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艺术考察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艺术考察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艺术考察报告

大学生艺术考察报告范文1

关键词:采风;实践教学;民间音乐;传承

采风,在我国古代主要是指采集民歌,也包括民谣、谚语等。采风活动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周代,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就是一部采风得来的民歌总集。隋•王通《中说•问易》曰:“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之早,历史之悠久。这种传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延续中一直中断没有。“五四”后,“采风”的含义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口头创作和风俗。到了现代,其他民间文学艺术种类的现场采访也都称之为采风。

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为了开阔学生艺术视野,增加学生民间音乐文化的积蕴,普遍在实践教育课程中开设了田野采风内容。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考察对象锁处的生活环境中去,了解特定区域民族的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考察、学习和感受民族民间音乐,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增加社会生活体验,田野采风已成为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教育内容。

一、田野采风的实践教学性质

实践教学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方面。田野采风作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个内容,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间音乐,在了解、学习和收集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感触、体验和认识其中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在人类衍育、发展过程中与生来的情感文化,有在生产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作文化,有在社会融合与民间交往中形成的社交文化,也有对自然现象与各种灾难迷惑不解而产生的宗教文化。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普遍的文化形式,紧紧地依附和融合在这些社会民俗文化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根植于民间、积淀于历史中的珍贵民族文化财富,既保留了朴实而单纯的原始人文因素,又体现着凝重而精深的民族历史沉淀,它反映了当地民众独特的生活情趣、审美观点与精神品质,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现代音乐理论体系,掌握了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田野采风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基层生活,通过接触色彩斑斓的民间音乐事象,体验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活动,领略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质,感受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间音乐的原生环境,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机会。学生在感受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民族文化修养,激发了艺术创作灵感。在采风中所收获的考察成果,必将成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及开展科研的重要素材与题材。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其收获也将是一笔有益学生终身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来看,田野采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感情,甚至对他们艺术观念及民族文化认同思想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田野采风活动的实施

我国疆域辽阔,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信仰各有不同,其文化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千差万别。一方面大多数民间音乐存在于各种社会生活与约定俗成的节庆活动中,具有很广泛的群众性与广场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在传播的方式上多数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历史的推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少稀有乐种已经后继乏人,甚至濒临失传,其对采访进行有一定难度。因此,田野采风应首先对采风选题进行前期调研,制订周密的考察计划,让学生了解采风活动的目标、内容、作用和基本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学生提高田野采风的调查采访能力、拍摄记录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只有坚持执着的求索精神、细致的工作态度,作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才能持有较好地完成采风任务。

(一)田野采风考察内容的选题

田野采风的目的,就是客观深入地考察、体验、了解和学习民间音乐文化。那么,在采风中考察什么内容,是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田野采风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民间音乐文化现象考察

民间艺术是民族的母体文化,是民间围绕着人类生存与发展主题产生的精神文明,是地方民族文化与审美意识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人类远古时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在与凶猛野兽的抗争中形成了强烈的群体意识,从原始部落狩猎捕获的狂欢到现代社会各种民俗活动的喧闹,无不体现了群娱群乐的广场文化特征。民间音乐文化现象主要是指在各种民间活动中,与音声有着直接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如民俗节庆活动中的歌会、歌节、歌圩以及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各种民间宗族、家族仪式中的音声;各种寺庙、道观及民间宗教活动中的音声;各种农事,务工活动中的音声等。采风可从这些民间音乐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进行程式,产生渊源、历史衍变、文化内涵、流传区域及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

2.民间音乐文化形态考察

我国民间音乐艺术种类繁多,古往今来与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审美,民族的风情。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就是指民间音乐艺术的类型,有演唱类、演奏类、舞态类、曲艺类以及综合艺术等种类。在演唱类民间音乐形态的考察中,主要了解其歌种特征及产生渊源,演唱形式及声部组合,旋律特点及曲式结构,演唱方法及传承方式,流传曲调及各种谱本等;在演奏类音乐形态考察中,主要了解其乐器种类及相关文化,乐器构造及演奏技巧,乐器产生或传入年代,乐种类型及组合形式、传统曲牌及流传曲谱等;其他艺术种类则是重点考察其民族文化内涵与民间音乐表现方面的艺术特征。

3.民间音乐文化载体考察

千百年来,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音乐,以绵绵不断的生命力跨越时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承载着这些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民间音乐事象中的群体与个人,包括民歌演唱群体与歌手,民间音乐演奏乐社与乐手,民间歌舞表演群体与艺人,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种类表演群体与个人。田野采风应重点了解地方各种民间音乐表演组织的创办时间和背景,主要成员与活动方式,组织结构与活动内容,班社的艺术风格与表现特色,技艺特点与传承方式,收藏实物及音乐资料。民间艺人的采访主要了解其从艺历史及师承授徒情况,掌握技艺的门类及技艺特长,个人表演风格及艺术成就,主要历史贡献及社会影响,艺术生涯代表作及保留曲目,收藏传谱及艺术器具,重要演出与获奖情况等。

(二)田野采风的采访方式

强烈执着的求知欲望,敏锐科学的观察能力,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田野采风的行为要求。只有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深入采风地,真诚地以传统为师,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考察,才能获得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考察资料,达到采风活动的目标。

我敫髅褡宥嘧硕嗖实慕谇旎疃往往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与浓厚的文化色彩,而最具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就生成在这些民俗活动之中。集体考察是采风活动最常用的方式,它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既节约经费又能获得最好的考察效果。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地体验民俗活动的感人场面,感受乡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能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励他们努力探索民间音乐的热情。

面对五彩缤纷的民间音乐文化,考察者的关注视线与兴趣是不一样的,要满足采风者的不同要求,小组采风是比较灵活的一种方式。可在总考察项目中分出若干子考察项目,进行分组并成立相应的组合机构,拟出子考察项目的采访内容与采访计划,达到深入探究、各得其所的采访目的,共同完成采风考察任务。

三、田野采风成果的整理与展示

经过田野采风,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了解与感受,对采访对象资料的采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要很好地整理与总结采风成果,以便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使用,这是采风活动重要的后续工作,也是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

(一)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

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要经过整理资料和处理资料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采风现场采集的各种原始资料与档案;后一阶段将这些资料进行技术性处理,以便整理成终端性的档案材料。

民间音乐文化的文字资料是采风成果整理、建档的基础,包括采风中收集的原始材料及采访笔录资料。要按照民间音乐类型分门别类进行建档,并按乐种事件产生的年代、历史记载、社会背景、传承方式、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和造册登记。对尚欠缺部分记录在案,以便日后再行补足。

民间音乐乐谱的收集是田野采风的重要内容,包括民间保存的乐谱手抄本、复印件和拍照图片。可根据乐种分经典曲目、一般曲目、失传曲目来整理,收集表格填写内容有乐种类别、记谱种类、演奏要求、采集地、流传区域、传谱人、抄本年代、收集人及收集时间等。在整理中尽可能将乐谱中的速度标记及各种演奏技巧符号重新订正并标注准确。为保证收集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使用音高测定器或电脑记谱软件进行测定和重新记谱。

田野采风中拍录的图片和音像也是珍贵的收藏资料,它客观地记录了采风的实况,特别对一些老艺人或濒临失传乐种的录音录像尤为重要。要注意整理音像资料的技术性问题,尽可能让这些珍贵的资料能够长期保存。可存放教学单位的资料室或电子阅览室,让更多的师生得以资源共享。如能长期持之以恒,势必成为学校甚至地方不可多得的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之库。

实物也是采风活动材料收集的内容,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中使用的乐器、道具等都是采风实物采集的重要物品。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乐种与其特有的乐器是分不开的,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把乡土乐器原件收集上来,以供日后研究使用。如收集确有困难,也可详细了解其乐器构造、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便仿制。对采集的乐器、道具、服饰等实物应进行消毒、除霉、保洁,使之能长期保存。

