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发言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效课堂发言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效课堂发言稿

高效课堂发言稿范文1

 

关键词:高校 英语课堂 有效性探讨 方法研究

一、 前言 

随着“地球村”的不断形成,我国与国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英语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人才不能缺少的成功条件之一。如果说高中的英语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学府而学,那么,进入高校之后的英语学习就是为了日后迈进社会做准备了。谁都知道,在课上百分之百的集中极力要强过课后自己低头苦学,所以,课堂的有效性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对于大学这种倡导自由式学习的场所。但是,不得不说,我国目前的英语学习模式有个怪现象,那就是“哑巴英语”、“chiness english”(中国式英语)层出不穷。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学只能说是高中英语的翻版,纯粹的为了学而学,甚至有的高校在课堂上讲解着初中、高中的知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所以,怎样加强课堂有效性,使得高校学生学到适合自己的英语技能,才是关键。 

二、 目前高校英语课堂的现状 

(一) 学习目标不明确。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学府,多数学生都会产生怠慢、消极的学习态度,认为自己已经不需要再努力学习。另外,处在象牙塔之中的学生普遍缺乏对于社会的具体认识,往往是认为自己手上的毕业证书足够应付未来的就业压力,对待英语更是没有学习目标。 

(二) 英语学习普遍化的同时,降低了学习质量。随着大学、高职等院校不断的扩招,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开设了英语课,但除去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外汉语等和英语自身有直接性联系的学科之外,其余学科的英语教学就处在一个相对较为模糊的地带,即对待英语教学态度含糊,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英语的大班制教学。 

(三) 缺少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死板沉闷。因为英语国家四级、六级考试的原因,绝大多数高校生将英语看的很重要,但假设没有了这个考试,高校的英语学习状态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结果一定让人痛心。仍是以考试为学习目的,高校的英语课堂由压力组成,而不是由兴趣组成,英语课堂上气氛沉闷,没有生气。 

(四) 缺乏口语、听力训练,过于重视“笔头”。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这句话显然不适用于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大学英语》教材涉猎面较宽,但教师普遍把重点放在单词记忆与课后习题身上,忽略了“说”的环节。学生缺乏口语、听力训练,以至于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极差。 

三、 提高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一) 各个层面转变现有观念,从“心”做起。高校英语课堂的组成者有三方面,分别是教师、学生和学校领导层。 

1、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思想。理想中的高校课堂是师生平等,轻松和谐,英语课堂自然也不例外。想要学生更加自信认真的对待英语,教师首先就要明确自身的位置,即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这个观念的驱使下去授课,教学氛围会有所提升。 

2、学生要了解英语的重要程度。高校学生的判断力、自我意识、独立自主意识都比较强。因为是刚刚甩掉了高考这个巨大的枷锁,学生普遍比较兴奋,但是上了大学不等于说可以不学习。所以,只要教师、校领导多多加以引导,相信学生可以了解英语的重要性。 

3、领导层加强英语重视程度。在规章制度上给予英语课更多的课时节数,并且尽可能的增加学生和社会的交流机会,另外,组织领导班子不定时不定期的检查英语课的授课质量,对教师实施评估制。 

(二) 转变学习模式。英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其次才是教师和校领导层。而高校的英语学习模式和高中不同,教师不能手把手的教授,其中更多的知识内涵需要学生自己去领会。不过还好,高校的学习环境还是比较宽松自由的,而且可利用时间较多,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1、单词战略不能忘。对于英语来说,单词就是其骨骼,无论是学习英语句子、阅读还是作文,都必须得通过单词这一大关。所以,即使到了大专院校,对待单词也一样不能马虎。课堂上无需像高中教师那样每天听写,但需要教师不定时不定期的抽查。对于难记的单词,教师要切记用引导疏通的方式教学。比如:四级考试的常用单词transparent,中文意思是透明的、易识破的、明显的、清楚地,教师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trans(穿过)+parent(父母)即父母之间没什么可以隐瞒的,这样transparent就可以牢固的记住了。 

