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科技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科技史论文

中国科技史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文章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论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思路。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三)大力发展 农业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 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必须研究农业的可持续问题,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 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是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二是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 环境 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加强 林业 资源保护,建设绿色文明,大力提高森林率。四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突出区域特色,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既能形成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也能从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放眼国际 市场 ,努力扩大内需

当前, 国际经济 形势风云突变,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已成为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每个企业都把兼并、重组行为作为增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传统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每个企业面对新形势,必须积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上档次和效益,力争在国际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开创“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努力激活民间 投资 需求。明确民间投资方向,政府应运用各种经济政策等来加以引导,使这些“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 中国经济 的发展。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持久性拉动力量,是经济启动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我们应分析当前消费需求的结构与特点,理清思路,大力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与升级,以确保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发展道路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改革、科技进步和加强 管理 ,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 管理体制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源与节流并重, 预防 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大力促进和逐步建立节地节水型生态农业体系、节能节才型 工业 生产体系及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六)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国土资源,加强综合治理,实现永续利用。重点推进水、土地、矿产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施海洋开发,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同时加强近岸海域水质保护。研究预防、控制和治理赤潮,抓好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和管理。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建设,整顿矿业秩序,使之产权清晰、规则完善、调控有力、运行规范、依法维护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利用国外资源与维护中国资源安全的关系,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七)要以关停和淘汰、压缩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推动污染防治

巩固和提高工业排放污染物达标成果,淘汰关停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严重污染环境、达不到经济规模的水泥、火电、化工、造纸和电解铝,要坚决按期关停淘汰;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转向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低污染配套服务,并向城镇适度集中,实行污染集中控制。

(八)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要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工业生产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污染的“末端管理”是被动的管理模式。而清洁生产则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

中国科技史论文范文2

关键词: 教师提问技能创新 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提问和解答的方式将所要学习的内容逐步呈现给学生。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构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而且能够作为教师把握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重要凭据。因此,这一方式是各科教师都经常使用的方式,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仍然存在,提问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对教学的作用不高。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提问技能,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才能发展学生创新的思维,构建有效课堂。

一、提问技能创新在教学中的作用

1.有效传递信息。任何一节课程都是整体教学的一部分,都有其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提问,并通过问题的解答过程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类似的问题举一反三,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的时候,这样提问创新对提高课堂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课堂教学中就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提问的案例:在教课文《我的老师》时,我摒弃了传统琐碎、低效的串问串答形式,精心创新了两个课堂提问:记事的记叙文,重点在哪一部分?怎样才能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呢?(出示投影片)

2.有效反馈信息。教师在提问时,可以根据自身对学生层次的把握有选择地让各类学生回答,并对他们回答的状态进行相应的总结,全方位地把握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情况。比如在《我的老师》课文教学的提问案例中,我要求学生对课文层次进行一定的划分和内容。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沟通认为本课描写了七件小事,重点是后两件小事的描写,并且这些描写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详细有序地把事情的经过一步步写了出来,体现了重点的同时也突出了主要论点“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学生更爱老师”。通过这一方式,教师及时地掌握了学生对于记叙文的理解情况和对于课文的掌握情况,学生概述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问技能创新在学习中的作用

1.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是其综合能力提高的主要作用力。兴趣作为学生的导向,能够反映学生的思维方式,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合理地利用课堂提问,让学生置身课堂学习中,激发求知欲,有意识地参与课本教学,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促进知识水平的提高。

2.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其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课本内容对自己的知识漏洞进行补充,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学生在学习时不断动脑。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一情况,对学生无法发现问题的地方进行思考设置,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解决。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自我提高的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使得语文课堂从“高耗低效”转变为“低耗高效”。

3.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发展、锻炼学生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即当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进行语言性表述的环境,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促进他们思考问题的有效思路的形成。

4.有效的课堂提问能给予学生正确导向。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进行理解、分析、概括等,有时候抓不住重点,出现偏离目标或者对类似的知识无法准确把握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出现,教师应该及时运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定位和指向,为他们提供合理的思路和解决方法,并不断鼓励他们通过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中国科技史论文范文3

中国环境史的研究涉猎甚广,实属跨学科之学科。它不仅是环境与历史的简单结合,细细思忖,它又牵连甚多学科,治史者亦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从国际到国内,诸多学者在研究环境史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环境史进行了探讨,活跃了学术空气,也丰富了研究内容。我国学者正是在这种学术氛围下,展开了中国环境史的研究工作。

在我国出版较早且有一定规模的中国环境史专著,当属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在1995年出版的《中国环境保护史稿》一书。该书在当时国家环保局宣教司的倡导下,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所内及部分环境专家合作编写而成。其间作者大多具有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经历,故全书充分体现了科学史研究的风貌。该书取材宏富,涉猎文献广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批作者学术功底深厚。由于是多学科专史的学者共同编撰此书,其成果不可避免带有原有研究领域的色彩。但该书在整体思路上,已开始注意到综合考虑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互相制约的关系。这些研究思路与方法和中国台湾地区及国际上从事环境史研究的学者有相通之处。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的《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中收集的中国台湾地区及国际上一些研究环境史的论文,其关注点与《中国环境保护史稿》所列篇章十分近似。虽然在叙述方式、角度上不尽一致,但涉及方面却大体相近。

《中国环境保护史稿》各个篇章叙述繁简得当,且将部分研究成果融入其中,此书中认为早期的自然资源管理者――虞衡应不晚于西周时期,此一推断业已被2003年眉县杨家村出土的窑藏青铜器上的铭文所证实。

1999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玉往、张金明所著的《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一书。全书分为绪论和上、下编。其绪论简要论述了生态和文化的关系,生态文化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的特征,生态与文明的兴衰。在这里,作者试图将生态与文化两大领域结合起来论述,并将其融为一体,使人耳目一新。该书上编为“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史论”,其分期大致为7个时间段,并与历史朝代对应。上编全面系统地叙述了先秦到明清的生态文化。由于作者的史学传统,对于文献十分精熟,使全书增色不少。下编为“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建设”部分,从专题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因素和生态文化的关系,如气候、土壤、生物资源、废水、矿产、灾害、生态旅游、生态思想等和生态文化的关系。这种研究是十分有益的尝试,综合吸收了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属难能可贵。

