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专项资金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专项资金论文范文1
摘要:专项支出在公共支出中所占比例甚高,专项支出使用管理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将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整体效率和效益起到重要影响。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资金管理
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发生转换,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有新的进展,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财政资金使用及全过程监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此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专项资金及其管理环节
1.专项资金基本理解
为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会对国家资金实施合理化运作,专项资金即是其中一项确保资金正确运用的有效手段。从定义上将,专项资金即为完成特定工作或达到某一事业发展目标而给出专门用途的资金;从预算管理角度将,专项资金主要是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向行政事业单位拨付,并用于某一专项工作或工程,同时需单独报账结算的资金项目。由概念分析,专项资金具备三大特点,即源自财政或上级单位及单位自筹部门,专用于特定事项,且须单独核算。
2.专项资金具体管理环节
根据资金使用的差异,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发展性专项和事业性专项,其资金规模大、使用影响范围广,适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和部门预算的普遍实行,资金使用单位在对专项资金管理上,具体的规范环节应分为:专项资金预算环节,如将专项资金预算纳入年度预算,取得财政拨款;未被纳入预算的突发项目,须经追加申请后争取财政专项;专项资金使用环节,如资金近授权审批、支付金额、支付方式等;专项结束后的项目决算,如结余资金管理、项目资金具体使用情况分析等;资金使用效果的绩效评价和跟踪调查。
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非税收入使用不合理
根据相关规定,非税收入中专项收入和基金收入均应专款专用,单位内部财政对其不能加以统筹。近几年来,财政预算体系改革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一些收入明显增加,单纯的专款专用模式已显得不合时宜,其不仅容易造成单位内部突击安排项目,使得项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还极易致使资金大量结余,甚至使诸多政府急需安排的项目缺少可用资金,降低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如此一来,非税收入使用不尽合理,公共财政功能相对难以充分发挥。
2.制度约束不够有力
目前,较多行政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管理缺乏力度,许多专项资金管理部门未明确专项资金管理制度,造成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对专项资金支出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强,当那些不合理、超预算的支出行为发生时,领导予以姑息,相关办事人员难以实施强有力的监督,最终使制度流于形式,制度约束欠佳。
3.专项资金预算准备工作不到位
预算是资金管理的基础,对专项资金管理而言尤为如此。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预算的处理可以看出,专项资金预算工作中前期准备工作十分不充分、不详细,制定预算方案时不够认真、严谨,所制定预算并未细化到具体项目。作为非税收入的征收主体,行政事业单位仍然是专项工作的组织单位,也是专项预算的申报单位,由于其负有日常行政事务性工作,则行政事业单位仍然要实施严格的申请立项、专家论证以及可行性研究等一系列的工作程序。在上述资金预算前期准备工作中,往往需要中介机构和专项实施单位的介入,但此类机构和单位又难免对专项资金预算的意义和重要性把握不足,结果导致责任主体缺位、专项资金预算不到位。
4.绩效评价体系及跟踪机制缺位
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专项资金有效使用的客观保证。但一些专项资金管理单位抱持“花完钱才算完成任务”的观念,对绩效评价体系完全忽略,使得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不合理列支现象严重。此外,专项资金使用方向管理上缺少跟踪机制,资金流向何处、使用在哪个环节、项目实施中哪些地方更需要资金、项目实施仍缺少多少资金等一系列问题,资金管理单位均无法跟踪了解,对某些领导政绩做足表面文章的负面行为亦无法及时掌握,项目正常运行受到极大影响。
5.过程管理及专项成果管理缺失从现有情况下,较多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并非对应的资金使用部门,专项资金经上级单位申请后,往往还须按照业务所需拨付给下级单位,从账务核算到资金管理,上级单位均无法对资金使用状况做出精确的反映,若下级单位又未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上级单位,则容易形成信息交流不畅、挤占乃至挪用专项资金、滋生腐败等不良现象。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财务人员应具备过程管理和监督管理意识,但较多财务人员均对专项支出过程管理和专项成果管理甚为忽略,导致超预算、不合理项目列支等恶屡屡发生。加上上下级单位间信息交流不畅,资金拨付与项目进度难以一致,则上级单位专项资金则长期滞留,下级单位项目无法开工,即项目资金与项目进展脱节,专项资金管理失控,或者当上级单位其他工作任务紧张时,下级单位项目实施进度将被一再延误,项目开始陷入超期状态。
三、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有效举措
1.建立健全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及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和管理体系,增强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执行的规范性。首先,应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状况,以标准项目文本方式,实施恰当管理,即通过项目申报、项目审核、项目核定和组织实施、项目监督和考核等四个具体阶段,对项目支出预算实行全过程管理,并组织专家组对其做出可行性研究和评审,根据研究报告和评审结果,在一定规定程序下,申报项目支出。然后,要建立部门项目库,积极采取事前论证、过程监督和事后审计,不断规范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和执行,保证预决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加强财务职能和财务人员角色定位
