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关之鸠在河之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关之鸠在河之洲范文1
关键词:牙周牙髓病变;根管治疗;满意度
牙齿健康一直是困扰人们正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疾病继发牙髓病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在临床上十分多见,且两种疾病继发的感染相互交叉、扩散,可使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复杂、困难。采取单一药物治疗大都无法同时兼顾牙周组织病变和髓腔炎症或坏死,因此需要通过更为理想的手段及方法对此类病症进行彻底治疗[1]。本研究就以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根管治疗术对其展开治疗,并取得了满意效果,进一步证实了根管治疗术的应用价值。现就有关内容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共80例(80颗),均符合口腔内科学诊断标准[2]。随机将所有选取对象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40颗)。A组:女性22例,男性18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8.7±6.6)岁;其中前牙6颗,前磨牙12颗,磨牙22颗。B组:女性24例,男性16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9.2±6.4)岁;其中前牙7颗,前磨牙10颗,磨牙23颗。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组患者冲洗牙周袋,予以局部用药、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等牙周治疗;B组患者先行根管治疗术,2 w后接受系统的牙周治疗。根管治疗术具体步骤为:采用不锈钢根管锉联合G型钻根管冠部预处理进行根管预备,使用K锉扩锉,前一号锉在根管中可顺利旋转时换用下一号锉扩锉,并采用侧向加压法充填根管,充填物为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和牙胶尖。两组治疗均由同一名医师完成,并于治疗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复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指标观察 自行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满意度进行评价,该量表条目共22个,总分为88分,以“总分≤60分为不满意,61~79分为满意,总分≥80分为非常满意”为标 准[3]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1.4疗效判定 参照文献标准判定两组临床疗效[4]。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无牙周袋、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等情况,咀嚼功能良好,X线提示牙槽骨吸收停止。未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好转,牙齿松动、牙周袋等明显存在,牙周溢脓,咀嚼功能较差,X线提示牙槽骨吸收加重,相关病变持续恶化。
1.5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χ2进行检验,结果以P
2 结果
2.1 A、B组临床疗效的对比 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B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治愈率分别为95.0%、92.5%、90.0%,均高于A组的80.0%、75.0%、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A、B组满意度的对比 比较患者的满意度,A组满意度为72.5%,B组满意度为9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牙髓和牙周组织之间,牙本质小管、副根管、侧根管及根尖孔的构成在结构及功能上有着十分复杂的联系,牙周或牙髓中某一部分发生感染所引起的交叉感染是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主要因素[5]。临床上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症状表现十分复杂,主要为牙周袋变深、牙周出血等。从解剖角度来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发生是细菌通过淋巴管、神经等途径扩散引起的。患者牙体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一般多为炎症、牙髓变性或坏死等;另外,在牙周治疗等因素的作用下,牙周病变可对牙髓造成一定影响,部分患者牙齿表面的细菌易引起口腔感染,随着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可演变为牙龈萎缩,并形成牙周袋,最终可导致牙齿松动的发生。牙周治疗作为常规疗法仅仅是临床采取的对症措施,要解决根本问题还需要其它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而言,其临床疗效的好坏与牙周组织的损害程度有关。根管治疗是口腔科治疗牙周牙髓疾病的可靠手段,其通过机械方法和化学方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同时运用具有杀菌和修复功能的填充物对根管进行填充,更有助于牙周病变的愈合。特别是老年患者牙周组织发生改变,胶原、纤维成分增加,细胞成分相对减少,使牙髓的敏感性随之降低,进一步影响其功能恢复,所以即便是牙髓拥有活力,继发牙髓感染的牙周病患者依然需要进行根管治疗。临床经验证实[6]:联合根管治疗术和药物对破坏的牙周组织进行治疗,可促使其有关组织再生、愈合。本结果显示:在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复查中,B组患者的治愈率可达到95.0%、92.5%、90.0%,且分别高于A组患者的80.0%、75.0%、72.5%(P
综上所述,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过程中,除予以患者局部用药、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等牙周治疗外,还应联合根管治疗术对其病变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晓琳,戴杰,阮方超,等.派丽奥经根管和牙周联合给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J].浙江临床医学,2014,12(11):1768-1769.
[2]叶菲,戴方毅,刘敏,等.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微生物感染与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5,22(10):1901-1903.
[3]陈海燕,吕金.自拟中药方联合根管治疗急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26-127.
[4]陈瑶.经根管使用派丽奥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38-39.
