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康复考察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康复考察报告范文1
摘 要 30年的柔道训练及从事教学训练工作的实践经验,加之通过国家体育总局2012年国家级教练员培训班的学习,在听取了专家和冼东妹等教练的讲课之后,特别是在用心阅读了本次培训的学习资料后,对自己所掌握的专项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当前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进行了深刻地反思。通过对比,发现了自己在训练工作理念、训练意识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与现今先进的训练方法之间存在的诸多差距,由此引发自己对训练理念的更新,对柔道项目的意识、体能、技能、运动智能、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间的作用、渗透及相互补偿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柔道项目 训练理念 训练意识 再认识
本人参加柔道训练及从事教学训练工作30年,在当运动员时,在全国性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曾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性比赛。在从事教学训练中,经我培训的队员如:薛福艳、何晓梨、吴姣、于丽娜、马刚、于珊珊等在全国及世界性的比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上述竞赛成绩的取得,自我感觉在训练上是一个称职的教练。但通过国家体育总局2012年国家级教练员培训班的学习,在听取了专家和冼东妹等教练的讲课之后,特别是在用心阅读了学习资料后,感触很深。在学习领悟每篇文章的内涵的同时,与自己现在的专项训练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选用的手段方法,时刻进行对比、反思,逐渐理清了思路,发现了以前的训练工作中的不足,找到了与先进训练方法之间的差距,由此不断地更新了训练理念。对柔道项目的意识、体能、技能、运动智能、运动心理等内在联系和相互间的作用、渗透及相互补偿有了新的认识。
一、对体能训练的再认识
(一)体能就是机体的运动能力,是由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心理等因素组成,又称身体素质。通过学习后,对体能训练的概念和内涵有了重新认识,更加重视力量训练。把力量训练从六大素质中单独提出来,称力量与体能训练。在力量素质中又强调爆发力和速度力量训练。值得提出的是,体能的各项素质不是孤立存在,它总是通过技战术动作直接和间接的表现出来。在提高体能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较好心理素质作为支持。体能的发展与意志品质心理素质互相促进,互为条件,在训练与比赛中将上述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补偿,相互支持,形成统一的综合体,将技能协调地体现在完整技战术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二)体能是根本,是母系,是提高技能、技战术的土壤和依托。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客观体能,特别是具备爆发力和速度力量,才能充分发挥促进技战术的合理运用。一个体能很薄弱的运动员,在高水平的竞技中,只靠完善的技战术变化赢得对方,那是很困难的。真正完善的技战术蕴藏在体能之中,是体能激活了技战术。
(三)好的身体形态是重要的物质条件,出色的爆发性速度素质则是能否在该项目中达到高水平的基础。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体能的训练应坚持始终。应根据不同时期、阶段的任务,根据技战术动作的组合,或变异组合,把体能各项素质体现渗透在技战术,或变异的组合中。这样技战术或变异的组合能力得到了发展,体能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训练手段的选择要克服固定运动轨迹的力量体能训练。要全身多关节协调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训练,同时在训练中的负荷安排要与比赛的负荷相吻合。既提高了体能、技能又提高了技战术的能力和反应力量的训练,智能的训练也在其中。这种举一反三的训练手段和效果是非常合理科学的。
二、对柔道运动项目技战术特点的再认识
(一)体能的训练必须紧密结合专项技术的特点。柔道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特点、技术结构及动作形态是无固定运动轨迹,变化多端的用力形式。是在动态中完成各项技术环节。是与对方身体接触,在被控制与反控制,被制约与反制约,进攻与反攻中对抗。比体能、比技战术、比应变、比意志、比利用。在与对方体能、技战术水平相当的状态下又突显出智慧的能力。
(二)柔道的实战中,在大脑中枢神经的控制指挥下,根据对方的姿态、重心、战术意识等瞬间发现对方的破绽。随机应变有效的控制对方,实施自己的战术策略。柔道运动员比较讲究手法,俗语说“手是两扇门,全凭脚迎人”。
(三)根据当前国内外柔道技术发展趋势,宋兆年专家总结雅典奥运会和回顾柔道运动发展历程时概括出了散、快、连、准、狠、能的六字方针,分析的非常透彻。每个字的内涵都很丰富,使我个人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认为这六个字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也不是简单的六个字相加,而是要有机的、协调的形成一个统一体。
(四)在教学训练的实战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新。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找到教训,从中获得效益。从实践中提升到理论,又从理论指导实践,这样不断地周而往复的深化训练思维。提高训练质量这个过程中需要基础理论知识多学科的参与。如:运动训练学、人体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医学及社会科学的介入和支持。从中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通过训练,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变化情况,深挖人体的潜在能力。作为一名教练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训练能力。了解本项运动技术特点,筛选合理科学手段,提高训练质量是教练员基本的工作内容和任务。
