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专业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专业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互联网+”对室内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设计基础类课程、设计软件类课程、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和综合实训类课程构成,无论哪一类课程,都已借助多媒体演示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基础信息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而互联网平台均能提供对应甚至优于教材的素材资源,同时借助信息通信技术能将对应的教学视频、微课、素材图片等资源通过“人找资源”(学生进入资源库搜索)或者“资源找人”(教师将资源信息推送给学生)的方式,让学习过程不在遵循传统的学习活动序列,学习内容也不固定在指定的教材,能做到实时通过互联网终端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活动。由此可见“互联网+”对于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信息
化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第一,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根深蒂固。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因长时间的实践积累,绝大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方式组织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一定地秩序性,易于教学开展和管理,但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无法提起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考核方式更多的还是以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考核结果较为单一,无法体现学生真实能力水平;最后,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需付出大量工作,因此许多教师仍旧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对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接受程度不高。第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不足。随着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普及,大部分高职室内设计专业都更新了相应的教学设备,但教学模式未改变的情况下,只是教学工具发生了改变,其作用仅仅起到图片或文字的演示,教学资源大多来源于教材,这与室内设计专业对资源的丰富性要求相差甚远;其次,高职院校缺乏相关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和专业资源库建设,部分教学团队经过多年教学积累,已经制作并整理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课程教学资源,但这些资源大多存于教师自己的电脑中或个人网络空间中,仅在教学过程中将资源信息推送给学生的“资源找人”方式进行传递,无法借助校园网络和教学平台实现实时资源共享。第三,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待提高。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展开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高职院校均配备了相应的信息化教育设备,由于硬件、软件和管理维护问题,许多高职室内设计专业配备的如一体化机房限制移动存储器和互联网的接入,在实际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有限,加之校园网络、无线网络和信息化教学场地建设不完善,许多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实际使用率较低。
三、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室内设计
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第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团队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作为学生和信息知识之间的主要媒介,需要适应“互联网+”环境的要求,由“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教学相长的引导者”。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应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团队信息化教学水平,利用在线开放课程(MOOC)辅助信息化教学,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对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程进行监控和记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加强室内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对教学资源的丰富性要求非常高,目前互联网中各类室内设计的学习资源、操作视频、相关素材等非常丰富,但分布非常广泛,这就需要将这些海量学习资源有效聚合、转移和流通,并依据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教案、教辅素材、微课、设计作品、课外项目、考核题库等在内的一系列教学资源库,通过校园信息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教学团队定期对资源库进行更新与维护,保持教学资源库资源的时效性。第三,提升信息化教学环境条件。互联网和资源库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网及无线网建设,创建具有运行稳定的校园网络,构建信息技术使用的硬件环境;其次,高职学院应加强室内设计专业信息教学平台建设,改造室内设计信息化教学及实训场地,满足室内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需求;最后,应提供配套信息服务,积极引导并鼓励师生在教学环节中更多的借助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不在限制于电脑、投影仪等固定多媒体设备,未来移动互联网终端将成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等职业院校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将是推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必由之路,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的过程实际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师生信息化教与学的水平、信息化软硬件条件、信息化教学服务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的提升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是时间探索,但有效地运用互联网来开展信息化教学是时展需要,也是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胡梅,马斌.“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可能与当代变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6(01):19-24.