(二)撰写民间音乐文化考察报告

认真做好考察总结是田野采风后续工作的重要任务。采风结束后,应按照采风计划上的具体内容,在认真整理采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考察总结,其中包括总考察项目及子考察项目的总结。对民间音乐文化个案的考察分析,应从其民间音乐形态的历史与现状、传承与流变、挖掘与保护、发展与利用等方面的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事件要求真实,数据要求准。对民间艺人个人调查可从其从艺生涯与艺术成就,社会影响与历史贡献进行专题考察报告。学生也可对采风活动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总结,作为个人参加采风教学实践活动评价的依据。

(三)举行采风成果汇报展演

田野采风收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后,以汇报展出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展示,是一种很好的总结方式,一方面让参与者重新回顾采风活动过程,加固学生在采风中引发的民间音乐感受与情感;另一方面能扩大采风活动及收获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共享采风成果。将拍摄的各种采风照片整理编辑后,加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出版采风活动宣传版报;将采风中采集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曲艺等民间艺术,经过重新编排,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原生态地展示,使采风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加固对民间音乐文化的感受,也让更多未能参与采风的师生分享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四、田野采风的后续研究

(一)积极围绕采风题材开展科研活动

经过田野采风,许多关于民间音乐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其中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题材也会让他们萌发研究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田野采风结束后积极开展科研工作。音乐论文是音乐学术研究的主要载体,是传递和储存信息,传播与普及音乐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的流通形式。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论文的写作得以实现的。在田野采风活动中,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族民间文化,无论是民间音乐的表现艺术或文化内涵都在感动着他们,不少历史悠久、深藏民间的地方音乐需要人们去挖掘,去研究,因此,选择采风活动中引发的研究问题,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很有价值的题材。

(二)充分利用收集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挖掘学生艺术潜质,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是高校音乐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构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采风活动结束后,学生把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带进专业课堂教学,将采风活动中采集的民间音乐素材充分应用到歌曲写作课程的实践中去,将会拓宽学生艺术创作的题材,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使他们的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民族气息,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我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本来就是歌与舞联系在一起的,在歌中舞,在舞中歌是不少民族民间艺术的特点。经过田野采风,琳琅满目的民族舞蹈艺术还给学生的舞蹈学习与创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其鲜明的舞蹈特色、丰富的舞蹈语汇为专业舞蹈形体教学带来了艺术借鉴,也为师生的舞蹈创编带来了创作的启迪与题材的拓展。

结语

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触摸民间音乐文化的实践活动。它在拓展学生艺术视野、转变学生文化观念、树立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信念、加固对民族母体文化的认同、增强自身艺术素质与民族文化素质底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田野采风给他们的大学生涯留下难忘的印象,使他们带着被唤起的全新信念走向未来的人生。田野采风活动也给高校实践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给音乐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动力,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朝着学科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静芳. 乐种学〔M〕.华乐出版社,1999年出版.

〔2〕廖群. 周代“采风”说的文物新证〔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大学生艺术考察报告范文2

【关键词】DBAE理论 体育教育 素质教育 人文素养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大学体育要建立“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的多目标体育教育,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教育目的的实现,要求用一种新的视角审视大学体育教育,本文试以“DBAE”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

一、“DBAE”理论及其思考

“为了适应培养和发展创造力的时代要求,应对‘学科结构’课程改革运动对艺术教育严峻的生存挑战,美国加强了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反思了过去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在‘艺术制作’的基础上增加了艺术史、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知识,极大地扩充了艺术教学内容。在这个基础上,盖蒂艺术教育中心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DBAE由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学科构成。”这四门学科“互动互补关系,试图将艺术教育建构成一门交叉性的人文学科,以便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效度,‘培养青少年健全的艺术感觉’或艺术鉴赏能力,最终改善国民素养。”

“DBAE”理论作为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全面综合的艺术教育教学和学习方法,在艺术教育领域方兴未艾,对国内外的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较大影响。除此之外,对于大学的体育教育,笔者以为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理念和方法。因为从本质上看,“DBAE”理论看到了艺术教育中矛盾的全面性、统一性、发展连续性和均衡性,这也体现了“DBAE”理论的特点:“全面性、综合性、均衡性、连续性、合作性、开放性”而这些,对于同是教育范畴的大学体育教育而言,具有矛盾的普遍性。

二、基于DBAE理论之上的大学体育教育分析

1.大学体育教育的全面性

大学体育教育的全面性首先表现在面对的教育对象上,不仅是少数偏爱的体育“尖子”,而是要面对所有的学生,因为体育教育是任何均衡完整的教育体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次表现在体育教育内容中,“过去,我国一些大学体育教育极其强调体育运动知识和体育运动技术教育,不仅竞技运动知识与技术、竞技运动教学与训练形式成为大学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学生个体也只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完成一定的技术动作、获得一定等级的运动成绩为目的。”现在,“整个大学体育教育过程应当推崇艺术化、人格化、民族化、伦理化。研究的主要概念是‘意义’、‘内省’、‘理解’、‘移情’、‘直觉’、‘历史感’等”。

再次,表现在大学体育教育价值与目的的确立上,要兼具本质主义和工具主义。大学体育教育的本质是能力教育,“体育能力教育是以人的基本素质为核心,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健身实践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健康思维水平,强身健体的创新能力以及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心理素养与健康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并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品质。……我们所要强调的是,既要重视学生和掌握知识,更需要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既让学生掌握“三基”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又要让学生获取如何健身的方法,学会运用健身理论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学会把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就是说使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用于健身强体的实践认知,使之终生受益。”

2.大学体育教育的综合性

大学体育教育的综合性首先表现在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即学校要提供综合性的课程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需求、兴趣和基础选取不同的组合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增加身体锻炼的知识和方法,增加保健学、心理健康学等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扩大选择的余地。”体育教育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教法和学法的综合性。“学

生选择上课内容、上课时间、考试项目,教师由原来的主授者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师积极采用启发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的欲望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创性习惯,引导学生由传统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3.大学体育教育的持续性

大学体育教育的连续性主要表现在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要求,设置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要有连贯性和系统性。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也呈不断变化趋势。其变化特征分为:(1)短暂兴趣阶段(第一学期);(2)兴趣相对稳定阶段(第二学期、第四学期);(3)兴趣下降阶段(第五、六学期);(4)兴趣回升阶段(第七、八学期)。”通过连续性的课程设置,“既体现了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习惯的养成,又实现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身水平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乃至终身把体育锻炼作为体质投资的终身需求。”

4.大学体育教育的合作性

随着后奥运时代的来临和广大群众健身意识的增强和需求的增长,学校和社会在体育教育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在合作方式上,“一是请进来,请社会上的长寿老人、专家到学校为大学生讲健身之道,讲保健知识,请优秀运动员到校与大学生见面,将体育卫生部门摄制的有关录像带借到学校给大学生放映;二是走出去,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可以组织有体育特长的大学生到社区去,到中小学去辅导那儿的体育活动,还可以到社会上去做一些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事情。”还可以把学校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在满足广大民众需求的同时,也会解决一部分体育教育的经费问题。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没有高水平的体育工作,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的标语,揭示了高水平的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DBAE”理论基础上对大学体育教育的全方位审视,有利于我们下一步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大学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罗海鸥.开放、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美国艺术教育考察报告[J].教育研究,2003,(1):90-94.

[2]王柯平.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及其探讨[J].哲学动态,2006.

[3]常存文.以学科为基础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DBAE”理论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97-100.

[4]梁利民. 21世纪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新概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1):96-98.101.

[5]刘逢翔.大学体育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2004,(2):70-71.