关关之鸠在河之洲范文2
论文关键词:《诗经·关睢》赏读课教学过程设计
《关睢》是《诗经·周南》里的第一首诗,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它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八十个字,但却形象的展现出了一位男子对“窈窕淑女”由倾心爱慕,转而相思难眠,一直到渴望永结同心的过程。河边的青青沙洲,沙洲上交相和鸣的睢鸠,左右采荇的款款女子,痴情凝望的青年男子,构成了一幅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的画面。男主人公执着的向往,痴心的追求,成了画面中最动人的一幕。诗歌开头起兴的句子中,以关关和鸣的睢鸠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语文教学论文,不能不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但是,如此充满着意韵,形象感十足的画面,唯有借助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才能真正凸现出来。另外,虽然这首诗的句式不像绝句那样的整齐划一,同时由于古今读音不同,押韵也不是有规律可偱,所以,诗歌尽管运用了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的表现形式,但是初读时仍会有枯燥乏味之感。然而,就这首诗的特点而言,情感和叙事是交相并行的,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使他夜不能寐;只能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倍受煎熬的他于是想象着能“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事情的发展伴随着内心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所以说在这首诗里情感就是思路,情感就是内容,情感就是形象的体现。所以说,在感知诗歌大意的基础之上,学生只要是把握了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就能把握好重音和节奏、语气和语调,就能从中感悟到文章的层次,形象思维就会充分活动起来,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
根据这首诗的这些具体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中“诵读古代诗词,要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相关要求。考虑到要让学生能积极参到教学活动中,有自己的感受理解,有交流也有收获,我确定,以“读”为主导语文教学论文,带动学生进行学习。并将“读”的过程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目标。同时,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步骤有序展开。
一、导入新课,了解《诗经》。
1.导语:今天我们要追溯诗歌的源头,去学习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上的一首诗,感受它的魅力。
2.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阅读自己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和课文注释,要求读完后能不看书回答。)
二、学生自读:
目标:正音、正字。(多媒体显示重点字词:雎鸠荇菜 窈窕 寤寐 好逑 芼)
三、播放录音范读:
目标:解题并感知节奏。
1.解题:( “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2.感知节奏:(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免费论文。)
四、多向交流译读:
目标:疏通文意,初知大意。
1.学生自己看注释,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的内容做标记。
2.学生质疑,教师提示重点词语,并串讲。
多媒体显示重点词句:(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3.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反复读读,好好想想,试着说说。(提示: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五、以“情感”为基点,指导品读、析读、诵读:
目标;把握主人公情感思路,感知文意,把握语气语调,感知主人公形象。
1.主人公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试一试,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2.不同的情感发生的地点是否一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否是现实的一幕?
师生共同归纳概括:
河边----------好(爱慕)
家中----------思(痛苦)
梦中----------友、乐(高兴)
3.依据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诗歌内容可分几层?能否根据诗歌层次完整地概括诗歌大意?
师生共同归纳概括: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爱慕与追求、苦闷与烦恼、欢聚与成亲的喜悦。
4.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男主人公的认识。
学生讨论归纳:(情真意切、大胆执着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
5.通过以上分析,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据此你认为诗歌的语气语调是否一成不变?如果有变化,应该在什么地方发生变化?节奏、重音、语调应该是怎样的?
6.同时表达喜悦,“友”、“乐”二字的轻重深浅是否相同?
归纳概括: 第一章:------------平正、舒缓(起句)
第二章:------------稍显急迫(求之不得、相思难眠)
第三章:------------高兴:友(轻读)
乐(重读)
7.指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诵读。
8.指名学生个别诵读,师生评议,在找出优缺点的基础上反复读,直到读出诗的情味。
六、设计问题探究阅读:
目标:学习了解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语文教学论文,体会它的表达效果。体会这首?运用的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的表达方式及其效果?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讲解“比兴”的手法)
