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以“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活动小组,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学习的乐园。
二、社团任务
1.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能力。
2.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塑造学校社团活动的品牌。
3.积极参加各级演出和比赛,为校争光。
4.通过多种方式吸收学生加入到组织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舞台。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尊重主体,实行双选。在社团活动实施过程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好辅导项目,同时班主任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合适的社团活动。
(二)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1.为加强常规管理,避免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要坚持“六定”。一定活动课程;二定活动目标;三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五定辅导老师;六定活动地点。
2.做好辅导老师的准备工作,绝不打无准备的仗。正式开课前,所有辅导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安排好全学期的活动内容,并提前备好一周的课,上课前一天要通知好所在社团学生准备好相关活动材料。
3.加强辅导老师的教学反思,开座谈会,总结工作中的成功之举和败笔之处。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探讨,浓厚研究气氛。努力提高社团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三)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把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实施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注重学校社团活动的组织、检查、指导开展,以保证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建设顺利进行。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团活动评价方案。
“社团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教师能力、精力、毅力等多方面的巨大考验,为此我们将建立规范的内部评价与激励改进机制,把各自辅导的情况和成果纳入教师的考评和奖励。
四、社团活动分类
2021年学校扎实开展好以下社团活动,以后逐年扩充内容和方式。主要包括趣味数学、绘画、硬笔书法、软笔书法、棋类、电脑、快乐英语、小小科学家、跳绳等。
五、社团活动实施措施
1、成立学校社团活动领导小组,指导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并全程监督各社团活动过程和考核评价社团活动效果。
组 长:XXX校长
副组长:xx副主任 xx副主任 xxx组长 xxx组长
成 员:xx干事 xx干事 xx干事
2、保证社团活动时间:校级共同活动时间为每周二、四上午(10:00--11:30)以及周二至周四户外课(17:00-17:40)。
六、本学期社团活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第1-2周
(1)学校制定活动定方案,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各社团招聘负责老师及各社团组织成员报名。
(2)社团负责老师填报社团名册、制定活动计划(授课内容)、确定活动内容、活动时间等。
第二社团活动阶段:第3-16周
(1)指导教师认真组织开展活动。
(2)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活动设计(教案)、有名册、有反馈、有总结。提前一周社团负责老师备好简单的授课教案。注意积累电子稿和纸质稿的素材,图片资料,学校做好宣传报道。
第三阶段成果准备展示:第17-18周
1、指导教师最后阶段上交相关材料(计划、活动设计、点名册、记录本、学生作品、过程性资料、学生取得的成绩、活动总结等)。
2、社团领导小组考核检查学生活动效果,评选最佳指导教师和最佳学生(由指导老师推荐),并进行“国庆、元旦”时的表彰。
3、展示成果:跟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汇报演出及展览相结合。
展示的项目:
书法:社团成员人人展示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张贴在专用的展板上,并附上活动的图片。
电脑信息:人人展示自己创作的电子小报,张贴在专用的展板上,并附上活动的图片。
美术作品:人人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张贴在专用的展板上,并附上活动的图片。
文学社:人人展示自己发表、撰写的文学作品。
科技小组:展示学生的活动资料、活动情景、活动积累的作品,各类竞赛的成绩。
英语组:在提高口语水平,能在六一节、元旦中表演一个节目。
舞蹈组:集体展示名族舞蹈,节日汇报演出中表演节目
合唱组:集体展示,节日汇报演出中表演节目七、课程实施过程友情提醒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2
一、社团管理:
学校学生社团要经历“启动——审批——验收”三步骤。学校体卫艺学生社团由学校共青团负责审批并指导社团开展;学校学科社团由教导处审批并指导社团开展。
二、社团组建:
学生社团要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启动、审批、开展、验收并上报。
(一)学生社团辅导教师在社团启动时完成如下准备:
1.学生社团名称:
2.学生社团辅导教师:
3.学生社团负责人:
4.学生社团人数:
5.学生社团人员名单:
6.学生社团出勤表:
7.学生社团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
8.学生社团开展时间:(建议每周一次或两次)
(二)学生社团审批时,由学生社团辅导教师准备学生社团申报申请书。学生社团管理负责人同社团辅导教师讨论社团开展预工作中的相关情况,给予审批。
(三)学生社团每月向学校提供社团活动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每次社团活动的教案、教学计划(或其他纸质资料),标注清楚开展社团活动的时间;
2.每次社团活动的出勤表,活动照片(编排成word);
3.每次社团活动的教学总结(或活动总结);
4.每次社团活动参加的大型活动获奖情况(比如演讲赛、合唱赛、知识竞赛、运动会、美术展等等)。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3
一、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
