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坛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论坛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论坛论文

文化论坛论文范文1

成果类别:论文

单位: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

姓名:涂芬琦

电话:13870877086

“进化论游戏”在心理课堂的应用及思考

关键词:进化论游戏

心理课堂

高中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渐渐趋于成熟,老师家长的说教已经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心理课堂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所触动,得到释放,团体游戏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根据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团体并非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包容诸个体的“格式塔”。作为团体,它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所决定的,而取决于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关系。所以要改变个体应先使其所属团体发生变化,这比直接改变个体来得容易。要让同学们理解人生的道路各种各样,应坦然面对,人生必然要经历不同的挫折困难最后进化成人这样的道理,在高三的心理课堂上“小鸡变凤凰”这个进化论游戏触发学生是很好的选择。

新建二中

涂芬琦

高中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渐渐趋于成熟,老师家长的说教已经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心理课堂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所触动,得到释放,团体游戏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小鸡变凤凰”这个进化论游戏主要是用来让学生体验成功路上的挫折,在高三的心理课堂上我更多希望让学生从这个游戏中认识到成功的不同形式,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几经坎坷,有的人坚持到底也没能成功,面对不同的人生道路,应该持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呢?

一、方案格式:

(1)活动时间:大约10分钟;

(2)活动流程:

1.

参与者

a.

全班同学参与

b.

参与游戏的每个同学必须全力以赴,去体验其中的收获小游戏大道理;

2.

进化过程:鸡蛋——小鸡——凤凰——人类。两人猜拳赢了孵化高一层次,输了就要自动降低一层次。

3.

动作示范:

鸡蛋的造型:一脚在前一叉在后,双手交叉,手心朝外在头顶。

小鸡的造型:半蹲,两胳膊为小鸡的两翅膀不停的展开。

凤凰的造型:右手在头前方昙花指,左手在后为尾巴左右煽动,一前一后。

l

人类的造型:摆一个很酷的造型,最能表现自己个性的动作。

若有人没做其中动作也要惩罚。

组织者和参与者要好好观察别人是否正确,举报者有奖励。

(3)注意

1.

如果进行到最后还有人没有进化成人,也可以请已经变成人的同学帮忙,谁赢了,谁就进化成人。

2.参与者过程中要保持安静,只能通过造型判断对象,不同层次不能划拳,否则惩罚。

(4)奖惩方式:不遵守规则的同学在背景音乐下用屁股写自己的名字,或表演节目。

(5)游戏结果:最后剩下三个同学没有成功,一个鸡蛋,一个是小鸡,一个是凤凰。

二、体验分享

最快速度成功成人的同学A:那一刻很开心,感觉很爽。我觉得成功要快速出手,不能等,还要找准对象,要找那种看上去比较弱的同学,当然运气也是很重要的。

最快速度成功成人的同学B:我一把都没输过,有时候就是平局。主要是要观察对手,如果他表情紧张出剪刀的概率就比较高,如果他表情轻松出布的概率就更高,相应的我就可以赢或者平局。

几经波折最后成功成人的同学A:其实我刚开始是很顺利的,迅速地变成了凤凰,可就在离成人还有一步时,输了,还一输到底,到最后别人几乎都成功,我才成功了,之前心里还是有些失落的,还有些紧张,最后还是蛮开心的。我认为还是要坚持,坚持才有希望。

几经波折最后成功成人的同学B:“我终于成人了”。虽然经历好几次波折起伏,但我还是很高兴的,

几经波折最后没有成功成人的同学A:我就没站起来过,最好成绩就是小鸡,哪怕让我变成凤凰也好啊。有些失望,我有些背。

几经波折最后没有成人的同学B:最后都没有成功,不过我还是玩得很开心的。

主动帮助他人的同学:我帮助他人成人,虽然自己退化,感觉也挺好,因为我们是朋友啊!

总结:(1)这个游戏其实也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刚开始我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各自地努力变成人,有些已经成为人,有些还是小鸡。可是时间不是停留地,人也是会发展的,小鸡最终也会变成人的。

(2)

有的人很顺利,有的人可能要经历很多挫折才能成功,甚至在短暂地游戏中有人不能成功,你们会怎么看?我想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近,可曲线一定是更丰富的,甚至是更美丽的。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有些人一直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就功业有成,有些人坎坎坷坷一辈子,到了行将就木才绽放光彩,每个人都有自己地生命成长路线,享受属于自己地过程就好了。

(3)

有些人几经波折也没有成功成人,但他因此玩得最多,也玩得最开心,这也是另一种意义的成功。

(4)

有些同学主动帮助他人,最后成就了他人,却让自己退化了,他用行动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依然是开心的。

思考:

(1)班级团体心理游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然轻松的氛围,同学们的参与度很高,也很有热情。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三后,感到了强大的学习压力,有些学生可能出现一些自我否定,有些学生在与同学比较过程中产生嫉妒心理。如果在不能很好的调适这种心理状态,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疲于被动应付,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也没办法用良好的心态面对。这次团体心理游戏创造了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各种消极的情感认知在这种班级整体氛围得到释放,同班学生在游戏中的信任、支持使自我得到肯定和鼓励,学生们在这种开放互助的游戏中间,自我防卫心理机制降低,逐渐的放下了心理包袱,自信心逐渐回升,能正确地认识高考在人生中的意义,轻装对待自己的高三学习生活。

(2)再次,班级团体心理游戏中的分享和感悟,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在团体情境中,

成员之间的分享、体验、感受能够促进他们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模式的改变,

模拟社会情境有助于学习及实践有效的行为模式。在具体的分享环节中我主要找了最快速成功的,和几经波折成功的,以及最后怎么努力都没有成功的分享自己的感受以及方法,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的领悟,在听他人分享的过程也很快乐。

文化论坛论文范文2

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论”是指人把自己的本质从内部抽象、分离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为一个独立于人的精神实体———神、上帝。神不是别的,神就是人自己的本质,神的本质就是人的精神本质,神的全知全能无非就是人的理性、意志的无限扩张的结果,神的道德完善性就是人的道德理念的神化,神对人的爱就是被神化了的人的自我之爱,属神的活动就是属人的活动。神是人的本质、人的心理、人的活动、人的道德、人的希望与追求等的对象化了的综合体。

