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话会议怎么发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话会议怎么发言范文1
自我哥就这样从各类会议上被撤下来。由于无法与人交流,领导只得给他安排一些自娱自乐或者自生自灭的小活儿了。
开会在很多新人看来都是个令人难以捉摸的事情。在那么多领导和同事都在场的情况下,有时说多了不合适,不说话也不合适;主动说不自在,被点名说也不自在;说好的方面会有问题,说不好的方面也可能会有问题……面对会议这座大山,很多职场菜鸟们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也有些人屡次犯错且四处碰壁。更有甚者,发展到“每次走进会议室之前,都要深呼吸,鼓足勇气才敢坐在会议室里”。
其实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在会议中生存的门道要比职场老鸟简单许多。只不过大家在有些方面拿不准火候,经常在下面一些环境处理不到位,造成了一些困扰。
不是人前显圣会
“小白”君入职两周,迎来了部门季度销售计划会。小白君暗自给自己打气: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上,我一定要让领导和老员工们看到我的实力!
会议当天,轮到小白君发言了:“根据《市场营销》经典的4C、4CS、4R理论,我在营销计划方面考虑了很多。记得美国学者说过……”
刚说到这里,有的老员工已经忍不住笑起来,部门领导也打断他说:“小白,这次我们主要目的是确定下季度的直销和渠道的营销计划,简单说清楚自己的计划就好了。理论上的东西不用介绍太深,下来可以和大家一起学习。”
接到当头一棒的小白君,大脑有些空白,事先准备的说辞都说不下去了,为了能博得领导的赏识,小白君拼了:“下季度我这边的销售额要实现同比增长50%!”
此言一出,部门领导却出乎意料地无动于衷,反而是小白君的组长先站起来说:“小白工作很努力。不过,数字方面我建议还是按照年初的计划来,这季度过来看看效果再调整。”
会后组长找到郁闷的小白君:“这会议就是个计划会,不是人前显圣会。你这样是浪费大家时间!”
这种开拧巴的会上,往往都会有让大家深恶痛绝的那种人:漫无目的地喋喋不休的人。在会议上,新人一定要让开这种陷阱,为促成会议的既定目标而做出实质贡献。可惜,小白君在第一次碰壁之后,并没有吸取教训。
公司行政部要组织个会议,讨论参加某个展会的一些任务分配和具体推进计划。组长正好有别的事情,叫来小白君说:“你去听一下吧,不用说太多,目的就是把对方安排给咱们部门的事情了解清楚就好。”
小白君就这样去参会了……会后,行政部的主管打电话给组长说:“你们部门小白君真是厉害啊!把我们的计划批了个遍,还几乎把所有工作都揽下来了!”
一头雾水的组长找到小白君问:“这会是怎么开的?你都说什么了?”
小白君得意地和领导说:“他们行政部定的那个方案太差,我给他们提了好多意见。他们看我说得好,就都交给我们来做了。”
组长一听头就大了:“行政部组织展会是公司领导批示的,而且他们组织了很多年了,怎么可能那么差?我们销售部怎么做这个?什么资源都没有!”组长缓了口气问他说,“那么,原本行政部交给我们的任务是哪几项?具体怎么做?”
小白君两眼茫然地看着领导,摇摇头说:“不知道。”
领导叹了口气,只得打电话给行政部主管赔礼道歉。对方回复说:“他这样是浪费大家时间,开一次会什么结论都没达成,就听他说了。还得再组织一次会来讨论,下次这样的‘孔雀’就别来开会了!”
沉默有道?
上面的小白君是喋喋不休的失败案例,反过来如果新人保持沉默就可以么?
沉默哥加入公司后被安排在一个项目里负责模块A的开发工作。进公司之初,老同事们都告诫他说:刚来项目还不熟悉的话,就用心听就好了。
第一次项目月度会上,大家讨论到模块A,有人提出来说:“现在模块A有些问题,造成我这边的联调工作很难做,模块A应该反过来适应我这边的接口。”
项目经理转过脸问沉默哥:“你觉得这样可以么?”
换来的只有一个字:“噢……”会后沉默哥就按会议的结论,全面修改模块A的设计。
第二次月度会上,又有人跳起来说:“模块A上次改后问题太大,基本的信令流程都走不通。应该把模块A的信令机制也改掉!”
听到这里,大家齐刷刷地看着沉默哥。可是,他只是抬起头来,看了一圈大家,又埋下头,看着自己的笔记本。
项目经理追问一句:“这样做可以么?”他仍然是一个字:“噢……”后来,信令机制也这么改掉了。
第三次月度会上,项目经理首先发言:“经过多次修改,模块A还是不理想。经过测试和反复论证,最早的设计没什么大问题,这两个月真是白费工夫了。沉默哥,你来说说看?”
沉默哥依然没多说一个字。这下惹怒了项目经理:“你负责的模块,你也不发表意见。要负起责任来,以后像这样的弯路还是少走!”
新人在会议上少说话,但不代表一味地沉默。会议的作用是为了推动工作,如果会议内容与自己的工作有关,就不能像上面的沉默哥那样一言不发。
如果会议的内容确实与自己无关,其实也可以从做点儿实质贡献开始。
沉默姐进公司后,做一些行政协调工作。部门例会上,一般都是几个组长把内容汇报了,沉默姐确实没啥可说的,她不得不选择沉默。
不过,沉默姐在每次会议上,都主动承担记录会议纪要的工作。在大家讨论完后,沉默姐上场了:“这次会议,我们讨论了以下几点……汇总大家的意见后,结论是……后续工作是……落实计划是……”每次有沉默姐到场的会议,大家都很轻松,且会议结论井井有条,参会者都喜欢她。后来,部门领导找到沉默姐的组长说:“这小姑娘做事很靠谱,也比较细致。现在她做这些工作有些大材小用了,我们要好好培养她。”
说大家听得懂的话
英文妹的英语说得非常棒,她从美国一流大学毕业还做过同声传译。加入一家美国公司后,所在部门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组成的虚拟团队,英文妹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是出头的最重要武器。
第一次部门电话会议,英文妹充分展示自己华丽的英语水平,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日韩办公室的人首先扛不住了,说:“客户那边还有事,今天先下线啦,有事邮件里说吧。”
正当英文妹得意之时,东南亚团队也忍不住了:“你说的什么啊,我们听不懂。”
欧洲办公室的同事则在不断和英文妹确认一些简单细节,最后也受不了了:“今天开会不是有议题么,怎么说了一大堆这些难懂的东西?”
会议期间,只有少数英语国家的同事和英文妹反复确认,其他参会者都“打酱油”了。最后,会议时间已经比原定计划超出了30%,但是会议议题才讨论了一半。面对说得性起的英文妹,部门领导也坐不住了:“说大家能听懂的英文,否则我让保安把你赶出去!”
英文妹只是说了大家都听不懂的语言,问题已经很大了。下面的自我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逻辑中,即使说的语言大家都听得懂,反而惹来更大的麻烦。
自我哥其实是个技术上不错也很努力的人。在努力做出一个版本的产品后,产品经理决定让自我哥去客户线上磨一磨。
后来的结果让产品经理很吃惊,自我哥不断被各条线上的客户经理投诉。原本的产品明星是怎么变成大家都讨厌的人呢?产品经理决定和自我哥一起去见几次客户。
与客户甲的会议:
客户问:“你的这个产品在我们这个行业该怎么用呢?”
自我哥不假思索地回道:“我们的产品有几大功能板块……”
当自我哥滔滔不绝地展示着自己的产品时,客户实在忍不住打断说:“再高科技的东西也得有用吧?你告诉我这东西怎么给我客户用?”
自我哥很不屑地说:“你现在得上新产品,新功能。有新东西才会赚钱……”
产品经理听到这里已经一脸黑线了。
与合作伙伴乙会议:
自我哥强调说:“这产品的功能领先市场很大一截,非常非常好!”
合作伙伴回道:“领先市场这么多,会不会不适合当前市场的发展啊?”
他听到这里,没想到转过头和公司销售代表大声说:“和他们没法谈,咱们跳过合作伙伴,直接去联系客户吧。”
销售代表听后立马慌了,忙和合作伙伴解释说:“自我哥这是说笑话呢。”回头来,拉着自我哥来到没人的地方吼道:“这是业内实力最强的合作伙伴,我们还求着人家呢,你怎么能这么说?!”
