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培训后感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险培训后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险培训后感悟

保险培训后感悟范文1

一个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大品牌的大营销,这种营销环境的变化,可能是直接影响产品制造、销售的市场动因,也就是被人们通常归结为的时尚。

其实消费者所追求的时尚,本质上就是文化创意,这种追求会带动某个产业的快速崛起。时尚的语言创意,可能会催生一部被市场追捧的好电影,精彩的台词会被观众一生牢记。电影业如此,服装业也如此,动漫、网络游戏更如此。

“中国文化的经济特征”这种大品牌的营销概念,是否能带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脚步前行,文化创意又能给市场、产品品牌添加什么样的催化剂呢?

1月20日,在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创意节”上,来自国内外文化产业的一线企业、政府主管机构、高校以及业界的代表,对有关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展开了讨论。

有媒体称,这次论坛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讨,可引发业界更深刻的思考,用文化的创意带动制造业等其他产业的和谐发展。

文化部有关官员表示,目前,国家已将文化产业列入新兴产业行列。全国已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将文化强省、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主要任务目标,还有13个省(区、市)为此设立了发展资金。

据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李小磊介绍,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它将人的创意与科技和金融相结合,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重点发展的新兴朝阳产业。这一产业符合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同时对中国走向世界,也担当着重要的责任,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产业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培训中心负责人李季博士介绍,目前,我国创意人才缺口很大,全国从事创意性工作的人才不到10万。而日本的创意、创造学校已达5000余所,创意人才达到5000万,美国创意人才也有3900万。相比之下,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还很大。

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培训中心和北京创意村营销策划公司联合承办。论坛旨在搭建一个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跨界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整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以沟通推动共识,以共识推动创新。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李小磊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总值比2005年增长了17.1%,高于我国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增长幅度,显现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势头。目前,中国政府已正式将文化产业列入新兴产业,这一系列政策,催生了一批有较强实力、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产业,形成了一批知名的文化品牌。

2004年以来,文化部先后命名了48个产业基地,这些示范基地有利地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此外,我国文化产业和项目交易平台初步形成,创作、生产、销售的产业链逐步完善。

北京开了四届的北京国际画廊博览会,今年该第五届了,完全是个人办的。前两届的时候赔得一塌糊涂,但随着不断有国际上的画廊参展,画廊博览会到第三届就开始有人气了,聚集了一批国际一线的画廊,国内的画廊基本上挤不进去。我想,博览会有一天都办成这个样子,不用政府花那么大力气、也不用发文请各省去参加博览会,最后由市场决定是否要办下去,而政府则逐步退出。

相比美、英等文化产业成熟的国家,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规模偏小,创新的能力不强。我们进行过调研,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占94.34%;5000万以上仅占0.01%;注册资本5000万元至1亿元的只有12家;注册资金在1亿元以上只有3家。同时,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从中央政府方面,希望能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产业政策,不断给文化创意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宏观管理,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交易平台和产权交易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是科技,这是基础。第二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我看来,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一种形态,不是随意提出来的,从英国发展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的变革来看,能够清楚地看到它的产业发展路径,英国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叫文化产业,它包括体育产业、旅游观光产业。

上世纪80年代,旅游产业的兴起给英国的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比较保守的英国发生了变化。到9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我们是不是还按照原来的方式叫文化产业的问题。这个思考代表了上世纪90年代文化产业的新发展,就是高科技改变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是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推动力,这是需要考虑的。

处于创新历史阶段,我们一定要考虑中国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拉美国家模式,拉美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展特别快,也是经济发展的奇迹,但在发展国家的层面上他们停止了脚步。

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就可能跨越台阶,进入未来高速发展的国家,错过机会,将重蹈拉美国家覆辙。

没有高科技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包括网络传输和网上市场,文化产业是走不远的。创意产业特别强调创意为王,就是要强调文化、经济特征。今天在谈文化产业的时候,就像刚才李司长谈到的,我们的博览会都是政府推动的,这是当今一种现象。

我们希望,在第一推动之后应回到市场上去,因为当今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政府在推动,政府规划。在此之后,如何回到市场的基本线,实现整个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历史性变革。

创意产业的发生是市场运营的高端方式,想一想网络游戏是自身发展出来的嘛?不是。包括IT业,都是在整体的、原有的基础上展开的。培养自己的市场,激发市场的过程,在过程中会迅速发展起来。