2、加强听力练习。走向社会,英

语的存在大多数就是靠听和说完成的,听力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需要被教师提上日程。最简单的,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末尾,放一小段英文原版电影片段,或者是一首歌。所挑选的最好是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流行电影、电视剧、歌曲。比如,在课上放映最近热播的美剧《gossip girl》片段,然后相应的提出几个小问题让同学来回答,或者播放lady gaga等著名流行歌手的歌曲,让学生们重复这里的歌词。 

3、加强口语训练。语言学习的一大关键就是张口说,英语也需要学生们大声的朗读出来。最基础的就是让学生自行朗读《大学英语》教材上的课文,无需去管语音语调,只要张嘴大声读出来就行。另外,要多多利用大学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外面,随心所欲的用英语畅所欲言。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办英语角,尽可能的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 

(三)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教师要本着“人本”思想,尽量给学生一个无压力、有乐趣的英语课堂。其实,教师只要用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到有问必答,在授课的时候多注意一下语音语调,学生也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听的。 

四、 结束语 

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未来在工作中的竞争实力,广大教育工作者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见一个全新的高校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庆莉,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性探究[j] 

[2]张秋霞,多元结合提升英语课堂有效性[j] 

[3]陈恒,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j] 

高效课堂发言稿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课堂效率;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12-03

小学数学教学拥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心理状况目前还比较“稚嫩”,如果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使用高度科学性、规范性的数学语言,则小学生在知识接受方面便存在很大障碍。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评价语言,需要更加具有艺术性,避免因为表述问题导致学生误解,进而产生不正确的教学引导。另外,语言幽默固然重要,但是需要严格把握分寸,不能够因为过度的幽默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总体而言,充满魅力的语言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道重要保障。在本文中,笔者紧扣“建设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的主题,在总结过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发挥语言魅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这一命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关于小学数学课堂语言的要求

(一)幽默生动

此处所指的语言幽默生动是以满足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实现教学目标为基础的,因而是一种富有教学智慧的幽默生动。这种语言的幽默生动能够很好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积极性。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强调数学语言的高度科学性、规范性而言,以幽默生动为特征的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显然更加符合小学生低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更加能够相对准确地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第一,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论是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还是在诸多的心理学实验中,均显示富有幽默感的人更加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也更加容易让他人接受至少是不排斥的自己的观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善于使用富有幽默感的充分睿智的教学语言,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破除小学生心理对于老师的恐惧感和陌生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也更加有利于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除此之外,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够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活跃程度,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第二,生动的教学语言更加符合小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小学生年龄段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数学知识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教师以抽象性、概括性的语言去急性讲解,则以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很难去了解。所以,生动性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必需特征之一。提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生动程度的最佳途径之一便是以小学生日常学习和日常生活当中经历的事情为素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小学生爱玩的游戏、比赛等,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消除数学知识的枯燥性。例如,拔河比赛需要一个班级出动6个学生直接拔河和1个学生负责监督,问一场拔河比赛需要几个学生参与。这种问题方式比直接问“(6+1)×2=?”显得更加地生动,也利于学生思维的调动。再如,在课堂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这样结束课程:“同学们,这一节课你们和老师一共消灭了5个敌人(难题),如果还有同学没有将敌人消灭干净,提出来,我们一起将它们消灭。”这样的方式比“同学们,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更加生动,能够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简练准确

第一,简练的教学语言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在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前提之下教师应该尽量简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尤其是某些数学知识方面的论述,应该最大程度地进行简化处理,因为语言结构越是复杂、语言中含有的成分越多,学生在接受和理解方面的难度便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不如高年级学生那样熟练,所以,相对于语言成分结构复杂、语句较长的一个复杂长句,小学生更加乐于接受成分较少、原句较短的多个短句。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教师在课堂上尤其是在讲解某些重要的数学知识时,一定要尽量将语言结构简化,或者从中找出几个重点词语进行概述,帮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