2.阅读提示中还写道:“全诗琅琅上口,和谐悦耳”你们在读时感到了没有?
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部分诗句的重复是否多余?有何作用?(因为这首诗里运用了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等多种手法。以此来渲染气氛,深化情感,同时还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七.课堂小结,学生根据板书引领学生背读:
目标:巩固课堂内容,背诵这首诗。
教师可这样检查背诵:①背出起兴的诗句。②背出描写男子心理活动的诗句。
板书设计:见物起兴:睢鸠--------淑女
爱慕之心:流之-------求之
相思之苦: 不得---------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美好愿望:采之---------友之
芼之--------乐之
八、多媒体展示:拓展性阅读:
目标:开拓视野,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1.〈〈诗经?卫风?木瓜〉〉,并和《关睢》相对照,体会其思想感情。
2.为这两首诗写一段简要的赏析文字。(提示: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在教师的组织下,整个教学过程有序有致,有引导启发、有探究质疑、有重点训练、有方法指导,教学环节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目标明确且有针对性。可以说是一堂既重视了过程指导,又达到了预期效果的成功的尝试。
关关之鸠在河之洲范文3
《蒹葭》出于《诗经・秦风》,好像是《关睢》的姊妹篇,都是抒写恋情的。诗乐结合,复沓的章法很相似。当然,《关睢》的复沓有鲜明的层次,每章均有所递进:从外部环境来说,先是闻睢鸠之鸣而动心,接着是转辗反侧思念,继而以琴瑟沟通,最后是钟鼓齐鸣的欢庆。从心理线索来说,从求之不得的苦闷,转向求而有成的欢乐。场景和心理都有连续递进的脉络,层次是清晰的,过程是完整的。而《蒹葭》却不同,整篇就是一个场景的三次复沓。每一章的前半部分都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一共十二句,句子的结构和句间的程序是一样的,词语完全相同的三句(所谓伊人),不完全相同的九句,共三十六字中,相同的有二十四字,不同的三组共十二字,字虽不同,但是所指的性质(方,湄、)是相近的。这样的章法,从诗歌来说,明显重复过度,再加上三章的后半部分: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重复率更高,完全重复的句子六句(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占到一半,不完全重复的六句中,每句只有一个字不同。《蒹葭》和《关睢》章法的最大不同,就是章与章之间,没有动作和心理的递进,从场景到情绪都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复沓。这样高的重复密度,对于诗曲合一的歌来说,可能并不显得过分,可是对于脱离了曲的诗来说,却难免是单调的。但是,在千年来的阅读史上,那么多的注家,并未有过质疑,相反到了近年,网上却出现了“古之写相思,未有过《蒹葭》者”,将其艺术成就列为中国古典爱情诗之首,语虽夸张,但是却表现了当代诗学趣味的真率。时间的久远,并未弱化它的艺术感染力,相反倒有与日俱增的趋势。个中缘由,只能从《蒹葭》文本内部去寻求。
一开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表面上和“关关睢鸠,在河之洲”从环境写起是异曲同工,但是,实际上很不相同。《关睢》是兴而比,而这里却既不是兴,也没有比喻的意味。它是典型的“赋”,可谓直陈其景。八个字中,“蒹葭”“白露”,两个意象,加上衍生属性也只有“苍苍”“为霜”,就提供了一幅图景: “蒹葭”加上“苍苍”,构成了视野开阔的图景,得力于“苍苍”与茫茫的潜在联想;而“白露为霜”,不但在色调上与苍苍形成反差,而且由芦苇之苍苍隐含着广阔的水面,又提示了秋晨的清寒和渺远。所有这一切表面上都是景语,实际上都是氛围的烘托,其中蕴含着某种清净空灵之感。这一切都是为了和“伊人”的阴性气质高度统一。首先,这个“伊人”的出场和《关睢》不一样,“淑女”的身份是特定的,位置(在河之洲)也是确定的;而“伊人”则不相同,“伊人”是不确定的。朱熹在《诗经集传》中说“伊人犹言彼人也”这个说法表面上是同语反复,实际上,很有意味。“犹言彼人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那个人啊”,“所谓伊人”就是彼人,那个人。高享先生注曰:“指意中所指的人。”就是我心所指,意念所向,不想把名字说出来的那个人。清人黄中松《诗疑辨证》说:“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妙在“难向人说”,也就是不必明言,心里明白;第二,伊人何在?只能是“在水一方”。朱熹在《诗经集传》中的解释也挺到位“一方,彼一方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那个方向”。究竟在何方?自己也说不清。诗意就在这里,好就好在不确指具体地点。朱熹在《诗经集传》中继续说:“溯洄,逆流而上也。游,顺流而下也。宛然坐见貌在水之中央。言近而不可至也”这就很精彩。往上游去,找不成,往下游来,“宛在水中央”,明明看到了,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值得推敲的是“宛在”,好像在,就是说实际上并不一定在。朱熹的这个 “言近而不可至也”的阐释很精彩,整章的传神之笔,就是这个“在水一方”的确定性和“宛在水中央”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标准的爱情的感觉,明明是很近,似乎是伸手可及,却仍然不可企及。
朱熹把这一种用法归结为“赋”――直陈其事的叙述。但是,这种“近而不可至”的矛盾却不是现实的,自我与伊人之间的距离不是物理的,物理的距离并不遥远,就在眼前,可是就是不能到达,反反复复上上下下地奔波而无果。不管是“宛在水中坻”还是“宛在水中”和“在河之洲”,在文字上说,都是水中之陆地。虽然大小不同,但从性质上说,是一样的意思;然而从诗意上说,却不是。“在河之洲”的淑女,是实写,因而是可以“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而“宛在”的“伊人”却是虚写,是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的。可见这个距离不是物理的,而是人的特殊情感使得物理距离发生了变异。正是因为这样,才不但“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而且弄到最后,居然是“不知其何所指也”①也就是连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了,究竟在寻找什么了。