仅在网络市场上,短短的几年时间,已达到100亿元的产值,这时我们会看到还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间,它适应了产业的运作模式。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牟钟鉴

建设现代文化大国是时代的使命,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经济腾飞,而文化处于弱势,在世界没有主流话语权,仍然不是真正强大的民族和国家。

认识到文化是综合国力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非常重大,没有一个民族不重视。表面看,全球市场、科技、产业都在发展,但我们往往忽略其文化传播,通过文化传播,灌输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我们是强大的民族,我们只能跟着西方的后面走。 中国人要走出长期的文化自卑心理,不要觉得西方什么都好。越是随着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我们的文化越应该把其优点显示出来。

说得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天下大同;美美与共。能够和平相处、互相学习,而现在很多的民族实际上都不能美之人美,所以要出国留学,这个问题解决就好了。

产业需要文化,文化需要产业。不体现中国文化的产业,难以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品牌,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文化,难以真正繁荣发展。文化要传下去,必须以产业为支撑。文化要走出去,必须产业推动。中华文化资源丰富无比,得天独厚、取之不尽,应全面开发利用。 建议加强文化产业的研究,希望能够建立研究所,研究研究文化与产业怎么结合起来,要加强业界与学界的合作,把社会各方面力量结合起来,处理好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前途可以说是无量的。

北京创意村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联合国特聘创意策划专家陈放

“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已经成了从美国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美国前总统在国家战略中也明确提出了“创意美国”计划;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上任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成立“创意产业小组”,在英国创意产业也早已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日本提出了“创意日本”计划,韩国打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国家战略标语;新加坡更是和中国香港争夺“亚洲创意中心”的地位,国内的创意产业更是如火如荼……

创意产业现在成了全世界最热门的经济焦点,它具体包括的行业不外乎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玩、工艺品、设计、时装、电影与录像、动漫、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电脑服务、电视和广播等。

实际上,作为新崛起的产业,创意产业既有设计、研究开发、软件、咨询、会展策划、包装、印刷等生产内容,也有信息、文化艺术、时尚消费和娱乐等消费的内容。

可以说,创意产业是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结合点,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载体。

创意产业的兴起是产业发展演变的新趋势,它既具备知识服务业的业态,又有如下特征作为其标志。让我们用创意击破困难,用创意激活平凡,用创意指点江山,用创意炮轰困难,用创意化腐朽为神奇,让垃圾变黄金。

八一电影制片厂影视部主任、《士兵突击》总制片人张谦

做电视剧非常残酷,每年全部产量大概1.6万集左右,可是电视台的饱和播出量也就6000多集,大部分的戏是颗粒无收。所以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我很有幸,有几部戏还获得成功了。

电影《士兵突击》刚筹备时,一些合作伙伴都怀疑,没有大牌明星、没有男女情爱的戏会有市场吗?我当时也没想好怎么来答复,就说这部戏肯定好看,好看肯定就有市场。

我觉得在现实当中,克隆、模仿的东西太多,尤其是一些文化产品。大家的想法基本上都是靠迎合市场,市场缺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样很保险。《士兵突击》能引起反响,除了戏本身好看之外,主要是因为现在缺这种东西,其实中国的老百姓非常好满足。从我的实际工作当中,我感觉我们的创意很弱。

结合具体,谈谈工作遇到的问题。首先考虑文本、再考虑团队、再考虑市场。现在大家喜欢看韩剧、喜欢看俊男靓女、男女情爱的戏。实际上,影视剧没有创新,我只是把大家认可的一些元素进行了融合,如果是完全创新,大家也接受不了。

当时拿到《士兵突击》这个剧本,在云南拍了半年,2007年8月1日那天晚上是决定我们生死攸关的一天。在中国的影视界,很多剧在频道上播了无数遍都不起作用。当时我下了最大决心,就是在8月1日那天,正好借建军节播出,我们费了很大的劲,终于协调上了8月1日上市。

我现在有一个很迷茫、困惑的事,现在面临文化产品,我有点儿考虑不过来了。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市场空间非常大,原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现在有很多动漫公司想把《士兵突击》提出来做游戏,与我们合作的不下5家。有个海外留学生,是传媒大学毕业的,她在美国考察了游戏市场,说《士兵突击》为什么不可以做成一个电子游戏,如果做出来肯定好玩。

