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应用文写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应用文写作范文1
关键词: 课程教学改革 必要性 具体内容 预期效果
一、独立学院《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财经应用文的使用日益广泛和频繁。它作为经济活动中最常见的文体而倍受社会的重视,其效能和作用也日益显著。在这种形势下,撰写高质量的经济类应用文章,已成为广大财经管理干部和一切从事经济活动人员的必备技能。为此,各经济类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
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还在不断调整与完善的过程中,相较于国内本科教学在专业建设及课程研究方面已取得的成熟经验来说,独立学院在教学的诸多方面尚需探讨、研究。且独立学院的学生是由本科三批录取的,比起一本二本的学生他们的分数一般要低30分左右,但他们社会能力较强,重视社会实践,善于利用社会资源,普遍头脑灵活,善于走出校园,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对于各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能积极报名参加。所以独立学院的学生不能完全按照一本二本的办学理念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来培养。如何教学,怎样通过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并能在实际工作中恰当运用它,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以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的中心问题。
二、独立学院《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教材,这就要求对传统的《财经应用文写作》教材从理论上作适当处理,并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将教材的内容划分为基础写作知识部分和专业写作部分,基础写作包括行政公文、通知、计划、总结等,专业写作包括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合同和协议书、财经论文、广告、涉外经济文书等。灵活地根据学生的水平,像旅游管理、人力资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文科类学生,写作基础扎实些,可将前一部分适当减少一些课时,更多的训练放在专业领域的财经应用文写作;而金融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为理科生,写作基础不如文科生,就要保证他们能先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常见公文等的写作,打下坚实底子,再求专业写作的进步,不可脱离实践,一视同仁。其次,我们要将财经应用文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有机结合。财经专业的很多专业课有较强的实践性,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可与之相互配合。如求职文书的撰写就可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结合;在讲授证券分析报告时,与相关专业的教师相联系,结合上市公司的年报等资料和K线图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增加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最后,合理安排学时,改变全部是理论课的安排,将一部分理论课改为实践课,实行理论课和实践课交叉。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实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开放式教学方法,从“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财经写作不同于一般的财经专业课,学生经过以往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对于写作本身并不陌生,需要教师从无到有地教授的知识不如其他课程多,所以,教师要迅速转换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角,留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参与、思考、演讲、写作。具体可引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法。
第一,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提炼和总结。从例文分析入手,和学生一起分析这篇例文的结构特点、写作特点,逐条、逐段地分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明晓这一文体的特色,这比满堂灌输、按部就班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总结”、“调查报告”教学,通过例文分析,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两种文体之间的区别,有效地掌握了两种文体的特点。
第二,通过项目教学(即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熟悉财经领域某些任务的实际操作过程,实践出真知,有了实际经验,在写作的时候就有了丰富的材料,更容易写出有内涵的作品。在可行性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这些章节当中尤其适合采取这种教学方法。
第三,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提高参与的兴趣,启发思维,激发独创性。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创设课堂学习情景。例如,在涉外经济文书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在简要介绍涉外经济合同的格式和基本要求后,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模仿合同的甲乙双方进行要约、承诺、再要约、再承诺的谈判,在此基础上签订合同。这样的模拟活动,通过协商、写作、比较,学生就能发现问题,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创设模拟财经应用文的写作情境展教学不仅能巩固写作理论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交际应变能力。
3.教学手段的改革
多媒体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手段而言是一个突破,信息量成倍增加,原本可能抽象、枯燥的知识通过声、影、图、文的诠释马上变得生动、易懂。但是这些仅局限在课堂的45分钟,课后学生的想法、疑问,没有办法及时的和教师沟通,通过建立网络交互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沟通与交流,也可以方便学生实时访问课件等课程资料,顺利地获得需要的资源。
4.考核方法的改革
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增加考核的方式,如平时测验等方法。财经写作不适合一般的经济类专业课的考试形式,那些考试有很多的客观知识点,而财经写作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提高写作功底。写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把其成绩全部放在一张普通的考卷上不能很好地反映能力。所以要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综合每一次练习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甚至可以采取口试的方法,如说文,可以是在座位上或登台自述自己的作文,也可以是练习说段新闻或广告之类,这样既能活跃气氛,也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种全面素质提高的过程,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多次的锻炼可以增强学生临场应对的信心,提高其文字组织能力,对提高其写作能力,特别是在工作中针对实际问题现场发挥的能力有很多益处。
三、独立学院《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独立学院若能够对《财经应用文写作》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就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接受程度,使开设了该课程的独立学院经济类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成为理论和实践兼备,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语言总结能力的优秀人才,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吕雅静,张玉春.财经应用文写作技能训练与改进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15):218.