大学生艺术考察报告范文3

          以下是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6月13日—14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20余人,赴XX县就扶贫开发工作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重点对该县XX镇XX村XX村、XX镇XX村XX村、XX镇村前村和XX窖遗址保护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此次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了个人的眼界视野,进一步打开个人的思维空间,本人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现将个人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外出学习考察的总体感受

XX县在农业农村工作上,特别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发展理念明确,思路思维清晰,工作重点突出,重点打造了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党的建设“三位一体”的敦永线、吉新线百里示范带,同时加速推进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XX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四个一”百姓致富工程,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一)XX镇XX村XX村:村庄打造“精”

突出了追求精致与因地制宜。该村是山区贫困村,人口仅18户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5人。在扶贫开发上,该村脱贫致富不盲目,在“精”字上下足功夫,在全村仅有耕地150亩的情况下,以通过实施村庄整治,整理出房前屋后空地80余亩,见缝插绿种植井冈蜜柚2500多株,户均4.5亩,其中5户贫困户更是户均6亩以上。

(二)XX镇XX村XX村:规模效应“显”

措施有“力”。为保持产业的健康发展,该县出台了贷款担保、现金奖补、贷款贴息、产业保险等“四轮驱动”产业政策,妥善解决了群众的远虑近忧。同时,还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带动有“用”。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村民全村发展葡萄种植1300多亩,户均种植达13亩以上。扶贫有“果”。“十一五”期间,该村有贫困户31户10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4%,经过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目前,贫困户为6户1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29个百分点。

(三)XX镇村前村肉鸡养殖小区:模式效益“好”

该小区有两个自然村村民投资兴建,与XX温氏禽畜公司发展合作养鸡,采用“公司+贫困户”的模式。破解了资金难题。采取赊销记账方式,提高鸡苗、饲料、疫苗,实现零成本养殖。破解了就业难题。每户家庭无需外出辛苦打工合作养鸡户实现户均年收入4.8万元。破解了技术难题。禽畜公司派出技术员进行养殖培训,养殖指导,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养殖风险。破解了市场难题。由禽畜公司全部收购养殖户养殖的合格肉鸡,养殖户无需跑市场。

(四)XX窖遗址保护公园:历史底蕴“厚”

先做旺人气。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镇村联动,集聚人口,加强古窑址保护,吸引市民观光。再扩大名气。大力建设XX窑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宋街等,全面打造好古窑遗址保护区。后填充底气。引进永和瓷业、香港向荣集团、书香叶等8家陶瓷艺术企业落户XX窑,发展陶瓷生产作坊10余家,下一步规划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等。

二、外出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

2015年,XX镇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部署,结合学习考察的经验和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扶贫开发新机制,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沉下身子,全力以赴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一)抓项目争取,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与沟通,加大向上争资争项力度,围绕扶贫产业发展及群众脱贫,着力加强产业发展所需的道路、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节约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成本,完善其生产生活设施。

(二)抓产业扶持,促进农民增收。抓好重点扶持,引导帮扶大墩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好绿茶生产示范基地。抓好特色扶持,引导周田、桂岭、王屋、团丰等村发展好苹果桃、火龙果、肉牛、灰鹅、猕猴桃、石参、油茶等种(养)殖业,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

(三)抓就业培训,增强致富技能。按照扶贫重“扶智”的思路,大力开展好实用技术培训、产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培训,力争培训人员达到700人次。积极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在阳光购物、东源果业、亿丰果业等企业设置贫困群众就业基地,力争解决贫困群众就业500人以上。

(四)抓移民搬迁,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移民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督促引导深山及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住户进行移民搬迁,力争全年完成394户1455人进城进园。全力打造好王屋村移民安置区,进一步完善亮化、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

(五)抓基层组织,健全各项机制。健全镇村干部考核机制,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或有经济基础的村民争做精准扶贫带头人,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健全精准扶贫工作督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自身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自查、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加快工作步伐。

三、外出学习考察的几点建议

针对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再提几点粗浅建议:

(一)要谋划好有一个详细的扶贫规划。结合XX实际,明确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不盲目追求大、洋。优化好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而不是面面俱到,什么产业都发展。

大学生艺术考察报告范文4

2.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学科建设的思考 杨庚,邱中华,王友国,Yang Geng,Qiu Zhonghua,Wang Yougu

3.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途径及对策分析 张建新

4.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 张新光

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与思考 邵郁

6.浅论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作用 王正坤,蒋涛涛

7.科研和教学互动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发展 吴婉玲,王英华,陈斌

8.论中华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骆锐,史蓓蓓

9.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母泽亮

10.云南滇西高等教育考察报告 张晴,王启平

11.高校思想品德课应对"90后"大学生的教学新思路——合作学习模式 蒋祎,蒲川,沈春明,钱矛锐,冯磊,田尧

12.认真贯彻"三个了解"、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刘晓佳

13.高等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浅析 刘培锋

1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秦响应,任倩,苗绘,刘兢轶,张晶,刘秀兰

15."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马红

16.高等林业院校树木学教学改革探讨 谷会岩,穆立蔷,王洪峰

17.畜牧兽医专业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薛剑

18.《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慧霖,张平宽,李梅丽

19.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刘敬,张庆武,王彩红,许德平

20.浅谈《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 李旭升,王海燕

21.综合应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理解与教学 李湘华

22.高等代数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周亚兰

23.对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汪建先,张春宝

24.用回归教育理念剖析大学公外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资谷生

25.谈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陈凯

26.食品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赖克强,蔡闯,周冬香,吴继魁,甘建红

27.打破思维定势,运用教学策略——综合英语教学反思与启示 李芹

28.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高爱华

29.课堂教学中信息的有效传递 李芳兰

30.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仪器分析》教学内容的探讨 徐德平,程芳

31."雷电原理"多媒体辅助教学探讨 李霞,王振会,张其林,郭凤霞,李祥超,LI Xia,WANG Zhen-hui,ZHANG Qi-lin,GUO Feng-xia,LI Xiang-chao

32.环境教育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探讨 刘怀如

33.大学化学教学方法初探 郝素娥,强亮生,范瑞清

34.高职电信类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及实践 李娟娟,王槐生

35.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进行"讨论式教学"的设想 陈彦彦,陈蕊

36.《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式教学的探讨 尹庆玲,YIN qing-ling

37.国际结算课程内容的再认识与教学思路的改进 王伦强

38.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 马美兰

39.问题驱动型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王娟,夏承遗,孙世温

40.浅谈规范组织员谈话是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 罗楠

41.中外合作办学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肖文宁,高礼霞

42.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 陈健旋

43.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周元一

44.合并高校校园文化实质性融合的研究 顾建国,林贵宝

45.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 高兴荣,童利标,陆文骏,王新

46.影响高校网络评教质量几个关键因素及其管理 董文军,黄新民

47.院级研究生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吴云鹏,苍晶,任晓东,张清兰,赵东旭

48.高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探讨 徐颖芳

49.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刁秋梅

50.新形势下高校基建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康介莲

51.对高校档案工作环境建设的思考 王晓景

5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新建本科师范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黄琼英

