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爱国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爱国的古诗范文1
我国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或砺志的名篇佳作,并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仿照示例,写出你所积累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三个节日)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题解说: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1)鲜明的主题性。提供一个默写的主题,要求考生围绕主题默写出三至四句古诗文名句。上述试题的主题是“传统节日”。(2)答案的开放性。此类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多元的、开放的,只要是符合主题要求的古诗文名句即可。上述试题的参考答案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七夕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
这类默写题给我们的启示是:(1)在平时的古诗文背诵中要进行相关专题的背诵,如“荷花”、“黄河”、“长江”、“水”、“和谐社会”、“关心民众疾苦”、“人生”、“爱国”、“诚实守信”等等,由一句而联系出相关的多句。(2)学会整合归纳,要善于把平时散乱的积累整合归纳成相关主题。
模拟练习:
1.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出六句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
例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例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文化。同时,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描绘和歌颂黄河的美好诗篇。请你写出四句描写黄河的古诗文名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默写出四句体现作者宽广胸襟或宏大抱负的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众疾苦的名句,请你默写出四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创建和谐社会主要体现在社会、家庭、自然等方面。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通过他们的诗篇生发了这种和谐思想(如社会稳定、人间关爱、家庭温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请你默写出体现和谐思想的古诗文名句四句,并注明作者。
例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例二:“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魏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请默写出古诗文中有关亲情的名句四句,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2006年2月10日,中华民族千年奔月之梦――“嫦娥奔月”开始启程。假如有一天,你乘坐“嫦娥奔月”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你能情不自禁地吟出四句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名句吗?请写在下面横线上,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水是地球的血液,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四句与水有关的古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饱蘸母亲的乳汁写就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恋情。请你默写出四句描写长江的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常见于文人的笔下。请你默写出四句含有“舟”的古诗词,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关爱国的古诗范文2
一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爱国主义传统,由古及今源源不断地贯注于诗词瀚海之中,成为我国文林诗苑中一道璀璨夺目的风景线。由《诗经》、《楚辞》、乐府歌行,乃至唐宋以迄于近代诗词,无不有关注国运、系心中华的杰作。其中有不少名句,如“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这些警句至今仍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把这类爱国吟唱、脍炙众口的诗词精品,贯穿在高中的诗词教学中,对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强化青年建设祖国的责任意识,激发青年效力民族的奋进热情,大有裨益,意义深远。
二 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为历代读者所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学习这些古诗词,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能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好的诗歌散文,特别是诗歌直接诉诸情感,又有节奏,语短意深,易于记诵,使人百读不厌,无形中会受到熏陶。如读《静女》、《蒹葭》等,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就会深深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的高傲人格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弘的气势;杜甫《春夜喜雨》的“喜”与《春望》的“忧”会带给读者截然不同的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初春;“接天莲叶无穷碧”是盛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严冬,妙不可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景象宏大,美不胜收。诗词如一泓清泉,注入学生干涸的心田,会使他们以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看待春夏秋冬,山川景物,感动于一片凋零的落叶,一棵枯黄的小草;让他们以一颗关爱柔软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去对待生活和人生,同情弱小,向往美好。
三 培养学生求真乐美、向善博爱的健康人格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诗词“养心修身,润人心田”,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载体。小说家金庸曾说:“让孩子背诵古诗文,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中国原是诗的国度,自古培养学生就注重“诗教”。孔子教诲弟子学诗,指出诗有“兴、观、群、怨”等多种功能。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是自幼学诗,在“修身”上下功夫,立志“治国平天下”。读诗,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让我们感受到屈原坚持理想,九死未悔的高洁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看到陶渊明那颗追求自由、向往平静的淡泊之心;读“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谁不为坡那虽历尽挫折磨难仍乐观旷达的开阔胸襟所倾倒!……读诗,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情,自然就润养身心,优化灵魂,铸造人格。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重熏陶、重课堂、重活动、重积累,引导学生诵读大量的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其精华,得到诗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增强语言感受力、领悟力和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
有关爱国的古诗范文3
关键词:人文精神 古诗文教学 实施策略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人文精神对学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古诗文的特点
古诗文的形式是经过多年的摩挲砥砺,在实践中已经使大家觉得是一种最方便、最熟练、最能得心应手的文学体裁,可以拈来随口应用;三千年来我们列祖列宗用它来抒情志,明教化,寄才思,逞才性,淘沙拣金,去粗取精,历代诗人以生命写成的颇见性情的篇什,作为一个总体,它之所以使人感动,使人惊异,不但是诗篇的形式,它的语言,它的音韵,节奏和旋律;更重要的是:通过诗篇表现出来的诗人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精神内涵--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德,宽宏的怀抱,自然的意趣,情致婉约,风骨挺拔,以及操守、格调、刚柔兼陈、隐秀错采。