作为抒情诗的精彩就在这种飘飘忽忽、迷迷糊糊、颠颠倒倒的感觉,这正是恋情的传神之感。诗意的焦点,就集中在这种好像在、又好像不在的渺茫的氛围之中;明知“近而不可得”还是要走近,明知可望而不可及,还是要“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厌其烦;在神魂颠倒的奔波中不觉神魂颠倒,在顽强的追求中不觉顽强。
正是表现了这样的感情,《蒹葭》的密集复沓才没有造成单调之感。因为其中的意味,并不存在于字句上,而在字句之间,一章之中。故反复之,情意的微妙尽在意象的相互重复、平行、排比、对应、递进、错位和统一之中。这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在言外,境在象外,可望而不可及的效果。对于这种效果,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这样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②像《蒹葭》这样的意境诗,以意象结构的朦胧、复沓取胜。就每一句来说,可能是平淡无奇;孤立起来,“在水一方”,语近大白话,然其意在言外,在字里行间,意象群落之中有意,意象群落之外有象,平常的字眼在章法的比照中,在意象的断裂处,在空白中显出联系,意象因而增值。可以说是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意无穷”就是意不单一,这就为读者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诗的读解就有点纷纭了。
今人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说:“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正是因为象征对文本的某种超越性,就有一种往政治价值上去联想的可能。《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这个说法把所谓伊人变成了周王朝礼制的喻体。从字义来看,并不贴切,因为伊人明明是人称代词,周礼则非人称,明显牵强。苏辙在《诗集传》中把主题虚化为求贤:“有贤者于是不远也,在水之一方耳,胡不求与为治哉。”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洄’、‘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
这个说法避免了把伊人直接说成是周礼的牵强,但又带来两个问题。
第一, 这个“伊人”在全诗的意境中,自然的联想是阴性代词,也就是女性,这一点还由意境的明净轻柔性质所决定:苍苍、白露、水湄,更接近诗经的“淑女”、“静女”阴柔之美;而贤者只能为男性,所居当有阳刚之气,苍苍、白露、水湄难以相当。固然,“伊”字在古典文献中,有男性的指代功能,但是,亦有专指女性的功能,相当于今日通用的“她”。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咫尺抵天涯,病成也都为他(她),几时到今晚见伊呵?”《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那知县和江都县同年相好,就密密的写了一封书子,装入关文内,托他开释此女,断还伊父,另外择婿。” 宋・朱淑真 《牡丹》诗:“娇娆万态逞殊芳,花品名中占得王。莫把倾城比颜色,从来家国为伊亡。”故五四作家(如鲁迅、许地山)常以伊专指女性。第二,最主要的的是追求“所谓伊人”那种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的心态,充满了恋情的、非理性的颠倒,而求贤正大光明的心态应该是理性的,完全用不着这种遮遮掩掩,二者从根本上不可同日而语。正是因为这样,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断言这种“近而不可得”的情绪,实乃中外爱情诗的普遍现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难至矣”这一点上和《汉广》之“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异曲同工。他引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附录》说:“夫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二诗所赋,皆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schnsucht)之情境也。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名句云;“望对岸而伸手向往”,后世会心者以为善道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致。德国古民歌咏好事多极障,每托兴放深水中阻。但丁《神曲》减寓微旨放美人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近代诗家至云:“欢乐长在河之彼岸。”③
钱钟书先生的爱情说论证是空前充分的,但是,他显然警惕独断,对于更广泛的象征,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抑世出世间法,莫不可以‘在水一方’寓慕悦之情,示向往之境。”④也许受了钱钟书先生的启发,近日网友有文曰:“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及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
这样说当然很开放,很全面,但是,也可能模糊了《蒹葭》的核心审美价值。作为诗,它最摄人心魄的意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艺术的生命当然集中在爱情的朦胧缠绵、捉摸不定。象征是单一主体和多元意味的统一,单一主体是实像,而多元意味是虚像,脱离了实像,任何虚像都不能不瓦解。
――――――――
注释:
①以上均见朱熹《诗经集传》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版。
②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三,上海商务印书馆,2009年1月版。
关关之鸠在河之洲范文4
连日来,江苏卫视热播的《非诚勿扰》收视率一路飙升。女嘉宾大都貌美如花,但不少人寻爱之路却极其漫长,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荧屏上纤纤淑女却令男嘉宾们望而生畏。“月薪20万”,“开车至少保时捷”,“绝对不跟男方父母一起住”,这样的要求的确太苛刻,太刻薄了,令众多“有才而无财”的男嘉宾们只能望洋兴叹。
“关关睢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古时就有“七仙女与董永”、“白娘子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这些超脱物欲与世俗的浪漫故事为滚滚红尘染上了几抹粉色的烟霞,恰似才子配佳人,缠绵悱恻,撼人心魄。