第二,准确的教学语言是保证教学正确性的关键。数学课堂非常讲究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在进行语言表述的时候,语言的准确性便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准确则会将某些“例外情况”包括进来,或者说表面上看起来正确,但是仔细推敲便会出现逻辑错误的硬伤。此处所强调的教学语言准确性主要是指在综合考虑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对于数学知识进行符合数学科学内在逻辑规律的一种表述。因为语言是信息承载的主体之一,因为一旦学生在某些数学知识方面出现认知偏差,就会通过他的语言表现出来,此时,教师则应该利用准确的数学表述去纠正这种偏差,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严谨性。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发挥语言魅力的其他建议

(一)合理使用肢体语言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加深印象,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有声语言外,还要辅以体态语言。体态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1)表情:教师和蔼微笑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严肃的表情会启迪学生对问题钻研、探讨;微笑、点头表示肯定;摇头、皱眉表示否定。教师的表情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意境当中去。(2)注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目光注视可以沟通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视线联系要平视,不要俯视。教师的目光多是信赖的、鼓励的、赞扬的,但也有批评的、否定的,种种目光都使学生心领神会,从而受到教育、启发。有经验的教师用眼扫视一下,课堂就会安静下来。有时用目光批评比语言责备更有效。(3)动作:课堂教学中若没有手势,就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讲台毕竟和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

(二)不吝惜赞赏之词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指导。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和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在执教低年级时,尤其需要注意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学生。评价学生时竭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积极的赞美。除此之外,教学评价应体现教师的因材施教;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机智,更应该让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学生需要真诚的评价,所以评价的语言要以朴实为主,毋需华丽。

(三)多样化的艺术提问

课堂教学是师生教学相长的一个认知过程,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艺术提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影响教学效果的至关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全神贯注的融入课堂中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提问,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再加之引导性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充满魅力的语言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道重要保障。无论是何种教学思想均需要在课堂上利用语言去表达,同时语言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最为基本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更加应该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进行数学知识的传递、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等。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需要生动幽默、简练准确,更需要合理使用肢体语言、不吝惜赞赏之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数学学习热情,启发学生进行有效思维,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探究。

参考文献:

[1]匡银军.激趣·导思·引探——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三要求”[J].小学教学研究,2011,(8):116-118.

[2]来峰.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评价语言的弊端及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1):102-103.

[3]李秀和.发挥语言魅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0,(10):158-160.

高效课堂发言稿范文3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生物实验的兴趣呢?

1 关爱学生

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2 改进教学方法

要采用探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阅读和操作等,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教师应重视课堂导入,新颖的课堂导入,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探究鼠妇生活的环境》实验时,可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鼠妇的生活环境,可以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3 理论联系实际

在课堂上要充分联系生产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例如,在讲授《观察酵母菌》的实验时,给学生讲解:我们做馒头、面包或者酿酒时都需要加入酵母菌,这是因为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将淀粉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将淀粉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制作馒头时,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于是面团就膨大起来,并鼓励学生举出一些生活实例。于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4 教师要及时科学地评价学生

教师及时鼓励学生,能使学生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快乐,并且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分享这种快乐,从而一起进步和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在实验课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鼓励学生勇于回答问题,如果学生不敢回答问题,就不会有创新精神。还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博学之,而且要慎思之。疑是开启学生思维探索大门的金钥匙,教学中设计疑难,学生仍然是被动的,而学生质疑,学生则变为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可以使学习成为一个主动的过程。另外,善于发现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这是进行科学探索的起点。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发扬民主,一旦形成宽松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就会极大地调动起来。在实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精心准备实验

在上实验课之前要精心备课。备课包括备实验目的,备实验原理,备实验器材,备实验注意事项等。要分析实验的具体过程,要写出每节实验课的具体方案,要明确每一节实验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备课越充分,课堂效率就会越高。在上实验课之前,教师首先做一遍这个实验。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课前准备,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实验课。学生在预习中会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做实验就有强烈的兴趣。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生的预习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四、优化生物实验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生物实验活动的机会。传统的实验课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学生缺少做实验的机会,只是看一看,听一听。教师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生物实验生动形象。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图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善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探索生物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优化课堂结构,就是将教学中的各个因素设计成一个最优化的组合方式和实施过程,保证教学活动科学有序进行。

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要突出重点环节,合理分配时间。例如在复习生物实验时,可采用这样的程序:实验过程再现、梳理活化、发散应用、反馈练习四个阶段。这种模式以实验知识巩固为基础,侧重实验能力发展,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探究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科学探究一般有五个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这五个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在讲授《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实验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4~5人一个小组。我引导学生:

1 提出问题:草履虫对外界刺激能够做出反应吗?

