触点同时闭合,导致短路。

4)经过检查,是接触器触点同时闭合,导致短路。

事故总结:时间继电器不能出现误差问题,这是其一;“星”启动接触器与“三角”切换接触器一定要做好连锁装置,避免同时闭合,这是其二;“星-三角”接触器触头接触良好,应避免触点粘连这是其三;其四其他辅助元器件良好;当然,前提电动机必须保证良好。

通过这个突发的事故,学生感触颇深;一个小小的触头,竟会造成如此大的事故。

电动机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实训教学 项目教学法 模拟排故机床

一、项目教学法介绍

1.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世界处于领头羊的地位。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随即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蔓延,引起一场职业教育的“革命”。它的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强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能力的锻炼。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是起着引导、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学生则占据了主体地位。

2.基本含义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完成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一点说,就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简言之,项目教学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强化“怎么干”“怎么才能干得更好”,淡化“是什么”和“为什么”。

3.实施步骤

项目教学法一般可按照下面五个步骤进行:

(1)确定项目名称:首先由教师布置项目,并且解释项目含义;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项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学习的是哪方面的知识,练习的是哪方面的技能;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2)学生制订计划:学生成立项目小组,制订工作计划,进行合理分工,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教师评估计划的可实施性,做适当提示,以便改进。

(3)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及时向教师汇报完成的进度;教师则观察、记录、答疑、指导。

(4)检查阶段:学生自行检查项目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

(5)总结评价阶段:小组成员先自我评价,各组再实现互评,交流心得;教师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评价,对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纠正,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

二、项目教学法在学校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1.实施背景

学校在调研和吸取兄弟学校的经验之后,研究决定在机电应用设计专业中率先实行“项目教学法”教学。并且学校成立课题小组,校长亲自任课题组长,电工教研组负责具体落实,选定一个有40名学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班,选择5名双师型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分三个阶段来实行。

2.时间安排

(1)2010.9―2012.9(第一阶段):项目课题的调研工作,确定项目名称和设计方案。

(2)2012.9―2013.9(第二阶段):普通车床、摇臂钻床、平面磨床、卧式镗床、万能铣床、桥式起重机床六个维修电工模拟排故实训台项目的研发制作。

3.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课题组成员先在浙江、江苏等地部分中职学校的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进行调研,学习和借鉴他们的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成功经验,然后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名称和具体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

①教师布置项目任务:模拟普通车床、摇臂钻床、平面磨床、卧式镗床、万能铣床、桥式起重机床维修电工排故实训台的制作。

②成立项目小组:由3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30名学生组成:分成6个项目小组,5名学生为一组、每2组配备1名指导教师,分别完成6种模拟排故机床的制作。

③实施阶段:教师给出各机床电气原理图;各组组员进行具体分工:1名学生负责模拟机床外框设计,2名学生负责机床原理图、安装图的绘制、排版、打印,2名学生负责机床电路所需电器元件及材料的购买,5名学生都参与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④学生分组展开制作,教师做指导、记录。

⑤评价总结:6个小组先自评,再实行小组互评,然后由指导教师分别做总结,填写评价表,给出成绩。

⑥评价总结:2个小组自评,再实行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分别做总结,填写评价表,给出成绩。

4.评价总结

我们制定了一张项目教学法评价表,作为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后评分的依据。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名称:X62万能铣床模拟排故实训台

小组成员:杨鑫、王晓平、赵海杰、于洋、李恺强

指导教师:胡建华

1.项目设计目标

(1)参考相关资料,对万能铣床模拟排故实训台进行外框架和安装图的设计。

(2)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电气原理图,然后进行安装接线。

(3)根据指导教师要求,设置线路故障。

(4)完成万能铣床的通电试车调试和故障模拟调试。

(5)填写项目评估表。

2.项目设计

(1)电源设计。采用三相四线制电源:电压380V±10%,频率50Hz±5%,实训台上装有电压型漏电保护装置,强电输出若有漏电现象,即报警并切断电源,确保实验进程的安全。控制面板上装有电流漏电保护器,控制面板若有漏电现象,漏电流超过一定值,即切断电源。

