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1

关键词:《伯牙绝弦》 文言课堂

如何打造精彩纷呈的文言课堂呢?

一、诵读文本主旋律? 品悟真情于行间

诵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诠释了诵读在先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如今,文言文的教学依然能把诵读推为第一法――将诵读文本定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文本的蕴藉隽永。

1.先声夺人传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适时播放声情并茂的朗读视频,能把文本的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让学生得到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振”。如在执教《伯牙绝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一课时,新课导入后,师语:“请大家来欣赏一段视频,兴许我们能从中粗略感知故事的来龙去脉,注意语气、语调及情感的处理。”教师播放视频,学生安详地徜徉于温情画意的境界里欣赏抑扬顿挫的范读,如痴如醉,拉开了文言课堂的精彩序幕!

2.一咏三叹五音符 诵读,我们可让它演变成一个又一个五音符――贯穿教学始终,将其谱写成精彩乐章。初入文本,重点语句的诵读,也能成为文言课堂的一次精彩回放。如执教《伯牙绝弦》一课,学生欣赏视频范读后,围绕目标合作探究,然后展示交流第一个目标:“美文要品读”。凸显的问题是语气、语调及情感的处理表现比较青涩。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突围重点语句,先作领读,学生在跟读中逐渐走向熟读成诵。如师领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是钟子期在俞伯牙“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的心境下坦露出的发自肺腑的美言。所以两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情感共鸣。学生在效仿教师的诵读中感悟子期至真、至善的赞美,呈现一咏三叹的精彩场面!与前两句截然相反,“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教师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作以领读,学生在诵读重点语句的落差中,体味伯牙失去知音后内心的痛楚。教师的领读招徕一读一接的画面――酷似音乐旋律中的五音符串连成文言课堂的精彩瞬间。

3.余波荡漾意未尽 一石激起千层浪,诵读突破重点语句后,好似湖面上卵石击起的余波随风荡漾,好一番风景!此时,配乐《高山流水》――学生和着音乐齐读全文,从字里行间感悟伯牙与子期的友谊之深,再次掀起诵读热潮。一幅精美的画面又似一颗流星轻轻划过夜空……由美言到感伤再到沉思遐想……意犹未尽!呈现精彩!!

“诵读文本,感悟真情”是打造精彩纷呈的文言课堂的第一诀要,除了有情有味的诵读外,还有诸多因素均可塑造更加完美的文言课堂。

二、语言凝练传真情 点拨生成见功底

如何能让文言文的芳香飘散得更远?文言课堂中教师精妙的语言、学生风趣的交流和巧妙的拓展延伸以及辅助教学的细节,显得尤为重要。

1.导语凝练引佳境 良好的开端是文言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教师用精妙的语言导入,就像映入眼帘的一抹亮丽风景,吸引学生深入文本。再拿《伯牙绝弦》导入为例:提及友谊,我感慨颇多。“人生苦短,知音难觅。云烟万里,佳话千载。”有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对“友谊”二字做了最为深刻的诠释,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伯牙绝弦》。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主人公之间的至真、至纯的深厚情谊。教师用凝练的语言、慷慨激昂的语调将学生带入文本,让学生快乐地接纳学习任务!

2.精当点拨显靓丽? 课堂中教师的精当点拨,适时补充,也会让学生的思维荡漾出一道奇异的亮光。继续拿《伯牙绝弦》教学为例:指导学生理解几个重点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伯牙与子期令人仰慕的真情。之后教师指导学生齐读第二至四句,读出伯牙、子期相处的默契和愉悦。因势补充伯牙宫廷奏乐窘况,引出课文开篇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齐读)。

于是点拨便生成:既然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就不一定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外,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你能尝试替子期赞美几句吗?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2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文言文诵读教学; 《伯牙绝弦》

【作者简介】 江帆,孝感市青年教学能手,国培计划湖北省优秀辅导教师,曾获2014年湖北省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大赛一等奖,现任五年级语文教师及年级教研组长。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25-0108-04

文言文虽文字简约,却寓理其中,意义深远;虽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新编人教版教材初中语文课文中文言文占30%,高中语文课文中文言文占40%;小学教材相比起老教材,有意识地选入4篇文言文,实现了零的突破。新课标强调:在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文言文教学更应体现这一特点,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知其意,感其情,明其理。同时,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选取精当的教学策略,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其乐学、会学。基于以上认识,在多次对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盘磨与雕琢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几点小学文言文诵读教学有效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一、反复吟诵,读通文律