专业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角色转换;职业规划;职业定位;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096-03
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大学生职业规划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所学专业及社会需求,对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进行开发、实施及反馈调整的过程。我们在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从学校到工作角色转换过程中影响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角色转换相关理论发展
1.职业发展理论的观点。马克・L.塞维凯斯从职业发展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个模型,即在从学校到工作(STW)角色转换过程中定位、教授、训练和预演,职业定位注重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教授注重培养学生在职业计划和职业探索上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职业选择和职业调整的能力;训练是帮助学生明确雇主对员工的社会期望,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角色预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性。
2.职业咨询学习理论的观点。约翰・D.克鲁姆博尔兹和罗杰・L.沃兴顿从学习理论的角度认为学习对培养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需要的就业技能、工作习惯、信念、兴趣和价值观是重要的。根据职业咨询学习理论(LTCC),个人和环境相互作用来追求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包括基因天赋、环境条件、学习经历和学习结果在内的不同因素相互作用,这些因素都会由于学习经历而发生改变,从而为每个人孕育了一条特殊的职业道路。
3.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罗伯特・兰特、盖尔・海凯特、史帝文・布朗等人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的角度提出人们的职业选择受自我效能、期望结果、目标以及性别、民族、社会支持等环境变量的影响。自我效能是对自己执行工作时的能力的信心,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来自于知识经验、性别、民族、健康状况等;期望结果关心的是行为努力的结果;自我效能和期望结果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及职业选择是很重要的。综上所述,在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在STW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由12道题目组成,内容涵盖了职业愿望、职业规划、个性测试等方面,职业愿望主要用于了解大学生的求职意向及择业心态,职业规划主要用于了解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整体认识,个性测试主要用于了解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性格气质。问卷发放的范围包括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澳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在校1~4级的文、理、工、医等学科专业的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6份,有效问卷480份,问卷有效率96%。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最大的个人因素依次是能力占30.7%、信心占17.2%、兴趣占14.8%、学历占14.4%、性格气质占14.1%、健康占8.8%;对大学生择业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依次是就业形势占29.5%、经济收入占25.2%、价值观信念占17.8%、职业声望与地位占17.5%、科技经济发展占10%;从家庭情况来看,影响个人未来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父母期望占29.2%、家庭经济情况占27.3%、亲人劝告占15.9%、家庭阻力占14.2%、其他长辈支持占13.4%。通过问卷分析,我们发现有21.3%的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从未考虑或等到毕业时再说,说明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调查中还发现有41%的大学生没有将学习计划与职业目标有效联系起来,这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
根据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以及职业生涯问卷调查,中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主要受个人条件、家庭、社会及学校等因素影响,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做出的职业选择也是有差异的。分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实现个性与职业的匹配,有助于帮助他们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与目标。
(一)自身因素
1.知识能力。职业学习理论提出学习对培养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所需要的就业技能、工作习惯、信念、兴趣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经验是提高自我效能的主要效能来源。问卷分析显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因素中,30.7%的学生选择能力,14.4%的学生选择学历。个人的知识能力水平越高,未来选择职业的机会就越多,知识水平与学历往往是成正比的,而经验与工作年限有关,工作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工作技能越娴熟,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能把知识成功的转化为工作技能会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一种职业往往需要多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必须充分评估自己的知识、能力的优势与劣势所在。
2.性格气质。性格有内向与外向之分,气质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之分。问卷分析表明14.1%的学生选择性格气质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有影响。按照霍兰德的人格与职业匹配理论,人的性格气质与职业匹配类型有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人格类型理论表明不同类型的人格需要不同的职业环境,个人的性格气质与职业环境之间相互匹配,是职业满意度和职业稳定的基础。因此,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进行自我人格测试,以充分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矫正自己的个性缺陷,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帮助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寻找到与自己人格相匹配的职业。
3.职业兴趣。问卷调查发现14.8%的学生选择兴趣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有影响。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如果他对某种工作产生兴趣,会在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按照一般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人们不会选择去生产线上或到煤矿上之类的地方去做工,因为他们被迫在这样的工作中把兴趣消耗怠尽。”可见,兴趣对于克服工作学习中的困难具有重要作用。职业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小时候开始,在欧美国家小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日活动、中学生通过参加兼职活动,来培养他们早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兴趣,学校的职业辅导老师根据其表现进行有效引导,达到以兴趣定职业的目的。中国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职业计划进行早期的职业探索,需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将职业兴趣与职业计划及目标联系起来,会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不过,有时人们也会把自己的职业兴趣牺牲给像高薪、工作安全等外在因素,这样他们就不得不去从事令他们毫不感兴趣的职业。
4.健康状况。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信念的效能信息来源除了性别、民族、遗传、知识经验外,还受到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由于个人性别不同、民族不同,体质体能也就不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工作节奏也在加快、工作生活压力逐渐加大,这些变化对现代年轻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过劳死现象以及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抑郁、焦虑、失眠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年轻人的健康,影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因此,大学生应加强锻炼,合理膳食,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职业理想。职业发展理论在教授中提到职业计划与探索,职业学习理论讨论了职业计划问题,社会认知理论通过目标设定技能帮助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阶段性目标以提高其执行力,可见,个人选择什么职业,以及为什么选择某种职业,通常与其职业理想有关。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从事何种职业的意识和计划,它建立在知识、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选择并准备从事某种职业提供了动力与方向。问卷调查显示,25.5%的学生从中学开始产生职业理想,38.2%的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开始明确职业理想,21.3%的学生至今没有明确的职业蓝图,准备等到毕业时再说,从小学时有了职业意识的占15%。个人早期的职业意识可能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随着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的积累,学生的职业意识逐渐清晰化,成为明确的理想,学校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辅导教育帮助学生把职业理想具体化,也就是将职业理想固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目标,为了职业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订立学习计划。