中国古代的“诗”,融“哲理”、“历史”与“人生”于一体,“诗”与“思”和“史”是融会贯通的。“诗”是人生的写照,也是人生的部分。
二、古诗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古诗文的人文精神指在古诗文中蕴涵了丰富的体现人的情感、态度、意志和目的、需要以及道德观念、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等内涵。
语文教材中古诗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表现为:
1.感悟自然
这类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充满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如《北朝民歌.敕勒歌》、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王安石的《元日》、张志和的《渔歌子》、贺知章的《咏柳》等。
(2)抒写春恨秋愁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继的《枫桥夜泊》,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刘禹锡的《秋词》柳宗元的《江雪》,白居易的《暮江吟》,孟浩然的《春晓》等。
(3)抒写山水中的哲理的,如苏轼《题西林壁》、李商隐《乐游原》、陆游《游山西村》、杨万里《小池》、杜牧《山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朱熹《春日》等。
(4)抒写山水中的隐逸和闲适的:如陶渊明《饮酒》。
2.感悟人生
(1)感悟亲情的,如孟郊《游子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静夜思》等。
(2)感悟友情的,表现在送别诗中。
抒写自己辞别友人:
李白的《赠汪伦》和《早发白帝城》
抒写送友人出行: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
(3)感悟爱情的,如杜甫的《月夜》、《诗经・秦风・蒹葭》、《诗经・周南・关雎》、李商隐《无题》等。
3.关爱家国
这类古诗关切个体与国家、民族的血肉联系,属于怀古咏史诗。
(1)抒写表现悲愤情怀的,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现对现实的忧虑和关注。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也属于这类诗。
(2)抒写表现对政治的含蓄批判的,如杜牧《华清宫三绝句》, 王昌龄《出塞》等。
(3)抒写倾慕英雄,抒发壮心豪情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4)抒写渲染历史的沧桑感的,如崔灏的《黄鹤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在一首诗中的人文内涵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挖掘出来并大力弘扬。
三、古诗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实施策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泛指诗歌的教育功能。两千多年来“诗教”传统绵延不绝,我国历代学者文人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过“诗教”的熏陶。那么怎样教才能充分发挥古诗词的陶冶功能,怎样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1.教师要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同样是语言的艺术。教学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易懂,更要生动风趣,富有情感。语文教学不单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情感活动,教师要运用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唤起学生惊奇、欣喜、热情、紧张、探索、向往等情感体验,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在教师语言的感染下,能从抽象的文字中获得一种新鲜感、立体感、音乐感、装饰美、哲理美、含蕴美、风趣美等。
2.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创设条件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用“训练”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这个“阳光”“气候”“土壤”就是一种语文教学中的民主氛围,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自由自在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内容,容忍学生的“异端”,他们的思想才能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如一”。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生动的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主渠道。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接受。很显然,这种方式,与人文精神的要求格格不入。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建立民主、和谐、生动的课堂。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为学生自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分类施教,分层提高。另外,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应讽刺、挖苦,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给学生留面子,给台阶。让课堂教学在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下进行,师生关系平等,敞开心扉,情意相通,不同见解的交叉,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坦荡真诚。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每一节课真正成为学生不断向上攀登的阶梯――我们今天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所不可缺少的教育民主的阳光。
3.交代背景,把学生引入古诗文的特定情境
文学作品总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古代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下的思想情感、观念态度、认识水平,烙上了历史的印记。我们今天要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必然要涉及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而不可能将作品与历史时代割裂开来,孤立地进行作品分析和理解。因此,在讲授古代诗文作品时,要补充与作家、作品有紧密关联的背景资料。这样做就可以在讲课之前先渲染适宜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感情,有助于学生很快进入诗的意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直接感受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行为、精神品质、个性意志,从而得到内心的感化,为人文精神的教育奠定感情基础。
作品的背景资料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作者,包括作者姓名字号、籍贯身世、人生经历、创作成果、思想特点等;二是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一般包括与作品内容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及有关事件等。在教学古诗文作品时,先交代这些背景资料(不一定全讲,视内容需要而定),往往能够很快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并受到作者及作品人物的思想行为、人格力量、精神品质等的感染。例如,讲授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们可以先介绍文天祥的身世经历和英雄事迹,通过动情的背景介绍,把学生拉回到那个风云变幻、山河破碎的年代和环境中,看到作者四处奔走,独立支撑风雨飘摇中的国家的形象。这样,就使学生对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后面理解诗歌内容作了有力的铺垫。所以,当学生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对诗句所表达出的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就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就会被诗人的精神品质所震撼、所感染,从而内化为自己心中的一股精神力量,鼓舞自己向民族英雄学习,向英雄靠拢。
参考文献:
[1]胡良才.语文教学要凸现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0).
