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运维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运维培训总结范文1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在2013年的时候就前瞻性地提出了“全面加强管制综合信息系统运维”。经过近3年来的努力,通过“一体化运维”概念的提出及实施,改变了以往粗放型的运维管理(遇到问题找厂家),呈现出较好的态势,满足了现场安全保障的需求。下面就将具体经验进行分享。
1 管综系统的日常监控运维
管制综合信息系统由于种类较多,信息交互复杂,各系统开发背景、用户使用环境不同,造成了运维界面复杂,因此,我们引入了一体化运维的概念,即运维讲究软件监控与硬件监控相结合,自动监控与人工辅助相结合。
1.1 软件方面
化繁为简,将管综系统看作是一套系统,各个子系统是被分解成的一个个独立模块,而模块又能分解成一个一个的“作业”“程序”。架构清晰了,只要能确保这些重要的点运行正常,管综系统的正常运行就有了基础保障。为此,运维部门针对各系统的重要作业开发了专门的监控网页,设置告警分类及告警音,较好的解决了故障难发现问题。
随着管综各套系统的研发,监控网页也就越来越多,根据现场运维人员的需求,又将监控网页进行了整合,分成两级监控,第一级是面向系统,第二级是面向程序、作业。至此,软件监控功能基本成型。
1.2 硬件方面
硬件监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空管服务器设备虽然属于商用级别,但硬件故障还是偶有发生,特别是服务器均为24小时在线运行、数据量日益增多都给服务器运行带来较大的压力。
我们主要依靠第三方监控软件实现了对所有管综的硬件监控,并达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这里,重点介绍两款经典监控软件:Whatsup与Solarwinds。其中Whatsup主要实现网络Ping功能的监控,人机交互界面较好。Solarwinds主要实现对CPU、内存、磁盘剩余空间等硬件方面的监控,此项功能极大简化了值班人员的巡视检查负担,且因为预警阀值的设置,往往能够提前介入,消除了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仅2015年,通过硬件监控就成功处置了如虚拟机磁盘空间满;内存告警;固件版本老化;电池告警等10余起安全隐患。
1.3 人工辅助方面
设备监控性能再完善,最终解决问题的还得是依靠人。因此,值班人员的日常巡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技术人员要针对监控的死角、监控的重点等内容制定不同频次的人工巡视进行辅助。我们依靠巡视检查,能够解决及时发现问题,但如何能够实现及时解决问题呢?一是内部解决,另一个是外部解决。内部解决主要依靠现场运维人员的日常培训及故障经验总结,外部解决是委托给技术支持进行处置。
2 管综系统的故障经验积累
2.1 管综系统相关培训开展
首先,不能孤立地看待管综系统,对于运维人员来讲,所有的跟管制相关的信息系统都可以一体化的看待。这些系统不是孤立的,都可以看作管综系统的一个部分或者一个模块,有助于运维人员的理解及故障处理。
运维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运维体系;系统构建;信息系统
0.引言
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新世纪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是新世纪的代名词,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大了人们对信息化的高要求,同时也推动了信息化系统管理的新步伐。与国外相比,国内企业信息化系统运维体系逐渐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必须承认的是信息系统运维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系统运维体系将会得到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同时也会对运维体系的构建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挑战。因此,研究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构建,是电力企业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从而使电力行业快速的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电网企业信息系统的良好发展,缩短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差距,增大行业的竞争力。
1.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概述
1.1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关键
运维管理人员组织是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关键,不同技术的人员负责不同的工作,相互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共同实现系统的功能。除此之外,运维人员必须遵守基本准则。例如运维人员要求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需要对运维人员进行定期评价检查;加大对运维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要调动运维人员的积极性,检测诊断信息系统,并且及时解决问题。
1.2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根本
规范管理是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根本,只有按照流程与制度,才能顺利的完成信息系统的运维。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运维体系,并将运维体系制度化规范化,从而确保制度的运行。
1.3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重要环节
系统用户反馈是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重要环节,用户的反馈使运维管理目的变得更加明确,能够使用户发挥主动性,对整个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2.当前电网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现状
随着企业信息量的加大,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我国电力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信息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2.1基层技术力量薄弱
当前电网系统出于安全稳定的考虑,常常忽略基层维护人员,而是交给其他技术人员完成,其后果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使基层人员技术得不到提高,导致基层力量薄弱,不利于电网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管理。
2.2体系不健全