三、对柔道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再认识
(一)柔道运动项目是对抗性极强的格斗项目。根据技术结构,动作形态,体能是基础,但爆发力量和速度力量是主要的力量核心。爆发力量是力和速度的乘积,爆发力量不仅可以克服阻力,同时可以使物体产生巨大移位作用。
(二)爆发力量训练时,采用中小强度负荷或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手段时,大脑皮层中枢神经能调动发放高频冲动。这种冲动可以带动部分兴奋性较弱慢肌纤维或兴奋性较低的某块肌肉参与工作。对机体神经的灵活性,动作灵敏度有促进作用。爆发力量训练时,采用大强度负荷练习手段时,大脑皮层中枢神经能调动发放强而集中的高频冲动。使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都能被调动参与工作。这种手段的练习,必然引起动作强度的减缓,只采用这种手段会影响发力和速度,造成慢的动力定型。
(三)在实施爆发力量练习时,应采用中小强度或克服自身体重的负荷一组与较大负荷强度一组交替的进行。这样既保持了动作速度又调动了更多的肌肉群参与工作,可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四)竞技体育几乎所有的项目,无论是同场竞技,或隔网对抗都需要快速的爆发力量。但身体接触的格斗项目,对快速的爆发力量要求更加突出,特别是躯干和髋关节的力量。因为四肢、髋、头部都生长在躯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躯干和髋关节大小肌肉群最丰富发达,由于解剖结构的关系,可以内收外展,内外旋360度的不同方位发力,活动的幅度很大,是发力的源泉。
(五)躯干和髋关节的力量好,可以使四肢配合相互协调,平衡能力更加敏捷,活动方向更加灵活随意,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所以柔道项目的训练对躯干和髋关节的力量训练显得突出重要。
四、体能的训练必须与柔道的技战术训练负荷相适应
(一)根据柔道比赛的规划,青少年每场4分钟,成年每场5分钟的强度负荷中进行。从比赛对体能的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动作的次数、组数、间歇时间、机体承受的负荷要与比赛时承受的负荷相适应匹配。这样训练手段和体能才得到了提高,同时技能的质量及技战术的应变能力也得到锻炼。
(二)体能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对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改造和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劳永逸就能获得的,是需要长期的过程给机体负荷刺激,机体产生应激的反应。经过一个时期的训练,机体适应了该负荷的刺激,能量的消耗与补充达到了平衡。根据身体状态,巩固一个阶段后,负荷再稍微大些对机体进行新的刺激,机体由不适应逐渐适应。也就是说,加大负荷经过训练适应负荷,再加大,再适应……运动训练就是一个艰苦的适应负荷过程。
(三)通过岗位培训对训练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对体能、技能、技战术的训练,在一体化的训练模式中,不能截然分开,从难从严应从实战的高强度、技术质量的高标准、战术智商的快速反应能力。一切从实践出发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获得好的训练效果。
(四)运动负荷是训练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用在运动员机体中的负荷,自然产生疲劳。要调整消除疲劳,恢复提高,要有节奏。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在实战教学训练中,根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个体状况,技术情况,侧重于某一方面针对性的调整训练内容。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实施区别对待,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五、对协调能力的再认识
(一)在个别的专著中并没有把协调能力作为一个专门能力加以论述,甚至把协调能力与灵敏素质混合起来。协调能力是一种独立的能力,它与灵敏素质某些因素有关,灵敏素质是协调能力的基础。柔道运动员协调能力如果好的话,比赛失分就小,身体不僵硬,不容易吃动作。反之柔韧性差就容易输分。所以协调能力对柔道运动员训练非常关键。
(二)协调能力较高的运动员在学习掌握技能,提高技战术能力接受相对较快。协调能力是发展表现其他能力的必要条件,运动员协调能力好,有利于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心理等素质发展与表现。协调能力是把上述的六大素质和谐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更深刻的发展与表现出速度力量,爆发力,反应速度,移动速度,难度动作,组合动作和变异组合动作的衔接能力。定向、平衡、分辨、节奏、应变反应。
(三)协调能力是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各项素质心理品质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以及技能掌握与储备等具有密切的联系,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协调能力差的运动员尽管力量很大,速度也快,但做起动作总是令人感到“别扭”。节奏感差,不流畅,协调能力对其他能力的发展与表现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四)要改善运动员的协调能力,首先要克服不合理的肌肉紧张。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肌肉的紧张与放松合理交替运动的结果。在训练时让运动员经常体会肌肉的用力感觉,提高运动员的空间感,时间感,用力感和节奏感。在发展各项素质的练习中,时刻注意强调动作的节奏流畅,自然。
(五)在训练时采用多样的手段,如不习惯的各种身体练习,改变已习惯的动作速度、节奏或时空范围、动作的连接组合。经常变化组合的练习是提高训练灵活性和协调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训练时让运动员掌握更多的技能。如:垫上各种滚翻,手翻,球类中的各种转体,急停,上下肢的配合,田径中各种跑、跳、跨步练习。在活动的过程中,都是技能的储备和丰富过程,为协调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康复考察报告范文2
关键词:社区养老,老人的衣食住行,居住环境改造
