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汽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汽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1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51-02收稿日期:2016-08-23
一、汽车维护课程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汽车维护是汽车维修企业里技工、技师、工程师等不同岗位人群必备的维修技能,而且,现今汽车维修企业的80%~85%的业务量均是来自汽车维护。可见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好汽车维护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企业就可以做到上手快,并能较快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中,且较快融入企业,并被企业所接受,因此学好汽车维护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以及自身的职业发展。
二、中职汽车维护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随着学校对培养学生汽车维护技能的重视,汽车维护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已被普遍认识。传统教学模式将汽车维护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开,甚至连授课教师都是分开的,且实训课时少。尽管教师在理论课堂上加强了动画演示、视频资料等直观教学手段,但学生对汽车各主要构成系统的认知、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传动关系、工作原理还是很难有清晰、完整的认知。进入汽车维护技能形成的实训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和指导,学生往往限于模仿操作训练,没能真正掌握,形成系统汽车维护技能。这容易形成学习的恶性循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技能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维护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项目教学过程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充分,学生的汽车维护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组织安排学习活动,分析处理遇到的问题得到了提升。
1明确任务
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经过企业调研,结合本校的实训条件进行分析、整合,制订出符合企业汽车维护岗位需求和中职汽修学生学习能力的典型工作项目,有:车辆外观检查、行驶系统检查与维护、照明指示系统和仪表的检查与维护、制动系统的检查与维护、发动机的检查与维护、传动系统的检查与维护、转向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电器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车身附属设备的检查与维护。我们将这9个典型工作任务定为9个汽车维护教学项目,先逐个完成,再进行整车维护,并明确了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目标、内容。
2学生分组,制订计划
(1)学生分组。将学生按强弱搭配,每小组4~6人,并确定组长。
(2)教师安排任务,作必要的任务描述、讲解,并提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3)教师引导学生制订具体的项目工作计划,参与讨论,接受学生咨询,为学生答疑。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制订小组具体的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出工作步骤、程序及组内成员分工,并形成表单。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完成计划制订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做到作业流程设计合理,合理安排每一个汽车顶起位置的操作步骤、内容。
(4)教师审核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
3项目实施
(1)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所需电气的检查、设备的检查、工量具、工单的准备等。
(2)检查操作安全注意事项。教师要确认学生的安全工作是否到位,如汽车顶起位置是否锁止可靠、车轮挡块是否安放到位、烟道是否插入到位等。
(3)教师巡查观察学生任务实施情况。在这环节中进行必要的指导、示范操作,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在项目实施中要强化操作规范,杜绝违规操作现象,逐步培养学生安全使用设备、合理设计作业流程、正确使用工量具等各方面能力。在汽车维护项目的实施中,既重视学生规范操作习惯的养成,又注重学生操作方法与技巧的强化训练,把每个作业项目做细、做实。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汽车维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4)小组总结反思。让学生通过总结反思任务实施的流程设计、方法、操作等各环节,有利于积累经验,增加自信心,推动下一项目教学的顺利进行。
(5)5S管理检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项目评价
为能较客观地检验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护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
评价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汽车维护各项目任务考评成绩,占70%;二是期末考评成绩,占30%。其中,各项目考评即是过程考评,包括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文明安全实训表现进行学生素质评价、根据学生操作过程记录完成的工单情况进行工单考评、根据学生的任务计划、操作过程的规范性、效果等进行实操考评。期末考评则是理论测试,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考核学生对汽车维护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每个项目学习结束完成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相应的项目考评成绩,能较客观反映出学生在该项目学习中的学习状态及技能掌握情况,容易被学生认可。
5应用效果
(1)应用项目教学法使汽车维护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同时,又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使大部分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汽车各部分结构有完整认知。
(2)项目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比较积极地调动感知记忆、理解记忆、运动记忆等方法,技能形成较快,自信心随之增强,又加快了学生技能的掌握。
(3)回访2013级汽修专业毕业生和2014级汽修专业顶岗实习生的用人单位,得到的反馈表明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护教学上的应用确实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汽车维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毕业生到企业从事汽车维护作业,能在短时间内顺利顶岗、上岗。
6应注意的问题
(1)汽车维护项目教学的实施,应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即通过学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培养。
(2)应根据项目的内容、进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
(3)项目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任课教师既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又有前沿教育理念、操作方法。学校要实行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机制,多渠道地创造条件,有效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切实提高汽车维护教学质量。