当前运维管理没有健全的模式,导致人员分工不明,任务不均,造成技术人员任务过重,而其他部门没有及时参与,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设相对泄后,各功能较分散,存在多次建设现象,从而不利于一体化的运维管理;缺少数据质量监控手段,不能对数据进行提前预警,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用户反馈机制落后,没有及时解决用户问题反馈,缺少主动性,降低了运维管理的工作效率。
3.针对信息系统运维体系问题的改进措施
3.1完善信息系统运维体系
良好的体系,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能够使各部门运维管理人员了解自己的责任与存在的问题,及时分享工作经验。要建立运维数据库与监控中心,为运维管理工作提供一个有利平台,从而有利于整体性的提升人员技术水平,为开展下一步运维工作奠定了基础。
3.2规范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管理
要加强制度建设,对信息系统运维体系进行规范的管理,不断完善数据质量安全保障制度,确保运维管理各项工作平稳的开展。对于运维工作人员要合理的安排岗位,对运维人员操作熟练度进行检测,根据其结果合理安排岗位。除此之外,要设置问题汇总岗位,及时处理基层人员与用户问题反馈,总结汇报给上级单位,从而有利于运维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3.3增加对运维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大对运维管理人员培训力度,要对具体模式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培训,特别是对基层人员培训力度加强。定期开展讨论会,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并调动运维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要对技术创新的人员进行鼓励。
4.结束语
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应用,实现了对电网企业信息的管理,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并将引起电力行业的巨大变革。此外,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关键,并且为电力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使得电网企业信息化系统管理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面对逐渐增多的信息数据量,对系统运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发展前景还很广阔,将来还会带来更大的突破,从而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我相信随着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
【参考文献】
[1]徐晖.在数据集中模式下电网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初探[J].电力信息化,2009,03.
[2]赵希超.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模式研究[J].电力信息化,2009,10.
[3]黄俊强,麻厚涛.网络运维与系统建设的并行关系[J].信息技术,2011,02.
运维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变电运维;安全对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TM6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网电力系统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而电网变电运维的好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直接的联系,同样也关系着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提高电网变电的运维质量,最大化的降低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时采取一些有效的检修方法,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生产安全系数的提高都是十分必要的。
1、变电运维保护存在的问题
1.1常见故障
(1)拉合问题:变电设备运行中,由于设备长时间的多次拉合,容易导致变压器运行异常化;为避免其影响变电设备导致变电故障,在工作中应加强有关设备检查力度。针对工作中的频繁跳闸问题,也可能会威胁变电设备正常运行,对此应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清洁变电设施,对其变电设备上的污垢进行及时的清洁。
(2)接地故障:为保障人员设备安全,接地方式多为负载形式,通过该形式将危险电流导入地下,但在工作中,如果发生严重负载接地情况,那其和变电设备内部短路的危害使一样的,强大的电流会使绕组发生变形,轻者使设备内部用油质量降低,重者会引起安全问题。
(3)变压器内部短路:其产生原因较多,变电设备出现短路时,其电流会对设备两端低压和高压产生强烈冲击,导致变电设备绕组压缩、变形,造成变电设备运行出现问题。
(4)过电压导致的变电设施异常运行:由于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变电设备都是没有遮挡物的,在受各种自然力量的侵袭时,其设备很容易损坏,因此,电力部门需要对此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工作中电力操作人员的操作、检测工作不到位,也同样会导致变电设备故障问题。
1.2班组基础管理薄弱,控制体系不完善
公司“三集五大”体制改革后,运维站值班模式尚处于过渡值班方式,即:省调监控中心+运维站+少人值守西宁站,人员分散且变动频繁,不利于班组管理。由于前期运维站所辖各变电站是由各供电公司管理,实行有人值班方式,人员比较集中,便于管理。班组基础管理各有一套规范,五花八门且根深蒂固,部分运维人员不能正确认识规范化作业意义,存在固有观念和习惯性思维。不少老师傅还习惯在有人站值班模式下工作,存在习惯性凭经验作业,习惯不易短期内改变。公司现处于改制调整期,业务界面划分还需进一步梳理,短时期内难以形成统一、规范。业务需求不稳定,人力资源不充足,导致运维站没有形成固定规范的运维建设标准,规范化的管理控制体系不完善。
1.3倒闸操作票的填写与编制出现问题
变电工作中,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需要在适当情况下加以转换,以充分满足变电工作需求。能对设备运行状态转换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倒闸操作票,需要工作人员在转换设备状态前期进行填写。只有确保了倒闸操作票的填写正确性,才能确保设备运行状态切换操作的正确性,如果操作票填写错误,则后续设备状态切换操作也会发生错误,设备与系统的运行安全随之受到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因倒闸操作票填写错误而造成运维工作人员触电伤亡、电力系统发生运行事故的案例很多,这一问题需要在以后工作中做好高度重视。
