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文1

关键词:翻译;诗歌;互文性

诗歌作为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瑰宝,从古到今对人的精神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翻译家应该肩负起再现原作的形式与精神以及原作的意象的重任,使讲英语的国家的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欣赏汉语诗歌的实质。互文性理论的引入能拓宽人们的思维来理解原文,并且能更好地翻译原文。

法国的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于1969年在《符号学:符义解析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概念。互文性是指任一文本与其他文本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一文本的构成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在这一构成中,某文本与其他相关的多种文本相互参照,彼此连结,形成一个蕴含丰富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的意旨,实践着语言符号在文本间的化合过程。

翻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项活动,而是一种语言文化在互文性质上的转换活动。原文与译文之间本身就是一种互文,因为这一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对原文本的阐释和对目的语文本的创作,这些都需要与其他文本相联系。互文性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和翻译视角。下面就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一、互文性与诗歌的声音传递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已经家喻户晓,无需细细琢磨,单从开头七组叠字的运用就能感受到一种孤苦悲凉的意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音词由七个均等的音部造成一种缓慢的节奏,由平声字“寻寻”起音,并和短促音的“觅觅”构成一个音群,通过“觅觅”的发音在声调高处形成一种自然的停顿,然后用“冷冷清清”在略高的音调上经过过渡接着便连用了三组叠音词,这样的语音组合不禁使人陷入一种凄苦情境。这种高超的作词艺术也让众多译者挠腮。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翻译家是如何通过互文性来传递诗歌声音的。原词引用如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译文一: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林语堂,1961)

译文中用了与原文相同数量的词来表达,并且译文中也是用的复合词。原文七组词,译文重复用了七次“so”,并且这个词在两个词之间重复出现。除此之外与“so”这个词搭配在一起翻译的词都是以辅音d/开头的,而这一辅音的发音是抑音,且这种低沉的发音不断回应,这就更有利于表达原词那种凄惨悲凉的意境美。这种翻译方法就利用的是通过声音上的互文来传达原词的意境。

译文二:

Search. Search. Seek. Se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ow. Sorow. Pain. Pain. (王红公,1979)

译文中,王红公选用了“search,seek,cold,sorrow,pain”这几个词来表达原词的无限悲伤的情调。在译文的第一行,所有的词都是以辅音字母“s”开头。第二行都是辅音字母“c”开头的,最后一行用了两个辅音字母“s”和“p”来开启首字母。并且与原文一样都是使用的叠字,这样不仅保持了原文的形美,还传达了原文的音美。

译文三:

Seeking

Seeking

Searching

Searching

Over ond Over

Lonely and forlorn

Sighing;

grieving

sighing

in the same round(Kwock & MaHugh, 1980)

此译文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格式,无停顿,用语简洁正符合中诗的特点,并且运用了首韵、尾韵等形式把整个情境编织在一起。起始句不断使用“seeks and searches”,组后又陷入一种“sighing and grieving”的境界。看到这段译文我们不禁回忆起Love is Cruel,这首诗。虽然这两首诗要表达的感情不同,但是这种内心的情绪是相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存在着互文性。

从以上三个不同译本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采用声音意象的方式来传达原词的音美。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着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一个对话。为了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美感,这些译者都发挥了各自的长处通过互文性来传递原词的音美。

二、互文性与诗歌意象的传递

在诗歌中,意象内涵丰富,是语句中的关键词汇。读者读到意象会产生词语联想,联想到词所指本身,也会联想到这个物象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存在意义。但是中西意象的传递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许多翻译家都绞尽脑汁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克服这一困难,而互文性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忠实的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以《一剪梅》为例,原文:“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译文:

I loosen my clothes/ Boarding the skiff alone (tr. by Julie Landau)

Softly I unfasten my silk cloak, and enter the boat alone.(tr. by Robert Payne)

Gently taking off the silk coat/ Lonesomely embarking the orchid boat.(tr. by Wang Jiwen)

I unloose my skirt; alone, I take a boat. (tr. by Xu Zhongjie)

Gently loosening his silk robe, he mounts alone the magnolia boat.

