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1

1、你的选择

2、图片的简要,描述

3、你的理由

【参考范文】

Word came that a reading festival would be held by our school and there is a need for a picture for advertisement and I am writing to give my opinion. From my perspective , I am in favor of the picture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As is vividly depicted in that picture, around the table sit three kids with a couple of books in their hands, having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the contents and sharing their thoughts for the themes, which shows their dedication and passion for reading.

Basically, several reasons are listed for my preference. First, nothing is more attractive than a proper and realistic picture. This picture serves as an epitome of our daily reading scene in the school and it is apt to let students recall the joy and harvest while reading.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2

作文还原语文学习的乐趣?

毋容置疑,作文提分显示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字词语句等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

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何永康,对作文“升值”持赞成意见。他说,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是160分,另外加上40分附加分,所以作文提到70分是正常的比例。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杨许波说,作文除了综合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外,其立意与选题又可以体现学生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目前大部分学生多为考试而学习,这就使本应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变得苍白而枯燥。作文水平并不是简单的记忆背诵可以提高,而是需要大量阅读和创作。阅读和创作在语文学习中最富有乐趣,从这个方面说,提高作文分值或许会让语文教育多一些乐趣。

反对者的声音主要来自对阅卷的公平性的疑虑

南京师范大学大一新生小汪说,作文考试主观性强,同样的文章往往见仁见智,评分迥异;考试的偶然性更大,一个考题肯定在适合一些人的时候会不适合另一些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毕业生昝红霞说:“作文分值加大,意味着其它单项分值将压缩。是65分、70分还是75分,最能科学地测评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问题值得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划一条杠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反对者的声音来自对作文阅卷公平性的疑虑。对此,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何永康认为,电脑和网络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作文阅卷的误差。以江苏省为例,50多万考生的作文被统一扫描入库。由阅卷组指派的30多名素质过硬的阅卷老师,会对库中45到53分之间的作文进行抽查,主要拯救那些被埋没的优秀作文;10多名阅卷老师组成的另一个小组,对54到60之间的作文进行抽查,主要检查是否存在分值偏高的作文;对于36分及格线左右的部分作文,则由最资深的阅卷老师反复核对。“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能进入复查范围。对于单篇作文,我们实行背靠背打分。同一文章,如果分数相距悬殊,则在第三位阅卷老师给出的分数和与之接近的一个分数内确定最后的分值。”

专家:尽量写出自己的生活

尽管存在反对的声音,但是江苏很多中学的老师和学生开始关注如何应对升值后的高考作文。

“作文分值加大,更要认真抓作文。要提倡朴素的文风,要言之有物。尽量写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的酸甜苦辣。”

何永康认为,在批阅考生的作文时,发现最多的问题是语法、修辞、结构等基本功不扎实。此外,对生活缺乏领悟,文章华而不实也是典型问题。这也反映出在语文教育中,部分老师和学生对作文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练不练都是那么一回事。“提高作文分值,至少能让教师和学生对作文训练有足够的重视”。

黄遐是上海一所高考课程培训学校的作文老师,她建议日常的语文教学不要局限在课本之内,还可以从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出发。比如在台湾,周杰伦、罗大佑的歌已经进入了语文教材之中。此外,老师应教会学生善于把生活中的经历、所见所闻体现到写作中,还有提倡学生们多读报纸和现当代作家的文章。

黄遐还提到,高考阅卷老师还是用模式化的眼光来打分,所以老师向学生传授一些应试的写作技巧可以理解,实际上也不会对整体写作或文学素养积累起到副作用。“要想真正的提高写作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思考,而技巧只需要短时间的培训就能掌握,甚至在考试中还可以借此拿到不错的成绩。”

高考作文升值是一种趋势?