(二)学校因素
职业学习理论论述了学习经历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必要作用,问卷调查也发现32%的大学生认为专业特色最重要,其次是就业指导,占19.4%,还有19.1%的学生认为学校声誉对其职业规划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职业生涯课程辅导占14%、教师影响占15.5%。在中国,学生是否具有大学的学习经历,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的确起到了指示器作用,而且大学开设的专业教育是否符合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择业要求与职业规划。现在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辅导课程,因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计划、职业探索、职业选择、职业调整以及进入职场后的组织融合、职位表现、同事关系、工作习惯与态度等密切相关。但目前中国高校的职业辅导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职业辅导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要求职业辅导老师具有相当高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与实践经验。据统计,美国1999年就有16万名职业规划师,而中国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仅有1万人,因此,加快职业规划指导师的培养迫在眉睫。
(三)社会因素
1.就业形势。在职业规划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关注度最高,占29.5%。据统计,中国大学毕业生2009年已超过600万,2010年将超过700万,目前累计未就业大学生约100万,学生就业压力丝毫未减,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文凭作为一种社会筛选符号本该使人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但是如果文凭的发放超过了社会吸纳水平,就会造成文凭贬值,甚至出现教育过度性失业,在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已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仍然“随行入市”,参加人才招聘会不足准备,漫无目的,全靠运气,结果处处碰壁,信心受挫,可见,不打无把握之仗,做好职业规划在学生的STW角色转换过程中十分重要。当然,争取社会支持,尽可能减少职业选择中的障碍,会有助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顺利实施。
2.经济收入。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在职业兴趣与目标之间建立联系十分必要,但是他们也承认有时人们也会把职业兴趣牺牲给像高薪、工作安全性等外在因素。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约25.2%的大学生将经济收入作为影响其职业选择的第二大社会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夕阳产业来说,面临着生产成本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一般不愿进入这些经济收入不高的行业发展;而生产环保、节能产品的朝阳产业,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及垄断性行业相对来说经济收入较高,是大学生择业的首选目标。因此,大学生在职业探索与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究竟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还是选择经济收入较高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职位。从地域分布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来说,经济更发达,企业密集度更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在职业定位与选择过程中出现“孔雀东南飞”,纷纷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的重要原因。
3.职业声望。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17.5%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与规划中会考虑到职业的声望与社会地位,职业声望是指人们对各种职业所做的主观评价。在中国传统社会,职业按照“士、农、工、商”排列,官员文人社会地位最高,商人社会地位最低。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社会的普遍主义价值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评价职业社会地位的价值标准开始多元化。研究表明,现在人们通常使用教育和收入两个指标衡量职业声望,根据中国职业声望调查数据显示,教育与职业声望的相关性高于收入与职业声望的相关性。大学生在做职业选择与规划时,希望自己将来能够从事社会声望高的职位,如高级领导干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级知识分子(如科学家、大学教授等);其次选择的职位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办事人员,可见,职业声望的高低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与规划的因素之一。
4.社会价值观。职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STW角色转换中对人们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问卷调查也证明社会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同样存在影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与时代变革时期,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及网络文化的激烈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在学生职业选择与规划的意识中已经有所反映。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形式,他们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远距离办公或在家办公,甚至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开始考虑与谋划自主创业,而不是像父辈所希望的那样找个安稳的职业谋求生计。因此,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信息时代,社会文化宣传应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敢于挑战,讲究奉献,帮助学生在人生的职业旅途中起航,实现自我价值。
(四)家庭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生能否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目标以及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和意愿将会受到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支持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29.2%的学生认为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期望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影响最大,27.3%的学生选择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其职业规划的第二大因素,父母受其教育、经济状况及社会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往往希望子女进入他们喜欢或看重的行业发展,并不断地对子女施加影响,甚至代为择业。此外,还有亲人劝告、其他长辈支持等因素对处于STW角色转换中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同样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chool-to-Work Transition,Robert W.Lent,Gail Hackett,Steven D.Brown,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June 1999/VOL.47.
[2]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From a Learning Theory Perspective,John D.Krumboltz,Roger L.Worthington,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June 1999/VOL.47.
[3] The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Mark L.Savickas,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June 1999/VOL.47
[4]沙其富.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5]司红.高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规划[J].北方论丛,2002,(5).
[6]赵永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5).
[7]于秀琴.浅谈职业理想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7).
[8]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J].社会学研究,2005,(2).