1.4人才队伍基础薄弱,业务技能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变电运维站的特点是管辖的设备多,设备类型多,变电站之间联络线路较多,对电网安全运行可靠性高,对运维人员事故应急处置组织能力要求高,反应速率快。因此,运维人员的综合业务技能水平是运维站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目前,运维站人员结构存在技能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经验不足、理论水平不高等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机构也就缺乏执行力度。而部分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应对运维站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导致问题滞留,影响了公司的安全、稳定生产,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
2、提高变电运维安全的措施
2.1强化运维人员培训
增加变电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加强变电运维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使变电运维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维修、保养能力;加强变电设备运维管理中工作人员素质,促进工作人员对工作过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热情,做好变电设备运维管理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拓展员工视野,激发职工学规程、用规程、保安全的积极性,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巩固运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变压器、断路器等主设备消缺维护知识培训,尽快使运维人员具备C、D类作业的技能,做好人员和技术储备。把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人员的安全生产防范处置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放到重要位置,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生产知识的培训,营造“珍惜生命、保证平安、促进和谐”的氛围,使员工自觉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2.2变电设备检修模式管理
普遍检修采用的是以状态检修为主,而以诊断检修为辅助模式。电网变电检修主要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管理、二次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同时还负责一次电气设备的维修,二次电力设备的试验和评定,促进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的提高,建立新的电网变电的检修思想,以最低的经济消耗为目标,同时兼顾电力设备的运行的混合检修方式。
2.3重视变电运维工作开展阶段的管理
供电企业应当重视变电运维工作阶段的管理,如果能在该阶段做好变电运维工作管理,则变电运维风险防范有效性会更进一步。变电运维工作开展阶段可采取的管理措施有:首先,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一方面约束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另一方面,完善操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使得变电运维工作更加有序的进行;其次,加强变电运维工作中的技术管理,定期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增强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同时,招募技术水平较高的从业人员,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组织工作人员对自己的技术及操作做阶段性的总结,不断发现自己在操作中的不足并及时弥补;再者,对引进的设备进行安装前的检修,确保设备没有天然缺陷。在设备运用过程中,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做成中存在的故障,并及时排除。对老化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4科学有效的规范运维站管理规定
运维站的正常运转,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需要严格执行省公司的运维站管理规范。而运维站执行的规章制度要以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基本出发点,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结合公司的实际特点制定《运维站年度工作计划》、《运维站月度工作推进表》、和《运维站日工作任务单》,细化运维站的工作内容,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运维站的管理模式,不断学习先进班站的管理方式、方法,积极查找和分析班组管理中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措施,保障运维站的正常运作。
2.5完善控制体系,提升班组基础管理
针对各变电站物品定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了物品定置管理规定,明确了主控室、资料室、安全用具室等处物品定置管理的要求和规定,对物品的放置进行统一要求,做到各类物品定位、定点、定量摆放。确保各站标准统一,并建立了设备主要参数、台账、业务流程说明、应急处理联络人的速查手册,在人员变动比较频繁的情况下方便快捷实用。运维站组织专人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整理、归类、建档成册,列出规章制度清册,明确相应的存放地点及保管人员,方便人员查阅。应用PMS系统能够提高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能够实现电网生产管理跨部门、跨地域的数据信息共享,能保障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正常开展,逐步完善公司的统一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实现运维站的规范化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变电运维涉及到的内容、因素很多,如果运维期间无法做好对各种因素的控制,无法做到正确操作,变电运维工作的开展以及运维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强调变电运维工作必须做好隐患与风险控制,采取合适措施规避风险,消除隐患,切实保证变电运维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证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建成.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3,30:374.