之后,销售总监找产品经理抱怨说:“自我哥真不适合去客户那里开会。说事情驴唇不对马嘴,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还老捅篓子。他就是个活在自我世界里的人,那里面只有他自己的逻辑。上次,安排他和我们这边一个也很自我的销售出差一天,两个人订什么酒店的问题上就打了两个小时电话。”
自我哥就这样从各类会议上被撤下来。由于无法与人交流,领导只得给他安排一些自娱自乐或者自生自灭的小活儿了。
五个部门,三种语言,一小时摆平
会议往往是办公室里冲突集中体现的场所,多个部门的人参加的会议往往是比较复杂,不同背景、不同领域、不同利益出发点甚至不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开会,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迷失方向,到时候七嘴八舌,最终很难达到会议的目标。对于参加这类会议的职场新人来说,很难像高层领导那样来主导会议进程,但是如果实现做好功课,完全可以充当会议的剂。
君就这样登场了。他是一个菜鸟,但是要经常配合领导来协调多个部门的工作,统一推进本地的市场工作。
在一次协调会之前,领导拿到会议的既定内容也犯难了。这次协调会要完成如下内容:
1.在产品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达成新产品的形态和商务模型;
2.统一协调各部门确定虚拟推进团队;
3.统一协调各部门制定后续推进计划;
4.协调总部出资部门确认后续推进的预算,及明确落实计划;
5.与区域总部确认最终配合情况。
“五个大部门!三种语言!一小时内完成这么多讨论事项!”领导也有点无所适从,“这些人平时也有不少隔阂,真是难啊。”
可是,当会议来临时,君却出人意料地引导了会议。一上来,君打开一页胶片,直截了当地说:“根据前期沟通,本次会议的大部分内容已经得到各方共识,显示在幻灯片上。只有两点还有异议,请大家讨论。”后续会议进行得异常顺利,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达成了令人满意的结论。
会后,领导忍不住找到君问:“这么多内容,他们怎么在会前达成共识的?”
君回道:“内容是比较多,但是在大部分问题点上,各部门观点差异不大。我提前做了一些功课,分析了各个部门的利益点和底线。在大部分问题上找到解决方案,大家也就都有信心了。就两个问题有异议,集中时间来讨论很容易就达成共识了。”
电话会议怎么发言范文2
说破天你也不会相信,一座最普通的动物园里的一只最普通的母猴的正常分
娩,竟然引起全人类的惊讶和恐惧。
从头说起。
猴子不是老虎不是熊猫,所以动物园里这只临产的母猴像一切有幸在地球上
拥有众多同胞的动物一样在动物园里不幸地受到忽视。
母猴这次是生第二胎。她感觉到这次怀孕同上次不同,肚子里的小生命经常
做一些令她吃惊和不安的动作。母猴生产时几乎没用兽医帮助,小猴是自己跑出
来的。
饲养员给小猴起名叫力力士,他觉出小猴有劲儿。母猴不喜欢这个名字,可
她没有发言权。
力力士不像别的猴婴儿那样一出母体就把着妈妈的******不放。他对奶和任何
食物包括水都不感兴趣。
力力士出生后的第三天,饲养员才发现从未见他吃东西和喝水。
"有病?"饲养员第一个判断。
他打电话给动物园的兽医。
"喂,是兽医吗?"饲养员拨通了电话。
"什么事?"
“前几天出生的那只小猴不吃东西。"
“什么时候开始的?"
“一生下来就开始了。"
“三天没吃奶?!"
“对。"
“还活着?"
“好像是。"
兽医来给力力士检查。
"长得这么快?"兽医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才三天时间,力力士长了足足一倍。
饲养员这才发现力力士的个头,他也惊讶不已。
兽医掏出听诊器给力力士检查身体。
听诊器扫遍了力力士的全身,愣是找不着心脏的位置!
兽医将手放在力力士鼻前,没有呼吸!
这只心脏停止跳动和肺叶不再呼吸的小猴,却活生生地站在兽医面前!
兽医感到惶惑。
其实,力力士根本就没有心脏和肺。
力力士与众不同的表现,引起了动物园的极度好奇。园方请来了本市的权威
兽医给力力士做全面体检。
透视,心电图,脑电图,量体温。…。。当结果出来时,兽医们大吃一惊:力
力士是一只机器猴!具有生物猴外表的机器猴!
生物猴居然能生出机器猴!随着新闻界百米赛跑式的报道,这件事震动了全
世界。
闻迅赶来研究力力士的各国专家云集该动物园,他们不吃饭不睡觉不干一切
与研究无关的事拼命想第一个揭开力力士之谜以此作为问鼎诺贝尔奖的敲门砖。
力力士顿时身价百倍受到了园内老虎和熊猫以及所有没有七大姑姨的珍
贵动物的嫉妒。他被送进突击为他专门建造的恒温住房,享受着令他的同类望尘
莫及的各种待遇。
力力士的母亲自然也成了科学家们的猎物,他们恨不得抽干她身上的血化验
恨不得同时用100台心电图机1000台脑电图机1000台X光透视机给她
做心电图脑电图X光透视。她身上的每一根毛都成了抢手货,许多没有名望的科
学家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享有盛誉的前辈坐在显微镜前翻过来倒过去地观察那根毛。
每天有不计其数的科学家手持坛坛罐罐排队等候接母猴的尿和屎,他们要分析她
的胃、她的肠、她的消化功能、吸收功能、排泄功能,。…。。他们要弄清她为什
么能生机器猴她凭什么能生机器猴。
另一群科学家开始了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更艰难的行进:寻找力力士的爸爸。
动物园的猴山里共有公猴145只。要想在没有婚姻法约束没有起码的道德
观念的众公猴中找出力力士的生身父亲来真可谓大海捞针。这吓不住专事在歧岖
山路上攀登(名人语)的勇士们,他们一边咒骂猴家族不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边深
入猴群调查还有的科学家向园方建议今后在猴山里成立居委会,以后如果再出现
类似的问题只要一问居委会保准门儿清。
经过半个月的鏖战经过无数名科学家以掉头发失眠、减食欲、与同行反目、
同导师决裂为代价终于换来了生物猴生机器猴的原因。
这结论差点儿吓死人类。
结论:母猴在受孕和怀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电波辐射、噪声干扰,地球
臭氧层被破坏引起电磁场的频率超出了生物大脑所能适应的限度、氧气被二氧化
碳取代以及食用化学肥料培育出的食物等等现代工业社会导致的种种弊端,因而
生出了一只机器猴!
最担惊受怕的是孕妇,她们怕自己肚子里的小宝宝是机器人--因为她们和力
力士的妈妈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呼吸着同样数量的二氧化碳吃着化学成份相同的
食物听着一样分贝的噪音--据说动物园比闹市的噪音还少--受着频率相当的电磁
波辐射,总之,她们和力力士的妈妈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中受孕和怀孕,尽管她们
的小宝宝只有一个爸爸而力力士有许多爸爸但科学证明能决定力力士命运的爸爸
只有一个,也就是说,力力士的爸爸的数量和她们肚中小宝宝的爸爸的数量在本
质上是一样的。那么她能生机器猴她们为什么不能生?
去医院检查的孕妇多得要提前两个月预约,要求堕胎的孕妇更是不计其数。
谁都怕生机器人怕给机器人当妈妈怕机器人不听话不好管试想假如妈妈不能管制
自己的孩子这个妈妈当着还有什么乐趣?
据说只有一名孕妇宣布希望自己的胎儿是机器人。她认定机器人孩子竞争力
强保准能通宵写作业不睡觉保准不需要玩儿保准喜欢考试保准能上名牌大学保准
不会早恋,遗憾的是换了三家医院,医生一致认为她的胎儿是正常人理由是胎儿
的心跳比她的还有劲儿。
一时间全世界的新闻媒介都被机器猴的出生垄断了。有的科学家估计地球上
已有生物机器人出生,有的科学家警告人类如果不注意环境污染人类的后代最终
会退化(进化?)成机器人,一个没有感情没有活力没有激情的机器人社会多么
令人不寒而栗多么恐怖多么不堪设想。还有的科学家断言现在的父母尽管没生机
器人但他们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教育管制成机器人。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目标就是
让孩子变成机器人,与其这样花费财力精力还不如直接生机器人省事儿。这位科
学家号召青年夫妇迁居到化肥厂核反应堆臭氧层出现窟窿的垂直地面上过夫妻生
活,这样百分之九十能生机器人,何必再为怎样把孩子培养成靠指令生活的机器
人而终生操劳呢?