财务职能应定位为全面参与资金使用及运转过程的决策与控制。一项专项预算批复后,财务管理将在专项资金运作中起到监督和控制作用,整个资金流将对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业务的开展、工作实践进度等产生重要影响。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提高对财务部门、财务工作以及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一则合理规范财务部门分工和岗位职责,保证财务职能有效实现;二则财务人员正确树立角色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关注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尤其要对资金流向进行统筹规划,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3.促进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
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对专项资金运转的作用仅仅是一个方面,在具体实践中,还应完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促使资金管理者、使用者、财务人员对资金申请、下拨、使用、报销结算等全过程均十分了解,任何人员均不得违规办事。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应建立专项资金申请、使用和评价制度,建立科目设置、结转等规范化财务管理制度,并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将专项资金会计核算纳入“拨入专款”、“专款支出”科目中核算,同时规定“专款支出”的结转时间定在项目完成后,由有关部门单独列报,年终“拨入专款”余额须向拨款单位单独报账且获得核准项目时,方可予以结转。通过对专项资金的有效管理和监控,专项资金完整性与安全性才得以实现。
4.强化绩效评价对专项资金支出的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集中专项资金之财力办大事、要事,这促使资金管理部门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实施严格控制,以保证专项资金存在的意义。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则是对专项资金使用最优的监控手段,比如先由各级主管部门通过绩效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专项资金使用单位节约资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区分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以科学的方法评价和奖惩专项资金使用状况,最后根据考评结果审批年度专项资金,使财政拨付资金和事业开展项目尽可能保持进度上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刘欣.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第28卷(1).
专项资金论文范文2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就是用来建设特定的项目,事业单位需要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将指定的资金应用到指定的项目中,这样才是符合国家拨款的初衷,也是将财政专项资金用到实处的表现。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一些事业单位反其道而行之,将财政专项资金应用到其他的项目中。这些项目并没有申请财政专项资金,这就是较为普遍的财政专项资金挪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失去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指定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进度,危及到国家的财产和社会的利益,更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可见,财政专项资金挪用的问题比较严重,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和管理。从目前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现状上看可以看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受到制度方面的影响较大。首先执行力问题比较明显,其中执行力不够使得具体的资金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只是管理者或者是领导者一笔带过,久而久之就会使得管理制度逐渐落后,降低工作的操作能力和管理制度的控制力。其次,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了相关条款指代模糊或者是比较笼统,没有任何针对性和具体性。这样就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最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实施力度不到位,直接导致管理形式和内容过于形式化,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是形同虚设。
二、解决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管理力度,加强财务控制意识
