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教育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1
信息科技基础教育是构建信息化社会的重要力量。在信息科技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代接轨。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遵从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及时把教材中陈旧过时的内容替换为贴近学生生活、契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并把这些新内容自然地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信息科技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许有人会问,和高中学生讲物联网、云计算这些概念是不是太高深了?其实不然。问题的关键在于“以怎样的方式讲”以及“讲到什么程度”。
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允许(实际上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学生只能“知其然”的内容。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开阔学生视野,从而激发其深入探索的兴趣。以物联网为例: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把物联网中与传感器相关的知识穿插到计算机硬件部分进行讲解,把物联网中与组网相关的内容穿插到计算机网络部分作为补充,把物联网中网络节点上运行的软件作为计算机软件的例子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对物联网有一个比较基本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享生活中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应用,从中体会物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捷。
二、教学方法应与时俱进
有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网络如此发达,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学习最新知识。这种想法虽好,却过于理想化。
首先,网络上罗列的诸多词条并不都是由权威机构编辑的,其科学性、系统性值得商榷。其次,网站之间相互抄袭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判断筛选能力,往往很难找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此外,学生搜索资料的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能够迅速锁定目标,但有些学生尽管知道网上有丰富资源却不知该从何入手。因此,完全依靠学生自学并不能达到好的效果。丰富的网络资源需要教师的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值得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的不仅仅是丰富的资源,更应该是学习方式和教育理念的改变。譬如初学编程时,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而Scratch这一开源、图形化编程语言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它不同于传统的VB、C++等语言,而是以直观形象的积木式指令替代了枯燥、难以记忆的代码指令,使学生在程序设计的学习中不再纠缠于某种具体语言的语法细节。
在此前提下,程序设计教学的培养目标也从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转向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并不仅仅限于编程,它强调的是用算法思想解决人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形成一种“人”的思维方式。比如在生活中,到达某个地点应如何选择线路、在超市结账时该排哪个队、在有多个任务时如何分配先后顺序等。
三、教学环境应与时俱进
从信息技术角度讲,“云时代”的到来为信息科技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众所周知,计算机房的管理历来是困扰教师的问题之一。公共机房不仅容易感染计算机病毒,而且噪声、辐射污染非常严重,但“桌面云”技术的出现将改变这一现状。“桌面云”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瘦客户端或者其他任何与网络相连的设备来访问驻留在服务器端的个人桌面及各类应用,并且用户体验和使用传统个人电脑是一模一样的。有了“桌面云”,就不必再为计算机房内的每台计算机都架设主机,只需要配备客户端和相应I/O设备即可,其他所有软硬件资源都可以在服务器端进行分配。这种新型的计算机房解决方案不仅便于管理,而且大大降低了噪声和辐射污染,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与教职人员的身心健康。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2
关键词:基础教育;农村;问题;对策
一、概述
(一)基础教育的界定
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及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地说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广义来讲包括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在1977年,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讨论,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基础教育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性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就好比修建高楼,地基必须扎稳固了,高楼才不会倒塌。下面用广义的说法来解释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
(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由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出生率急剧下降,很多农村小学学生人数不足百人,有的甚至只有四五十人,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基础教育,节约教学资源,相邻的村庄将合并教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团队整体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固定化,创新意识不足,教学的方式一成不变,更多的是填鸭式和单一式教学。相比较而言,刚从事教育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虽然具有冒险精神与创新意识,但缺乏教学经验,不能熟练的掌握教学方式与运用方法,还应多与资质高的前辈交流探讨教学经验。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一个教师担任多个学科的教学,教师严重缺乏教学的专业性。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重,需要管理的事物繁杂,操劳过度,导致他们的身体一直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不能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教学。