中国科技史论文范文4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科学;技术;思维方式

“李约瑟难题”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尝试,尤其是中国学者,如任鸿隽(《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梁启超、蒋方震、冯友兰(《why China has no Science-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y and Consequences of Chinese Philosophy》)、竺可桢(《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等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中国人来说尤为意义重大,近代中国的丧权辱国、内忧外患促使一大批中国的知识分子,以一种饱含希冀痛切的目光去审视这个并非纯粹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李约瑟难题”本身存在着局限,即没有在理论上将“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加以严格区分,从而使得学术界对此问题难以获得较为圆满的答案。

“李约瑟难题”由李约瑟在他的《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论文中提出,它是指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类实践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在表述该问题时,李约瑟使用了“将自然科学应用于实际的人类需求”这样有些含糊不清的表述,然而中国文明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处于领先地位的是应用型的工艺技术,中国文明在15世纪后的落后更多是科学理论层面。之前的“技术”与之后的“科学”,两者是否具有直接的可比性?我认为,科学区别于技术的特征是不容忽视的。“科学是相对于技艺(techne)的认知(episteme),它具有思辨性,它总是猜想新实体、新过程和新机制的存在,更不用说可能存在的新世界了”①,从一个更为浅显的视角来看,“科学与如何描述、解释和思考这个世界相关,而不是与如何使劳动更容易或如何控制自然相关”,但是,“技术发明几乎总是缺乏哲学和形而上学的蕴涵,而这些蕴涵却是科学研究的固有成分”。②与此相似的还有林毅夫对科学和技术的解释:“技术是一种关于怎样组织各种投入要素生产某种产品的知识”③,“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系统性的知识”。④

因而,“李约瑟难题”将“科学”与“技术”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中国文明在15世纪之前的技术领先和之后的科学落后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反差,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在早期的技术领先,并不必然暗含了中华文明在科学上同样领先的前提。我们完全可以假设,中华文明在科学上的落后是由来已久的,只是基于某种原因,中华文明的技术在早期处于优势地位。由此,我们似乎更应将“李约瑟难题”分而论之,即:

1、工艺技术层面:中国文明为何在早期获得了技术上的领先;

2、科学理论层面:中国文明的科学是否如其工艺技术一般,曾领先于西方文明或阿拉伯文明;以及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出现。

中国文明在早期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自不待言,其中原因却值得玩味。我赞同席文对于早期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的论断――即早期技术的成败,并不取决于它是否有效地运用了科学提供的知识,这意味着,早期技术的获得,并不基于科学的抽象理论基础,也非来源于科学理论的理性指导,它实质上是一种以经验为导向的试错过程:“在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前,不管是在中国或是西方世界,新技术的发明一般来自于直接从事生产的工匠或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偶然的偏离常规方式的试错的结果,”⑤而我们假设试错发现新技术的概率是一定的,则人口规模庞大的古代中国在新技术的发现方面就有了其他地区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另外,中国古代官员的流动,农书的印发与产品和劳动力的自由市场流通等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则间接加速了新技术的扩散。由此,中国文明在一个相对长的历史跨度内维持着自身在技术上的优势地位。

这种“试错概率”理论需要回应一个最为直接的质疑DD为何试错在17、18世纪之后无法再让中国文明保持其传统优势。对此,林毅夫教授也给了颇为完满的回答,“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发明方式,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发明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可避免地终将趋于停滞”。⑥到了17、18世纪,技术发展的瓶颈已不是经验性的试错所能突破,必须经由基础科学的努力,在理性认知的层面加深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去拓展新技术发展的空间,而中国的科学没能在17、18世纪达到此种水平。

按照此种进路,分析自然地进入了第二个问题,即中国文明的科学理论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及地位,或者说为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没能在17、18世纪达到某种水平,以突破经验试错所无法突破的瓶颈。

首先,根据胡弗的观点,“中国的科学自大约11世纪以来不仅落后于西方,而且落后于阿拉伯”⑦。在书中,胡弗细致地考察了中国在近代科学的传统核心研究领域――天文学、几何学、三角学、物理学、光学和数学,认为中国并未在这些领域取得领先于西方或阿拉伯文明的成就。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科学的落后是一以贯之的历史进程。然而,又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科学的落后呢?

对此,林毅夫教授认为,可以归结到一点,即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这一导向性极强的特殊激励。“在前现代的中国,有好奇心的人因为科举制度,没有积极性去学习数学和可控制实验,从而导致在数学与可控制实验上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科学革命就无法产生。”⑧林教授的解释以人力资本为中心,“官本位”与“学而优则仕”的普遍理念使得在古代中国,仕途在任何意义上都是有才能抱负者的康庄大道;然而,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被限缩在一定范围(儒家经典和历史),而这种考试又以带有智力测验性质的高级文字游戏为载体,最终使得中国有较高天赋的人都埋首故纸堆,专注于科举应试。学习数学和可控实验的激励的缺乏使得中国不可能拥有充足且优质的人力资本去推动近代科学革命。

应当说,以上观点是逻值得称道的,但我更倾向于把科举制度视为解释的一个因素而非根本原因。科举制度毕竟是人为创立的一项制度,将溯因停留在这一层面似乎有些太过浅显了;更重要的是,科举制度出现之前中国文明已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而相比于欧洲文明,中国文明在科举产生之前同样缺乏如古希腊文明一般的科学与理性精神,而此问题是科举制度的解释所难以涵盖的。有观点认为,现代科学革命实由古希腊数理科学传统的复兴所触发,“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数理科学已经决定性地将西方与中国科学分别开来;从此再往前追溯,则可以见到,西方与中国科学的分野其实早在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的数学与哲学传统形成之际就已经决定,公元前5至4世纪间的新普罗米修斯革命是西方与中国科学的真正分水岭。”⑨

如果西方文明早在公元前就已经隐含了能触发近代科学的基因,那出现在公元6世纪以后的中国科举制度则不可能是中西文明走向殊途的根本缘由,这其中必然有更为原始、深刻的原因值得去发掘。