[2]梁会敏.指导财经应用文写作的有效尝试[J].北方经贸,2004,(12):54.
经济应用文写作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应用文写作 困境 改革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迅速,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现代社会建设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显得越发艰巨。这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又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及一定的语言文字沟通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掌握应用写作这种基本的技能,则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这类人才从事各种工作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特别是部分高职院校对应用文写作教学不很重视,课程设置比较呆板,教师教得枯燥费力,学生学得乏味无趣,应用文的写作水平很难有大的突破。虽然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己普遍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教学活动的高付出同教学效果的低效率的极大反差。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尝试从探究当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出发,对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提出一些个人的浅见。
一、当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一)教育观念陈旧,人文素养普遍较低。
2011年,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出台了第9号指导意见。指出:“强化学生素质培养……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与此前一样,教育部看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再次重申了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强力推行下,在相关专家、学者的强烈呼吁下,高职院校正在逐步改变“重理轻文”的教育传统,逐渐与国外职业教育理念同步。
教育者、被教育者思想观念陈旧的同时,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低,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在聘录工作人员时很难找到适合机关工作的人才,发现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竟然写不了普通的信件,甚至写不了一个简单的收据。因此,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是无法在短期内体现的,它是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职业发展潜能慢慢显露出来的。这正如有学者疾呼的那样,“当今中国可以不要二三十个‘少年天才作家’,但急需亿万能够正确使用汉语的青少年”。
(二)教材脱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低。
课程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资料,也是阅读相关书籍的有效“索引”。因此,教材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因素很重要。应用文写作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应突出通俗性、实用性,以够用、实用为原则。然而目前应用写作教材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相互抄袭情况严重,教材缺乏新意。部分教材缺乏现实的指导作用,更缺乏可操作性及针对性。如“申论”作为我国当前公务员选拔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已成为一种应用文写作中的新型文体,然而高职应用写作教材中根本没有编写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高职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屡屡失败的原因之一。另外,有的应用文教材过分强调写作模式的理论化、规范化,例文却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或让学生感到十分陌生。如《××县沙坪港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2010年重庆市统计局党委工作总结》《××厂财务处资产清查情况报告》等等,所选内容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不免让学生感到陌生,认为应用文于生活遥不可及,更加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因此学生对其望而却步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单调。
应用文写作课程普遍开设于各类职业院校中的各个不同专业,其教学内容由于涉及不同的文种及文体,而不同的文种又涉及诸多相关学科知识,由此课程教学内容理所当然要与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密切结合。这些情况在无形中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大大增加了许多教学难度。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时至今日我们仍未找到一个既符合职业教育实际,又相对稳定且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困扰我们的应用文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脱钩、写作能力与专业能力脱钩等教学过程中必须跨越的“鸿沟”并未找到有效而合理的途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的复杂性、教学目标的专业背景性等特征,则成为长期制约教学效率的瓶颈。
二、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一)立足职业教育,更新课程理念。
在当前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师唱主角的讲授型传统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已不适应当前的时展。
首先,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就是要放弃普通高校常用的教师“一言堂”的做法,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指导者,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并及时提醒学生的失误,调节学生的学习进度,使学习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
其次,在教学中适当减少写作理论的讲解,尽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工作情境,必要时模拟工作流程,使学生感知学习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写作能力为中心,辐射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其他各种能力。
再次,针对学生专业特点,进行特色教学。虽然在多数高职院校中,应用文写作课程被设置为公共基础课,但仍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如,根据所教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合理增加或删减文种,其目的就是要兼顾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特色教学。
(二)激发学习欲望,丰富教学方法及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不同文体的特点,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一定的职业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某种特定的写作情境之中,扮演情境中的某个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构思写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能够顺利快捷地完成某种应用文的写作。某教师在教授“诉讼”文书的写作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法律方面的案例,由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原告与被告,它不仅可以加强和巩固学生对写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参与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和与人合作及交际应变的能力,并且能够使教学形成连环效应,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此外,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也是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有效课堂教学法。