北京《新课程语文导刊》编辑陆鸿轶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她认为高考作文升值是一种趋势。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3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原因 解决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5-02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理性写作”,又称为应用写作,是指与感性的文学写作相对立的一种写作方式。在大学,理性写作一般包括论文写作、专业评论文章的写作、各种图表的概括与总结。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生理性写作的能力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可以统称为理性写作能力的缺失,具体表现在:

1.词语错误

词语错误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集中在不分情感色彩这一点上。

2.语句错误

语句错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会写严谨的、大信息量的长句子,另一方面是出现大量病句和歧义的句子。

第二种情况更加频繁,就是各种病句的出现,比如,“(1)成功与读书没有关系,与成功之后就有关系了”,“(2)在谭睿跳下水去救人的一瞬间,什么也没想”,“(3)这些闲散人员每天站在街头,看到对道路不熟悉的司机,就过去收费引路,成为交通隐患”,“(4)至于那本书的内容,我记得有些模糊”。第(1)个句子是主客颠倒,应该是“读书与成功没有关系……”,第(2)个句子是主语缺失,应该是“谭睿在跳下水救人的一瞬间……”,第(3)个句子是偷换主语,应该是“……这一行为成为交通隐患”,第(4)个句子是歧义,究竟是“我记得那本书的内容写得不是很清楚,有些模糊”呢?还是“那本书的内容我记不清楚了”呢?

3.行文风格不对

理性写作应该是干净、严谨的写作,不应该有任何个人情绪化的句子,但是许多学生把口语化、情绪化的语句写到论文中,使得文章风格杂乱。比如,“谈到韩国电视剧,那当然是我的最爱啦,中国电视剧怎么比得上呢”,这种充满女生情绪的语句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论文中,准确的表达是,“与中国的某些电视剧相比,韩国电视剧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更受广大女性观众的欢迎”。还有一些排比句、抒情句、口号式的语句也经常出现,这里不再一一赘举。

二、问题的所在

大学生理性写作能力如此低下,问题何在?如何解决?有的人提出加大《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时,有人建议开设《大学语文》等课程。但笔者认为,问题根本不在大学,而是在高中,准确说在于高考――高考语文试卷的整体设计,文学化、抒情化有余而理性化、严谨化不足,这是导致大学生理性写作能力缺失的根本原因。

汉语文教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头戏,从小学开始,语文课的课时就多于数学课课时;到了初高中之后,语文课更是远远超过英语和文综、理综的课时,与数学持平略高于数学。但是问题不在这里,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对大学理性写作不起决定性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高考语文的试卷,准确而通俗的说,高考语文考什么,学生最后就突击复习什么;高考语文不考的,学生绝对不会复习。比如,从2011年天津卷开始考查“文学常识”一项,于是老师开始给学生复习“文常”,而之前十几年没有考过,自然也不复习;近几年很少考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所以学生都不在这一项上下功夫;再比如从2010年北京卷开始有一项类似于读后感的“知识拓展题”,北京学生都在这一题上下足了工夫,而外地卷没有这个考点,外地学生根本不会复习。

也就是说,高考语文试卷的考点决定着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最后掌握,而这个最后的掌握对进入大学后的语言素养,尤其是写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高考语文试卷的问题何在?笔者认为,存在如下问题:

1.文学化知识所占的分值过大。所谓文学化知识包括:文学常识(3分)、名篇名句填空(6-8分)、诗歌赏析(5-10分)、现代散文阅读(22-25分),以及语言运用的对联和仿句之类(2-4分)。在150分的试卷中,文学化知识所占的分值为38-50分,约1/3左右。

2.作文题目整体趋向于文学化,比如《我有双隐形的翅膀》(2009北京卷)、《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安徽卷)、《总有一种期待》(2012四川)、《踮起脚尖》(2009湖南卷),即便是非文学化的题目,由于受多年导向的影响,学生也会自觉地写成文学化的文章,大量的排比句、抒情句、唐诗宋词、名人名言等等出现在文章中。而我们反观国外的高考作文题,就会发现差异:《假如一个平常的日子被加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美国芝加哥大学)、《直到你目前的生活,你的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你带来了最大的满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3.理性化考题过少。高考语文试卷中涉及理性阅读的考题只有社科/科技文阅读(分值9-10分)和语言运用中的图表概括或总结(分值3-5分)两项,总体分值在12-15分之间,远远低于文学化考题。因为分值低,所以无论文理科学生,都不是很重视。2009年广东卷,有一道表格总结题,据说有13万考生没有得分,这道被戏称为“13万考生都做不出的题”,不过是一份调查报告填充题,分值6分。原题如下:“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女性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有差异,__A__,其中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__B__。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__C__,电视科普节目将会更有针对性。”其实面对表格,对照原文的提示,很容易得出,“A文化程度越低,比例越高”,“B工作性质与此有很大关系”,“C对文化程度和工作性质多做一些考虑”。但是很多学生居然一句都回答不出或者回答不对。