运维培训总结范文4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346-02
国家电网公司在构建“大运行、大检修”体系中提出在电网变电生产作业中实施“运行维护一体化”(简称运维一体化)。所谓运维一体化,就是改变传统由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巡视和现场操作、由检修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的这种专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方式,将设备巡视、现场操作、维护(C、D类检修)业务和运行检修人员进行重组整合,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逐步推行运维一体化管理。运维一体化有效整合了倒闸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工作,成功地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
一、当前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实施现状
当前,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以下简称“运维一体化”)实施的最好选择是将一部分一次检修人员调整到变电运维中心去,并入到变电运维操作组中,和变电运维操作站中的工作人员一起开展设备的D类检修与运行操作。同时,利用好检修人员的培训以及带动作用,以此来促进运行人员对设备维护技能的逐步提高。这个阶段是运维一体化实现的过渡阶段,要求能够最终实现运行和设备的不停电维护以及消缺工作(包含有D类检修)的运维一体化。同一组的运维人员需要承担起设备巡视、操作与维护、缺陷处理等相关的任务,并对设备维护与消缺过程中的危险点分析工作和风险防控工作进行自觉的落实,对设备维护、消缺的质量控制以及修试、验收记录资料等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二、运行维护一体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现场作业过程安全管控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之下,有很多设备都需要进行停电检修或者是在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变更,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运行人员来进行严格的把关。在设备进行检修之后由专门的运行人员来负责验收,形成清晰的职责范围,同时对于现场安全措施、工作质量管控等都有具体安排,这些工作都落实到位,安全监督就到位了。运维一体的实施,出现了“一人多角”的情况,也就是让一个人同时充当工作票签发人、工作票许可人、工作负责人等多项角色。这样的情况就使得工作签发、许可、检修、验收以及工作的终结都可能成为走过场的形式,使得曾经形成的监督管理体系不能够发挥作用。
2.人员的劳动强度与安全风险都在增大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之下,运行、检修工作都具有很大的劳动强度,工作耗时也往往较长,在实行运维一体化之后,运维人员则需要在单一的工作中同时对运行人员与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与任务进行承担。例如220kV停电检修业务,就需要停电做安全措施,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一到两个小时,同时加上检修的过程,就会产生出很大的工作量,同时又相当繁琐。因此,工作人员就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工作,这样很容易让工作人员产生精神疲劳,使得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3.当前阶段缺少复合型运维人才
运行与检修的工作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别,当前阶段还缺少那种能够做到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虽然变电运行、检修工作的具体对象都是电力设备,但是运行工作要求的是具备较强综合性知识,而检修工作要求的却是具有良好的专业性知识,例如一次、二次、试验等。很多专业的员工对于其他专业的工作往往只是熟悉其原理与流程,可以很好地配合完成工作,但是却没有跨专业对复杂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大检修模式所需要的就是能够用最少的人力资源来对综合性的任务进行完成,在运维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明显缺少的就是一岗多能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运维人才。
4.从基础的工作来看,运维一体化的工作标准与流程都需要重新进行定义
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之下,通过“两票三制”的实施可以很好地对电力人员在工作中的违章现象进行杜绝,为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模式之下,运维人员需要在单一 工作中既承担运行人员的工作职责,又承担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这就使得原来的工作标准与流程已经不再适用,需要重新修订工作标准与流程。
首先,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运维一体化的实施,使得现场安全管理中的相互监督的作用不能发挥,只能够是依靠班组内部来加强监护,因此需要对内部监护机制进行制订并完善。其次,需要对工作标准进行重新定义。运维一体化工作对运行与检修工作进行了整合,原有的变电运行与设备检修工作的标准都是针对单一工作性质下的工作任务的,已经不能对当前的要求进行满足。因此,需要对设备维护、消缺工作的项目进行明确,并及时编制出和维护、消缺项目相关的现场标准作业指导书以及现场作业控制卡。同时还需要构建起能够适合运维合一的现场安全与设备管理制度。
三、加强运行维护一体化的措施
1.进行业务划分,制订合理方案
首先需要对变电运行以及变电检修的专项作业项目从简单到困难进行仔细的区分,然后进行打包分块。根据运维一体化和运维人员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阶段性实施的运维作业项目,并制订出合理的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总体方案,根据方案与项目来分阶段的开展运维业务。
2.加强部门整合,做到职责一体落实到人