53.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创新管理 李冬梅

54.基于缓存服务器的电子阅览室上网行为管理 杨芳,夏正伟

55.高校负债问题的理论透视和化解思路 汪来喜

56.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误区分析 高珂强

57.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探讨 储俊

58.高校二级学院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 吴霞,孙坚,徐宏伟

59.浅谈Excel中函数嵌套的用法 孙瑾

60.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 张东方,许可,詹福建,陈松泉

61.提高高校会计人员素质探析 钱秀峰

62.How to improv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夏红菊

63.浅谈学科队伍建设与学科设岗 强洪夫,马洋

64.对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刘桂芳

65.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张毅

66.关于网络教育质量问题的一点思考 薛晓燕,袁灵

67.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彭仙娥

68.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李东园,王莹

69.浅谈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 吴芸

70.高职教育实训课程的开发流程探索 沈敏艳,李良德

71.教学案例开发"成都统一"乡村市场分销运作 范莉莉,余江,刘新华

72.试论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动员机制 文斌兴

73.依靠科教良性互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张智,罗润林

74.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敖崧

75.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和对策 宋志坚,曲晶升,冯慧敏,刘浩

76.当前经济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分析与探讨 尹宗毅,张宏标,许海媚

77.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推进信息化教学 赵世宜,刘伯蕤

7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高度关注生活世界 吴威威

79.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 薛晓华,陈大鹏,杨金兰

80.对外语教与学的再认识——传统的办法,新的理念 李蔚华

81.刘固联合小学在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田秀荣

82.浅谈构建师德师风 张珊莉

83.浅析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 王琳,谭凤训,刘静,朱兆亮,侯树国,武道吉

8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斌

85.论中国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梁颖萍,赵安源,梁慧萍

86.我国大学品牌认知与塑造 韩国良

87.日本德育对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 刘振中

88.教育技术学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芦丽萍

89.浅谈高校德育价值导向及其实现 蒋涛涛,王正坤

90.PBL教学模式在中药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适用性 琚辉

91.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吴芳,王金沙

92.综合英语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 廖顺珠

93.参加各种设计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孙慧莲,陈广秋

94.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分析研究 施绘程

95.论大学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 史洁

96.公共英语课堂提问-积极反馈模式研究 江莉

97.浅谈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李玉禄,王曼

98.对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社会学思考 吕国升,金天星,吕屹

99.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 王经文

100.影响中职生顶岗实习心理问题因素及对策研究 梁刚

101.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赵凯雷

102.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杜宪增,陈兴军

103.高校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整合分析与研究 王华东,邢林芬

104.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赵文晶,树学峰

105.提高专业课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 吴锦铸

106.高职课程开发的思考——以《吸毒违法行为矫治》课程为例 李岚,黄焕

107.PLC仿真教学系统及其应用 祝红芳,方元春,马栎

108.《计算机控制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毛建东,于军琪,何波,孟月波

109.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生物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李西腾

110.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王兆炎

111.信号与系统课程及实验教学管理 王新,李从利,罗军,高兴荣

112.案例教学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任国梅,康大友

113.面向东盟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实践教学构想 谢海娟,尤谊

114.也谈多媒体教学-以机械精度设计与测量为例 吴作伦,张海天

115.试论工科研究生学术创新培养 王霞,郭了萍

116.中美"大学物理"教材比较的研究 冯灏

117.将数学建模融入微积分教学的探索 田添,张洪斌

118.高职高专《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吕维体

119.本科物理师范类学生讲解技能现状调查研究 石磊,Shi Lei

120.《生物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探索 刘昀,郑易之

121.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周小娟

122.一种单信道无线多机通信的实现 冯筱林,丁红

123.B/S和C/S混合模式基于PBL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 庞淑侠,李明

124.面向流程工业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 董金善,顾伯勤

125.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 刘丽,郑佳

126.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探索 刘建,夏承遗,汪日伟,苑静中,孙世温,徐光平

127.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几点体会 张秋娜,肖继先,刘琳琳

128."数据结构及应用算法"精品课程建设实践 朱明,尹东,顾为兵,袁平波

129.基于软件工程过程的C语言项目训练 邱建华,熊耀华,郭玲

130.浅谈汽车车载CAN网络技术 符海华

131.选配数学习题原则及流程 赵彦堂

132.基于UG参数化的产品优化设计 陈兆荣

133.快速准确绘制单跨静定梁内力图 胡拔香

134.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 申屠旭萍,高永生,张明洲,俞晓平

135.ERP沙盘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杨德岭

136.离子液体在萃取有机物中应用及展望 姬登祥,计建炳,裴文,章连众,于凤文

137.工程研究应用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佟威,嵇启春,贾媛

138.留数定理在定积分上的应用 肖贤春

139.高校工科专业教学实习改革探讨 王春涛,刘松平

14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验课设置探讨 梁鹏,唐国强,吴群英

141.浅论公共行政伦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王世俊

142.上的国际政治因素探析——《政治学原理》学习心得 葛诗明,李百齐

143.从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走向舞台艺术 高莎

144.从营造艺术氛围到树立剪辑意识 周浩峰

145.长沙高校绿地植物造景调查与分析 陈霞

146.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探讨 张兵,张建生,黄文生,孙俊

147.朝鲜族民间舞蹈的特征 白松株,刘航束

148.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贫困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 孙孝军,王福刚

149.论高等服装设计人才能力培养的系统化 徐蓉蓉

150.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三贴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以"三贴近"原则来提高实效性 张毅萍

151."同一个世界"-赛珍珠作品价值的根本体现——浅析赛珍珠"跨文化思想"中的唯物辩证主义 王大维

152.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装备制造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汪克夷,张爽,马倩

153.我国在职人员英语学习需求分析 刘凌云,王淑雯,刘慧

154.水声通信环境下协作分集的伙伴选择 荣雯皓

155.机械加工中刀具的使用技术 周文兵

156.大学校园为什么会流行"流行音乐" 于大江

157.浅谈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和方法 王国良

158.高校排球激导式教学促进学生健康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 李智敏

159.第二信号系统在武术套路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陈艳萍,覃明路

160.浅析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李晔

161.浅论图书馆电子化时代的馆员素质 李军,邵斌

162.学术期刊文后参考文献引用之我见 赵莲英

163.浅谈哲学思维与大学生素质 王金玲

164.浅析古典舞剧目在古典舞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吕静

165.闻一多诗歌的唯美主义特色 谷秀鸿

166.设备管理中条形码的应用 江远民

167.分析罩杯结构和造型的关系 杨雪梅,周小燕

168.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徐香梅

169.对跑的技术核心的研究 徐登喜,叶吉波

170.HP(M)空间的内插定理 高秋菊

171.符号之符号:语言中介支撑下的货币 孙露玉

172.《作物栽培学》课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探索 赵燕

173.论英汉语言的共性——从"上"、"下"方位隐喻谈起 李桂春

174.恩施州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本地区高技能人才浅析 李木

175.高师音乐教育新理念的探索 柴伦党

176.关于教学质量和一个研究课题的设计 刘晶,樊静波

177.高校校级科研项目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徐静

178.船母谐声关系的语音统计分析 阳蓉

179.管鲍多媒体电子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 管嫄,Guan Yuan

180.放射科在职护士培训体会 林芝宇,李雪,熊坤林

181.面对"三本"学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杨帆

182.浅谈图形创意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林海

183.试论创新高校学生会运作模式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张磊

184.数据流诊断电控发动机故障方法简析 田兴强

185.高校辅导员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张健

186.无效合同辨别及处理 陈春安

187.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 应时彦,彭宏,梅一珉

188.构建与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途径 胡征力

189.体验式管理,传递爱与责任——90后大学生管理重心探究 曾晓泉

190.采用综合教学法,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刘俊红

191.浅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周军

192.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于耀华

193.初探高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 李静

194.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 蒋艳杰,黄兆嫒

195.对《统计学》教学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祝刚

196.干旱区绿洲学特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张凤华,杨乐,庞伟,王开勇,潘旭东