(tr. by Liu Wuji)

My silk robe doffed, I float alone in orchid boat. (tr. by Xu Yuanzhong)

在《唐宋词新话》中,谢陶方指出,“兰舟指榻”。王忠文认为,“兰舟”就是木兰舟。对于这个词,由于不同译者的不同理解,他们都采用了不同的词来翻译。在第一和第四个译文中都用了“skiff”来译。第二个译文直接用了“boat”来译。在第三和第六个译文中都用了“orchid boat”来译。第五个译文中用了“magnolia boat”。第五个译文用“magnolia boat”来翻译“兰舟”,这里指的是“木兰舟”。这可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这个词显示出了年轻女子想念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意思。此外,看到“orchid boat”,我们不禁想到一本书的名字Women Poets of China.在第三和第六个译文中用“orchid boat”来译更使译文富有诗意。以上可以看出,译者通过互文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然后忠实地展现在译文中,因此,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就存在着对话。

三、互文性与诗歌典故的传递

典故的文字简练,内涵丰富,是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熟悉典故来源和它所存在的文化语境才能很好地理解典故的内涵。如果译者不熟悉典故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典故的涵义就会感到茫然,也就不可能译出好的译文,这就需要译者不仅要熟练运用两种语言,更要熟悉两种文化。只有掌握丰富的互文知识,才能在目的语中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原文:东篱把酒黄昏后

译文:

At dusk I drink before chrysanthemums in bloom.( Tr. by Xu Yuanzhong)

By the east fence,holding a cup of wine after dusk fell.(Tr. by Gong Jinghao)

“东篱”与陶潜《饮酒》诗第五首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关。一般认为陶潜的诗是写实,因而“东篱”指“东面的篱笆”是正确的。陶潜是有名的隐居田园诗人,他一生淡泊名利,人品高尚,酷爱。从一开始“东篱”就与“菊”有不解之缘,因而在日后不断被借用而感染上“”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被借用范围的扩大,它的含义也在随之扩大。

在许先生的译文中,译者尽量保持原文“东篱”的文化意象而把它译为“chrysanthemums in bloom”,“chrysanthemums”与“东篱”相联系,当读者读到这个词时不禁会运用互文知识产生丰富联想。而在龚景浩的译文中,译者直接译为了“east fence”。这种译法也是忠实于原文,是一种字对字的翻译。相比之下,本作者认为许先生的译文会更好一点。“东篱”与它的前文、后文互为互文,同时原作与译作之间本身又是一种互文,可见其互文的重要作用。

互文性为诗歌翻译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使译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深刻内涵从而更好地传达给译文读者。本文从声音、意象和典故三个既难又典型的方面为切入点,对本文加以了论证,以期互文性在今后的翻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婷.论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J].国外文学,2001,(4):

9-14.

[2]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6:682.

[3] LinYutang,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Heinemann, London: Melbourne Toronto,1961:143.

[4] Kenneth Rexroth and Ling Chung, Li Ch’ing-chao: complete poem,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9: 112.

[5] C.H. Kwock, and Mchugh, Vincent (tr.), Old Friend From Far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文2

答案: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所以是文言文的。

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文学常识:

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古今异义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文章修辞手法:

互文交错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文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对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很有必要;同时,掌握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对于解答几类语文题型也很有帮助。

第一,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很多时候离不开文学文化常识。试看下面的例题。

【例1】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问题:如何理解这首诗中的“闲”字所传达的心境?

古代诗歌是古人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的结晶,解读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离不开背景。诗歌鉴赏也有一个重要原则――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要深入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如果仅据诗面来解读“闲”的意蕴,“闲”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这样解读违背了知人论世的原则,不符合注解中“南宋遗民”的身份。其实诗人内心是无比凄凉、孤独和惆怅的,从诗中描绘出的落日晚照、杜鹃啼血等意境也可得到印证。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是这个南宋遗民群体的情感共性,这就是常识对解读诗歌的重要性。

古代诗歌中的很多意象和意境,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许多意象和意境对应蕴含着相对固定的情感内涵。比如落花这一意象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等;又如象征着高雅,杨柳代表惜别,月光暗含思念,古琴联想到知音,红豆意味着相思,浮云给人飘零之感,落日叫人惆怅,故园使人内心陡生乡愁等。