在《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一书中,胡弗对上述问题用以下几个角度论述了原因――法律制度与理念、行政体系、教育和考试体系、语言和国人的思维方式。

法律与政治方面,胡弗认为,在中世纪盛期,欧洲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和智识革命,这场革命的意义在于,它重新定义了所有领域的社会组织的性质。由此,法律上自治的新团体出现了。胡弗认为此种变革对于科学革命的意义在于它促使了一块沃土的产生,“中立空间――一个免于宗教和政治审查干扰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开始崭露头角”⑩。胡弗对于中西文明在这一时期的比较是以“自治空间”为核心的,然而,考察同时期的中国,却会发现自治空间毫无生发的迹象:无论是在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还是强调等级的法律文化中,抑或是在科举考试引导下的功利教育体系里,自治空间都没有产生的驱动力或是生存的空间。

对于上述现象,我认为其实质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法律有着对于“克己复礼”的内在强调,例如,中国文明的官方意识形态要求臣民按照君王的意愿遵循既定的孝道和谦恭要求,以维持帝国的安宁。儒家哲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被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体系,而这种价值观抑制了自主思想和行动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和考试体系方面,不同于作为自主自治机关的欧洲大学,中国的书院从来都不是拥有独立学术传统的自治机构,在官本位的社会背景以及科举制度的强势引导下之下,中国的教育全以科举考试为中心,“无私利性的学术研究的兴趣让位于科举及第的强烈愿望”B11;而儒家意识形态的绝对统治,也阻碍了适于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的创立,总之,“科学研究被放逐在了中国社会的边缘”。B12

语言方面,由于中国悠久的文学传统,汉字作为个体符号具有非常广泛的暗含意义,而“中国古代文人习惯使用多种古老的隐喻、典故、陈词滥调,以及名声不好的未直接标明出处的古代作家的抄本”。B13这种语言的特性以及语言的使用习惯毫无疑问与科学研究所要求的简单明确的表达方式有相违背。

胡弗最后论及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一极具理论张力的问题,我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胡弗拓展得最不充分,然而却是最深刻的方面。思维方式及民族心理结构作为一种贯穿始终的强大力量,一直站在诸如科举制度、政治体制、法律理念等等具体因素的幕后,其所牵动的方方面面都能作为李约瑟难题的注脚。我认为,对于这一点的分析可以引申出两个具体的方面:

1、关怀现世,不务“玄虚”的“实用理性”精神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作《全球通史》中谈到“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在任时候都未产生过祭司阶级的文明,这根源于中国文明独特的现世主义”。B14我认为,儒家思想以伦理为中心,以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考虑问题的基点;其带有浓厚的实用理性精神,从“修身”、“齐家”到“治国”直至“平天下”,儒家最终还是皈依于现世的人伦世界,而无关乎超然的哲思,也无关乎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儒家一直都回避抽象的形而上玄思,对于许多科学应当关注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回避态度。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不难发现,儒家学者素来主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而不务玄虚空灵之学问,但是,早期的科学素来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因而注重思辨、理论的科学在儒家思想所支配的思维结构中便难觅一席之地,在儒家思想大行其道的时代,那些既非功利,又注重抽象性思维的科学理论无从产生。

实用理性精神建构出了以伦理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社会,现世关怀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正如李泽厚所指出,“‘实用理性’关注于现实生活,它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经验论的思维水平,主张以理节情的行为模式,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冷静又理智的生活态度。”B15受实用理性支配的心理结果和思维方式,很难超越“经验论的思维水平”,这也正好应合了林毅夫教授关于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的解释――即经验性的试错空间愈趋狭小。

2、脱离客观自然,直面精神世界的知识论倾向

中国的思想者一贯注重内省,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升华,而轻视对客观自然的探究。《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白虎通义》谓“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一切的认识都能够通过“心”与“性”的觉悟来获得,此中原因皆是中国古代所重的修身之学无关于客观自然的缘故。“它通过文字的媒介,敲开心灵的混沌,激发道德的潜能,将文字中所涵的旨意,化为行动,提升人格”,此亦是“荀子所谓的‘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的君子之学”。B16诚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中》所言,“中国的哲学家们,没有科学的确实性的需要,他们所要知道的只是他们自己而已,同样地,哲学家们也不需要科学的力量,因为他们所要征服的也仅是他们自己”。B17

我国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制约使得理性思辨能力受到了束缚,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学的发展。但是“中国人丝毫也不比他人愚笨,只是理性的翅膀一旦绑上实用的铅砣,就难以高飞远举了。”B18中国人并不是天生就不适合研究科学的,当今社会,中国人学习数学,可控制实验的激励也已发生变化。在迎接全球性科技挑战的今天,回顾和反思“李约瑟难题”背后折射出的关于中国思维方式的限制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对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科技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也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注解:

①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9页

②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9页

③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56页

④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62页

⑤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⑥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42页

⑦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0页

⑧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934页

⑨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628页

⑩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8页

B11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9页

B12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69页

B13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4页

B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七章

B15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第320页

B16 韦政通:《中国的智慧》,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第2页

中国科技史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引发了争论,中国艺术界只有立足当下,正确理解“现代性”,客观地对待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区别对待西方的现代科技文化与文化艺术。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有机的结合起来,方能实现传统艺术真正的现代化。