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的严重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物质和文化的提高,经济的迅速增长,更多的青壮年人士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渐渐突显出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教育问题。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由原来的6000多万留守儿童降到902万,尽管留守儿童在数量上有明显下降,但依然还是存在留守儿童基础教育严重不到位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与城市里的小孩差距甚大,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是留守儿童基础教育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反之,幼年时形成的坏习惯将伴随终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的管教,没有人给他们讲解最基本的礼义廉耻。中国的公民,尤其是农村缺乏教育的人,都存在一个看客心理,对留守儿童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旁人是不会去纠正或赞扬,他们这是在恪守本分而已,因此会有更多的孩子误入歧途。另外有心理学家根据照片中留守儿童的行为、眼神、神态,推测出约有20%的儿童将来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再而就是社会生活知识教育,这也本该由父母去做出正确的引导,先给孩子“预防针”,让他们客观的了解社会。但是由于父母的失职,没有在孩子身边去发现他们的错误,导致没人纠正这个错误,这明显不利于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教育设施、设备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教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是我们应做到由表及里,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农村教育先天的不足以及后天失调的矛盾日渐增加的问题。尽管近几年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的资金拨款有所增加,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根本赶不上时代的脚步。农村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导致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置办教学应配备的相应的设施、设备。没有相应的教学设备,教师只能通过写板书的方式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太单调,导致学生对学习缺少热情。城市的教学水平远高于农村的教学水平,再加上农村教育设施、设备上的不足,城市与农村学生之间的差距将更大。有些农村学校操场的质量不过关,孩子们的锻炼达不到标准,身体素质差,体能测试往往不过关,都是由于缺乏锻炼造成的。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形同摆设,图书资源匮乏,破损严重,可读性差。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等现代教学设备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三)师资队伍的薄弱
毫无疑问师资团队建设的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以及整个教育环节。然而现在农村的老师普遍年龄偏大,教学质量也会有所下降。在现代化社会下,农村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农村学校,资历丰富的教师寥寥无几,有的老教师仅凭经验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与方法也比较老旧。当然,还是有极个别的教师是相当优秀的,但是他们的力量相对于整个学校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农村的教师团队与城市里的教师团队比起来相差甚远,农村学校给教职工提供优质的外出学习培训的名额有限,导致农村教师向城市学校优质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有些表现优秀青年的教师在农村任教几年后,凭借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到城里的学校去应聘,导致农村教师数量下降。教师队伍没有新的“血液”流入,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在德、体、美、音等学科方面,没有专业的老师教学。教师与学校之间存在单向流动,即在农村任教的老师表现优秀,有机会被调到镇上的学校教书,镇上的优秀教师则有机会进入县城里的学校。按照这种方式类推下去,农村学校就只能拥有较弱的师资队伍。
三、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为改善生活条件,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在农村务农所取得的经济收入和在生活中所必要的支出基本持平。很多人明白靠务农取得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为了改变现状,提高父母和子女的生活水平,踏上了背井离乡的路途,孤身一人去城里找工作。农民到城市工作的方式往往是干苦力,在建筑工地上砌砖。虽然很辛苦,但工资与汗水是成正比的。逐渐的,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减少,城市的劳动力增加的格局。由于大量的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家里基本上只剩下老年人和儿童,留守儿童也随着产生。父母虽然把在外打工挣的钱寄回家,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有所改观,但是在子女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龄阶段,他们却不在身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农村的父母自身文化水平低,观念老旧,认为孩子成绩不好也没关系,只要长大了能找到工作,养活自己就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的生活中缺少父母,父母也没有对子女的学习引起重视,放任孩子,认为只要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基本需求,供其上学就行,学习的事是靠自觉,但是生活在这个科技时代,留守儿童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吸引,抵抗力弱,容易向不好的方面发展。
(二)农村学校资金短缺,使用不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重教育的发展,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是毕竟我国资金有限,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靠国家、政府财政拨款,划分到农村地区学校的资金相对比较少。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学校的资金也是入不敷出。由于教学资金的短缺,中小学的基本教学条件根本得不到保障。有条件的农村学校虽然花钱置办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仪器等,但学校缺少精通这些仪器设备使用的专业人士,也不能充分满足全校师生的使用,对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也是个大问题。使用的不恰当,导致这些仪器设备都成了绣花枕头。学校的资金没有花在刀刃上,有严重的浪费现象,使用效率低下。学校所拥有的设施设备仅被用来做宣传,方便招生。在课堂上,投入使用的成本大,所以学校所购买的设备一般不轻易使用,除非“上级领导来视察教学工作”。
(三)农村教师工资低,优质教师更愿在主城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整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们已经习惯了大城市繁华的生活,不愿再回归到僻静的乡村,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教师也是需要生活的,在农村担任教师收入微薄,无法满足对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而且所有的教师本应受到同等的待遇,但因地域、学校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别待遇。农村教师与城市里的教师相比在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农村学校在很多青年教师心中的好感度直线下降,多数教师对农村学校的生活环境,工资待遇而望闻生怯,导致很多人不愿在农村担任教师。有基层教师表示:农村教师的月工资平均2000余元,生活环境不尽人意,缺少工作的激情,无法把心思放在教学上。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论,农村教师只能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高层次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所处的环境中无法得到满足,缺少一个让他们发挥真实水平和沟通交流的平台,教师的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种种原因导致大量的优质教师流向城市教学。