(2)外框架设计。外框采用尺寸分别为195cm×100cm×30cm的不锈钢材料和绝缘板,划分为三块区域:上端区域放置万能铣床实物照片和本电路的原理图;中间区域安装电路,将电器元件安装在4mm厚的绝缘板正面,接线和故障设置在绝缘板背面,从而保证故障的隐蔽性,设置了一块用于放置电工仪表、电工工具的搁板;底部搁板用于放置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底座采用4个定活两便的滚轮。

(3)电气安装图设计。安装图左侧放置万能铣床的实物照片,指示出铣床各结构的名称,右侧放置万能铣床的电气原理图,用红色数字标明走线顺序,并对原理图做了一些改进,添置交流接触器分断动作的信号指示灯。在安装区,我们先测量断路器、熔断器、控制变压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圆形工作台工作转换开关、行程开关、按钮等元器件的实际尺寸,再进行电脑排版,将动作指示灯设置在面板正中下侧,圆形工作台工作转换开关设置在面板正中位置,行程开关设置在面板左侧,按钮设置在面板的右下侧,电源和电动机的接线用接线端子引出,最后打印并贴在绝缘板正面。

3.项目实施

(1)万能铣床维修电工模拟排故实训台成品。

(2)检查。根据万能铣床电气原理图,分别检查电路的接线是否正确,接地通道是否具有连续性,检查热继电器的整定值和熔断器中熔体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用兆欧表检查电动机及线路的绝缘电阻是否良好。

(3)试车、调试。试车在指导教师监督下进行。接通电源后,我们先点动控制主轴电动机、进给电动机、冷却泵电动机的启动,检查各电动机的转向是否符合要求,再通电空转试车,观察KM1、KM2、KM3、KM4、KM5、KM6、KS、YA、FR1、FR2、FR3等电器元件的吸合和M1、M2、M3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试车成功后,再逐个把故障开关打在断开位置,通过观察各电器元件和电动机的状态来判断设置的故障是否达到指导老师提出的要求。

四、经验总结

学校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环节的掌握、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精心策划、研究,收获了许多经验。

1.学生能力提高

在项目各环节中,以“学生占据主体地位”这样一个主旋律贯穿项目始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项目设计环节,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和利用信息这一系列过程起到培养学习方式转变的作用,即从原来的接受性学习变成自主研究性学习;项目小组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分享与合作的乐趣。

2.订单式教学

开展项目教学法以来,我们发现这个班学生的专业课鉴定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在2010年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中,合格率只有70%左右,而2011年、2012年、2013年这三年的合格率却逐年上升,2013年已经达到95%。

学校的机电应用设计专业2010年被评为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实训场地被评为杭州市市级示范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拥有各种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便于组织学生开展机床维修实战演练,将项目教学法的理论成果付诸实践,相当于提前实习上岗,这样毕业生一进入用人单位后就能立刻上岗操作,受到了多家用人单位的青睐。

本学期学校与杭州某电炉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招收了一个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级,运用项目教学法来实施教学,实现订单式教学。

3.存在的不足

项目教学法的开展其实还需要编写一系列配套的项目教学法教材,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争取把项目教学法实施得更加完善,为学校其他专业以后的实施提供参照。

参考文献:

[1]许长斌.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09(3).

电动机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企业电工;技能;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部门、各行业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讯速增长,其中尤以中青年电工居多,他们急需学习实用电工技术。技工荒,特别是高级技师荒已经有几年了,有的企业年薪十万、二十万都找不到技术精湛、技能全面、职业道德高尚的技师。这说明技术断档、技工断档这一严重事实已经危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加速企业的发展,我校近几年办了几期企业电工培训班,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浅谈一下关于企业电工技能培训的几点思考。

1、开发实用的培训教材是搞好企业电工技能培训的基础和前提。

1.1企业电工技能培训教材开发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企业电工培训教材以满足企业岗位工作需要、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问题为目标,专业知识要同生产相结合。(2)针对性原则。教材要从企业的实际生产出发,具有职业岗位的定向性,以提高综合技术能力为教材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实用性原则。教材应尽量减少理性分析和公式推导,多增加技术参数、经验公式、事故案例、岗位生产实际经验总结,把实际经验中的谚语口诀编入教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4)可操作性原则。教材要突出工作程序、步骤和岗位操作规范,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5)综合性原则。教材要对本工作岗位中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6)时效性、先进性原则。教材内容应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1.2企业电工技能培训教材的内容