当然,费尔巴哈在揭示宗教的人本根源、强调神与人的一致性的同时,也指出了神与人也存在对立的一面。他说:“我们的任务,便正在于证明,属神的东西跟属人的东西的对立,是一种虚幻的对立,它不过是人的本质跟人的个体之间的对立;从而基督教的对象和内容,也就完全是属人的对象和内容了。”②他还说:“一个精神的即抽象的东西或神,被人拿来当作人生的法则,其结果必然造成残身和禁欲等现象。可见,基督徒世界的物质灾害,归根到底只是他们的精神的神或他们的理想。”(《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758页)但是,费尔巴哈在这里所说的神与人的对立,是指作为人的普遍性本质的抽象化产物的神与个体人之间的对立,是指作为人类的精神理想的神在“被人拿来当作人生的法则”之后,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精神理想的神与信仰个体的具体信仰行为和欲望之间的对立,而不是指人格化的神的本质与普遍性的人的本质之间的对立,更没有认为奴役人、强迫人和束缚人是神(上帝)的本质。相反,他认为,“上帝爱人”,上帝的本质就是爱。他说,“爱就是上帝本身,除了爱以外,就没有上帝。爱使人成为上帝,使上帝成为人”。(《基督教的本质》第85页)“上帝之爱人———当他爱人的时候———乃是为了人,也即为了使人善良、幸福、福乐。”(《基督教的本质》第91页)他认为,上帝对人的爱,其实质是人对自己的爱。“上帝对人的爱———这是宗教之根据和中心点———,毫不含糊地和毫不矛盾地证明,人在宗教之中把自己直观成为属神的对象、属神的目的,换句话说,在宗教之中,人只跟他自己的本质、只跟‘自我’发生关系。”(《基督教的本质》第95—96页)上帝对人的爱也唤起人对上帝、人对人的爱。“上帝的爱驱使我也去爱;上帝对人的爱,是人对上帝的爱的根据:属神的爱导致、唤起属人的爱。‘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基督教的本质》第96页)“可见,既然上帝爱人,那么,人就是上帝的心,人的幸福就是上帝最关心的事。”(《基督教的本质》第96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异化论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是自然力量、社会力量和人的本质的异化的产物。马克思指出:“只是由于一切宗教的内容是以人为本源,所以这些宗教在某一点有些理由受到人的尊敬。”③恩格斯指出:“神是什么?德国哲学这样回答问题:神就是人。”④恩格斯还指出:“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⑤“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而被用来证明上帝存在的万民一致意见恰恰只证明了这种作为必然过度阶段的人格化欲望的普遍性,因而也证明了宗教的普遍性。”⑥“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外部的自然力在人们头脑中获得了幻想的反映,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又经历了极为不同和极为复杂的人格。……但是,除自然力量外,不久社会力量也起了作用,这种力量和自然力量一样,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最初也是不能解释的,它以同样表面上的自然必然性支配着人。最初仅仅反映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幻想的形象,现在又获得了社会的属性,成为历史力量的代表者。”⑦马克思还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在宗教中,人们把自己的经验世界变成一种只是在思想中的、想象中的本质,这个本质作为某种异物与人们对立着。”⑨恩格斯在论述基督教的神时指出:“这个神本身是长期的抽象的产物,是以前的许多部落神和民族神集中起来的精华,与此相应,这个神所反映的人也不是一个现实的人,而同样是许多现实的人的精华,是抽象的人,因而本身是一个想象的形象。”⑩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异化论的基本思想是:宗教的本质在于,“一切宗教的内容都是以人为本源”、自然、社会和人都是宗教的源泉。宗教是“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宗教既是自然力量的反映,又是社会力量的反映(包括幻想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等)。神是许多现实的人的精华与抽象。“神就是人”———神是人的人格化、对象化,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

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继承了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异化论的基本思想,认为:宗教是自然力量、社会力量和人自身的反映,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神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但是,中国学者在吸收和继承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异化论的基本思想的同时,也“发展”了来自于西方的宗教异化论思想。当代中国的“异化”概念来自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工人生产商品的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劳动产品反过来统治、支配和奴役人———劳动者,即“产品支配着生产者,物支配着主体,已实现的劳动支配正在实现的劳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活动,从深层次上说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的劳动不仅没有实现“自由自觉”的本质,反而产生了异化———工人降低为资本家生产商品和占有剩余价值的工具和手段,工人成了自己所生产和创造的商品转化而来的资本的奴役对象。

可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中的“异化”概念包含这样三层意思:第一、该东西是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第二、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东西的作用违背了创造者原来的本意即目的;第三、该东西反过来反作用于其创造者———支配、奴役或者危害它的创造者。这三个方面是构成“异化”的必要条件。在这三个必要条件中,核心是“人们所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支配、奴役或危害创造者”。也就是说,如果人们所创造的东西虽然反作用于其创造者,但这种反作用有益于(至少是无害于)其创造者,或者与创造者原来的创造目的是一致的,那它就没有发生异化。只有在被创造物不仅反作用于创造者,而且这种反作用对其创造者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性的情况下,我们才说它发生了异化。事实上,我们现在正是这样理解和应用“异化”这一概念的。例如,我们现在说“科技异化”就是指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创造物,已经在很多情况下以某些方式奴役人、危害人类,人类很多很严重的问题都源于现代科技。比如,环境污染、水污染、核威胁等。再如,我们说“权力异化”就是指政府权力本来是公民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自己的权利“让渡”给政府、赋予政府官员的,为的是让政府、政府官员利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公共权力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政府官员却利用公共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严重侵犯公民的人身、财产等各种权益。可见,我们现在所说的“异化”基本上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意义上的“异化”,不同于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论”中的“异化”概念。正因为如此,当代中国人所说的“宗教异化”自然也就包含三层意思:第一、以上帝为代表的各种神灵是人所创造的;第二、人所创造的神灵(如上帝)反过来作用于人;第三、人所创造的神灵(如上帝)反过来统治人、支配人,甚至奴役人、危害人。现举例如下:

邢贲思先生在其《费尔巴哈论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原载《哲学研究》1965年第1期)一文中说:“这就是说,人创造了神,而人则成为自己的创造物的奴隶、俘虏。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这种异化出来的精神实体转而成为人的存在的统治者。”他还进一步指出:“神是人的自我分裂,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神和人的矛盾是人和自己的精神创造物的矛盾,人的精神创造物反过来成为钳制甚至奴役人的力量。”(《哲学研究》1965年第1期)随后,邢贲思先生还指出:“戕害自己的肉体的情形不仅在基督教中存在,在其他一切宗教中也都存在。”“狂热的宗教徒对于自己的否定达到了超越常情的地步。有些教徒除了接受洗礼以外,终生不沾水,他们听任虱子的噬,他们把虱子竟然叫作‘上帝的珍珠’。有些教徒发愿终生维持一个困难的姿势,如紧握拳头始终不放,直至指甲穿破手掌,或者双臂交叉放在胸前,直至残废不能使用。有些教徒用铁链把自己固定地拴在一个地方,终生不离开一步。有些教徒甚至躺在路上,让载着神像的大象踏过自己的身体。可见,宗教狂热达到顶点时,人的自我否定不仅表现为压制自己的欲望、尘世生活的要求,而且直接表现为肉体上的自我摧残、自我舍身。这样,人不仅成了神的工具、附庸,甚至成了向神献祭的牺牲品。”(《哲学研究》1965年第1期)显然,在邢贲思先生眼中,“神”已经不仅仅是人的本质与人的分裂,不仅是人的本质的抽象化、对象化,而完全成为一种“钳制人甚至奴役人”的力量。神与人的关系已经衍变成了一种奴役与被奴役的对立关系了。