(三)全面了解学情,打破传统考核模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静态的、终极性”的形态出现的,这种方式由于比较客观、易于操作,所以在较长的时间内成为了学校主要的考核方式。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最明显的缺陷就是无法实现动态化、全面、综合性的考核。因此,建立合理化、动态化、科学化、全面化的评价机制,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进行应用文教学改革的动力之一。如实行发展性考核、分层次考核、形成性考核等新型考核方式。这种考核全程化,是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表现、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因此,这种考核方式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僵化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全过程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职业教育科研课题《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以机电系数控技术专业为例》(QZYY120101172)
参考文献:
经济应用文写作范文3
应用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相当广泛的文体,应用文写作课程现在已成为大中专教学中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其政策性、针对性较强,而又受到制文意图、格式、语体等多方面的限制,应用文的教学相对于专业课程显得格式呆板,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师讲起来枯燥,学生听起来乏味,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学生,认为自己一不做文员、二不做秘书,应用文和自己关系不大,对应用文学习不感兴趣,不太喜欢应用文写作课。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如何提高应用文写作课教学效果,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应用文写作课堂的活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每一个应用文写作授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应用文写作的任课教师,笔者归纳、总结出:要上好应用文写作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三个结合”。
一、课堂讲解与训练相结合,焕发课堂的活力
教师在课堂上对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讲解,是向学生传授应用文知识和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基本渠道,是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间,我们应当十分重视课堂讲授,力求做到启发性强,精要好懂。但是,教师的课堂讲授如果不与适当的配套练习结合,那就无法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无法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是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学得灵活。记得牢靠,掌握写作方法,形成能力。例如,在教求职文书的写作训练时采用模拟情境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安排第一小组的学生模仿用人单位,撰写招聘单位的情况及发展,提出招聘条件;第二小组的学生作为求职者带上自己的求职信以及个人简历前来应聘;第三小组的学生组成招聘单位的主管,初审求职信,向同学们公布面试者的名单,并说明理由。这样的模拟情景的方式进行教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课堂上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将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小组与小组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促进了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强的技能,巩固了写作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应变能力和友好合作能力。
二、课堂讲解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文写作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所运用的写作形式,如;总结、计划书、合同、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知等等。都是以实用为目的,是最有效的表述思维、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解决问题、为社会现实服务的一种写作。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确定教学重点,如经济、贸易和工程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重点是经济写作,法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重点是法律文书写作,文秘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重点是秘书写作,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我们讲授经济合同写作课时,结合学生所学的公路工程专业进行教学。首先安排一个小组的每位学生虚拟代表一个业主单位和一个施工单位各起草一份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然后安排两个小组的同学相互讨论修改合同。当双方确认合同无误后模拟法人代表签定合同。之后接着学习经济文书,让学生就已签定的合同寻找漏洞。这种结合专业特点教学,即学到了应用文写作的知识,又巩固了专业知识。这样可以使教学形成连环效应,获得一石二鸟的效果。
三、课堂讲解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应用文写作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应用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形势下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应用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大家知道,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在黑板上比比划划,在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学生所要做的练习,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形势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如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可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同时又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使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应用文写作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而“应用文写作课”一般在大一开设,新生大多对应用性知识学习比较茫然,加上对社会不太了解,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掉以轻心,敷衍了事。因此,教师必须首先想方设法帮助学生重新认识社会和自己,端正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态度,积极探索焕发应用文写作课堂的活力,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起“生活处处皆写作”的大应用文教学观念,并重视“几个结合”,那么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把握的。
参考文献:
[1]唐亦晓.浅谈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3).