[2]黄润秋.略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2).
[3]王旭勇.人文教育:中学语文教育的核心.湖南教育,2002,(17):55.
[4]刘建明,焦瑞芳.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10):27.
[5]余雪芳.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宿州师专学报,2001,(6).
有关爱国的古诗范文4
责任感是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重点任务之首,造就负责任公民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多年来,长春市宽城区第二实验小学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用教师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的办学理念,探索并构建起“四位一体”学生责任感培养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感不断增强,责任教育氛围不断浓厚,基本形成责任教育特色。
学校以“我成长 我负责 共创和谐新校园”为活动的主题,以常态化的教育活动、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活动四个方面为载体,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一、通过开展常态化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行为习惯养成是小学阶段的教育重点,始终伴随着责任教育。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是我校“行为习惯养成规范周”。各班级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行为标准,公开承诺,建立责任区,加强自我管理。每学期,我们都聘请长春市公关学校的学生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指导,利用大课间做礼仪操等等。这些常规活动使学生明白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自己对自己的控制,需要不断约束和磨练自己,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二、通过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1. 学校结合重大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树立责任意识。利用“六一”儿童节,举行“作一名有责任心的人”仪式。学校还开展了“我喜欢的责任名言、小故事、童谣”征集活动,共征集到有关讲责任的名言、警句、格言100多条,责任小故事50多个,童谣200多首。
2. 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文蕴含了丰富的责任教育内容,学校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承载责任教育的重要方式,让经典诵读活动从内容到形式形成责任教育的统一体。诵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责任行为,因此,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首先,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学校每学期将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古诗文竞赛活动,对古诗文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和拓展性的知识进行考核。
其次,拓展古诗文诵读的外延,将此活动与语文、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整合起来。
第三,古诗文诵读展示。通过编排古诗文快板儿舞,利用一些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全校师生齐声诵读古诗文,举行古诗文诵读展示活动,把经典诵读的成果展示在全校老师和家长面前,培养学生理解古诗文内涵和欣赏古诗文艺术的能力。
可以说,通过利用古诗文诵读这一重要的载体,不仅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也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责任感。
3. 通过改革学生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了引导学生形成对集体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我们以“责任教育”为依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和创新。
几年来,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研制了二实验小学学生责任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了“两册四级四评”学生责任教育评价模式。“两册”:即“学生激励性评价导行手册”和“学生成长档案册”;“四级”即四级评价等次;“四评”即四种评价形式。我们对学生责任素质评价的不断探索和改革,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促进了学生人人有责任、人人讲责任、人人守责任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引导学生在社会中践行责任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需要,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创设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带领他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身体验责任。
1. 开展少年军校国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感。据学生缺乏合作、沟通意识和能力的问题,学校与校外实践基地、共建部队共同组建了“橄榄绿少年军校”。通过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教育和国防教育。
每个新学期开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组织学生参加队列训练、军体拳训练、汇报表演比赛等活动。学生都积极参加,表现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其次,我们还开展“走进绿色军营,体验军营生活,弘扬革命精神”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军营,参观、学习战士严明的纪律、严谨的作风、紧张而有序的部队生活。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参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魄,磨练了意志,还培养了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品质。同时,通过军训学生的责任心增强了,同学间互相关心了,更加关爱集体了,纪律方面明显好转,责任意识普遍增强。