如2010年江西卷诗歌鉴赏(陈与义《送人归京师》)要求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子规即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了解这些文化常识,解题就容易得多,而且积累的意象越多,解答此类题目越是游刃有余。

长期的文化积累形成了许多固定词汇或典故传说,如“秋水”“鸿雁”“长亭”“灞桥”“司马青衫”“黍离之悲”等,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有固定的内涵。2011年江西卷诗歌鉴赏(黄庭坚《清明》)要求分析“人乞祭余骄妾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了解此句典故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写了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食用人家祭祀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了解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自然就容易答题。

中国文化中的节令文化(如春节、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对应的习俗和文化意义)、饮食习俗等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人的生活或文化活动。如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因介之推为避官而抱树焚死,晋文公便定于此日禁火寒食。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黄州寒食帖》是苏轼一生中最为杰出的书法作品,书帖的内容是苏轼在寒食节当天即兴创作的五言诗。如果涉猎这些文化常识,解读相关诗歌多有裨益。

第二,文言实词题、翻译题和理解题很多时候和文化常识有关。

熟知文学文化常识对于解答此类题目多有帮助。如古代称谓有名、字、号、斋、籍贯、郡望、官爵等之别,还有许多特定称谓,如年龄有垂髫、豆蔻、弱冠、耄耋等;历法中有干支纪时、“朔”“望”“晦”特定日期之类的常识,熟知这些常识有助于理解原文或准确翻译句子。如《登泰山记》中“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一句,只有明确知道“戊申”是干支纪日,“晦”指每月月底,“五鼓”是以更鼓纪时,才能准确理解和翻译。

【例2】2011年全国卷Ⅱ文言文翻译(材料节选自《宋书・郭原平传》)第2题:

若依其贫老邪,耄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句中“耄齿”的翻译是一个得分点,如果知道“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这一常识,自然不会丢掉这一分。这个句子的完整翻译为: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止是我一个人而已。

科举制度和古代官职常识也是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基础,有些表官职称谓或官职变动的词语有时直接作为考点设题。如2010年江西卷文言实词题将“除福州观察使 ”中“除(授予官职)”的解释设为选项,2010年上海秋季卷文言实词题直接要求考生解释“乃徙公治之”中“徙”的含义,2011年全国大纲卷文言翻译题将“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中的“有司”作为得分点,2011年福建卷文言文阅读(《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文言实词题将“起佐郡 ”中“起(起任)”的解释设为选项。

另外,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婉言;因忌讳而用婉言则一般称为讳饰。所以含有婉言、讳饰、借代、互文等修辞手法的句子,翻译时要有所变通,还原用语的本来面目。如《触龙说赵太后》中“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中“填沟壑”是“死”的委婉说法,属讳饰;《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一句中“缙绅”一词,本指古代大臣上朝时将笏板插在腰带里,这里借代指“做官的人”;《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属互文,应译为“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第三,语言运用题中“得体”的要求与文化常识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不少谦敬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如中国古代常用敬词拜(拜读)、奉(奉告)、高(高见)、贵(贵恙)、惠(惠顾)、令(令尊)、宝(宝号)、呈(呈报)、垂(垂询)、光(光临),常用谦词家(家父)、舍(舍弟)、鄙(鄙人)、愚(愚见)、敝(敝人)、拙(拙作)、小(小人)、敢(敢问)、见(见教)等,还有许许多多的生活雅语,如借光、璧还、斧正、芳龄、教祺等,至今仍然活跃于交际用语中,成为交际用语得体的标志,这些也需要多加积累,并在生活实际中适时运用。试看下面的例子:

【例3】 下列句子中的礼貌用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B. 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文4

【关键词】东北民间故事;叙事策略;叙事时间顺序;倒叙;插叙;预叙

【中图分类号】I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005-6

民间故事属于叙事文学的初级形态,相比于文人创作、尤其是小说形式及理论成熟后的1 9、20世纪的中外小说那种精心构设而言,其叙事策略有明显的单纯和重复特点,但却不能因其单纯或重复而得出其文学价值粗劣的评价,它不仅作为文化现象,就是在叙事策略方面也存在着值得研究的诸多问题。