引言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的居住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的老年人愿意在长期居住的环境中度过晚年。所以,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变化,现有的
大部分功能空间设施已经不能够适应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为了保障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对其居住环境进行改造具有迫切需求。然而在改造前对居住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是必
不可少的环节。
观察记录与场景解读
为了了解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真实情况,探寻75岁左右老年人的生活规律、每日的衣食住行和活动需求,在此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状和发现的问题予以分析,以考察报告的形式显现。
考察对象:南昌市经堂巷集合住宅小区
考察目标:75岁左右生活基本自理,生活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疾病的老年人
考察方式:观察法,利用照片、手绘草图及、文字、表格等做现场记录
考察时间:⒈季节:夏、秋、初冬季,
2. 时间段: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深夜
考察内容: 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老年人的康复、就医,老年人的娱乐
2.1 老人背景
年龄-75岁,性别-女,婚姻状况-丧偶,文化程度-文盲,职业-工人,现在状态-退休在家,现在的居住状况-与子女同住
2.2经堂巷住宅社区
房屋建筑平面,案例背景(图0)
老人衣、食、住、行的比较——夏、秋、初冬
衣(夏)——老人衣服较少,衣着朴实。这跟老人的经济状况有关,大部分衣物都是儿女日常所购。衣物都是穿了很多年的,现在新衣购置很少。(图1-2)
(秋)——秋季,早晚凉。老人穿的衣量3、4件。身体已经包裹的很严实了。老人的秋季的衣物都是缝缝补补的。(图3-4)
(初冬)——老人穿上了厚厚的袄子,人已经很笨重了,这对老人的日常生活已经有一定的影响了。(图5-6)
(图片0)
食(夏)——老人因为年龄的增长,食道和消化系统功能都逐渐衰退,特别是老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一般一日三餐吃稀饭,易消化。老人吃的一些营养品也是儿女或亲朋所送。(图7-8)
(秋)——秋季老人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加重,老人所吃的主食也具有很少的择性,偏凉性或是太辣的食物都要会少吃。使用的碗筷没有随季节变化。(图9-10)
(初冬)——冬季是老人疾病发病期,老人经常不舒服,天气越冷症状就越厉害,有的时候吃稀饭都很费劲。偏凉性和太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吃。稀饭要更加稀软,分量也减少了。到了冬
天,热食凉的非常快,老人吃的主食要保持一定温度,这才不会引起不适。(图11-12)
住(夏)——老人居住在一层,方便出行,后院也种植了少许花草,环境相对较好。对于一个老人加一个子女的居住空间也较大,但是实际上真正能使用的面积却很小。(图13-14)
(秋)——天气的转凉,老人从夏天住的客厅转到卧室。夏天睡的小竹床收起来了,客厅也宽敞很多。老人开始睡在房里(房间床是40、50时年代防明清时期老式床,全实木,床尺寸1.2*2.0
米),老人已经盖上薄被子。(图15-16)
(初冬)——床上的被子很厚了,因为房间和阳台堆砌的用品和废弃物太多,房间内有些不通风。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老人的房间相对其他的房间更加暖和。(图17-18)
行(夏)——一楼的所在位置使老人避免了爬楼的辛苦。但是一楼会相对潮湿,易使老人患上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老人的支气管炎久久好不了,多于环境潮湿有关。居室地面材料使用
抛光无防滑的地砖。地面的材料有巨大隐患,给老人生活带来不便。 (图19-20)
(秋)——老人的慢性疾病加重后,吃药和看病的时间比夏天频繁,症状厉害时就去社区诊所打吊针。社区诊所位置在老人社区外约100米,病情轻微时老人一人前往。(图21-22)
(初冬)——老人发病次数频繁,社区医院已不能满足治疗需求,需前往较大医院,由儿女陪同。社区离医院大约3000米。天气好时儿女陪老人步行前往,天气差或老人症状厉害时打车前往
。(图23-24)
访谈记录
老人信佛,每日给菩萨上香,而菩萨摆放的位置老人认为不合适。因为摆放在客厅,离门口较近,进家里来来回回的人看到不好,所以在盛放菩萨的柜子外面盖了薄布。老人认为要把菩
萨供奉在阳台上比较合适,这样不易被生人看见,供拜也方便。
厨房水槽位置的设置太靠里,在使用时不方便。
厨房水槽上面挂杆,放置位置过高,老人基本使用不上。
厨房灶台使用时太靠近身体,并且抽油烟机功能性差,不能全部吸收油烟,老人做饭时常被油烟呛到。
厨房与客餐厅之间无门,做饭的时候大部分的油烟都会漫到客厅。
没有洗衣机,老人常常手洗。
三、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
居住环境没有任何无障碍设施设计。
在居室中没有合理的行走路径。
居室中的家具、设备及日常用品没有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当改动。
4、没有把居室与周边环境相融入。
5、社区外环境没有老年人锻炼、娱乐、交往的活动空间。
这些问题都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模式进行改进。
四、老人住宅和起居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的考察和分析,本文对这一类别老年人社区住宅环境提出以下建议:
设计者应将自己想像成一个老人,试着放慢脚步,透过老人们的眼睛观察环境,从老年人的需求尺度和心理角度考虑问题,特别注意老人在住宅环境中行走、座、卧时的行为需求。可以
通过与老人同吃同住亲身体验的方法,挖掘老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
关注细节,对于触觉和行为需求要格外关注,在老年人手和脚所经常触及并容易感知的部位如扶手、踢脚、地面、台阶等处,利用安全、舒适和多样化的材料,培养老年人对事物的敏感
和适应能力。
要考虑儿女、护工的需求,老年人因为身体的退化可能需要儿女偶尔或长期的照看,在居室区应设置供儿女休息的地方。并距离老人休息区有一定的行走距离,且能使儿女看到老年人的
休息空间,以免有特殊情况发生。
色彩鲜亮的暖色设计更容易使老人辨别,如红色、橘黄、蛋黄等。这与 老年人日益下降的视觉有关,鲜亮的暖色能刺激老年人的视觉,就便老人于对物体方位的辨别。