各种见解各种结论各种警告各种措施各种惊慌失措各种喜悦前所未有地同时
出现在人类社会中,人们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好。他们从这张报上看到苹果皮上有
致癌物质又从那张报上看到苹果的营养全集中在皮上,他们吃苹果时只好削一半
皮留一半皮。有人说胆固醇是人体的大敌,有人说胆固醇是人体长寿的决定因素。
还有种种关于啤酒电视大蒜冰箱除味品的完全相悖的高见,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
这样惶惑这样不知所措这样无所适从这样人心慌慌这样感到没奔头。
这一切都是因为力力士的出现。
力力士自然成了人类注意的中心。每天来参观他的人数以10万计,该动物
园拿力力士大发横财。
其实,人类对于力力士的了解是极其肤浅的。他们如果知道他具有的哪怕是
一半儿的本事的话,就会派一个师全副武装的正规军再配上直升机来看守他。
力力士的躯体的基本细胞是由电波、化学物质以及各种超自然的原素组成的。
他具有高智商,还有一系列全人类生畏的绝技,其中之一就是隐身术。
当力力士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后,他不愿意再呆在房子里让人参观了,他需要
自由。他还要去世界上找自己的同类--生物机器猴或生物机器人或其它的生物机
器类。他不能自己呆在地球上而没有同胞,他不喜欢孤独。他坚信地球上绝不会
就他自己。
离开动物园,对于力力士来说易如反掌。他的出逃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一场
最精彩的悲喜剧。
他将改变世界。
第2集
机器猴力力士要做的第一步,是了解、认识、掌握自己究竟有哪些本领。
他的智商使他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了这项工作。
力力士只要用右手握左手的中指,他就能进入隐身状态。
就是说,他看得见别人,而别人看不见他。他再用左手握右手的中指,就能
恢复原状。
力力士还能变成他想要变的人,只要他见过这人或看过这人的照片。
力力士还可以遥感到很远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最令人胆战心惊的是机器猴
的运动方式--可以将身体融化成光并以光速(每秒钟30万公里)飞行。
还有一些本领力力士尚未发现,光是上述这些就足以使他应付人类了。
力力士选择了清晨离开动物园。
像往常那样,早晨7点整,负责照看力力士的护士来观察他。
护士先是漫不经心地往力力士的玻璃房子里扫了一眼,她的头立刻大了,玻
璃房子里是空的!
她看不见隐身的力力士。
护士慌忙打开房门进去寻找力力士,力力士和她擦肩而过,走出了像监狱一
样关了他一个月的玻璃房子。
力力士想看看人们的反应。
当护士确信力力士失踪后,她飞快地从兜里掏出对讲机,向头儿报告。
"力力士失踪!力力士失踪!"护士恨不得把对讲机吞进肚子里。
动物园得到了该市该国为监护机器猴提供的最先进的仪器和通讯设备。
负责监护机器猴的主任接到报告后带着部下飞跑到玻璃房子旁边。
房子里空空如也。
"门一直锁着?"主任问护士。
"一直。"护士毫不含糊。
"这怎么可能?"主任双眉紧锁。
他围着玻璃房子绕了一圈。没有漏洞。
这栋玻璃房子是专为方便游客参观力力士而修建的,材料是最新型的玻璃,
据说连炮弹都打不进去。
"留下两个人继续观察,其余的开紧急会议!"主任模糊意识到力力士的出走
是一件不妙的事。
其实力力士就站在他身旁。
看见人类因为他的失踪而慌乱,力力士觉得好玩。他不想再在动物园里耽搁
时间了,他急于要去外面看看,去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去寻找自己的同胞。
力力士走出动物园的大门。
紧急会议开始了。
参加会议的有研究机器猴的专家,有警察局的侦探,还有政府官员。
监护机器猴中心主任向与会者介绍了力力士出逃的情况。
"机器猴的身体能破墙而过?"一位专家率先提出了恐怖的设想。
身体能穿过墙而不露痕迹,多么可怕的本事!会场静得出奇。
"门卫没看见他出去。"动物园园长提醒专家们。
"会隐身法?"又一位极富想象力的专家扔出一颗炸弹。
!!!
每位与会者的脑细胞都以跑百米的速度运行着周转着,他们迅速推测着机器
猴的出逃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后果。
"我们假设他的身体能够穿透墙壁,又假设他会隐身术,还不用吃东西不需要
睡眠,这样一个'超人'如果有犯罪意识,例如去抢银行。…。。"警察局长发言。
全场毛骨悚然。
每位与会者的脑海里都浮现出一个个恐怖的场面。
"如果他去导弹基地按洲际导弹的发射按钮,将导致核战争爆发。"想象力更
丰富的专家设想。
"如果他劫持飞机,谁也无法设防。"
“如果。…。。"
种种设想种种推测种种让人冬天出汗夏天打哆嗦的想象摆到了会议桌上。
“必须立即报告国家元首,在全国采取紧急措施!"会议主持者提议。
没人反对。
"本市先采取行动,立即部署力量追捕机器猴!"警察局长建议。
市政府通过了关于追捕机器猴的决议,同时上报国家,建议全国提高警惕防
范可能因为机器猴出逃引起的种种事件。
全市的警察都出动了。他们有的驾驶摩托车在大街小巷巡逻,有的脱了警服
换上便衣混进熙熙攘攘的人群。
各银行各金融机构各凡是与钞票有关的部门都加强了警戒,生怕机器猴对那
些因为印上不同图案而比别的纸身价高百倍的特殊的纸发生兴趣。
力力士现在何处呢?
他离开动物园后,来到大街上。
奔跑的汽车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店使力力士感到吃惊。
他对着人群看了一会儿,无法确定哪位是他的同胞。
"一定要先找个伴儿。"力力士这么想。
一辆公共汽车驶进力力士身边的车站。人们匆忙地上下车。
力力士最后一个上车。
售票员看不见他,按了关门的按钮。
车门夹住了力力士,关不上。
力力士不明白售票员干吗夹他。
"车门坏了。"售票员向乘客宣布。
乘客们都看见了关不上的车门。
力力士向车厢内一侧身,车门关上了。
公共汽车继续行驶。力力士往窗外看,他感到有趣。
力力士身边的两个人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那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一位中年妇女说。
"怎么?"另一位男士问。
"不爱学习,不想上学,整天迷上机器人啦!"中年妇女边叹气边说。
机器人!
力力士认为身旁这位中年妇女的孩子有可能是他的同胞,他决定跟着她去她
家。
公共汽车进站了,中年妇女下车,力力士也下车。
"明天见!"中年妇女同车上的男士打招呼。
力力士注意到大街上出现了许多闪着旋转灯响着刺耳笛声的摩托车。
他还不知道这是追捕他的警车。
中年妇女在人行道上飞快地走着,力力士寸步不离地跟着她。过了一个十字
路口,中年妇女走进一座大楼。
力力士注意到楼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市气象局"。
中年妇女等电梯,和相识的同事打招呼、寒暄。力力士羡慕他们有自己的同
类。
电梯来到了一层,电梯门打开了。
力力士紧跟着中年妇女走进电梯。
一位男同事看到中年妇女身旁还有空地方,就往这边挤。
他撞在了力力士身上,那空地方是力力士。
力力士轻轻往外推了他一下,只见他翻倒在地,连打两个滚儿,出了电梯。
"干吗?"他爬起来大喊。
电梯里的人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推他呀!
好几个人慌忙走下电梯。
"副局长,您先上!"一位戴眼镜的人拿出一脸的诚恳巴结上司。
"副局长,摔着没有?"一位太太肉麻的嗲声嗲气地问,那声音同她的年龄明
显不符。
"找出是谁推的副局长!"有人提议。
"对,查出是谁干的!"