每个新学年,随着高三学生毕业,高一新生入学,学校的各个社团都会陆续发展新成员。“博雅文学社”是爱好文学的学生聚集地。加入社团可以畅谈文学理想:“百家讲坛”和“辩论社”里演讲、辩论的精彩场面,让人体会到高超的口才,来源于广泛汲取史学、文学、哲学、逻辑学的知识;“疯狂英语”和“韩语角”的社员,有优秀的外语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千和合唱团”和“青春话剧社”活跃了学校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学生走上文艺之路;“陶艺、泥塑社”绽放着土与火的技艺;“剪纸与扑灰年画社”展示着民间艺术的精华;“心灵驿站”慰藉着学生成长的情感家园;“模拟联合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与“郑玄研究协会”等社团,可以拓展学生探究的领域。
社团没有领导的戒律,没有教师的清规,完全由学生自主举办,自主选择,自主招生。36个学生社团组织。涵盖了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综合五个大类。在校90%以上的学生至少都参加了一个社团,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自主的发展。
二、“三三模式”激发社团活力
总结学生社团建设的基本经验,概而言之即为“三三模式”:认识三升华、课程三结合、管理三到位。
1.认识三升华
一是升华社团价值的认识。有些教师以为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学业,影响高考,因此对社团很冷漠,甚至阻挠学生参加。但是实际上,社团建设可以深化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如曾任学校辩论社社长的陈昆同学在考入厦门大学后,第二年就竞选为厦门大学记者站的站长,而竞选的成功得益于在母校辩论社的锻造。高考没考出来的能力和才干,却成了竞选站长的资本。陈昆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大胆放手办好学生社团。他说社团不会影响学业,相反,它的收获会让学生受益一生。
二是升华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校过多地干预社团活动,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我选择教育的要求。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社团的举办权、选择权、活动权一并交给学生。学生有了自,就能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锻炼自己。如连学校最犯愁的活动时间问题,学生也能自主解决。社团利用闲暇时间,自发组织校外活动。
三是升华家庭对社团的认识。学校刚开展社团活动的时候,有些家长对学生社团有偏见,不但不支持,甚至认为学校不务正业。教师们利用家长会、学校开放日。讲社团建设的意义,展示社团成果,让家长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让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价值,从而转变家长的观念,让他们支持孩子发展特长。
2.课程三结合
尽管各社团的锻造目标不同,但目标达成的实施途径,都离不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与课程实施的三维目标是相同的。因此,需要引导社团把课程作为实现锻造目标的主渠道,做到三结合。
其一,与国家和地方的必修课程结合。在必修课程的各学科里都渗透社团活动的内容,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面的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内容、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各种社团存在关联。通过社团组织,学生们能更好地学习相关课程;而相关课程的学习,又激发了学生进行社团活动的兴趣。
其二,与校本课程结合。国家与地方课程经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改造以后形成的新课程,应该兼顾社团的知识需求;学校的校本课程,半数以上是面向社团开发,可直接作为社团活动的教材:少数探究性的社团,还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发了自己的社团课程,按各自的社团活动计划,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应用。
其三,与活动课程结合。以“励志修身、增长才干、实践探究、体验感悟”等为主题,开发的“人生目标规划”、“名人对话”、“朝阳读书”、“阳光体育”、“节日纪念”、“闲暇生活指导”等各种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了社团锻造,使得活动课程与社团组织之间有了紧密的联系。
3.管理三到位
一是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措施到位。学校调整内部机构,增设了社团管理办公室和科技教育处两个中层部门,配备了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遵照《康成中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具体负责策划、组织社团建设和社团活动;管理每个社团独立一宗的社团档案(其中包括社团成员登记表、社团章程、活动计划、活动记录、集体与个体锻造成果等):统筹安排和调度社团活动场所和时间;交流总结社团经验:组织、评价和评选表彰优秀社团、优秀个人(包括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学生)。
二是辅导导师和辅导规范落实到位。对社团的辅导实施导师制,每个社团经过各自的民主投票,从全体教师队伍中选聘了1~3名的辅导教师。同时,学校还从社会上聘请了一批相关专业的名人,成立了特长生导师团,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社团导师辅导队伍。学校制定了“社团导师辅导规范”,按照规范,可为社团出谋划策、举行讲座、提供资料,可帮助社团解答疑难、总结提高,但不能越俎代庖,必须充分尊重社团学生的自。
三是装备条件与活动经费落实到位。学校为社团专门配备了通用技术实验室、探究实验室、科技创新实验室和“爱迪生”工作室,配备了满足社团活动所需的设备,连同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等常用设施,一并全天候开放,供社团社员随时选择使用。同时,学校为社团活动提供专项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确保社团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三、学生社团收获的成果
1.学生社团给学校带来荣誉