又比如,王海明、孙英老师在其《宗教异化论》一文中说,“作为人道主义概念的宗教异化,指人们按照神灵意志而非按照自己意志进行的行为,是自己所进行的不是服从自己意志的、属于自己的行为,而是服从于神灵意志的、属于神灵的行为”。他们认为,类似于经济异化起因于资本家握有资本这强制力量,宗教异化起因于神灵握有祸福这种强制力量。他们以《圣经•申命记》里的摩西所说的一段话来说明人为什么会遵从神灵的意志,并以之作为宗教异化的根源。这段话是这样的:“你若不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不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这以下的诅咒都必追随你,临到你身上:你在城里必受诅咒,在田间也必受诅咒;你的筐子和你的抟面盆都必受诅咒;你身所生的、地所产的,以及牛犊、羊羔都必受诅咒。你出也受诅咒,入也受诅咒。耶和华因你行恶离弃他,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使诅咒、扰乱、责罚临到你,直到你被毁灭,速速地灭亡。耶和华必使瘟疫贴在你身上,直到他将你从所进去得为业的地上灭绝。耶和华要用痨病、热病、火症、疟疾、刀剑、旱风、霉烂攻击你,这都要追赶你,直到你灭亡。”作者还进一步指出,遵从神灵意志行为的被强制、受奴役、不自由之性质,充分体现在这段话里。

再比如,四川大学陈麟书、陈霞两位老师主编,2003年出版的作为全国高校文科教材的《宗教学原理》一书也明确地说:“这种神在阶级社会里,实质上是代表地上的统治者来统治人,加强世俗现实统治者对于现实人的统治。”“宗教之所以能通过神来统治人和压迫人,从认识论的原因来说,就是因为神是一种不可被人所感知的和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

几十年来,这种认为神强制人、束缚人、奴役人,人则受神的奴役、强制、束缚,从而屈从于神的意志而不自由的思想一直是我们的宗教观念中的一种主流思想,成为我们的宗教异化论的主要内容。在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者看来,宗教中的各种神灵不仅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而且是一种钳制人的发展、取消人的自由意志、剥夺人的乐趣的力量,是一种束缚人、强制人、奴役人的力量,甚至成了阶级社会统治人与压迫人的力量,成了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统治和压迫人民的一种工具。这就是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与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异化论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

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何以不成立

宗教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立的一种信仰体系。上帝是人创造出来的一个精神实体。上帝何以能够钳制人的发展、取消人的自由意志、剥夺人的乐趣?何以能够束缚人、强制人、奴役人呢?从以上举例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宗教异化论者认为,上帝强制人、奴役人,所依凭的是上帝握有祸福强制力量。即:“你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他必使你超乎天下万民之上。你若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这以下的福必追随你,临到你身上:你在城里必蒙福,在田间也必蒙福;你身所生的、地所产的、牲畜所下的,以及牛犊、羊羔,都必蒙福;你的筐子和你的抟面盆都必蒙福。你出也蒙福,入也蒙福。”(《圣经•申命记》(28:1—6))相反,“你若不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不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这以下的诅咒都必追随你,临到你身上……”。

我们认为,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者的这种论证很有代表性。因为,第一、很多宗教徒约束自己的欲望、遵从上帝的意志行事,的确是因为相信上帝的这类善的承诺或恶的诅咒。其次,这种类型、这种模式的训导,无论是在基督教的《圣经》中还是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以及其它宗教经典中都很普遍。尤其是《圣经》经常采用这种方式来教化人。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段很有代表性的话,到底能不能作为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的观点———神是钳制人的发展、剥夺人的乐趣,束缚人、强制人、奴役人的力量的依据。这段话是摩西所说的。这段话的本意是要“你”听从上帝———耶和华神的话,谨守遵行耶和华神的“一切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于你的”。那么,首先我们看,“我今日所吩咐于你的”都是些什么内容呢?“当日摩西嘱咐百姓说:‘你们过了约旦河,西缅、利未、犹大、以莎迦、约瑟、便雅悯六个支派的人,都要站在基利心山上为百姓祝福。流便、迦得、亚设、西布伦、但、拿弗他利六个支派的人,都要站在以巴路山上宣布咒诅。’利未人要向以色列众人高声说:‘有人制造耶和华所憎恶的偶像,或雕刻,或铸造,就是工匠手所作的,在暗中设立,那人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门!’‘轻慢父母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门!’‘挪移邻舍地界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门!’‘使瞎子走差路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门!’‘向寄居的和孤儿寡妇屈枉正直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门!’‘与继母行的,必受咒诅!因为掀开他父亲的衣襟。’百姓都要说:‘阿门!’‘与兽合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门!’‘与异母同父或异父同母的姐妹行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门!’‘与岳母行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门!’‘暗中杀人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门!’‘受贿赂害死无辜之人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门!’‘不坚守遵行这律法言语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门!’”(《圣经•申命记》(27:11—26))由此可见,摩西所吩咐于“你”的———“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于你的”都是一个社会里必不可少的,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遵守的最基本的人伦道德规范。