前言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

很明显,前两种观点不仅忽略了传统的实践性或延续性,把传统看作静止的、凝固着的东西,还属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而第三种观点是较为符合现实需要的,冈为它是以发展和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和解决我国艺术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艺术必须是要发展的,而来自外部的促动和营养是必不可少的素。比如,被中华民族视为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的“塔”这种建筑形式,其实是来自印度的舶来品,是随着佛教在东晋传人后才在中困遍地开花的。中世纪时期的伊斯兰围家之所以获得在科技文化上的巨大发展,是因为他们翻译了大量卉希罗的文化典籍,而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以这些著作作为启蒙和基奠的。现代的美国文化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除了其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外,其本身的文化“杂合”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此,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可供民族主义膜拜;文化艺术的发展,除了在自身寻找发展规律外,寻求外来文化的帮助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以何种态度对待随经济、科技、传媒浪潮奔袭而来所谓“强势文化”,是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美同在世界上确实占有领先地位是科技文化,此,正如有史论家所说的“美国当代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技术的表现”在它的后现代艺术里,从集合主义、波普、超级现实主义、构成主义、大地主义、装置艺术以及广泛化的观念主义艺术,无不充斥了美国科技文化语境中的图像和技术产品,科技文化的产物成为艺术家创作的表现对象和手段以新奇体验代替审美,混迹于生活取代艺术的精英意识成为艺术的新内涵此,这种艺术已经完全脱离艺术的文化传统只是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甚至政治的产物。以这种认识为前提,就不会将“非艺术化”的后现代艺术与发达的科技文化混为一谈,不会盲目的崇拜或反对外来的现当代文化一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对于我围经济科技发展有利的先进的科技文化可以全盘接受,而对不符合我闰发聪现实,与我周艺术传统形式或意识完全割裂的后现代芝术.就要小心谨慎,只能吸收其“合理内核”了。

除了纯艺术领域,在应朋艺术领域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中国本土文化识别特征的丧失、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它本身所具备的易推广、易操作等的特性,使其在短短几十年内广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繁殖”迅速的现代艺术设计,却会因为他的标准化、可量化、科学化的特性却极容易使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艺术设计丧失殆尽。在现代艺术设计刚刚在欧洲推广的时代,莫里斯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就是欧洲传统手工艺在遭到几乎是灭顶之灾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抗。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正在重蹈覆辙,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已被许多开口包豪斯、后现代的现代设计师抛掷脑后,难怪一位日本设计师看过了浦东蔓延的摩天大楼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没有现代设计!”。因此,在学习利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时,不仅要看到它的优势,更要认识到他的局限:过于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放之各国皆准却而没有民族特色。这种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模式将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完全失去中国的民族特色。只有采取双赢的结合战略,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有机的结合,才既能实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又能保持了艺术的中国身份。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功能、标准、量化的特点与我国传统设计中的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认清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西方工业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个事实,就会知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不仅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思想,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当下社会发展阶段,更要考虑我国本身的艺术传统。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陷入设计领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又不会失去艺术的中国身份。

中国科技史论文范文6

关键词 英国 高校图书馆 特色资源 特色馆藏

分类号 G259.561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6.04.007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开展服务工作的基础,特色馆藏是高校图书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是高校图书馆为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而专门收藏的文献,通常是某一专题领域的文献、某一时代的文献、某一地域的文献、有关某个杰出人物的文献、易损坏的文献、独一无二的或珍贵的文献等。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逐渐重视特色馆藏,诸多高校图书馆开展了特色馆藏的建设工作,并开展了相应的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以中国知网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论文数据库、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国内会议论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为检索源,进行特色馆藏建设实践相关文献的检索,选择题名为检索字段,采用的检索式为“(高校图书馆+大学图书馆+高等院校)*(特色馆藏+特藏+特色数据库+特色资源)*(调查+为例+现状)”,共获得相关文献235篇,这些文献在揭示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实践的同时,也剖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及服务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文献指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涉及:地方性特色馆藏资源较少,图书馆网站对特色馆藏揭示不明显,印刷型特色馆藏推介力度不够;校外访问特色数据库受限,特色数据库更新不及时,建设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缺乏深层次开发,对使用情况关注不够;资源共享度不高;重建设轻服务,缺乏持续性。面对现在存在的一些不足,高校图书馆人应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妨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方面的经验,取长补短,让特色馆藏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及访问英国高校图书馆网站,发现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丰富,基于特色馆藏开展的服务颇具特色。因此,本文以英国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其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 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与网站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在文献调查方面,笔者检索了Web of sci-ence、Ebsco、SpringerLink、Emerald等数据库,并利用百度学术搜索进行检索,以期获得英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方面的文献。在网站调查方面,本文以2016年《泰晤士报》(TIMES)的英国大学综合排名前40位的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通过访问图书馆网站的方式获得特色馆藏建设及服务的基本信息。调查时间为2016年2月~4月。

2 英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现状分析

2.1 特色馆藏资源概况

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丰富。总体来讲,英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构成可以从如下4个方面进行归类:(1)从特色馆藏的种类来看,主要包括档案、善本书、手稿、历史照片等;(2)从特色馆藏的出版年代来看,既有年代较久远的文献,也有近年出版的文献;(3)从特色馆藏涉及的学科来看,涉及历史、经济、教育、法律、音乐等多个学科;(4)从特色馆藏涉及的地域来看,既有西方文献,也有东方文献。比如,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拥有25000种善本书和超过150种具有特色的馆藏,包括档案、手稿、照片、书籍、小册子和乐谱等;该馆将特色馆藏资源划分为32个专业,涉及历史,经济,数学,东亚研究,文学、戏剧和语言等。莱斯特大学图书馆拥有的特色馆藏包括善本书、手稿、历史照片、雕刻肖像出版物和个人档案等,具体来讲,涉及如下主题:历史、现代文学档案、艺术、音乐和博物馆研究、医学、科学和数学。剑桥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包括手稿、印刷型文献、人工制品,以及现代地图、音乐作品,亚洲和近东、远东文献,其中最古老的特色馆藏是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的中国甲骨文馆藏。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包括善本书,其他重要的打印作品,包含照片、视听材料、插图和地图等类型的档案等,特色馆藏的年代分布为从14世纪到现今。一些近年出版的文献,由于现存复本较少或发行量少而导致稀缺,所以被确定为特色馆藏;一些私人出版社发行的文献也被定为特色馆藏,这些文献具有曾经属于某些重要人士、精美装订、内附额外的资料等特点。由此可知,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不仅是多年来馆藏文献的积累,也是现代出版的具有特殊性的文献的集合。