(1)电工常识。包括常用电工设备图形符号、计算公式、安全用电常识、电气防火、防爆、防雷措施。(2)变压器。包含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结构,各种变压器的用途及维护。(3)三相异步电动机。内容有电动机的结构,产品型号,技术数据,电动机的维护、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4)电器。内容有常用低压电器的种类、型号、用途、常见故障及修理。(5)常用机械电气控制。包含电气控制线路中常用环节,常用机械控制线路,控制线路的故障排除。(6)室内配线安装。内容有导线的选择,配线的方法及工艺,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与维修(7)动力配电线路。包括厂房车间动力配线的技术要求,配电方式,低压配电柜的安装与检查(8)电工常用仪表。包含常用仪表的结构、使用与维护。(9)电子线路与焊接。内容有各种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测试,焊接工艺及技术,电子线路识图。

2、合格的电工技能师资队伍是搞好企业电工技能培训的保证。

教师肩负着培养高质量、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验实践能力,掌握各方面的信息,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方向,成为应用先进科技和设备的先行者。而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有的教师比较年轻,虽然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实践技能和经验短缺,使电工培训不能高效、顺利地进行。针对技能培训师资的现状,一是要对现任教师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组织教师下现场、下实习工厂、下实验室锻炼,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从企事业单位调入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任教,发挥他们传邦接代的作用,加速“专门技术”“技术绝活”的推广普及,这样才能使电工技能培训卓有成效地开展。

3、采用工作任务导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搞好企业电工技能培训的手段

学员在技能培训前由指导教师发工作任务引导文,指明本次培训的任务、目的、要求,学员根据引导文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收集所需的信息,拟定出工作计划,交给指导教师审核,最终决定出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

行动导向教学采取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他们创新,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下面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为例介绍一下此教学过程。

工作任务引导文:思考设计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的工作计划,绘制出控制线路的安装位置图和安装接线图,安装完毕后检查电气线路的可靠性。最后评估所完成的工作。

教师根据以上要求分几个阶段进行教学。

(1)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实训设备的数量对学员进行分组,分发工作任务引导文。(2)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展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在机床电路中应用的视频,激发学员对工作任务的兴趣,使学员在开始工作前对工作任务有一个直观生动的了解。(3)学员根据引导文的要求独立收集所需的信息,如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图,选择出相关的电器、导线、工具和仪表,(4)进行小组讨论,绘制出电器安装位置图和接线图。(5)小组讨论拟定出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检查步骤。(6)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方案,教师和学员共同讨论,对原方案进一步修订,形成工作过程的决策。(7)实施阶段。小组成员根据决策方案进一步分工,要求每个学员能够独立或共同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并做好工作记录。(8)任务完成后,小组成员应根据工作记录对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总结评估,合理填写评估表。(9)向教师展示评估的结果,听取教师的反馈意见。

在此项培训中,教师在现场亲自操作演示,让学员了解实际操作的全过程。要求教师做到“口到手到动作规范,技术标准一丝不苟,操作程序有条有理,重点难点反复强调,安全常识及时提醒。”教师在现场仔细观察,及时纠正错误,使学员逐步掌握要领,最终达到一定的操作水平。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提高学员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专业能力,即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提高学员的方法能力,即能根据工作任务拟定工作计划、实施步骤,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记录、反思、检查,把自己的成果向别人展示,并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三是提高学员的社会能力,即培养学员主动参与工作的意识和承担工作责任的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四是提高学员的个人发展能力,即对工作中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总结工作过程,积累工作经验,从而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

电动机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 综合能力 团结协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为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应用理论知识去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能够根据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去研究、去解决。

维修电工是电工类专业的一门理论联系实际非常紧密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计算少、理解的内容多、实践多,而维修电工专业相关工作岗位操作人员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此课程掌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造成理论基础较差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而在实践操作学习时又因缺乏理论知识,造成对技能操作要点及故障检修原理与方法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虽然上课教师很努力,但学生听课效果却不佳,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兴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取过硬的技能,顺利通过技能等级考核,在维修电工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充分融为一体的能力。现以2011级电子班的教学探索为例阐述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1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