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在城市教学点增收农民工子女,为其提供平等教育
为了消除大众文盲,提高中国整体素质,中国开始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改革开放后,为响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培养精英,渐渐地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与城市里的孩子的教育水平相差太远,这样下去会导致农村与城市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差距越大,农村的孩子不仅没有得到好的教育,而且连父母的疼爱也不曾享受。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城里的学校每年面向农民工子女增收学生,让农村孩子可以和在城市里工作的父母一起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孩子在城市里上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减少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培养更多的对社会以及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政府需要做好相应的工作,正确利用社会舆论导向,引导建立一个公平对待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观念,消除社会公众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与不满,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每个孩子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城市里的学校应相应的调整农民工子女的学费,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降低入学门槛,城市里的市民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农民工子女,学校更应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社会上更应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动态。
(二)增加教育投资,购置教学设备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难题是教育资金投入的不足,因此为了缩小城市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差距,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步伐,应从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资金投入这一方面着手。首先政府需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让学校拥有更多的可支配资金。其次,当地政府部门和农村学校负责人应向社会宣传当地开办学校的困难,寻求社会帮助,让外界的更多社会人士、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对当地学校相互了解,在国际上也有很多教育基金会,只要当地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拉拢资金,让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积极加入到基础教育的建设中。这样可以多种渠道筹集教育资金,真正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差,设备不够完善,最基本的教学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学校可通过筹集而来的资金来改善教学条件,包括对教学楼、学生宿舍的改造,给学生们建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和休息的场地,增加图书馆的书籍、教学设备、器材、课桌椅子板凳等的置办,以确保教学需要用到的基本设备,为学生排除学习上遇到的阻碍。为防止学校资金存在滥用、挪作他用的情况,应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管,做到对每一笔教育资金开支进行公示。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应对每一笔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使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职工待遇
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学校的教师,教师是学生和教育发展的领跑者,只有教师教学能力高,才会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现在的农村教师队伍十分薄弱,特别是我国西部偏远地区,与城市里的教师团队相比,数量少、专业化程度弱、素质低。所以必须对农村教师团队的结构进行调整,把不合格的代课教师和年龄偏大且教学不过关的教师辞退,引进年轻富有活力的优秀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新老交替的合理格局。农村教师工资低,福利差是农村学校的一个致命弱点。农村学校,教师更新信息慢,接受培训的机会也不多,其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与城市的教师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工资、增加教师的福利,奖金等级制度等,各级政府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所需的费用,在财政拨款上有所偏向。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这项重任也是刻不容缓的,学校应对教师整体素质水平加以重视。多参加培训,相互交流心得。
(四)建立城市与农村教学交流的平台
城市里的基础教育之所以发展迅速,因为它具有先天优势,拥有强大的教师团队,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相比而言,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队伍,教学设施,学习环境与城市的学校是无法相比较的。为了改变现状,可以建立一个城乡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农村学校的教师没有城市的老师拥有那么多的公开课或者比赛的平台去磨练自己或者从中找出自己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也没有专家对其进行专业的评价和指导。他们只有通过自己摸索,根据教学结果的好坏来判断教学方法是否可行,在实践中去寻找不足,在课堂上做教学实验,这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成长。因此,政府可以实施“教师交流平台”,让农村的教师可以通过去城里的学校实习,听他们是如何授课,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互动,与城里的老师多沟通交流,掌握城市里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城市里的教师到农村支教一个月或半年,这样农村教师也可以有个学习、交流的对象。古人云:“如芝兰之室久染其香”,周围的环境对个人的成长和思想是有一定影响的,通过与优秀的教师交流,在潜移默化中,会发现自身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同样的,政府也可以建立“学生交流平台”,学校可以挑选部分学生与当地主城里的学生交换学校学习,让农村的学生亲身感受班级、学校的学习氛围,从负面刺激学生让他们充满危机意识感,相比城里学生的家庭条件,依旧在努力学习,自己更应加倍努力才是。
参考文献:
[1]车丹.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J].时代教育,2013,24.
[2]侯玉辉.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珠江教育论坛,2015.
[3]张岚.基础教育的传统文化使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4]孟晓东.一切为了孩子[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3.