三、应对问题的措施

1.缩减可以混编的考题题型,节约出分值划拨给理性阅读题、写作题。比如,字音和错字一项,完全可以混编为一道题;词语填空与语句连贯性质相似,也可以混编为一道题,这样可以节约出6分,用来加大社科/科技文阅读的分值权重。

2.一些过于纯粹的文学题型可以删除,典型的是“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填空”两项。因为对于非中文系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后,纯粹的文学常识和文学作品只能作为选修课来完成,而中文系的学生还要从头学起。这样就可以节约出9-11分,同样用来加大社科/科技文的分值。

3.在加大社科/科技文阅读分值的同时,增加表格描述/总结之类的题型,尤其是表格总结,非常能够锻炼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严谨准确的表达能力,比如下面这道题:

“到哪里去买休闲装?”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大城市做了调查,下面是调查的结果,请你就表格提供的数字,写出两条总结(不得出现数字)(3分):

答案应该是:第一,在国内专卖店购买休闲装,不受收入高低的影响(1分);第二,在国外专卖店购买休闲装与收入关系很大,收入越高,比例越高(2分)。

4.作文题的题目尽量理性化,甚至可以出两道题,以备学生选择,引导学生写严谨的、含有大信息量的语句,逐渐杜绝动辄写排比句、抒情句,动辄引用名人名言的写作模式;而每年推出的“满分(优秀)作文”,也应该相应的多推荐理性文章而不是文学化过强的美文甚至故事,因为和全国考生相比,最后能够考取中文专业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总之,高考语文是中学语文的风向标,是中学教师和学生的指挥棒,在目前自主招生还不可能大面积推广的情况下,高考语文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高考语文连接着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进入大学学习的重要接力点。所以,适当且逐渐的改变高考语文的命题模式,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理性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且也从根本上杜绝了那种平时语文成绩一般,靠上补习班也能获得一个不错的成绩的现象出现――这才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视和尊重!

参考文献:

[1]《高考将把语文教学带向何方?》.梅笑.《北京文学》.2006年第10期

[2]《一个语文教师对高考的感受》.刘文发.《北京文学》.2006年第11期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4

【关键词】优化阅读 激活基础

中考和高考语文,阅读题一直是瓶颈。就高考语文题而言,论说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文学类阅读共计近60分的题,占试题比例很大,但总是教学效率不高,考试效果不好,主因是绝大多数省市高考语文试卷将基础知识考查专设板块,而基础知识极为繁杂零碎,结果造成语文教学与复习时语文基础知识耗时过多,无形中冲击了阅读和写作,所以不尽如人意。这譬如习武,把大量时间花在马步站桩等基础功上,却忽视了对套路的拆解整合与实战时的灵活变通运用。

反思语文教学,我们深知做了大量的无用功。如何有效地提升语文能力?笔者认为整合基础知识,优化文本阅读才是必由之路。

一、优化阅读试题,点面结合,激活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基础性决定了基础知识教学的必要性。语文基础知识本身呈分散零碎状态,是构成语文大厦的砖瓦,但砖瓦本身并不是大厦,需要经过设计,经过建造,经过钢筋的支撑、水泥的凝结,才能展示大厦的雄伟。所以,基础知识本身并不等于语文。

高考语文对基础知识考查极为重视,绝大多数省市语文试卷第一板块就是基础知识试题。拼音、错别字、成语、病句的考查尽管强调“常用”,但教学、训练还是强调查“缺”补“漏”,就觉得有无数的漏洞需要堵塞,结果语文教学就近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了。但是字词是需要语言环境的,支离破碎的字词训练隔绝了优美的文本语言环境,就如同从大厦之上拆落下来的只砖片瓦,美学意蕴丧失殆尽,学生对它的掌握自然要大打折扣了。所以语文基础知识需要在运用别是在阅读中才能体会到它的妙处。