在事业单位业务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事业单位资金流的运作过程,通过财务管理可以明显看出业务工作中的资金支出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因此,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管理水平,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单位财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首先,应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者的责任感,同时使财政专项财务汇报制度化、财政专项财务资金使用检查专题化。其次,加强财务对资金使用的控制职能。明确财务职能定位,实现全面参与到资金使用的控制与决策,规范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最后,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控制意识,使其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全面参与到资金管理过程当中,并予以系统、全而的规划,同时应加强资金支持管理的控制力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二)健全完善财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健全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更为规范与科学。同时应健全财政专项资金跟踪反馈制度,加强财政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及时、准确办理好财政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决算与验收工作,按照相关规定程序,移交产权与财产物质并做好入账登记手续,进行资产统一管理。事业单位还应严格遵守专款专用原则,建立完善财政专项资金审查与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单位内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三)健全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加强项目申报与立项审核工作。在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前提下,建立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根据实际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将通过严格筛选与审核后的项目纳入到相应的项目库管理当中,并依据项目资金使用的轻重缓急进行相应的划分归类,以方便预算部门参考。
第二,明确各项项目支出范围及相关标准,同时编制项目的明细表,将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填列到明细表中,使预算合理化,提高预算的透明度。
专项资金论文范文3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已售公有住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公房维修资金)是公有住房售房时根据相关规定归集的维修资金,由于其来源和归属的特殊性,相对于整个维修资金管理体系,有其特点。在公房维修资金管理和运行中的监管、账务、使用等环节,分别有业主、售房单位、物管单位、账目管理单位、监管部门等多个工作主体,厘清各主体在其中的责、权定位和相互关联关系,决定着管理机制的科学构建和有效运行。物权法的颁布,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规章的相继出台,为明确这些关系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现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相关表述,对各主体在公房维修资金管理体系的几个主要环节中的地位和作用、权力和义务,以及运行中的相互关系作一梳理和解读。
一、公房维修资金权属的归属。相关主体为业主(购房人)、售房单位。在建设部、财政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165号令)中,关于公房维修资金交存有这样两个规定:一是由业主和售房单位按照相应标准分别缴存,业主交存的维修资金属于业主所有,售房单位从公有住房售房款中提取的维修资金属于公有住房售房单位所有。二是维修资金是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由这两个规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维修资金的所有权分属业主和售房单位,专项供相关业主用于住房维修养护。明确了这层关系,就为理解、把握业主及其它各主体在维修资金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业主对于包括售房单位提取的资金部分在内的全部资金(除了发生房屋灭失的情形),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拥有决策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权益,因此在各环节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它各主体的工作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围绕其展开。
二、维修资金账目管理。相关主体为业主、账目管理单位和监管部门。在公有住房出售的相关政策中规定,已售公有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由原产权单位负责,《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出台,使这一责任具体、明确,在当前维修资金管理体制下,主要体现在账目管理和使用申报中的作用。清楚准确的账目是维修资金管理的基础,在账目管理方面,又有基础账目建立和业主大会成立前、后的账目管理这三个环节,相关政策对这三个环节的维修资金账目管理工作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在基础账目建立环节,由于出售公有住房时,业主和单位共同缴存的维修资金基础信息在售房单位,做好基础账目建立工作,是售房单位的主要责任和重要工作。其后账目管理工作,在业主大会成立前,相应的工作责任由售房单位担当,是账目管理单位,负责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及时记账、对账,定期公布账目、接受业主查账。业主大会成立并具备维修资金管理能力后,经业主大会申请、监管部门同意,向业主大会移交维修资金账目管理工作。售房单位应向其交出一本清楚准确的账目,而后由业主大会履行账目管理的责任,建立管理制度,接受划转的维修资金,决定账目管理单位。
三、维修资金的使用。相关主体为业主、账目管理单位、物管单位和监管部门。管好维修资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用好维修资金,维修资金的使用是维修资金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明确责、权关系尤为重要。165号令中规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列支范围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讨论通过使用建议。即相关业主是使用维修资金时做出决策和决定实施方案的主体,其它主体须依据相关业主的意见,履行各自相应的职能,而不能本末倒置、越俎代庖。而业主要发挥主人翁精神,切实履行好业主自治的责任,只要是应该进行的维保项目,不论与自己的关联度如何,为了维持房屋整体的使用状态,都应积极参与,对使用决策、施工单位选择、项目预决算发表意见,而不能对选择性地表态,对自己影响积极推动、影响小的消极推诿。
物管单位、账目管理单位根据业主意见,分别办理维修资金使用申报手续和账务处理工作。