2 做出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

3 制定实验计划。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

4 得出结论。

草履虫能趋向有利的刺激,逃避有害的刺激。在这个实验中要提醒学生注意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更有说服力。要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学习,互相倾诉,分享成功的快乐。我也参与小组实验,并适时进行讲解、点拨。最后,让全班同学展开热烈讨论,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验得出结论,让每位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高效课堂发言稿范文4

关键词:语法课堂;生活资源;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62-2一、引言 

“生活即教育”,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思想。他主张把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教学合一”。然而,许多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在英语教学课堂实践中,采取简单的“演绎法”:先由教师呈现知识规则,再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操作。这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要求,让课堂的“教”与“学”完全脱离社会与生活。让学生觉得课堂是乏味的;知识是很难的;学好是不可能的。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语法教学作为英语教学有机组成部分而受到教师们的颇多关注。然而不少教师在语法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过多强调语法规则,并且花较多时间进行大量地机械训练,从而导致语法课给学生留下了枯燥无味、不易掌握的印象。 

新课标提出英语语法教学应该从“运用”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与认知特点,尽可能地运用生活资源,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语法知识。本文将结合笔者执教的一节语法视频公开课,探讨如何巧用生活资源,活化英语语法课堂。 

二、教学实例及评析 

1.创新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语法课重点之一是can和could在express ability方面的区别。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笔者在充分了解4月20日雅安地震情况之后,给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What could the people (students rescuer...) in Yaan do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学生在小组讨论之后进行回答。 

点评: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先行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接着呈现语法规则,随后进行操练。学生在对知识一知半解的同时,觉得课堂乏味无趣,昏昏欲睡。 

笔者的导入运用了雅安地震刚刚发生时的图片,学生对话题比较感兴趣,并且经过对问题的讨论,能够运用could表达过去的能力。 

2.层层递进,满足情感需求。在笔者评析完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后,又设置了一道讨论题:What can people (volunteers doctors、nurses...) do to help people in Yaan?笔者鼓励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志愿者,是医生,是救援士兵,怎么做才能帮助震后的雅安人民呢?在学生讨论的同时,笔者设计板书Time 

canat present 

couldin the past 

点评:学生在对此问题讨论的同时能够注意到我们用can来表示现在的能力。如学生说:We can raise some money for them, We can give them our best wishes and pray for them.同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学到要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将课堂教育与社会、生活有效结合在了一起。 

3.融入交际,锻炼学生交往能力。本节语法课重点之二是can、could和may在ask for permission方面的区别。笔者给学生设置了三种情境,即:1. Tom wants to borrow an English book from his friend in another class. 2. Lily asks her mother if she can watch TV for one hour. 3. Mike is late for school. He wants to come into the classroom. 学生根据平时生活常识,基本能正确运用这三个单词询问是否允许,并进行对话表演。笔者设计板书: 

may ask for Permission(允许) 

点评:表演一直是孩子比较喜欢的活动,尤其是这种来自日常生活的情境表演,孩子更是得心应手。因为有了熟悉的生活情境,加上生生互动过程中呈现语法,传递语法的意义和用法。由此一来,学生对语法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并不易忘记。 

4.生活场景,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本节语法课重点内容之三是How与What引导的感叹句。笔者用三幅图:1.李总理第一时间感到震区现场引出Premier is a very kind man.其中kind为单数可数名词。2.在展现震前天气时,学生异口同声说The weather is very bad. 其中weather为不可数名词。3.震后孩子们纷纷为灾区人民捐钱捐物,学生们说:The children are very helpful.其中children为复数可数名词。 