作为学生自主成长的乐园。学生社团有效助推了学校的蓬勃发展,给学校带来了荣誉。在200多平方米的学校“荣誉展室”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奖牌、奖杯、奖状、奖旗。如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第十六届信息学竞赛“金牌学校”、国家重点课题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实验学校、中科院重大课题协作单位等称号。2010-2011学年度,在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的普通高中第二次专项督导评估中,康成中学以学生社团建设的突出特色赢得了评估专家的青睐,被评为五星级学校,而整个潍坊市获得这一殊荣的普通高中只有五所。
2.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发展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4
一、 大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
社团发展的动力不足,持续发展不够,出现一些模糊发展甚至畸形发展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 ,80%的社团目前普遍存在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一些社团活动不正常;许多社团轻视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不注意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存留;一些社团活动由于指导老师投入的精力不够、缺乏整体策划。社团活动总在低水平上重复。
1.社团发展缺乏充分的制度保证,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大学生社团发展出现的种种不协调,根源在于社团建设缺乏充分的制度保证。大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由的活动组织,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实践性。社团活动持续有效开展必须以来完善的保障机制。完善的保障机制,从内容上来看,它包括过程保障、组织保障、资源保障、政策保障;从过程来看,它包括过程保障和结果保障。总的来说,在社团建设上,各个高校都建立了组织和引导社团发展的组织机制,但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机制保障并不到位。社团活动产地有限、经费匮乏。
2.大学生社团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从指导教师的配备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团拥有一名指导教师,但指导教师都是义务兼职,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受挫,投入时间和经历也十分有限,挂名而没有实际指导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社团负责人的培养与队伍建设非常重要。目前,由于受社团指导教师不足的制约,构建社团负责人素质培养与训练平台、社团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规划等工作严重滞后。
3.大学生社团发展不平衡
各社团发展不平衡,活动层次和水平不一。有些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面广、凝聚力强、自身建设完善;有些社团热衷于娱乐,对学术性、公益性的活动较为淡漠,较少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研究和探讨活动,似的活动层次停留在低水平上;有些社团广平成员一腔热情,没有把经历放在社团长期发展的活动上,忽视对社团负责人的“传帮带”和对传统的承袭,包括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等等问题。
二、 引导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有效途径
1.为大学生社团搭建广阔的舞台,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作为一个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的空间,大学生社团既满足了他们在知识、心理、爱好、年龄等方面不同的需要,有事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认识社会、历练人生、体验了人生价值。自由开展活动,形成自我服务、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大学生社团的活动应围绕自我服务、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需要自主地开展活动。大学生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群体,他们具有各自鲜活的个性,只要我么注意引导,充分发挥和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将会在社团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学生社团的自主策划、涉及、自主参与、自主总结成败得失,渐渐使他们走向成熟,同事也增强了学生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责任心和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动力,形成自我服务、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2.整合资源,促进和谐发展
资源匮乏是大学生社团额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合理整合资源,有效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是大学生社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资源的和里整合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大投入,提供社团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一是加大对社团建设的投入。学校要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方面给予社团以优惠和支持,为社团开展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二是加大对社团经费的投入,如设立社团发展专项经费,并在学校整体经费预算中单独列支,保证社团活动正常开展。经费投入要对优秀社团予以重点扶持。同时,要多方位地为大学生社团筹措活动经费。学校在划拨基本经费的同时,还要积极与社会和赞助商进行接触,向企业宣传大学生社团,知道大学生社团与企业社团合作。
(2)加强指导,发挥教师在社团发展中的作用。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打造精品社团,除了校团委和大学生社团联合发挥组织作用外,知道教师的参与和投入是社团上层次、上水平的关键所在。要在全校树立全员德育的观念,明确教师参与指导社团的相关规定;在制度上落实教师积极介入社团活动的保障,如把教师指导社团与评优、职称评审、工作量等挂钩,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事,应建设一直热心学生工作、德才兼备、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团指导教师队伍。