专业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环境学科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制药、医学和材料等专业的重要的基础学科,有机化学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以及各类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等[1]。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内蒙古地区环境(大气、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而环境污染检测与治理人才匮乏,少数民族人才更为稀少,针对这一现象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2004年开设环境科学专业,2015年向蒙古族考生招生,培养地方性、民族性的环境专业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在我学院环境学科专业课程设计中有机化学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理论基础上开设的必修理论课程,其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然而,从有机化学课程性质而言,理论性强,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各种官能团结构性质不同而反应机理不同,不过众多有机化合物只有C、H、O、N少数原子组成,各类官能团的化学反应有规律可循,其影响因素主要与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等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有关。虽说学生常常感到难理解和掌握,但是通过教学改革创新,有机化学完全可以让学生简单易懂,且记忆深刻的学科。另外,由于教学内容颇多,而课时相对少,正所谓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压力大,查询相关文献的时间相对少,从而学习兴趣不高,失去学习积极主动性,因此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目前,加强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面对有机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地方性和民族特性,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以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内蒙古师范大学是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奔着培养环境人才为目标,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对环境专业设置了合适的培养方案及目标。对环境专业学生而言,有机化学课程为必修理论课程,其教学内容要服务于后续开设的环境专业课程,要起到其上承下的作用。并其教学目的为:通过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学习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熟悉有机化合物微观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掌握有机基本的反应类型及反应机理;并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环境问题,激发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运用有机化学理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学校特色和环境专业特性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应优化课程内容,体现专业特性。
1.1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
以我校环境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大二学年要完成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学习以外,环境专业必修课程学习,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及其实验等基础课程学习,有机化学学习分为理论和实验部分,其中理论教学在一个学期。不同专业,有机化学内容侧重点不同。首先,根据环境专业要求,精选教材。我学院通过比较非化学专业使用的教材,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汪小兰主编的“有机化学”进行课堂教学。这本教材涵盖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结构、命名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分子轨道理论以及现代光谱学原理等内容,重点介绍了反应机理和立体化学。其次,结合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结合目前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制定了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计划。由于后续开设了有机分析和波谱分析等相关课程,所以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结构分析以及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删减。除此之外,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学其结构和性质,与含氧和含氮化合物类似,作为学生自学内容。
1.2体现环境科学专业特色
非化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轻化学知识”的观念,于是学习有机化学首要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从而触发学习激情[1]。自入学起,环境学科的学生有困惑,那就是环境专业为何学化学知识?于是要求教师讲授有机化学时,注重与环境学科之间链接。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手段与环境科学专业后续开展的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检测等环境专业必修及其实验课程和相关选修课程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将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与环境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可以结合地方特性,举出身边的例子,比如黄河水内蒙古段干、直流水源是呼和浩特市人民主要饮水来源,其中有机污染物直接危害到本地区的人民(包括学生本人),来详述有机污染物的来源,结构,检测以及治理方法等。另外,教师通过介绍国内外环境科学的发展情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比如白色污染塑料等高分子材料通过化学手段降解形成燃料,使学生豁然开朗,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查阅文献,切身感受到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及其在环境科学中应用[2]。
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环境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结合环境科学国内外发展、地方和学校实际情况、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理论需求、学生学习状态,以教师深入学生,以提高学习兴趣,以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查阅学科前沿为辅助,以进行针对性的实验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1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环境科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注重理论的教育忽视专业特色。因此,教师应因材施教,以培养环境科学人才为目标,针对环境专业的特色进行系统的有机化学理论教学的同时发挥专业特长,以介绍国内外环境污染情况,污染根源以及治理措施并用专业角度分析其原理等,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
