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的说明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动物的说明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动物的说明文

关于动物的说明文范文1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与地位是这样定位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就教材而言,不同类型的课文相互补充,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在原先的教学大纲中,如果说文学作品较多地强调了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那么说明文则较多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实用性原则的要求。而新课标对说明文阅读提出的文体知识几乎为零。新课标主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提出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此,我们要审视以往的教学,防止两种倾向:

1.防止以学习说明文的知识为重点

说明文教学绝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一点所谓的说明文知识。以前我们在教学说明文时,特别强调文体知识的传授,什么特征、顺序、方法等可以列出一大串。光是说明顺序,就有全文顺序和局部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逻辑顺序里又有由因到果、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等。讲了这么多知识,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效果如何呢?所以,说明文教学不要纠缠在文体知识上,不要过分追求文体知识的完整性,不要只见树干不见枝叶,把说明文当做可供解剖的木乃伊。当然,也不是一点都不讲,而是根据文章的不同情况,恰当精要地给一点提示,做一点点拨,学生略知一二即可。

2.防止以积累文中介绍的知识为重点

我们教学时可能会想,新课程不是提倡积累吗?文章讲了这么多科学知识,学生肯定是不懂的,我们应该把这些知识一一讲清楚,把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都作一个清晰的梳理,不能让学生留下任何遗憾。于是,教学重点始终放在对科学知识的诠释上,结果说明文教学成了科学知识普及,这也是教学观念上存在的一个误区。其实,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现在,各类媒体及互联网所传播的信息不计其数,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学生知道的东西,教师未必知道,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试想,对课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我们又有多少清晰全面的了解呢?再说,学习说明文,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是为了开启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品质,促进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进而形成厚实的语文素养,这才是说明文教学的归宿及意义所在。

长期以来,说明文学习不太受学生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实,缺乏形象性。教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另外,就算在考试、练习中能做出较机械的有关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习题,仍不能否认学生实际的说明文阅读能力与说明文写作能力较差的事实,不少学生虽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文。就目前三种基本文体教学来看,说明文教学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实际上,从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说明文来看,许多都是既有丰富的知识,又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文章,不仅给人以经验和智慧,而且给人以启迪和开拓。

关于说明文教学内容合宜与否、正确与否的一些具体的标准和理据,可能涉及以下方面:教的是不是“语文”,教的“语文”是不是符合语文教学特定的目标,教了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是否正确、新颖,等等。这是大的方面。还有小的更细致的方面,如教的内容是否符合这篇课文的文体特性,是不是这篇课文最具特色、最精彩的方面,是不是学生最需要的知识。这些概括来说,就是以下三个方面:语体特性,学情特性,文体特性。

理据一:教学内容要符合语体特性

说明文语体是科学语体,这是一种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中所没有机会体验到的语体,科学语体只能在书上才能学到,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书卷语体。笔者认为,说明文阅读教学中虽然首先要学生了解文本传达的信息,但更主要的是了解并学习文本是如何传达信息的。因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一种阅读的图式(一种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所以,我们在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能力(说明文最适合做快速阅读训练)时,应让学生明白文本是怎样传达和为什么要这样传达信息,即进入以理解为目的的阅读层次,解决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也就是事物的特征或原理)这个突出的问题。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借班上课,我让学生浏览《斑纹》相关语段,然后问什么是斑纹,大部分学生看着书也答不出要点。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准确提取文章信息的阅读技能。要说出什么是斑纹,学生需要掌握说明文语体的定义功能,并非简单的内容概括。还有像《大自然的语言》,要读懂什么是物候,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什么,应该让学生弄清楚作者是如何给物候下定义的,又是怎样来阐述物候与气候的关系的。而有些教师在教读此类课文时,喜欢在文本的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寻找教学点,则是走偏了说明文教学这条道。