高考语文试卷之所以为字词句基础知识专门设一板块,是为了防止中学语文教学忽略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高考指挥棒保全了基础知识,却牺牲了语文阅读这片仪态万方、秀美无边的广阔原野,语文丢弃了这片广阔无边的美丽原野,精、气、神尽失,实在是得不偿失!为了应付10几分的语文基础知识考试,老师和学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语文基础知识其实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相当多的考生把它当作“敲门砖”,考完以后马上就忘记了,真正能在考生心灵上留下记忆的还是那些文质兼美的文本。

近几年分省命题之后,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即取消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多年来都不为基础知识专立板块,即使考几个字词,也附属于阅读文本,是阅读理解有机组成的一部分,这样优化文本阅读题型,就可引导教学不会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复习时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致冲击阅读而影响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注重自主阅读,循序渐进,使阅读能力炼神还虚

优化文本阅读,就是要让阅读领衔语文教学,让学生读更多好书好文章。《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并且规定了一个《中学生必读书目》。但调查一下,中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令人非常失望。大多数学生没有系统读过“四大古典名著”及现当代名家名作。

另外,由于绝大多数学校紧扣高考试卷结构,压缩教学内容,不突出课本经典课文教学,也不让学生自读。至于《读本》,有相当多的学校从没有要求学生阅读,或根本就不订。有些阅读课上得比较干瘪的老师,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把课文中具有考试命题价值的字词都一一摘出来,加以比较、巩固,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时非常出色。但他们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去欣赏借鉴文章情感的优美、思想的深邃、叙事手法的高妙等等。总之,现在小学大搞阅读分析,初中不教语法,高中不重视阅读、欣赏、写作,使语文教学陷入了三个阶段都自成一体,互相缺少衔接的怪圈。这些都暴露了我们语文教学考评机制的缺失。

阅读具有整体性,它能使零碎分散的语词通过优秀的作品得以凝结起来,共同表现那些极其优美的风景、极其激动人心的场面,给学生以整体性的美学享受。通过阅读,呼唤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三、以读促趣,以趣促写,作文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语文教学的本源应当是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高中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所以,高中应当强化阅读,才能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当然,有些素质不一定会通过考试分数体现出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考评机制将会更加完善,死扣字词基础知识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我们应当在阅读指导上多一些研究了。

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写作不是完全靠老师教会的,而是靠自己广泛阅读,广采博取,在生活中留心观察、领悟,勤于练笔,而逐步学会写作,爱上写作的。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兴趣是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心理动力,爱好则不仅是对事物优先注意和向往的心情,而且表现为某种实际行动。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自然乐此不疲,由兴趣上升到爱好。

教师应当主动去寻找办法优化阅读,让学生阅读有趣的故事,欣赏优美的文章,组织他们讨论,发表他们的见解,开发他们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世界,充分感知阅读之美,阅读之乐,逐步消除他们对语文的冷漠感。

现在中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是文思枯竭、想象贫乏,思想肤浅、文采苍白,下笔无写处。其主因是生活视野的限制,许多学生对社会、历史、自然的认识,并不是靠亲身体验,而靠阅读来扩充自己的认识范围,但多数高中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除了上课还是上课,该读的书不能读,值得写的事情确实不多。以致作文“低幼化”,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成为“涸泽之鱼”了!这样的生存状况,当然会使学生的作文枯竭化。

写作能力的提升,主要靠阅读积累。初期的写作,存在一定的模仿因素,这正是学生能够将阅读所得与写作结合的证明。模仿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在运用模仿借鉴的过程中,自己的写作能力就自然得到了增强。阅读是写作能力的重要支撑。优美词汇的运用,表现技法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刻画,篇章结构的营造,都可以在阅读中获得具体生动的示范。对他们的写作有更直接的帮助。日积月累,学生逐步积累了大量的名篇佳作,就会产生质的飞跃。也就是能进入“悟”的境界。在自悟中自觉、自创。

