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坠床护士长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跌倒坠床护士长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跌倒坠床护士长总结

跌倒坠床护士长总结范文1

关键词:神经内科 坠床跌倒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28-02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年龄较大,住院期间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以及疾病原因引起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近年来,针对患者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建立各项安全制度,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自身安全。

1 坠床/跌倒的原因

1.1 疾病因素。神经内科患者存在脑实质性损害,冲动控制能力减弱,不自主运动增多,躁动不安,部分甚至出现暴力倾向与攻击;还有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原因肢体偏瘫、智力障碍、语言缺失等,皆是导致坠床/跌倒发生的始发因素。

1.2 健康宣教欠缺。神经内科患者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家属易产生放松心理与疲惫心理,还有部分患者皆因为意识模糊予肢体约束,但因家属产生悯之心自行放松约束带后导致患者跌倒;再者,神经内科患者常使用脱水利尿剂、扩管、抗癫痫及镇静药,用此药物易造成病人性低血压、头晕、目眩等不良反应,使用特殊药物后立即下床而导致跌倒,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健康宣教没有细节化、环节化,缺乏有的放矢的力度。

1.3 护理人员因素。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多,液体量大,基础护理与治疗繁重,容易造成某些工作时段人力资源不足,巡视不到位;年轻护士由于经验不足,人际沟通、应急判断能力有限,未对具有坠床/跌倒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及有效的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此类事情的发生。

1.4 环境因素。地面滑、光线暗、障碍物等皆是患者患者发生坠床/跌倒的常见的环境因素,患者夜间如厕,因光线不明,而致跌倒。

1.5 危险因素评估。跌倒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累积效应,跌倒的可能性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患者入院或转入时给予及时评估,在首次护理记录或接科护理记录中充分体现。患者入院/转入时及时进行评估,评估A部分≥4分或临床上患者有可能出现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者,应启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评估和预防记录表》进行评估和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并列入交班内容。每周重新评估一次,超过一个月,每月评估一次至危险因素

以上每项措施与患者及家属认真细致讲解后,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在措施单上签字,并列入重点交班内容,做好床头交接班。患者住院期间每周进行危险因素分值再评估,以及病情发生明显变化应及时重新评估。护士长定期给予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严把护理质量关,杜绝或尽最大努力减少跌倒与坠件的发生。

2 防范策略

2.1 坠床/跌倒高危人群的管理。

2.1.1 进行坠床/跌倒高危病人评估:分别从年龄、意识、精神行为能力、运动能力、眩晕、排泄、视觉障碍、跌倒病史、步态、药物、照顾者及睡眠状态13个因素对患者进行评估,≥4分可能出现坠床/跌倒高危人群,填写护理记录并交护理部备案,动态观察,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分值[1]。

2.1.2 落实预防措施:床头挂警示标识;高危人群重点床边交接;上床栏。必要时约束带约束四肢及躯干,松紧以不影响患者血液循环为宜,约束带系结在患者手指不能触及处,以防患者单手自行解除;24h专人看护;对于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的患者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剂[2]。

2.2 加强组织管理。对护理人员尤其是新进行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安全教育与学习,工作中发挥“慎独”精神,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工作流程,加强对护理人员“三基技能”的培训,坠床/跌倒事件一旦发生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注意新老护士搭配,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2.3 加强健康教育。创造安全环境:落实防坠床/跌倒护理安全教育,并进行家属护士双签名;告知家属患者存在坠床/跌倒的因素,说明一旦坠床/跌倒可能产生的后果。

3 护理对策

3.1 坠床/跌倒的预防。

3.1.1 使用保护防护性用具。病人入院后评估其行为能力,评估后确定为高危对象的患者,护士应立即与家属沟通,告之气危险性。行走不稳者为其选择合适的代步工具。对谵妄,烦躁不安或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时使用护栏。必要时可以使用身体约束带。并且注意约束带松紧适当,妥善固定各种管道,如静脉输液管,尿管,胃管,氧气管等,定时巡查,检查是否有移位,脱落,做好标记,班班查看。