三、结语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方式,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在高校中,大学生社团由于被定性为非正规的组织,体现着较浓的民间色彩,是多数大学生社团无论如何发挥作用,却总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要实现大学生社团的将抗和可持续的发展,除需要大学生社团注重自身建设外,还需要高校和社会的认可,为他们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多支持少排斥,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基础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有利资源,鼓励其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5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84-01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愿望,按照自定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途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生社团在普通高校的发展比较成熟,但在成人高校中,其作用还未得到足够重视,社团的运作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高校社团不断壮大,具体表现在:一是学生对社团活动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主要归因于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和社会要求的提高。二是学生社团的类型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大体上分为理论学习类、社会公益类、文体休闲类等,且各种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社团类型还在不断涌现,并活跃于各大高校校园。三是学生社团的活动方式呈现多元趋势。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多种媒体及自媒体的交互使用,社团成员之间联系和活动的方式也随之改变。现今高校的社团活动更加虚拟化,由过去的集体、集中活动演变成以网络为依托的虚拟活动,更加贴近当下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方式。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成人高校学生的在校时间短,学习目的性强,对学校的归属感较差,参与课余活动的意愿显得并不强烈。通过对普通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发现,多数社团的定位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文体活动为主,侧重于娱乐功能。而成人高校学生社团注重学习性,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以合作的形式以强带弱,互帮互助,致力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效率,加强交流,增进同学联系,从多方面促进学习效能的改善。
二、基于社团运作看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社团的数量和人数有待提升
通过对成人高校社团的调查发现,成人高校学生社团数量过少,没有起到全面覆盖、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作用。而相对于在校人数来说,参加社团的学生比例较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很难在学生中产生影响。当然,这种情况的存在是有一定原因的,成人高校本身是以学历教育为目的,而工学矛盾又注定了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再受到经费的限制,导致了成人高校普遍存在学生活动较少甚至没有的尴尬局面。而在学生活动中,能重视社团活动的,又少之又少,更别说形成长效性的活动机制了。
(二)社团管理没有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
从社团运作看,社团管理的随意性还是较大的,没有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大部分成人高校的社团管理依托学生会,是学生会管理下的学生组织。成立之初,由学校和学生会商定指定社团的负责人。但在管理过程中,负责人能担负起社团责任的少之又少,基本上是学校指哪儿就打哪儿,没有形成独立的社团管理制度。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计划和总结的提交也并不完善。对于细节的规定,如团员的加入与退出也没有要求,团员随意来去,缺乏规范化管理。
(三)社团活动的组织过多依赖学校
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应该是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按照共同的意愿与兴趣,组织其他学生共同进行活动,这样,民主的活动氛围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在成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中,大部分是按照学校的计划和要求进行的。如果学校没有安排,社团就不活动。这样的社团完全丧失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没有起到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作用。
(四)缺少专业的指导教师,社团活动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社团活动的指导老师基本上由校内老师担任,对于一些学习类活动而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一些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活动,校内老师就显得力不从心,无法从专业高度给学生指导。受困于经费限制,学校也没办法聘请专业教师给予学生专门的指导。因此,某些专业社团活动的层次还比较低,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改善社团运作方式的策略
(一)规范健全社团管理制度