很多上班的人堆在电梯旁边。
力力士看出在场的人都怕这位他们称之为"副局长"的人。
"算啦算啦,先上班吧!"副局长向大家挥手。
众人让出一条道,请副局长先进电梯。
算副局长运气不好,又跟力力士跟踪的那位中年妇女挨着。
电梯开始向上升。
副局长注意到了中年妇女身边的空地,他小心翼翼地用手碰碰,果然有物体!
看不见,摸得着!!
第3集
副局长暗中观察力力士身旁的中年妇女,没发现她有什么异常。
电梯门开了,中年妇女走出电梯。力力士也跟着走了出去。
副局长碰碰身边,没东西了!
力力士注意到这位被人称为"副局长"的人的举动,力力士能够知道他脑子里
想的什么,副局长的心里充满了惊讶和疑问。
力力士跟着中年妇女走进她的办公室,屋里摆满了测量天气的仪器和图纸。
力力士不愧是工业化社会和人类的结合物,他一看就懂。而且在一分钟内就判断
出写在黑板上的明天的天气预报是错误的。
"明天有雨,可他们预报是晴天。"力力士摇头。
中年妇女在自己的桌前坐下了,开始工作。力力士决定去看看那位产生疑心
的副局长,反正现在他也闲得没事干,得等那位中年妇女下班才能跟她回家去找
她那个喜欢机器人的儿子。此时此刻,本市市长正和监护机器猴中心主任向国家
元首汇报机器猴失踪的紧急情况。
"跑了一只猴子?"国家元首打了个哈欠,对于这么点儿小事也来惊动他感到
不悦。
“是那只有特殊功能的机器猴!"市长小心翼翼地解释,生怕元首忽然不高兴
撸了他。
元首的秘书凑到元首耳边向他解释力力士的来历。
"对,对,我知道那只猴子!"元首想起来了。
"他会隐身法!"监护机器猴中心主任说,这是他同国家元首第一次说话,声
儿都变味了。
"隐身法!"国家元首一惊,他还是小时候从童话里知道的这种法术,可还从
未在现实生活中碰到过。
市长把该市紧急会议上专家们的推测念给国家元首听。
元首的脸色渐渐变了,显然他意识到了这只机器猴会给他的国家带来什么。
"马上部署力量通缉他!"国家元首对秘书说,"先开个全国紧急电话会议。"
“抓住他,让他为我们服务就厉害了。"秘书对元首说,"比如说,让他隐身去X
国大使馆。…。。"元首的脸色进入了春季。
"决不能让他出国境,如果外国人得到他,就麻烦了!"市长提醒元首。
紧急电话会议立即召开,全国的警察和陆海空三军一律进入特级战备状态。
边防线和海关关口更是如临大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谁放走了机器猴就把谁关
进动物园的猴山!各种型号各种形状的战斗机侦察机雷达预警机在空中没完没了
地飞,各种名称各种功能的舰艇在海上无休无止地开。
天罗地网张开了。
力力士来到副局长的办公室,碰巧电话铃响了。
“喂,"副局长拿起话筒,他看不见隐身的力力士就站在他身边,"我是。什
么?通缉机器猴?严加防范?会隐身法?!"放下电话,副局长头上冒汗了,他想
起了早晨在电梯里发生的怪事。
"准是机器猴,赶快举报!"副局长抓起话筒拨电话。
力力士终于知道了全国都在追捕他,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喂,是通缉机器猴指挥部吗?我是气象局,机器猴可能在我们大楼里。…。。
"副局长的嘴唇冲着话筒一张一合。
这是力力士接触人类以来对人类品质的第一次感受。他憎恶地看着眼前这位
人类。力力士讨厌告密,他觉得出卖是最卑劣的行为,哪怕是打着最冠冕堂皇的
旗号下的出卖,也是令人痛恨的。
力力士感到失望,这更加剧了他要寻找自己同胞的愿望。
楼下响起了警笛声。
副局长趴在窗户上往下看,脸上露出了笑容。
楼下已停满了警车,军队也来增援,装甲车和坦克将大楼围得水泄不通,阴
森的大炮张着血盆大口虎视眈眈地死盯着前方。
力力士决定在同警察和军队较量前先治治这位副局长。
力力士走到副局长脑后,抬手指着他的后脖子,稍一发功,副局长便无法说
话了,这种状态将保持3年。
力力士站在副局长面前,现出了真形。
副局长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看来他根本不知道力力士的本事,还做着发
现珍奇动物等着领赏的梦呢。这位副局长对于自己的气象局预报不准天气从来不
电话会议怎么发言范文3
坚持高标准,把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贯穿活动全过程。为确保“治庸问责”活动见成效,我们始终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及时成立了“治庸问责”活动领导小组,各部门、各年级成立了以主任为负责人的学习小组。赵园长挂帅、分管领导主抓,上下配合,形成合力。从园领导到中层干部严格要求,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持做到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评议,带头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及教职工的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敢于负责、勤奋工作,追求卓越、善于创新,增强责任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在思想上筑牢拒庸、防庸的内生动力。把进一步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师德建设放在首位,要求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我为幼儿发展做了什么,应该怎么做”勤反思、明方向的活动。同时完善教师考核和奖惩机制,用幼儿发展水平来评价老师的工作,引导教师开拓进取、敬业奉献。
二、完善配套制度,切实履行责任
要推动“治庸问责”工作真正取得实效,不断提升幼儿老师履职尽责的能力,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实行用制度管人管事。
一是完善学习机制。当前,许多老师之所以工作中思想错位,主要原因是学习不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明确,她们普遍认为,只要自己干好八小时,保证不出事就行,至于工作能不能创先争优,并不是主要的。为此,我们从健全学习制度入手,组织全体老师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习《教育法》,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讨论,引导她们积极发言,谈感受,谈不足,谈理想,从思想上打牢“治庸问责”的坚实基础。
二是完善治庸机制。园里每月举行一次师德评议会,由每个老师对一个月的工作就行自我讲评,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然后,由全体老师就该老师的工作表现,差错情况、绩效情况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老师就行集体打分,然后排出一二三类。由园长对工作好的同志予以鼓励表彰,对后几名老师单独谈话,提出批评和整改意见。
三是完善问责机制。园内对老师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并结合孩子家长的评议,对其有无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评议考核,重点查有无打骂孩子、有无体罚孩子、有无上课干私活、有无向孩子家长吃拿卡要、有无接受家长馈赠等不良现象,同时,引导孩子给老师投票挂花,通过考核,将他们的责任落实情况与工资挂钩,制定奖惩条例,对工作有失误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等,以此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三、确立争先意识,全面提升素质
幼儿教学质量的好坏与老师的素质息息相关。为了不断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观念,引导老师珍惜岗位,善待学生,提升服务质量和自身素质,结合实际,我们积极创新“治庸问责”的活动载体,全力推进“治庸问责”工资进程。
一是确立大局意识。当前,社会上对孩子的关注已经上升到史上最高度,同时,幼儿教育机构层出不穷,无形中增加了竞争性。如果没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工作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甚至对孩子的安全问题漠不关心,不仅会造出家长对学校的误解,更重要的会使学校步入恶性循环。因此,我们通过晨会、主题报告、与老师促膝谈心等多种形式,引导老师树立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通过教育,许多老师对学校的良苦用心表示十分理解和支持,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二是确立争先意识。在工作中,我们引导老师“永远要想在家长前面”,做事心中有集体,有目标,有分寸。牢固确立“有第一就争,有排头就站,有红旗就扛”的争先意识,把工作岗位与创先争优有机融合。过去,许多老师在争先任问题上意识淡薄,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既不多拿工资,也不影响调级,现在,通过学习教育,她们充分意识到,干好工作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历练人格,提升素质的需要,与其碌碌无为,不为创先争优。他们把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坚持早来晚走,有的老师回到家里,仍要与家长对孩子的表现进行沟通,求得支持与配合。
三是确立精品意识。“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干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用局部的精湛缔造整体的完美”。这些至理名言目前已成为老师的同欲共求。在工作中,老师们坚持做到认真对待每一个同学,手把手的教他们知识。同时坚持以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教育重点,以情感体验为根本,面向全体幼儿,使幼儿成为“会生活、会学习、会做人、会交往、会竞争”的一代孩子。从小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自己来挑选自己的特长。注重加强班级日常管理,在上课的时候积极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能力,让他们有话可说,课后引导他们做一个“勤劳的好孩子”,使他们能进行班级扫除,学会自我照顾,让他们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在劳动中得到知识。
四是确立质量意识。在工作中,我们结合平安校园创建,积极推行安全管理领导责任制,逐级落实,做到经常检查记录在案。进一步加强我园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加强了对安全设施的配备和投入,强化师生安全教育工作,让全园师生生活在优美、安定、祥和的校园环境里。组织老师每天都对幼儿园的大环境进行巡视,定期对园内的电器、线路、活动场地、大型玩具、消防栓等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同时,聘请消防大队的警官来园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电话会议怎么发言范文4
去年底,李文行教授应邀来沪,在“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做主题发言,介绍韩国DMB这一数字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情况。所谓DMB是数字多媒体广播(DigitalMul t imediaBro adc asting)的英文简称,它是数字音频广播(Digi talAudioBro adcast鄄in g)的自然延伸,不仅能传输声音信息,还能传输文字、静止画面、电视剧等任何形式的数据信号。这意味着,DMB可以播放影视节目、查询交通导航信息、股市行情等,还可以实现网络下载。它具有在高速移动条件下接收到各种数据信号,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目前DMB接收设备有多种类型,如车载式,主要运用于城市公交车、地铁、计程车,还有个人便携式,最常见的就是集成DMB功能的手机、MP4、PDA等(见题图)。会后,我们就相关问题对李文行教授进行了专题访问。
Moon-HaengLee(李文行):韩国水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
黄倩婕: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
您好,李教授!在这次会议上您的讲演是关于DMB这种数字新媒体的,可以介绍一下DMB在韩国的兴起吗?