朱熹有言:“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训学斋规》)朱老夫子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文言文教学的康庄大道,即反复吟诵。但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文言文时代久远,阅读难度高,这对于鲜有古文语言积累的学生来说,光靠自身的反复吟诵,恐怕不但不能达到流畅阅读之目的,反而使学生失去阅读文言文之兴趣。故此,教师还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因素,引领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应有的节奏和特有的韵律。

笔者执教《伯牙绝弦》时,在“读通文律”环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情,一步步搭建朗读的阶梯,朗读指导力求层次清晰、有实效。一是读音,抓易读错的“弦”的正音,有的放矢;二是停顿,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让学生自己说出难读的句子,一般集中在“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这几句上,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断句吗?显然是生硬的灌输。读准节奏是建立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的,教师抓住关键字“谓”“哉”“兮”抽丝剥茧,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其意,学生不仅知道了怎样断句,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读,语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既突破了朗读上的难点,更为学生读懂文意奠定了基础;三是韵律,这是文言文朗读的难点,老师适时地进行范读,并在语气词“哉”和“兮”处重点引导读出感叹语气,使课堂弥漫一种浓浓的古韵味,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文言文的兴趣,进而提高其朗读水平。

二、潜心会文,读透文心

读透文心,就是不轻易放过一个字,咀嚼字里行间的含义和意趣。要读透文本,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切己体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悟出它的个中味来。只有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才能倾听到文本的声音,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体验到文本的情感,惟有如此,学生才拥有与别人进行高质量对话的“底气”,才能创生出灵动的课堂。

方法1――直入重点,深度对话

新课程改革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精心解读教材,高屋建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真正读出文章的主旨。文言文相比现代文短小精悍,却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学时更须找准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直入重点,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从而省时高效地读透文心。

在《伯牙绝弦》这篇课文品读切入点的选择上笔者进行过多种尝试,开始设计从第一句话切入,以“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问题引领潜心会文,这个切入点看似能从头到尾顺畅引导学生往下品读每句话,但几次试课下来,总感觉不太畅快,后面教学环节的转换有些生硬,于是重新审视课文。题目是“伯牙绝弦”,文章讲的就是伯牙绝弦的故事,要传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知音情怀,教学应自始至终紧扣主题。那么这篇课文就应紧紧抓住知音,由课题生发疑问:伯牙为何绝弦?继而指向文中最后一句谓世再无知音,提炼出主题――知音,再反向追溯“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这样一来从头到尾便贯通了,师生紧紧围绕“知音”进行追问、品读、体味,对知音之情的体会层层加深,慢慢与文本产生强烈共鸣。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切入点至关重要,一定要深入解读文本,找准直通中心的那条线,切入点找准了,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教学便通体舒畅,水到渠成。

方法2――发挥想象,创生文本

创造性思维往往从丰富的想象中产生。文言文以其独特的语言与悠文的背景,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空间,能唤起已有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善于启发和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并能与文本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且看教学片断:

师:当伯牙鼓琴心里想的是高山,琴声流淌出来,钟子期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高大巍峨的泰山……气势磅礴的高山……高耸入云的泰山。

师:是啊,你们说的这些景象钟子期用了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峨峨兮”。

谁能读出“峨峨兮”的气势?

生1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比较平淡)

师:嗯,听出了一点山的气势,能读得再高大巍峨一些吗?试试!

(生再读,明显比刚才有进步)

……

师:真有味道!(追问)这里的“善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生:好啊!

师:表示赞叹,还能怎么说?

生:弹得妙极了!

生:真不错!

师:我注意到在文章的第一句中也出现了“善”字,和这里的“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句中的“善”是擅长的意思,而这里的“善”表示赞叹,是“好”的意思。

师:说得对,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谁能像钟子期一样赞叹伯牙的琴声?

生1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你的朗读老师也想说“善哉!”咱们一起来由衷的赞叹――(齐读)

师:钟子期被伯牙的琴声深深吸引并由衷的赞叹,我想,他在赞叹的同时一定情不自禁地有一些表情和动作。你们入情入境地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钟子期会带着怎样的表情和动作来赞美伯牙的琴声。

(学生自由尝试)

生1:我觉得钟子期会边说边抬头向上望,手会情不自禁地抬起来。

师:很会想象,你试着这样读一读。

(生1配上动作读)

师:有意思多了!

生2:我觉得钟子期会闭上眼睛摇晃着头说这句话。

师:试试――(生2摇头晃脑读到最后还伸出了大拇指)陶醉其中,如品茶品酒一般,有味道!