2. 开展革命传统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以胜利公园方华烈士纪念碑为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都要联合站前街道办事处、65316部队警调连组织烈士墓祭扫活动,此项活动已经坚持10多年。学生在为方华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聆听方华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的同时,被方华烈士舍己为人的高度的责任感所感染,立志发扬革命先烈们的精神,遵守纪律、勤奋学习,不怕困难、勇于进取,争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3. 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培养社会合格公民。学校与长春市站前街道办事处西广场社区密切合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学生作为社区公民,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走进军营与战士共同庆祝节日;参与社区组织的清理小广告,扫除社区白色垃圾;与站前街道联合举行“忆党史 感党恩 铭责任”革命传统教育系列活动,开展红色教育图片展、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等活动。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感受到自己不仅是一名学生,更是社会的一分子,要为建设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四、以家庭教育为有力补充,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提高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要培养学生负责任,首先要培养家长学会对孩子负责任,才能将学校责任教育的成果在家庭中得以巩固和延伸。我校视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我们每学期利用两次家长会的机会对全体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讲座,学校编制《家教绿洲》小报,定期发放到每位家长手中。
在每年迎接新生入学到送别老生毕业的时段,学校都会组织隆重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邀请家长参加。
学校每年召开的艺术节、运动会、开放课等大型活动,都会邀请家长来校参加,使家长们能够了解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活动无形中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感,使他们对学校的责任教育非常理解和支持。
有关爱国的古诗范文5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作业设计 优化手段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开放性和探究性,作业内容仅限于本学科知识的范围,多数采用反复抄写生字、词语、片段的方法,学生无需动脑就能应付完成,不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当然少量的抄写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语文作业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有效设计,作业设计应体现知识性、趣味性、能力性和探究性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画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优化语文作业,可以这样做。
一、仿写、续写
课文都是经过筛选后的精华,对学生的习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课文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练笔的机会,如“仿写”、“续写”、“写颁奖词”……通过对课文资源的挖掘,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模仿迁移,增加写作实践机会,无疑是读写结合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作者用诗意盎然的语言具体描述了日子去来的匆匆,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作者是通过日常的一些活动:洗手、吃饭、睡觉等来写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逝,因此鼓励学生联系自己日常的一些活动,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把孩子们眼中匆匆而逝的日子用他们的心、用他们的笔记录下来。
生一:玩电脑的时候,日子从键盘上悄悄过去;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悄悄地溜过;放风筝的时候,日子伴着风筝飞走了。
生二: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电视屏幕前溜去;踢足球的时候,日子从我们脚边飞过;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我们的嬉戏声中流去。
多么真切的感受,多么美的语言,学生在读中学会了感悟生活,读中学习表达。这样的作业设计,使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的统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得到提高。
又如学习完课文《提灯女神》,鼓励学生仿照CCTV《感动中国》栏目中为获奖人物写颁奖词的方法,为南丁格尔写颁奖词。学生在与文本、作者、充分对话的基础上,被她伟大的人格所感染,便饶有兴趣地写起来。我惊喜地发现,他们的颁奖词语言或质朴,或华丽,但都情真意切,透着强烈的感染力。
生一:她用爱心点亮生命,用责任心演绎人间真情,她是天使,她是爱的化身。
生二:她不顾世俗偏见,放弃优裕生活,选择护理事业,她不仅帮助伤病员解除肉体的痛苦,还给予伤病员精神的安慰,她是战士们心中的女神。
写“颁奖词”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开启了学生的心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获得心灵的触摸、相拥和感动,实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
二、做资料卡
布置学生预习作业,让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自制名人档案(包括姓名、字号、生卒年、生平简介、名人小故事、名人名言等),有的学生还配有名人肖像、字画等,这种形式的作业不仅能锻炼学生对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还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更重要的是将此形式迁移到阅读过程中,并把它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观察体验
在平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鼓励学生到社区、到大自然、到风景名胜地走一走,看一看,丰富自己的见闻,把个人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积累习作素材。
暑假期间,我校一栋新教学楼竣工,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老师和学生到校都有一种新鲜感。上课第一天,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就是观察我们的校园,观察校园的变化,学生兴趣盎然,拿着小日记本三五成群在校园里观察着、议论着。学生不仅写出了校园的变化和美,还感受到了浓浓的校园文化,从而抒发了对母校的热爱和在学校学习的幸福感。
四、画图想象
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画图想象也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为了体会诗的意境,学完了诗,我布置的作业就是把诗默写一遍,再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图。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看着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学生从中也切实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和深远的意境。这样的作业不仅加深了对诗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排演课本剧