韩国是在2005年开始提供DMB这种新型的服务项目的。其中S-DMB(卫星数字多媒体传播)首先由韩国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SKT开展,目前通过收费服务它能提供13个视频信道和19个音频信道。T-DMB(地面数字多媒体传播)是在2005年12月开始运作的,现有7个视频信道和12个音频信道。到2006年12月为止,S-DMB拥有700000订户,T-DMB则拥有1900000订户。应该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它们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相比较而言,传统媒体的发展不尽如人意。2001~2005年这4年间,韩国报纸的订阅率从57%下降到41%,3家主要电视台的免费电视新闻收视率也从60%跌到33.4%。而新媒体的使用人数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大多数年轻人都把互联网等集合式媒体作为获得新闻的主要媒介。例如,有线电视、卫星广播、手机多媒体服务、数字多媒体传播、IPTV(互联网协议电视)、BcN(宽带集合网络)、Wibro(无线宽带网络)、W-CDMA(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等等。我们注意到这种新现象,对DMB的发展也格外的关注。
那么韩国DMB设置了哪些频道,一般又播放什么样的节目呢?
S-DMB提供了4个门类,13个视频信道,在这些频道中,只有2个是新闻频道,分别是一般新闻频道YTN和经济新闻频道MBN。T-DMB有一个24小时的新闻频道,它的实时新闻节目还提供给另外4个免费电视频道,尤其是SBS有专门为DMB制作的新闻节目。
S-DMB和T-DMB都会播放一些专门为移动媒体制作的节目,因为这种类型的节目可以让观众参与其中。比方说,“Dang erousKids”是年轻人为展现他们自己的生活而创作的。“UCC”是一部在网络上播放的很受欢迎的短片,服务提供商试图把UCC作为新的内容去吸引受众。但是,UCC也有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比方说,上传和下载,对现有电视节目内容的模仿造成了侵权问题等等。因此,在我们将它选为真正的节目内容之前,应当首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DMB的另一个内容就是真人秀节目。比方说,在EndurechampionofChannelblu e中,能坚持到最后的选手将获得胜利。另外,Dangerou sprogram是专门为好奇心强的观众准备的惊险节目,也是DMB最有生命力的节目。
另外像电话会议、在线聊天、小测试和卡拉OK是T-DMB节目中最受欢迎的。这种交互式节目可以说只属于移动传播,当然它还需要不断发展。
相比较S-DMB的内容而言,T-DMB更倾向于将13~19岁的年轻人锁定为自己的受众目标,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制作个性化节目。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人们喜爱的S-DMB和T-DMB节目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T-DMB电视剧和喜剧的种类比S-DMB的要高一些,新闻在这两种DMB的节目榜上都只排在了第五位。
除了这点不同,DMB在节目上有什么共有的特点吗?
相比较新闻媒体频道和免费电视的节目,DMB主要由流行电视剧、娱乐节目和体育节目组成,像观众最喜爱的频道SBSDram a和MBCDram a,都是这样。分析这些频道每周的节目情况,我们发现SBSDram a频道50%~60%的节目都是电视剧,其它都是娱乐节目,MBCDram a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播放电视剧。另外像ChannelBlu e虽然只是一个普通频道,但它主要以年轻一代为目标受众,通过提供体育节目、影视剧、娱乐、成人剧、喜剧等各种小众化节目来吸引他们。
其次,DMB最受欢迎的是名人脱口秀和娱乐节目,由于小屏幕播放、时间支配自由这些特点,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钟爱。
另外,DMB的私人化特点很适合成人节目,当然这类节目大部分是不允许在免费电视上播放的。比方说,像“FamilyLo veHistory”、“Dangerou sTV”和“More LaughsatNight”这类成人情景剧节目的播放满足了成人的需要,因为他们希望在自己的时间里可以自由观看这些节目。
最后一点,由于体育节目比较受男性的欢迎,他们订阅DMB的人数要比女性多。尤其是WBC (World BaseballClas sic)这种大规模的体育赛事非常有吸引力。2006年3月16日,DMB频道播放韩国与日本的半决赛吸引了将近30%的观众,比同一时间免费电视频道的收视率要高。提供这类有吸引力又有内容的运动赛事,可以增加DMB的观众数量。
那么韩国的受众对DMB这种新媒体的态度如何呢?DMB订户的使用情况又怎么样?
DMB与我一直以来的研究领域有很大联系,所以这一年来一直在关注韩国DMB的发展情况。关于受众对DMB的反应,我们曾经专门做过一项调查,从人们订阅DMB的原因、使用DMB的地点、时间,以及订阅者的性别、年龄等层面对DMB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细化分析。在这里我可以详细介绍一下调查的情况。
在我们调查人们订阅DMB的原因时,超过68%的人回答是能够在外面收看电视,也就是说DMB的灵活性是它最吸引人的特点。将近90%的人在家庭以外的地方使用DMB,其中55%~60%在乘坐交通工具或逛街时使用。但有趣的是仍然有9%~12%的订阅者即使在家里也使用DMB,这似乎表明DMB现在也正在开始作为一种家庭媒介被人们认同。
S-DMB的男性观众比女性观众多,占66%,女性只有34%。但是在他们每天收看节目的累计时间上,女性比男性要长,因为她们喜欢收看电视剧,这要花挺长的时间。
在订阅者的年龄上,20~39岁年龄段的人最多,占64%,因为费用方面的限制,青少年的订阅量并不是很大,但是他们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却是最长的。一般来说,他们使用音频广播比电视的频率要多,因为他们喜欢DMB的音乐频道,经常当作广播或者是MP3使用。在DMB刚刚开始推广时,50岁以上的观众对这项服务还比较有兴趣,但是渐渐地我们发现他们的收看时间不断缩短。订阅最多的人大约都在20岁左右,他们每天大概会收看60分钟的DMB节目。在30岁的年龄层也有很多订阅者,但是他们收看DMB节目的时间比较短,一般收看比较多的是简短的新闻信息节目,而不是长时间的娱乐节目。
DMB收视的高峰期在这一年也有很大的变化。在2005年的试验阶段,DMB的收视高峰是午饭时间。但是,现在的高峰出现在早上7~8点、8~9点这两个时间段,也就说,现在人们主要在上下班的路上使用DMB。在我们跟进研究DMB的使用时间后,发现DMB正在逐步取代广播的地位,但只是对地面电视的空缺位置有所补充。应该说,关于韩国受众对DMB数字媒体的态度我们也会持续跟进,获得最新数据和情况。
那您对未来韩国DMB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呢?