3.1.2 专人陪护。指导65岁以上的患者必须要家属24h陪伴,发现患者较易发生意外时,应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及其他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并与家属一起稳定患者的情绪。多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安慰患者,协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共同防止意外的发生。

3.1.3 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病房责任护士通过入院宣教介绍防止坠床/跌倒的措施;教会患者使用辅助的设施,如护栏,扶手等;对于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病变的患者,突然改变可能会引起头晕,视物旋转等症状,应告之患者改变时,动作应缓慢;提醒老年患者生活起居要做到3个30s,既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

3.1.4 使用安全警示标志。在病区内使用安全警示标志随时提醒患者。如“小心跌倒”“小心烫伤”“小心滑倒”警示卡。

3.1.5 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指导病人不要在未完全清醒的状态下下床活动,同时也要告之陪护和家属,服用降糖,降压,利尿药物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属服药。避免突然停药或减量,引起不良反应。

3.1.6 加强基础护理。对意识不清或感觉障碍的患者,慎用热水袋,冰袋,如需冰敷者,一定要作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冻疮。翻身动作宜轻柔,防止将皮肤擦伤,碰伤。

3.1.7 加强巡视。护士尤其是夜班护士应定时巡视病房,协助患者翻身,加床档,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3.1.8 创造安全的环境。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让患者穿大小合适,稳定性强的鞋子,衣裤避免过长,过大。呼叫器放置在患者易取的地方。室内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平坦。患者大小便时应用坐便椅防止患者滑到。

3.1.9 将护理安全纳入交班内容。责任护士每周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同时告之患者家属取得配合。进行护理交班,特殊情况在晨会上报告,提醒每一位医护人员。

3.2 护理安全制度管理。

3.2.1 制定并落实安全检查制度。由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分别组成三级安全质控小组。每天有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检查高危对象安全落实情况,指出纠正不足之处;每周检查推车,呼叫系统,地面,以及夜间照明系统等环境设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隐患问题,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3.2.2 建立报告制度。对于有自杀倾向或病情原因可能出现难以防范的安全问题时,应及时报告护理部备案。患者若发生意外,先口头汇报,在24小时内将意外发生经过汇报,科室调查结果,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以书面形式上报护理部,质控小组应分析原因,总结经历教训,完善安全制度。

3.2.3 强化护士安全管理意识。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及法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有关的护理安全案例分析,查找可能存在的隐患。

3.2.4 鼓励无惩罚性上报。科室设护理安全员,对已经发生的坠床,跌倒事件积极面对,及时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落实整改措施,做到预查,预想,预纠,同时鼓励无惩罚性上报,无惩罚性上报既可减轻护理人员精神压力,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科室人人树立起保护病人就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意识。

4 讨论

坠床、跌倒事件作为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一种,一旦发生应正视,面对,并在平时的工作中尽可能消除,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积极鼓励无惩罚性上报,从管理、环境、护士、病人等多个环节查找分析原因,切实落以病人为中心,以安全为重心的服务理念,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坠床、跌倒事件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跌倒坠床护士长总结范文2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控制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护理部统一制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各病区护士长对本病区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登记、分析上报。结果 因查对制度执行不严导致的给药错误占护理不良事件的首位,其次是跌倒事件,9:00-15:00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时段,5年以下的护士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结论 必须强化落实护理核心工作制度,重视细节管理,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做到弹性排班,加强全方位、规范化的教育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管理;防范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2]。患者安全是医疗卫生系统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是医嘱的直接执行者,加之护理工作的繁杂、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因而发生护理差错的机会多。因此,风险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就我科2009年6月—2011年5月发生的34起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5月发生在我科并上报至护理部的护理不良事件34起。