专项资金论文范文4
摘 要:高校科研专项经费绩效考核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阐述了科研专项经费的特点和对其绩效考评的意义,分析了绩效考核的现状,尝试以量化指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简便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和促进高校科研专项经费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关键词 :高校科研专项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高校科研专项经费是具有规定科研项目或者其他特殊用途的非偿还性专用经费,是为扶持高校进行科学研究、探讨新进展的资金,也称作项目经费。其最大特点是专项核算、专款专用。从资金来源划分,有中央财政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科研专项资金,上级财政拨付的科研项目经费,校内安排的专项资金和横向科研课题专项资金等。从内容上分,包括重大项目专项、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重点科研课题专项、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等进行研究所需资金等。高校科研专项经费是高等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随着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专项经费在总预算经费中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做好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研究和绩效考核,不断提升其使用效益,就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高校科研专项经费的特点及绩效考核的意义
一般来说,高校科研专项经费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经过审批核实,再经由财政部门拨款给高校的专项费用。首先是要投入到指定项目上,必须是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并要在财务上单独核算,项目完成后要结题上报;其次,科研项目的实施不但是为了满足规定项目研究方向的需要,还要综合考虑高校教学、科研及总体平衡发展的利益;同时还要按照项目申报的要求,圆满完成规定的研究任务;最后科研专项经费还要接受国家相关监察部门一定的监督。
十一五以来,高校的科研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例如,承担的科研项目大幅增加,囊括了一半以上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为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高校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优秀成果大量产出、获得约三分之二的国家级奖项等。科研所取得的成就是尽人皆知的,若能对科研专项经费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科研人员注重项目研究效益,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提升科研项目研究的进度与准确度,创造更优秀的科研成果。同时,完善的科研专项经费绩效评价体系,还有助于平衡科研专项资金投入与产出效益,促进高校事业的快速、稳键发展,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的全方位发展。
二、高校科研专项经费的绩效考核现状
由于高校科研专项资金管理特别是绩效考核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重投入、轻管理,重表面、轻效益,重微观、轻宏观的问题,高校往往重视科研经费的申报,不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范围执行,使用目标不明确,缺少对项目预算执行的追踪问效和绩效考评体系,造成了专项科研经费所体现的效益不能很好鉴别。
1、绩效考核观念淡薄。每年高校通过对科研项目的成功申报,上级财政部门要下拨大量的资金,用于完成科研课题。但是很多高校对于这些科研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不到位,科研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观念不明确,项目预算与结算审核严重脱节,甚至出现了部分经费被当成了科研人员福利费的现象,有些科研项目已经完成任务,但由于经费有结余,不及时结题而导致经费的浪费等等。不仅造成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不科学,使用效益低下,还给腐败行为有漏洞和空子可钻。目前高校对科研专项经费的绩效考核观念比较模糊,评价的标准主要停留在专项资金的配置状况,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的表现,科研的学术成果完成情况等水平上,忽视科研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对学校整体发展壮大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2、绩效考核标准单一。科研人员运用科研专项经费会形成很多种成果,一般有科研发明,科研奖项,学术报告,论文,专著,专利等。高校专项预算管理存在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情况,面对如此复杂的预算管理和经费使用情况,种类丰富的成果,往往采用完成其中一项指标任务,作为统一的绩效衡量标准。用这种简单的单一指标对不同的项目执行效益进行评价,忽略了各学科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研究上的不同,以及同一单位不同部门在教学模式、行政管理上的不同职能特点,形成的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全面。因此,要准确评定科研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必须对不同科研成果区分对待,采用公正科学的手段进行绩效评价,才能不断提高专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3、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从现状看,很多高等学校缺少一套科学健全的基本专项经费绩效考评体制,绩效考核目标随机而定,或只是被动应付上级部门下达考评目标和要求的检查为目的,不能对学校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完整的反映,更谈不到发挥专项经费考评在高校教学及科研中应有的作用。