电话会议怎么发言范文5
这次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目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再就业工作,推广典型经验,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再就业工作的开展。这次会议筹备工作很充分,在国学同志担任市委书记期间就准备召开这个会,后来由于防治非典,推迟了一段时间。晓华同志到任后,对再就业工作也非常重视,对开好这次会议做了重要指示,因为他出差在外,未能参加。为了开好这个会,会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就业局等部门对我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会议期间,大家参观了4个就业基地典型,会上发言的3个单位和书面交流的10个单位介绍了经验和做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情况,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性。几年来,再就业工作得到了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在国学同志担任市委书记期间,还是晓华同志到任之后,都一以贯之的把再就业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民政、宣传、工青妇及县(市)区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尽管这方面工作的压力很大,但是全市上下克服了许多困难,使我市再就业的压力得到了初步的缓解。今年1-8月份,全市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7111人,完成年计划的82.9%。组建劳动保障基层组织机构375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716人。再就业培训7178人,劳动预备制培训2460人。发放小额贷款担保基金1200万元、社保补贴1000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120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315万元、职业介绍补贴143万元。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但按照省、市委的要求,面对再就业工作的严峻形势,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再就业工作的认识,把这项工作当成第一要务来抓
要充分认识到再就业工作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较困难的群体,也是一个最需要人关心、帮助的群体。我们再就业工作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所以我们做好再就业工作就必须提高认识,无论怎么样认识都不为过。省委书记宋法棠同志在全省再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把扩大就业与促进再就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的方针,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我们各级领导一定要按照省委书记宋法棠同志的要求,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再就业工作作为第一要务真正的重视起来。
第一,解决好再就业问题,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坚持执政为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体现,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就要从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关系群众根本利益的实事、难事抓起,这是为官一任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基础。做好再就业工作,就是要解决特殊群体能够吃上饭、能够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能够保证其子女上学、能够保证基本生活条件等问题。这是我们一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对我们每个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从我们下岗职工的家庭实际来看,家庭真正有一定积累的很少,一但下岗,生活没有来源,利益没有保证,所以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就成了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现实、最迫切的需要,搞好再就业工作就成了各级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实际的行动。
第二,解决好再就业问题,是衡量领导干部对群众感情深与不深的具体体现。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解决再就业问题的过程是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是领导干部能不能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的具体体现。我们做干部的就得为群众出力,就必须有浓厚的群众感情。不是当领导干部后对群众的感情自然就深了,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确实很深,但确有个别领导同志对群众的感情不深,甚至极个别的领导同志对群众基本上体现不出什么感情来。对群众的感情深与不深就是要看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困难是不是当作自己的困难那样来解决,是不是当作自己家庭的问题去对待,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市再就业工作会上,国学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象给自己子女找对象、找工作那样,来关心下岗职工的工作问题,这个要求我非常赞成。如果解决再就业问题都能这样热心、细致周到,都能这样出实招,讲实效,动真情,那么这项工作就能抓好,反之,这项工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解决再就业问题,是对每位领导干部思想境界的检验,更是对每个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检验。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的成败,关系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再就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再就业工作的好坏,充分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和部门的工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工作水平的高低。今后,我们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上,除了要考核经济指标,还要看再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各地各部门要集中力量,齐抓共管,加强组织领导,实行整体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总之,抓好再就业工作必须按照省委书记宋法棠同志的要求,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要认识认识再认识,重视重视再重视,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好。
二、进一步抓好我市再就业工作应该认真注意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我市的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形成了良好的局面,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这项工作量大、面广,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全市有下岗职工8.3万人,加之我们的国企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正在加速推进,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力度也将随之加大,企业下岗职工和社会失业人员将继续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矛盾将愈加突出。所以,再就业工作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好的事情,是压力很大的一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抓就业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首先抓就业的思想观念,把再就业工作摆在各项工作之首,千方百计开辟就业之路,拓宽下岗职工再就业渠道。
1、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再就业机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建立健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劳动者的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机制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这个机制在我们国家正在逐渐的形成,从大局来看还不够完善,功能上也不配套。所以我们要依据国家的政策,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按照劳动力市场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建立起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体系,为下岗职工的合理流动创造便利条件,促进下岗职工自由地在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部门或行业之间、城乡之间、此企业与彼企业之间畅快地流动。尽快把功能和机制完善,尽快组织和实施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
2、进一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再就业环境。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教育下岗职工进一步明确和全面理解再就业工作的内涵,转变对再就业的依赖性,增强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全市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要积极对下岗职工进行安置,帮助推荐用人单位。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和再就业对每个人来讲,不是和过去一样,端上铁饭碗就一辈子不下岗,成为一劳永逸的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与再就业是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所以要想真正搞好这项工作,就要教育和帮助我们的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引导下岗职工不等不靠,走向市场,增强自我择业能力。刚才会议上介绍的几个典型很有说服力,像桦南世纪商厦总经理王淑琴,下岗后,从一个小商店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2001年以来投资630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综合性商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下岗女工刘志宏搞的配餐,东风区于杰三姐妹创办的老年公寓等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实现再就业的典型。所以我说这三个典型很好,这样的典型还有很多,各地各部门都要善于发现、培养这些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先进典型,号召全市人民向他们学习。要在全市的下岗职工中大力弘扬这些先进典型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精神同我市在防治非典过程中创造的防治非典精神一道形成了我们佳木斯人的精神。集中体现就是不管多么困难,不管难度多大,只要我们想办的事,想干的事,就一定能把它办好,一定把它干成。这种精神非常可贵,我们一定要发扬这种精神,把再就业工作做得更好。
3、进一步用好用足用活再就业政策,促进再就业。国家对再就业工作很重视,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政策保障。特别在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三条政策。一是延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社保补贴和税费减免政策的截止期限。原来暂定实行到20*年底,调整为凡在20*年底之前开始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符合条件的都可以享受满三年时间的政策优惠。二是扩大了享受服务型和商贸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将这一政策适当放宽到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三是重申了再就业资金的投入规模和使用方向。再就业资金除了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的生活补助、培训以及补充失业保险基金外,也可以用于国有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支付的经济补偿和生活补助,补助资金规模不减,到20*年三年不变。这些政策大家一定要吃透,吃透之后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政策,才能把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才能对再就业起到更好的扶持、支持的作用。前段时间,为了摸清底数,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市926户国企职工人数、生产经营、欠缴社会保险费等情况和100948名下岗职工及离岗人员的就业和参保等29项基本情况。在搞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完善和细化政策上,把功夫下在优惠政策的落实上,把力量投放在提供优质服务上。劳动等有关部门要抓住明年我市作为全省社会保障试点市的机遇,及早做好试点资金的测算等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各县(市)、区也要积极向上争取,真正发挥优惠政策对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作用。