1.2方法护理部制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对各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求及时上报,并制定整改措施。护理部每月组织全院护士长对本月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共同讨论,分析原因,在全院引起重视,严防此类事件重复发生。按《湖南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中护理缺陷评价标准,根据护理缺陷对患者形成负面影响的程度,分轻、中、重三度。轻度:虽然存在护理缺陷,但对患者未造成任何负面影响或仅增加患者轻微痛苦,但未遗留不良后果者。中度:护理缺陷增加患者痛苦,浪费国家财产,或遗漏治疗、重要护理措施和护理记录,存在潜在的医疗安全或医疗纠纷隐患,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重度:存在护理缺陷并且造成患者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者。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分类给药错误10例,输血错误1例,输液外渗5例,跌倒7例,坠床2例,压疮2例,烫伤1例,管道滑脱1例,护理投诉3例,其他2例。

2.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段9:00-15:00 :18例,占52.94%;18:00-22:00:9例,占26.47%;5:00-8:00:5例,占14.71%;其他时间段:2例,占5.88%。

2.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人群工作年限<5年21例,占61.76%;工作年限5-10年6例,占17.65%;工作年限>10年4例,占11.76%;实习护生3例,占8.82%。

2.4护理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轻度缺陷22例,占64.71%;中度缺陷10例,占29.41%;重度缺陷2例,占5.88%。

3. 原因分析

3.1 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34起护理不良事件中,给药错误10例,其中输液错误、发错药5例,医嘱查对不认真仔细导致用药剂量错误、时间错误、漏给药、执行错误医嘱 5例。可能与护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查对在日常的操作中逐渐淡化有关,另外,人的思维受其思维习惯、思维方式的支配[3],护理人员对重复性操作形成思维定势,凭经验、想当然的现象时有发生[4]。

3.2 患者及家属安全意识薄弱

我科为综合内科,病种多,病情复杂,用药种类多,且绝大部分为老年患者,因老年患者脏器功能退化,自护能力下降,依从性差,家庭支持不到位,因此跌倒事件多。跌倒事件居上报不良事件的第二位。7例跌倒事件中,4例造成不同程度的外伤,3例无伤害。4例患者有家属陪伴,因家属大意而跌倒,3例无家属陪伴而在去食堂打饭、独自外出时跌倒。坠床2例,1例为患者坐在床沿打瞌睡,家属坐在床边未能及时发现致坠床,1例为患者因夜尿多不方便下床自行将护栏取下致坠床。烫伤1例,为患者家属不听宣教将开水装入热水袋给患者保暖导致。

3.3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时间段有关

9:00—15:00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时段。可能与各种治疗护理集中在此时间段,工作繁忙杂乱,工作量大,巡视观察不到位,患者抱怨多,护士疲惫感重,容易出错[5]有关。18:00—22:00可能与时间治疗多,值班护理人员少有关。

3.4 年轻护士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薄弱

工作5年内的护士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占61.76%。可能与她们是主要的业务群体,在临床上承担大量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且低年资护士由于业务技能不够熟练,理论知识相对不足,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薄弱有关。

3.5 护理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轻度最多(64.71%),一些用药错误,跌倒、护理投诉没有或仅增加患者轻微痛苦,未遗留不良后果。中度其次(29.41%),跌倒、坠床、压疮、烫伤、输液外渗、管道滑脱,增加患者痛苦,存在潜在医疗安全或医疗纠纷隐患。重度缺陷2例,1例为值班护士因查对不严给患者输错血,1例为新上岗护士误将极低血糖值当极高血糖值报告医生,而值班医生也未确认而给患者静脉滴注胰岛素。2例重度缺陷均因及时发现未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但性质严重,在全院反响强烈,经全院护士长会议讨论定性为重度缺陷。