[5]王彤.河北省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研究[J].学周刊:C,2011.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3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是组成职业教育知识结构中的一个不可缺少部分,在整个职业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通常认为,有关计算机的文化教育、基本技能教育以及软件技术教育,这三大块教育共同构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应对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科学技术,让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知识结构的一个不可或缺部分并使之成为高校学生所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这显然是一个明智之举。近年来,我国各职业院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在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认识方面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对于今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为此,对于这些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认识上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正是基于此出发本文着重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探讨,旨在帮助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
2、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几个问题探讨
2.1对有关计算机文化要能够正确审视和理解。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要想对学生的教育能够达到创造性教育这种高境界的教育,就必须让学生首先真正领悟有关计算机文化的真谛和精髓,这是高校对学生开展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首要、也是最为基本的任务。所谓计算机文化,其内涵及其丰富,它不仅仅是一种用符合和规则来体现的知识实体,还包括传输和记录这种知识实体时所采用的那些媒体集合,其中知识实体是产生于研究、开发、生产计算机及其网络的过程中,其组成有三大块:(1)有关计算机及其网络的理论基础;(2)有关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工艺技术;(3)有关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基本原理。由此可见,计算机文化={知识实体}+{媒体}。这就是有关计算机文化的基本涵义,其中计算机技术是它的核心部分。总的来看,计算机文化与其他的文化相比较,有它独特的一些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具有应用工具性特征:当今有关计算机文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助手,这是大家公认的一个事实;第二,具有扩散渗透性特征:具有很强的参与能力,这是计算机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当代很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计算机文化所包含的那些知识实体,因此,不管是其本身,还是其传输工具、记录媒体,它们都具有超强的渗透好扩散能力;第三,具有信息驾驭性: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有关信息的集合可以用来表示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而能够驾驭信息的正是计算机文化,因此计算机文化具有信息驾驭这个特征;此外,计算机文化还具有资源共享性特征以及持续创造性特征等等。以上就是有关计算机文化的涵义和基本特征,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去真正感悟和体会这些有关计算机文化的精髓和真谛,这对于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2对有关多媒体教学要能够正确的对待和认识。在进行具体教学时,是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两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第一种情况就是,不管怎样都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决不把多媒体这种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第二种情况就是,不管怎样都严格拒绝传统教学手段,全部采纳多媒体教学。显然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合理的,具有很强的片面性。首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实用技术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实用技术需求量的不断增多,促使很多实用的计算机软件也不断出现,诸如文字处理方面的软件、表格处理方面的软件以及绘图绘画技术方面的软件等等,有关这些内容都是当代高校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一定离不开这些实用内容的教学,这些内容信息量大、功能性强,必须借助有关视频、音频等辅助手段才能充分它们那极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就一定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手段,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完成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应用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它最终也是为提高教学质量这个目的而服务的,在当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对于师生面对面进行教和学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还无法做到全部解决,对于教学这个交互式的动态过程,对于有些问题,还是要靠人这个智能体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开解决。所以在实施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有关多媒体技术一定要全面看待,不能视为用或不用这样一个简单问题来处理,要把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如何有机渗透进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2.3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正确认识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应计算机基础教育,因为计算机基础教育这门课程具有两大特征:(1)以实际为主导;(2)以应用为目的。这就要求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必须彻底改变原有的那种以讲和听为主的教学模式,代之于老师以示范性讲授来引导学生以阅读和实践为主的这种具有研究创作特征的全新教学模式,以这种全新教学模式来提高高校实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水平。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4
教育的变革最终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而发生在学校、课堂中的变革总是细微的、渐进的。在讨论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科学管理取向之前,让我们先来观察下面三个生活中的具体场景或事件。场
景一:某课堂上教师们按照事先商定的主题选择各自的观察位置,或坐于教室前方综观全局,或坐于学生身侧见诸于细微。大家手持不同的观察量表(例表1、例表2),边听课边记录。课后根据记录进行数据的统计,并分析得出推论,然后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例表1[1]研究问题: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广度怎样?说明:1.学生参与度可用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与参与态度来评定。2.学生参与的态度可分为:A兴趣浓厚,认真倾听,积极主动参加活动;B兴趣一般,认真听讲,被动参与活动;C不感兴趣,不认真听,被动或不参加活动(发呆、走神、做小动作、和同桌讲话等)。例表2[2]研究问题:课堂教学实践分配之各种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如何?