绩效考评结果并未与单位拨款和职称考核等具体情况挂钩,这就逐步淡化了绩效考评的重要性,从而降低了科研人员参与绩效评价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还会影响高校教学质量,也不利于高校培养尖端科研人才,更不利于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三、科研专项经费绩效考核指标的构建设想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要建立健全鼓励创新、体现实绩的科研绩效管理机制”的要求,对科研专项经费的绩效考核,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科研、人事、财务、审计等部门相互配合组建科研绩效考评小组,对科研项目执行的质量、进度,科研成果的大小,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均以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方式进行相对客观量化的估计,同时还要参照科研专家、权威学者的系统考评意见,综合确定量化的科研专项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笔者设想,绩效考核的量化指标从投入、产出、效益三方面,建立三级指标体系进行考评(如表1)。
1、科研投入主要考核人财物的前期投入情况。一般是通过对科研获得的财务预算数据和科研所需的前期软硬件配备状况,进行逐项分析得到的评价指标。项目预算资金的投入主要通过在上级对申报的项目层层审批下达后,资金到位率和资金下拨的及时程度来反映。资金到位率是指按预算拨付的项目资金与计划使用资金的比率,衡量该项目是否按照上级批准的课题研究方案要求,足额到位项目研究资金。资金下拨的及时性是指项目批复下达后,科研专项资金以及配套资金能及时到位的指标,用于考评预算资金是否按计划拨付的及时程度。
软硬件配备指标主要衡量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状况,由科研设施的投入程度,进行研究所需参考的图书及专业资料的丰富齐全,是否有足够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研究等项指标来反映其投入情况。主要考评购置的仪器设备,实验用品、图书、专用资料等为完成课题而投入的设施,与项目建设目标的相关性,价格的合理性、专业实验档次的高低以及满足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实用性,配备科研人员结构的合理性。
2、科研产出主要考核预算支出的情况和项目完成的质量。一般是通过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科研产出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等指标来反映科研的绩效。考评预算执行与上级批复下达的经费预算是否相符,财务资料是否完整合法及会计核算是否准确,即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制度要求的符合程度以及财务数据和报销资料的真实程度。考评科研产出的产品,主要包括发表的论文的质量,根据科研课题成效出版的著作及教材的权威性,取得的课题专利权及科研成果获奖的等级等。
3、科研效益主要考核通过项目的科学研究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这项指标是考核的重点,所占分值最大。
(1)项目的经济效益包括:教学科研经费逐渐增加和课题的深入研究,促进了学科建设壮大和研究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室研究技能的开放以及设施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研究的浪费和设施的闲置;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校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课题研究的试点实施,扩大了科研实验的影响,提升了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壮大了科研队伍,对于同类型实验起到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等。
(2)项目的社会效益包括: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对相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主要是走出去对与研究有关或相似的目标进行技术指导和传授经验等;通过多种科研服务的形式,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带动相应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强盛,为社会发展与进步创造更大的效益。
四、科研专项经费绩效考核的运用
高校每学期结束前,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组织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对照上表中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进行测评打分。分值在80分以上的为绩效高、课题完成好的项目,可以作为学校考核评比和申请新项目的优先条件;分值不足60分的为绩效差、课题完成差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要深层次分析原因,找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差距,并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通过测评打分,使科研人员明确在项目资金的执行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尤其是在产出效益方面更要进一步努力,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是衡量检测评价科研专项资金有效性的量化手段。选择设置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评价指标,对科研专项经费进行绩效考核,能够促进科研人员自觉从立项、实施、资金使用,到完工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调整资金使用方向,逐渐完善专项支出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达到不断提高科研专项资金产出使用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晓芸,高校实验室专项资金评价指标的设计与应用,[J] 教育财会研究2014(2)20-23.
[2]张利民,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新智慧·财经 2014(6)61-63.
[3]李树坤,关于高等学校科研专项经费的绩效评价的研究,[J] 经济师 2014(6)125-126.
[4]韩东海,高校科研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J] 教育财会研究 2014(4)28-32.