终身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人教育的学生虽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但他们也渴望拥有正常的、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大学梦。所以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上大学的感觉,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德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实践也发现,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也就说明学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只是来拿文凭或者混日子,他们还是渴望被重视和被需要的。所以从学校层面应该重视社团活动,并积极开拓适合学生的活动,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满足学生对学校课余生活的需求。一个社团的良好有序发展需要学校、职能部门、学生的共同努力。必须要建立健全社团的规章制度,督促和监督社团的发展。对于已经成立的社团,都需按照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行为约束和规范管理。例如,通过年度登记制度检查学生社团的活动情况,对没有定期开展活动,或者出现重大问题、日常管理严重失控的社团,给予相应的整顿措施,使社团始终处于动态发展、适者生存的良性机制之中。
(二)增强学校支持力度
对于学校来说,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如何通过社团将学生凝聚起来,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需要学校的不断支持和学生的自我努力。尽管每所成人高校的社团管理职能部门并不相同,但社团管理者在社团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作为社团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由“指示型”管理转变为“支持型”管理,促进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执行学生社团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职能部门应改变简单的指令性管理模式,变指示命令为咨询,以服务支持促管理,为学生社团的高效运作创造条件。从学校方面来说,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场地、设备等支持,对促进社团的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组织学生社团进行大型活动时,可以为其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支持,鼓励团员多渠道自筹活动经费,但也要提供必要的基本经费支持,使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三)引入有效的社团评价和竞争机制
一个社团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努力,而社团的发展往往会出现平台期,即发展缓慢或停滞的状态,通常表现在活动时间不固定、活动次数少或无、团员活动不积极等。对于发展平台期的社团,是任其自生自灭还是引导其重新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来,答案无疑是后者,如此引入有效的社团评价和竞争机制就非常必要。首先,建立健全社团考核制度,定期对社团活动进行基本考核,如从活动的计划组织、活动数量及活动质量上进行评价,对于不能通过考核的社团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社团停止运作,直至整改合格。其次,建立社团定期评优制度,如在年底进行全校社团评优,对于运作良好的社团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其后续活动中进行额外的支持,起到示范鼓励作用,督促其他社团的发展成长。
(四)提高社团活动的满意度和指导教师的专业性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6
一、“创新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色项目的确立
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是学校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现实形态和远景展望的一种发展战略。项目的确立需立足三个点。一是立足学校已形成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学校文化等,考虑项目确立的基础;二是立足学校发展现状,考虑特色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三是立足学校的发展远景,考虑特色项目发展的必要性。
1.长久的积淀,充分的实践——特色项目确立的基础
学校特色项目的确立必须认真审视自身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积淀,应从“根”出发,追根溯源,从学校的办学传统中去发掘出办学的优势点,为项目的确立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南安一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和“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学校坚持让学生“自主教育,自主发展”原则,在学生社团建设方面有所探索,有所实践,并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体现在科普活动方兴未艾,航模、车模、建模、机器人模型、单片机组装等小组各领;文学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征文赛、辩论赛、记者团活动精彩夺目,《南山笋》、《馨竹》、《启航》、《一中少年》等刊物生气活现;文体社团活力四射,铜管乐队、南音队、舞蹈队、合唱团、书法美术兴趣班、各类体育兴趣小组有声有色、个性突出、富于时代感。各类社团活动的积极开展和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夺得过国际化学奥赛金牌,科技创新大赛多次获得过福建省一等奖,篮球队夺得过福建省冠军和全国第六名等等。在此基础上确立的“创新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色项目,体现学校社团建设的延续与传承。
2.丰富的经验、充足的资源——特色项目建设的助推器
一是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学校注重建设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的各类社团,例如,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生物、英语等学科竞赛培训班;文学、艺术、体育类等社团。让学生在学科类社团活动中发挥学科特长,体验学科拓展学习的乐趣。