4防范对策

4.1强化制度落实,重视细节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制度是护理活动遵循的准则,是工作中得出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完善规章制度是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安全的根本保证,而制度执行中的细节管理决定结果的成败[6]。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实行双查对、双向查对制度。如输血操作床边双人查对,执行临时医嘱双人核对;床边操作一律执行双向核对,即护士要问患者叫什么名字,患者回答,护士再复述确认一遍,才能执行操作[5];治疗室设计“请再次查对”等温馨提示卡。特殊药物悬挂“重点药物”、“控制滴速”等警示标识。制定病人危险因素评估表,如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等。在病人床头悬挂“防坠床、防跌倒”等安全警示标识;加强病房巡视,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

4.2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做到弹性排班

合理而充足的护理人员配备,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7]。护士长应根据科室工作繁忙程度合理弹性排班,保证重点时段、高危时段人员充足,减轻护士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有研究证实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中,占主要的是注意力、责任心及护士的应激水平等[8]。因此护士长应多关心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疏导、教育和帮助。实行APN连续性排班与层级管理相结合,减少交接班环节,注意新老搭配,能力强弱搭配,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9],确保护理安全。

4.3加强全方位、规范化的教育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

4.3.1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的教育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新上岗护士及实习生在进行岗前培训时重点进行护理安全教育。科室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及时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强化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的培训,定期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并将考核得分与年度考评直接挂钩。对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隐患,并能采取有效措施的护士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4.3.2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护士长每月定期对科内护理人员实行理论、操作培训与考核,尤其是五年以下的护士。内容包括护理三基三严、专科知识、药物相关知识及临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3.3做好带教工作高年资护士应做好对低年资护士的带教,及时发现她们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并加以纠正,培养她们良好的工作习惯。加强对实习学生的规范化带教,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

4.4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患沟通不仅是护士与患者或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与患者发生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良好的护患关系可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患者的投诉率[10]。因此护士要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做好入院告知,疾病知识及相关安全知识的告知,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尊重患者,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5小结

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核心,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高低客观反映医院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水平。因此落实核心制度及护理工作规范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屏障,加强安全管理,重视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流程方面的改进,建立专科技术指引,强化年轻护士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根本途径[11]。合理配备护理人力,真正按患者需求实行弹性排班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玮琳,叶文琴.加拿大Megill大学对护理差错的认识和处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4(10):94

[2]李漓,刘雪琴.本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55.

[3]陈易一.输液查对流程在预防护理差错中应用的效果[J].护理杂志,2009,26(5B):17-18.

[4]陈菊珍,程卫珍,郭凤芝.静脉输液操作中存在的缺陷分析和对策[J]. 护理杂志,2006,23(5):39-41.

[5]李香娥. 43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69-71.

[6]张亚玲.护理不良事件78例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3):93-94.

[7]王群.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A):74-75.

[8]马宪元,张振荣,郑桂荣,等.护士长在防止事故差错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5):

[9]陈立华,李清华,陈美艳,等.32起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7:108-109.

[10]邹艳辉.护患沟通技巧现况及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15):776-777.

跌倒坠床护士长总结范文3

      2014年是我院重要的一年,急诊科在医院护理部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医院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护理工作中努力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我们顺利通过了二甲复审,科室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一、 思想政治

   1、护士做到爱岗敬业、端正服务态度,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受到患者好评。

2、认真组织护士学习医院下发的各类文件,体会、实践文件精神。

3、回顾“二甲”复审工作,我感慨万千,分外自豪,医院走过了十个月不平凡的岁月,十个月来,全体护士付出了太多的辛勤汗水,渡过了许多的不眠之夜,但我们收获颇丰,信心百倍。

二、 病区环境

1、责护对所负责病区内的各种物品、器械做到每周二、五整理一次,保证了病区及库房的整洁有序。

2、护士长每周检查卫生两次,对存在的卫生死角给予及时指出,卫生员能够及时清理。

三、 依据二甲复审要求,做好绿色通道管理

1、科室能做到先抢救后付费,半年来有力保障了患者安全。

2、急救药品班班交接,缺失后能做到及时补充,保障急救。

3、为保障急救设备的完好,护士长、护士每周对急诊科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责护班、夜班护士接班时也对急救设备功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器械科反应、及时维修,保障急救设备完好率100%