维修电工是一门知识前后衔接紧密的课程,前面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后面的知识。因此,掌握好低压电器的选用、识别、拆装、维修及调试是学好维修电工的前提,掌握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是搞好维修电工实训的关键。这些知识对安装控制线路和排除控制线路的故障是必不可缺的。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先示范,后训练”的方法,抓好基础知识的传授。例如,在了解接触器的结构时,通过对接触器的拆装来讲解其结构,再要求学生进行拆装训练,并说出拆下零件的名称,通过拆装训练,加深学生对交流接触器内部结构的了解,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接触器的结构。学生在掌握了相关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后,就要求他们掌握其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只有掌握好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才能识别三相电动机控制线路图,才能对其电路进行安装和调试,否则,学生对下一节内容的学习就困难了。

2 培养学生掌握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能力

学生在掌握了低压电器和基本控制线路图的基础上,就可以在控制板上进行安装。安装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图,并且能做到快速默画出控制线路图,因为简单与复杂的电路原理图都是由一个一个最基本的电器图形符号组合而成,对学生学会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强调注意事项、安装工艺和安装步骤,然后老师进行示范操作,边示范操作边讲,给学生以直观感觉,便于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巧。笔者采用了“先示范、后训练、再巡回指导”的方法,抓好安装能力的训练。在巡回指导过程中,主要检查学生的安装工艺是否符合要求,低压电器在板上的定位是否合理,安装步骤和安装线路是否正确等。该班钟永强同学的理论基础掌握得很好,但是安装工艺太差,导线不能做到横平竖直,弯线、剥线都不符合要求,漏芯线和交叉线太多,看起来很不美观,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刻苦训练,他获得技能竞赛一等奖。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维修电工学生实训中,笔者采用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逐步引导”的方法进行训练,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向山顶。例如在安装点动控制线路时,让学生先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连续运转?解决的办法是什么?然后才给学生讲解电动机不能连续运转的关键,是没有给交流接触器线圈提供持续的电流,解决的办法是在启动按钮两端并联辅助触点,这样就可以给交流接触器线圈提供持续电流,电动机就能实现连续运转了,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电动机不能停车,因此必须要加入停止按钮,电动机才能既连续运转又可实现停车控制,然后再提示学生连续运转的电动机需要过载保护,所以控制线路还要加入热继电器,就这样一步一步将电器元件引进,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让学生养成了边学习、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4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实际操作要与理论教学同步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安装训练后,给学生设置故障,通过学生排除故障的练习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脑、心、手全方位调动。在排除故障时,确定故障范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此观察故障现象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判断故障范围。笔者在2011级电子班采用了“老师设置故障、学生排除故障”的方法,抓好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例如,学生将控制电路安装好后通电试车,让他们仔细观察电路的动作过程,并根据动作情况分析其工作原理。如果分析的工作原理不正确,老师就边试车边给学生分析工作原理,直到学生掌握为此;如果分析的工作原理正确,则给学生设置一个故障,让学生根据工作原理分析故障现象、查找故障范围、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完后,让学生再次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故障现象,要求讲解思路清晰、逻辑合理。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故障分析及排除,无形之中提升了维修技能。

5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2011级电子班的人数多,光靠老师的力量,无法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因此,笔者采用了“严格考核,以好带差”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该班的教学中笔者有一个专用实训记录本,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实训情况,如:弯线、剥线、露芯线、交叉线、有无故障、有无排除故障等情况的记录,这样学生的进步与不足都一目了然,为因材施教提供指导依据。另外,笔者选了理论和实践都较好的两位学生担任大组长,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他们,直到他们能够独当一面时,再让他们去指导其他学生完成实训,完成后的同学又去帮助其他未完成的同学,这样一帮一,一带一,全班同学形成了很好的团结协作的氛围。同时去指导别人时,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指导中不断提高。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验证理论,学生只有经过不断实践─经验─理论─实践的过程,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能力。因此,职业学校要不断探讨和研究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电动机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创新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下面,笔者围绕矿用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谈一下自己做法与体会。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大型企业―平煤集团承办高职院校,《矿用电气设备》是我院全国示范院校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三门优质核心课程之一,其定位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宗旨围绕“服务于工矿企业”。教学设计基于煤矿岗位用人多且基础应用的电修工作岗位。结合岗位标准要求,将学习分解为若干学习任务,由专职与现场兼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实施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三段式”教学,将课堂延伸到煤矿电修车间;借助现场实训设备等教学媒体,采用多种灵活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考核方式上,学生参与考核过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整个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工程实践、与人交往、团队协作等多方位能力。