点评:继续以“地震”为主线,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选图,看似简单,实际上加入了what引导的感叹句所涉及的单数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和复数可数名词。由学生总结how和what如何引导感叹句,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在总结中能够很好地区分how与what的不同用法,为稍后的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联系时事,教育与教学并重。笔者用以下这四幅图给学生设计了一个Group work活动。让学生就这四幅画进行讨论,用can、could和感叹句(how和what均需用上)的形式表达出来。 点评:此种小组活动改变了传统语法教学中规则讲解、举例说明、规则验证等刻板的教学模式,使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且趣味盎然,却又无时不围绕语法主题,且由于这些话题都是生活中刚刚遇到或常常讨论事情,因此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大家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整个课堂井然而充满活力。同时,学生表达的各种观点,如:珍惜粮食,献出爱心,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积极奋进,建设城市等。学生在自我教育的同时,也给周围同学传递了正能量。 

三、感悟与反思 

1.语法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语法知识的运用,而不是教师过多强调语法的形式。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利用实际生活中的资源。创设不同的语境,让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用中不断感知、体验、实践,最终达到能正确运用目标语法知识的目的。 

2.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材料来实现。教师应该确保能较为集中地体现特定语法特征,尽量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具有真实的交际意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语法规律并正确运用进行表达的欲望。 

3.枯燥、被动的学习是低效率、高消耗的认知过程,很难持久维持学习动力。只有当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课本知识和生活实践、感情态度与认知能力的互动过程,语法课堂才能积极活跃,学习效率才能得到很大提高。教师精心利用生活资源涉及语法教学,学生做出相应的语言反应。长此以往,这种体验积累到一定数量,学生便可以形成自己的语法技能。同时,从生活中来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文化审美能力、逻辑思维和穿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结束语 

生活既是英语学习的起点与源泉,又是英语学习的目的与归宿。生活使学生领略到了英语的美丽,英语开拓了学生的生活空间;生活强化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英语扬起了学生追求生活的风帆。常有人讲,英语语法课堂是枯燥的、无味的。但只要教师用心去规划语法教学课堂,在生活中学语法,在语法中找生活,真正做到“活化课堂”还远吗? 

[参考文献] 

[1]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LarsenFreeman, D. Teaching Language: 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陈东红.情景体验 规则探究 学用结合——由一节语法公开课引发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04). 

高效课堂发言稿范文5

一、对老师要强化备课,对于学生要强化课前预习

老师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必须对这节课需完成的知识目标十分清楚,根据目标确定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备课的时候更应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用什么办法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等。所以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对象,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但是老师们千万别忽视了学生课前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所以从学生入校学习开始就要求他们必须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预习。比如:低年级语预习我就要求将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出现的生字词;中年级做预习我就要求在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自己查字典解决不理解的生字和生词;高年级做预习,又在中年级的基础之上,加上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想上课的时候弄明白的等等。

二、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要能吸引学生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应以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课文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绪的变化,环环紧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课结束时,注意增强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受到课已尽,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开头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或者利用故事导入,或者利用挂图导入,或者利用谜语、成语导入,或者利用名言诗词导入,或者利用音乐电影导入……一次,我上《自己去吧》一课,就给学生边播放小鸭自由自在在水里游泳的动画,边让学生跟着唱《母鸭带小鸭》的歌曲,课堂上一开始小孩子们各个活跃兴奋,就像一个个快乐的小鸭子。随即我提出:你们知道小鸭是怎么学会游泳的么?想知道就快去读读课文……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全神地投入到读文的环节中去了。总之不论哪种都要注意所采用的导入方法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课堂中。

斯霞老师说“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个好的结尾就给一节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设计新颖有趣的结课可产生“课虽尽,趣味犹存”的境界,以收融会贯通之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更激起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比如我在讲《植物妈妈有办法》这课时,结束的时候,我说:“同学们植物妈妈的办法真多,也真有意思!你还想知道更多的植物妈妈想出的好办法么?那就请你们回家去后,多去了解了解好么?”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把学生从课内知识的学习引向了课外知识的学习中。