生3:我觉得钟子期会情不自禁地抬起双手,仿佛要融入高山。

师:很有想法!你试着这样读一读――(生3读得非常投入,掌声响起)

以上教学片段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入文本的字里行间。首先抓住“峨峨兮”“洋洋兮”两个点生发想象,以“钟子期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激发学生想象、表达。那么“峨峨兮”与“洋洋兮”的意象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充分地呈现出来。胸中有了意象,那学生再来读这句话便会读出自己的感受,能迅速地读出“峨峨兮”与“洋洋兮”的气势。接着为了深化文言文的诵读韵味,笔者让学生再次入情入境地想象钟子期赞叹时的表情动作,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浮想联翩,当孩子们把自己当做钟子期,带着表情与动作再来读这句话时,顿时朗读变得鲜活而韵味十足。在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角色体验中,学生的古文诵读一下子上升了一个层次,这里的想象有一种画龙点睛的妙处。由此笔者悟到,文言文的教学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也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手之舞之,吟之诵之”,学习文言文的意趣才能在小学生的身上得到彰显。

方法3―― 情境创设,秋水长天共一色

认知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可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从挖掘课文本身入手。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入编的四篇文言文里有丰富的知识、优美的景物和动人的故事。《伯牙绝弦》中“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是景;“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是情;《杨氏之子》、《学羿》中“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理。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伯牙绝弦》课例中多处利用音乐创设情境,使音乐与文本、与学生情感有机交融,和谐共振,无比美好。尤其是在感悟伯牙失知音之悲的情景创设以及最后利用情境感受这个故事的渊远流长:

师:伯牙与子期是多么希望能像高山流水一样相依相随,他们相约来年的中秋节还乘在这里相见。第二年,伯牙满心期盼,如约乘扁舟而来,然而,等待他的不是子期本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伯牙心潮翻涌,他是多么希望能再为子期弹奏一曲啊!于是他在子期的墓碑前坐了下来,拨动了琴弦,将千言万语寄托在琴声之中。

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这琴声,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播放音乐,学生闭眼感受,很快进入音乐情境之中)

生:我仿佛看到伯牙在一边抚琴一边流泪。

生:通过琴声我感受到伯牙非常的痛苦。

生:我仿佛又看见伯牙与子期初相遇时是那么默契,那么心有灵犀,而如今只剩伯牙一人的孤单背影。

师:真是个感情细腻的孩子!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文章的最后一句。

(大屏幕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指名两生读,很有感情)

师:破的仅仅是琴吗?断的仅仅是弦吗?

生:不是,还有伯牙的心也碎了,绝望了。

(学完全文后这样进入整体回归)

师:伯牙跟子期这个故事感动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渴望着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的中国人,这个故事发生了三百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时间在流逝,五百多年后,古书《吕氏春秋》又为我们展现了这对知音相遇时那最美好的瞬间。请男生――

男生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借问人间愁际遇,伯牙弦绝以无声”一千多年后的唐代,人们又在古诗中为那伯牙的破琴绝弦而叹息不已呀。

女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两千多年后的明代,人们又在小说中传颂着这个千古佳话。

(全班齐读全文)。

师: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六年级一班的孩子也在朗朗传颂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能背诵的同学背诵,不能背诵的同学高声朗诵。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3

俞伯牙的琴声在山间缭绕,没有人能听懂,可是当悠扬的琴声拂过江面时,却使钟子期听得如痴如醉。那么深奥而又玄妙的琴声,竟被钟子期如此深深地领悟。俞伯牙慨叹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位知音。他们不是用话语来交流,而是用音乐交流,用心交流。所以当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断琴而誓,不再弹琴。是啊,缺了知己,缺了可与之交流的人,存在的意义何在?这个故事曾在千百万华夏子孙的内心泛起波澜,它让人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正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只有去真心的交流,你才能体会到真爱的神圣伟大,友谊的真诚可贵。是交流给心灵增添了一笔笔亮色,给世界带来了一片片温馨。心与心的交流本是一杯酣畅的美酒,为什么人们会逐渐关闭心灵的大门呢?人心是异常敏感的。当人们被迫需要面对竞争的时候,他们感到客观的无形的压力笼罩了世界。竞争像一个漩涡,圈住了一个又一个人,罩住了一颗又一颗心。当人们学会了分析利弊的时候就学会了选择利弊。“个人主义”在这个时代得到广泛的默认。它像一个个圈子,让人心在圈禁中变得冷漠了。

为什么现在楼越盖越高,网络越来越先进,而人情越来越淡漠?因为人心远了;为什么今天‘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却让人感觉无奈?因为人心冷了。

当无数矿工因瓦斯爆炸或透水而葬身井底时,当无情的大火吞噬了无数无辜的生命时,当假酒假药害得很多人家破人亡时,你的心跳有没有加速?为了个人利益,国家利益群众利益损失了多少?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4