经济应用文写作范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三段递进式;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0—0028—03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说,“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写作能力的培养,能写好现代应用文是大学生基本的能力与素质要求”[1]。《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是地位边缘。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应用文写作》等人文素质类课程不受重视,特别是在部分高职院校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后,《应用文写作》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大,课时任意削减,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及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是认识模糊。高职学生受就业导向、崇尚一技之长的大环境影响,认为《应用文写作》在工作中作用不大,在学习中往往应付了事。
三是模式单一。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应用文写作》不被重视,仍延袭传统。第一,重理论轻实践。以理论教学为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应用性,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需求相脱节。第二,重传统轻现实。教学内容、文种的选择沿用传统思路,例文陈旧,与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相去甚远,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重传授轻参与。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写作积极性得不到提升。
四是附加值低。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应用文写作》课程要达成的两个重要目标,但除此之外,诸如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培养等,无论是在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原则
作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职毕业生,掌握常见应用文写作技巧、具备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是提升岗位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为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对该课程进行改革。
一是“简”。传统的应用文写作内容丰富,文种较多,应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岗位,改变“大而全”的教学内容框架体系,遵循“少而精”的原则,选择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中常用的文体。在教学方法上,要抓住难点、突出重点,侧重于与专业和岗位的衔接,精讲多练。
二是“新”。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书本和范文,尽可能多地收集生活中的鲜活材料,适当增加一些发生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用”。该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即满足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因此要把应用文写作还原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四是“特”。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岗位为主,经济、日常事务类的文体用得较多,因而在内容安排、例文选择上要紧密结合专业,体现高职特点和专业特色。
三、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三段递进式”教学体系构建
所谓“三段递进式”教学体系,就是把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实现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三段递进式”教学体系,既反映了学习的时序,也反映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目标层级,见图1。
(一)以案例教学法渗透写作知识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探讨,提高学生面对具体情景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2]。
1.案例激趣
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总体来讲比较枯燥,如果只按照课程要求进行简单的讲授或是照本宣科的模仿,不但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而且很难激起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多用生动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在讲授招聘启事时,精心挑选富有特色、视觉冲击力强且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近的招聘启事,贴近学生的实际,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
2.正例引知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和学习,围绕案例展开充分的讨论,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3.反例纠错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让学生知道如何写很重要,但是要强化教学效果,还应该让学生知道“不应该这样写”。在历年学生的作业中,收集有典型意义的“病例”,作为评议的对象,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和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品头论足”,自由讨论,同时要求学生把大家的意见记录下来,对评议对象进行修改评议,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触动和启发比较深刻。
(二)以任务驱动强化模拟写作
基于一个典型任务,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延续性原则
设计任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规律,注重写作知识、能力的前后连贯性、延续性和渐进性,既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又要为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做好铺垫。如,学习会议纪要的写作,可以先从会议记录的写作开始,然后把写好的会议记录改写成会议纪要,最后把会议纪要改写成会议简报。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会议简报三者之间层层递进,最终循序渐进,达到教学目标。
经济应用文写作范文5