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自由宽松的空间,为更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中职汽修专业教育改革的深入,相信我们一定会赋予项目教学法更多有益的内涵。
参考文献:
汽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2
一、“汽车维护”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分析
(一)“汽车维护”课程的特点
汽车维护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汽车的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典型轿车的各里程维护;汽车的各种专项维护等知识和技能,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求学生了解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种类多实践性强,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汽车维修岗位必须熟练掌握的重要技能。
(二)“汽车维护”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目前大多数职业高中“汽车维护”课程的教学仍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理论课单调、枯燥。虽然黑板粉笔改成了多媒体教室,增加动画演示和视频资料,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依旧很少,加之多数学生实际接触汽车的机会少等原因,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第二,在实际教学中,缺少实践操作。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的限制,许多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践环节未能开展,学生只能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来学习技能,或者由于受到实训设备的限制,不能安排每位同学都进行实践操作,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
第三,目前的教学基本沿用理论教学加实践教学的模式,理论与实践分时段进行,导致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上的脱节。在上理论课时,学生在对汽车结构、原理没有任何直观概念的情况下进行理论学习,接受知识很被动,没有自己的主观理解,课堂内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在上实践课时,当实践需要与理论结合时理论知识近乎忘却,实践课程无法及时享用理论课程的成果,实践课教师在安排实践内容时无法实现最佳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护”课程中的应用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应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其中最关键的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任务。它通常有完整的工作过程模式,即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
(一)明确任务
根据前期对企业的调研,结合本校的实验实训条件进行分析、筛选和组合,制定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机结合的项目。项目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难度,学生经过努力和团队协作能较好地完成。
(二)制定计划
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方法不正确,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欠扎实;对动手操作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缺乏细心,容易造成在操作过程中不必要的事故等情况,所以在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时要充分考虑这点,以详细的表单来规范学生的操作以及补充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在本课程前学生已掌握和了解了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教师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引领,充分描述该任务,逐步引入已学课程知识,减少学生的困惑。同时考虑工作过程的知识和必要的知识技能目标,又要考虑在完成此项工作任务中体现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实施计划
根据项目中的具体问题,确定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形式,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开展工作。根据各组的项目设计安排要求,各项目组在回答问题时充分发表意见,同学间可相互提示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补充,对学生在应用上有困难的地方,教师提供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班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学要从简单到复杂,把课堂上所学知识逐步应用到各自的项目上来。这样让学生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完成每一个小小的任务,最后就如建高楼一样,把所学知识点串起来,学生就可以完成以前想象中不能完成的任务。
(四)评价总结
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要适时地做相应的总结,项目完成后要有明确的评价方案,对学生的项目做出合理评价,在此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上利用学生做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客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法,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可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三、在应用项目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教学中,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性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而在项目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项目实施前要引导,实施过程中要指导。新知识的讲解要抓重点避重复。项目实施的步骤,教师要解释清楚,相关资料要及时给出。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项目中来,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但在项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尽量做到“授之以渔”。
汽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3
1.1某校虚拟实训中心的组成
某校虚拟实训中心的实训汽车主要包括大众、本田、丰田及别克四大车系;其常用的故障诊断设备包括发动机综合诊断仪、传感器模拟器等设备;并采用远程音视频采集及传输系统;其实训平台模块包括诊断设备、仿真教学、远程控制、模拟排故实训及实训示范课程库等;并采用了信息资源库、数据传输通道及模拟排故数据库与建设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1.2虚拟实训中心的特点