2.2旁搜远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在环境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环境责任感的同时激发应用所学的知识去改变世界的创新想法。教师巧用具体例子,促使学生认识学习有机化学理论的重要性。比如,在绪论中讲述有机化学的进展,日常生活中的有机化学,有机污染物以及药物有机化合物等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与人和社会息息相关;在讲述烷烃过程中,汽油的“辛烷值”、汽油柴油的区别、石油醚的成分等为例,讲别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其化学反应在官能团的周围发生,而且化合物之间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引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带着兴趣去掌握和应用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从介绍苯系物对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介绍此类化合物的机构、性质等,引导学生去查阅文献,使了解污染源以及治理方法;以举实例如“三聚氰胺”的形成及其危害、“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叠氮化合物的爆炸性、禁用偶氮染料的结构性质及生态环境的危害等等,详述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转换等,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另外,教师布置学生查阅学科前沿文献,扩展知识体系。在我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第一学年有“专题讲座”课程,三位环境专业科班出身、具有出国留学背景、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科研项目并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承担这门课程,系统的介绍学科发展,学术前沿。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特定的内容布置相关的查阅文献任务,组织小组讨论,总结写查阅文献报告。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环境学科中有机化学理论的应用,进一步体现有机化学与环境学科之间的衔接,培养查阅文献能力,文献总结归纳能力。另外,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探究能力;扩展知识体系,初步形成科研意识[3]。
2.3殊途同归,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不同内容
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反应机理中涉及到电子转移、重排以及立体化学,教师使用单一的讲述形式,使学生感到枯燥,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同学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从而很难达到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多媒体手段,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讲述旋光异构现象时,使用FLASH展示物质的实物和镜像不重叠的性质———手性,用图表列示物质的异构现象以及旋光异构的范畴,使用PPT简单的动画形象的描述手性物质的费歇尔投影式表示方法;在烯烃的亲电加成和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的立体化学的讲述假如使用传统的板书展示,学生很难领悟其中立体变化,使用简单的动画视频演示物质结构和反应中的立体化学可克服此类困难;再如,单糖的结构特征,结构转换以及通过不同糖苷键形成不同类型的双糖、寡糖和多糖,氨基酸的结构特征以及通过肽键形成多肽和蛋白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这两个章节内容较多,涉及到的结构复杂,使用板书讲述耗去大量的课堂时间,无法重复展示和对比介绍,使用生动的PPT和简单的动画演示,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同时克服课时少,内容多的弊端。然而,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积极与学生互动,观察学生的反映来调整进度,重复放映或者进行对比,忌讳教师脱离主体,唱“独角戏”[4]。
2.4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后续开设的专业实验操作与有机化合物密不可分,需要选作针对性的实验,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包括:(1)物理常数测定实验:固体化合物的熔点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和沸程、旋光活性物质的旋光度的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折光率的测定等,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的测定操作,了解物理常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2)分离提纯实验:蒸馏方法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重结晶和升华的方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纸上层析的方法分离氨基酸,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和手段,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其分离提纯的依据;(3)简单合成实验:合成简单的环烃、醚、羧酸衍生物等有机化合物,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熟悉根据反应物质和反应产物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力求达到较高的转化率,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以及相关的操作手段;(4)性质实验:在有机化学理论教学中,醛酮的化学反应较复杂、反应种类多,学生很难记牢,通过性质验证试验加深理论知识,经过观察反应速度和沉淀颜色等实验现象,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在后续环境化学实验中,设计到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定量分析、用气质联用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测定等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延伸性以及实践性[5]。
2.5南腔北调,教学语言母语外语兼用
目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型词汇屡屡涌现,有机化学教学语言需要南腔北调,解决目前出现的教学难题。我校介于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授课班需要使用汉语兼英语教学,蒙语授课班需要蒙语兼汉语、英语进行教学,以此克服某些教学中专业术语难解释、难理解的困难。教师在专精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中,结合地方性和学科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的专业要求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根据整体培养计划注重环境学科专业的其他课程的衔接。结合实际情况,将教师、学生、多媒体、学科前沿、实验、教学语言等五个因素有机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实现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素玲.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实践创新探索———以环境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134-136.
[2]陈春钰.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5,13(22):1672-3791.
[3]常雁红,李天昕,陈月芳,等.兴趣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教育,2013(5):1-3.
[4]何兴权,刘大军.有机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9(S1):98.