小语教材中有些课文是短小的剧本,如《花木兰》、《奴隶英雄》等,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演课本剧,还可自制一些简单的道具,为了表现人物特点,学生就得认真读书,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学生试着演一演,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发现,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六、办手抄报
有关爱国的古诗范文6
“木棉花开红又红,摘朵花儿寄广东;爸妈打工真辛苦,我向他们来报功:学习有了大进步,各种家务我都懂;奶奶煮饭我烧火,人人夸我好儿童……”一声声童谣唱出了天等县少年儿童快乐成长的心声。
这些都是天等县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道道美景。近年来,天等县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织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并且使之常态化,从而使该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多渠道投入,让“花儿”有肥沃的土壤成长
“家―学校,学校―家”,这是以前天等县青少年儿童“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方式,青少年课余文体活动相当匮乏,适宜青少年校外活动的场所几乎没有,不少青少年课外精力无处释放,就赌博、打游戏。
“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硬件设施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大工程。”天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李贵卓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上说。
近年来,天等县多方筹措400多万元资金,建设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13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并依托乡镇宣传文化站创建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先后为本县13所中小学校及乡(镇)宣传文化站赠送价值55万元的“绿色电脑”及一批科教书籍;把天等县烈士陵园、黄善军陈列室、叫看革命根据地陈列室3个基地作为全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素质教育基地重点建设;建立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基地和学农基地;成立县、乡、村“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164个,动员组织“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2 024人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同时,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在全县各中小学校成立家长学校109所,开办幼儿园95所。此外,县财政共划拨工作经费50多万元,保障全县未成年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县各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对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天等县教育局局长闭伟文说。
近几年来,天等县通过中小学校等教育阵地及讲座、培训等教育形式,传播爱心理念和爱心礼仪。2009年2月26日,天等县在城关小学开展“纪念中央[2004]8号文件颁布五周年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大力宣传中央8号文件精神和6位入选“中国好人榜”、市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当场为白血病患者赵安琪同学捐款9万多元。2008年以来,天等县组织发动中小学生参加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向国旗敬礼”“网上祭拜英烈”等主题教育活动,“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各级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评选等活动。未成年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学雷锋”“关心教育月”“远离,珍惜生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成效。
“2009年7月,我县组织学生参加全区‘祖国发展我成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征文比赛活动,有8篇征文荣获自治区级奖励。其中,天等县民族中学陆丽贤同学的作文《我们家三代人的照片》荣获特等奖,这是崇左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征文作品。”天等县文明办主任梁江涛开心地告诉记者。
天等县还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等节假日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等教育活动,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截至目前,该县组织在校青少年参加各类主题教育活动逾计10万人次。
多部门合力,促“花儿”健康成长
几年前,每逢节假日,天等县的中小学生们扎堆到网吧、游戏厅上网、玩游戏,更有甚者,欺瞒值班老师,在校外通宵上网……
2008年以来,天等县关爱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组织32名“五老”网吧监督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县城及乡镇开展义务监管活动,制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上网,并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教育讲座;天等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编印了2万册《天等县公民文明手册》分发到广大学生手中;天等团县委把每年3月定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月,开展学雷锋、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等系列活动,陶冶孩子们的心灵。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做好他们的管教工作,确保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是我们老一辈义不容辞的责任!”曾荣获“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的天等县关工委副主任劳荣明拍着胸脯,铿锵有力地说。这些年来,劳荣明虽然身患疾病,但他投身于教育工作的热情丝毫不减。2009年春季学期,在天等县民族中学就读的初二女生李依艺(化名)迷恋上网,无心学习,经常迟到、旷课,在网吧结识了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有一次,李依艺又逃学到网吧上网,被正在“守岗”的“五老”网吧监督员劳荣明撞见。劳荣明把李依艺带出网吧,苦口婆心地教育她珍惜宝贵时间,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劳荣明及时与李依艺的家长和班主任取得联系,督促老师和家长管好孩子。李依艺在老师、家长的教育和帮助下,知错就改,戒掉网瘾,专心学习。目前,她已考入天等县高级中学就读。“感谢劳爷爷的教导!如果当时没有他的悉心教育,今天的我都不知会变成什么样。”李依艺一脸感激地说。