四、 做到专科理论、技能人人过关

1、落实专科理论、操作技能培训、考核计划。

2、护士长及++++护士认真组织科室理论培训、考核,合格率达100%。

3、+++护士认真落实专科操作培训、考核计划,半年来科室专科操作技能明显进步,合格率达100%。

五、 依照二甲复审要求,落实各项安全管理

1、护士基本做到,至少两种方式识别病人身份的方法,每位病人均佩戴腕带,患者在腕带丢失及字迹模糊的情况下能及时补戴或更换,确保了病人的安全。

2、护士基本做到按照程序处理危急值,半年来无漏登记。

3、教育护士:遇到转科的患者要电话通知该科室的护士,危重患者护士及时陪同转科。

4、科室对高危药品能定点放置,并有标识。

5、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一品多规的药品存放进行放置警示标识。

6、护士长及++++护士每周对科室高危药品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整改。

7、为防范于减少科室跌倒、坠床等意外发生,科室在过道、卫生间等张贴温馨提示,在患者入院时护士能做到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防跌倒、防坠床的安全教育,科室建立不良事件记录本,对发生的不良事件做到了及时上报、及时补救、及时召开科室安全讨论会议,科室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

   8、为防止压疮发生,科室对每一位新入病人进行活动能力评估,对可能发生压疮的病人进行及时给与预防压疮护理,建立翻身卡,半年来无院内压疮发生。

   9、为杜绝院内感染,护士长随机检查操作前后洗手、消毒手情况,每月由++++对3名护士进行洗手抽考,目前考核人人合格,但在实际操作中未做到100%护士操作前后消毒手,科室给予批评教育。

   10、为保证正确处理口头医嘱,科室对每一位护士进行培训,目前100%护士掌握如何正确处理口头医嘱。

   11、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主动为患者提供告知义务,护士长利用交接班时询问患者对疾病的用药、饮食、以及其他内容等掌握情况,结果患者只能掌握部分内容。

六、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1、科室成立质控小组,每周各组对自己负责的内容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提出整改措施,护士长进行追踪,半年来科室在现有的条件下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2、以绩效、护士能级为支撑点提高工作积极性,科室制定工作量分数实施细则,能级考核方案,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半年来护士积极性明显提高。

3、护士长常以各种方式与护士进行交流,让护士门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鼓励他们参与科室管理,同时护士长尽自己最大努力解决好护士们的困难,一直以来科室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最大限度的稳定了急诊科护理队伍。

4、提供优质服务,满意度达90%以上。

(1)提供主动服务,护士听到救护车声音或看到有急诊病人送入时,护士能做到主动迎接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2)在接诊、转运危重患者做到专人负责,确保了患者安全。

(3)责护主动巡视病人,及时解决患者问题,呼叫器呼叫频率明显减少。

(4)部分护士在交接班时做到主动自我介绍、及时告知夜间休息时的注意事项。

(5)所有上班护士每日提前15分钟上班,为患者进行晨间护理,护士长在晨间交接班时检查晨间护理质量,对存在问题做到及时整改。

(6)对入院病人在24小时内完成健康教育及各种评估,并根据入院评估情况采取相应护理。

跌倒坠床护士长总结范文4

1.1意外受伤

L1.1跌倒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动障碍发生率高,如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然发生抽搐与晕厥。如遇到地面滑、床脚移动、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更易发生跌倒。

1.1.2坠床烦躁不安患者可以用床档保护,肢体约束。如果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或陪护人员对此重视不够搜自取下床档、约束带;高龄患者对病床不适应或夏天应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导致坠床。

1.1.3舍咬伤抽搐间歇期患者疏于带牙套、置牙垫防护,如突然翻身抽搐易致舍咬伤。

1.1.4烫伤感觉障碍患者使用热水袋,未掌握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易致烫伤。

1.2走失精神异常及老年痴呆患者,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小时连续看护,特别是外出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1.3窒息神经系统各种疾病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如进食呛咳,可引起食物误吸。鼻饲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未充分证实胃管在胃内,鼻饲速度过快,鼻饲时床头未抬高,引起食物返流而致误吸。