再看上帝的其它诫命律例。上帝的其它诫命律例有很多。比如,“不可杀人;不可奸;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他人的妻子;也不可贪图人的房屋、田地、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圣经•申命记》(5:17—21))上帝的一切诫命律例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要“爱邻人”,要“爱人如己”,要多做善事,要行善避恶、扬善抑恶、奖善罚恶,要行公义,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要像他的独生子耶稣一样,为了救赎人类而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耶和华说:‘从我眼前除掉你们的恶行;要止住作恶,学习行善,寻求公平,解救受欺压的,给孤儿伸冤,为寡妇辩屈’。”(《圣经•以赛亚书》(1:10—11))“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圣经•弥迦书》(6:6—8))我们前面所介绍的,即王海明、孙英两位老师在其合写的《宗教异化论》一文中作为其宗教异化论依据的那段话中,要求“你”听从的就是诸如此类的“话”,即以道德教诲为核心内容的“一切诫命律例”。那些咒诅所针对的就是那些违背上帝的以道德教诲为核心内容的诫命律例的人,即是那些“不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律例”、“行恶离弃他”的人。上帝的一切咒诅的目的是促使人们努力行善避恶、扬善抑恶,多行善事,多行公义。其结果也必然是有力地促使很多人(主要是那些基督教徒)努力遵守上帝的“一切诫命律例”,听从上帝的道德教诲,从而大大地提高信仰者的道德行为水准。所以,上帝的咒诅完全是一种促使人行善避恶、扬善抑恶的一种手段。实际上,诸如此类的各种神灵(如佛教的佛、伊斯兰教的真主等)的咒诅、警告乃至胁迫等,其目的都是为了促使信仰者遵循以上帝、真主等名义颁示的道德教诲。这是宗教实现其“神道设教”功能与目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独特的方式。事实证明,宗教的这种独特的教化方式的效果是很好的。就犹太民族来说,“回首民族历史,他们发现百姓何时信守上帝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国运就亨通;当人们把上帝正义、仁爱的命令忘在脑后的时候,国家就遭厄运”。对于犹太民族的这种信仰的经验教训,在《圣经》中也有记载。《圣经•士师记》教导的就是这一课题。其基本思想就是,“以色列对上帝忠心的时候,国家就兴旺;以色列在背离自己的真神耶和华去拜假神的时候,就无力抵抗周围的仇敌;当他们发现自己因此遭受苦难的时候,又回过头来投靠上帝,上帝便怜悯他们,赐下拯救者(士师)”。(《旧约概论》第70页)所以说,上帝(或上帝的代言人如摩西)的咒诅、警告甚至胁迫等完全不是对人的奴役,而是对人的警示,是敦促人们接受和遵行其道德教化的一种有力的方式。如果说,这是对人的强制与束缚,那也是束缚人们那些不道德的邪恶的行为,强制人们避恶行善;如果说,它取消和剥夺了人的意志与乐趣,那么,它取消的的是人肆意妄为、危害他人的自由意志,剥夺的则是不应有的侵害他人的乐趣。所以说,上帝等神灵的诸如此类的咒诅、警告甚至胁迫等根本不是宗教神灵奴役人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强制、束缚人的依据和表现。

至于说,导致一些宗教信徒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自我摧残,对自己的欲望进行过分的压抑与禁欲等,那只是极少部分的宗教信徒的一种不正确的信仰方式。况且这样的信徒毕竟只是极少数。我们不能依据极少数信徒的不正确的宗教行为方式而说“宗教结果必然造成残身和禁欲等现象”,更不能依据这些作法作为宗教异化的依据。上帝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的一种理想化的升华。人的本质对象化为上帝的本质之后,虽然使人们对其敬畏与崇拜,但是其目的和结果是促进和激发人的一些优良道德品质———仁爱、宽恕、信实、自由、平等、公义等的形成,是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所以,如果说“异化”是指人所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支配人、控制人和奴役人,认为宗教是奴役人、压迫人、强制人、束缚人的力量,宗教钳制人的发展、取消人的自由意志、剥夺人的乐趣。那么,这样的“宗教异化论”就是不成立的,是站不住脚的。

当代中国宗教异化论的影响

文化论坛论文范文3

多重研究视角的转换有助于对电视文化的多重认识,有助于在矫正操作的失误和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时获得理论上的高度与支持。

社会文化视角:以往对电视文化的研究常常局限于文本本身,而忽略了这一文化活动的社会过程全身。随着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演变,电视文化已走出象牙塔,融入广大民众真实生动的生活中,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的品格。作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学视角、人类文化学视角的关注,也许能使我们穿越数量众多庞杂、质量良莠不齐的电视文本,抵达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的剖析。在这其中,意识形态视角的分析尤为重要,因为一切文化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代码”。从到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学说、文化研究学派、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批评无不是这些理论的重心。

大众文化视角:电视文化所表现出的商业性、消费性、大众娱乐性、通俗性(甚至媚俗性)、技术性、可复制性、程式化、无深度感正是大众文化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体现出与电视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一致性、同质性。因此,在对电视文化的研究中,借鉴西方某些学术思潮对大众文化已有的研究成果,虽不能祈望彻底解决中国电视文化存在的问题,也不是无益的。如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使我们认识到电子传播作为生产力给对电视文化生产带来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技术进步对人造成的新的控制,认识到其意识形态的操纵性、欺骗性的一面;后现代主义理论让我们对电视文化的世俗性、扁平性、游戏性、狂欢化获得了一种哲学上的认识高度;后殖民主义理论则令我们对电视文化、大众文化中的全球化倾向、文化同质化倾向保持高度警惕;新历史主义提醒我们,以“戏说”为代表的电视文化可能导致的危险;文化研究学派以它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跨学科的学术胆识,启示我们以宏观的社会文化研究与微观的文本研究相结合,在微观的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宏观的文化研究……这些理论奠定了以大众文化的视角来审理电视文化的理论基础。

传播文化视角:电视文化与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等其它大众文化形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以科技含量极高的影像的传播与接受方式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视听文化,并对其它形态的大众文化形成强大冲击,获得了存在的独特性和优势性——影像传播文化的特性。所以说,传播学理论从电视传播的全过程来考察电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为电视文化的理论研究开辟一条更切实有效的新路。正如高鑫先生所说:“研究电视理论,首先要研究‘电视传播学’,因为电视本身就是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而存在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电视节目,统统鲜明地烙印着信息的‘印记’。因此,抓住‘传播’也就抓住了电视理论研究的根本。”无可质疑,随着从播放型到数字化、新媒介的传播模式的全新构型,电视文化将会发生更为深刻的革命,因为传播模式的改变必将影响所传播的文化本身。

艺术文化视角:商业逻辑在文化生产领域的僭越导致了电视文化的市场化、反艺术化,但并不能因此忽视电视文化的艺术特性。作为影像视听文化的电视文化,在深层次上更需要形象性、艺术性、审美性。并且,电视文化是一门综合的文化形态,需要借助各种艺术的长处来完善自身。例如电视文化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样式——电视剧:中国的电视文化和电视剧几乎是同时起步的,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播,同年6月5日,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开启了中国电视文化和电视剧的发展史;中国老百姓普遍接触电视也是从看电视剧开始的,这个现象发生在80年代中期(1985年初统计,我国已有电视机5000万台,两亿多观众,该年电视剧产量已上百部。);而电视令万人空巷应该说还是与电视剧的发展密不可分,由古典四大名著和现代名著《四世同堂》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都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不能不说明文学穿越时代的永恒魅力。再如音乐是借助旋律节奏作用于听觉神经,造成空间虚幻感的时间艺术,而绘画艺术则是借助画面作用于视觉神经,造成对时间想象的空间艺术,电视文化正是借助它们的各有所长,把本来单方面满足于人的听觉艺术或视觉艺术转化为电视文化的视听艺术,创造出一种综合时空的威力。