4、进一步加大项目开发和企业改革改造力度,加速经济发展,扩大再就业。要继续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使那些通过改革活起来的企业,上一些技改项目和新项目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工业兴市,抓住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大机遇,加快大项目建设,优先发展那些提供就业岗位多,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项目。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生产经营活动中、配套附属产业中、交通运输等流通服务环节中创造一批就业岗位。目前,全市正在推进落实的几个大项目,都是好项目,如果能如期建成达产,不仅会拉动全市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而且会形成新的就业空间。要把开发大项目同发展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
5、进一步增强劳务输出的能力,推动再就业。实践证明,对外劳务输出是解决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劳务输出必须从大视角出发,把它当作一项产业来抓,既搞国内输出,也要开展国际劳务合作,采取培养、管理、服务三管齐下的措施,促进劳动力输出的有序化,在组织体系上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全市已实现对俄劳务输出2000余人,并且探索出一定的经验。下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的力度,积极开拓市外、省外、境外就业市场。按照有偿服务、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广泛搜集外埠劳务市场信息,密切与市外职介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外经贸等部门也要通力协作,强化对劳务人员的组织,逐渐形成网络,并同吸引人才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俄罗斯的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境外劳务输出的总量,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减轻我市的再就业压力。
6、进一步创造公益性事业岗位,拓展再就业。随着政府管理职能和方式的转变,要积极创造出一些公益性岗位,安排下岗职工就业。全市已将382个居委会合并成17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一批下岗职工担任了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有的县(市)区也采取了这样的办法,使市场就业与政府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不断开发教育、医疗卫生、保洁、保安等公益岗位,重点安排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的、享受低保的和家里没劳力的下岗职工。对于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的特困职工,不要一安排工作,就立刻取消低保,要看工作安排得怎么样。原则上要求在安排工作初期,低保照发,待工作稳定且生活能有较大改善的情况下,再取消低保的发放。从我市低保情况来看,117元的标准还很低,所以,我们要多创造一些公益性事业岗位安排下岗职工。比如,市区主要街路中间的护栏就可以雇用低保家庭中有劳动力的人,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收入。这项工作市里要研究,各个县(市)区也要研究拿出一些公益性的岗位来,解决下岗职工特别是低保特困职工的生活问题。
电话会议怎么发言范文6
“把MBA课程教给23岁的人,这让我很吃惊,我认为这基本上是浪费时间。他们缺少经验背景。你可以教他们技能,比如会计和其他能提供的东西,但你不能教他们管理。”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学既不是一门艺术,也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其成就是以管理结果来衡量的,而不是以学术作为奖励。管理是一门实践的学问。
但在中国,大学毕业后两三年就攻读MBA课程的人不在少数,然而另一方面,刻板的考试选拔法(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却让大多数经理人尤其是高级管理者对MBA望而却步,虽然他们在企业管理方面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有的甚至成为著名的企业家,但随着职位的提升和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考试能力也在下降。
相比之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国内一些高校开办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教育则是对现行教育体系的一种突破。EMBA入学笔试、面试均由高校自行组织,更注重考核申请者的能力和经验。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只要是总裁、总经理就可以读EMBA。国家规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并在较大规模的企业中担任职务的高层管理人员才可以报名。
另外,与MBA教学方式不同的是,EMBA更注重在启发的基础上,将课程与学员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将实务与战略相结合,因此EMBA更适合置身于商战之中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为此,许多高校更为推崇与国际接轨,大规模聘请外籍教授讲课,与学员进行深度互动。
这其中,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大学)与在美国公立研究类大学中排名第六位的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合办的EMBA项目CHEMBA便是佼佼者。该项目是1999年被国家批准的第一个中外合作EMBA项目,自2001年起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学员分别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以及美国、印度等国家与地区,他们才华横溢、背景各异、经验丰富,均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学员们所服务的企业大多为“全球500强”和国内著名企业,其中包括麦肯锡、IBM、BP、中国移动、宝洁、可口可乐、思科、摩托罗拉、戴尔、爱默生、箭牌等。
虽然地处中国南方,但CHEMBA以自己对纯英文教育的坚守、独到的课程设计与聘请两位不同背景(全球与华人背景)的教授同时教授一门课,以及与卡尔森管理学院在美国、奥地利、波兰等地学生的全球交流而在中国EMBA教育界声誉日隆。
2008年5月,在“2008(第五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排名榜上,CHEMBA又一次摘取中外合作EMBA项目第一名,并获得“毕业生评价最高的商学院”和“国际视野开拓奖”等多项殊荣。
许多人将目光聚焦在EMBA的天价收费(国家教委的指导价为20万元)上,并对此议论纷纷:那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商界精英们花费大把的银子,不仅仅是为了镀金吧?那些攻读EMBA的总裁们,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新知识,而是为了交朋友,建立关系网,从而获取更多的生意?
将招生权下放给学校,生源、学费以及教学质量都直接接受市场的“评判”,这一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注定是深远的。但在如今这个商业利益至上的时代,中国商学院的发展能否经受得住市场的长久考验还是一个未知数。也许,我们更应该将目光聚焦在那些学员身上,他们是带着怎样的梦想走进EMBA课堂的?又是带着怎样的市场体验与经营困惑面对EMBA课程的?叱咤商场多年后,他们重新拿起书本,走进学校,经过两年时间的“苦炼”,他们是否修成了正果?
2008年6月6日,广州珠江新城富力君悦酒店。《新营销》记者与刚刚从美国参加完期终学习与毕业典礼的几位CHEMBA毕业生进行了交流,他们似乎有许多话要倾诉与分享,他们的叙述让我们对中国的EMBA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尽管中国的企业品牌还远未踏出国门,但中国与国际市场在运营理念与模式上的接轨首先在这些商界精英们的身上实现了。
黄志军:
超越工具,把握方向
有着一百三十多年悠久历史的美国亨氏食品集团是全球营养食品工业领导者之一。黄志军(Tony)先生是亨氏联合有限公司的全国销售总监。这位平素话语并不多的男士谈起刚刚完成的学业以及美国之行,感慨颇多。
2006年的他受到了几位朋友的“诱惑”,觉得既然他们都已经上了,自己也不能太“落后”,就跟随朋友们进入了CHEMBA学习。原本设想学校的学习是纯理论的,但他越学越发现,学到的东西在实际中居然非常有效!
在他看来,读CHEMBA最大的收获是建立企业管理的全局观。他说,很多人有一个特点,在管理工作别注重细节或工具的开发运用,很喜欢在工作中运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去把事情做好,但把工具运用好了,注重了细节管理却没弄明白前进的方向。“如同搭房子,许多人每天都在很辛苦的做一些自认为搭房子的事情,而房子的蓝图是什么样子却不知道。”他说,“而CHEMBA做了这样一个工作,把很多企业管理知识给到我们,使得我们有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去构建自己的一幅蓝图。有了这个前提,站高一个层次看,许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他坦言自己以前也是较专注于销售的细节工作,在CHEMBA学习了相关课程后才会有意识地把销售工作放到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去看,而不仅仅局限于销售工作本身。这样销售的策略和执行会与公司发展的大方向更加一致,建立的销售系统和流程也更有生命力。
再如在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学的课程学习中,他说他尝试结合课堂所学,以自己公司的实例去思考,站在公司和HR的角度去思考部门的用人策略,以及在此策略下销售部员工的招聘、培训、发展和薪酬体系等。站在整体的角度去思考比站在部门一个点,工作会有效得多,也简单很多。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样的思考,使他和总经理及HR的沟通更有效,在实际工作中也更好地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他说,学习的这两年也是自己负责的生意突飞猛进的时候。在他心里,这和CHEMBA 的学习是分不开的。
到了美国后,他和同学们在卡尔森管理学院的安排下,参观了一些全球知名企业,与国内做了一番比较,感觉中国人或企业突破规则的能力特别强,特别喜欢去挑战制度的极限,而在美国,其实大家都挺守规矩的。在黄志军看来,基于规矩基础上的创新才带来社会的整个进步。“有时候我们太强调个人能力,个人太凸显。EMBA其实是一种整体思维的教育,它教给了我们很多的国际游戏规则,国际企业的管理思路、方法。我们了解这些基本规矩,才能更好地对外沟通和学习,个人才能更好地在企业取得发展。”
陈晓红:
学到的知识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
陈晓红(Charles)为某全球著名软件公司华南区总经理,之所以走进EMBA教室,当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做了很多实际工作,想在理论上提高一下”。
2006年,在他的眼中,CHEMBA吸引人的地方,首先是国外的文凭,其次是教育体系完全照搬西方,国内、国外的两所高校所聘请的来自全球的最优秀的教授一起上课。
但是置身于课堂之上,原来冷眼旁观的他却越来越活跃,认为学到的知识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
其一,自己的视野大大扩展了,与以前不一样了。班里的很多同学都属于实干型人才,分别来自于不同的部门,比如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等,每个人刚开始时都只是在自己所专属的那个领域擅长。陈晓红说:“学IT对我们来说就很容易,而对于其他同学来讲相对就比较难。可等到上财务课的时候,我们觉得像看天书一样难懂。刚开始可能不觉得,在学习与频繁交流的过程中,后来才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慢慢在变。尤其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一些同学跟大家分享他做的东西时,你会觉得学习更有效率。”
其二,课余时间同学们最繁忙,因为大家在热烈地交流心得体会,交流很深入,这种经验分享可以让人有更多的收获。知道别人是怎么处理问题的,下次自己碰到相同的问题就会知道该怎么处理,避免走弯路。
其三,CHEMBA在跨文化的交流学习上做得很好,尤其是最后的海外游学课程,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学员们与不同国家的EMBA同学面对面推进项目研究,到知名企业参观,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出面与同学们坦率交流。“你会发现不同国家的学生各有特点,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正视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你才有可能将业务拓展出去,将业务做得更好。”他说。
他认为,CHEMBA的教学管理十分严格,教学态度也极其严肃、严谨,有助于督促学员们学到更多的东西。
总体来说,他对CHEMBA评价就一个字:值!