《〈物种起源〉导言》的论证架构与语言风格充分呈现了科学论述的特点。在当前学生普遍缺乏论证能力或习惯的情况下, 通过把握文本的组织方式,可以亲身体会何为论证, 并见证论证的力量。正如阿德勒所说: “学生阅读科学著作并不是为了理解那些专业知识, 而是为了理解科学的历史和科学的哲学。循着科学发展的轨迹, 了解及找出事实、假设、原理与证据相互之间的关联,就是参与了人类理性的活动, 也许是最有成就的理性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物种起源〉导言》一文中大量使用假设句的体认入手, 通过对诸如“如果耐心搜集…… 各种材料, 加以整理研究, 也许可以得到……”,“如果……对……等事实加以思考, 那么可以推想得到……” ,“如果不能说明……,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如果……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如果仅仅以……来解释……关系, 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如果认识到……还有很多不了解的, 那么,……也就不足为奇了”6个假设句的考查,伴随科学家的思考, 真切地去感受科学家在怎样的条件下猜测、推论甚至下结论, 从而见证科学家谨严周密的论证力量, 感受科学理性表达的真谛。

理据二:教学内容要符合学情特性

这是从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的关联角度来说的。教学内容的起点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奥苏伯尔说,教育心理学要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学生到底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开展教学。教学内容相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新的知识、新的感悟。

教学内容要体现师生的认识差异。一个文本往往有多个层面的内涵,选择对话的适宜层面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阅读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读的意义的产生是以文本提供的图式和读者接受视野的同构或局部同构为前提条件的,一个文本适合这一部分读者的视野,但未必能进入另一部分读者的视野。同样,一个文本有多个层面,但并不是所有的层面都能够自动进入读者的视野,读者往往只选择与自己接受视野相应的层面去感受和理解作品。这样,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师生之间的差异,教学对话应当以这些差异为契机,而不可简单地停留在学生已经能够抵达的层面。教学对话赖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师生、生生之间对同一文本同一层面的感受理解的差异性;教学对话的目的,是让文本中还没有进入学生视野的层面,在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教例简述:

第一课时的学习重点是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从三个层面与学生展开对话:一是着眼于全篇,作者从荔枝的果实讲到荔枝的产地、系谱和习性,其顺序为由实到虚或由主到次;二是着眼于课文介绍果实部分,作者依次说明荔枝的壳、色、形、大小、肉、核等,其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三是着眼于荔枝果实某部位的说明,例如荔枝果实的形状,其说明顺序是从一般到特殊。教学对话应该选择哪个层面来展开?过去见得较多的是从前两个层面进行,因为一般人都认为那些是教学的重点。可是,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在前两个层面上,师生的感受、认识无明显差异,教师讲一些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以致师生难以“对起话”来。而第三个层面往往容易为学生所忽略,如果选择第三个层面与学生对话,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就选择了“形”“色”“产地”三个段落,把每个段落的句子顺序打乱,要求学生重新排列,这样既将教学落实到语言上,又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局部的说明顺序。

理据三:教学内容要符合文本特性

这是从教学内容与课文的关系角度来说的。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要符合课文的文体特性,二是要符合课文的审美特性。前者大一点,一般化一点;后者小一点,更具体一点。

不同体式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体式的差别有不同的层次,如文学阅读与文章阅读是不同的,这是最大的层次区别。而在文章阅读中,又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又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区别。往下分,还有更细的区分。比如在说明文中,文艺性说明文阅读就与一般说明文有别:文艺性说明文阅读应抓住关键语句,体味语言艺术。

《斑纹》这篇文章的文体特征不是非常明显,兼具散文随笔和科学小品的特点,有人就叫它文艺性说明文。这篇文章兼有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它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也与现在的人文主义、生态主义有一定的关联。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寓深刻哲理于个性化的锐利含蓄的语言表达之中。这些太深刻太艰涩的句子的理解,对学生来说也许太难。所以,学生首先需要理解这些句子,然后才能说出它们的妙处,即深入到文本之外,进一步思考与社会、生活的意义联系。

我校有位教师教学《斑纹》这篇文章,重点是教给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技巧方法,并指导他们运用这些技巧方法理解文中的句子;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基础上,由此而思考,联想更广阔深刻的社会生活的意义。

课堂教学片段摘要:

师:这篇文章有很多寓意深刻的句子,尤其是第8、第9两个自然段中最多。所以我们主要就这两个自然段中的一些句子来交流分析。

先给大家讲讲理解文中句子含义的技巧方法(投影):

1.注意关键词;

2.弄清楚比喻、象征等修辞的含义。

举例说明:第8段有一句话“一头鹿的衰老是幸福的”。你觉得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哪些?