文化论坛论文范文4

煤炭企业是指主要从事煤炭产品的采掘、生产、加工以及辅助工作的企业组织形式。煤炭企业的主要活动有材料及设备供应、煤炭生产、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一些生产支持活动。煤炭企业既有一般企业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特定矿区拥有的煤炭资源是有限的。煤炭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随着一定时间生产开发,特定矿区拥有的煤炭资源储量就会越来越小,直至枯竭,因此,煤炭企业必须早作规划,统筹安排,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其次,煤炭企业影响力巨大。煤炭企业投资建设规模大,建设时间跨度长,大型矿区需要建几十年,投资数亿元。一个矿区可以解决众多人员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再次,煤炭企业产品单一。煤炭企业长期以来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就是煤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炭企业也需要考虑市场的各种需求,除了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优质煤炭产品,还要积极开发煤炭附属产品。最后,煤炭企业工作环境复杂,更容易出安全事故。由于各个矿井的地质环境不完全一样,煤炭企业工作环境比较复杂,这就要求企业更要有安全生产意识,加大技术开发及安全生产的物质投入。正是由于煤炭企业的特点决定了煤炭企业文化建设除了要遵循一般企业的原理,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煤炭企业规模大,影响大,要求企业要形成独特的核心价值观,还要求企业有前瞻的发展文化,努力向集中化大型化发展。要形成独特的安全文化,维护职工的生命权、利益权、发展权和受尊重权。要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和谐文化意识,维护好员工与员工、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笔者曾对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淮南矿业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及与员工满意度的情况进行调查,从工作本身,报酬与福利,管理制度与管理者,人际关系,自身成就与发展,培训与进修情况等六个维度分析了员工的满意度,分析了哪些企业文化促使员工满意度提升,并通过发放问卷及访谈的形式调查了解员工不满的原因。笔者认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升员工满意度。

二、提升煤炭企业员工满意度的企业文化策略

(一)建设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提升煤炭企业员工满意度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正如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决定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企业的价值观也决定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作出何种选择,这些选择关系所有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生死存亡。要建设可以提升员工满意度的煤炭企业文化,首先要建设员工认同并接受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要想使员工认同并接受企业的价值观,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从发展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企业科学发展,提升员工满意度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发展实践中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精神文化成果,用一些在实践中被证明确实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和员工满意度提升的价值观理念引领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处理好企业利益、社会利益与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作为煤炭企业要用“和谐”思维方式构成信念理念。所谓“和谐”,要求企业的宗旨文化必须“为了职工,为了发展,为了社会,构建和谐”。为职工,就要保证职工的生命权、利益权、发展权、受尊重权,围绕这些权益,形成独特的安全文化,行为文化;为了发展,要求企业要有前瞻的发展理念,能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把握住外部机遇,形成企业独特的发展文化,技术文化,资本文化等;为了社会,要求企业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积极化解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矿区工农和谐,形成独特的和谐发展文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引导作用,把正确的价值观入经济、进管理、塑造人。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更容易被员工认同和接受,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2.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大力传播企业价值观企业要对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及各种文化价值观大力宣传,让企业价值观深入人心,用企业的价值观指导员工的行为。煤炭企业一般都有矿工报,有的大型煤炭企业还有自己的电视台。要充分利用这些媒介宣传企业文化。比如对能够体现企业各种文化价值观的重大举措、重要政策、重大会议以及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全文刊登,一杆子交给职工群众,最大程度地满足职工的知情权;加大评论类文章的分量,开展舆论监督报道,针对安全、管理、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运用追踪报道、连续报道等多种形式,直面问题,批评曝光;反映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普通职工“走”上报纸,成为报纸的“中心人物”,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总之,通过大力宣传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价值观深入人心,不论是制定政策制度,还是平时的工作,员工的行为都能够自动和企业的各种价值观契合,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二)加强企业制度管理文化的建设,提升员工满意度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果要让员工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企业文化不是空谈的话,就必须将精神文化制度化,也就是把企业的理念文化在制度文化上生根发芽,在管理行为上结果。知行合一,制度约束,习惯养成是企业文化建设最有效的方法。优秀的制度管理文化应该以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作为煤炭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就是在保障生命权的前提下,获得公平合理的劳动报酬、发展机会及社会地位。这就要求煤炭企业要有前瞻的发展文化,安全文化,管理文化,并且这些文化要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比如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章;建立公平的绩效评估制度,关注职工的相对价值;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员工晋升制度等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还有,煤炭企业要本着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制定企业各类制度,且制度不能朝令夕改,,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从有意识的遵守企业各类规章制度到形成习惯,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制度管理文化完善,企业就更容易获得竞争优势及更好的经营业绩回报员工,使员工更加满意。

(三)加强企业行为文化建设,提升员工满意度行为文化体现企业的精神面貌,企业作风和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等内容。从企业文化的行为层来提升员工满意度,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树立企业的示范样本要以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为保障企业树立的示范样本,能够体现企业的精神和价值,应该能够引导员工的行为。所以在评估某些领导,以及选择一些模范人物时,必须要经过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估,他们的行为应该和组织的目标一致并且为大多数员工认可。要对这些被多数员工认可的模范人物和模范行为进行大力的宣传,煤炭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宣传部,矿工报,电视台,网络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让这些示范样本真正体现其示范作用并影响员工的行为,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职工的满意度。

2.要落实一些员工的工作作风建设企业文化,必须知行合一,即理念文化要和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要做到知行合一,必须要落实员工的工作作风。落实工作作风是针对工作作风不实的现象而言的,比如制定的一些政策没有从工作的实际出发,形式主义严重。有些员工口头上认同各种企业文化,行为上并没有认同。针对以上的情况笔者建议: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通过宣传教育,逐渐改变一些干部职工传统的粗放生产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上的障碍,从思想上落实工作作风。二是,政策文件的制定者要多听基层职工的实际心声,多了解职工的实际情况,让政策更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三是,要加强考核问责。对工作中出现的作风问题,应加强考核问责制度,做的好的,得到奖励,做的差的,严肃问责。对管理过程要问责到位。

3.企业要体现大气包容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面貌如果在一个在企业里,员工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说明其已融入企业,归属感较强。员工表达的观点意见可能会与企业领导层或者与企业的价值理念不完全一致,企业要有一定的包容心态,不要马上对员工进行否定,应与员工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员工的思想和心理需求,寻找可以使企业价值增值的亮点。当员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在企业价值的实现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四)加强企业物质文化建设,提升员工满意度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它包含企业形象、企业的环境、设施条件及企业提供的产品等。煤炭企业可以通过对企业物质文化层的建设,增加员工的满意度。