(1)以各类汽车作为实训教学中的基本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实训的要求对车系进行变换;(2)汽车故障模拟以电控系统类为主,可获得汽车在冷车或热车情况下准确的故障数据,从而对汽车故障进行分析与排除故障训练;(3)可对典型车型的故障进行模拟,以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4)对于以原理分析为主的电气排除故障实训课程应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利用网络技术将汽车的故障信息通过声音、图像等形式传达给学生,并通过仿真、模拟及结果评估等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操作技能;(5)对于机械操作类故障,可调用实训平台资源以获得专家系统模块及仿真软件的技术支持,使学生能在观摩的同时进行操作,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6)按照教学实训课程的要求重新组合设备,完成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波形分析以及整车排故等实训项目;(7)保存全部实训数据作为模拟练习的参考数据,有效降低设备的使用率,并降低实训的成本;(8)能有效缓解实训场地不足、实训设备单一、数量较少以及非正确操作造成的设备损伤等情况;(9)由于实训中心的设备具有灵活组合等特点,有利于拓展到职后的培训中。虚拟实训中心的建立能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有效结合,有效满足实训中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要求。而理论教学的内容可以在虚拟实训的现场中应用,而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可在虚拟实训现场中采用数据进行处理,使学生在现场实践前获得与真实环境相同的模拟训练,且在仿真专家系统的支持下进行,能有效满足实训示范课与工艺课的开设要求,并能获得实时的汽车信息资源,满足学生进行模拟操作的需求,使学生能充分利用有效的实训时间,提高学生对设备、工艺及流程等方面的熟悉程度,并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最终形成流水线式的实训模式。
2虚拟实训中心的应用与教学案例
在实训工艺课中应用虚拟实训中心,如在FSA740发动机分析仪中的应用(。1)应用的目的与要求:了解该分析仪的界面、功能及使用方法;利用观摩、示范及模拟操作,使学生熟悉设备的连接要求,使其能进行独立操作,并顺利完成模式实训练习;并通过现场操作,使学生完成完整、正确的操作流程(。2)实训课时:将实训课时划分为4个课时,其中教师讲解1个课时,学生模拟训练1.5个课时,现场分组操作1.5个课时,在学生考评时参考《实训记录》,并将分数记入学生的实训总成绩。(3)实训过程:先在多媒体教室由教师向学生讲解该分析仪的功能,通过视频观看该分析仪的外观及结构;并采用仿真平台讲解设备的规格及接口部位,通过视频展示正确的探头连接方式及坚持过程;通过远程启动实训汽车,在远程操作下完成分析仪对汽车的检测过程,而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观摩;启动模拟实训平台,由学生在平台上根据正确的操作流程完成实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分析仪进行远程操作,通过真实与虚拟的变换,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该分析仪的操作;最后对本次实训过程进行记录与总结(。4)实训延伸,在远程操作中,通过改变实训汽车的运行状态,并举例向学生说明检测数据的变化及采用该分析仪对汽车的故障进行发现与判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分析仪的使用印象。
3结束语
汽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汽修专业;双主体;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教学内容创新;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院作为七台河当地的职业院校,紧密结合七台河市发展需要,遵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汽车维修”省级示范校专业建设为契机,引入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对我院汽修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引进
我院汽修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建设后,我院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该项目是引进德国双元制的课程体系和办学模式,经过多年本土化探索,成功开发出的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中国式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汽修专业隶属于校企利益共同体“中德诺浩汽车学院”。“双主体”是指学校与企业共为对专业实施管理的主体,中德诺浩汽车学院既是我院的二级学院,同时也纳入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的管理,各项工作均由校企双方分工协作开展。“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项目”是创新模式的校企合作,中、德合作三方对项目学生进行学籍注册,学生毕业时可考取德国认证的技能证书。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三年制学生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外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主要进行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教育,完成职业资格考证,进行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与能力教育,第三年以准员工的身份到企业顶岗实习,在工作环境中完成任务,提高就业岗位的综合能力。可以说,学生在迈入中德诺浩汽车学院的时候,就已经半只脚踏入“高端汽车品牌4S店”的大门。
二、专业办学模式改革
我院依托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七台河市隆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汽车4S店等典型企业,校企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科学论证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设计制订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案,建立企业主导人才培养规格、学校统筹落实的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方案。校企共享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不同的育人主体、育人环境,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相对接。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行、企”三方通力合作,通过“开发调研岗位分析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初步评审调整优化专业建设委员会终审”路径,将学校课程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形成“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即在对汽车行业和企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基础上,剖析当前汽车企业的岗位设置,研究企业岗位的归类,依据汽车服务人才的成长轨迹,分析总结适应各岗位的技能,让学生在项目化课程中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四、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由易到难、少讲多练、边讲边练的原则,对传统实践性教学进行大幅度调整,积极与合作企业开展“冠名班”、“订单班”的合作。全面实施项目教学,将课堂搬进实训室和企业车间。
五、评价模式改革
着力构建“五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1考核内容科学化
考核内容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侧重考核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考核形式多样化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形式单一的弊端,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类型,集成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的优点,采用创新的、有时效性的考核评价形式。
3考核主体多元化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的单一主体模式,将行业企业资源引入课程考核评价,在试题设计、考核标准制定、考核场所选定、考核成绩评定等各环节上,着力探索和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