俄国理论家普罗普1928年发表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首开叙事学研究先河。在当时,俄国形式主义之风大盛的总体形势下,他在思想资源上与形式主义同出一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而选择的研究对象却意外地朝向与俄国形式主义研究材料距离很远的民间文化,这种选择的原因虽未能见到普罗普自己的说明,但可以推测,就是因为他看到这块土地上有可耕之处。

就普罗普看好民间故事作为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说,我们起码可以从中发现几个问题,作为我们研究东北民间故事叙事策略的理由:其一,中外民间故事都有着互相沿袭和影响,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改写现象不足为奇,也就存在着结构主义最感兴趣、最容易解释的“规则”。普罗普是从“功能”角度人手并得出结论:民间故事只有7种角色、31种功能。这恰恰就是因为民间故事的重复现象明显,“规则”也容易总结析出。而到了后经典叙事学那里,已经发展为解构主义学派的希利斯·米勒还是着眼于“重复”在做文章,这说明了,重复这一现象,本身就应该是叙事学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从而民间故事在普罗普之后也不应该因其叙事策略单纯而不被叙事学注意。其二,民间故事的生命,与其叙事策略密切相关。民间故事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长久流传,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叙事策略单纯,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值得从叙事学角度研究。其三,普罗普对叙事学理论的首建之功已成定论,但他的民间故事形态研究只着眼叙事功能,存在一个被保尔·利科尖锐指出的缺陷,就是忽视时间问题:“普罗普从不考虑他的功能在什么时间中接续。”利科的观点启发我们,应该注意民间故事的叙事时间研究。

现在我们回到本题——东北民间故事。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民间故事一样,东北民间故事文本海量,与中原文化有明显的承袭关系,又有东北文化的独特性。它故事形式比较简单,适于口头流传,但同时也具有叙事文本所应具有的诸多叙事因素,并表现出独特的一面。尤其在叙事的时间顺序方面,它以其相对富于变化的行文方式反映出特定的东北地域文化,具有鲜明而丰富的内涵,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长期以来东北民众对所处地域环境的生态适应与文化选择。本文旨在对东北民间故事的叙事时间顺序及其主要分类进行阐释,以彰显其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蕴。

一、叙事学的时间理论及术语

叙事文本在对事件描述的进程把握上,属于一种时间艺术。叙事时间在更多注意人物经历和命运的一般读者那里容易被忽略,但从叙事策略角度看它有重要意义。对此,甚至有叙事理论家断然说:“情节变形就是在新颖的体裁、类型和单部作品中一再贯彻时间塑形的形式原则。”

因为叙事学理论是从法国兴起的,许多术语都来自法语词的翻译。在法语中动词有明显的时态标示,其时态划分比英语还复杂和细致一些,所以导致叙事学理论关于时间的术语翻译成汉语后,有明显的简化,也给我们的理解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但也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三个时间表述区域。

叙事学理论对时间的研究说法纷繁,如保尔·利科等学者将其分为讲述时间、被讲述时间和讲述/阅读虚构经验时间三个维度,热奈特和查特曼则都主张,将叙事时间的讨论限定于两个维度里展开,即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辨析这对概念,是对故事文本进行时间维度分析的前提。所谓故事时间,指故事(底本)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呈不可变易的顺序时间序列形态,是一个常数;而叙事时间是它们在叙事文本(述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长短、先后均可重置,是一个变数。长久以来这两种时间之间的差异为作家提供了施展其叙事才能的天地,而这两种时间的距离,也是造成情节张力的主要原因之_。

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关系可分为顺序、时距、频率三个方面。热奈特说:“研究叙事的时间顺序,就是对照事件或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的排列顺序和这些事件或时间段在故事中的接续顺序。”他将顺序又分为两种:一是叙事时序,是文本展开叙事的先后次序,是事件和时间在文本中的实际排列顺序,它潜隐于文本之下,可以变化不定;二是故事时序,是被讲述故事的自然时间顺序,是故事从开始发生到结束的自然排列顺序,是固定不变的。热奈特主要以“倒叙”和“预叙”来涵盖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根据东北民间故事的文本从倒叙、预序以及它所具有的另一种特有的叙事时序——插叙等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东北民间故事的倒叙:“已完成”性叙事时间标示