1.加大员工在职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企业的发展要素包括人财物技术,煤炭工业是中国使用劳动力最多的行业之一,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教育是推动煤炭企业生产力提升,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煤炭企业要在物质层上加大对班队教育培训场所进行改造,配备电化教学设备,完善教育考核制度,配强专兼职教师。让培训中心的专职教师定期下井,了解职工工作的实际情况。也可以从一线工人或基层管理人员的生产标兵或者管理标兵里推荐合适的人做兼职教师,待遇从优。通过这些方面的建设,提高员工在职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满足员工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2.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全方位开展安全文化环境建设煤矿工人最大的思想压力来自于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企业可以通过环境育人,开展安全文化环境建设。可以利用工业广场、安全教育展览厅、井下主要巷道和硐室,入井安全文化通道宣传安全文化。推行强制性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知识掌握情况随时抽考。总之,要让员工通过环境育人感受到企业注重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心,使安全文化建设由强制启动、严肃考核监管逐步走到自主管理、规范运作的路子上,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如果煤矿工人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文化论坛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影视文化也应与国际文化相接轨,不断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成果来展现本国的文化,这是每个国家传播自己民族文化的必要条件。而今只有顺应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拍出征服世界观众的电影,才能实现跨文化传播,把我国的民族特色发扬光大,在全世界树立起中国人智慧与文明的形象。本文以电影《赤壁》的视听语言来分析其中的电影文化,主要包括细节展示、人物塑造、节奏剪辑和台词设计四个方面。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沉淀中逐渐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观念,我们要本着中国电影全球化的原则,向全世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电影《赤壁》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中国文化为核心融入了好莱坞的风格,超越了国界,推广了中国文化。我们以《赤壁》为例研究其为什么在国内外都很卖座,具体在视听语言方面有哪些优势和特点,从而挖掘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彰显特色的细节展示

在电影的开篇出现的是一把锈蚀的铜剑,那些斑斑锈迹正在慢慢剥落。宝剑逐渐显露出原初的锋芒。这把古剑的纹样雕刻精美,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兵器,象征权利的争夺与智慧的交锋。接着曹操的出场镜头是腰部的特写,把观众的视线集中到他佩戴的一大串玉坠上。玉在中国古代使用时有明显的等级地位,君臣佩戴玉的规格和形制都有明确的规定。这里用曹操佩戴的玉之多凸显其至尊贵的地位,大权在握的他极为嚣张,容不下半句反对的言论,为后文一系列情节的发展打下铺垫。在第一次周瑜和诸葛亮上一阵法时,乌龟出现留下悬念。之后在八卦阵启用之时揭示了谜底,原来这种阵法源于乌龟背上的纹理,隐喻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和用兵的神奇。林志玲扮演的小乔尽显江南美女的婉约与柔媚,其服装的设计以柔和的波浪线表现古典婉约,色彩上华丽典雅。同时也不乏朴素。这种独有的凸显人物性格的纹样设计,也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在《赤壁(上)》的结尾出现了很多自由飞翔的白鸽,它们从两军对峙的江水上轻轻飞过。就好像跨越了战争飞向人类共同追求的和平。

二、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

三国鼎立时期的英雄层出不穷,但却性格迥异。电影《赤壁》抓住了各个人物身上的主要特点,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恰当的附加在他们身上,表现出对和平、自由、团结等精神的向往。在影片中首要表现的是人物的重情重义,在危难之时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共同对抗强大的敌人。周瑜在练兵时就强调“东吴军队需要的,就是齐心”,之后又用编草鞋的草告诉大家团结就是力量。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和诸葛亮本是不合的,周瑜不能忍受诸葛亮比自己更有才华。但在赤壁中的他们是彼此的知音,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在合奏的曲子中就能读懂对方的心思。在《赤壁》中除了表现英雄人物在战场上的神勇和在战术方面的智慧,还表现了不少他们的个人生活,这样就摆脱了好莱坞电影平面的人物形象,使人物更有立体感。刘备多年保持编草鞋的习惯,拿起课本教书的关羽与在战场上勇猛无敌的他判若两人,而张飞放下丈八的长矛竟然拿起毛笔也挥洒自如,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亲自给鸽子洗澡并用扇子为其晾干。这些情节不仅让三国中的人物走下神坛,成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而且在无形中融入了我国的历史文化,也是带有现代精神的历史传奇。

三、张弛有序的节奏剪辑

电影《赤壁》的节奏发展非常有规律,与好莱坞电影的节奏有几分相像。在松紧交替的节奏剪辑啊中,导演将中国的文化与故事情节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总的来看几场战役是紧张而激烈的,其中穿插了很多缓和观众紧张情绪的段落,从而防止审美疲劳。比如在紧张的练兵场忽然传来悠扬的笛声,随后摇入的几个远景镜头就像中国的水墨画,表现出大山的巍峨壮美、云雾朦胧。待笛声停止后。丢牛事件又让观众不由得的紧张起来,而为小马接生和小乔的出场又让观众悬着的心放松下来。接下来一段瑜亮的合奏非常激烈,用琴声展示了中国的古典文化。在《赤壁(下)》中主要是影片的情绪跌宕起伏,或喜或悲,或愁或忧,穿插变换,同时用两条主线叙述两军战前的准备过程。在孙权为染伤寒病去世的战士而忧虑时,曹操却大声吟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无形中也传播了我国的诗歌文化,表现出曹操豪迈的气概。在赤壁之战的到来之前,小乔尽力为风向的转变拖延时间,劝曹操喝杯茶再去打仗,通过这一情节将中国的茶文化展示给世界。超级秘书网

四、超越时代的台词设计

文化论坛论文范文6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三位一体”公式边际生产力剩余价值论

一、古典分配理论的渊源

(一)配第的劳动价值论萌芽和工资、地租理论

在价值理论方面,配第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的价值源泉归于劳动,是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渊源。配第区分了自然价值、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和实际的市场价格,分析了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力的关系,并论述了分工。但在配第的价值理论中,他混同了价值和交换价值,混同了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

在分配理论方面,配第分析了工资理论和地租理论。在工资理论中,配第把工资归结为必要劳动,而把剩余劳动看作是社会收人的源泉。他认为工资应当等于工人最低限度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如果对工人支付的工资超过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对社会来说就会造成收人的损失。在地租理论中,他认为地租就是农产品价值扣除生产资料价值和工人工资之后的余额,他考察了级差地租问题,提出了有关级差地租的两种形式:一是同等肥沃的土地因所处位置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二是相同位置的土地肥力不同以及同一土地因追加投资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在配第的地租理论中其实已经表达了对剩余价值性质的看法。

(二)斯密价值理论的矛盾以及相应的分配理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价值理论与收人分配理论。

关于价值理论,斯密最早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思想,提出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观点,同时把价值区分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认为使用价值就是特定物品的效用,交换价值表示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在考察商品价值量时,先是提出了“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但是,在进一步考察是什么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劳动怎样衡量商品的价值时,就陷人了混乱,提出至少三种价值决定理论:第一,在“初期野蛮社会”商品的价值由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决定;第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的价值不再由耗费掉的劳动量决定,而由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并且斯密把由购买到的劳动量所决定的价值分为工资、利润、地租三部分;第三,斯密还认为商品的价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所决定,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源泉”。a斯密把商品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反过来又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源泉,他这种混乱的逻辑分析被称为“斯密教条”,这也正是后来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分化的起点和根源。