由于老年人的各个方面的感知不断下降,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所以,应在居室设计中,尽量包含多种感知的机会,促进老年人对各个方面的感知力,以增加他们的活动能力。
提供设施和机会,让老年人有更多锻炼身体的机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与其他老年人进行娱乐、交流。尤其是一些动脑益智的娱乐活动,能让老年人激发用脑能力,减少老年人脑部疾病的
可能。
建议在社区中充分利用和改造街角、路边空间、设置开放的活动场地,使之社区中的老年人能共用。现在所有南昌小区中都缺少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老年户外活动区域。随着老年人口
的不断增加在街头巷尾精心设计小型开放空间,能让老人们在社区任何角落都能找到可以安全自由地活动场所。在这里,他们可以结交新的朋友,可以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在居室内,在社
区中,他们能够更好的生活。
结语
康复考察报告范文3
【关键词】卫生服务;利用;老年人;医疗保险改革
我国自1999年10月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1]。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2],老年人口的特殊地位,使得笔者对其应该予以更多的重视。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健康水平下降,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增高,导致老年人口对医疗服务需要远高于非老年人群。在医疗服务利用方面主要表现为高需要、低需求的矛盾状态[3]。在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的情况下,特别是老年人口的健康需求和资金支持及其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影响等方面问题,也将成为研究的又一焦点。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方面的研究,期望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能对我国医疗保险中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改革提出有益的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以行政村(街道居委会)为抽样单位,每抽样单位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40名。对江西省各地区、市(县)、乡(镇)及行政村(街道居委会)进行了调查。
1.3 调查内容 包括老年人一般情况、健康情况、就诊情况、前一年住院情况等。
1.4 质量控制 制订统一的调查表,每人一表,每一调查项目均有严格的定义,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获得资料。调查员由经统一培训的人员担任,获得调查问卷1 800份,有效问卷1 782份,有效率为99.0%。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1.6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江西省10个地区(南昌、景德镇、萍乡、九江、新余、赣州、吉安、宜春、抚州、上饶)的38个县(市)。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1 782名老年人中男894名(50.17%),女888名(49.83%),性别比为100.7∶100。城市人口为255名(14.31%),农村人口为1 527名(85.69%)。60~69岁组有916名(51.40%),70~79岁组有657名(36.87%),≥80岁组的209名(11.73%)。调查人群中,以自费为主,占总人数的74.07%,其次为公费(10.38%)和劳保及半劳保(6.67%),统筹与合作医疗(3.25%),医疗保险(2.92%),其他(2.69%)。
2.2.1 2周就诊率、年人均就诊次数、年住院率情况 调查的老年人中,城市老年人的年人均就诊次数为0.92人次,而农村为2.45人次,门诊就诊率为7.01%;城市老年人年人均住院次数为0.24人次,而农村为0.08人次,住院率为6.00%。(2周门诊就诊人次按年折算:调查人群两周就诊次数*26/调查人数)。
2.2.2 就诊地点选择情况调查 从就诊地点的选择看,城市老年人选择省级医院占20.39%,县区级医院占30.20%和私人诊所的20.39%,社区卫生服务站仅占1.57%;农村老年人中,选择私人诊所为主,占总人数中的51.29%,县区级医院为13.64%,村卫生所和乡镇医院分别为10.16%和11.73%。城市与农村比较(χ2=105.443,P
2.2.3 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下,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在不同级别的医院就诊所消费的医疗费用不同,不同的程度影响了老年人对门诊就诊地点的选择倾向(表1)。提示在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下,老年人对不同的等级医疗部门的门诊服务利用率是不同的。不同的医疗费用负担形式下对就诊医院的选择进行比较(χ2=619.831,P
2.4 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情况
2.4.1 老年人年人均收入情况 调查的老年人中,老年人人均收入为1 765.50元,其中城市老年人人均收入为(2 098.37±105.84)元,农村为(1 709.91±49.34)元。城市与农村进行比较(Z=2.169,P
2.4.2 按就诊单位和五大系统疾病进行医疗费用分析 调查对象中,两周门诊就诊费用和住院费用都主要集中在县级医院和省级医院,各占总费用的81.01%和68.29%。按五大系统疾病分,花费在五大系统疾病上的两周门诊费用所占的比例为28.24%,住院费用为47.88%。
2.4.3 应住院而未住院原因调查 调查的老年人中,应住院而未住院人数为105人,应住院而未住院率为5.89%。应住院而未住院原因中,主要是原因是经济困难,占75.2%,其次是认为没必要,占的比例为13.3%。
3 讨论