事件二:某学校中为系统、全面、根本性地变革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教学中开展了“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的实践探索。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你把学生带到哪里(基于课程标准分解的教学目标)?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朝向目标的教学过程与方法)?3.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发现学生学习结果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通过“基于标准的教育与评价”建构了从模块到单元、到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体系、评价体系,让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明晰的指向、确定的标准,让教学行为与策略的改进有明确依据。这有效克服了当前高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越位、缺位、简单依赖个人经验”等现象,带来了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也不再是仅仅基于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通过各种科学设计的评价方法来证明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不断获得与目标紧密联系的自己教到什么程度的证据,并引导学生走向成功。[3]
事件三:某工厂里正在进行工人搬运铁块的实验。这个工厂的原材料是由一组记日工搬运的,工人每天挣1.15美元,这在当时是标准工资,每天搬运铁块的重量是12~13吨,对工人的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就是找工人谈话或者开除,有时也可以选拔一些较好的工人到车间里做等级工,并且可得到略高的工资。研究者观察研究了75名工人,从中挑出了四个,又对这四个人进行了研究,调查了他们的背景、习惯和抱负,最后挑了一个叫施密特的人,这个人非常爱财并且很小气。研究者要求这个人按照新的要求工作,每天给他1.85美元的报酬。通过仔细研究,使其转换各种工作因素,来观察不同的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例如,弯腰搬运,直腰搬运,行走速度,握持铁块的位置等因素,通过精细的观察试验,并把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研究者认为,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可以由现在的12~13吨提高到47吨,工人并不会感到疲劳,采用计件工资制,工人每天搬运量达到47吨后,工资也会升到1.85美元。这样施密特按照这种科学实验的方式工作后,第一天很早就搬完了47.5吨,拿到了1.85美元的工资。其他工人也渐渐按照这种方法来搬运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很多。[4]
对比上述三者,我们可以找寻到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明确的标准、科学的过程、可操作的工具、有效的评价。事实上,场景三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是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所做的著名的三大实验之一。泰罗首次将科学的方法引入管理学,建构了科学管理的范式,开创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先河。而事件二发生在近几年的无锡锡山高中。锡山高中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合作,实施“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在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引人瞩目。至于场景一,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一定都不会陌生,课堂观察已经从专家的理论逐渐成为日常教研活动的方式之一。什么是科学管理?泰罗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5]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切合了“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模式的特点。"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所指导的以课标分解方法、学习目标叙写规范、目标导引教学和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为技术路径,并引入课堂观察实践活动来推动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模式。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注重团队的合作、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正是它所倡导的。不难发现,科学管理的取向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正在进行一场并不悄悄的革命。以南京市教研系统近三年的几次主要大型培训为例,更能印证这一点。
其实不只是南京,近几年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研员之家已经为全国各地教研员开办了30余期培训班。以课标分解、课堂观察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课题研究逐步从市级、区级专家讲座、教师培训、教研反馈向校本推进,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活动方式。如同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最初的遭遇相似,以课标分解、课堂观察技术为特征的“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无论在他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那里,都遇到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支持者认为“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可操作的技术手段,能够成为落实有效教学、提高效率强有力的抓手。但是课标的分解技术对一线教师来说,无论是难度还是时间上都有困难,希望专家们把各学科的课标分解好,给一线教师去用。课堂观察最好能把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量表全部开发出来,甚至提供一些量表的常模,比如一节课到底多少次提问算合理?一节课几次合作学习合适等作为参考。反对者则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它的复杂性、场景性无法用机械的、技术的手段去研究;以生命的体验、意义的获得为标志的教育,是个性化的,难以用科学的逻辑、规范的话语、毫无生气的数据来表达。面对这一有着鲜明科学管理取向的教学实践变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的工具性?它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它的局限性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将影响教学实践改革的方向。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脉络或许能给我们有益的启发。#p#分页标题#e#
一、通过工具发展专业