197.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 刘卫民

198.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 夏义全,张雪梅

199.对建立我国专科医师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 崔太根

200.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的几点认识 李叔娥,周桂香

201.建筑计划学在建筑教学中的应用 赵晖,白山,焦惠毅

202.教师全程控制,学生全程参与,师生互动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胡东辉

203.论社会转型期高校师德现状及建设 许扬榜

204.民办高校学生处分权行使研究 宋刚勇,沈洪科,胡晓飞,赖阳星

205.浅论高校文秘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王江华

206.浅谈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的管理与防范 章璋,马海兵

207.融合——浅谈传统图形符号与现代标志设计 吴蔷薇,徐波

208.生物课程改革的教学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邱宗波,王林嵩

209.言语行为与翻译之阐析 屈纯,李莎

210.个性化英语学习探究 马晓梅,徐素云

211.以科学发展观促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吴勃

212.深圳市都市农业思考——之二:加强政策倾斜以发挥非农产业的优势发展都市农业 王先琳,符江波,陈利丹,王翠叶

213.面向企业需要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戴秋莲

214.加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岑伦,潘宁敏

215.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张树丽

216.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实践共同体的问题与对策 蔡旻涛,林贤吟

217.医学微生物学虚拟实验网络趣味软件的实践 杨致邦,王政力,迟晶,董文辉,邸婧

218.基于"前店后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扬州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胡章鸿,刘小中

219.着力搭建发展平台,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梁祖菲

220.基于《中图法》的分类号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原,钟子强

221.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 韦幼玲

222.联合作业分析和工序平衡技术在汽车装配生产线上的应用 王洪广,陈善球,张丽丽

223.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 张义贤

224.我校港航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朱惠君

225.使用中继实现校园网多VLAN环境下的DHCP服务 张立新

226.浅谈SIMPLORER在电子类专业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施晓东

227.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促进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王太霞,于广丽,孙华,师学珍,李景原

228.前景璀璨的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 马喜锋,郭红

229.概率统计教学的几点感悟 倪艳

230.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 赵艳明

231.在跳远起跳技术中应用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的教学实验研究 杨帆,李露波,王伟

232.图书馆两种国外全文电子数据库的比较分析 张琳琳,梁茹,汤志云

233.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卢鸿进

234.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 谭迪雄

235.区域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指标选择 陈艳秋,郭琨

236.地方财经院校保险精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于卓熙

237.地方院校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模式 谭凤训,武道吉,王琳,刘静,朱兆亮,侯树国

238.艺术类研究生学习方法探讨 唐倩

239.落实三个注重做好军校学员学习引导工作 季现中,敖宏奎

240.发挥医学继续教育优势,提高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水平 张少华,何志超,梁琼芳,莫少娴

241.牢固树立四种理念加强军校学员队科学管理 丁红全,张卫国,陈叶强

242.高职院校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探讨 申剑飞

243.关于《中医药资源与开发利用》课程考试方式的探讨与思考 张琦,伍红贤

244.新时期工科院校专业教师的素质与责任 ,丹,郭黎演

245.践行科学发展观与独立学院特色办学研究 孙昀

大学生艺术考察报告范文5

关键词:美术教育研究、方法学、方法论、发展趋势、脉络、价值

A中图分类号:G40 - 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方法学是1637年由笛卡尔提出的哲学观点,并在西方得到广泛的推崇,笔者将其基础定义理解为;一门学问采用的规则、方法与公理,一套可实现目标的做法及一种特定的做法。美国韦氏大词典[①“韦氏大词典”作为《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的习称,参考自《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1492页。]①对方法学的释义为“在某种知识领域上,对探索知识的原则和做法而作之分析。”方法学的通用概念是:在某一门学问或所要探索的知识领域上,对所使用之个别方法加以整合,比较,探讨与批判。以方法学为理论背景的各科科学学问都有着自己特定的结构体系,譬如医学方法学、法律方法学、设计方法学等,学问的方法学包括能够支持这些方法之准确性原理。而美术教育的研究,应该也有属于其本身的方法研究体系,即美育方法学。且所涵盖了一系列已编撰好的美术教育建议方法,包括标准美育信息材料,正规教育程序、工作表与图像工具等的总和。

近年来美术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融合方法学体系的美术教育发展原理,并非单一解决美术教育问题的某一办法,它是一种具有学术方法精神的理论知识背景,是科学态度与人文背景有效结合的成果。笔者将它视为美术教育学科学术拓展的命脉。要使美术教育研究方法学规律化、妥善化,首先以统计学为基础,整合了近年来有关美育研究方法的理论信息材料与相关文献,美育研究论文及著作内容分布;

表1 20 年来中国美育研究论文和著作内容分布

以思想史为美术教育研究方法

中国美育思想史、西方美育思想史和美育思想史是三大主要内容。美育思想史著作的写作范式表现为以美学思想史为蓝本,分别阐明每一位美学家的美育思想。在此类著作中凸显出古今教育的差异。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以讨论儒道两家思想为主,而近现代美育思想的论争焦点在梁启超、和王国维。西方美育思想则重点在席勒的《美育书简》上。这些著作提出;梁启超的趣味教育论开启了中国美育的道路,同一时期的王国维基于西方哲学的“知、情、意”三分法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基于当时的西方教育发展成就与国情推动了美育的制度化。[[1] 王晓旭,孙文娟,郭春宁.1990年-2010年中国美育研究脉络 [J].美育学刊.2011.6(2);1-11.][1]21世纪以后对中国美术教育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几乎是90年代的3倍。学者们以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为中心,进行深入解读与现代性阐释。其中也不乏一些以南宋程朱理学为基础的论文代表,如潘立勇在《朱熹人格美育的化育精神》中提出,朱熹人格美育的化育之道主要是承继儒家的传统命题。

以思想史作为美育研究方法的例证不在少数,近年来逐渐攀高的中国美育思想逐渐改变了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趋势,这种改变是源于以思想史为研究方向,推进了美术教育研究多元发展的应证。以思想史为切入点的资源整理方法是最普遍的美术教育学科方法论途径,有助于为美育研究提供广泛的理论知识。也概括了一部分以伦理社会发展为背景的美术教育知识体系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方向。

以原理为美术教育研究方法

原理的研究方法是美术教育方法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支脉,它与美术教育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原理揭示了美术教育的内在属性,它将观念与动态程序连接起来,并形成一种规律。原理是模式的导论,尽管我们不断更新研究模式,但始终需要原理作为支持,另外,原理决定了可行性,使研究对象不脱离社会与自然环境,而这种无法避免的种种联系,使美术教育原理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细化与规范原理的内容,深入原理的内在属性,将使美术教育方法论更实际切入美术教育研究的核心。

正确的教学方法,受多方因素制约:第一是正确的美术教学任务或目标;第二是优秀的教材教科书;第三是教学执行者―――教师的全面素质;第四是教育对象学生的心理、认识和思维全面情况。这四方面原理都从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方法的制定和运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教学方法是属于静态性质的方法,有一些教学方法则是动态的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 发现法”,意即,引导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有关材料,亲自去发现结论或规律而成为“ 发现者”;即为动态的教学方法。美术教学中要善于将这两种方法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2] 王雨中.美术教育方法论.[J].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7.7(99);175-176.][2]原理的认识角度能够启发引导发现与建设方法,并促进合理改善美术教育教学体制。

美术教育原理研究方法还涉及了美育的性质与任务;内容与形式。从检索结果看,近十年不少学者在原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有一种开拓性的共识。如拉尔夫・史密斯著、滕守尧译的《艺术感觉与美育》( 200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凌晓蕾主编的《艺术美育》(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爱萍主编《美育与艺术欣赏》(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7 年) 等,都认为美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它通过美开启人的心灵,以一种熏陶而非灌输的方式对人的内在素质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育行为则是美术教育的实践形态,在高校中展开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术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的现行体制中,美术教育是必不可少和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1]

以实践为美术教育研究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所创立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论。应证这种方法论的基础正是实践活动,同样,在推进美术教育研究的进程中,实践活动仍然是验证学术知识的重要途径。

以《美国哈佛大学课程体系改革考论―――哈佛通识教育( 美育类) 实地考察报告之二》[[3] ,傅晓微.哈佛课程体系改革考论―哈佛通识教育(美育类)实地考察报告之二. [J].美育学刊:美育实践研究.2011.6 (2):51-60][3]为实例,研究高等学院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方法,为我国高等教育美育实践方法研究提供参考。美育类课程作为哈佛新课程体系的缩影,从以“学科”为分