4考核对象差异化
教师在命题时对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可有针对性地设计标准题和选作题。标准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主要是考核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占60%;选作题(分为A、B、C三级)是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的,占40%。
5考核时间全程化
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核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地确定学习态度考核、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比例。
六、教学内容创新
1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课程体系开发根据“任务导向”、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以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参照《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认证标准》和德国“汽车机电维护保养技师”等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将实践教学与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时部分实训环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内容与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2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展现示范校建设成效,学校将加大资源库建设,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材。在专业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汽车维修教学资源库,教师编写《汽车认识实训》、《汽车维护与保养》等教材,并努力打造创新型的精品课程。
七、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省示范校建设的契机,建立符合企业现场实际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的学习任务。建设体现企业文化的校内实训基地,科学购置实训设备,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融教学、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模拟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根据不同订单班的教学条件差异,专门组建与之配套的实训环境,以保证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合作企业接收,上岗就业,实现校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王振龙.积极探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N].西安日报社,2013(19).
汽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汽修专业 教学改革 职业行为导向 校企合作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从2005年的570万辆猛增到2010年的1800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而且创全球历史新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汽车维修和保养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主要业务已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根据调研和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预测,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五十万作业人员,为此培养出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高技能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
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为此我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先导、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汽车维修各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努力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
一、教学设施的建设
我校汽修专业拥有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实训大楼,各种车系教学整车车辆30余辆,拥有汽车认识与保养实验实训室、汽车钣金修复与喷漆实验实训室、汽车改装实验实训室、发动机结构拆装实验实训室、发动机电控技术实验实训室、底盘技术实验实训室、车身电气技术实验实训室和汽车整车销售实训室等,设备总价值5000余万元人民币。这些设备绝大多数是2007年以后添置的,技术水平和先进性足以满足汽修教学,在数量上也符合汽修学生实习的需要,是我们开展教改活动最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的制定
德国在总结研究职业教育双元制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职业行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方式的概念。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组织教学,首先要从企业生产的工作过程中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组织学习领域,形成教学课程,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再通过“职业行为导向”组织教学,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最后考核评价要用企业员工工作过程完成任务的标准考核。
我校参照德国《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大纲》学习领域划分思路,深入维修企业调研访谈,到广州、浙江等地的职业学校考查学习;制定“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我们制定出汽车相关专业的13个课程标准:强调“做中学,学中做”,解决汽车专业教什么,怎么评价考核的问题。这13个课程标准是:《发动机机械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汽车认识课程标准》、《汽车维护保养课程标准》、《发动机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电源系、启动系、点火系)课程标准》、《车身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灯光照明、仪表、车身电器)课程标准》、《汽车传动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汽车悬架转向制动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汽车常见小修作业课程标准》、《汽车美容课程标准》、《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标准》、《汽车保险理赔课程标准》。
三、教材的建设与开发