作者介绍:
庞燕珍 (1958-),女,汉,山西晋中人,高级会计师,主要从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研究。
专项资金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校 财政专项资金 问题 建议
一、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来源及特点
用于专项事业的财政专项资金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是指在政府年度预算中安排的用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及落实国家补贴政策而拨付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其特点是“来源于政府,用于特定事项,需单独按项目核算”。专项资金与特定的项目相对应,专款专用,是项目目标实现、政策落实的资金支撑保障。
就目前而言,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有两类,一是高校年度预算中安排的项目支出经费(又称预算内专项),与基本支出经费统称为财政补助收入,每年初按经费使用额度拨付,主要包括:重点课程及学科建设项目经费、人才引进、房屋维修、设备购置、“两基两辅”建设经费等;二是作为政府部门预算的专项经费的再次下拨,主要有中央财政拨款、主管部门(如教委)拨款和其他单位拨款,资金直接拨付到高校专用存款账户,如中央地方共建项目资金,市级专项资金,国家级、市级重点学科或精品课程建设专项资金,学生各类帮困奖助学金专项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这些专项资金保障了学校的发展,特别是学校在教学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专业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等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财政专项资金也存在一些政策上和操作上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就遇到的问题作一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
1.盲目申报。表现为立项论证不够严密或缺乏科学依据。项目的成形可能源于某项突发事件或为了多争取些财政专项经费用于弥补日常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不足。财政性资金主要是教育经费拨款和各类以项目冠名的拨入专款,而拨入专款属于教育主管部门的专项。教育经费拨款中属于基本支出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因编制数和学生招生数的限定而增长缓慢,因此,各高校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量部分主要集中在项目经费上,即经常性专项和一次性专项,而且项目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远远超出了基本支出,所以各高校为了多争取一些教育经费拨款,采取盲目申报、扩大各类专项经费也似在情理之中。
2.大预算小批复。高校在申报项目时,往往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在主观上也有意将专项资金的预算数放宽,而主管部门在审批阶段为了平衡各学校的利益,往往以学校为单位进行资金“切块”分配、划拨,很容易忽略对项目本身的优劣和绩效评估,加上某些高校千方百计在放宽预算,主管部门不得不按盘子分菜,造成大预算小批复的现象,其结果就导致了某些高校原先设计的项目资金预算结构很可能将完全推倒重来的被动局面。甚至也有些拨入专款集中在第三、第四季度下拨到高校,但校方事先并无预算,大量专项资金集中下拨,极易造成资金沉淀。凡此种种,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也影响了项目的有效执行。
3.分散下拨、财务滞后。许多专项经费都是按条线通过主管部门各职能处室直接组织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申报,项目评审通过后将审核批复的文件分散下发到高校各职能处室,高校财务部门往往是资金到账后去寻找经费入账依据,经查询才知道资金来源,设置项目账,落实项目实施部门或人员,并按项目预算明细列支经费。这种财务管理滞后的情况不在少数。分散下拨还会导致专项经费的投向与高校原有的预算安排发生重复,如学科建设经费有中央地方共建资金,市级、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市级专项资金和高校预算内专项安排资金等,往往造成重复建设,预算执行困难,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4.重立项轻结项,重拨款轻监管,结项结题不结账已成普遍现象。按照本市有关规定,预算内专项资金结余应上缴财政或经财政批准后方可使用,但由于项目类别太多,造成检查成本高且难度大,往往难以完全贯彻既有规定,在客观上造成一方面大量资金沉积,另一方面项目结项后将经费挪作他用,弥补公用经费的情况屡屡出现。近两年,市级财政虽然对专项资金的结余、结转设置了明细核算科目,但要厘清历年的项目余额与核算科目余额一一对应,在操作上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即使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但由于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的会计制度并不熟悉,也只能事倍功半。