类标准,到以“需要”为分类标准; 从重理论研究方法,到重审美对象“是什么”和“为什么”,“连接”大学院墙内外、学生现在和未来,实现了从美术教育到审美教育的跨越。

尽管美国和世界许多高校把哈佛核心课程体系( Core Curriculum System) 视为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模板,但哈佛最新课程改革的首要动因,恰恰是看到这“模板”显在和潜在的弊端。哈佛大学摒弃全球众多高校趋之若鹜的核心课程体系,追求更完美的课程体系,既来自俯视全球的霸气和视野,又来自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这些哈佛精髓,完全可以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找到同样的文化元素。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积弊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积极因素。

哈佛课程体系改革是从自身多维认识到实践过程的衍化,再次宣告了它放眼世界的雄心,从研究实践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中国在1990 年先生逝世50 年之际,李祥林的《中国近代美育体系的创导者》指出,蔡先生曾言: “美育的名词,是民国元年我从德文FsthetischeErziehung 译出,为从前所未有。”真正从理论上使美育系统化,在实践中做出显著成绩并有广泛影响。[][1]而当下国内不少学院的美育体制改革也常以旧识推新学,但新学并非是由当下美术教育现状所催进的学术研究方法,实为扩充研究方法而学习、引用、采

纳的诸多办法,其结果大多是改变了学术

路径,而未改变学术研究的大格局。意识

表22009年哈佛新课程体系

寻找美术教育学科交叉点研究方法

有关于寻找学科交叉点的方法,一直是学者们推进学术的重要办法之一。现也有 “跨语境”美学的研究方式可成为美术教育学科探索研究法之参考。如比较受推崇的《高居翰中国美术史文集序》,它说明了学术研究可通过外来参照系的对比发现自身研究领域的盲区。近年来比较显著的学科交叉点是美术教育与语言语义学,美术教育与统计学、美术教育与生态学、美术教育与心理学、美术教育与图像学、美术教育与现象学,而相对传统的学术焦点是美术教育与文学、美术教育与哲学、美术教育与社会学、美术教育与逻辑学等。

以寻找学科交叉点的美术教育学术研究方式极大程度的丰富了学科内容,并为找到新的学术领域和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从美术教育与学科交叉研究分布法的要义来说,所面临的问题的关键是学术价值的体现。在这种研究方法逐渐成型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学术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如:李欣人在《席勒美育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及其当代意义》中指出,席勒美育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和“人性复归”理论的提出。赵伶俐《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和创造》偏向于科学化、量化的研究,把美育目标所体现的观念意识和知识分解为一系列的行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在懂得和了解基本的美学、美育和美育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掌握运用美的规律去进行自我人生的理想设计、形象设计和生活设计的方法。[][1] 但也有弊端,如范景中教授就曾经担忧“这种研究以常识碎片的拼凑而扼杀了美术史的魅力,也淹没了智识的光芒,导致了巧取之伪问题泛滥意一时”。而在美育与学科交叉分布研究方法的观念里,可以以笛卡尔在《论方法》中提出的四条理论作为依据:1.普遍怀疑,将一切可疑的知识圈出,剩下绝对正确的内容。2.将最复杂的事物转化为最简易的事物,例如将精神实体化为思维,将物质实体化为广延。[①笛卡尔“第一哲学”特有的哲学术语。就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 即物质的空间属性,即所谓的长宽高, 凡是物质必然占据空间 , 这就是广延 。]① 3.用综合方式从简单事物中,获得复杂事物。4.尽可能累计全面,复查周全,以确定毫无疏漏。这样的思维虽未必适用于美术创作,却可为美术教育方法学系统的形成提供参考,如,将第一条用于学科交叉点的寻找过程中,可相对减少无关知识对学术主题的干预;第二条则利于我们看清多维复杂事物,直击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的本质与核心;第三条则利于美术教育与各学科知识体系相互碰撞、促进与发展;最后一条则适用于检验学术成果,为成果的实践和学术价值的体现创造可能。

2.5 美术教育部门与学科建设研究方法

近年来不少学院致力于学科探索,潜心研究美术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材教法,也有的部分学者特别关注师资建设。在美育课程的目标方面,李开玲、孙景曾在《大学美育课程论略论》中从美术教育的大局观角度提出了具体的美育目标论与课程论,认为美术教育的目标有三个: 第一,现代化的忧思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教育的使命; 第三,促进生存方式重建。美育课程的功能层面,邢云提出了美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认为美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从师资队伍建设上,特别突出的有孟繁梧从师资的自然状况、素质状况和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完整的知识体系、较强的艺术教育科研能力、更强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从艺术管理的课程设置来建设美术教育的新学科。艺术管理[arts management or arts administration]是一门新兴的辅助学科,它顺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和学院制美术教育普通学科相比,它与社会的关系更为密切。艺术管理者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为艺术家营造富有成效的创作环境,提供最佳机会发展其艺术;另一方面,要将由此而获得的成果呈现给理想的观众,为其艺术体验准备条件。在过去2000多年里,艺术家曾自行担当这个责任,而当艺术创作及其展示成为一种生产与营销机制时,人们认识到,艺术组织的领导与管理需要专业技巧。[[6] 曹义强.艺术管理的观念与学术状况.[J].新美术.2007.3(28);4-15.][6]“艺术管理是一门将文化政策、文化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博物馆学和艺术史与管理学结合的操作性学问。艺术管理者需具备商学、财经、经济学、心理学方面的技巧,才能胜任其工作。”这个观点是2007年由曹义强教授所提出的,以他将学科建设中的普遍方法与艺术管理学科特性结合所得出的学术观点来比较我们在以常人方法学取向的角度研究美术类的学科建设,过程中极易忽略学科的特性,我认为曹对艺术管理学科观念见解很值得我们借鉴。回顾一下常人方法学的特征有:1. 行动的权宜性( conting ency) 与规则的说明价值。2. 行动的场景组织与局部索引性。3. 行动的反身性和可说明性。4.研究方法的“独特适应性”。[[7] 周斌.教育研究中的――常人方法学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21):9-13.][7]研究人类社会生活是学术者不可忽略的要素,在美术教育研究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常人方法学,但常人方法学并非作为我们学科发展的拼图之一,而是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参考。且无论是以与美术教育相关的学科发展角度出发,或者依照社会功能变化的不确定性,在美术教育部门与学科建设研究方法中,仍需具有潜在随机性。

3. 美术教育研究方法学趋势

近年来,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的趋势十分明显,1.逐渐脱离纯理论的研究方式向实践迈进。2.是针对院校性质的改善内容、目标、教材、方法、评估体系。3.是对美术教育与美学关系的进一步深入。5.隐性课程体系与交叉学科的开拓与探究。6.随着社会自然环境与人类意识的改变,发展数字化和实验性教学。对于美术教育研究的发展而言,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如在《高居翰中国美术史集序》里,我们发现跨语境研究为美术和美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参照系,这种外来的参照系往往能照亮容易处于盲区的问题与领域,高居翰善于默记大量的图像,他对视觉材料的评述,具有图文互证的效果。

从总体趋势来看,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成为一个单一途径而迅速发展,但从方法学的角度看,它们并未形成一个具有稳定性规律的方法体系,常态单一的方法无论是来自于东方的哲学观照,还是出自于西方思维的能量,都无法满足美术教育研究发展的未来格局,避免学术者尽可能不落入一种本位主义,如致力于完善美术教育方法学的研究,可综合文献与数据整理,结合社会学、统计学和哲学等探索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的形成与结构、普遍特征与内化逻辑、理序与稳定数据、变化与自然反应等,以至于美术教育研究的方法本身集成一套具有学术价值的参考体系,对美术教育研究的学术方法具有创新、预测、评估等功能。