四、优化文本阅读,落实语文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全面铺开,但一些学校,尽管使用了新的教材,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基本上还跟以前一样。新教材的模块化教学,学分制考查之类,都还未真正进入操作层面。积弊一如以往。老师依然不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不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使“新课改”剩下几个新概念和新理念了。

我们所期待的语文新课改是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和热情,课堂教学充满探究和钻研的氛围,基础知识相当扎实,而不老是用基础知识训练来冲击学生的阅读。学生爱读、爱写,就让他们去读、去写。创作是需要创造的灵感的,这种灵感需要细心地培植才能使之成长起来,千万不能压制,要让创造的灵感经常来光顾我们学生的心灵。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5

关键词:高考试题;导向;语文教学

正如雷新勇博士在《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一书中所说:“大规模教育考试的试题对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训练方式有明显的影响,它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学校的课程和教材改革;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善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高考试题究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什么影响,语文试题又该如何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功能呢?下面就以近几年课改区新课程高考的部分试题为例,从试题导向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一、增大试题的开放性,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

课改实验区高考试题最大的亮点,就是探究性试题的出现。如2007山东卷文学类阅读文本《灯火的温情》第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此题把问题的设置作了适当的延伸,考生可以结合全文,联系自己的实际加以综合发挥。由于此题的答案不具有确定性,因而对考生有较大的挑战性,对素质好的考生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实用类阅读文本《梦碎雅典》的最后一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考生只要能扣住“贵在参与”这一奥林匹克精神,把握不向命运屈服、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这个要点,言之成理即可。这些都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个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对于试题的开放性,潘新和教授认为,只有开放性题型才有利于学生言语个性的发挥,他们的言语、话语才可能体现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开放性试题不仅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因此,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与课堂教学脱节,而应该把语文课堂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研究,真正把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同时,今后的语文命题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应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对一些主观性强的题目进一步突出开放性,可以考虑从观点的自主性和评价的多元化这两个方面进一步挖掘。

观点的自主性是试题开放性体现的关键,不但因为观点的创新最能体现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而且体现了对话语权的尊重,体现了生命关怀。“阅读”题的“多元解读”,“作文”题的“立意自定”,都是彰显对思想自由的推崇。对于“观点创新”之文,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都应该给予最大的鼓励。只是在评价上应该努力区分哪些是创新的,哪些是袭旧的,这很重要。那些华而不实、虚情假意之文需要仔细鉴别,不应获得高分。当然,其他方面的创新也是很可贵的,也应该给予鼓励。

评价多元化落实的主要问题在试题答案的设置上,我们常见到的“探究题”的命题者拟定的统一的参考答案后,再补充上“意义对即可”“酌情给分”等语焉不详的参照标准。评价表面上是多元的,但事实上阅卷者在根据参考答案采点评分时仍有很强的倾向性。这种评价的结果,导致的是个性差异被抹煞,独创精神遭打击。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一般是要求学生揣摩出题者的意图,中规中矩地拿到一个基本的分数,因而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成长。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参照PISA等国际阅读评价体系的做法,通过大量的前测收集到若干种考生答题情况,对考生丰富多彩的答案做出归类,从而确定哪些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可接受的又可分为几种层次水平,形成非常详尽的评分指导体系,富有可操作性,尽可能降低评分的主观因素对评分的影响,从而保证探究题的评价的信度。因此评分时,可以尝试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层次的多角度理解,不给定标准答案甚至参考答案,只确定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当然,这就要求阅卷教师有较高的言语修养、言语判断力,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主观性评价。

二、突出特定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关注现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语文学习绝不仅仅是在学习教材、学习语言,更是在学习交往、理解文化、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等,也就是说,语文是最生活化的一门学科,因此,语文的评价也应该更多地从生活出发,注重语言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重在生活化的情景下考查语文的能力。

新课程语文高考试卷试题在新课程的理念下,遵循“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原则,已经较多地体现出语文试题的生活化取向。语文试题直接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语文运用能力的题目渐渐出现。如2007山东卷第17题要求考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写出劝阻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言的句子;2008年江苏卷第5题要求考生针对家长接送子女这种现象,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此类题目的实质是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针对不同对象,语言运用得体、简洁,并且易于为对象接受,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注意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头交流的能力,能根据谈话的目的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的要求。