5.难以全面评价。很难拿出一套令人信服的可以公正客观评价项目绩效的指标,且因项目的属性不一和执行环境各异,即使有考评方案也不可能涵盖全部项目。比如,财政每年对教育高地高水平专项、学生帮困助学专项、医疗补助专项、东方学者专项等实施抽查审计,但这些检查仅停留在账面或原始凭证上,仅关注专项经费使用是否规范,是否建章立制,而很少到师生中去实地考察,也很少关注实际的使用效益,如专业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学术讲座的受益面、精品课程受欢迎的程度、学生救助帮困力度及公平等方面。
6.资源分配不公,项目经费执行率低下。主管部门曾提出教育经费的投向要实现“由投入学校改为投向学科,由一次性向经常性专项投入”的两个转变,这对提升学科竞争力、稳定经费投向无疑是件好事,但从会计收支匹配的核算原则来看,大量经费投向学科,学科又各自为政,经费封闭运行,相应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支出却无法对应由学科承担的科目,且往往由于学科带头人与学院(部门)负责人不一,这样反而弱化了学校的统筹能力,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项目经费执行率低下。
三、对策建议
1.科学管理,交叉论证。一般来说,项目的形成需经过立项、论证、申报、审批、使用、监督、验收与绩效评价等过程,因此在项目形成的源头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善相关的机制。建议通过建立校内外专家互评论证机制,包括出具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严格规定项目执行的时间节点和验收标准;设置严密的程序,从经办人、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分管校长、校长层层把关;建立完善专项资金的项目规划、论证与决策、项目组织管理、项目招投标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总目标控制以及项目竣工验收与绩效评价等一系列制度设计,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来指导项目的管理。
2.公开程序,公示绩效。目前学科建设、信息化建设两个预算内专项须通过专家评审才能申报,但通过率极高,似有走过场之嫌。建议将各高校项目的申报数量、项目金额以及最终评审结果、整改要求在市教委门户网站上公布,评审程序予以公开,项目最后绩效予以公示,使项目的申报、评审的过程、绩效的情况均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各高校之间的相互监督。本人曾在瑞士弗莱堡大学法学院参观他们的办公室和资料库,满屋的书架上都是学科的书籍和获奖成果展示,这些通过学校的公共资源平台可以查询到每位教授获得的经费资助情况、教学科研情况,以及指导学生、带教青年老师的人次,甚至在不同级别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和专著数,成果被采纳被应用的记录等。这种信息公开的方式完全可以借鉴,至少在我们教育系统内可以相互知晓各学校的学科、人才优势,知晓教育资源的分布和投入产出情况。
3.集中下拨,分散管理。考虑到各高校的经费需求情况不尽相同,如有的高校教学基础设施总体建设已告一段落,而有的高校可能前几年把财力集中投放在新校区,老校区的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才刚开始,因此建议改变目前分散下拨给各职能处室的方式,而采取根据学生人数或专业数,预先告知下年度项目经费或拨入专款的大致方向和额度的方式,设定若干个共性的、内容宽泛的专项名称,给学校足够的统筹平衡空间来规划资金的使用,以提高专项经费的执行率。在集中拨款的前提下,主管部门职能处室进行分散管理则更能发挥项目管理的优势和权威性。例如,市教委有关处室曾组织检查教育高地项目的执行情况,有关高校教务处与财务部门形成合力落实执行财政政策,职能部门主动要求清理、集约、管理好历年教育高地结余资金,对财政清理项目结余资金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4.规范核算,有效监管。《“十二五”上海市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市级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规范专项资金列支内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尚未从会计角度去规范各项目经费的核算口径。因此,建议继续组织力量研究出台规范的核算口径,特别是对敏感的支出内容要有明确的规定,如哪些项目中可以列支工资、津贴、奖金或劳务费;根据项目预算、科目决算的高校财务制度特点,要求财务管理与项目管理同步跟进,制定与内部控制制度配套的实施细则;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做好项目核算和规范资金支付工作,还要了解项目实施进度、主要业务流程和内容;充分利用会计数据量化评价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如各学科人均投入经费与成果比,通过全校单位能耗指标来反映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绩效等;年末,对预算内专项资金的结余、结转建议事先列出项目结余资金明细类别,严格按财政规定的核算科目进行操作,等等。
专项资金论文范文6
[关键词]机构知识库;建设;问题;对策
一、相关概念论述
(一)机构知识库的含义
关于知识机构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的含义,不同的专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有的专家是从大学的角度对机构知识库进行分析的,他指出:“大学中的机构知识库是大学为其员工提供的一套服务,用于管理和传播大学的各个部门及其成员创作的数字化产品。也有的专家则认为它是一个数字化资源集合,捕获并保存单个或多个团体中的智力产品。综上所述,知识机构库是指学术机构(包括研究院、图书馆、高校、档案馆、博物馆等)为捕获并保存机构的智力成果而建立的数字资源仓库。
(二)机构知识库的特点
1.累积性和永久性