大学生艺术考察报告范文6

关键词:通识教育;文明危机;发展方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03506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大学教育观。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由一批欧美学者针对大学学术分科过细、知识严重割裂的状况而提出。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与国外成熟的通识教育相比,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2011年10月,重庆大学以建筑城规学院为试点,以经典阅读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正式拉开帷幕。由国内外学术界和通识教育界著名学者组成的授课团队,以高质量的讲座为起点,向全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笔者以此为契机,结合建筑专业的学科特点展开分析和阐释,对通识教育的发展方略等内容进行了深度思考。

一、通识教育的涵义

卢梭曾说:“在使爱弥儿成为一名军人、教士或行政官员之前,他先要使他成为一个人。”[1]学者王国维先生提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2]。关于通识教育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1945年),文中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中国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国内外有关通识教育的表述之后,对其内涵作出了初步建构,“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3]。二、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背景

(一)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发展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指导思想。一是秉承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由教育传统,轻视甚至完全排斥专业教育科目。二是强调高等教育专业化,甚至把高等教育与专业教育完全等同。三是主张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4]。然而也有例外,宾夕法尼亚大学从建校之初就把通识教育提到战略高度,视其为学校的灵魂,是实现学校育人理想和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中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专业教育体制,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构成了大学体系的主体。把莫斯科大学建筑学专业的计划大纲移植到中国,学制5年,课程安排分为3个部分:政治、体育、俄语、微积分等公共基础课;素描、水彩、雕塑、投影几何、阴影透视、测量、施工技术、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工程结构、力学等专业技术基础课;建筑历史(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营造法、西洋建筑史、俄罗斯苏维埃建筑史、中国美术史、西洋美术史)、建筑物理、给水排水、暖气通风、建筑初步、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等专业课,另安排认识实习、工地实习、古建筑测绘实习等[5]。全部课程多达50余门,课程繁杂、时间窘迫,学生超负荷地埋头苦读,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得到了最大程度地调动,但是,这样的结果导致学科的偏重性与选择性不强,内在的连贯性和连续性缺乏。

(二)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挑战

1.过早选择专业,通识教育辅助学生选择专业的作用微弱

中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不再是精英教育,其根本任务不仅仅是在单一专业上为学生作准备,更强调综合素质及能力。美国约翰·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如果一个人是明智的话,他就不只是能更好地谋生而且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因为一个人必须不仅为工作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工作变换做好准备。”事实上,目前中国高等院校学科定位与发展有所偏离,实行的是以专业教育为导向,强调专业科目的训练,课程的开设缺乏弹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进行自主选择、自我规划。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曾指出:“如果要给当前中国大学“挑刺”的话,除了中国学生讨论少、提问少、质疑少外,另外一个就是让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太早了”。过早地开展专业教学,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国外在选择专业方面的做法已有相当成熟的经验,新生入学后不确定专业,先学习1~2年的通识课程,再选择确定专业。通识教育在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方面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使他们在跨专业的通识知识中寻找到了自己的选择。

2.发挥通识教育在文明危机挑战中的本位作用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第一次中国文化论坛提出“文化自觉”,21世纪中国崛起是一个事实性的现象,但崛起是什么崛起?仅仅是原子弹、航空母舰?这些不是最重要的!崛起的中国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科学教育的兴起是人类文明和教育发展的进步,但是,当科学教育占据主导地位之后出现了文明危机。杨振宁先生从文明危机的角度反思到底什么是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公民,到底什么样的人是中华文明共同体的传人。致力于推动中国通识教育的甘阳教授也指出,西方通识教育应对的是20世纪西方文明的危机,其目的是捍卫“西方文明的认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接续断裂的文化传统,是加强中国青年对华夏文明的认同。反思国人的道德文明,复兴人文教育提到教育界乃至社会议事日程,发挥通识教育在应对人文精神缺失挑战中的本位作用刻不容缓。

(三)通识教育发展方略思考

对高校而言,通识教育发展方略是一件大事,做得好将极大改善教育效果;做得不好,将浪费人、财、物力,甚至陷入误区。

1.科学架构课程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课程结构上,以美国大学为例,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主修课、通识课程、自由选修课三大类。其中通识课程按照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顺序而编排设置。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有四种实施类型,即分布必修型、核心课程型、名著课程型和自由选修型。分布必修型明确规定必修领域、课程门类或最低学分,课程多为入门课程,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该模式易于管理,对学校实施条件要求相对较低,是美国和中国高校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核心课程型明确规定必修领域,但与分布必修型不同,它打破了传统的按学科设课的模式,强调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非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该课程中跨学科的内容分量大,重视加强有关道德、文化、艺术方面的培养,但要求开设课程多、质量高,只有极少数高水平大学能实施,如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著课程型是美国个别高校采用的特殊类型,其目的是实施自由教育,课程选用各领域的名著,主要以讨论课为主。自由选修型,院校不作特别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修读[6]。

目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缺乏有机性,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上应有别于专业性或职业性的课程。不同的学科门类,由于其专业区别,需要开展通识教育的内容理应有所不同。对于文科学生,一方面应多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还要重视通晓本专业之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于理工学生,应该在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知识的同时,重视本专业之外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广泛,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MIT工程学院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学习8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占学位课程总数的20%;主修文科的学生学习占学位课程16.5%的自然科学课程[6]。

不同的学术训练造就不同的人才。任何学校都应结合实际,根据院系的构成特点、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等,优选适合自己学校状况的通识教育实施方案。

2.科学组织课程内容,实现全面协同发展

首先,课程内容设置涉及广度和深度以及具体的内容。从内容选择上应减少知识化趋向,凸显特色性。从宽度模式看,开设一些看似丰富的课程,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把各种导论、通论、概论误认为是通识课的主流,实则是简单地从一个狭窄领域走向另一个狭窄领域,最终缺乏知识的连贯性以及融会贯通的认识;从深度模式看,选择以人文熏陶、思维训练、学术对话为主导,找寻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建立处理不同学科信息和概念的认识。因此,内容上做到求数量更求质量。甘阳教授指出,通识教育的内容应以中西文明的经典为核心,“给20~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从目前探索经验看,阅读经典的方式实现了一种从大而全到小而精的转换。经典的内容立足于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历史性根基,通过研读经典著作而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根基,汲取和掌握人类共同的文明财产。这正是弥补国人文明缺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往往一门课一个学期只读一本书,让学生形成真正的学术素养。事实证明,这些课程正是名校的精华所在。合理处理通识教育中的“宽度”与“深度”问题,取得全面的和谐发展:前者意味着学生不受专业的限制,后者意味着要挑战学生能力的极限,培养深入事物本质的能力[7]。

其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有非基础性的一面。中山大学哲学系刘小枫教授指出了通识教育面临的一个现代教育的悖论,即教育的现代化,首先就是教育的大众化和技术专业化,读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大众化),但在大学学习的是实用(技术)性知识。于是,受高等教育绝非意味着品德和人生理解上的长进,而是技师匠人的培养。这是一个关于人格提升与技艺长进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此,哈佛大学在2004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且可以实现相互渗透并相互转化[8]。针对文、理、工科的学生,结合他们的知识背景进行有甄别的开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通识课程包括定量推理,这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具有理性分析的意义,以简单的数学和统计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9]。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起到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识教育通过推动专业教育而获得新的内涵。再如,建筑史课程目前仅仅面向建筑学专业学生开设,而对建筑学专业之外的建筑相关专业学生而言却相对陌生,但对他们而言,获取建筑文化的认知十分必要。了解建筑产生的本源,了解建筑与时代、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广阔的历史观,对于建筑师们明确思索的方向、找到解决途径大有裨益。建筑史将为他们提供了一条专业之外的道路。