爱情是浪漫悠远的,粘上金钱、染上自私,那爱情就变味成了交易和买卖,充斥铜臭味、世俗味,这些所谓的爱情也不可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挫折的历练。
卓文君被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打动。轻轻振动的琴弦传出来的不仅是声调悠扬的曲子,曲卞还潜藏着绵绵深情。于是这才貌双全的千金小姐便心甘情愿地舍弃荣华富贵的舒适生活,无怨无悔地跟着意中人过清贫而幸福的日子。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贫寒却不失温馨与浪漫。
一些时尚的小姐们,不计较对方的为人,不看中对方的才华。唯独钟情于“豪宅”、“名车”。难道昔日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爱情已经在岁月的轮回里流逝,只留下了变质的泡沫么?爱情是彼此的心中牵挂着另一方,清贫寒酸也应无怨无悔。只要生活幸福,纸醉金迷又能换来怎样的幸福呢?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平凡人并不需要像焦仲卿与刘兰芝那样“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生死与共,轰轰烈烈。他们需要的是相濡以沫,坦诚相待,能够始终挽手走过平凡,走过风雨,走过夕阳无限好,红叶翩跹飞的金秋,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爱。幸福的美酒便会随着时光的酝酿慢慢变浓,渐渐弥香……
可是为什么到了如今,纯洁、浪漫、典雅的爱情观在人们心中会有如此大的沦丧呢?我想这跟电视台的炒作不无关系。
“非诚勿扰”、“让我们一起约会吧”、“为爱向前冲”等一批相亲节目纷纷粉墨登场。几分钟的速配,部分女嘉宾的“豪言壮语”、时不时的安排一些煽情的环节,这些爱情超市赚足了观众的眼球。电视台的炒作本无可厚非,可是当今流行的相亲节目已经彻底被娱乐化。说是亵渎,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屏幕上的一些男男女女在此之前素未谋面、在几分钟内往往在铺满金钱的地毯上“一见钟情”。这种置媒体责任于不顾、置社会风气与不顾的炒作实为伤风败俗。
相亲娱乐化其实还是一部分人社会道德沦丧的缩影。即使经过千年岁月的传承与积淀。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礼俗也不该被遗忘甚至抛弃。崔莺莺含情脉脉地在长亭为张生送别,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许仙和白娘子断桥情缘,张爱玲与胡兰成敢爱敢恨……可是这些故事却被人们尘封在遥远的天际了,纯真的情感被商家炒作成了“摇钱树”,被搞得铜臭十足。我们不能忘记端午被划入别国文化遗产的痛心,要守望民族文化,不可让流传千年的文化精髓蒙尘,蒙羞。
关关之鸠在河之洲范文5
关键词:牡丹亭;杜丽娘;爱情;礼教;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179-02
汤显祖通过《牡丹亭》这个“情之所必有”的故事,驳斥以“理之所必无”扼杀人们对生活的正常要求。用“情”与“理”的冲突来贯穿全剧,抒发他对现实的愤懑和理想的憧憬。而其反封建的主题最明显的是体现在对主人公杜丽娘形象的塑造上。
一、传统礼仪的受化者
杜丽娘,是一个驯从、乖巧的富家千金,自幼受到多方面的训练,才情过人,女红十分精巧,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本是官宦人家的大小姐,却不幸生存在由她父亲杜宝所管辖的罔顾人性,一味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世界。
她当时所处的礼教社会把“三纲五常”定为“天理”,把人的生存欲求、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欲求,视为“十恶不赦”的人欲。教人们牺牲自己的现实幸福,以封建纲常为准则,来维护封建道德纲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圣人孔子的言论,成为封建时代人们必须遵守的封建信条,异性之间不得擅自往来和自由恋爱,只有听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男女之情才合乎于礼法,即合乎天理。
杜丽娘父母想让她成为贤妻良母的大家闺秀,觉得只学针织活还不够,必须教女儿诗书,知书识礼,谈吐相称,嫁人后才能知书达礼,相夫教子,做到符合封建道德标准。于是,请来了秀才陈最良,这个陈先生是个陈腐迂阔之人,只知道《关雎》是宣扬“后妃之德”、“宜室宜家”、“有风有化”的等等和封建礼教制度相称的伦理道德常识。不懂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你师靠天也六十来岁,从不晓得伤个春,从不曾游个园”[1]214。杜丽娘处在这样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之下,耳濡目染俨然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化和迂腐的封建教化,但杜丽娘作为一个青春花季的妙龄少女,内心世界里自然有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与爱的追求,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越发引起她生活的苦闷与对现实强烈的不满。这使其外表持重,内心却常常蒙着淡淡的哀伤,这为她后来那更悲伤的人生播下了深深的哀愁。
二、爱情的主动出击者
王思仁曾说:“杜丽娘之妖也,柳梦梅之痴也,老夫人之软也,杜安抚之古执也,陈最良之雾也,春香之牢贼也,无不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也。”[2]103王思仁把杜丽娘的形象概括为“妖”是因为杜丽娘做出了那个时代很多“女人”,不敢为之的事情,她勇敢地追求个性解放,坚持不懈地执着自己的爱情,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她不但渴慕爱情,而且主动追求,在迷蒙的梦境中,仿佛是柳生在追求丽娘,其实不然,因为梦是丽娘做的,而不是柳生做的,只不过是一种变相追求罢了。迷梦之后,她违抗母亲的“慈戒”,支开春香,一个人又来到梦中与书生幽会的梅树下寻梦,这种种的表现,都体现其主动追求爱情的那份执着和勇气,只是一直到死,她梦寐以求的执柳书生也没有出现,只是一个凋残的幻梦。
寻梦不成,杜丽娘倍感深闺寂寞,寝食不安,花容月貌也日渐憔悴,杜丽娘知道自己不久将要离开人世,但她没有放弃对爱情、对柳生的追求,于是她亲手画了自己的肖像,置于匣中,帧书绝句一首:“近睹分明似俨然,远睹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3]153这些都证明了她对爱情的执着性和主动性。死后她仍然没有放弃对柳生的追求,魂缠柳生,与之幽会私晤,向柳生尽吐她心中的缠绵之情,尽剖自己坚贞之心,主动提出与柳生结为夫妻,那样热情、执着、与生死以求。正如作者在《牡丹亭记・题词》中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后而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入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4]194