1.4法律意识淡薄患者意识情况是神经内科护士观察的重点,如何判定患者病情有无改变需要护士认真观察。一旦病人病情变化而未能及时发现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造成医疗纠纷。另一方面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不全面,与医疗记录不一致,都将成为在今后的医疗纠纷,甚至法律诉讼中的潜在隐患。

1.5管理因素

1.5.1优质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质量监控不利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力,没有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分析会,对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分析、总结,没有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及出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使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无章可循,随意性大,存在安全隐患。

1.5.2对护士教育培训不重视主要表现在仅注重护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视护士的在职培训的提高,对护士的业务培训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这不仅是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也是对病人安全的最大威胁,当前护理专业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素质和数童的要求较高,如不能及时根据专业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提高人员素质这些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相互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患者安全构成威胁。

1.5.3护理人力资源配!不合理合理人员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病人造成不安全影响或隐患。当护士人员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士无发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而出现角色冲突,长期以往将使护士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2防范措施

2.1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损害、障碍、缺陷、死亡。川科室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每月召开一次护理安全讨论会及护理差错事故分析讨论会,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

2.2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及分级护理制度等,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严格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护士长应随时检查各种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并将其纳人考核、年终总结,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2]

2.3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坚持不懈的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及心电除颇的培训,增强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护士的急救水平及应急能力。

跌倒坠床护士长总结范文5

关键词:精细管理;护理质量;临床意义

精细管理是企业管理方法经推广后应用于医学卫生管理中的一种管理方式,在护理管理基础上,增加应用细节管理模式,降低护理错误和失误事件的发生[1]。由于护理人员从业资格高低不一致,新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临床经验缺乏,导致护理质量下降。本文研究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精细管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以及2013年1月~2015年1月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起调查、统计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以及不足之处,制定并引用有精细管理的护理质量管理新方案,于2013年1月起正式实施。本文进行回顾性分析。外科在职护理人员34名,其中女性33人,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3.5±4.5)岁,工作年限:1~10年,平均工作年限:(5.2±1.8)年,学历:中专8人、专科16人、本科10人、期间内外科护理人员不进行岗位调动和人事调整。

1.2 方法

1.2.1护理管理 经调查常规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护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部分护理人员护理技术不熟练,临床经验缺乏;缺乏针对性、个体化护理服务。

1.2.2精细管理 建立护理部主任-护士长-质控组长护理人员三级护理质控网,护理部每月一次抽查,每季度进行一次护士长交叉大检查,护士长按照周质控计划完成每天质控。对检查中问题及时反馈并落实整改。针对护理工作积极性整改,护士长检查科室交接班工作、危重症患者抢救情况、病房消毒工作以及不良事件及时上报是否落实到位。规范晨会交接流程,明确护士长工作重点,实行护士长一日四查房,力争30 min内与患者见面,抓好重点环节管理;在病区管理中引用五常规法管理,保持病房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针对缺乏个性化护理方案进行整改,加强对住院患压疮、坠床/跌倒、管道滑脱等风险评估,落实好防范措施,作好各项宣教和告知风险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主动配合,病房内放置警示标语,对高风险隐患患者患者和家属进行个性护理,避免患者坠床、滑倒、导管滑脱等,指导或辅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功能训练。针对护理人员临床经验和操作技术进行整改,护理人员交接班时,做好危重患者、大手术患者、新入院患者及特殊检查患者交接班,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对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总结并报告。定期进行临床护理内容学习和考核。根据护士能力,学历等情况合理排班、工作经验缺乏的护理人员值班时,必须同时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一同值班,保证应对突发事件。