生:衰老、幸福。

师:是的。在我们看来“衰老”怎么可能是幸福的呢?这两个词给我们巨大的心理冲击,“衰老”本是一种生命的悲剧,对于鹿来说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它躲过了无数次的猎杀,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可见鹿对于幸福的期待的卑微,也让我们体会到鹿生存状态的艰难。

联系现实生活,鹿让我们联想到哪类群体呢?

生:弱势群体。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它们的生存状态是那么的艰难,它们对幸福的渴求是多么的卑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像鹿这样的弱小动物的怜悯和对它们生存状况的关注。

(在屏幕上投影从第8、第9两段中挑出来的4句话)

师:下面请大家4人一组,在4句话中任选一句研讨其含义,注意运用我刚才教给大家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另外,等会儿交流时,一定注意要先说清楚你找到的关键词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师:来看第一句:“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

生:我找到的关键词是“自由”和“小钱”。

师:怎么说?

生:在我们看来“自由”应该是无价的,但是在“肉食主义者”的眼里,“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仅仅是他们的“小钱”而已。

师:嗯。换句话说,对于“素食主义者的自由”,肉食主义者不用花多少代价就可以将它剥夺。还有没有其他关键词?

生:“暂不征用”。

师:“暂不征用”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以后会用或者随时可用。

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可见这句话的含义是――弱者的自由掌握在强者的手中,弱者没有真正的自由。

再来看第二句:“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

生:道德不能阻止肉食主义者的欲望,尊严不能……

师(提醒):“肉食主义者”可以替代为?

生(众):强者。

师(继续提醒):后半句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的脖颈”。

师:脖颈在外面意味着什么?

生:生命。

师:“”意味着什么?

生:没有保护。

师:对,“的脖颈”比喻生命脆弱,没有保障,请把前面的连起来再说一遍。

生:道德不能控制强者的欲望,尊严不能保护弱者的生命。

师:前半句话容易理解,强者为满足本能的欲望,常常败坏了道德,那么后半句又是怎么理解呢?

生:尊严对弱者来说毫无意义,因为它保护不了弱者的生命,所以死要面子可能没有意义。

师:这么说,前半句是讽刺强者,后半句是讽刺弱者?

生(众):不同意。

师:有人说“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尊严虽然不能保护弱者的生命,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要尊严了。

……

从上面这段课堂实录来看,对学生来说,理解这些寓意复杂深刻的句子,虽然依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但能比较轻松地找到突破口,从而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深入,并且最后比较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另外,对教学内容作删减选择之后,任务减轻,学生可以集中精力研习难点、重点,使课堂紧张而有节奏,而不是繁重复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课堂避免了很多无效劳动,为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关于动物的说明文范文2

为什么穷国多位于热带

卢国斌

中学地理课上,我曾问过老师:“热带地区日照时间长,降水比温带充沛,植物繁茂,有些在温带只能收获一季的作物,在热带甚至能收获三季。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什么热带地区大多数都是穷国呢?”

戴维・S・兰德斯给出了三个答案:

首先,炎热带来的不适大于寒冷。人类很早就学会了通过生火和狩猎获得动物毛皮取暖,这使得他们即使在温带寒冷的冬季也能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

热则是另一番情景。人体肌肉活动的能量的3/4以热能体现出来。人体必须释放多余的热,才能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脏器和大脑被高温烧坏。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热方式。而热带普遍闷热潮湿,进一步减少了出汗的降温效果。

所以,在热带地区,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难以保持长时间的运动状态,必须不时地停下来休息散热。人类更发展出一种社会化适应方式:午睡,即中午不活动。

一名孟加拉外交官访问温带地区时深有感触:“我看到,在印度和其他热带国家,几乎所有体力劳动者和机关工作者的工作节奏都很慢,稍一用力或用脑就会感到四肢乏力,需要休息很长时间。而温带,工作节奏非常快,人们充满活力,很少休息。”