从叙事学理论而言,所有被叙述的故事都是已经发生的,否则无法叙述。“叙述只能在被叙述的事情发生之后进行,这是不言而喻的。”在小说等叙事文本中,尤其是19世纪现实主义体式成熟后的小说中,时间的“已完成”性质经常不被明确标示出来。而民间故事作为叙事文本,其“已完成”的故事时间性质却经常被标示。东北民间故事与所有的民间故事一样,对事件在时间“已完成”这一点上不回避标示,故事的开端无一例外的都是“原先”、“从前”、“相传”、“在早儿”、“很久以前”、“这是早些年的事儿了”、“不知是哪辈子的事了”等等。这种以一两个词或短语构成的故事引导语,简要地实现了“话语的现在时”与“故事的已完成时”的巧妙结合。这种叙事方式,透露出的是经验主义的训导口吻,造成一种“亲历”(不是讲述者亲历,而是他人亲历)意味的真实性效果,让听者(年轻人或孩子)知道,这不是讲故事的人编造的,而是真实的。这种特点符合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教育文本特点。同时,又狡猾地留有听者的自我选择余地,即,我是听来的,你可信可不信。

除了整个故事叙述上所采用的这种引导语倒叙的特征,在许多东北民间故事的具体的叙述过程中,可以看到某些故事段落间也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这种整体倒叙方式内部的倒叙被称为双重倒叙。

倒叙是对时间上“已完成”往事的追述,是“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一切事后追述”;无论倒叙还是预叙,相对于它们所跻身的叙事而言,在时间上都构成第二叙事。为了进一步辨识倒叙的种类,热奈特还引入了两个概念,一是“时间倒错的跨度”,即倒叙和预叙部分的时间与“现在”的时刻,即故事中断插入倒叙或预叙的时刻之间的一段距离;另一是“时间倒错的幅度”,即倒叙和预叙本身所涵盖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故事时间。借用这两个概念,根据倒叙与第一叙事之间在时间跨度和幅度上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倒叙分开阐述:

外倒叙:倒叙的时间起点和全部时间幅度都在第一叙事时间起点之外且与第一叙事时间的起点不相连续。各种倒叙在叙事中的功能亦不同,外倒叙通常用来回顾补充人物的历史或经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发生在第一叙事中的事件。

例如《牧娃和他的黄骠马》,故事开始讲述了在大草原上有一个牧娃和阿妈相依为命,牧娃有一匹骏马,很想骑着它去参加那达慕大会,但是阿妈不同意。接下来故事讲:“原来,牧娃的阿爸是草原上有名的猎人。就在头一年……”牧娃的阿爸为了保护黄骠马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阿妈不让牧娃骑着这匹马远走。这段叙述中,事件发生的起点和全部时间跨度都在第一叙事时间之外,并且与第一叙事时间的起点不联系,属于典型的外倒叙,并表现出阿妈对阿爸的思念、对牧娃的牵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内倒叙:时间起点发生在第一叙事的时间起点之内,整个时间幅度也包含在第一叙事时间以内;其主要功能一为补充,即填补故事的空白,另一为重复,即对过去事件的意义加以改变或补充,或在新的方面加以强调。

例如《狐仙妻子》,讲述小伙子赵勇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只白狐报恩做了赵勇的媳妇,后来暴露了仙术,县官派人去抢她,发现她已经死了。接下来,故事开始了-一段倒叙:“原来,胡金花料到了官府会来抢她,再说她和赵勇的缘分满了,就对赵勇说:‘我要走了,给你留下一把伞。……一百天后,我们还能团聚。’说完就躺下不动了。”这段叙述发生的起点和幅度都在第一叙事时间之内,填补了故事的空白,同时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混合倒叙:倒叙的事件发生在第一叙事开端之前,延续并结束在这一起点之后。