二是全员参与社团活动。在长期社的团活动中,我校以实现“一生一特长,一个也不能少”为目标,动员教职工全员参与,充分利用丰富的各种资源,努力搭建各种活动平台,让具有不同优势潜能和不同兴趣志向的学生都能找到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加入某一类社团,并积极参加活动,使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发展和锤炼。这体现社团活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为不同类型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我校社团活动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社会实践基地资源,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活动。在长期的活动实践中,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挖掘了优质的社会资源,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实践网络,有利于特色项目建设向社会拓展和延伸。
3.发展的方向,良好的机遇——特色项目发展的动力源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这是我校的长远发展方向,它为“创新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色项目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中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也面临着困境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制度不够健全、管理较松散、经费投入不足、校园活动空间有限;升学压力大、课业负担重与社团建设之间的矛盾;社团活动内容较单调,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部分学生对社团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等。为此,我校借助上级关于“推进全市学校特色发展”,倡导“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春风,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供支撑条件等做法,主动克服困境,推动学生社团活动持续发展。
二、“创新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色项目建设的原则
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必须遵循五项原则:1.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团活动方案,有目的、按步骤地稳妥推进,逐步实现社团活动规范化、课程化、有特色、有创新的目标。2.坚持学校推动、处室管理、教研组指导的原则:在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政教处、教研室、团委会等相关处室及各教研组、指导教师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努力促使各社团活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3.坚持创建特色、发展特长的原则:各教研组、指导教师定期研究社团建设目标、辅导计划,认真围绕目标构建活动内容,并创建富有特色的社团校本课程和活动方式,深入开展社团工作,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特长,提升社团活动水平。4.坚持创设条件、保障安全的原则:学校要切实保障经费,整合各种资源,有关处室具体协调、安排各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场地,提供设施设备,为社团活动的开展创设物资条件。指导教师应重视对社团成员的安全纪律教育,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活动的开展安全有序。5.坚持优质优酬、奖励先进的原则:学校通过进一步完善《南安一中学生社团活动考评细则》等配套制度,对各社团指导教师履行职责及社团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作出评价,落实待遇,表彰先进,激发教职工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推动社团活动更向高层次发展。
三、“创新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色项目发展的思路
“创新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色项目的发展须落实四个“三”,即“三多”、“三实”、“三自”、“三展”。
1.“三多”——多形式、多层次、多项目。一是立足于多形式的社团组建,或以年段为单位组织,如高一年的书法兴趣小组、铜管乐队;或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如英语俱乐部;或以学生自行组织形式,如小记者团、文学社、广播台。二是立足于多层次的社团活动,或以培养兴趣、普及知识为目标,如铜管乐队、小记者团、科普协会;或以挖掘潜能、发展特长为目标,如篮球队,舞蹈队,绘画、书法特长班;或指向学科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兴趣班;或指向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单片机工作室、机器人工作室等。三是立足于社团的多项目开展,社团的建设覆盖各个学科,每个学科又有多种社团,如以体育为例,建立田径队、球类队、武术队、棋类兴趣小组等。让每位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展。
2.“三实”——组团实用、活动实在、管理落实。社团活动的开展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关注学校的条件,讲求社团的实用性,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为此,学校强化“三表”的落实。即《南安一中社团申报表》,由社团发起人填写,交至学生会、团委会,提请学校有关部门论证与审批。《南安一中社团报名表》,由有意向加入社团的学生填写,由社团指导教师及主要负责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如测试、竞选等)吸收为团员。《南安一中社团活动表》,由活动相关组织者填写,做好每次活动的预案,过程记录及反思、总结,让活动落到实处。在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政教处、教研室、团委会等相关部门落实管理、加强指导,辅助社团协调、安排活动时间、场地和器材。定期对社团活动进行检查评比,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社团予以表彰,对社团建设中不规范的行为予以纠正,使社团活动更加规范、更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