以劳动价值论思想为基础,根据生产资料占有状况和取得收人的形式,斯密提出了关于三个阶级和三种收人的学说,形成他的分配理论。他把一国的全部年产物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以这三种收入为生的人形成了社会的三个阶级,即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关于工资理论,斯密把平均工资称为劳动的自然价格,也就是维持工人及其家属基本生活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或价格。他既认为工资是由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收人,又认为工资是劳动的自然价格,产生这种矛盾分析的原因在于劳动价值论在斯密那里还不成熟。关于利润和地租理论,斯密一方面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利润是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价值部分扣除工资以后的余额,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地租是随土地私有权出现而产生的;另一方面又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出发,认为利润是资本家垫支资本的自然报酬,地租是使用地主土地的自然报酬,利润和地租都是价值的源泉。

斯密的分配理论和他的价值理论一样也是前后矛盾的,既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分析了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来源,说明了利润和地租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分别凭借对资本和土地的所有权而占有了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又从三种收人决定价值的价值理论出发,论述了工资、利润和地租分别是劳动、资本、土地的自然价格,它们构成了价值的源泉。斯密这种相互矛盾的分配理论成为分配理论分化和争论的开端,而“斯密教条”则为后来分配理论的争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萨伊和李嘉图对斯密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的分化

以斯密的前后矛盾的分配理论和“斯密教条”为开端,萨伊和李嘉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发展,出现了分配理论的分化。萨伊继承了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价值思想,并由此提出“三位一体”公式,而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思想,由此形成了分配理论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两个分支。

(一)萨伊创新效用价值理论和“三位一体”分配公式

萨伊一方面批评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否定了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源泉的观点,否定了剩余价值的存在;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创立了效用价值论,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公式。

萨伊在分析生产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时,完全忽视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因素,而把要讨论的问题归结为人和物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他把参与生产的要素分为三类,即土地、资本和劳动,并接受斯密关于工资、利润、地租是交换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的思想,认为劳动、土地和资本三种要素共同创造价值。他在论述中详细阐述了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同时也创造价值,物品之所以有价值原因在于它具有效用,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唯一基础。所以在价值决定理论方面,萨伊开辟了效用价值论的先河,代替了斯密经济学理论中的劳动价值论。

在分配理论方面,萨伊也是以其效用价值论为基础,发展了斯密按要素分配的思想。他认为土地、资本和劳动三种要素都参与生产,因而都创造效用和价值,一切价值都是归因于或来源于劳动、资本和土地这三种要素的协同作用。由于三种要素都是价值的源泉,相应的三种要素的所有者都应该根据各自所提供的生产参与产品或价值的分配从而取得他们的收人,即工人应该得到工资,资本家应该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应该得到地租。萨伊的这种分配理论的核心思想被马克思称为“三位一体”公式,它向人们表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种收人是由各种生产要素所提供的生产创造的,不存在剩余价值。

萨伊虽然详细论述了效用决定价值,价值按各要素提供的生产分配给各要素所有者,但是他的理论在逻辑上存在两个缺陷。(1)既然是产品的效用决定产品的价值,那么产品价值量的大小也就由其效用的大小来衡量和决定,但是关于产品的效用如何测定,萨伊并没有给出任何说明。不说明效用大小的测定方法就无法决定产品效用的大小,效用的大小不能确定,也就无法衡量产品价值的大小。在价值理论中,产品价值大小的衡量和确定既是逻辑分析的起点,又是逻辑分析的归宿,萨伊的分析中产品的效用以及由其决定的价值在量上是模糊不清的,说明萨伊价值理论的逻辑起点有缺陷,因此也就得不到能够解释问题的逻辑分析归宿,所以在萨伊的分配理论中没有提到各要素协同生产会创造一个多大的价值,也没有说明这个价值相对于各要素参与分配的愿望来说是一定的和有限的,更没有说明在产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各要素分配份额存在此消彼长的问题,结果在萨伊的理论中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利益是和谐一致的,而对于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各阶级的斗争现象,萨伊的理论不能做出任何解释。(2)萨伊认为产品的价值按各要素提供的生产分配给各要素所有者,那么各要素所有者所分配的份额也就由其提供的生产的多少或贡献率来决定。但是各要素提供的生产的多少或贡献率如何测量,萨伊没有做出任何说明。而对于该问题的明确回答则应该是萨伊分配理论分析的逻辑基础,只有明确各要素之间分配的标准以及分配标准的可测量性,进而才能分析依照这种标准分配的结果以及结果的不平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分配理论才是完善的,才具有指导意义。萨伊的分配理论是不完善的,他只论述了分配的标准问题,而没有论述分配标准的可测量性,因此各要素之间分配的份额就是萨伊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说萨伊的分配理论缺乏逻辑基础,造成他的分配理论的不完善,他并不能真正解决各要素之间的分配问题,当然也就无法发现和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分配领域中存在的剥削和不平等现象。

(二)李嘉图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论

作为劳动价值论的集大成者,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思想,开辟了分配理论的另一个分支。

在劳动价值论方面,李嘉图始终坚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认为:W只有直接劳动才创造新价值,而间接劳动只是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2)商品的交换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量来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量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但李嘉图这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指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3)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共同作为衡量价值的基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解决了供给全社会收人的内涵和来源。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李嘉图创新了分配理论,他把生产物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三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工资理论方面,李嘉图阐明了各国、各个时期工资差异的必然性,并提出前人未曾提出过的相对工资理论。他区分了劳动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认为劳动的自然价格就是维持劳动者及其子女基本生活所必需的价格,也即“生存工资”,市场价格则是由劳动力市场供求所决定的价格,在这里李嘉图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认为工人只能得到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生存工资”,并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对生产和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在利润理论方面,他所使用的“利润”一词其实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也即利润率;另一层含义是指剩余价值。李嘉图论述了利润在长期中有下降的趋势,还从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对立角度出发,认为利润变化取决于工资的变化,和工资反方向变动,劳动生产率是利润率变化的最终原因。李嘉图的这种分析忽略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地租理论方面,他认为地租是使用土地原有的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份土地产品,地租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在肥沃程度及位置上的差别。他区分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式,并得出利润和地租对立矛盾的结论。他认为由于土地在短期内不会增加,因此地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降低地租而增加利润,国家应该发展对外贸易,大量进口国外的粮食来降低粮价和地租。