2.2 特色馆藏资源的来源

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采用购买文献、接受外界捐赠、为外界存放文献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在过去六个世纪,一直在收集图书、手稿和学校档案;自19世纪早期摄影技术诞生以来,开始收集摄影类馆藏;该馆1959年设立手稿部,19世纪70年代中期设立独立的特色馆藏部,此后特色馆藏资源不断丰富。目前,该馆主要通过购买文献、接受外界捐赠、由主图书馆根据标准将一些文献转为特色馆藏这3种途径建设特色馆藏。诺丁汉大学图书馆自上世纪80年代起,获赠了奥克姆图书馆(Oakham library)、埃尔斯顿图书馆(Elston library)、柯隆亚顿图书馆(Coleorton library)等3个教区图书馆的宗教类文献,这3个图书馆分别建于16世纪和17世纪,为研究者使用这些文献提供了便利。为外界存放文献,是指英国高校图书馆为外界机构存放文献,但不具有文献的所有权,只是将这些文献作为特色馆藏的一部分供读者使用,利兹大学图书馆、萨里大学图书馆等都采用了这种特色馆藏建设方式。利兹大学图书馆现存3种外界机构的文献:北部女权主义档案(Feminist Archive North)、里庞大教堂文献(Ri-pon Cathedral Collections)、教友会教徒档案(Ouak-er Archives)。

2.3 特色馆藏资源发展政策

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是在特色馆藏资源发展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等都制定了特色馆藏资源发展政策。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发展政策包括目的和范围、印刷型图书馆藏、档案馆藏、阅览室参考馆藏、文献获取、保留和处置、访问、协作工作等8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目的和范围”部分对特色馆藏的使命、特色馆藏的定义、特色馆藏工作人员的作用和职责等作出了说明;“印刷型图书馆藏”、“档案馆藏”这两部分分别对这两类馆藏的收藏标准作出了规定;“阅览室参考馆藏”部分说明新近购买的文献存放在阅览室开放阅览;“文献获取”部分说明了购买、获得捐赠、寄存等三种文献获取方式的相关内容;“保留和处置”部分对特色馆藏的保留和处置作了说明;“访问”部分对特色馆藏的使用作了说明;“协作工作”部分对合作建设特色馆藏、特色馆藏外借展览等作了说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发展政策包括什么是特色馆藏、特色馆藏发展政策、文献采访方法、复制政策等4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什么是特色馆藏”部分说明了定为特色馆藏的8个标准,至少符合其中一个标准的文献可作为特色馆藏,比如,在1900年及之前出版的文献、具有重要来源的文献、由于物理格式需要特殊存储条件或处理的文献、相当罕见的文献、对国王学院有重要意义的文献等都可以被该馆定为特色馆藏;“特色馆藏发展政策”部分说明了该馆目前正在收藏的特色馆藏涉及的学科,包括:神学、语言和文学、历史、其他人文科学、科学等5个学科,每个学科下还列出了具体的专业范围,比如神学文献包括圣经、基督教教义神学、基督教的历史、犹太教等;“文献采访方法”部分述及了受赠、接受遗产、交换、购买、长期借用等文献采访方式,说明了欢迎读者荐购文献,以及建议特色馆藏工作人员从本校的其他图书馆获取一些与教学相关性不大但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献;“复制政策”部分说明了在特殊情况下,将文献的复制版本收藏为特色馆藏的情况。

2.4 特色馆藏建设项目

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特色馆藏建设项目来促进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工作,涉及特殊文献建设项目、特色馆藏数字化项目、特色馆藏建设调查项目等。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部已经收藏了超过250年的文学通信档案,其中最重要的现代档案是卡克耐特出版公司(Carcanet Press)的文学档案,现在该出版社的通信主要是采用数字化形式,因此,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于2012~2014年开展了卡克耐特出版公司电子邮件保存项目(The Library's Car-canet Press E-mail Preservation Project),通过该项目成功修复并保存了卡克耐特出版公司的21.5万封电子邮件及6.5万个附件。杜伦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网站列出了9个项目,比如:苏丹档案数字化项目(Sudan Archive Digitisation project)、达勒姆大教堂修道院图书馆数字化项目(DurhamCathedral Priory Library Digitisation project)、苏丹・伍德遗产项目(Sudan Wood Bequest project)等;其中,苏丹档案数字化项目是将杜伦大学的印刷型苏丹档案数字化,供世界各地的学者通过互联网免费使用。诺丁汉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网站列出了1994年以来开展的23个特色馆藏建设项目,有的项目是与其他机构合作进行,也有的项目是该馆接受了资金资助后自行开展。开展这些特色馆藏建设项目,旨在通过编目或数字化来扩展文献的访问。每个项目持续的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取决于项目自身的复杂性。比如,诺丁汉大学图书馆于2005~2006年将所有的伍德沃德馆藏(Wood-ward Collection)添加到了图书馆在线目录,伍德沃德馆藏是伍德沃德收藏的关于培根一莎士比亚争议的印刷图书文献,这些文献的一部分由伍德沃德的儿子于1945年捐赠给图书馆,另一部分由培根协会(Bacon Society)于1978年捐赠给图书馆;该项目得到弗朗西斯・培根基金会(Francis Bacon Founda-tion)的资助。对于英国高等教育机构范围内的特色馆藏的数字化问题,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图书馆和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图书馆联合开展了面向中间人(图书馆员、策展人、馆藏管理者)和最终用户的调查项目――“特藏的数字化:筹划、评估、优先级”(Digitisation of special collections:mapping,as-sessment,prioritisation,简称The DiSCmap pro-ject),根据调查确定优先数字化的特色馆藏;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于特定领域及学科的最终用户,还采用了小组访谈及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被调查者提供了共计945项优先数字化的特色馆藏;调查结果也反映了中间人与最终用户在确定优先数字化特色馆藏方面的差异性;该调查将有助于扩展馆藏、改进对用户的支持、开展新服务、开展更详细的用户研究,并有助于特色馆藏数据发现助手的发展。

