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线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动线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动线实训总结

自动线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加工单元 控制系统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52-02

近年来,全国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如火如荼地开展,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各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得以不断推进。本文以“自动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中加工单元控制系统实训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掌握加工单元控制系统的基本安装、控制程序的编写。

2.知识目标:加工单元部件的认识和安装方法;采用一个按钮控制启动/停止的程序设计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相关程序设计引发学生学习PLC综合控制技术,发展创新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4.职业素质目标:获取知识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例主要讲授加工单元控制系统的安装与控制,重点是掌握加工单元的安装与控制程序的编写;难点是安装过程中的安装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特别是一些关键点,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就可能存在很多隐患。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分解动作,反复观看视频安装过程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学生可以快速地掌握安装过程编程思想。

三、教学对象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相关前续课程知识,并掌握了PLC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编程方法。但学生在学习PLC综合应用过程中,一时难以迅速地掌握相关知识和要领,为此需要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示范录像,通俗易懂地讲解加工单元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编程等学习内容。

四、教学策略与教法设计

课程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法,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安装与控制系统编程,在实施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熟悉关键控制程序的编写。本课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双教一体化”教学方式,即教师理论讲授和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媒体网络课件,生动地教授安装方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实训,并对一个或两个小组的程序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共同分析,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设计目标。

五、课程实施的建议

2.教学设计与分析。见表2。

六、学生实训

1.实训方式:(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实训,完成一个按钮实现启动/停止的功能;至少用三种方法实现。(2)学生个体进行站点的建立和管理。

2.实训内容:通过讨论各小组分别编写程序。

3.实训检查评价:选出1组同学的练习进行展示;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讲解,总结归纳在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七、总结

本课例采用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充分关注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原有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信息技术贯穿始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拓展了课程教学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宗晓倩,汤慧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J].科技教育,2015(28)

[2]李科.高职《建筑设备识图与施工》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图识读”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

[3]王青燕.信息化环境下任务驱动型《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设计[J].齐鑫物流教育,2014(12)

[4]周红春,王亚希.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

[5]龚志刚.中职信息化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8)

[6]盛靖琪,陈永平.自动线安装与调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课题(2014JGZ159)

自动线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课程设计 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058-02

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将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由此企业对熟悉自动化生产线的维护人员的需求也将增加,目前适应这种岗位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这对高职教育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应用性课程,它包含了机械传动、气动控制、传感器、电机驱动与PLC控制、触摸屏及变频器等知识和技能,开设并上好这门课对于培养自动线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做好课程设计是关键。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杰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意指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是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预先筹划、安排教学情境,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设计。现代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分析和研究,依据学生学习的规律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最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以行动体系为基础,将学习领域转化为行动领域,让受训者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在完成典型的具有综合性的工作任务过程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解决“在工作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工作”的问题。基于此理论确立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为:以实际岗位为参照,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工学交替、实境育人”的思路,根据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仿真工业现场——实训平台为载体,采用项目化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确立学生的中心角色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服务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

二、课程设计

(一)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开展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研,并结合行业、企业和本地区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归纳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首次就业岗位是自动化生产线的维修电工、调试员、机电设备维修员等,未来发展岗位是车间电气技术员、PLC程序设计员及系统维护技术骨干和班组长等基层管理者。以上职业岗位要求具有运行分析、故障检测、维修保养及编写整理技术文档、设备技术改造等专业技能。针对首次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频率、重要性,所能承载的知识、技能程度,确定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是: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电气设备的规划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与使用、气动回路的安装与调试、PLC程序的编制与调试、HMI(人机界面)的设计、设备故障的判断与排除等。

(二)课程目标

亚龙YL-335B自动生产线及亚龙YL-221柔性生产线训练装置归纳、总结了现代生产线的技术特点,与实际生产情况十分接近,因此我们选用这两个装置作为教学载体,在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具有安装如送料、加工、装配、输送、分拣等工作单元的技能,具备构成一个典型的自动生产线的机械平台并联机调试的技能;理解并掌握在系统中的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等实际应用,具备熟练运用这些技术的能力。

(三)学习情景的创设

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方法进行设计,经多方面调研、探讨,开发设计了9个学习情境,每个情景由若干任务构成。每一个情境的实施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并按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具有可重组和迁移性。

如图1所示,该课程设置了参观企业整体生产线工作过程、拆装调试亚龙335B自动线各工作站、联机调试亚龙221柔性生产线三大部分渐进学习。每一部分的教学学习目标和学习情境明确,课程教学载体由易到难,从简单拆装到气路连接,从硬件设计到软件实现,从机械控制到人机界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技术的同时也对今后的就业岗位有所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实现技能提高与素质教育双赢。

(四)教学实施策略

实施过程中依照“任务、分析、制定、优化、实施、评价”六步工作方法组织教学,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对不同的知识点综合运用引导文法、团队学习法、头脑风暴法、成果展示法、案例分析法、岗位体验法等各种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果。项目以小组形式完成,每组4人为宜,在构成组员时,应把握学生的层次、不同个体的差异,即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将基础好、动手能力强、活跃的学生与相反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这样,既能保证项目活动按时完成,又有利于学生间互相交流,有助于专业较差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

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师生角色转换”,教师起发动、组织、协调、伴随作用,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是应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及集体智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真实的工作场所模拟到学习环境中,使学生感受到企业员工的身份,得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强调“协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共同讨论和交流,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然后再相互协商,强调信息资源的利用。为了使学生主动探索,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强调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取工作知识、工作技能,而非完成教学任务。