1.3护理质量评价[2] 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危重一级护理质量、护理病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房消毒隔离管理,护理安全与管理每项满分100分,按照各分项护理质量评分加权除以检查项目数之后得出护理总质量评分,护理总质量评分满分100分。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7.0处理文中所有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记录,进行T检验。统计学结果中P

2 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1月护理质量总评分为(86.33±0.19)分,2013年1月~2015年1月护理质量总评分为(97.17±0.25)分。实施精细管理后,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提高,各个护理质量分项评分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临床指导意义(P

3 讨论

护理工作直接面对患者,患者病情变化需护士及时观察并做汇报[3]。由于护理人员工作队伍年轻化,刚进入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临床经验、护理技术有待提高和熟练,护理质量很难提高[4]。本次研究中发现,护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责任心,护理技能水平差异太大、护理工作安排不合理等都是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院通过总结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精细管理模式,实验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可见,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精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龙红梅,谢水琴,王湘华.精细管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0(23):69-70.

[2]苗春霞.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20):1852-1853.

[3]刘宝凤.基于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256-257.

跌倒坠床护士长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品管圈; 老年患者; 跌倒; 安全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2-0102-03

doi:10.14033/ki.cfmr.2015.12.050

跌倒这一意外事件往往是导致老年患者致残、失去机体机能、卧床不起的重要原因[1]。如何预防跌倒一直是护理工作者不断研究的课题[2]。为了加强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笔者所在科室于2013年7月开展了以“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成立品管圈小组 笔者所在科室以自愿的方式组成QC小组。活动主题为: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

1.1.2 现状调查 回顾性调查笔者所在科室2012年6月-2013年6月586例患者,其中男580例,女6例,平均(82.5±7.6)岁。发生跌倒12例,发生率2.05%。实施改进措施后,共调查2013年7月-2014年7月604例患者,其中男595例,女9例,平均(82.6±7.5)岁。2013年7月用自行设计的跌倒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26例出院患者(排除智力或认知障碍者),进行调查及现场访谈。调查结果显示,笔者所在科室品管圈小组实施前老年患者对跌倒的依从性为30.77%。2014年7月对62例出院患者进行调查和现场访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3 目标设定 经全体小组成员讨论认为加强安全管理、规范健康教育流程、加大培训力度,可大幅提高老年患者对预防跌倒的依从性,降低跌倒的发生率。将活动目标设定为:跌倒的发生率≤0.74%,依从性≥75%。

1.1.4 原因分析 运用头脑风暴法,对科室跌倒发生现状进行分析讨论,找出主要原因,(1)管理因素:缺乏持久管理意识,监督、管理不到位,专业知识培训不到位。安全管理未做到质量持续改进。(2)护士因素:对高危患者不够重视,宣教、巡视缺乏主动性;专业知识不扎实,风险评估、病情观察不到位,个性化防范措施不到位,未及时评估患者行为是否正确。(3)患者因素:缺乏相关知识,缺乏防范意识,不重视,依从性差。(4)环境因素:环境评估不到位,未采取有效措施。

1.2 制定对策并实施

针对上述要因召开会议,根据二八定律及六和分析法5W1H原则,详细制定对策[3]。通过头脑风暴法,就圈能力,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确定对策并采用PDCA循环的方式实施[4]。

1.2.1 加强跌倒安全质量控制 成立跌倒安全质量管理小组。设责任组长2名,每组由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组成,每人负责8~10名患者的护理安全。实行科内三级质控管理。

责任护士对新入院或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对评分≥4分者视为跌倒高危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防范措施,做好健康指导及交接班。定时评估高危患者能否正确评价自己的体力,对危险性认识有无不足,是否存在不服老或不愿意麻烦他人的心理。针对具体情况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指导。以提高患者预防跌倒的依从性。

责任组长每天指导、监督、检查小组内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是否正确,健康教育、防护措施及交接班是否到位。对于病情发生变化及更改医嘱、使用易引起跌倒药物的患者应及时检查责任护士跌倒风险评估,防范措施及健康教育落实是否到位。对于病情复杂、评估有异议的患者进行小组讨论,必要时进行全科医护讨论。