对变电运行、变电检修部门进行有效的整合,分别设置集控组与运维组。集控组的主要任务是值班以及正常设备巡视,运维组主要负责的是运行停电消缺检验。同时运维组当中的任务中也需要设置不同的职位与职责,例如运行、检修需要有独立的职责。任何工作都要明确具体的内容和责任,同时在现场安全监督管控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应该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进行加强,尽快实现组织机构、人员职责的一体化。
3.加强培训,提升综合素质
开展集中培训,进行分段移交。一方面,根据业务的具体划分,对运行与检修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分阶段逐步扩大运维整合的范围。进行集中培训是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重要步骤,通过培训之后的运维人员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运维业务工作,逐步实现部分业务的运维一体化。在另一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将培训的力度、深度与广度增强,使得一岗多能的综合型人才增加,并通过新增加的一岗多能综合型人才来促进运维业务的整合,彻底实现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
通过培训来有效提升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运维一体化的实现对于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要求较高,只有拥有了这样的人才才能够更加有效推动运维一体化,为此还需要将培训工作有效贯穿于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中,使得人员技能与素质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使得运维一体化建设可以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保障。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制订出合理的运维一体培训计划。将新增的维护类检修作业项目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并进行三个阶段的培训和考核。第一个阶段主要是针对那些技术技能要求相对简单的业务,例如更改微机保护装置定值、设备防锈补漆工作等等。第二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则是对于技术技能有了相对较高的要求,例如蓄电池放电、变压器呼吸器矽胶更换。第三阶段的培训则是更进一步,需要对要求更高的业务内容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上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安排一个合适的时间,并且从公司内选调相关的专家,通过“现场讲解 + 演示 +学员动手练习”的方式来进行培训,对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解说。为了能够促进复习消化,每一个班组还需要在培训员的指导之下开展练习与考核。通过技能培训,逐渐成长为既熟悉变电运行业务又掌握某方面的C、D类检修技能人才,并且在通过考试之后能成为独立承担运行与维护职责的人。
4.上级部门需要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标准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可以有效地对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其中的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它不仅仅涵盖现场作业人员的组织与分工,同时还包括施工的具体流程、标准以及危险点和相应的防范措施。运维一体化工作相当于是对运行与检修工作进行了整合,运维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工作许可人,还是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同时劳动强度增加,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容易导致安全监督环节的缺位。因此,上级的相关部门需要尽快编写出运维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实现规范操作,并降低安全风险。对运维班模式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原有的运行和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针对运维工作中的安全性、重复性特点的作业进行辨识并编写相应的指导书。新编写的指导书中需要逐层对工作重点进行细化,将每一项作业都对应到相应的指导条目中去。对运维作业进行合理的分解,将在各个时期中的危险点与相应的应对措施都融入到具体的指导执行条目中去。要进行跨专业、多层次的讨论,这样才能够让指导书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同时还必须积极对基层实施后的意见进行收集,并进行快速的修改和完善。
运维一体化的实施让传统的“两票”难以有效发挥出作用,使得运维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面临各种风险。因此,可以将“两票”根据运维一体化的具体特点来进行补充完善。例如针对运维工作劳动强度增强、安全风险增加以及安全监督环节容易缺位等情况,可以在“两票”中增加危险点分析条目,对危险点进行明确,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防控措施,对各种事故进行有效杜绝。
参考文献
运维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变电运维;危险点;控制
中图分类号:F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079-01
变电运维工作主要包括管理以和操作维护,其中的危险点比较多,很多危险点是由于错误的管理以及错误的操作。目前,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为了避免工作中的各种事故,要重点研究怎样在变电运维工作中防范危险点,并研究出合理全面的管理方法和作业措施,确保电网的安全与稳定,给用户提供可靠的供电。
1 危险点分析
倒闸操作中可能存在失误,对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工作中需要提高警惕,防范风险的发生。