德国双元制模式教学注重能力培养、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注重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内容有机结合。2010年开始,我校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组织教学,需要相应的配套教材。然而市场上没有完全适合我们学校汽修专业课程标准的教材。于是我们聘请德国专家及国内行业专家组织我校教师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情况自编讲义,逐渐改进完善,从而形成校本教材。我校还组织汽修专业教师编写一体化教材,先后外研出版社出版发行《汽车维护保养》、《汽车电器维修》和《汽车运行材料》等教材。这些教材具有模块式组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科学、实用,是我们学校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随着学校的壮大,我校现有汽修专业正式教师33人,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学历25人,高级技师6人,技师19人,高级工8人。在这些教师中,有正规大学汽修专业的毕业生,有企业从事多年技术工作的骨干。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强,但是实践经验不足;企业的技术骨干具有丰富的维修实践经验,但教学能力较弱。为此我们将大学生与从企业来的技术骨干进行有机的结合,彼此相互学习,从而提高开展教学教改的能力,满足“双元制”教学“一体化教师”的要求。
1.增强教师实践经验。
对教师进行汽车维护作业的规范操作和发动机电控系统、底盘系统、灯光信号系统等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的作业培训,要求每位教师都独立规范操作、维护作业且能识别、排除汽车常见故障。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以后,对以前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对讲授的教学内容不再照本宣科,而是进行再创造;用亲身经历的案例组织教学,吸引学生有兴趣地学习。
2.组织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备课、编写教案是每位教师的日常工作,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编写教案,要对学生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定位,首先要对学生学习基础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过程,其次要清楚教学内容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在后续课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再次制定具体、可检查的教学目标,最后还要考虑考查评价方法,如何判断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此我校组织教改教研活动,狠抓典型教学课题的教学设计,通过说课这一教学手段展示交流,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使所有老师逐渐熟悉在新的教学标准下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进行多种渠道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近年来我校抓住各种机会组织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培训,利用国家教委德国双元制培训项目及我校国际合作教学项目,输送教师到德国、加拿大、新加坡进修学习;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参加国内教学设备企业与大学合办的专项技术师资培训班;学校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还将老师送到企业内部参加企业生产维修实践,聘请企业专家担当技术指导顾问,举办多种教研教改培训班等。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师资队伍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的各项技能都有所提高。
五、引入德国职业教育经验组织教学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开展了关于“职业行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和咨询人,达到了显著的效果。
所谓“职业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职业能力,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把观察、思维、决策,以及肢体活动都调动起来,有兴趣地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验、能力;形成自己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然而要使学生行动起来,就必须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过程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就解决方法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实施直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要素具体包含: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的体现就是教学教案。一个合格的教案主要涉及学生基础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节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根据学生基础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都要考虑,老师做什么,学生做什么,设计意图是什么,要学生认识什么、说出什么、体会什么、感知什么、感悟什么、记住什么、应用什么,等等。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者,学习过程的策划者、保障者和主持人,坚决不能成为播音员、灌输者。
六、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企业、学校、学生实现“三赢”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是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载体。近几年来,我校与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北京福田、北汽新能源、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多家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方案。我校根据企业生产特点调整课程设置,企业派技术专家担当指导教师,学生除了在学校内完成部分课程之外,还要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训,将实训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做到教室与车间相融,教师与师父相融,真正实现双元制的教学机制,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七、结语
我们虽然已取得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开端,但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还很遥远。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正日新月异地涌现。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改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远未结束,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叶昌元,李怀康.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与实践[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汽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着手营造情境式实训基地、打造紧跟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发有特色的实训教材,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与考核,是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一、开发与构建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毕业生所面向的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科学的归类分析,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主要的就业岗位为各类企业从事现代轿车、各型运输车辆的机电维修,装配制造,汽车商务管理与营销服务等工作。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汽车使用能力;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汽车装配制造能力;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能力;汽车技术管理能力。依据以上岗位的职业能力,制定了以“分层训练,层层递进,逐步提高”为突出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成基本技能训练层、专业核心能力训练层、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层等三个有机的层次。