其次,高温环境,特别是全年炎热,大大加快了害虫及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热带国家常年肆虐的血吸虫、疟疾、锥虫病等,使当地人的健康和经济水平长期受到影响。

最后一个大问题是水。热带地区降水充足,降水往往没有规律、无法预测,且多为暴雨。计算平均降水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里的降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每年每季都相差悬殊。在尼日利亚北部地区,90%的降水是时速25毫米的暴风雨,一个小时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伦敦郊区皇家植物园平均半个月的降水量。爪哇的降雨更为急迫,全年1/4的降水时速为60毫米。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丛林和雨林杂生,种植颇为不易:这些物种多样的宝库滋养着各种生物,却偏偏不利于人类及农作物的生存。

大自然就是以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把天使的福音变成了文明的诅咒。

(选自《知识窗》2014年第10期,有删改)

1.文章第六段举孟加拉外交官访问温带地区时深有感触这个例子有什么作用?

关于动物的说明文范文3

[课标领航]

关于科技说明文阅读,新课标在“阶段目标”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的基础上,第四学段明确提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在“评价建议”部分则表述为一些共性要求,比如“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等。所以,现在的中考科技说明文阅读将传播知识、考查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训练科学思想方法融为一体,逐渐淡化文体知识,更加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越来越重视科学认知、理解感悟和探究实践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热点题型]

1.相关文体知识考查

指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辨识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理清说明顺序等

2.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理解品味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4.分析结构思路或段落层次并概括主要意思

5.理解探究新知,筛选整合相关信息

6.开放性拓展延伸题

[中考例题]

例1 2007年江苏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奥运火炬:闪现“科技之光”

王豫斯

①4月26日,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通过电视直播展示在全世界面前,这一支具有鲜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火炬一下子抓住了亿万观众的心。美丽的祥云、火热的漆红、古朴的纸卷轴……北京奥运会火炬有着完美的外表。在美丽的外表下,“祥云”跳动着一颗有力的心脏。

②__________________,大风、大雨都将对火炬的燃烧技术进行严峻的考验。“祥云”的燃烧系统包含燃烧器、稳压装置和燃气罐三部分。燃烧器采用了创新的双火焰方案,即预燃室燃烧加主燃。预燃室与主燃室分开的做法在奥运火炬的设计上尚属首次,这样的设计将以预燃室的火焰保证火炬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主燃室衍生出的火焰将使整支火炬的火苗熊熊燃烧,以确保火炬的视觉效果。这样,即便遇到大风暴雨的天气,埋在火炬顶端下方的预燃室仍不受影响,保证火炬继续燃烧。

③与往届奥运火炬的混合燃料不同,北京奥运会火炬采用价格低廉的丙烷作为燃料。丙烷燃烧只形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丙烷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即使在

-40℃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气压,形成燃烧。丙烷产生的火焰零风速下高度25至30厘米,呈亮黄色。这样,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便于识别和电视转播、新闻拍摄等。

④北京奥运会火炬高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或-6℃到45℃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燃烧,在燃烧的稳定性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均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在工艺方面采用高品质薄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握之如与人手相握,手感舒适不易滑落。

(选自《光明日报》)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心脏”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横线上空缺的句子,有下面两种不同的说法。试比较一下,哪一种说法更合理?为什么?

(1)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将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气候条件。

(2)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气候条件。

3.北京奥运会火炬选用丙烷作燃料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述。

4.据报道,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将于2008年5月经过南通地区。请合理想象奥运火炬进入市区时的情形,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为现场直播配上一段热情洋溢的解说词。(要求:体现南通的特色、北京奥运火炬的特征和传递现场欢快热烈的气氛,语言生动流畅,具有感染力,不少于70字。)

观众朋友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2007年江苏镇江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探测器“约会”小行星