(1)母线操作。进行母线操作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操作中要严格按相关程序操作,遵守相关规程规定。其危险点如下:①带负荷拉刀闸;②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出现误动现象;③空载母线充电出现串联谐振。
(2)变压器操作。变压器进行操作中出现失误会导致重大损失。需要要对其进行重点预防。投切空载变压器容易出现过电压;空载电压的会影响变压器的绝缘。因此,在操作变压器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作业要求操作。
(3)直流回路操作。直流回路操作中方法错误会导致自动装置以及保护装置误动作,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因此,要按相关规定对直流回路进行操作。
(4)天气。天气的异常会导致危险的发生,异常天气具有突发性,其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无法准确预测。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充油设备的油面下降,和导线距较近。夏季,室外温度较高,充油设备的油面上升,导线变松。如果遭遇大风,容易导致杂物缠绕到引线上,导致引线承重下垂。雾霾天气中设备有发生闪络的危险。雷雨天气中设备可能发生接地[1]。因此,运维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结合当地气候制定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异常天气提前做好相关准备,避免事故的发生。
2 相应控制手段
(1)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要善于总结运维工作中的相关规律,总结和学习相关经验和教训。事故发生后要对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吸取事故教训,并对事故展开相关的预防和管控措施工作。此外,运维人员还要举一反三,提升工作人员的相关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纠正各种习惯违章行为[2]。
(2)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变电运维工作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安全,各站需要结合本站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根据时代的进步要随时对其加以完善。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针对每一个操作步骤,尤其是危险点,进行量化和细化,提升其可操作性,确保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此外,还要建立奖惩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好相关规章制度,对各岗位人员进行贯彻落实、培训指导。保变电运维工作中有章可依,有章必依,严惩各类违章行为[3]。
(3)要加强人员预防意识。日常工作之,运维人员要提升自身安全意识。针对以往事故,要吸取经验教训,分析事故的发生原因,并找寻求解决方法。运维人员要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开展工作,杜绝违规操作。只有运维人员积极的进行预防,才能保证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开展。
(4)对一二次设备做好巡工作。在运维人员中建立起防大于治的思想,要避免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发生不仅对会对企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单位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还可能出现人员伤亡。因此,要定期对变电设备开展高质量的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上报,尽快解决问题,保证安全。
(5)做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设备的定期维修和保养是确保设备运行正常的重要手段。由于检修工作复杂且容易产生漏洞,因此在平时就要针对设备做好分类管理工作,同时要结合不同设备的周期运行成本、运行情况、功能效率和安全性能制定相应的检修方案,要善于利用统计分析对设备检修成本和可靠性做好核算工作,向相关部门进行及时汇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6)重视继电保护工作。继电保护是电网整体运行中的安全屏障,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继电保护工作也容易发生事故。为此,要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稳定性。针对保护装置和压板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对于直流系统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避免误动作的发生,确保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要做好各项检查工作,特别是在事故跳闸后一定要严格做好各项检查工作。
(7)提升运维人员技能水平。要在增强安全意识的同时提升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各单位间在工作技术方面积极进行交流,取他人之精华,去自己之糟粕。要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技术能力。提升变电运维工作整体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变电运维工作中,要认真分析其危险点,对其采取相关措施和预控,从而使变电运维工作质量得以提升、电网运行质量得以提升。危险点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还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预防,从而避免危险的发生,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史晓飞.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J].价值工程,2014(23):61~62.