无论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是“有女怀春,吉士诱之”,都是男子处于主动出击地位,而女子则处于承受地位,它反映了男女之间即便是两性相悦也不平等。而身为贵族小姐的杜丽娘却是爱情的主动出击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表明她有理想、有情感,有获取幸福的胆量与能力,从而她获得了人最高贵、最伟大的尊严。
三、“理”的叛逆者
封建的“理”是无所不在的,它已渗透了人们的骨髓,侵占了人们的头脑,一切都得按照封建制度、封建礼数的教义走,为了追求,守护自己的爱情,杜丽娘俨然成了封建礼教的反叛者。如果她安于做一个循规蹈矩的贤淑女子,封建社会贤妻良母的大家闺秀,她只能压抑感情,放弃对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追求,咏诵着封建礼数闲等晨昏。可是杜丽娘没有妥协于现实,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她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情胜利的凯歌。
当她在诵读“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窈淑女”的时候,聪慧的她却意识到了《关睢》中的爱情,难抑的萌萌而动,唤起了她对爱情自由的美好向往,发出了“关了的睢鸠,尚然有洲诸之兴,可能人而不如鸟乎”[5]235的感叹。撕下了封建卫道者披在诗书上的伪纱,涤除了浸灌在翰墨中的毒液,这本身就是对程朱理学的老大不恭。《诗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杜丽娘却做这种有邪的理解,岂不有违理学?”与此同时,她又违背了父亲与老师的心愿,他们意在收“放心”,“放心”未收,却引发了她心中埋藏已久的潜流,这无意之中萌发出来的感情,促使她产生有意为之的主动。游园本身就是背逆礼教有违家规的行为,杜丽娘未尝不知晓,然而内心压抑不住的对美妙青春、对明媚春光的热爱之情,使她不愿囿于礼教,步出秀闺踏入后花园之时她早已成了“理”的反叛者。之后,又做了那样一个不可告人的梦,更是对礼教的大逆不道,但杜丽娘并不因此而放弃对自由生活、美好爱情理想的追求。可是封建礼教、社会的传统观念对她奔泻而出的爱情激流造成了无形障碍,可丽娘并不情愿束手就擒,俯首贴耳,但是尚处于父母规范之内的丽娘无力冲破这道障碍,好像除了死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这股爱情的激流了。丽娘身虽死,但激情并没有消退,在阴曹地府,她心中没有礼教的堤坝、理智的羁绊,只有沸腾的爱恋、勇敢的反叛,她顾不了少女的羞赧,丢弃了贵族小姐的矜持,也不惧承当鬼名,违反法规,“为钟情一点,幽契重生”。
丽娘身上沸腾的“真情”每冲破一重阻碍,就意味着她对礼教的背叛,走得愈远,愈不可收止,最后以情的胜利,宣判了理的失败。杜丽娘爱情的胜利,昭示着一个永恒的真理:人的情感欲望存在具有合理性,至洁至纯的美好真情才是至高无上的“理”,它能战胜一切邪恶。
四、情与理的调和者
“情”与“理”的对立有时是尖锐不可调和的,有时则是可以调和的,当“情不悖理”“理不伤情”时,非但不背弃“理”反而要借助“理”来保护“情”的合理存在性。
杜丽娘游园,思春,入梦,在梦中与柳生私订终身,因情而死,却不弃情,执着追求梦中情人,魂绕柳生,倾吐心声,与柳梦梅结为人鬼夫妻。从她因情而死,不怕种种阻隔,撕破“理”的罗网,冲破阴阳的界限,为情复生,不懈追求爱情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她为情破理的那份勇敢,从她身上分明地看到了情与理交集的锋芒。但当她回生后,梦梅提出与她完婚时,她却话锋一转板起面孔,说要“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为自己“比前不同”了:“前夕鬼也,今夕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礼。”[6]305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她的转变,却也合情于理,鬼在行动上和心灵上不受现实道德管辖,可以自由地按自我的意愿行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和伦理道德就会马上把人的心灵囚禁起来,要实现理想的爱情,获得身心的解放,必然要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发生冲突。杜丽娘自幼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不可能一下子完全甩掉的封建意识的包袱,她仍然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够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暂时压抑了自己心灵世界中“欲”和“情”,自觉接受现实社会中的“理”规范。所以,她拒绝了柳生的求婚,坚持“人须实礼”并催促柳生上京赶考,求取功名,希望通过这些手段,实现的目标,从而获得自我实现。通过杜丽娘对理的妥协,是把她的“情”社会化、伦理化,在此基础上,经过她顽强而坚决的斗争,她的婚姻才获得了理的认可,“情”与“理”的矛盾得到了统一。
从杜丽娘身上,并不是要说她反对门当户对,鄙薄功名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而主要在于肯定“人欲”的合理性,歌颂“人欲”能战胜一切,以此来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杜丽娘情的胜利,是通过梦幻的形式来实现的,这是社会环境和作者思想特质使然。在这个阶段,“情”与“理”表面上看来是达到了调和,但这种妥协是以情的胜利作为前提的,而理是战败者,只是靠了这样一种陈腐的形式,才勉强维持住了脸面。从这个结局我们也可看出作者的“情”,归根到底,也只是具有相对的意义,而并非是压倒一切的、绝对的。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杜丽娘因情而死,死后她与阎罗王力争声讨,做了个自由的女鬼,勇敢去寻觅自己的梦中情人,大胆地示爱,勇敢的婚走,一种理想化的至情在实际生活中变异,又在幻想中归复。从杜丽娘身上,我们看到了理想中人内心最真实的渴望,和不顾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爱情的那份坚定和执着。一种理想化的至情从为爱不顾一切杜丽娘身上得到了完美的演义。
参考文献:
[1]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汤显祖.牡丹亭(王思任批评本)[M].凤凰出版社,2011.