专业学习计划范文4
一、“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指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将学业与就业结合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模式。是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让学生一边在校内学习,一边在企业实践;一部分时间在专业岗位上工作,一部分时间用于读书。以“做”促“学”、以“工”养“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学生与工作者的“零转换”。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深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其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高职教育理论创新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需要理论研究,但我国高职教育理论研究明显滞后,这种状况制约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渊源颇早,但现代意义上的高职教育来自德国的“双元制”、 英国的“工学交替”与学徒制、美国合作教育等。而我国本土化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理论研究和推广受到了诸多限制,因此,高职教育理论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 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能够帮助高职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使其在毕业时顺利地被用人单位录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毕业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还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
(三)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需要 目前,在校的高职学生来自农村、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居多,学生在校生活困难,“半工半读”这种模式让学生既能学用并重,又能有部分收入,减轻了家庭困难学生的压力,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使家庭经济困难的潜在生源有更多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这对扩大职业学校招生和办学规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高职会计信息化专业培养现状
笔者通过对本校和其他兄弟院校的问卷、电话访谈等形式调查、了解发现,虽然高职会计信息化专业在会计教学和课程设置上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但在实际教学中改革力度不强,教学效果不佳。
(一)会计教学体系未遵循高职教育规律 高职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是根据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确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制定考核标准,教学中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当前高职会计信息化专业课程基本上遵循的是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基础课、专业课和技能课。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偏重于会计知识的灌输,以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会计技能水平。这没有充分体现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培训,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在会计岗位上的应变能力差,势必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
(二)会计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 对会计信息化教师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教师认为高职会计教学应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否则,学生将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这种理念致使目前的教学内容注重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讲解,偏重于解决各类会计职称考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学模式多实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填鸭式教学。虽然有些院校已拥有一些会计课程的实践软件,但由于机房等教学资源紧张,多流于形式。
(三)会计信息化学生对会计的认知模糊 对会计信息化学生的抽样调查中显示:62%的同学对会计岗位及职责的了解不清楚;52%的同学对各科会计理论线索不清楚、重点不明确,尤其是不清楚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91%的学生对上岗有畏惧感。虽然课内进行了实务演练,但由于没有具体的岗位环境,学生没有一种顶岗的紧迫感,40%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知识、技能掌握不牢固,以致于无法融汇贯通,学生对自己的执业能力没有自信心。
三、高职会计信息化专业“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方案的设计
基于目前高职会计信息化专业的教学现状,对该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设计以会计岗位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依据我国《会计法》中规定的会计岗位设置,结合岗位职责的层次,将会计岗位设置为会计单项核算岗位、会计综合核算岗位和会计管理岗位。会计课程体系也应按此层次设置,让学生对职业岗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学习过程。
(1)会计单项核算岗位。会计单项核算岗位是会计基础工作,包括出纳岗位、材料物资核算岗位、产品成本核算岗位、期间费用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往来结算岗位等。这些都是以技能型工作为主,是特定岗位上的简单重复作业。通常仅以会计业务处理的精确程度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具体对应的会计课程可设置为出纳核算、材料物资核算、产品成本、费用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往来账款核算。如表1所示:
(2)会计综合核算岗位。会计综合核算岗位是会计工作的中坚层次,包括资金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纳税筹划岗位、总账报表岗位和稽核岗位等,是以技术性工作为主,能在其负责的会计业务范围内享有相对自主的会计职业判断权,并通过指导、沟通、复核、综合等手段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对应的会计课程可设置为资金核算与管理、财务成果核算与纳税管理、总账与报表编制。如表2所示:
(3)会计管理岗位。会计管理岗位是会计工作的最高层次,包括总会计师岗位、会计机构负责人岗位和会计主管岗位,通常与行政权力有关,拥有明确的授权,能在其管辖范围内组织和领导其他会计岗位的工作,组织编制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各项财务、成本计划;组织开展财务成本分析;审查或参与拟定经济合同、协议及其他经济文件;参加生产经营管理会议,参与经营决策。具体对应的会计课程可设置为会计制度的设置、财务成本管理、财务分析、审计等课程。
(二)设计阶段性“工、读”教学计划 “读”为“工”服务,教学计划要以适应“工”为出发点,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将学生在校的6个学期按照以工促读、工学结合的理念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前三个学期进行系统的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第四个学期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会计岗位充分地对接,了解会计工作流程,熟悉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对自己的财会技能查缺补漏,为第五学期回到课堂学习积累问题,从而能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完成第五学期的会计管理课程的学习。根据笔者在会计岗位上的实践经验,目前高职学生一般就业对象是民营中小企业,他们需要的是具备一定财务管理能力的会计人员,将会计管理课程安排在学生实践半年后进行,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财务能力非常有帮助。第六学期的顶岗实践一方面为了继续以工促学,使学生具备等同于初级会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学生获取理想的就业岗位,尽早地与有意向招人的企业建立稳定的就业关系。