运维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损坏;防治措施;电力行业;线路巡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1-012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1.062
电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能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电力企业开始大量引入一些新设备、新技术,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的引入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给变电运维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变电运维工作中遇到的新挑战,解决变电运维中遇到的新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其主要来源,并针对这些隐患采取相应的预控策略。
1 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其主要来源
变电运维安全隐患是指一种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主要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安全管理的不到位,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缺少针对员工安全作业的培训等都有可能会造成变电运维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松懈、安全技能的缺失,养成一些习惯性违章恶习,最终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2)长时间繁琐的操作,导致操作人员产生烦躁心理,容易出现不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或因判断上的错误引发的误操作等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3)电力设备的逐年老化,危险标示的缺乏,这也会增大设备的安全隐患,最终对人身及电网的安全都造成威胁;(4)作业环境的不达标,造成的安全隐患,如环境中的次声波、噪音、有害气体、高温等都会直接威胁到相关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分析变电运维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控,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损失,甚至可以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防止隐患的出现,保障电网的安全。
2 常见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
2.1 操作变压器时的隐患及其防范措施
变电运维工作中典型的作业之一就是变压器的操控,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变压器进行调压、充电、切合空载等。
2.1.1 运维操作中的危险点与隐患。在对变压器进行切合空载运行时,由于分合电压会产生高低差,这会考验到变压器的承受热磁效应的能力,易发生油内放电损坏绝缘,产生相应危险。
2.1.2 防范措施。对于这类风险的规避可以依据中性点接地原理,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来处理操作过电压。其具体要按照下列原则与要求进行此类操作:(1)由于跳开母联后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引起一些间接安全隐患。若并列运行的几台变压器所接的母线是不相同的,在进行中性点接地操作时,各条母线上的变压器中性点最好都要采用直接接地的方式运行;(2)考虑低压侧电源反送时,如高压侧开关直接跳闸,会将其转变为中性点绝缘系统,由线圈变电产生高压安全隐患,要求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3)为了有效防止变压器空载电压的升高,可通过在系统中并联电抗器、把变压器送端电压降低等方式进行防止。
2.2 操作母线时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母线操作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具有操作工作量大、涉及元件多的特点,属于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操作,应严格依据相关操作步骤来进行母线的各项操作。
2.2.1 操作中的危险点与隐患。通过对电力系统母线操作中危险点与隐患的长期分析与总结,可把母线操作的危险点与隐患大致分为以下三点:(1)在对操作原理掌握不够的情况下,带着负荷就直接拉刀闸隐患;(2)切换保护装置时出现混乱导致引发人为误动隐患;(3)忽视电感与电容的工作原理,导致串联谐振出现在系统中,引发安全隐患。
2.2.2 防范措施。(1)当备用母线发生故障时,应采用母联断路器直接切除母线,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2)在对母线进行倒换操作时,应把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先拉开,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母联开关出现误跳闸现象,可避免直接带负荷拉刀闸安全隐患的出现;(3)在对母线进行倒换作业时,应以设备现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科学、合理地选择操作步骤。应逐一倒换每个单元,母线双跨全部完成后,再拉开需停运母线上的开关,在到母线时采用间隔停电的方式进行。