文学写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强调创作性,注重“文似看山不喜平”;应用文写作具有很强的程式化特点。文学写作形式极为灵活、写法多样化,鼓励作者将其艺术形象与形象思维全面展示出来,突破束缚,进而打造出全新的艺术境界。应用文则不同,其存在着明显的格式化思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结构严谨,整个写作显得枯燥。应用文体式与格式两者间呈现出了一致性,其标准要求是规范化。应用文和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是其体式与格式较为固定。从应用文文本格式处理角度看,应用文格式呈现出了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明显特征,比如,在《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处理办法》与《党的机关应用文处理条例》中对行政公文与党务公文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文种、应用文用纸、应用文办理等均有详细的要求。从应用文正文的写作来看,应用文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均会采用惯用的方式,有各部分的习惯用语,文种主体部分所采用的结构安排方式也涵盖了通常惯用的写作方法。以“通知”文体写作为例,先是详细地介绍通知因由,然后写具体的通知事项,最后结尾处写上习惯用语;再如,进行“请示”写作时,主要顺序是具体的请示理由、请示事项、结尾。为了与应用文实用性要求相适应,提出了应用文的模式化和程式化,简明扼要,对于受众群体全面了解应用文的核心意图十分有帮助,以免出现理解错误现象,对于公务处理也有利,在应用文实际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应用文写作的这一特点,应用文写作者对各文种的特点与要求有了全面的掌握与了解,熟知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规律,公务处理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文学写作和应用文写作的不同之处
(一)主旨表达方式不同
文学写作与应用文的主旨表达方式不相同,前者的主旨表达十分的含蓄和委婉,而后者的主旨表达方式十分的鲜明和突出。比如汉代王充在《论衡》中明确指出“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这里所说的“露文”主要指的是应用文的主旨表达要鲜明和突出。应用文主旨表达方式最不能是含糊隐蔽,这样会因语义不清楚而导致歧义的发生。所以,应用文写作必须遵循开门见山与开宗明义的原则,让读者一目了然。而文学的主旨与其不同,并不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受众,通常在作者描绘的社会生活现象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其主题十分的含蓄和委婉。被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少年时代家庭富裕,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后来因为他的父亲被撤职,生活一落千丈,贫困潦倒,家庭的巨变,严重地冲击了曹雪芹的世界观,他对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看似繁华的封建王朝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后来,他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通过自己的著作发出了封建制度面临崩溃的预告,其主要将广阔的社会生活作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个典型形象,该作品的主题全部在各种人物形象中全面地表达了出来。
(二)写作体裁不同
文学写作体裁种类有很多,对感彩、想象等诸多的因素较为重视,而应用文的体裁十分的单一,不过其可以结合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强调的是实用,规范性强,有着一定的经济效益。应用文写作过程中通常要有特定的格式,应重视人们常说的“约定俗成”格式。该写作规范不属于明确规定的法定形式,只是先辈们实际写作过程中达成的某种共同的认识和约定,或者是审美趣味上产生的共识与趋同。所以,“约定俗成”虽然不是明确规定的法定形式,但其却蕴涵着写作规范中的诸多合理因素,我们应大力推广此形式,不可私自修改或者破坏,避免对应用文原有的交际功能造成影响。凡是可以熟练运用应用文“约定俗成”格式的作者,其语文修养和水平都会极高。以书信为例,有的人认为书信写作十分简单。其实,书信格式书写得完全正确的人少之又少。有的人对此毫不在意,“即便是书信格式错了,对方也会收到,并且,其中的意思也能理解”。殊不知,这样的书信毫无语文修养可言,就好比吃饭一样,有的人用餐具,而有的人却用自己脏兮兮的手抓饭吃,前者所体现出的是优雅,后者所体现出的是粗鲁,两者毫无可比性。
(三)时效性不同
经济应用文写作范文6
关键词:高职;应用文写作;基本属性;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122-02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学有所用。然而,现实问题是,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没有达到课程设置的初衷。其原因自然很多,但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归根到底还得向课堂要。为此,应用文写作课堂应该讲什么,怎样讲,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试图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基本属性在课堂中的深化进行探讨。
高职应用文写作
课堂教学内容的现况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越来越边缘化,有教育管理者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识有偏颇等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应用文写作课程本身的原因,特别是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的困境。其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客观方面
此课程理论知识浅薄,写作没有什么严密的知识体系,而且其模板的提供也适合学生模仿。对此,学生觉得此课程可有可无,热情也随着教学进程逐步降低。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感到写作难度大,其表现为课堂课后练习不是漏洞百出,就是无从下笔。学生便抱怨自己基础太差,从而产生厌学感。如此,直接导致了学生眼高手低的现实问题。
(二)主观方面
教师没有从事过相关行业工作,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从而在课堂中过度重视教材,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有些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由照本宣科演化成讲解一种文体在写作中需注意的事项,即写作课变为注意事项课。这不但不利于写作课,也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困境是因没有解决好该课程基本属性在课堂中的深化。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
基本属性在课堂中的深化
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就业教育。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的构建需以此为标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明确本课程的基本属性,即“写作”与“应用文”。这就决定了其既有培养职业人才的任务,也担当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重任。为此,可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
(一)明确方向,加强语言训练
首先,应明确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的落脚点是“写作”,即此课堂是“写作”课。无论是中学时期的作文课、文学写作课还是应用文写作课,都是写作课。写作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语言。因而加强语言训练,渗透语言训练,增加语言训练数量、时间都是应该的。高职学生写作基础普遍比较差,更应该加强语言训练。查阅众多应用文教材,无论是在教材的概述部分还是在具体文体的阐述部分,都非常醒目地提出了关于语言方面的要求,如简明扼要、准确平实、通俗易懂等。但是,在应用文写作的课堂中,有些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结果导致学生不重视,从而在作业、作文中,大话、套话、空话、词不达意、用词不准且不得体等现象随处可见。对此,加强语言训练势在必行。对语言训练方式,不同文体可采用不同的方式。私务文书,如求职信、开幕词、闭幕词、竞聘辞、演讲稿、状等,其主要特征是“说话”,以口语为主。因此,可以通过课堂诵读的形式检查语句是否通顺,也可通过活动的形式,如模拟招聘会、模拟竞聘会等进行语言训练。公务文书,如计划、公告、经济合同、投标方案、策划书、市场调查报告等,主要特征是“规范性”,具有很强的现实实效性。因此,可以通过课堂评审的方式,如经济合同,师生一起评审学生的作业或范文(包括问题文),评议哪些语言合理地表达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哪些语言没有准确表达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强化规范,增强文体意识