但这些内容的题型更多是体现在语言文字运用题上,分值较少,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高考语文试卷的素材以及学生被要求完成的结果与真实交际的迫近程度较低的现状。因此,新课程高考的写作试题命题开始注重考查高中学生的语言实际表达能力,综合分析概括能力,还引导学生建立起关心社会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努力服务社会的意识。

如果说2008年江苏卷作文“好奇心”是侧重于关注自我,关注个人内心,那么2009年的作文“品味时尚”是要求学生关照现实,关注社会。从旗袍、中山装到现在的“奇装异服”,从“超女”、“快男”到刘谦、小沈阳,这些时尚载体无不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

而2009年其他省市的高考作文题也都更加贴近生活,辽宁省高考作文“明星代言你怎么看?”天津市高考作文“我说九零后”,上海市高考作文“金融风暴中的我”等省市作文都属于现实性很强的题目。“文章合为时而著”,这些题目和“品味时尚”一样既彰显了时代精神,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也有利于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也为以后的语文教学指出了方向:要教会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作文教学应该在思想性和现实之间多加指导学生,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周边的人事,在素材上力争鲜活,摒弃陈旧,培养学生要有自己的社会观察和体会,平时广泛阅读报刊新闻,拓宽视野和提高思辨能力。

新课程语文高考试题注重考查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试题多使用真实性试题或试题情景材料,从而引导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使用教材以外的材料作为教学或学习材料,扩大学习的内容,丰富学习活动的形式。只有如此,学校的有形围墙被推倒了,无形围墙也被推倒,象牙塔中不受世俗化影响的学生才能真正零距离地融到真实而又复杂的世俗生活。

三、文言知识的考查应将古典文化知识和现实生活链接起来,强调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喜欢经典文本

相对于传统高考试题而言,新课程语文高考试题在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方面变化不大。文言文阅读以知识积累、能力迁移为考点,并与高中教材涉及的部分古汉语知识有一定程度的勾连。命题材料多选用史传类文段,以二十四史为主,其他史书或文学作品为辅。试题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考试题型仍旧是辨别实词的意义的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辨别,固定句式、特殊句式的翻译等,只是个别题目分值略有变化。古诗文阅读的题型过于注重文言语法知识的考查,让学生对经典文本(文言文)望而生畏。

更为严重的是,为了应对文言知识的考查,在文言文教学中,课文已被抽成一个个试题、一个个训练的例子,学生学习的重点只是找出其中有多少个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多少句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等。学生已很难感受到那原本充盈于原著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也无法体味到蕴含于原著的睿智与幽默,从而使得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文学性的语文变成了支离破碎、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

新课程语文高考对学生文言知识的考查如何走出一片新的天地,我们可以先来看两道大家熟知的台湾高考题,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台湾2001年大学联考国文科试题”选择题部分之第9题:

“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编制者将古与今巧妙地对接在一起,融会贯通,造成一种反讽的戏剧效果,令考生在解颐之余体会到解题的乐趣。

又如2002年第一部分选择题中的第6题,“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此题将汉代歌谣与成语对接,创造出一种奇妙的间离效果。

抛开标准化题型这点不说,台湾高考语文题更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淀,也看重时代对语言表达的具体要求,考查形式十分灵活。试题的文化底蕴相当深厚,涉及面也广,学生需靠平时的大量积累才能做好。但它又不是单纯地考死记硬背的古典文化知识,而是将古典文化知识和现实生活链接起来,考的是理解和运用,强调学以致用。这样的题目,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文言文,甚或是背诵几篇古文,也不一定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它说明语文学习包含着“领会”文本内容,把握人物个性,同时还需要联系答题者自身的学习“体验”。

新课程语文高考应该考出真正的理解、表达能力,考出语文的特色、味道。一些有代表性、有趣味、富有诗意想象力的题目往往能很快、很深地吸引学生,情趣上来了,理解就会加深,做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学生的理解、欣赏、评判能力在考试中体现出来了,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也就体现出来了。这样就能通过考试来发掘、发现学生潜在的国文素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并使他们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从而培养对母语的感情。