2.3 操作直流回路时的隐患与防范措施
变电运维人员经常进行操作的项目之一就是操控直流,若操控时采用的方法不当,可能会直接造成保护装置误动甚至拒动现象的出现,建议采用以下策略进行此类安全隐患的防范。
2.3.1 为防止产生寄生回路,在进行直流熔断器的摘取操作时,摘取顺序应严格按照先取正级、后取负极的顺序进行,在安装时应按照先负极、后正级的顺序进行,要果断迅速地进行拆装,以免长时间反复损坏熔断器绝缘,若必须进行反复操作,应在取下熔断器超过5s以后再进行安装。
2.3.2 工作中需对直流电源进行停用操作时,应先把相关保护退出后,再把直流电源拉开,在进行恢复作业时,应先进行通电后,再投入相关保护。
2.3.3 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应先把断路器设置在分的位置,各项安全措施都做好后,才能进行拆取操作。
2.4 并解列操作时的隐患与防范措施
随着电网的发展,电力系统不仅要进行一些设备的自状态操作,而且所需的合环、解环操作也越来越多,相对于其他操作来说,操作并解列的要求更严格。为了使并解列操作后能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这就要求并解列操作不但要满足相关网络潮流分布、设备承受范围、频率波动要求外,而且在操作间隔线路以及变压器时,也应按照相关安全措施严格操作。在进行并解列操作时,大致要满足以下条件:
2.4.1 在进行首次合环作业时,若相位角会出现偏移现象,必须先采用相关技术手段把相位操作一致后,再进行合环操作。
2.4.2 合环操作时,应严格控制双侧电压差,应把电压差控制在20%以内,如遇特殊情况,也应控制在30%以内。
2.4.3 为了有效防止各级元件出现超载现象,合环前必须先计算最大电流,应监控各网络结点的电压,应把它们都控制在界定值以内。
2.4.4 应在二次系统满足环网要求的情况下,再进行相关操作。
2.5 运维继电保护设备时的隐患与防范措施
继电保护是保证变电站安全建设的重要部分,对继电保护的安全隐患进行预控具有重大意义,其具体运维隐患与防范措施如表1所示:
3 安全隐患的消除与解决隐患的流程
3.1 提高危险点的预控管理、强化标准化作业流程
在进行变电运维作业前,应充分分析作业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模拟现场实况,提前制定相应的预控方针及预案,在开启作业流程前,开必要的分析会,要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全面考虑环境因素、作业人员的身体以及心理状况,对于隐患的发现、处理以及总结要不分高低、拙巧。
要严抓操作票、巡视卡、流程卡等工作形式,要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开展工作,不断规范各项操作,以更好地消除安全隐患,遏制隐患的进一步发展。
3.2 加大安全教育力度,逐步提高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所有可能诱发电力系统事故的因素中,占比重最大的就是人为因素。若电力调度运行人员没有很高的安全责任意识,在操作过程中自由散漫,很容易引发误操作,给人身、电网以及设备都造成严重损失。所以提高运维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可以有效降低调度运行风险。首先,调度人员要对以往的事故通报认真学习,把事故发生的根源深刻剖析出来,深刻吸取教训,要能对照事故进行举一反三,以杜绝同类或类似事故的再一次发生;其次,要把运维人员主动进行安全学习的自觉性增强,提高安全责任意识需要长期努力坚持,要注重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安全生产的方法与途径,以便更好地进行安全生产;最后,要严格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每位运维人员要把自身岗位的安全职责铭记于心,不断规范自身操作,
3.3 加强培训,提高调度运行人员的业务技能
电网要想安全运行必须有业务素质过硬的技术人员做保证,电力运维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技术培训来实现,具体可以采用外送培训与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及请专家现场指导、进行一些必要的反事故演习等方式开展。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运维人员的现场培训的开展,通过实施现场培训运维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能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此外,为了有效防治变电运维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应重视在变电运维中积极引入一些新技术、新设备,积极探索一些非接触式探寻与诊断技术,以提高运维工作的安全性。
4 结语
总之,缺陷与隐患是电力企业常抓不懈的主题,是电力系统工作的重点内容。隐患的发生、发展、定性,转换为缺陷直接危及安全生产。在这之中,如何拥有居安思危的隐患意识仍是电力企业职工需要时刻警醒的话题。只有确保生产安全流程、现场操作安全全员、制定出全方位的预控方案,才能更好地保障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可靠,促进电力企业的高产、高效。
参考文献
[1] 郭日彩,许子智,徐鑫乾.220kV和110kV变电站典型
设计研究与应用[J].电网技术,2007,(6).
[2] 李运平.变电运维站规范化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科
技创新与应用,2014,(30).
[3] 王峰,冯延江.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