2.5 争取外界支持

英国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中注重争取外界支持。主要包括:争取外界捐赠文献、争取资金支持、争取人力支持、与外界合作整合馆藏。(1)争取外界捐赠文献。如前所述,获取捐赠是英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主要来源。目前,英国高校图书馆一如既往地重视争取外界捐赠文献。利兹大学图书馆、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都公示了获取捐赠特色文献的意愿。(2)争取资金支持。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多种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包括:特色馆藏建设项目资助、日常发展中争取资助、销售出版物获取资金等。比如,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有2个特色馆藏项目得到外界资助,杜伦大学图书馆有4个特色馆藏项目得到外界资助。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注重在特色馆藏的日常发展中争取资助,该馆在特色馆藏网站设立了“支持我们”的栏目,通过此栏目接受资金捐赠,用于特色馆藏的发展,捐赠者可以通过信用卡捐赠,或通过直接借记的方式捐赠,两种方式都需要填写相应的信息,比如捐赠金额、账号、个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出版了两种与特色馆藏相关的出版物,分别是《图书馆藏的600年》(600 years of book collecting)、《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的珍宝》(Treasures of St An-drews university library),并将用户购买出版物作为其支持图书馆的一种方式。(3)争取人力支持。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成立“图书馆之友”、招募志愿者等方式争取人力支持。杜伦大学图书馆的特色文献图书馆于2012年成立了“图书馆之友”(Friendsof Palace Green Library),“图书馆之友”的愿景是寻求对特色文献图书馆的研究、奖学金和推广活动的支持,具体包括:促进图书馆的声誉和激发人们对图书馆建筑、馆藏及展览的兴趣,支持图书馆善本书、手稿及其他有价值的文献的采访工作,作为接受赠送的图书、手稿等文献的渠道,支持和保护图书馆的独特善本书和文档馆藏,通过组织学术活动促进图书馆的学习和研究任务。招募志愿者不仅能够使志愿者近距离了解特色馆藏工作,也会起到宣传特色馆藏的作用。萨里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部门为志愿者提供了如下工作:帮助描述档案目录,抄录和索引,整理记录及对记录进行编号,负责摄影、视听和戏装馆藏的相关工作,协助推广或特殊事件。(4)与外界合作整合馆藏。20世纪90年代,赫尔大学图书馆档案与特色馆藏部出现了因读者到访图书馆引起的空间和管理问题,2010年,赫尔大学图书馆档案与特色馆藏部(University of Hull's Ar-chive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赫尔城市档案部(Hull City Archives)、赫尔当地研究图书馆(HullLocal Studies Library)等3家机构进行了合并,通过资源整合,组建了赫尔历史文献中心(Hull Histo-ry Centre),该中心的建设得到了遗产彩票基金(Heritage Lottery Fund)、赫尔市委员会(Hull CityCouncil)和赫尔大学的资助,该中心的建立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档案和当地历史。

3 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服务分析

3.1 嵌入式服务

英国高校图书馆依托特色馆藏开展了嵌入课程、嵌入科研等嵌入式服务。

3.1.1 嵌入课程

英国高校图书馆依托特色馆藏开展了嵌入课程的服务,一方面是将特色馆藏资源嵌入课程,即课程的主讲教师在课程中使用特色馆藏资源,另一方面是特色馆藏部馆员嵌入课程,即馆员依托特色馆藏辅助教学。比如,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部馆员在历史和英语学院的教师开设的课程中,为课程提供了特色馆藏资源,也依托特色馆藏辅助了教学过程,主要是现代语言、神学、艺术史等类课程。此外,该馆努力将特色馆藏资源与国家课程相匹配,已经为当地小学提供了学习苏格兰独立战争、玛丽女王时代的手稿、苏格兰女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圣安德鲁斯的生活等方面文献的机会。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致力于将特色馆藏资源嵌入尽可能多的伦敦大学学院的课程中,该馆已经将特色馆藏资源嵌入到该校开设的几个课程中,比如:面向莎士比亚历史专业硕士的与莎士比亚和他同时代的人相关的材料,面向法语专业本科生最后一年及英语专业博士生的中世纪的手稿,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早期字典,面向历史文献学专业的各种早期出版的图书。莱斯特大学图书馆已经将特色馆藏资源嵌入到8门该校开设的课程中,比如,面向历史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现代欧洲早期文献”的相关课程,该课程采用的形式为:先由图书馆员为学生讲解与课程相关的特色馆藏资源,学生在看10分钟重点馆藏资源表格后,由授课教师、图书馆员与学生轮流提问及回答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所看到的文献。

3.1.2 嵌入科研

英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嵌入科研的服务包括研究咨询、合作开展研究、为学生提供研究选题的建议等形式。比如,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开展了研究咨询服务,用户可以通过邮寄、电子邮件或在线提交等方式进行研究咨询。萨里大学图书馆采用了两种嵌入科研的服务方式,一是提供一对一的建议,用户通过与图书馆员交流研究兴趣,图书馆员为用户提供在网络上没有突出显示的文献,或者提供图书馆员知道的可能对用户有帮助的其他地方的文献;二是合作开展研究,图书馆非常希望与用户合作申请研究经费,图书馆的参与及馆藏资源能够帮助用户申请研究经费,该馆已经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合作开展了3个项目的研究。莱斯特大学图书馆正针对相关学科领域开发一系列指南和论文主题思想,并制作了关于历史论文特色馆藏的网站,提供了3个时期的历史馆藏的概述,为本科生和博士生提供研究领域和论文选题的建议;比如,基于现代的历史文献(1800~2000年)提供了4个研究选题:铁路的发展、莱斯特大学的历史、莱斯特BBC广播公司的成立、战后莱斯特的社会和经济变化。

3.2 特色馆藏推广

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举办特色馆藏展览、设立特色馆藏研究基金、开展特色馆藏相关活动、多渠道动态信息等多种方式开展了特色馆藏推广服务。