例如《金牛下凡》,从故事开始进入叙事的第一时间:在很久以前大山中有一户人家,天天上山开荒。一天,“只见从东南方射来一道耀眼金光……山下金光闪闪,站着一条像小山一样的大金牛。”到此,都是故事的第一叙述层。接下来进入了对大金牛来历的倒叙:“原来,大金牛是太上老君的心爱物……大金牛到了人间,就落到夹皮沟这座大山下。”这段倒叙的事件时间发生在第一叙事开端之前,却延续并结束在这一起点之后,属于混合倒叙。往下故事的叙述又回到了第一叙述层:“打那以后,王宝经常看到金牛,有时耕完地,王宝就跑到大金牛身旁,一边摸它,一边和它唠嗑。”在这段中的倒叙对第一叙述层有一定的影响,即交待了大金牛的来历,而这事实是读者在一般情况下难以了解的,这样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下面的叙述,对于王宝和大金牛结下的的深厚隋谊以及大金牛的神奇本领便欣然接受了。

运用了倒叙的叙事文本,必然在宏观上打乱了故事时序。倒叙在西方的叙事传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开端一节即为典型的倒叙。中国古典小说理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叙事时间的概念,但也从另一角度涉及到了这一问题。如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文中说:“《三国》一书,有添丝补锦,移针匀秀之妙,凡叙事之法,此篇所缺者补之于彼篇,上卷所多者匀之于下卷,不但使前文不拖沓,而亦使后事增渲染,此史家之妙品也。”他举到了许多例子,实际上这些例子也都是倒叙的一个种类。中国古典小说中所谓的“倒卷帘”法,指一件曾经发生的事在前文没有交代,而在后文叙述相似的事件时顺便带出,也依然是一种特殊的倒叙技巧,只不过力求表现上做到自然无痕。

由此可见,东北民间故事虽然是一种民间的初级形态的叙事文学,但是在叙事时序上却天然地承接了我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技巧,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整体的共同特征,说明其在艺术手法上并非简单而粗陋的,相反是丰富而多样化的。

三、东北民间故事的插叙:对另一空间故事的零度时间引入

如果说倒叙是对往事的追述,那么对同时发生的两件事甚至多件事的处理便涉及到了插叙。托多洛夫认为,叙事的时间是一种线性的时间,而故事发生的时间则是立体的。在故事中,几个事件可能同时发生,但是话语必须把他们一件件叙述出来;一个复杂的形象就被投射到一条直线上。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截断这些事件的“自然”联系,即使作者想尽量遵循这种接续。这在主故事叙事时间上是停顿,或称为“时间零度”。为了摆脱这种以线性叙事展现立体故事的困境,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者采取的方法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按下不表。且说……”即放下正叙述的一件事,掉头去叙述另一件事,称之为插叙。插叙也是叙事顺序的一种类型。对于插叙,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评点《水浒传》时称之为“横云断山法”,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称其为“横云断岭”、“横桥锁溪”。

插叙往往是以全知叙述两个事件的知晓和随意调度为前提的,因此在民间故事中也多有运用。东北民间故事的情节并不十分复杂,但或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了引入其他的人物,或便于读者了解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使用插叙的作品数量众多。

例如上文提到的《金牛下凡》讲述大金牛下凡的第三年发生了大旱,王宝到处给它找水喝,大金牛可不白喝而想着报答乡亲们。接下来又讲述了一件事:“太上老君骑惯了牛,用别的坐骑觉得不爷台,骣屁股,耽误采药。他找到玉皇大帝,请求把金牛赦回来。……”这段插叙就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使读者清楚了金牛面临的处境并为之产生担忧,而且领起了下文情节的继续,对于后面大金牛宁死不回天宫的选择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类似的例子还如《一只金鞋底》,在叙述了一个姓秦的因为想独占刨沙子刨出的半截金鞋底而打死了姓迟的弟兄,被关在了县衙的大狱里而案子未破后,暂时放下了这个情节,“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接着讲述另外的故事情节:“再说,和筒子沟挨着的海龙县有个叫香炉碗子的地方,也有两个人淘金,叫张老三和李老四……”用“再说”将故事情节从主要情节链条上一笔宕开,讲述了他们俩也挖到了半截金鞋底却互相推让,谁也不肯要,直至遇到了微服私访的县太爷,与前面那半只惹出人命案的鞋底对成一只完整的金鞋底。这段插叙首先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为后来案情的破解做了铺设;同时引进另外两个人物,并与前两者的道德品质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民间文学奖善惩恶的道德主题,凸显出东北民间故事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