总之,从试题导向的角度来看,新课程高考试题虽有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但其创新和变化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更多的是积极的影响。富有新意的题目更容易激发起考生浓厚的兴趣和临场发挥的兴奋状态,而话题材料新鲜,题目得艺术性,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联想,让考试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一个情绪高涨的学习过程,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终身学习语文的欲望,从而淡化了考试对学校教育的负效应,使教学和考试都能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既增加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又有利于新课程进一步落实。

参考文献

[1]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潘新和,郑秉成.语文高考“考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2008(9).

[3]孙富中.高考探究题不能承受之轻[J].中学语文教学,2008(3).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6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虚实结合 虚 实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说道:“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由此可见虚实结合在古诗词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的特点,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那么在诗词理论里,虚与实的主要内涵指什么呢?我们先细看两首《卜算子・咏梅》,以窥得一二。

卜算子?摇?摇?摇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摇?摇?摇?摇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两词的上片,“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和“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都是描写眼前所见景象,而两词的下片“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都是词人想象而来,在这里,我们可以称前者为“实”,称后者为“虚”。

虚,即空虚,空无所有;实,即真实,实在。在古诗词里面,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其实,在古典诗词里,虚实的用法并不少见。例如,的《沁园春・雪》,实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虚写“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柳永的《雨霖铃》,实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虚写“其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姜夔的《扬州慢》,实写:“废池乔木”、“清角吹寒”,虚写““春风十里”、“竹西佳处”,通过今昔对比,引发昔盛今衰的感伤,控诉了金兵的掠夺战争所造成的沉重灾难,也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苟且偷生的唾弃和谴责。

关于实的辩证关系,吴乔曾在《围炉诗话》中这样阐明:“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雅颂多赋,是实做,骚多比兴,是虚做,唐诗多宗,所以灵妙。”

对于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一直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一个出题点。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说“我思人”,而说“人思我”,从侧面设想对方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表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曲折有致。

杜甫也有《月夜》一首: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作者通过想象,从对方着想,刻画妻子独自看月形象,只写妻子独看“州之月”而“忆长安”,自己独看“长安之月”而忆州,已经包含其中,这种虚写使整首诗词摇曳生辉。

在语文版高中教材《唐宋诗词鉴赏》(选修)第八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愁别绪诗词汇编中,有北宋词人欧阳修的《踏莎行》,其中词的上阕是眼前实景:“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描写融怡明媚的仲春,令人顾盼生辉、流连忘返的春景触动了征人的离愁,而离愁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路程的遥远而变少,恰恰却越积越多,好比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迢迢不断、无止无休。下片词人笔锋一转,从虚处着笔:“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通过行人对闺中佳人的设想,想象对方此刻正在凭高望远,思念旅途中的自己。

必修三入选的柳永的《八声甘州》中,也有相同手法的应用:“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从表达内容上,“我思人”还只是单相思,写“人思我”是出于“我”的想象,比起直陈“我思人”更能说明“我”的思念之深;从艺术手法上,这样写显得文笔更曲折,更值得玩味。

先与之必将取之,在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诗词鉴赏,就曾出现过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题设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这首唐诗主要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诗人此时的孤寂,是实:后两句写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人,是虚。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

再来看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古诗词鉴赏: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第三问: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诗人借助想象,从对面生情,站在友人角度,虚写了朋友与自己分手后,在夜泊遥远的潇湘之上,愁听两岸猿猴的清幽的啼声,睡不安恬,甚至梦中也无法消除那份孤寂愁苦。这样的写法就进一步表现了离别时对朋友的留恋深情和惆怅感伤。

尽管在古诗鉴赏技巧讲解中涉及虚实结合,学生也了解此的技巧运用既会使诗中形象鲜明生动,情感表达淋漓尽致,又能给读者留下自想象的空间,然而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大概我们还需要在授人以渔、施之以法上继续下功夫,让学生勤加操练,希冀勤能补拙,熟能生巧。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