不同于中学时期的作文,更不同于文学作品,应用文是人们为了解决日常事务而使用的文体。作为实用文体,在很多方面希望做到“千人一面”的效果,因而特别强调“规范”二字。如,国家对公文(可推广至应用文)的写作有严格规定,相应文件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高职院校使用的相应教材也非常强调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性”,特别体现在对文体模板的推荐上。而在课堂上,如何落实好应用文写作便成了一个难点。为了增强文体意识,有些教师按照教材,或对着电子课件告诉学生应用文写作中哪些不能写等注意事项。结果导致一门写作课变成了一堂注意事项课。为落实好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性,除了讲解每种文体的格式和结构外,我们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规范”意识。
注意文体之间的区别,加强相同或相近文体的比较 不同文体之间有差别,就是一种文体其内部的种类也有差别,如计划、总结、策划书的比较,求职信与求职简历的比较,策划书、方案与调查报告的比较等等。
注意每种文体具体运用时的侧重点 具体写作中,应根据不同对象对写作的内容和顺序做相应调整,如求职文书写作。求职信或求职简历应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企业,在写作中有所侧重,不能像发传单一成不变地把一封求职信或求职简历给所有单位。
注意语言规范 落款单位、日期也应规范,如日期除了“零”用“O”外,其他数字均用汉字书写。不同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演讲稿的写作重视口语,而学术论文重视书面语。习惯用语也不一样,如通知和报告的过渡语和结尾语均不相同。
(三)提高兴趣,渗透人文关怀
目前,相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开设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从性质上讲,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属于大学语文课程,换句话说,在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职院校,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更应肩负起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重任,即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教育。应用文写作特别是公文写作,因为太规范,过于程式化、公式化,其课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觉得这门课程枯燥无味。如若渗透人文关怀,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提高。因此,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把现实中的具体事例引入文种讲解中 如经济合同、投标方案、借条收条等文体中,数字一般要用汉字的大写。这时,可以给学生讲解郭桓案这个典故。通过典故的引入,学生不但了解了大小写汉字标识的来历,也对其用途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运用文体特征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 如演讲稿的写作,可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鼓励学生写实话,写心里话,或者在上课前给学生5分钟的演讲时间;又如,求职文书的写作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励志文化或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学生在将来的求职之路上,难免遇到各种烦心事,如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如,在上课时,笔者让学生一起朗读:“被误解时微微一笑,是一种素养;受委屈时坦然一笑,是一种大度;吃亏时开心一笑,是一种豁达;身处窘境时自嘲地一笑,是一种智慧;无奈时达观一笑,是一种境界;危难时泰然一笑,是一种大气;被轻蔑时平静一笑,是一种自信。”课堂的人文渗透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突出实践,推进可行性教学
相对于高职专业课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似乎远离工作、生活实际。基于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生似乎更欢迎有利于其就业的课程,因为这些课程实践性强。因此,推进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感,让学生觉得此课程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就成为此课程的研究重点。在现实教学中,尽管学生能掌握相应文种的格式以及写作套路,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具体情况不容乐观,因为在学生作业中空话、套话较多,能运用于实践、可操控、可执行的内容却较少。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加强作业的可行性评审 如计划的写作,可将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互审,并给出可行性建议,学生按照所给的建议对作业进行修改。当然,在课时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每个文种都如此是不现实的,不过,一门课程进行一次这样的训练还是非常有效的。
组建写作社团 高职院校可以组建应用文写作社团。最好每个班都有一名或两名学生作为此社团的社员,并尽可能把本学校的相关材料作为学生实训实践材料。在课堂上,社员可以将自己的写作成果展示给班级的其他学生。如此,不仅学生得到了相应文种的锻炼,收到了相应的报酬,而且学校也可提高办公效率,减少教职工写作的时间。于此,学生与学院双方将取得双赢的局面。
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建议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要落实其基本属性,回归到“写作”与“应用文”上来,把上述四个方面的思考落到实处,这需要相关配套条件的建立与完善。其中,应特别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搭建应用文写作的实践平台
学校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予此课程制度化的支持,比如参加应用文写作社团的学生可全免修或者部分免修此课程;奖励策划活动中的优秀策划,并支持付诸实践。
(二)提高教师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教师应丰富自身应用文写作的实践经验,争取到企事业单位兼职,提高应用文写作的实战水平。
(三)督促学生转变写作观念
鼓励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兼职,参与应用文的写作;督促学生转变写作观念,从以前“禁止套作”的写作观转变为“提倡模仿写作”。
总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一要重视“写作”本身的语言训练;二要加强文体之间的比较;三要重视“大语文观”的人文关怀;四要突出文体写作的实践可行性。归根到底,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课堂上必须落实好课程的基本属性,即“写作”与“应用文”。
参考文献:
[1]王开淮.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语文教学之友,2008(3):34-36.
[2]赵维良.高职高专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6.
[3]刘秀敏.高职应用写作课程“公文”写作教学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2(5):166-16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