不过,他觉得CHEMBA的宣传做得不够。比如,他到美国之后,才知道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位教授去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类似于自己这样的学员,其实对明尼苏达大学并不是很了解,去后才发现它的独特价值。
张凯:
在学习的同时让自己的公司增值
曾就职宝洁的张凯(Ken),如今是广州智道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CHEMBA第六届的班长,是班里最活跃、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之一。尽管有客户要应酬,有团队要率领,但他一天课都没有落下,这令他非常自豪。
在他看来,从打工到职业经理人到创业再到企业家是一个不断的转变过程。学习的过程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更多地吸收大家的理念、想法,这对自己理念的转变和提升是一种非常大的帮助。
“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各自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双方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想法根本不同。打工时间越长,职业经理人越会有一种惰性,只愿意思考自己手头上需要处理的事务,关注于自己的事情,很难跳出狭小的圈子。而创业的人事无大小都要亲自处理,一开始就要有全局观念,什么事情都要涉猎,虽然不一定要求什么都十分专业。比如财务方面,其实学习财务课程并不是要求自己一定会做账,而是让自己有正确的财务思路,让懂财务的人去做。”
对张凯而言,也许更“实质”的收获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他“顺便”将自己的公司“增值”了―他的智道市场研究有限公司与一个大型跨国专业机构达成了股权合作协议,卖了一部分股权。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他将CHEMBA教给他的财务知识灵活运用,做到了双赢。
他坦言,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挣扎,因为平时实在太忙了,一个月要抽出两个周末去上课,另外两个周末还得做功课,很多时候工作忙完了,还要在办公室“加班”写作业,的确相当辛苦,日子难熬。但回头望去,毕竟坚持了下来,自己挺佩服自己的。
邓葵:
在互动的过程中寻找努力的方向
身为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的邓葵(Cathy)女士,对于学习的辛苦同样是感同身受。在这家知名国有企业上班的她,整天忙得根本没有时间做功课与作业,一切只能等到下班后,有时晚上10点了,她连晚饭还没顾上吃。所以她笑着说,除了学习,她还有意外的收获,可以减肥,这大概就是做学问“为伊消得人憔悴”吧。
她极力推崇一个名为VTP(Virtual Team Project,虚拟团队项目)的课程设计,这是一个类似于商业计划书的毕业课题研究项目,卡尔森学院要求美国、奥地利、波兰、中国的EMBA学员在毕业的五个月前划分成几个Team(组),每个Team由五六个成员组成,并在全球范围内搜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结合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与工具,撰写实用性很强的研究报告。
在邓葵看来,这个设计相当有特色。从美国回来后,很多同事问她去美国是不是去做毕业答辩,她的感觉是虽然类似于毕业答辩,但过程完全不一样。“它等于是我们真正做过的一个Business(生意)模拟,对于我们以后创业,是一个很好的Model(模式)。”
分到一个组的学员们迅速建立了友谊,亲密无比,邓葵还给同伴们带去了精心设计的礼物,这种互动的过程在她看来奇妙无比。“Virtual team是一个舞台,它包括了很多Team work,而且是通过和明尼阿波利斯、维也纳、华沙的同学召开电话会议以及E-mail等进行交流,可以学到很多中国学生身上所没有的东西,当然他们也会从我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大家见面后,交流更加深入,尤其是在做Presentation(演示)时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大家站在同一个舞台上,更能够深刻体会自己今后应该往哪些方面努力。”
许鹰:
学以致用,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
来自香港的许鹰(Tina)小姐目前就职于美加百富财资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投资业务的机构。
许鹰也将VTP视为CHEMBA课程设计的最大亮点。因为CHEMBA的授课方式和美国的EMBA授课方式很接近,案例比较典型,后面的课程给人Freshwill(眼前一亮)的感觉,可以运用学到的东西去模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拿到文凭的目的是想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或者能够将自己的企业做得更好,所以‘用’是关键。后面的课程恰恰可以把前面学到的知识做成一个缩影反映出来,让学员有一个机会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而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因为是一个国际团队进行合作,这种模式对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她说。
“在CHEMBA学习,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她说,“有时候你可能会比较迷惑,因为你的知识面不够宽,学完以后,你很容易知道和理解怎样去做工商管理。比如说怎样做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虽说你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但通过学习,你掌握了六西格玛的结构和框架,起码在别人用的时候,你可以知道他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到目的的。”
刘雅琳:
CHEMBA是终生学习的全球性舞台
刘雅琳(Laurence)女士的身份较为特珠,她经历了从学员到校友会副会长再到项目管理者的角色过渡,因此对EMBA教育的观察更全面,体会更深。
在她看来,读EMBA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其一,你向谁学习?其二,跟你一起学习的都是什么人?其三,怎么学?她认为,明尼苏达大学的师资力量非常强,而且CHEMBA采用中外两个老师一起教学的模式,其实采用这种模式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两位老师在角色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分,一位对全球化模式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另一位则从中国本土实践的角度提供案例。“这样,我们的学员不仅了解到全球趋势和国际性的理论,同时也能在本土化的实践中获得指导。”
刘雅琳现在是CHEMBA校友会副会长,热心于组织校友间的各种活动。热心来自于她对CHEMBA的深厚感情,也来自于整合校友资源为校友提供价值的希望。刘雅琳庆幸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她认为,选择EMBA项目,除了师资力量,校友网络也很重要,和来自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背景的校友进行交流也是最好的课堂。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感触一方面是来自于校友,正是学员和校友之间对这个项目的热情和忠诚度,才是我当初从外企职业经理人转型到教育行业来做这个项目的一个很大的动力。很多学习课程都是毕业后大家的关系就结束了,但CHEMBA有很多资源,既有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也有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所以我们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不断学习的机会,除了企业家、政府官员来做讲座外,校友间的不断交流也很重要。这也是CHEMBA校友热情和忠诚度特别高的原因之一,大家可以在学习之后、工作之外获得一个终生学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是CHEMBA国际化和本土化深度结合的模式吸引了她,并驱使她最终加盟。尤其是最后的海外实习部分是很多学员都认可的亮点,因为它确实能够帮助学员学到美国企业一些很深入的东西。“美国企业也特别重视和学术界这样的一种交流,也愿意开放更多内容,如果是个人去参观的话都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她说。
链接一:陈硕坚教授说CHEMBA营销
在座谈会现场,刚好来了一位营销学老师,他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大学)经济管理系的陈硕坚教授,他也是这届同学在海外做Presentation的中方评委。当许多人提到CHEMBA项目的营销推广不太有力请他发言时,一向善言的他反而有些谨慎。
他表示,从学校的角度说,如果有经济收入的话还是倾向于扩大招生的,因为商学院的赚钱意识还是很强的,但学生的体验更重要。所以,不一定要做太多的广告宣传,而是要踏踏实实地把教学质量抓上去,把学生培养好。
链接二:项目执行主任刘雅琳谈CHEMBA营销
关于CHEMBA项目营销,曾是CHEMBA二期(2004届)学员、思科(中国)华南区市场经理、现为CHEMBA项目执行主任的刘雅琳女士深有感触。
“在企业里做营销和做EMBA营销有很多不同,EMBA对教育品质和学生体验的关注更多一些。”
她坦言,身为校方的一员,她也懂得品牌营销的重要性,但就目前来说,校方更关注教育品质,因为CHEMBA是一个很高端的教育项目,口碑宣传其实是最重要的。现在CHEMBA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很多学生和校友得到了职位上的提升和在事业上取得了突破。但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和校友们拥有的价值最大化。
她清晰地记得在CHEMBA开学典礼上中山大学张校长说过的一句话:商学院,EMBA项目应该是一个“加工人心”的地方。CHEMBA校友最近成立了“明岭助学基金”,旨在通过校友与企业平台,关爱贫困儿童与青少年成长,倡导校友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超越。无论企业家也好,还是职业经理人也好,学习的过程应该对他们的品格、知识、能力等进行提高和净化,让他们跃升到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学习、领会CHEMBA格言“全球视野、中西智慧”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