环境影响人,所以净化社会环境是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为此,天等县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方案》,成立了由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牵头,教育、公安、文体、工商、广电、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组成的全县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并纳入各乡(镇)、各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作为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庭院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和出版物市场的监管,抓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治安秩序整治,严厉查处校园周边违法行为,确保校园周边环境安全。这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使天等县的育人环境得到了净化。
多元化关爱,呵护“特殊花儿”
目前,天等县农村留守儿童多达3.61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2%。为了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天等县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部门参与、社会关爱“四大关爱网络”,同时依托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幼儿园等平台,全力确保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为主线,全县各中小学校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永恒目标,以“学校行政―教务处―德育处―班主任―班委”,“学校党支部―政教处、团委、工会―班少先队(团支部)”,“值日(周)领导―值日(周)教师―值日(周)学生干部”作为“三个主线”,把“四教”(感恩教育、互助教育、挫折教育、爱国教育)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中。
“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天等县民族小学校长农桂合说,学校现有学生1535名,其中留守儿童就有674名,占在校生数的43.9%。为了让在校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学校积极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开通免费亲情热线电话,专门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处”,开设“东姐姐心灵对话”、“师生心语”等栏目,并经常性地组织“留守儿童集体生日会”、“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等主题活动。
该校五(1)班的留守儿童赵飘雪上课怕回答问题,她为此一直很苦恼。后来,她鼓起勇气在“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处”向班主任张芸花倾诉:“我上课不敢发言,就是怕同学嘲笑。”通过面对面的促膝交谈,张老师不断鼓励和引导她。慢慢地,赵飘雪由一个害羞、胆怯的女孩变得开朗、自信。“张老师既当爹又当妈,关心照顾着我的女儿,让在外打工的我们感到很温暖、很放心。”近日,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远在广东务工的赵飘雪父母亲由衷地说。
据记者了解,天等县目前累计已有300多名像赵飘雪这样的“留守学生”通过心理辅导,矫正了人格偏差、提高了学习成绩。
天等县民族小学老师苏华英也像许多老师一样,成为了一个关爱、教育留守儿童的“专家”。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他担当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父母”,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出于对留守儿童的爱,他创作出了《人人夸我好儿童》这首童谣,获得了全国优秀童谣作品二等奖,如今,这首歌曲正在中国文明网进行展播。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苏华英经常为学生编排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歌谣,教他们唱童谣,鼓励留守儿童勇敢地面对生活,让他们在童谣的歌声中快乐健康地成长。“一首好童谣胜过800句说教。”苏华英感触颇深地说。
《人人夸我好儿童》这首优秀童谣,充分表现了留守儿童体恤父母、孝顺老人、热爱劳动、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逐渐地在崇左市各中小学校传唱开来。
天等县还开展留守儿童新春慰问活动和“和谐行动・牵手留守儿童”活动,给留守儿童送去慰问金和志愿者爱心包;组织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让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带来的关怀和温暖;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和关爱制度,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机制(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深入学校看望留守儿童、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代管人进行沟通);为每一个留守儿童都建立家校联系卡,并针对每个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实行跟踪管理。
多途径育人,本校特色滋润“花儿”
天等县民族小学筹措资金,在校园大门两侧、教室、走廊等处悬挂名人名言、文明用语、温馨提示等,设置黑板报和宣传栏,使“墙壁说话,花草言情”,校园处处洋溢着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该校学生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文明礼貌、善于合作的同学多了,吵闹打架、自私自利的同学少了;独立自主、勤奋好学的同学多了,娇气懒惰、马虎粗心的同学少了;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同学多了,乱扔废纸、随意刻画公物的同学少了。该校农桂合校长告诉记者:“我们本着让‘一草一木都说话、一砖一瓦皆育人’的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各个空间建设心灵港湾、文化长廊、双语名言警句等文化教育专栏,使学生一抬头便受到激励,得到启迪。”
2009年春季学期,天等县城关小学结合本校的教育特色,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师生们得到了经典诗文的熏陶,营造了经典校园文化。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对联、《朱子家训》、《增广贤文》、《论语》、《诗经》等,受到美的熏陶,提升了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部分学生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早餐没吃完就乱扔乱倒,还经常向父母索要零花钱买零食、买玩具,过着一种‘很安逸’的生活。”针对学生中的这种不良现象,天等县朗明小学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抓好学生德育工作,立足本校实际,在校园内开辟了一块学农基地,利用劳动课,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自学农基地开辟以后,该校“安逸型”学生逐步减少,学校环境比以前更干净整洁,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我们学校自从开辟了学农基地后,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接受道德教育,懂得了感恩父母,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天等镇朗明小学校长农柏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