[3]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4]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关关之鸠在河之洲范文6
关键词:北方方言;粤语;古代汉语;外语词汇
中图分类号:H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一、前言
有人说,“学会客家方言,能够穿越到秦朝,学会粤方言与闽方言,能穿越到唐宋。”但在笔者对粤方言深入研究后,认为这句话很是浅薄,粤语若要追根溯源,何止到唐宋?
在此,先看看一首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geo55]
在河之洲。[zeo55]
窈窕淑女,[neu33]
君子好逑。[keo13]
从元音来说,这首诗经若用普通话来念,“洲”和“逑”是不押韵的,若用粤语来念,“鸠”、“洲”、“逑”三个字均押韵。从辅音来说,“鸠[geo55]”这个字在粤语中仍然保留着浊音的读法;“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后来浊音这个区别特征在很多方言(如普通话)中消失了。从声调来说,粤语有9个调类,6个调值,如“女[neu33]”、“逑[keo13]”这两个音调在普通话是没有的;除此之外,粤语还保留了大量的入声字。
综上所述,粤方言从语音方面来说是保留古代音最多的一个,在此就不再深入论证。那么,粤方言的词汇方面究竟有何特色?本文试以词义、词序、词音、词法等几个方面为例,从古汉语中“寻根”,对它的来源做个初步探讨。
二、粤方言词音与古代汉语的联系
(一)粤语存在大量的单音节词
单音节词在汉语上古时期,几乎占着绝对的优势。近代以来,词汇迅速扩大,双音节词日益增多。到了现代,在普通话等其他方言中,双音节形式的词的语音形式占了主体地位,甚至具有了代表性。然而在粤方言的词汇中,单音节词的能产性虽然有所弱化,但仍然占有相当的分量。例如:
桌子――台,椅子――凳,裙子――裙,
鼻子――鼻,匣子――盒,鸭子――鸭,
儿子――仔,衣服――衫,眼睛――眼,
从上述例子得出,有一些古代词语在普通话中已经发展为双音节词,即在原词根再加上一个后缀“子”、“头”、“儿”等构成,让其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双音节词相比,单音节词表意简明,符合口语交流原则,至今粤语仍沿用部分单音,故此与来实现表达简洁、交流便捷的目的。
(二)从“新抱”一词,看古音的延续
广东地区有句俗语:“初归新抱,落地孩儿”,其中“新抱”一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媳妇”。“妇”在普通话中念[fu51],声母”f”是轻唇音;古代汉语有一条规律:“古无轻唇音”,所有的声母”f”全部发为[b]或[p]。“新妇”是古老词汇,至少在汉代之前,如,《后汉书・列女传・周郁妻》:“ 郁骄轻躁,多行无礼。郁父伟谓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义府・新妇》:“ 汉以还,呼子妇为新妇。”由此可见,粤语的口语延续了古音,读作“新抱”,书面语读作“新妇”。
无独有偶,“番”在口语中读[fan55],比如“番茄”、“番薯”。但在广东省地名“番禺”当中,应读为[phan55],这是上古音的保留,音韵学上叫作“古无轻唇音”。再比如,“铅”在一般口语中读作[thian55],如“铅笔”,但粤语中读作[yun4],这也是古音的保留。“铅”在古音是以母字,是零声母,在地名中保留着古音。
三、粤方言词义与古汉语词义的关系
(一)“倾偈”与佛教的渊源
广东人说“聊天”,一般用“倾偈”这一词代替,素不知,“倾偈”一词根源于佛教,其正写为“謦”①。
佛教徒常吟诵“颂辞”、“颂言”,其梵语音译成汉语的“偈陀”,后简化成“偈”。最有名的佛偈,是六祖惠能的“成名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苏轼与佛印,便常常对偈。他们对偈,象谈话聊天。渐渐地,“偈”被引申为“私下谈话”。“倾吐”,“倾诉”,“倾谈”,简化成“倾”,与“偈”组成“倾偈”,便指“谈话,聊天”。
像“倾偈”这些被粤语使用者视为通俗的字、词可在古籍中找到来源,而在其他方言中已经消失不再使用了的一些词语,还有如:
“谂”②――《诗经・小雅》“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几”③――宋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宋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寻日”④――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寻程氏姐妹丧与武昌”;“卒之”⑤――南宋洪迈《容斋练笔》“屡折李希烈,卒之损身殉国”;就连我们生活中的“打边炉”⑥,也可追溯至《来鹤亭集》“十月寒开小阁,张灯围坐打边炉。”
除此之外,第三人称在粤语中不用“他”,而是继承了东晋南朝的用法“渠”,在东汉《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以及宋学大师朱熹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能找到该用法。
(二)粤方言常用词汇对本义的保留和引申
随着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和变化,许多词的本义在其他方言中逐渐消亡,或者用常用义来代替本义,而粤语词汇大量地保留本义,或借用古语做引申,演化成新的意义。如“走”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是“奔跑”的意思,如《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又有“逃跑”和“赶跑”之义,如《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汉书・高帝纪上》:“羽大破秦军钜鹿下,虏王离,走章邯。”,但是“走“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转义为“步行”,而在粤语中“行”的意思就是步行,而“走”依然保留古代汉语的“奔跑、逃跑、赶跑”等义。