一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需要简化,但简化往往带来偏差和误解。计件工资制、工作标准化、工作时间研究、动作研究、工作定额化等工具和方法是科学管理原理实行的必要途径。在相当长时期内,人们都认为科学管理就是这些工具。科学管理确实是由这些工具构成的,但仅有这些工具绝不是科学管理。泰罗曾在美国国会连续用了16个“它不是”的排比句来解释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活动。那么科学管理究竟是什么呢?泰罗总结说,“科学管理是过去曾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即把老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于是构成一种科学”。[6]技术工具只不过是必要的手段。同样,“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是为回答何为有效教学和怎样实现有效教学而产生的,有明确的功利性和工具性。这种工具性是通过它的技术性来实现的。它的顺利开展需要开发出一套技术运作规范,能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行为改进并带来学生的发展。目前教学一线中对这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比较多集中在它的技术操作层面。技术操作层面是需要的,但是一种研究方法,要在实践中得以贯彻,真正取得理想的成效,仅仅具有技术层面的技巧是不够的,“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课堂行为,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因此,课堂观察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的问题,它需要教育理论的支撑,需要教学经验的积淀……”[7]同科学管理一致,它需要将我们所有的教学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归类形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一门科学。没有不断发展的学科背景、教学知识、专业技能,不可能有效的运用这些程序和工具。这也是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拒绝开发现成的观察量表,拒绝为各学科一线教师做好现成课标分解,而让教师们亲自去经历的原因。老师们在实践中,不仅要关注课标分解、课堂观察的程序和技术,更要关注背后的原理、科学的态度。只有了解了后者,才有可能真正欣赏“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的魅力和精髓。而一旦掌握了后者,才可以不受已有手段、技术、方法的限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教师个人专业进步、教学行为的改进、团队协作成长、校本教研的发展,才会真正有迹可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扉页上满含深意地说“相信好教师是自己悟出来的而不是教或评出来的,关键是要给教师正确的悟的机会。花如此精力编写此书,旨在让教师去正确地悟,仅此而已。”[8]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无即是有,有即是无的妙处。
二、学习科学方法,涵养科学精神
通过泰罗的实验我们知道,科学管理的技术是基于对生产现场和工人劳动过程的直接观察和研究,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测量数据的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制定出的最佳工作方法。科学性是它的显著特征。同样,“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也是以观察、测量、访谈、数据分析,实验等作为研究方法的,它使“基于标准”、“可测”、“可观察”、“用数据说话”“证据是什么”,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熟练运用的语言,对于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方法意识有明显的作用。我们一线教师的研究很少关注研究方法,往往缺少对观察或调查事实的客观描述步骤,直接进入推理和结论。结论主要来自主观联想和愿望而不是基于事实的逻辑推理。教师们的论文写作方式通常结合教育实践中的需要和时弊,寻找相关理论的支持,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是价值判断,好不好,应不应该,合不合理。“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正在改变一线教师思考问题的模式。它不仅告诉教师们怎样进行客观的观察,而且引导大家对通过观察而收集来的数据、资料怎样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知道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是怎样的联系。为我们确立了这样的概念———通过观察收集数据,依据数据,通过讨论进行解释。实际上,收集数据资料的方法和处理、分析数据资料的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对于实践改革成败有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的核心价值。除了研究方法以外,平等合作的团队关系、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方式,做中学的培训方式等都从各个方面体现了它的科学性。随着实践的发展,直到一个世纪之后,人们才真正理解、广泛接受泰罗说的,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一次思想的革命“,无论工人还是工长,双方都必须承认,对工厂内的一切事情,要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判断或个人意见。这包括每项工作所采用的方法和完成每项工作所需用的时间”“必须用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见解或个人的经验知识”。[9]这就是科学管理的绝对需要具备的要素,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管理。对教育实践领域来说,这样一场思想的革命任重而道远。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5
关键词:资源分类;基础教育数字资源;资源共享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工作重点就是基础教育信息化,所以深入研究基于资源分类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并随着近些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发展,在质和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城乡和区域中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异、信息孤岛以及重复建设的现象。实现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有效共享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分类依据进行分析,得出共享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效构建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共享过程,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一、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分类依据
第一,资源分类为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分类的主要依据方式。应掌握以下几种方式来分析数字教学内容的分类情况:寻找合理的科学的资源分类依据,由于分类的科学程度能够直接决定分类框架的好坏,并且通过提供合适的参照方法来展现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有序开展和分类建设,进而达成基础教育资源的份额里关系;在操作分类或逻辑分类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过程之中,减少对其的价值渗入,双方多属于具有实践活动和结构认知行为的主体,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分类指标、分类数据以及分类原则等等;尊重基础教育数字演化的规律和逻辑。人类的分类思想主要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复杂的整体过程,所以应尊重其中具有层次的分类逻辑。第二,资源分类为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得分类提供了一定的分类思路。人类关于分类的思想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了,主要是通过分类的方式将事物展现出更美的一面。但实质上,任何分类的行为和思想都是有所价值的,没有纯粹的客观存在,以及具体的分类实践。根据分类学和系统论的学说,可以得出分类的向度以及分类的层面两个维度,但这两个维度如果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所以很容易造成概念的混乱;从分类的角度来看,分类指的是操作分类和逻辑分类两种,逻辑分类指的是人们对事实、事物等在观念上的价值取向和认知水平,都是通过逻辑的顺序进行排列。单独从分类学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将其划分为纵向分类以及横向分类两种,横向分类是指在横向上将事实以及事物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而纵横分类指的是在纵向上将事实以及事物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横向分类是纵向分类的重要条件,只能大致地了解被分类事物的类。