3.2.1 特色馆藏展览

英国高校图书馆不仅在馆内开展特色馆藏的展览活动,也有高校图书馆将特色馆藏借给馆外机构进行展览,通过特色馆藏展览,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某种重要的特色馆藏的途径。绝大多数英国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馆内展览,比如诺丁汉大学图书馆、利兹大学图书馆等。诺丁汉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固定场所开展特色馆藏展览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三次展览活动,并在特色馆藏网站建立了在线展览栏目,将在场馆展览过的文献呈现在特色馆藏网站,主要是文献的介绍以及文献的照片。在特色馆藏外借展览方面,剑桥大学图书馆、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等都允许特色馆藏外借展览,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剑桥大学图书馆欢迎其他机构借出特色馆藏用于展览,预借文献的机构需要在计划展览日期前至少6个月提交借出文献的请求。剑桥大学图书馆在评估借出文献请求时,将会考虑文献的状况、在外借展览期间是否有使用计划、文献的重要性、提交请求的机构的设施等。剑桥大学图书馆外借展览的一般条件包括:不会将文献借给巡回展览;最多可以借用6个月;借用文献机构的负责人需要签订借用协议;未经剑桥大学图书馆同意,参观者不得对展览文献进行拍照;借用文献机构需要在展览标签或展览目录上承认文献的来源;借用机构需要向剑桥大学图书馆提交两份免费的展览目录;借用文献机构需要负责全部的费用等。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的外借展览规定,除了在不得转借文献、提前提交请求、承认文献来源、签订协议、借用单位承担相应费用等方面与剑桥大学图书馆类似外,还有如下方面的规定:借用文献机构需要妥善保管文献,不得在借用文献上加标记以及将原有标记去除,需要将文献在安全、适宜的环境中展览,不得在展览文献上使用粘结剂,借用文献机构需要在收到文献的48小时内向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提交文献安全报告,文献在运输过程以及展览过程中的任何损坏都应在48小时内告知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借用文献机构需要在文献离开纽卡斯尔大学图书馆至返回该馆期间为文献办理保险等。

3.2.2 设立特色馆藏研究基金

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设立特色馆藏研究基金,向研究人员推广特色馆藏。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都设立了特色馆藏研究基金。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自2014年开始设立访问学者研究基金(Visiting Scholarship),目前已经连续3年设立此项基金。此项研究基金专门为校外申请者基于特色馆藏开展研究而设立,研究基金面向所有感兴趣的研究者,不局限于大学的研究者,也不限制研究者的级别。获得研究基金者将会获得最多1500英镑的旅途和住宿费用,会被邀请参加图书馆特色馆藏部的研讨会,允许使用特色馆藏阅览室,并需在该馆开展2周至8周的研究工作。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于2013年与该校人文学科教师合作成立了约翰・瑞兰德研究所(The John Rylands Research Institute),旨在开展特色馆藏方面的新研究。目前,约翰・瑞兰德研究所设立了利弗休姆早期职业奖学金(Leverhulme EarlyCareer Fellowships)、纽贝里图书馆交流奖学金(New-berry Library Exchange Fellowship)等研究基金。比如,“纽贝里图书馆交流奖学金”是纽贝里图书馆一约翰・瑞兰德研究所交流奖学金,该奖学金提供2个月的研究支持,一个月在约翰・瑞兰德图书馆开展研究,另一个月在纽贝里图书馆开展研究;申请者提交的研究项目需要和上述两个图书馆的馆藏相关;允许博士生及博士后学者申请此奖学金;获批者将获得2500英镑在纽贝里图书馆的研究资金、1500英镑在约翰・瑞兰德图书馆的研究资金,以及1000英镑的旅途费用。

3.2.3 开展特色馆藏相关活动

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与特色馆藏相关的活动,吸引读者深入了解特色馆藏。利兹大学图书馆、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杜伦大学图书馆等都开展了与特色馆藏相关的系列活动,主要是艺术创作活动、会谈、研讨会、读书会等活动。利兹大学图书馆于2016年3月9日了即将开展的活动的信息。该馆特色馆藏部将在4月和7月开展两类艺术创作活动,分别是在纸上描绘大理石花纹活动、亚麻油毡浮雕印刷活动,通过此类活动激发参与者从历史馆藏中获得灵感,从而创造自己的新作品;该馆一直持续开展午餐时间会谈活动,会谈活动涉及广泛的学科,由专门的主持人就某一主题开展会谈活动,午餐会谈时间为下午1点至2点,比如,3月18日亚历克斯博士主持谈论“参观威尼斯,从朝圣者到寻欢作乐的人”这个话题;3月19日由研究者分享其使用特色馆藏部的历史、医学书籍和档案的经验。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于2016年2月29日了由约翰・瑞兰德研究所组织开展的与特色馆藏相关的活动,活动面向学术研究者和广泛的公众,主要包括:研究论坛(午餐会谈)、中世纪和现代早期学习研讨会的系列活动(与曼彻斯特大学瑞兰德图书馆合作,瑞兰德图书馆即为曼彻斯特大学的特色馆藏图书馆)、现代世界早期的印刷品和研讨会的系列活动(与曼彻斯特大学瑞兰德图书馆合作)等。其中,研究论坛旨在发现瑞兰德图书馆的特殊馆藏如何塑造研究工作,讨论时间为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会谈的主持人既有曼彻斯特大学瑞兰德图书馆的馆员,也有来自南安普敦大学的“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类”文献的读者。杜伦大学图书馆将于2016年4月26日下午5点~6点开展读书会活动,读书会讨论的图书为该馆正在展览的特色图书。

3.2.4 多渠道动态信息

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多渠道动态信息,的信息涉及新增加的特色馆藏、有独特价值的馆藏、特色馆藏部门的工作进展、特色馆藏部门拟开展的活动预报等方面,让读者了解特色馆藏与服务的最新进展,主要通过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网站、博客、twitter等渠道。雷丁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网站首页设立了“事件、展示与特色文献”栏目,了2016年在做什么、独特的文献、当前及以往的展览等信息。利兹大学图书馆、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等都建立了特色馆藏博客,并在图书馆特色馆藏网站提供了博客链接。利兹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博客了新近增加的特色馆藏、某类特色馆藏的数字化信息、即将开展的与特色馆藏相关的活动信息等。萨里大学图书馆、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等都在图书馆特色馆藏网站建立了特色馆藏推特(twitter)网址的链接,萨里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特色馆藏网站说明:如果要了解特色馆藏研究室相关的最新信息,请关注图书馆twitter;并在公布特色馆藏联系方式时,同时公布了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图书馆twitter网址及传真,由此可知,萨里大学图书馆的twitter账号是其特色馆藏信息的重要渠道。