又如普通话用“吃/喝”,粤语用更古老的“食/饮”,用法与《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一致。“牙烟”,正写为“崖广”⑦,愿意为“悬崖边的广”如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献杨常侍》一诗:“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后引申为危险的意思。粤语中把“翅膀”称为“翼”,这可在贾谊《鹏鸟赋》“举首奋翼”中找到。除了上述词语,保留本义或将其引申继续延用的词语,还有以下:
给――畀,商议――斟,穿――着,
凶――恶,害怕――惊,站――企,
找――,稀饭――粥,久――耐,
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论证了。
四、粤方言词法与古汉语的关联
(一)词缀:北方方言常用后缀“子”、“儿”,粤方言常用前缀“阿”。
上古末期,汉语出现与称谓有关系的词缀“阿-”。“阿”字大约存在于汉至唐宋这一段时间,多用在人名、姓氏前,古汉语学者对这一语言现象也多有记载⑧。“阿”字前缀在北方方言几乎消失,他们一般用“老”、“小”作为前缀,如“老三”、“老张”、“小王”、“小明”等。粤语词汇则较多运用“啊-”这一词缀,如“阿三”“阿婆”“阿张”“阿婷”等,并且多数使用在他人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前面,表亲呢。
至于粤语的词语后缀,一般用“仔”或者“佬”,如“乖仔”、“鹏仔”、“番鬼佬”i,前者表亲切,后者一般带有鄙夷的感彩。
(二)词序:粤方言词序大多保留原状。
汉语词序对语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古汉语的词序有着它独自的特点: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但是,古汉语的词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与北方方言等其他方言相比较,粤方言的词序变化则相对较小。
首先是定语后置现象。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语序通常是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语的前面;但文言词汇中却有很多词语将定语放置于中心语之后,与之相似,粤语的一些词汇也习惯把形容词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语的后面。如母鸡和公鸡,粤语就习惯把表示公母的定语放在鸡的后面,把母鸡叫“鸡”,公鸡叫“鸡公”。出现定语后置现象的这类词语还有:
夜宵――宵夜,客人――人客,母猪――猪
其次是状语后置的现象。在古汉语的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而粤语也经常把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副词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甚至放在句末。如“我先走”在粤语中应该说“我行先”;在表达“十分感谢你”的意思时,粤语会说“唔该晒你”,其中“唔该”是“感谢”的意思,“晒”则是“十分”的意思。还有“少说两句――讲少两句”,“多讲一些――讲多滴”。
除此之外,粤方言中并列结构词汇也会出现倒置现象,如“整齐”一词,粤语一般说“齐整”,与《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用法一致。如此类现象的词语还有“健康――康健”,“要紧――紧要”“挤拥――拥挤”等。
(三)词语的省略
粤方言词汇的使用一般遵循避繁趋简的原则,首先因为沿用古词语较多,粤方言的单音节词已经能体现普通话双音节词的意思;另外就是粤方言实用性强,把可以省略的词汇都尽量省去。如:
(1)你先吃饭,别等我。――你食先,唔好等我。
(2)今天晚上想吃点什么?――今晚想食咩?
(3)这件衣服多少钱?――件衫几钱?
就拿最后一个例子来证明,古汉语一般只说“其价几何?”由此可见,粤方言词语的省略从表达上颇具古汉语的特色。
五、结束语
粤语是古汉语的伸延,不仅在上述的语音和词汇中有所体现,而且在粤方言的语法中也处处可见, 如:
(1)我比你高――我高过你 (比较结果提前,状语后置)
(2)牛比猪大很多――牛大过猪好多(比较结果提前,状语后置)
(3)给我一本书――俾本书我(宾语前置)
语法方面的继承在此就不深入分析。
总而言之,粤方言大量地保存了古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在词汇方面的继承较为明显,堪称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学习粤方言不仅对古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帮助,也为诗歌创作中区分平仄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是,随着普通话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只使用普通话而摒弃了粤方言。就拿南宁这个城市来说,“白话”使用者一般只是上一辈的人,我们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使用的是普通话,这样大大减少了粤方言的流通。对此现象,我深感忧虑。我认为普及普通话和传承粤方言两者并不矛盾,社会要发展,地域特色要凸显,都离不开多元的文化,而两广地区以及港澳地域的文化特色主要由粤方言来承载,离开了粤方言,岭南许多文化品种便不复存在。所以我们应该处理好共同语与方言之间的关系,让粤方言继续为古代文化的研究提供宝贵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傅雨贤、余伟问、叶国泉、张维耿.粤语区人学习普通话趣谈[M].中山大学出版社.1984
[2] 彭小川.粤语论稿[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3] 饶秉才.广州音字典[M].广东人民出版社,1977
[4]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商务印书馆.2007
[5] 文若稚.粤语方言古语选释[M].澳门日报出版社.2001
注解:
① 出自《庄子》:“昆弟亲戚之謦。”
② 意思:想。
③ 意思:多少。
④ 意思:昨天。
⑤ 意思:终于。
⑥ 意思:吃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