最后,通识教育的内容要以知识的发展变化为基础,紧跟学术研究新的发展动态。

3.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实现内核的有机生长

通识中的“通”,其本身的含义不是通才的“通”,什么都知道仅仅是指对信息量的消化,而是指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10]。这需要对课程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密考量,需要成立专门的团队开展研讨。

注重课程设置的前期调查研究,如重庆大学现在执行的通识教育课程方案蓝本—《文理学院战略规划》,就是在教师、学生、校友、职工和教学督导等多方人士的广泛参与下,经过了一年的调查研究和论证最终成文。要科学、完整和有针对性地制订一项通识教育课程方案,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征求广大师生、校内外人士的意见。同时在正式实施前还有必要进行小范围试验,以便有机会纠正和改正不足,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

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内部的组织性、前后连贯性的规划设计。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大学本科的基础教育,应与高中课程接轨,甚至与研究生教育接轨。如在重庆南开中学,定期以“南开讲坛”讲座的形式开展通识课程,内容十分广泛、从哲学、艺术、人文、前沿科技,让学生了解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及其思维方法。从目前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情况看,多数集中在大学前两年,美国的通识教育年限已经逐步实现了从低年级走向中高年级的转变,穿插在整个大学期间。哈佛大学和京都大学组建新的学习、研究整合计划,在研究生院进行,可见,通识教育的实施已由本科层次发展到研究生层次[11]。

管理阶层工作缺位,无专门实施机构、随意性较强、师资力量不足、对整体观和全局观的把控力度不够等一系列的问题凸显,难以形成整体合力,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4.科学促进学科整合,实现文化跨越的贯通

由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目前专业划分过细、过分强调专业,培养“工匠式人才”的教育观念与实践,造成了美国学者史诺(C.P.Snow) 所称的“两种文化”的对立,培养出单视野(One-Dimensional) 的受教者。科技整合的世纪是新世纪发展的主流。日本有一门学科叫社会理工学,该学科有学文的、有学理的、有学工的,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边界问题,营造了良好的通识教育气氛,为整合实力的增强创造了条件。

日本建筑学家黑川纪章提出了“共存”( coexistence)概念,是一个在日本有着广泛影响的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12]。它是指通过相异文化之间的共存,进而相互影响产生出新的文化。具有通识的文化素质培养是必要的,在未来的职业领域能够打破学科专业的局限性与不同的人进行各种必要的交流与合作。“跨学科”概念的提出成为时代使然。所谓的“跨学科”,是在两个以上的学科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或者是在学科的边界线上生长出新的研究领域或知识领域。

哈佛大学倡导“合作的文化”。出现了在一堂通识课由两位不同专业教师主讲的现象。教师分别来自不同学科领域,课堂教学风格迥异,轮番上阵,形成互补。该课被《哈佛公报》誉为跨学科合作的典范。如果说这个例子只是合作的表层,那么,一项有关生命科学的研究计划项目展开了实质性的合作: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哈佛大学投入远远超出10亿美元的经费用于一项有关生命科学的研究计划,参与该计划的院系有文理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陆登庭指出:我们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功就在于建立了交叉学科和教师之间( 或学院之间) 的合作[ 13]。这是哈佛大学整合资源的计划,通过这样的研究合作,学生从中受益。

宾夕法尼亚大学作为早期通识教育开展的先驱,1982 年,时任校长的哈克尼在《选择宾大的未来》的正文中说到,“宾大吸引高水平学生的竞争优势来源其学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尤其是它的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不寻常的活力。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本科通识教育成为全校教师的共同责任,要避免过分强调本科阶段的职前教育,因此要通过扎实多样的基础知识教育,以使通识教育极大地丰富起来”[14]。2004年,该校校长提出宾大追求“从优秀到卓越”的目标,措施之一就是提高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这一点恰是目前国内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欠缺。

5.科学调整教学导向,实现通识的心智培养

这是一个关于教与学的导向问题。

从教的方面看,存在教学模式和教授引导的问题。减少大班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助教制度。现在助教通常由研究生担任,他们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是沟通主讲教授和学生的中间环节,采取小班教学,突出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重视讨论、研讨课的形式,这也是国外普遍采用的形式。尤其是需要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进行答疑、解惑。这对助教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要做好迎接本科学生挑战的心理准备,同时开发他们的能力,以自己的方式去负责相应学生的讨论课,助教与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思想碰撞,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趋势、新信息,有利于思维的发展。谁来教?如何在少而精的课程中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科学配置师资至关重要。如何让已经形成的知识组织结构再度开放,以融会贯通的讲授方式,让学生获得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既要有学术的造诣,教学技巧,更需要一颗润物细无声的真心。有激情、有个性、有深度的课程和有独到见解的教授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领略思想的深度和力度,帮助他们接受心智训练并享受其中的愉悦;通过一系列的学术训练,了解和思考超出其所学专业知识层面的某些超越性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15]。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外聘授课教师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

从学的方面看,一方面应培养学生从功利为导向走向通识的自觉心境。教育不能仅仅沦为一种工具,更要着眼未来为职业服务,而未来的职业是可变的,不具有唯一性。认清职业与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通识的心境。据知识折旧定律,就一个人一生所学的知识来说,在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的10%,而另外90 %以上的知识都必须在以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因此,从学生的角度看,训练最基本的思考能力与行动能力是教育的重要职责。以建筑专业为例,学院的任务是使毕业生具备专业技能,取得执业资格。成为建筑师是进入建筑系学习的主要目的,但是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社会里,人的活动空间逐渐扩大,就业范围也不断扩展,把专业视为历练人生的过程。这样的态度才是科学的态度。柯布西耶曾说:“建筑是一种心灵习惯,不是一种职业”。另一方面,恰当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智能比知识更重要”,教育的成败在于学生是否掌握了接受与运用知识的方法。通识不应该是知识性的介绍,表层的知识,学生是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因此,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并将其融入原有的认知体系,以便在众多思想间建立联系,将知识进行迁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必修领域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各个领域的所有知识,而是通过该领域内有关知识的学习,达到培养某种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每个必修的领域中,只要能够提供各领域相应的主要方法和能力训练即可。考查的内容不是读过多少本书,而是是否能够用批判和分析的方法进行研读。

三、结语

通识教育是“教育如山”思想的回归,意味着广博的底蕴。每一所大学,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校园环境、教风学风及学科优势的不同,其办学风格及培养的人才都有其各自的特征。通识教育应该结合学校特点,体现学校特色,突出学校精神。重庆大学通识教育的试点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还需要加强研究,在探索中前进,走出一条适合学校的具有可持续性的通识教育发展之路。

“弘深”一词源自1929年《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中的“当有完备弘深之大学一所”之说。“弘深”者,“宽广深沉、博大精深”也。培养的学生胸襟宽广、思想深邃、知识渊博、学术精深,成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和引领社会的精英。这正是人才培养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55.

[3]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9-104.

[4]李里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8(1):27-28.

[5]荆其敏,张丽安.透视建筑教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6]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11):76-79.

[7],傅晓微.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席哈里斯访谈录———哈佛通识教育(美育类) 实地考察报告之一[J].美育学刊,2011(5):31-43.

[8]王凤红.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J].教研探索,2011(4):5.

[9]朱清时.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外部分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与课程设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 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

[11]余东升.通识教育: 知识、学科、制度整合的新范式[J].医学教育探索,2005,4(1):4-7.

[12]余东升.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M].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13]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4]韦家朝.宾夕法尼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4 ):126-129.

[15]魏传光.通识教育的深度模式论略[J].科学.经济.社会,2011(3):68-71.

[16]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general education under the civilization crisis

DAI Qiusi

(a.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b. Key Laboratory of New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on of Cities in

Mountain Area,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