护士长定时检查高危患者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患者及陪护的防范技巧掌握情况,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是否正确。定期与责任组长进行日质控、周质控及月质控,质控结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及绩效考核。每月通报、分析、总结质控结果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实现护理安全质量的持续改进。

1.2.2 规范跌倒护理安全管理流程

1.2.2.1 制定跌倒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科室跌倒管理制度、跌倒健康教育制度、跌倒的应急预案等。实行跌倒不良事件上报奖励制度,鼓励护理人员在问题发生后主动上报。48 h内开安全管理会议,讨论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尽量消除不良后果,总结经验教训。调动所有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护理安全管理[5]。

1.2.2.2 评估 患者入院2 h内完成首次评估,病情危重者30 min内完成首次评估。对病情出现变化及医嘱给予易出现跌倒危险的药物应再次评估。高危患者每3天评估1次。

1.2.2.3 跌倒高危患者 对跌倒高危患者,责任护士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床头挂高危标识,病员一览表做高危标识,针对患者的病情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例:尘肺合并慢性呼衰的患者应进行氧疗,呼吸功能锻炼。夜间为老年无陪护患者床边放置尿壶,并及时为患者倒尿。尽量白天使用利尿剂。为患者制定注意事项等。进行床头交接班,重点交接引起跌倒的高危因素,以便下一班护士巡视病房时做到有的放矢。

1.2.2.4 实行连续性排班改革 加强夜班护理人员的配置。Staggs等[6]研究显示,跌倒发生率与低护理人力配备呈正相关。通过连续性排班可以使护士能够掌握患者病情动态,使跌倒评估具有时效性及准确性,为患者提供连续的护理服务。加强中、夜班人员配置可以增加护士对高危人员的巡视,使防范措施及时到位。

1.2.2.5 培训考核 每月进行跌倒相关知识培训,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考核,以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专业知识。在临床工作中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形成一个学习型团队[7]。

1.2.2.6 保持病室环境安全 责任护士定时巡视病区,发现病区存在安全隐患及时通知护士长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1.3 评价方法

跌倒安全质量评价:统计改进措施后(2013年7月-2014年7月)与改进措施前(2012年6月-2013年6月)跌倒发生率。患者依从性的评价: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法将2014年7月出院患者62例与2013年7月26例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及患者对跌倒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跌倒发生率从实施前的2.05%下降到0.66%,低于预期目标值。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1,P

3 讨论

3.1 护理安全质量持续改进

将QCC应用于老年患者跌倒的安全质量管理,护士能够积极查找原因,出谋献策,不断完善跌倒三级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质量改进使预防跌倒的管理流程逐步完善。老年患者对预防跌倒的依从性有了明显提高,能够主动采取预防跌倒的相关措施。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和依从性,使跌倒的安全质量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8]。

3.2 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QCC活动强调让组员自发的参与活动,使护士享有了更多的自及管理权,激发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活动中,通过小组讨论及各种培训,增强了护士观察、评估病情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了她们良好的沟通能力。在临床工作中,她们能够主动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3.3 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QCC活动中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发现患者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帮助患者及家属解决了实际问题。使患者及家属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与爱护,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体现了精细化护理的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赵丽丽,李海霞.追踪方法学在老年患者跌到防范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298-1302.

[2]王克敏,罗侨端.三级医院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58-259.

[3]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2.

[4]秦姣红,徐文娟,朱玉叶.探讨PDCA循环在新生儿室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133-135.

[5]许春娟,张欣,石玉慧,等.2010年住院患者跌倒或坠床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1,25(6):373-375.

[6] Staggs V S,Knight J E,Dunton N.Understanding unassisted falls:effects of nurse staffing level and nursing staff characteristics[J].J Nurs Care Qual,2012,27(3):194-199.

[7]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