又如《鸡蛋石沟》,故事前面叙述了财主的女儿山音喜欢上了长工小猪倌,偷偷把自己的私房钱借给他去采参。小猪倌进山发了大财,给山音买了好多东西就往回赶。接着插叙山音的经历:“再说山音姑娘,自打小猪倌一走,她就得了一场大病……”全知叙述者以这种方式告知了主人公命运的发展,使读者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关注着故事的进展,并意在表现山音对小猪倌的情深意重。而且通过财主前后态度的鲜明对比,也达到了一种叙事的喜剧效果,体现了东北民间故事所具有的幽默、诙谐、讽刺的艺术风格。

总的看来,东北民间故事中的插叙的功能一,是使故事的线索更加丰富,便于引进其他的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二是使得叙事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避免行文冗长累赘,调节了阅读心理,使行文富于变化,一波三折。通过插叙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表达了人物较为丰富的情感世界,表现出叙述者对于丰满多样、摇曳生姿的叙事风格的追求,这正是其意义所在。同时,在运用插叙的手法时,多会使用一些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标志性的词语,如“再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等。

四、东北民间故事的预叙:对未来时间的预知讲述

与倒叙相对应的叙事时间还有另一种形式——预叙。

预叙是对未来事件的暗示或预期,是指“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它以对故事时间的局部调整而不是整体上的倒置而区别于倒叙。从叙事效果来说,预叙事先揭破了故事的结果,破坏了读者急于发现最终结局的阅读期待,但它却造成了另一种性质的心理紧张,即询问这样的结果是如何会发生的而更加关注故事的进展。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预叙运用得极为普遍,几乎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大都在入话之后、正话之前点出故事梗概,使用的目的已经不在于设下悬念而在于以“结果如何发生”来吸引阅读、推动情节了。

东北民间故事中预叙的例子并不太多,但有的故事也体现了运用预叙的独特效果。如上文所举《狐仙妻子》故事中胡金花对赵勇说:“我要走了,给你留下一把伞。……一百天后,我们还能团聚。”即是在倒叙之中插入预叙的例子了。

再如《尤素福》中尤素福给国王圆梦一节:“尤素福开始圆梦了,他说:‘你梦见的七头肥牛,预示我国要连续七年大丰收。这个结论对不对,需要用七年的时间来验证。七年后,我在来圆第二次梦。’接着故事讲真的一连七年大丰收,验证了尤素福的话。到了第七年最后一天,尤素福来到王宫,对国王说:‘七年歉收、大灾大难明天就要降临了,后七年王位暂由我来坐,等度过七个灾年就好了,那时,王位仍然属于你的。’国王同意了。多灾多难的年代到来了。尤素福想尽一切办法拯救穆民。……”

这段预叙发生在第一叙事时间以内,它的作用是填补了后文对“七年间”发生事情的叙述上的省略,目的不仅仅交代了故事情节,还引起读者对下文故事的兴趣,使阅读的目的集中于“如何想办法拯救牧民”了。另外也改变了一般民间故事的相对单调的叙事节奏,使行文富于变化。

结语

综上所论,东北民间故事中叙事时序的特点是:整体上以倒叙为主,但不乏使用了插叙及预叙的手法的作品,往往是几种叙事顺序穿插交替地进行,使读者不会因节奏过快或单调而感到疲劳,展现出了多样的行文方式。它们在文本中起到了特别的作用并具有特别的意义,或者对所讲述的情节具有强调的意味,或者显露出人物的某种性格,或者表露出叙述者的某种情感态度,或者有意造成某种特殊的氛围,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些叙事时序的交错使用就形成了东北民间故事独特的微观叙事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