三、课堂上要给学生恰当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连续的、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疲劳、分神,甚至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想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作为老师这时你如果能适时地给他们一点称赞,这无疑是给他们来了一针“兴奋剂”,让他们精神倍增,更积极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过程中去。而如果是在课堂上已经思想“驰骋塞外”的学生,在给了暗示也要给予一点暗示了。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

五、教师注重上课语言的精炼、生动

高效课堂发言稿范文6

新课程的实施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对教学理念有一个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改变过去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的教育方式,通过制定合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手段、鼓励自主学习以及及时反思自身不足的全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方法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采用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主角,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少,而这显然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无法帮助到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成绩。而随着新课程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正在悄然转变,在新课程要求下,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辅助角色。并且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充分适应新的教育环境,改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法,以服务学生为根本目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制定合理教学目标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有以下三点:第一,以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作为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第二,教师的讲解必须能够让学生理解;第三,学习的目标必须是让学生能够充分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教师必须把握好正确的教学目标,构建一个统一的课堂教学逻辑,方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雨巷》一文,作者是戴望舒,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先制定好课堂教学的目标和顺序。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因为很多作者在写作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习惯,通过了解作者,学生们可以对课文的情感基调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其次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从而具体了解文章的情感指向;接着是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以此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写作手法、情感基调和内涵;最后具体讲解全文。而讲解本文的核心目标就在于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抒发了戴望舒先生孤、凄凉、彷徨的心境。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尽量保证语言的生动性,注重语言表达,引发学生的共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中;其次,教师应利用情感教学法感染学生,促使他们对课文形成更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文为例,这首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结合时代背景,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辛弃疾充满忧伤的爱国情怀。教师在讲解此文时,尽量使用忧愁和悲愤的语气,将自己想象成当时的辛弃疾,借自己之口表达辛弃疾的爱国情感。而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认同,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引申举例,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简要描述一下从古代到近代我国的类似遭遇,并通过其他主要人物的类似作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当学生也怀着忧愁与悲愤的爱国情怀品鉴这首词时,教师再开始具体的讲解,就会事半功倍。

三、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分享经验,尽量采用最新、最高效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质量。第一,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导入教学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第二,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课文角色当中;第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目前大多数高中都已经安装了投影仪和音响设备),通过文、图、影展示课文内容。以苏教版选修课文《茶馆》为例,教师可以选取文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小段,让不同的学生扮演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等角色。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不需要学生背下剧本,直接拿着课本上台表演,只要注意对语言情感的表达即可。另外,教师还可以先在投影仪上播放一小段《茶馆》的话剧表演,让学生们通过视频了解剧情,在激发了学生对此话剧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再进行具体的讲解。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毕竟是学生自己的责任,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辅助和引导,如果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刻板地讲解反而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及语文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语文是一门极具魅力的课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其中的美,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例如《拿来主义》一课,教师应首先让学生自己预习一遍课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结构、思路和含义;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提问,考察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情况。根据提问的结果,教师先作详细的讲解和纠正,理清思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先内部解决不理解的知识点,如果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存在异议或没有讨论出结果,可以在课堂的最后向教师提问。

五、及时反思自身不足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本身也在成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教师,对于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也存在不足之处。另外,不同的教师擅长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同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教师也应加强内部交流,吸取经验教训,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果断纠正。认识到别人的错误很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却很难。所以说,对于这方面而言,教师应摆正自己的心态,抱着学习的态度,积极向学生和同事交流经验技巧,完善自身水平。教师可以在课下主动同学生交流,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再就学生未完全理解的问题进行探讨,了解自身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在课下或业余时间里和同事一起交流探讨,相互了解教学情况,并交换意见,共同进步。

【结 语】

综上所述,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最主要的教育目标,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和应有的追求。高中语文教师应改良自身态度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理念,做到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要目标和最终目的,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年晓.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B版,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