4 启示

4.1 重视特色馆藏文献的积累

英国高校图书馆开始收集特色文献的年代较早,目前已经拥有丰富的特色馆藏资源;近年来,通过接受赠书、购买、为外界存放文献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加特色馆藏。借鉴于此,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重视特色馆藏文献的积累。首先,未建设特色馆藏的高校图书馆,不妨从现在开始,对现有的馆藏进行梳理,甄选出具有特色的文献,比如,出版年代较早且馆内只有一本的图书,一旦丢失将很难购买,应该单独保管;学生利用率较高的理工科专业图书,以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为主题的图书,记载中国重大发展的历史性图书等,这样的图书对专业学习、了解中国的发展非常有帮助,值得特殊保管。其次,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某一主题系列文献的积累。某一主题的系列文献,往往对学习、科研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已经拥有一部分特色馆藏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将特色馆藏分类整理,并注重在日后的特色馆藏建设中持续增加现有主题类别的文献。比如,某高校图书馆已经收藏了一些材料学科的专业书籍,应注意持续补充该类专业文献。再次,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多渠道积累特色文献,尤其是应重视争取赠书以及合作建设特色馆藏。高校图书馆应在图书馆网站、特色馆藏阅览室公告处分别欢迎各界人士、机构赠送某类文献的说明,让人们了解图书馆可以接收某些文献。在合作建设特色馆藏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尝试为某机构或组织存放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高校图书馆和文献的所有权人共同商议文献面向的用户群体;通过高校图书馆的代为收藏,提高文献的影响力及利用率。

4.2 重视制定关于特色馆藏的相关政策

英国高校图书馆制定了特色馆藏发展政策、特色馆藏保护政策、数字化保存政策、文献复制政策、阅览室使用规定等多项与特色馆藏有关的政策,这对保证特色馆藏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借鉴于此,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重视制定与特色馆藏相关的政策。首先,应制定特色馆藏发展政策。特色馆藏发展政策应对特色馆藏的收录范围、特色馆藏采访原则、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加工、特色馆藏的建设合作等具体问题作出明确说明,使得具体工作有章可循。同时,特色馆藏发展政策也应该随着工作的开展,进行细微修改,完善原有政策。其次,应制定特色文献及特色馆藏阅览室使用政策,规范读者入室阅览的行为,保护好特色馆藏。比如,阅读稀有文献,应小心翻页;不得在特色文献上勾划;不得携带钢笔、拍照设施等进入特色馆藏阅览室等。再次,应制定特色文献复印政策。比如,规定在版权法允许的范围内提供复印件,并且只能由特色馆藏工作人员帮助读者复印,而不能由读者本人借出复印,防止读者自行随意复印;规定复印收费标准,说明为读者提供复印件所需的时间等。

4.3 重视特色馆藏服务创新

英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特色馆藏服务工作,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服务的项目还比较单一,面向的读者对象也多限于本校读者。借鉴英国高校图书馆的经验,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重视特色馆藏服务的创新。首先,在服务对象方面要有所突破。由于特色馆藏在年代分布、文献主题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特色馆藏的潜在用户往往分布在不同的机构,而不是仅局限于校内的一小部分读者,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面向较广泛的读者开展服务。其次,让特色馆藏融入课程。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特色馆藏资源的主题,查找本校及本地其他高校、中学等开设的与特色馆藏具有一定关系的课程,明确课程的具体内容,寻找让特色馆藏融入课堂的突破点,诚挚邀请授课教师基于特色馆藏讲授一部分课程,让特色馆藏成为课程的补充资料。比如,如果高校图书馆拥有民国时期的文献,可以与讲授近代史的老师联系,探讨馆藏文献是否和课程有比较大的联系;经授课教师同意,图书馆可以邀请教师带领学生查阅此类文献,或者请教师基于此类文献在图书馆内授课。再次,让特色馆藏助力研究。高校图书馆应结合特色馆藏的特点,为开展相关研究的人员提供研究素材,从而让特色馆藏助力研究。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按学科或主题建立特色馆藏指南,主动将馆藏指南介绍给相关的研究人员;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基于特色馆藏与相关研究人员一起申报研究课题,共同开展研究工作。最后,开展基于特色馆藏的专题研讨活动。比如,邀请院系研究人员就某一类特色馆藏开展专题讲解活动,通过研究人员的深入讲解,使读者对某类特色馆藏有深入了解;还可以就某一主题的特色文献开展讨论会,为读者提供就文献所包含的内容发表见解的机会,激发读者阅读某一主题特色文献的兴趣。

4.4 重视特色馆藏资源的推广

英国高校图书馆内容丰富的特色馆藏网站、特色馆藏的项目建设、特色馆藏的外借展览等都反映了英国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资源推广方面下了功夫。有鉴于此,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重视特色馆藏资源的推广。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设立奖项推广特色馆藏,比如,设立研究论文奖、特色书籍收藏奖、访问学者研究基金等。各奖项的宗旨分别为:研究论文奖是对校内外研究人员基于特色馆藏撰写研究论文进行奖励,特色书籍收藏奖是奖励个人收藏一定数量具有特色的图书的本校学生,访问学者研究基金是专门为校外研究人员设立。通过奖项信息,让人们关注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激发深入利用特色馆藏的兴趣。其次,开展特色馆藏展览活动,展览能够给读者充分了解文献的机会。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图书馆大厅办展览,也可以在行政楼大厅办展览,还可以根据文献所属学科,到相关院系办展览,让更多的人通过展览了解特色馆藏;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主动与本地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联系,在校外的图书馆办展览,让校外人员认识本馆特色馆藏;在馆外办展览,要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保证文献的安全。再次,高校图书馆可以出版介绍特色馆藏的小册子,或者制作特色馆藏目录,在图书馆员参加业界或学界会议的时候,送给同行;还可以在学校举办全国或全省范围的专业会议的时候,送给校外专业人员,从而推广特色馆藏。最后,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图书馆的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的信息,起到推广特色馆藏的作用。比如,图书馆新近入藏的特色文献的信息,预告图书馆即将开展的与特色馆藏有关的活动,图书馆长期开展的特色馆藏服务等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