二、基于资源分类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享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重复建设的现象过多,缺乏一定的优质资源
相关的调查数据表明,一大半的校长对审核上传资源的制度持肯定的态度也,这也就代表校长对现阶段的基础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和质量不是十分的认同和满意。同时也更具开放性的问题总结出目前的教育数字资源存在着重复建设现象过多,缺乏一定的优质资源。所以,有很多校长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建议应确保上传资源的质和量,进而加强资源搜索平台的效率。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共享受到资源的网络化程度、资源的类型以及资源的内容等等原因。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资源分类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所导致的,同时,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能够用来作为资源的太少,存在一定的资源网络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情况。
(二)缺乏一定的共享意识和系统化的共享规划
首先,不仅仅是领导层对共享意识有所缺乏,就连在第一线的教师也严重缺乏一定的共享意识,所谓的共享意识,不仅是观念上的共享,还包括下意识行为上的共享。虽然人们能够时刻牢记着共享观念,但如果不将其化为行动,也是没有用的。其次,不具备系统化的共享规划。相关的实践表明,各区域间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享规划存在不到位的现象。根据现存的规划实践结果看,大多数的区域都是对网络环境和基础设施上的建设进行主要的内容规划。还有一些个别发达的区域已经将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作为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建设内容进行,但主要是开发和建设资源,关于教育数字资源共享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忽视。所以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关于资源重复建设、平台搜索功能、缩短资源更新时间等等问题上仔细地进行研究和处理。
(三)缺乏资金的持续支持以及优秀的网站管理人员
根据资金投入的状况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地区对软件资源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与对网络环境、硬件基础设施上相比来说较少,用在支持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享上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花费大量的心血和金钱的网站和硬件设备,被当成了摆设,无人问津。在相对经济发达的区域,相关的类似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例如虽然下达了相关的政策和文件,但是相关部门会一直推脱资金的投入,长时间看不到资金的投入。除此之外,在大多数的地区机构中,网站的管理者主要是由技术人员担当,但与符合专业并具有教育背景的人员相比较还是存在一些欠缺的,但是又单单由校长、教务人员来担当,还是会存在专业上的缺陷,所以网站管理者应具备熟练和高超的技术以及专业素养,进而实现技术和知识的提高。
三、构建基于资源分类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享机制
根据上传状态和建设状态两个维度来对基础教育数字资源进行分类:第一类是虽已建成但未上传的数字资源;第二类是已建成并完成上传的数字资源;第三类是正在建成也未上传的数字资源。这种数字资源分类形式具有简单明了的巨大优势,方便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工作,并且能够针对目前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享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基于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构建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共享机制,主要分为内部虚线框以及内部虚线框外两大模块,共包括七种内部机制,以及对虚线框内产生作用的四种内部外机制。首先是安全监控机制与质量审核机制。分类中所包含的所有数字教育资源都需要在安全架空机制的控制下,接受监控来保证安全,进而避免网络被带有病毒的资料感染。同时也需要通过质量审核机制来对基础教育数字资源进行审核,进而在资源中选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其次是激励机制与分类筛选机制。对于第三类资源分类,也就是正在建设中还未上传的教育数字资源,应构建激励机制,进而充分激发出建设者的主观能动性。而对第二类资源分类,也就是已建设并已完成上传的教育数字资源,应建立分类筛选机制,进而实现消除或是减少教育数字资源重复构建的目的。再次是评价反馈机制。教育数字资源下载次数、浏览次数以及学习者的反馈和留言等都会成为评价反馈机制的数据依据。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享的目的是更好地为教与学服务,效果的检验只能通过用户对资源的具体应用过程的感想。由此可见,只有听取用户的建议和意见,才能不断地根据客户的需求改善和进步,最终实现基础教育资源的共享。所以,构建评价反馈机制来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采取能够广泛收集用户反馈信息的措施,建立一定的用户反馈渠道和平台,进而改善和推动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共享工作。第四是标准化共享平台。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在通过质量审核机制和安全监控机制后,会被加入到标准化共享凭条上。所有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都会在这个平台上根据统一的标准对其分类和描述,这种形式在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的检索和应用的同时,也为管理不同资源的系统提供了互相操作和共享的基础支持。第五是激励表彰制度。通过制定明确的表彰激励制度,来调动学校和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鼓励学校和教师参加到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共享中。学习者的反馈信息是进行表彰和激励的主要依据。同时采取具体的措施来落实激励表彰机制,例如给予原创者一定的补贴和奖励;对优秀资源单位、提供者、学校网站等等给予表彰;经过教学实践给予优秀资源荣誉证书,并将其作为评优评先以及职称评定的参照之一。内部虚线框外的机制主要分为经费保障机制、系统规划机制、管理服务机制、激励共享机制四种。内部虚线框的机制与外部虚线框的机制构成了一个基于资源分类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享机制,各机制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紧密的联系。
结语
造成现阶段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享不乐观的主要原因是重复建设的现象过多,缺乏一定的优质资源、缺乏一定的共享意识和系统化的共享规划、缺乏资金的持续支持以及优秀的网站管理人员,所以应构建一个合理的、以资源分类为基础的教育数字资源共享机制,进而来推动学校、教师之间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有效共享。与此同时,提出包含七种机制在内的内部机制,以及包含四种机制的外部机制,内外部机制应进行有效的配合,实现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有效共享。
参考文献:
[1]夏文仙,赵德荣.数字校园环境下曲靖市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487-492.