二、推行三个建构,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1.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建构。(1)课内实践模块,是技能形成的基础阶段,如汽车构造与维修中的3门核心专业课程中各系统的结构认知,特征作用分析中安排的实践环节,传统的教法采取的“4+2”教学法,即每上4节理论课就对应安排2节课内实践课,其形式上相对分散,分别由理论与实践老师独立上课,教学还主要以教师示范讲解为主,学生观察模仿为辅,形式上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内容上有时会出现重复教学、教学进度上存在课时浪费。为此,我们推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采取任务驱动法,课前下发工作任务清单,现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拆装任务清单中的零部件,教师设疑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观察讨论零件的结构特征,分析结构特征的作用,学生代表汇总小组观察讨论结果,教师点评总结。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充分利用动画或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动态展示工作过程,演示拆装步骤与拆装要领。目的是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并形成初步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2)专项技能训练模块,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如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中,集中进行的2周的“汽油机综合拆装与调整”、“柴油机综合拆装与调整”、“汽车拆装与调整专项技能实训”、“汽车二级维护与保养”等。我们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讲解示范为辅。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书要求,完成规定训练内容,达成教学预设目标,上交训练作业单。专项技能训练是一个通过“反复练,练反复”的过程,提高学生操作的规范性,熟练性。目的是掌握专项的岗位技能,练就专业岗位综合能力。(3)综合技能训练模块,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是综合运用本专业全部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综合解决复杂的问题。如全部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的3周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综合实训。其目标是将各种专项岗位技能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巩固、熟练并揉合在一起,形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目标要达到汽车维修中级工水平,学生通过训练与考核获取汽车维修中级工职业资格证。本层次的训练采取的是生产过程导向教学模式,训练是在模拟汽车机电维修生产车间的环境中完成,全班分成2~3个组,各训练环节严格按照汽车维修企业生产过程进行:从客户接待,到验车接车;从故障诊断到保养维修;从修后检测到制单交车;各小组循环轮岗,小组互评。教师做好班前教育与班后总结。其目的是营造身临生产环境氛围,使训练学习与岗位就业零距离,培养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规范各生产流程。
2.任务化的实训课程内容构建。(1)无论是理实一体的课堂实训课还是任务驱动的专项训练课,实训课程内容按照真实的工作任务来构建:把实训课程学习训练内容以项目任务书的形式呈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完成任务工作过程为过程评价,以学生完成的作业单的形式作为学习成果的呈现。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练就职业能力。实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以产品为载体,整个教学过程最终指向为学生获得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这个产品可以是一个实物零部件、一个故障或一项服务。(2)实训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内容相融合: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旨确立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将职业资格标准作为训练项目的训练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子项目或操作步骤与环节,将职业技能鉴定与课程考核相结合,把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贯穿在实训课程的始终。
3.职业化的实训课程场景建构。(1)“硬环境”配置讲求实用、实效,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景布置划分为三个区:教学演示区、操作练习区、观察讨论区。教学演示区设有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师工作台;操作练习区,全部采用实物、实景操作,观察讨论区备有全部实物零部件及工量具。训练设备与实际岗位需求对接;专项技能训练场景布置按照企业维修车间标准统一规划分区,实训中心配有资料查询区,备有各车型的技术资料和维修手册及电脑网络设施。(2)训练课程场景的“软环境”强调职业氛围的营造,包括愿景规划、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提升和企业文化氛围营造。使每一处设施、文字、图片都成为有特定意义的载体,发挥环境育人的启迪功能。学生在实训中有一种直接进入职业场景和职业角色的感觉和体验,接受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自我感性成长。
三、加强“三个建设”,保障实践教学的实施
(1)企业型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培养的学生得到企业与行业的认可。为真正实现培养人才的职业化,必须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生产实际中,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并解决实际问题.这必须在企业型的实训基地来完成。实训基地根据经营主体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两种方式,它们在能力培养上相互补充,不可缺少。(2)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所谓“双师型”教师,广义上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于一体的教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侠义上的双师是既具备讲师及以上教师资职,又同时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老师。为建设实践教学急需的教师队伍,必须建设一支专兼结合、质优量足的实训教师队伍。(3)立体化的实训教材建设。首先教材的开发要注意与理论教材配套、与职业资格标准融合、与基地实际情况相联系的实训教材。其次,要注意开发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形成符合信息传播的媒体,由平面变立体、由静态变动态,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的演示汽车的内部构造、运动原理、拆装步骤、操作要领。第三是利用模拟软件设计仿真与虚拟试验,选取企业骨干与技术能手,录制现场实训操作过程,可重复再现实训情景过程,使实训教学突破了空间、时间、条件的限制,学生可电脑上拆装汽车、宿舍里排除故障,不仅节省大量的实物教具和实验材料,而且为学生课余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资源。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