——题记

轻轻地打开一扇窗,静静地啜饮一口茶。旋动电扭,我与窗外清风,茶中馥香一道,享受这精彩音乐。

为精彩音乐而怦然心动——

看高山巍巍,听流水潺潺,七弦古琴的韵律使伯牙与子期成为人生的知音。寻寻觅觅,惆惆怅怅的琴弦拨出一曲曲佳音妙曲,道出一段段故事旧情。

为精彩音乐而怦然心动——

阿炳的一生因有了《二泉映月》不再落寞,《二月映月》的底蕴也因有了阿炳的执着追求不再平凡。苍穹之下,太湖边上,一位盲人正抚琴独忧,用悲戚的琴声控诉社会的黑暗,怒斥人心的冷寞。《二泉映月》让阿炳怆然神伤的眼睛迸放出坚毅与力量。

为精彩音乐而怦然心动——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人一生也为这精彩音乐,增添光彩。聆听着,叫人不禁神往那段凄美的爱情,流连那倾注了太多思念的楼台,迷恋那段幽婉的蝴蝶之舞……回环之余,《梁祝》成了不屈于封建礼教的最强音。

为精彩音乐而怦然心动——

为肖邦用他那独特的心灵,倾诉一腔爱国柔情而心动;为贝多芬那双神奇的手,谱写田园之曲,撞击命运之门而心动;为柴可夫斯基驾着俄罗斯马车,在静谧的湖畔驻足观赏天鹅起舞而心动;为舒伯特在流浪途中驻足菩提树下,留下一个优美的身影而心动……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导入艺术

前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之前运用精彩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课堂导入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高中语文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导入与教学内容无关

这种现象容易在新教师的身上发生,有些教师由于刚才大学毕业,缺乏语文教学经验。急于把大学时学到的导课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刻意追求导课的新奇独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形式,没有理解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堂导入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将课堂导入的作用发挥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认为课堂导入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关系,就不会认真的聆听教师的讲解,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教师对课堂导入不够重视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学习任务过于繁重,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光是追赶课堂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就已经心力交瘁了,将精力主要放在了语文知识的讲解和教学重点的分析上。对于课堂导入环节,教师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带过了,有的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甚至没有进行课堂导入环节,直接开始语文知识的学习,这种状况普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对课堂导入不够重视。

二、高中语文课堂的课堂导入方式

(一)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先讲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然后由故事引出教师将要讲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当然,教师的投入才能引发学生的投入,所以教师应调动情绪,用动情的语言进行传达,才能更好的收获效果。

比如,在学习《琵笆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播放《高山流水》这首乐曲,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音乐氛围。然后,教师给学生讲伯牙与子期相遇的故事,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此时,教师及时的进行课堂导入:“本文的作者白居易遭到贬职时也如伯牙一样寂寞,为流落他乡不被人理解而忧愁,就在此时他遇到了知音,从一曲琵琶中听到了弹奏之人与他相同的际遇,为弹奏之人的弹奏水平所折服,那么白居易的知音究竟是谁呢,他为谁写了这篇《琵笆行》呢?”通过课堂导入及时地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文中,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利用影视作品吸引学生注意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接触到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影视作品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让学生理解在易水送别时,荆轲说出“凤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情,对荆轲的感情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在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因为这篇文章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对对待战俘所犯下的罪行,教师可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进行课堂导入。题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优秀应试作品有很多,《天堂之路》、《战争中的女人》、《兵临城下》等都能让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教师让学生观看这一类的电影,让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明白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教师让学生在课下观看影视作品,或者是在课堂上播放电影,通过电影中的某些画面或者片段,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三)利用对联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书写对联,让学生理解课文。对联是中国特有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对联,但是在书写对联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前布置预习任务,然后进行《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的学习,教师书写上联:“纫如蒲苇,勇兰芝抗婚赴清池;”让学生对出下联。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再对学生对出的对联进行分析,从句式、内容、平仄的能够多个角度来解析,评选出对的最优秀的学生。通过对联的书写进行课堂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和仿写能力。

结论

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课堂导入的途径十分丰富,在生活中发现的亮点,或者与别人交谈时听到的某一句话,都能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入。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将课堂导入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课堂导入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入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导入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艳敏浅.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创新导入方法[J].软件:电子版,2015(10):382-382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6

鉴赏《琵琶行(并序)》这首诗,理清三次弹奏琵琶曲这根主线,突出“江心聆听琵琶曲”这一浓墨重彩的场面描写,结合“月”的意象,在凄苦低沉的意境里,感受人物形象,透过弦外之“音”,品味沦落之“苦”,把握诗歌主题。听弦外之“音”是方法,感沦落之“苦”是目的。