实施过程中,应兼顾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信心,从而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五)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评定基于发展的教学评价观,包含过程性的考核和结果性的考核。过程性考核包含工作态度的评价、工作过程步骤与方法评价、知识的应用评价等。结果性考核包含项目所涵盖的应知部分的评价、应会部分的评价、项目工作中的问题记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成果展示等。在过程性考核中,对每个学习任务中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表现情况,注重学生答辩及讲演,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的社会能力;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

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

工学结合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应具备这样的素质:一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二是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很强的综合能力;三是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

教师素质和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工学结合必须有足够数量和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作保障。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居于领先地位,是因为他们具备大量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当前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最为缺乏的是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他们对新技术新工艺缺乏了解。对此,应通过以下途径来弥补:一是制订“双师型”教师建设目标和规划;二是选派专任教师到企业担任管理和指导人员,全程参与生产管理,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扎扎实实地实践新技术;三是制定政策,通过高待遇,争取当地企业的支持,聘请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在校内外实训现场做指导教师;四是引入企业具有“双师”素质的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值得去探讨,教师下的工夫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依托载体,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2]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3]赵志群,王纬波.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4]张运刚,宋小春.从入门到精通(西门子工业网络通信实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2010C251)

自动线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标准融合;身份融合;内容融合;企业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3-0063-03

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更具有“活力”——上岗有特色、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这样才能凸显高职教育的“高等”属性。在目前高职生源多元化的背景下,高职教育要培养合格且具有“活力”的一线技术人才,更新教育模式,保持与行业企业发展无缝衔接是必然趋势。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五大对接,即“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准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三重融合”教育体系。

一、“三重融合”教育体系的内涵

“三重融合”指标准融合、身份融合和内容融合。标准融合指课程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相融合;身份融合指学生身份与企业职员身份、教师身份与企业管理者、工程师身份相融合;内容融合指教学知识与工程实践相融合。“三重融合”教育体系旨在提升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形成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推进课程综合化改革。

“三重融合”教育体系的标准融合、身份融合和内容融合均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实现该体系的必要条件是建立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所谓的“双主体”是发挥校企各自优势,以“共育共管、共享共担”为原则培养技能人才,实现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框架是:共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承担教学授课任务;共同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共同建设科技服务培训平台;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

二、高职院校实施“三重融合”教育体系的分析

(一)标准的融合

课程标准是对高职学生学习结果和掌握的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描述,是高职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应达到的具体指标[1]。行业职业标准是反映现阶段本行业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包括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2]。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短期突击式培训,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能使学生暂时获得证书,但是学生素质远没有达到行业职业标准要求。

将课程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进行衔接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即学生三年的学习全程按照行业职业标准开展教学。课程标准制订时要充分借鉴行业职业的技能标准。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为例,将维修电工(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CEAC(电气智能技术应用)认证标准及三菱、西门子等企业技术培训标准融入《机床电气与PLC》《变频器系统运行与维护》等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业和职业技能上均达到相关专业教学目标和职业资格证书标准。

(二)身份的融合

很多企业反映,高职毕业生不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水土不服”造成学生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对高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不适应企业文化氛围的主要原因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差甚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身份融合非常必要,即将学生身份与岗位职员身份,教师身份与管理者、工程师身份相融合,学生的学习环境仿佛就是工作环境,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将校园的师生关系延伸到企业中管理者、技术工程师与职员的关系,这种师生复合身份制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是师生身份制学说的创新[3]。以机电专业为例,学生的服装、考勤等日常管理及其学习生活环境均参照企业模式,校外实践基地(企业车间)和校内实践基地(实验实训中心)统筹管理和开展[4],实现校内实践基地的企业化,学生成为企业职员、教师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工程师,扮演了车间内“师傅带徒弟”角色。

(三)内容的融合

对企业生产任务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提取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行动要求,总结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对技术和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进行梳理,并按照难度等级将其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依托校企“双主体”平台,聘请企业技术人员、高职教育专家与校内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和建设领导小组,开发“情境案例”,选取适当的“项目载体”,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以机电专业为例,将《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机床电气与PLC》《数控加工技术》等课程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来选取适当的“项目载体、情境案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改革,引导学生按照实际工作过程来学习,实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

三、“三重融合”教育体系的实施过程

“三重融合”教育体系的实施以按岗位需求培养人,按专业标准训练人,用企业文化成就人的“三阶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如图1所示。具体做法:在第一阶段将学生基本素质、技能与中级电工技能认证培训相结合;在第二阶段,与企业合作将学生专业专项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与来自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相结合;第三阶段,与企业合作通过“订单式”,将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与企业顶岗实习相结合。在三个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工学交替,注重对学生的跟踪调查、实习质量及安全管理。

四、“三重融合”教育体系的实施成效

机电专业实施“三重融合”教育两年的实践证明,“三重融合”教育体系促使课程标准向行业职业标准靠拢,催生了教师(企业管理者和工程师)、学生(企业员工)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了学校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活动一一对应,保证了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刘晓,欢向丽.高职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4):78-79.

[2]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职教论坛,2011,(14):16-18.

[3]郝瑞闽.基于师生双重身份制的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公司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4]杨帅.双主体模式下构建能力为主线的高职机电课程体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2):77-78.

Exploitation on Triple Integration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Zero Docking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Enterprise

YANG Shuai,XUE Lan,WANG Chao

(Hua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Huaian Jiangsu 22300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