[2]上超望,刘清堂,杨宗凯,赵呈领.SOA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协同共享框架及实现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07):147-148.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6
关键词:基础教育 建筑 模式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概述
教育建筑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教育和教育建筑与人口变化,文化和经济变化、新的社会和环境需求以及当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有关。尤其是当交通、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候,教育建筑的模式也应与时俱进。
2 教育建筑模式的特点
2.1 灵活性
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从对现存建筑物局部的简单分割到重新设计整座建筑物,建筑师在满足各种各样的对建筑物灵活性的要求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不少经验:21世纪传统和现代建筑通常都能够提供合理的可适应新需要的空间,一些19世纪的建筑也能够提供这样的空间,但有时候不能够满足现代防火和疏散规范的要求,并且改造费用可能较高。只有当一个空间是自然开放式的,并且不是一成不变地只局限于一种房间规划,这个空间才是灵活的。21世纪的学校将会使用满足当代及未来需求的新建筑,也会重新利用建于老建筑,这些教育建筑的丰富组合使教育设施更具有个性和特色。一旦理解了教育建筑的适应性和能效性这些有利条件,把它作为经验应用到学校设计中就变得容易多了,教育活动也可以像商务活动和政府办公一样使用灵活的空间[2]。
2.2 创新性
《韦氏词典》对“创新”一词的定义是“对新事物的推广”,“一个新观点、方法和设备”和“新奇的事物”。当一种创新的教育建筑形式流行起来时,它将会四处传播并改变我们的规划、设计和使用学校建筑和校舍内设施方法。阻碍创新标志着不欢迎在学校设计上的试验和改变;停滞不前的状况(静止的、无趣的、死板的、陈腐的状况)将会控制教育制度和所使用的教育建筑和设施。对于增进社会的健康和活力来说,对创新的需要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创立一个有影响的学校来说,在教育设施设计上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4]。
2.3 地域特色
中国,或者其他地域辽阔的国家,包括了范围很广阔的文化、气候、地理特征、历史背景、资源、工业、职业和都市化程度。可能在某些地方并没有合理的方式去假设一种学校设计方案能适合。但是,有些学校设施的规划试图强加一些概念。事实上在地域不同的教育建筑上采用相同的建筑方案毫无意义。在寒冷的地区学校必须抵御严寒的规划,在地震频繁的地区学校要做好严谨的抗震措施,炎热的地区要做好完善的空气流通设计。每一个地域都有需要它自己独特的建筑[5]。
2.4 可持续的教育建筑
教育家们早就预言教室将消失。最大胆的推测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EFL 的Dr.Lioyd Trump的研究结果,他依据的理论是:无论是在5-20人的小组还是60-100人或有更多学生的大组里,学生们按照他们自己的速度进行的独立学习效率最高。按照这个观点,容纳30人左右的教室现在就不该出现了,已经被或大或小的组代替了,正比如法律学的演讲大厅是法律学专业最好的聆听讲师或者学者发表课题的场所。Dr. Trump的规划是个既创新也同样很有趣味性的。但是这种理念还没有实现,标准的教师一直维系到现在。只是在根据不断增加的入学率的压力下个别教室在增大面积[3]。
3. 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教育空间及环境问题模式的探讨
我国当代学校建筑特征正处于编班授课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对应的是长廊串联固定教室的形式。这个形式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水平。这种形式整体比较呆板已经开始制约素质教育的发展。虽然在国内发达地区已经引入开放式教育,但在国内注重应试的教育结果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1]。
教育发展受到社会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具有阶段性。发达国家教育空间的发展经历了从教室到学校到社会不断进步和扩大的过程,我国处于素质教育阶段其对应的教学空间发展模式不会一沉不变,需要伴随教育的发展逐级发展。按照目前世界基础教育空间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我国现阶段教育空间发展的状况,要完成空间的建筑形式要分别遵循以下阶段:第一,完成教室向教学空间转变。目前我们的教室普遍偏小,空间固定呆板,人数多这已经限制了教学改革的推进,因此教室空间功能的完善是首要提升的任务。根据日本研究模式得出教学区由教学空间,多目的的活动空间和辅助空间组成。教学空间由授课,辅导,小组学习的功能组成。多目的的活动空间由计算机兴趣,游戏,美术,展览,活动,音乐等功能组成。辅助空间由储藏和卫生等设施。这个的教育建筑模式更利于学生的成长。第二,有些专业教室的设置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比如体育活动的场地、美术的画室,音乐的声乐室和舞蹈室,这些强调学生自身学习和交流信息的转变形式也使教育建筑模式的转变更迫于改变。第三,教学空间的局限性最终要结合社会及社区资料的利用,商店生活配套的设计成为学校建筑的教育资源的最大化的体现。
虽然校园模式发展的趋势可以确定,但是教育空间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因此要建立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是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一一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曙婷,李志民,周昆,张靖.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研究,建筑学报,2008.08
[2] 张宗尧,李志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小学建筑设计,第二版,2011年
[3] 布拉福德•珀金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小学建筑,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