所以,我想这个市场非常大,但是怎么做、团队问题、市场分析问题对我来说很茫然。春节前,我们马上也要推出音像、挂历、扑克等。作为军人,在这里我想说一句,我们军队强大、国力强盛,包括经济发达也好,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一种软实力,其作用越来越大,包括人的价值观。

我们现在很多文化处于弱势,美国人现在也在观察中国人,为什么许三多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我现在既觉得茫然,但也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空间,我相信文化创意产业在专家、学者的推动下,一定会很快兴旺发达起来。

《创意天下 赢在中国》推广总监高强

我纠正一下刚才主持人说“赢在中国”是在同时段收视率最高的。错。它是同时段收视率最低的。有人问我,你是项目部的一个工作人员,“赢在中国”应该发点工资吧。不是。是我们向里面交钱。

在所有的机场,我要求全都在播“赢在中国”,很多坐飞机的人都是我们的标准客户,基本上都在看,这就是我们说的什么是媒体运营。

我有个朋友,他做剪指甲刀产品,就这个项目做了十几亿元。他是怎么做的呢?他介绍说,纽约市政府向全部市民每人发了一个剪指甲刀,纽约人铭记9•11,剪指甲刀上印有9•11,所以纽约市政府订了500万个。陈慧琳的现场演唱会,印有陈慧琳名字的剪指甲刀,订了很多全部卖光。还有一个鞋厂,给每个职工发了一个,每天上班前检查指甲,放进职工生产线的工作流程里。因为他做的是小器具,所以号称“小器之王”,通过这些事件可以证明,任何具有传播价值的都可以称之为媒体。

音像现在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盗版,一个是下载,我们能不能用市场的方法想出办法来?我们想出来了,我们正在做。盗版的原因是便宜,而且文化部管不着,正版是受文化部很多管制的,盗版真的是叫你管不住。我们不要画面,把它全部变成声音的,这个CD盘大概需要0.85元左右,0.1元的版权0.05元的运输费,我打算卖1元钱还是可以的。但是卖给谁呢,你有渠道吗?我说,有。

我另一个朋友,费了很大的劲儿进入中石油建了个加油站,他想让驾驶员在他那里加油,他给加油的人优惠,这个时候我就把CD卖给他,让他送。如果送出几千万张以后,这个广告就很快出现了。这里面会出现一个新的传媒,堵车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堵车的时候你可以听,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

山东泗水孔子尼山书院项目 国际鲁联普及推广委员会副主任王殿卿

为什么要在孔子出生的地方做一个书院,40年前的今天,1968年正在如火如荼,全国都在扫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把文化作为革命的对象。如果40年前的今天我讲这些,如果想办一个书院,那肯定把你推下台。

对中国文化的破坏或是毁坏,恐怕要几十年以后或者上百年以后才能恢复。从“”开始,中国文化已经变成一种被否定、被边缘、被批判、被革命的对象。五四的另一面就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他给人一个新的感觉,新文化就是西方文化。

到1997年“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建设一个新的国家,第一位是讲政治,但是到一定阶段应该搞经济建设,但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讲文化建设。

现在孔府、孔庙是一个旅游景点,也巧,我们到了尼山,尼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这个地方已经有了尼山土庙上千年,但后面又开了一个书院叫尼山书院,我们看了以后感到随着现在新的认同、新的发展,有必要补充一下“孔学”。在尼山这个地方有必要恢复孔学。尼山书院的下面就是泗水县,这条河,养育了孔子,养育了孟子,就这个地方成了盛源,从这里传向世界。

书院的定位、任务、社会功能我们定了五条:

第一、它是一个学术论坛,各种学说都可以在这里论。

第二、它是培训基地。现在国学的发展,急需培训,不仅是孩子不知道,而且爹娘也不知道,国学已经被学校赶出了上百年,人们对孔学知之甚少。

第三、它是游学的营地。现在很多孩子,到了暑期去留学。到孟子那里也就三十公里,中国儒学的发源地就在这里,可以去看看,让孩子们感悟一下。不仅是中国的孩子,外国的孩子,港澳台的孩子都要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