(三)设计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半读”教学过程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保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过程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是指通过真实的或创设模拟的项目情境,根据项目需要来设计教学任务,并安排相应教学环节。情境、任务式的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自主、积极地思考并完成任务为核心,以教师巧妙地进行任务引导、评价和总结为线索,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依据上述以会计岗位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各任课教师要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方式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1)对学生进行项目、任务教学模式的思想动员。由于学生在大学前的教育方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学的被动模式,他们已经适应了被学习、被思考的角色。现在,学生由被动角色转为主动将会不适应,为了防止学生认为自学任务太重,教师讲解较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有必要向学生进行宣传。这能促进项目、任务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2)教师根据岗位课程设计教学项目,提炼教学任务。教学项目可以是单项的会计问题、综合的会计案例等形式,关键之处是它能涵盖本教学单元的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教学任务可以按照会计工作顺序展开,如“会计单项核算岗位”和“会计综合核算岗位”课程;还可以按照会计如何促进经营管理的主题展开,如“会计管理岗位”课程,设计教学任务的关键之处是让学生明白会计工作从哪入手,经过哪些步骤,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这些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学生手脑嘴并用的工作过程。项目教学和任务教学对不同的教学单元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仅以任务教学的模式进行,只要能达到融知识、能力、技能、素质为一体,实现以“做”促“学”的教学目标即可。
(3)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实现科学考核。在教学中结合项目、任务特点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角色体验法、技能竞赛等先进的职教方法,实现在有效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有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通过摄像、多媒体课件、网络等电教手段演示企业会计工作流程,结合校内会计手工、信息化、ERP等实验室完成仿真教学。此种方式直观明了,使学生“寓学于乐”,提高学习兴趣,感受工作氛围。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方式力求科学合理,加大平时考评力度,设置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考试形式,可尝试采用案例讲评、调查报告、技能演示、以证代考等方式,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设计“半工”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与质量监控措施两个学期的顶岗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学生处于松散状态,保证学生有岗可上,实现以“工”促“学”,以“工”养“读”。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安排学生“半工”的方式和时间。会计信息化专业学生的顶岗安排要难于工科专业的学生,为了能达到全员实践的效果,要充分利用多方资源。一方面可以由学生自愿申报实习单位,这样可以减轻学校集中安排的压力;另一方面无实习单位的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学校应由实习实训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主动出击,联系实习单位。学校还可以建立教职员工向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奖励制度。调动学校员工参与实践性教学的热情。有实力的学校组建会计师事务所或记账公司等实体性企业是保障半工半读的更有效方式。具体实习时间可以从第三学期末、第五个学期的寒假开始,因为此时各单位进入年末结账、年终审计阶段,对会计人手的需求量增大,安排实习生进入是个很好的契机。(2)“半工”过程的指导与要求。由校内专业教师和岗位师傅共同指导,专业教师一方面负责沟通、协调学生在实习中与企业的联系;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岗位师傅负责监督学生的到岗和现场工作的指导。这样,使学生能够实现工作与学习同步进行,既强化了会计技能,又深化了会计理论。在“半工”过程中学生要做好工作日志,写清工作流程和体会;每个月完成一份工作总结;完成校内指导教师布置的专业作业并及时上交;实习结束后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总结一份。工作中必须遵守学校和公司规章,注意安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半工”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管理、保证工作效果也非常重要。(1)校内指导教师切实负起包干的责任。一方面教师要主动联系实习学生,了解实习进度,解决实习困难,并且要走进实习单位进行检查。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肩负起学生对会计理论学习的重任,每个星期要布置学习任务,并及时进行批改。(2)建立由学校领导、系部或专业负责人、企业(行业)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同组成的工学结合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秉承互惠互利、双向共赢的原则和理念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负责合作中的人、财、物保障,并监督教师在校外的指导工作情况,提高专业指导水平和质量。(3)签订由实习单位支付给实习生合理劳动报酬的合同,使学生一边学习,一边能够挣得一部分生活费用,增强学生顶岗实践的热情,提升实习质量。
会计信息化专业实施半工半读会遇到较大的困难,面对各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趋势,要想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就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建立起“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需要学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专业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专业基础课程 多模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20-01
1 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作为中国最早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在学校成立之初就接受了国际学生来校学习。2004年,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全面负责来华留学生教育、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合作办学和孔子学院建设工作。2009年,学校正式成为教育部高校研究生自主招生项目院校。学校依托优势学科,累计招收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类外国留学生近千名,现有在校攻读学位的留学生600余名,学校初步建成石油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MPA、工商管理、通信工程全英文授课项目体系。本文将以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为例讲述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中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其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则以电路分析基础为例进行讲解。像《电路分析基础》这类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准备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2 来华留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目前,针对国内的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各个学校都结合自己的学生以及专业特色研究出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教材和教学改革方法,但是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教学改革方法还有所欠缺。来华留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普遍问题。
第一个是前期的基础性问题。由于来华留学生的在自己国家学习的基础和国内学生学习的不一样,因此,对于需要的基础性的课程理论知识不一样。目前,对于已经上课的来华留学生,反馈的结果是相关基础课程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缺失,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基础学科的缺失,部分来华留学生对于分数的加减都不是很熟悉。
第二个是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方式不一样,需求不一样。目前,来华留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希望能够回国服务,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实践课程的学习,对于理论方面的学习重视程度还不是很够。在我们上课期间,留学生不止一次询问到实践动手的事情,学生上实践课程的积极性比上理论课的积极性要高很多。
本文的实际意义在于能够根据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和通信电子类专业的特色,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方法,正确处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矛盾,探索让来华留学生能够很好适应的教学模式。
3 针对来华留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中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法