李嘉图的分配理论阐明了工资、利润、地租三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其实也就是把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这三大阶级放在了对立的位置上,揭示了他们在经济利害上的矛盾。在分配理论方面,李嘉图的分析视角有三个方面不同于前人:第一,提高了分配理论的地位。斯密的《国富论》及斯密的经济思想重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服务于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而到李嘉图这里,分配理论则成为其经济理论分析的核心。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的开头说到:“土地产品……要在土地所有者、耕种所需的资本的所有者、以及进行耕种工作的劳动者这三个社会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确立这种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第二,把分析的重点由生产领域的和谐生产转移到分配领域的阶级对立。斯密研究了生产领域中的分工和合作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李嘉图则重点分析分配领域中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人之间的对立关系,揭示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在分配问题上的经济利害关系。第三,把分析视野从微观扩展到宏观。李嘉图不单纯分析微观领域中工资、利润、地租之间的分配受技术关系影响,而且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各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和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认为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因此劳动的所有者应该参与分配而获得工资,而利润和地租则分别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凭借着对资本和土地的所有权而参与分配,这就把分析的视野从微观扩展到宏观,从社会关系和技术关系两个方面论述了分配问题。

三、克拉克、马歇尔等人和马克思对分配理论两个分支的发展

(一)克拉克和马歇尔等人对萨伊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形成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萨伊的三要素分配思想只提出了各要素参与分配的标准是其贡献率大小,但由于他没有提供衡量联合生产中各要素贡献率的测量方法,因此如何在各个协作的生产要素之间分配它们协作生产的产品就成为经济学界讨论的“收人分配之谜”。为解决这一问题,萨伊之后的克拉克、马歇尔等人,在继承萨伊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吸收了边际分析方法,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19世纪末叶,由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等人发起边际革命,其核心内容虽没有集中在分配领域,但也为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分析工具和理论基础。对萨伊的效用价值论及三要素分配论作出创新性的说明的是克拉克。与其他边际学派代表人不同的是,克拉克的经济理论集中讨论了分配问题。他继承萨伊的效用价值论,承认商品的价值是由各要素共同创造的效用所决定,同时又把生产力理论和边际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克拉克认为不仅劳动应该得到报酬,资本也是价值的源泉,也应该得到报酬。他先由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引出生产力递减规律,接着把生产力递减规律扩展到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上去,得出劳动和资本的生产力也具有递减规律,并根据边际生产力的这一递减规律得出各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率的测量方法,即各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率等于它们各自的边际产量,各要素就按各自的边际产量参与分配。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虽然综合了当时存在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等,但在分配理论方面,他仍然只是在萨伊的三要素分配论基础上,以均衡分析方法为分析工具,对要素分配理论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马歇尔沿用了萨伊把生产要素的投人和收人分配联系起来的分析思路,发展了萨伊的三要素理论而提出四要素学说,即在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的基础上,马歇尔加人了“企业家能力”这一要素。马歇尔认为各种要素的供求决定要素的均衡价格,各要素按照各自的均衡价格参与分配,所有要素分配份额之和等于生产的总产出。马歇尔的这一分配思想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分配理论的核心,他们都完全舍弃了斯密曾经提出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的剩余概念,摒弃了传统经济理论对社会经济关系和所有权制度的关注,而专注于技术关系的分析。他们都只讨论生产过程中要素投人和产出的物质技术关系,并用生产函数来表达,而其分配理论则重在研究各种要素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收人分配问题成为一个与制度结构无关的均衡价格的决定过程。

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虽被认为解决了萨伊的“收人分配之谜”而得到新古典学派的广泛推广,但是在后来的剑桥资本争论中,虽然有以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的极力维护,其缺陷却经不起以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和帕西内蒂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的质疑而逐一地暴露出来。新剑桥学派质疑新古典学派的总体生产函数中“总体资本”以什么为合理度量单位;在“总体资本”没有一个合适的度量单位的条件下,其总体生产函数也就受到挑战,而由这个总体生产函数所解释的要素的投人产出的技术关系以及由此而计算出来的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也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说明,因此要素的价格和要素的收人分配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决。此外,根据欧拉定理,还可以发现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一个很明显的缺陷是它仅适用于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不能解释非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减或递增的情况下的分配问题。

(二)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价值概念中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形成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但李嘉图分配理论中却存在着他自身无法解决的所谓“李嘉图难题”。第一个难题是价值规律同资本雇用劳动而只支付必要劳动工资的矛盾。按照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因此按照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劳动者就应该得到相当于自己全部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工资,但实际上劳动者仅仅得到了必要劳动价值,剩余劳动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有悖于价值规律。第二个难题是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价值由劳动创造,根据资本、利润、劳动之间的关系,等量资本所雇用的劳动的数量会影响到资本的利润率,不同行业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因此应该有不同的利润率。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实是等量资本能够获得等量利润。李嘉图理论中价值规律无法解释这两个矛盾,成为“李嘉图难题”。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提出“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学说,说明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等等,从而解决了价值规律同劳动者只得到必要劳动支付的矛盾。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使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更加严密,他把价值看作人们生产关系的体现,并把价值的运动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联系起来,建立起剩余价值理论,论证了生产价格理论,认为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而引起的部门之间的资本竞争,竞争规律的作用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因此商品就不是按照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价格出售,这就解释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现实性,从而解决了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在工资理论方面,马克思通过创立剩余价值理论说明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工人的工资只是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由此揭示了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在利润理论方面,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所获得利润其实就是依靠对资本的所有权而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下,资本变成一种神秘的东西,劳动的一切产品好像都为资本所有,再加上流通过程中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使得剩余价值的性质更加隐蔽,利润表现为资本所有者的合理收人;关于地租理论,马克思指出它其实和利润的性质一样,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对土地的所有权而在劳动产品的价值分割中所占有的一定份额。土地所有者既不亲自劳动,又不直接剥削工人,因此转化为地租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比转化为利润的剩余价值的性质更为隐蔽。

马克思以利润率为核心建立的分配理论首先论证了“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而揭示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分配原理,而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不再是简单的生产资料的总合,土地也不是简单的自然物,它们都是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生产的社会化过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并形成相应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马克思强调要素所有权的分配决定了劳动产品的分配。资本之所以获得利润,土地之所以获得地租,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资本和土地的所有权。因此马克思又论证了“所有制决定分配”的关系。“所有制决定分配”是“生产决定分配”历史运动的辩证形式,人类社会分配的历史发展形式表现为这两种分配决定关系的辩证运动,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这种辩证关系。

四、约翰·穆勒对分配理论带有折衷性质的整合

约翰·穆勒的经济思想被看作是马歇尔之前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带有折衷性质的大综合,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穆勒主要研究了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他认为生产规律含有自然真理的性质,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不依社会制度改变而改变,而分配规律则取决于社会习惯和法律,受人类意志支配,是一种暂时的易变的具有历史性质的历史关系。穆勒理论的折衷性质不仅在于其分析方法上企图调和抽象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方法,而且在其理论的内容和经济思想观点上也具有折衷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