二、课程总体设计

1.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矿用电气设备方面的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维修工艺与方法,把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2.学习任务开发

《矿用电气设备》课程在知识的选取与结构安排上,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依据课程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参照《岗位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确定知识点、技能点和学习性工作任务,通过对同类知识点、技能点序化,开发出8个学习任务。(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保养;(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查询与排除;(3)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更换;(4)直流电动机的维护与保养;(5)直流电动机的故障及检修;(6)矿用隔爆磁力启动器的故障查询与排除;(7)矿用隔爆馈电开关的故障查询与排除;(8)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的故障查询与排除,

3.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围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主要从课程总学时、开课学期、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与评价、教学媒体与工具、学生已有基础、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参考文献等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三、教学实施设计

1.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矿用电器综合实训室和电气设备装配车间。同时增设多种教学媒体,为“行动导向三段式”教学中的第一和第三阶段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2)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室与生产现场的工作条件、设备及工作环境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使实践联系实际,将校外实习基地作为校内实训室的补充,缩小学生校内所学知识、所见设备与生产现场之间的差距,教学中的第二阶段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3)教师团队。聘请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的兼职教师,承担第二阶段的现场教学任务,校内的专职教师承担第一、三阶段的校内教学任务,形成专兼结合“双师”结构课程教学团队。

(4)学生团队。将学生3~5人组成一个学生团队,学生以团队形式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团结协作,各有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实施

第一阶段:教师将学习任务下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工作)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补充相关知识,采用启发引导、演示操作、团对协作、小组讨论、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课用到以前讲过知识或上次讲到问题时间长,采用提问方式;讲到设备结构到校内实训室观察或采用多媒体,讲到故障分析采用分组讨论,讲到检修进行演示,作业一般布置开放分析内容,教师对学生个人及团队,针对其出勤、提问、讨论、作业、学习态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考核及评价。并布置下现场工作任务。

第二阶段:学生团队带着工作任务及对企业实际岗位的质疑到校外实习基地,由兼职教师(师傅)讲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兼职教师(师傅)进行演示操作,使学生明确操作工艺流程,设备(系统)完好标准,设备(系统)检修质量标准等。学生分工协作,进行操作、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且通过拍照、抄录、向师傅求教等多种方式,学习企业文化,获取经验知识。兼职教师(师傅)根据学生团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团队之间进行互评。

第三阶段:学生团队将校内所学知识,与校外的实际工作岗位和所学实践技能、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和疏理,并将在现场的见闻和收集的资料归纳整理,实现校内外所学理论实践知识的整合。学生团队通过自制的PPT文稿汇报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教师对学生个人和学生团队的工作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团队之间互评,提出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考核,学生与教师同时参与评价,并且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工作态度、行为能力和努力程度,采用过程考核,包括团队互评、教师对学生评价和教师对团队评价;课程结束后,以答辩和实操等形式,对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结果考核。

五、教学效果

经过06、07、08三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欣喜的说:矿用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极大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内容、课堂灵活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使课堂内外都投入极大学习热情,现场教学使我们既学到理论又掌握技能,同时学到企业文化。实训基地企业领导与师傅感慨说:同学们学习积极性高,理论知识扎实,虚心好问,实践技能学的又快又好,这样学生企业愿留。

通过对矿用电气设备课程近三年的改革与探索,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课程项目化、课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变是促使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电动机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实践教学;机电产品拆装;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05-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永不枯竭的动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才能让当代的大学生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当前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与“用”脱钩的现状。我中心经过长期调研提出了《基于大工程背景下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的总体方案》,对中心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课程中的“机电产品拆装”实训模块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构建了《机电产品拆装》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一、开设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的目的