3.1 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 我国的卫生服务调查表明,老年人医疗费用远高于一般人群[4]。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而患病率增加,医疗时间少,门诊和住院要求高。在本次调查中,江西省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低于2003年国家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城乡合计65岁以上的10.38%)[5],而慢性病的患病率高于国家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按城乡合计65岁以上的34.51%)[5]。分析老年人的患病种类和患病率,发现江西省老年人的疾病谱已发生变化,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前五位的疾病是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炎、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两周内,除了上呼吸道感染外,主要还是慢性病和退行性疾病。调查的老年人群中两周就诊率(7.01%)和住院率(6.00%)均低于1998年第二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城乡合计65岁以上的29.93%和7.96%)[5]。说明我省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还存在很大问题,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与国家水平还有差距。在影响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中,医疗费用过高、经济困难成为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发现:两周患病情况下未就诊原因中,经济困难的占48.33%,居各因素之首。在进行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原因调查中,发现75.2%的老年人因经济困难放弃住院治疗。医疗费用既受患者患病种类和程度、支付能力的影响,也受医疗保健提供行为的影响。此外我省老年人对医疗服务利用较低。个人自付于看病、住院和买药的医疗费用支出只占人均收入的6.08%。然而老年人患的疾病大多是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不时地可能要住院。住院费用高,加上经济收入低,就不同程度地制约老年人的住院意愿,也影响着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
本次调查中发现,在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下,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影响较大,但当前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在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中,自费医疗的不是少数,且老年人中相对贫困的人口不断增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老年人往往无能力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有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本次调查结果中,在不同级别的医院就诊消费的医疗费用不同,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对门诊就诊地点的选择倾向。有公费医疗的老年人到省市区级医疗机构就诊占的比例为65.40%,有劳保半劳保的到省市区级医疗机构就诊占的比例为78.98%,有医疗保险的占65.38%,统筹合作医疗占20.68%,自费占12.12%。同时在自费的老年人中私人诊所就诊占的比例为62.42%。提示在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下,老年人对不同的等级医疗部门的门诊服务利用率是不同的。
3.2 从老龄化看医疗保险改革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当前医疗保险制度如何改革,或者说医疗服务机构如何改革,以适应老龄化趋势,保障老年人健康,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老年人疾病,尤以慢病多见,其患病率高、种类繁杂、患病时间长,老年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费用的支出必然日益增大,给国家、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压力。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服务,改善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为此,笔者结合卫生服务利用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3.2.1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根本上保障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 现在医疗保险不健全是个很突出的问题,将近80%的人口不在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之内,加快医疗保险方面的深化改革成为非常急迫的任务:①扩大医保覆盖面,让城乡更多的人参加医保。尽一切力量,迅速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大多数城镇居民,这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完成医疗与医药体制改革的基础。同时,要完善相应制度,制定具体标准,把医保坚决控制在基本医疗保障的水平上;②充分发挥医保机构对医疗机构的监督作用。医保机构即保方要作为消费者利益集中代表及第三方监督角色出现;对医院,保方要通过费用结算、监督检查对医院的不合理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进行调控,保证消费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就医疗保险的发展方向而言,未来患者更多的是与保险机构发生费用关系,医院只是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医院和患者面对共同的第三方-保险机构。保险公司不单对医院的费用关注,也对患者的诊疗情况进行了解、监督;③改革医保和公费报销制度,规范确立医保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按照医保规定,只有拿到盖有医院外购章的医保处方到定点药店买药,才能到社保中心报销。显然,患者能否到定点药店购药取决于医院,而实际上医院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般不会给患者盖外购章。