机构知识库中的知识资源的获取是一个永久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获取与积累,才能对知识库进行更新,并增加新的库存,使知识资源不仅在数量上持续增长,还能使机构知识库的软件系统得到扩展。
2.开放性
机构知识库是进行学术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每个机构库之间的信息是可以互相传递和借鉴的。机构知识库的建立,不仅可以使机构外的人员成功地访问和使用,还可以使其他机构存取自己的知识内容,相应地,在自身知识资源不足的情况,也可以有效地存取他们的内容。
3.综合性
机构知识库不仅包含常见的研究性学术资源,如期刊论文、电子预印文本、技术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数据库及数字图书馆资源,还包括部分学术数据库所不收录但又具有较高价值的资源。
二、我国机构知识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支持资金有限
在国外,机构知识库都是建立在强大的资金支持后盾的基础上的,只有具有一定的资金支撑,才能保证机构知识库的建立朝着正常的方向经营和运行。虽然我国在机构知识库的建立上拥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相对我国在建的机构知识库的数量和规模来说,资金来源渠道还是比较单一,数量还是极为有限。我国的机构知识库普遍面临着支持资金不足的严重问题(1)(2)(3)。而在国外,企业和各种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支持资金就比较充足,再加上国家下拨的科研基金完全可以支撑机构知识库的正常运行和规模的持续扩张。就国外的大学而言,多数大学为了满足办学的需要、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争取地方政府的拨款、利用学校所获的社会捐赠本金进行风险投资等渠道,扩大学校的财政收入,改善学校的财政状况。例如,美国的耶鲁大学每年仅社会捐助资本就占到了学校总收入的27%,不仅使学校有充足的资金提升教学服务水平,也给机构知识库的建立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二)机构知识库规模较小,文献类型单一
我国机构知识库起步较晚,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发展较慢,较国外的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状况来看,还是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大学机构知识库成为我国机构知识库发展的主要阵地。2004年起,我国几所重要高校开始借鉴国外建设成熟的机构知识库的典型案例,着手建立我国自己的机构知识库,但是就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规模还是较小,数量极为有限。除了发展规模方面存在缺陷,机构知识库中的文献类型也存有弊端。我国的机构知识库的资源提交量还是极为有限,全文获取成功概率较低,文献类型比较单一,主要表现为研究论文成为主导力量,研究报告、学位论文、多媒体内容和实验数据等还是极为匮乏。就我国机构知识建设相对比较完善的厦门大学而言,文献类型大多是研究论文和会议论文,其他文献类型数量颇为不足(2)。
(三)信息共享存有障碍,标准化问题有待提升
机构知识库的建立就是为了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学术的交流,并达到资源知识普及的最终局面。但是就现阶段我国的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状况来看,信息共享似乎成了一种不用付诸任何实际行动的口号。如果不是共同建立知识资源,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知识资源共享的状态。除此之外,在我国现存的某些机构知识库的使用过程中,还存着特定的限制条件和用户进入屏障。由此,我国机构数据库的信息共享还是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信息资源达不到共享,标准化方面也存有很大的问题。标准化是机构知识库建立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硬件储备,如果各个机构知识库的建立没有一定的标准作为约束,就很难对它们进行管理,并且机构知识库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也存有一定的障碍。目前,我国的各个机构知识库之间就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遵循,从而导致了现存的“信息孤岛”现象。
(四)机构知识库的质量控制和版权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机构知识库所具有的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很多文章撰写者可以不受区域限制上传自己的文章,以争取自己的文章得到发表。但是由于机构知识库和传统的论文评审机构不同,传统的论文评审机构是由一系列具有深厚的论文基础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对他们选择投稿的文章进行审阅,然后决定其文章是否可以进行发表。而现存的机构知识库的审批制度没有那么严格,致使很多文章的质量得不到有效地控制。除了质量方面的问题外,受传统的学术出版模式的影响,很多文章在出版过程中受到知识版权问题的限制。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机构知识库的发展和出版商的利益出现冲突,如果想要将已经发表的文章提交到机构知识库的时候,就会受到出版商的态度的制约,出现版权问题,极大地阻碍机构知识库的建立和发展。
三、我国机构知识库建设过程中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