关键词:沦落、琵琶、共鸣

参考书目《中学教材全解・必修3》薛金星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高山流水觅知音”,春秋时期楚国的伯牙与子期因琴而成为知已。千年之后深秋的一个夜晚,浔阳江渡口,一位流落于此的琵琶女以其特有的琵琶魅力,深深感染了诗人白居易。于是,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在弦外之“音”找到情感的共鸣,自然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由衷感慨。千古绝唱《琵琶行(并序)》横空出世,一曲一文,交相辉映,演绎出一段才子与歌女的琵琶传奇。

直到今天,该诗虽历时千载,仍传诵不衰,难怪唐宣宗在白居易去世后作悼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足见其影响之深远。鉴赏此诗,若能把握一条主线“琵琶曲”,突出一个主题“沦落苦”,以弦外之“音”为纽带,则无论是故事情节、音乐描写,还是景物烘托,情感抒发,都能被有机地整合于一体,有助于学生理清本诗的叙事脉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首诗的结构艺术很值得欣赏。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初弹琵琶曲,给人的感觉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弦外之“音”无疑是悲凉的,因为这是一个特定的时间“秋夜月茫茫”,特定的场合“去来江口守空船”,特定的环境“月明江水寒”,特定的氛围“惨将别”,这些特定的元素,于不知觉中再现了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营造了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发出蓄足了声势,并作了巧妙的暗示。

再弹琵琶曲,已是“移船相近邀相见”,彼此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使诗人有幸聆听这旷古奇音。此时,藏而不露的琵琶女“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款款而出,对琵琶曲的描写也由“暗”到“明”,由“略”到“详”,由“间接”到“直接”。诗人以声写声,连用八个精当形象的比喻,描摹出一道靓丽的音乐风景线。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越、或低回宛转的乐声,细腻地写出了曲子由急促而轻快、停顿,继而爆发、高昂到戛然而止的曲折变化,只听得“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慑人心魄的琵琶魔力自是无与伦比,但精通音律的诗人白居易,更是从那不同的音色中领悟了弹琴者所融注的情感,听出了弦外的不凡之“音”:“如急雨、如私语、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唱出了琵琶女绮丽多姿的青春岁月。色艺俱佳的她,名满京都,“缠头”和“红绡”的追捧,“酒醉”和“欢笑”的迷离,构成了她红歌女时期生活的全部。这种对往昔留恋的心态,使其指间流淌的旋律清脆、圆润、舒缓。可是“花无百日红”,纸醉金迷的风光生活,也随着“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而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思绪纷飞至此,其感时伤怀的情愫凝结在琴声里,悠扬、欢快的乐曲顿然“幽咽”、“冷涩”、“暂歇”。也许命运多舛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沉思中。而敏感的诗人也于这细微处捕捉到琵琶女的“幽愁暗恨”,“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诗人悟透弦外之“音”后彼此心灵的默契。“昔者已矣”,“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情绪的高涨,乐曲的演奏也推向极致,这种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当乐曲终了,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一划,发出“如裂帛”般清脆而又尖厉的声音。这尾声了得如此决断,这余音又是这般掷地有声。我们仿佛同诗人一道,在琵琶女激愤的哀号声里,感受到其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由琴声进入琵琶女的内心世界,她曾有过欢悦,有过满足,但充斥其生活过程更多的却是孤寂、悲愤、痛苦和无尽的辛酸。那曲折多变的琵琶节奏,一如她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如泣如咽的乐曲融化在抑郁的月光里,荡漾在凄寒的江水里,回旋在岁月的时空里……那凄美感人的画面也永恒地定格在诗人的心中。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听其有关身世的自陈,终于促成诗人情感的大爆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真挚感慨。由人及己,联系“去年辞帝京”以来,“谪居”、“卧病”,只能听到“杜鹃啼血猿哀鸣”,过着“取酒还独倾”的孤寂生活。所有这一切在琵琶女曲声的牵引下,喷薄滚涌而出。正如诗人在序言中所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想到自己在“宰相武元衡被刺”事件中,因激于义愤而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竟被权臣给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并造谣陷害,被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被贬为江州司马。这种“沦落之苦”实在令人肝肠寸断。

“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诗兴勃发的白居易殷勤解劝“莫辞更坐弹一曲”,欲“作《琵琶行》”以抒怀。此次描写,笔墨极精练,“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其音之“凄”,由“满座皆掩泣”、“司马青衫湿”可知感伤程度之深。这次诗人是用音乐形象及其艺术效果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