确立医保定点机构也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和公共垄断部门的利益所系,使公民的选择机会减少,市场缺乏竞争力。为此,要规范医保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的确立,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规则(包括确立医保定点机构的标准等)并监督执行,加强医疗保险的行业和医保基金管理;④利用政府、社会、医疗经办机构等多方筹集救助基金,为其提供最基本医疗保障,使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也看得起病,防止因病致贫、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自负比例的高低直影响接着参保积极性,而现行的医疗保险政策不允许随意降低自负比例,因此,制订其他补充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中,还应注意与医疗服务方式的协调,政府可通过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激励机制,如在社区医院就医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大医院等,将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转向社区,减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使宝贵的医疗保险基金得到有效利用;⑤进一步开放医保市场。鼓励在基本医疗服务领域引入民间组织的会员性医疗保险机构(如大型企业集团自办保险),让社会各群体自由选择竞争性的基本医疗保险组织。
3.2.2 发展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系 在新时期卫生方针指引下,我国各地在建立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同时,把扩大老年人医疗保健功能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据国际经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诊治80%以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社区卫生机构分布在居民的居住地,就诊方便,它的这些功能特别适用于老年人的就医需要,主要包括:①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对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老年患者建立随诊制度,定期上门巡诊,并据病情提出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保健和治疗措施,使老年患者不出家门就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上门服务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还可密切医患关系,沟通医患感情,有利于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复;②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医学保健知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普遍增强,由于缺乏系统而正规的自我保健知识,因此,需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医疗保健知识,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③组织和指导老年人参加各种适宜的健身活动,加强对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卫生管理等。
3.2.3 建立和推广“预防为主”的新医疗保健观念 慢性病己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银行的考察报告《中国卫生模式转变中的长远问题与对策》一文曾指出:如果中国不注意慢性病的预防,则到2030 年所需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将高达25%。这个比例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的,而如果注意预防和提高效率,则可将卫生费用控制在10%~13%。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成为主要的健康“杀手”。而这类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心理、社会、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人们已认识到身体健康是可以通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科学的生活方式来保持的。因此,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就成为当代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向老年人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其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情绪稳定、定期体检等可使老年人避免某些疾病的发生或使症状缓解。防患于未然,不仅可大大节省医疗费用开支,更重要的是减轻老年人的病痛,使其成为健康寿星,安度晚年[6]。
参考文献
[1] 毛瑛,李娇凤.人口老龄化呼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2(11):697-699.
[2] 申一帆,李曼春,张宏星.1000名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意向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12):713-715.
[3] 汤哲,方向华,项曼君,等.北京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64-469.
[4] 饶克勤,陈育德.当前卫生服务供需基本状况和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国卫生经济,1999,18(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