(1)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主要针对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合理取舍教学内容,重点介绍比较实用的电路分析方法。以《电路分析基础》为例,认识各种元器件,以及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在保证知识结构合理的前提下,重点介绍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避免过于复杂的电路分析的实例,同时,在举例分析时,重点选择与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电路,可以让留学生的微波炉,洗衣机等电器来取代模型中的电阻等。同时,精简后续课程使用不多的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精简对数学以及物理要求比较高的电路模型的分析,如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化。
(2)加强实践教学,研究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电路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靠课堂教学是很难使学生学好的,必须让学生在实际动手中加以学习、加深理解。因此,要研究一个使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完善、研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课程中适当的穿插实践课程,尤其理论课程举例时,可以用实践课程中学生已经或者即将用到的内容。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用的要求,比如实际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内容,对于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将电子创新大赛纳入到学生实践教学中,开展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竞赛模式。
(3)加强电子课件的细致化,步骤化。由于绝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国内的学生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在进行电路分析时,不能仅仅向对国内学生一样进行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运用,还需要对分析的结果给出详细的数学计算步骤以及原理。
4 改革后的效果
经过近几年的逐步探索,目前新入校的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时,不像刚开始的来华留学生那样觉得迷茫后失去兴趣了,尤其这两年的来华留学生终于不用迷失在复杂的数学和物理计算上,并且学生们觉得这些专业基础课程也比较interesting啦。
5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时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逐年的不断改革与优化课程中,探索出了几种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来华留学生数理基础薄弱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升他们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陆.研究性学习及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0,20(10):26-28.
专业学习计划范文6
一、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与普通教育计算机专业培养"创造性、学术型或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同,教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以技能为主的计算机技术一线应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专业要求针对性强,在保证理论基础够用的前提下,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很多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室教学与上机实践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沿袭的先理论后实践,实践和理论是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完成的。上机操作课时,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忘记了多媒体理论课的学习内容,不能很好运用操作知识,容易导致盲目操作,或掌握一个操作花费时间较长。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反而因操作过于简单而在短时间完成,大部分时间又无事可做,有“吃不饱”的感觉。这就导致了基础差的同学效率低下,进步不大,基础好的同学没有明显的提高,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宝贵时间。严重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学校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构想
“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在"讲"和 "练"两方面的有机有效结合。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教室中,边做、边教、边学,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网络通信设备、多媒体设备、电脑等,做到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中,能够很好的将知识、理念和实践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培养学生岗位技能水平,达到教学目标。
理论融于实践、课堂融于实践的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的。它将课堂搬到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一体化"环境。在真实环境里,教师演练操作、讲解技巧,学生及时实践,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学生从原来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彻底改变教与学分离的现象;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技能培养和考核,突出职教特色。
三、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机制
1.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建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传统计算机课程的教室安排是分为两部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通常老师讲解部分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生上机实践部分是在计算机房进行。由于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大多是讲软件的操作,在多媒体教室讲了的操作步骤,等学生上机房操作时又忘记了,老师又要重新讲,这样浪费时间,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好。这种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场地安排,与以培养操作技能为主的技校教学不相适应,不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特点。
因此要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授课模式,建设“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在计算机房中加装投影仪和幕布,使计算机房同时具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上课时老师一边讲授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投影仪把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一边就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实现边讲边练。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师的教学理念,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客观上要求老师必须是既能讲授专业理理论,又能训练指导学生实训的一体化教师。
在应用“一体化教学”中,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真正具有"双师"素质,可以通过培训、深入生产第一线学习锻炼、与企业技术人员长期合作、参加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满足教学要求。
3.加强“一体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一体化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就是对"一体化教学"进行全面考核。
四、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考核通常是在学期末出一份理论试卷
通过笔试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这样的评价模式导致了一批会考试但不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使得他们毕业走入社会后无法很好的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
在“一体化教学”的模式下,教学评价方式应与教学模式相适应,不能再是一份考卷的事情了,应加大操作技能考核的比例,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注重理论学习,更注重实际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计算机课的考试应采用笔答加上机的考试方式,按理论占30%,操作占70%进行综合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