《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是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课程的模块之一,是对我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的以机电产品认知为目标的机电产品拆装通识常识教育。以机电产品拆装实训为载体,使大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机电产品的基本结构、传动原理、传动过程、连接方法等;通过学习掌握机电产品的拆装工艺技巧,零部件拆卸后正确放置、分类和清洗方法,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机电产品拆装实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引入和环节的组织

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此,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将学习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围绕任务引出知识点和解决方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每个“任务”为中心,在一连串“任铡钡那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操作,当学生完成所有的“任务”后,也就完成了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我们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根据对大学生所应具备素质的要求,对实训内容进行分解,将所用到的知识点、技能进行归类,形成若干个任务模块,每个任务模块有明确的实训目的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我们本着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自行设计制作了具有机电产品典型结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拆装难度适中、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由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和涡轮蜗杆减速器组成的实训装置。避免了教学设备市场采购带来的结构比较复杂、涉及专业知识过多、对大学生专业水平要求过高的缺陷。我们将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分为:教师讲解视频演示学习拆装拓展训练四个环节,真正实现“学用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理论都是大学生所熟知的,每个“任务”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如何应用于实践,遇到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使学生手脑并用,弄清机电产品实训装置的基本结构、传动原理、连接方法、拆装基本工艺技巧和常用拆装工具的选择使用。最后将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归类总结,进行拓展训练,指导教师给予评价。

实训的评价标准:(1)学生是否遵守考勤制度和课堂纪律;(2)学生是否弄懂机电产品实训装置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3)学生制定的拆装方案是否合理;(4)学生拆装的工艺过程是否正确;(5)学生对拆装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正确;(6)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拆装;(7)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否协调;(8)学生是否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三、教学实施的过程

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大学生在实训中,既是学习者,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要提供及时的引导,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解释。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依据中心自制的12套机电产品实训装置,将参加拆装实训的学生分为12个组,每组3―4名学生,每组1台实训装置和1套工具。分组完成后,首先由指导教师利用PPT简要讲解实训要求、实训步骤、实训目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机电产品实训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本次拆装用到的工具如何选择使用。接下来通过视频演示机电产品实训装置的结构和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拆装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结构,掌握拆装工艺要求。然后布置(下达)任务。任务一:理论应用。针对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接通电源后就会转动起来这一现象,提出“电动机转动实现了什么样的能量转化?利用了什么原理?转化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拆装的步骤和操作要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并让同学们结合视频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上述问题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由教师指定同学来讲解,全班学生给予评议。完成这一任务的目的是使学生们通过互动交流,既明晰了各个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二:学习拆卸。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刚才讨论的拆装步骤,依照视频演示按照从外到内、由上而下、先拆组后拆零的拆卸原则对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进行拆卸,并把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进行正确分类放置,指导教师给予引导和指正。学生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机电产品的拆卸方法技巧,掌握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零部件拆卸后正确放置、分类,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任务三:学习装配。学生以组为单位对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进行机装配。教师给学生明确的装配步骤原则上与拆卸的步骤相反,同时强调装配过程不是零件的单纯组合就位,而是要确保零件配合精度,装配过程中必须仔细踏实,严格求精,规范操作,严禁盲目粗糙、乱敲硬套,违反规则的野蛮装配,指导教师负责监查和指导。学生相互协作完成任务,熟悉常用拆装工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团队意识、安全意识。任务四:拓展训练。以组为单位自行完成对涡轮蜗杆减速器进行拆装和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装置的总装,要求学生摆脱依赖,制定拆装方案,方案上交指导教师后进行拆装。指导教师对学生制定方案的合理性、实施过程工艺的正确性、完成速度的快慢和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的协调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合理的、带有创新的工艺方法,请学生进行讲解,全班同学评议。如此,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团队意识,而且起到让学生重视技能学习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四、Y语

经过两年的实际教学检验,与课程改革之前相比,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反映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对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学习更加容易;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也更省力。教学改革起到了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作用,达到了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的目的。因此,要不断更新实训内容,培养出更多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扎实的创新型人才,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义臻,张丽.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机电产品拆装实习教学[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2,(02):179-180.

[2]果莉,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9,(01):14-16.

[3]徐雅斌,等.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03):125-127.

Reform and Practic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Training Course Based o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Goal

CAO Xue-feng,SUN Yi-y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4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