①在红色的火星和巨大的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由几十万颗小行星组成的小行星带。这些小行星,其实就是一群大小不等的碎石块,最大的直径可达上千千米,小的只有几米、几十米。同行星一样,这些小行星也在日夜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这些神秘的小行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到底蕴含着哪些宇宙信息?这些问题一直备受科学家的关注。而造访小行星,也成为科学家们太空探测的重要目的之一。

②2001年2月12日,美国“近地小行星约会”无人探测器在围绕小行星家族中的“爱神”小行星探测了一年之后,成功降落在这颗小行星上,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探测器与小行星相会。

③以古希腊爱神命名的“爱神”小行星,是小行星大家族中极为普通的一颗。它实际上是一块大石头,状如土豆,长34千米,宽13千米,厚14千米,距离地球约3.16亿千米。“爱神”小行星也绕太阳运转,但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千分之一。在这么一颗体积小、引力极小的星体上实现着陆,其精确度要求之高是可想而知的,以至于负责这次探测的专家们并未制定过在小行星上降落的计划。

④“近地小行星约会”无人探测器是美国于1996年2月发射的,经过4年的太空飞行后,于2000年2月14日成功地进入“爱神”小行星的轨道,并开始对它进行探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探测器已经发回约16万张小行星多岩石表面的照片。

⑤在距离“爱神”星24千米的轨道上运行、探测了近一年的探测器,逐渐耗尽了它自身的燃料。这时它终于作出惊人之举:向它“关注”了一年之久的“爱神”星发起最后冲刺。经过两次火箭点火之后,探测器离开“爱神”星的轨道,向它的表面缓缓坠去,最终降落在“爱神”荒芜而崎岖不平的星面上,整个过程持续了四个半小时。科学家更为欣喜的是,这是一次“科学的额外收获”;此外,着陆的地点也是科学家最感兴趣的一片区域:缺少环形山,但有大量的岩石和沟痕。

⑥“近地小行星约会”是美国宇航局研制的首批具有机器人功能的探测器之一。科学家对它发回的“爱神”星照片分析后指出,“爱神”星上含有太阳系里最原始的物质,并测量了小行星的密度、化学成分和磁场。这次成功着陆没有使探测器上的装置受损,因而使得探测器能在三个月内继续向地球发回信号,以便进一步了解小行星的奥秘。随着对小行星奥秘的揭示,人类对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乃至对宇宙的演化进程,都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选自《阅读与考点》,有改动)

1.说出下面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1)探测器“约会”小行星

(2)而造访小行星,也成为科学家们太空探测的重要目的之一

2.文中与第⑤段“科学的额外收获”相照应的一句是:

3.探测器“约会”小行星的过程是:太空飞行并发回照片

4.文章第③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5.读了上文,请分点扼要介绍“爱神”小行星的知识。

[解题要诀]

1.相关文体知识的考查

相关文体知识的考查以辨识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为主,如镇江卷的第4题。解题时仔细阅读第③段,先逐句分析判断,留意“状如土豆”、一系列数字、“千分之一”等局部重点词语,再整体感知,判断说明方法应该不成问题。举例分析作用时,要将一般作用和具体语境联系起来,如此题的(1)、(4)两点侧重于一般作用,而(2)、(3)两点就要联系下文的“体积小、引力极小”具体分析。答案为:(1)打比方:如把“爱神”小行星的形状比作土豆,形象生动;(2)列数字:列举“爱神”小行星的长、宽、厚,准确说明了它的体积小;(3)作比较:通过与地球引力的比较,突出“爱神”小行星的引力极小;(4)作诠释:第③段解释“爱神”小行星的文字,使我们对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四点:一要熟练掌握各类说明方法的基本特征,准确辨析易混淆的概念。如出现“例如”、“比如”等词,一般是举例子;有“如”、“像”等比喻词,常常是打比方;看到数据就要想到列数字;发现几种事物一起说明或存在数据的对比,就要想到作比较;如果是从几个角度逐一解说,往往就是分类别;看到“……(就)是……”的句式就要想到下定义;下定义要揭示本质属性,而作诠释只是一般特征的阐述。二要牢记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熟悉常用术语。比如下定义给读者明确的概念;举例子化抽象为具体;列数字使说明内容更准确、科学;作比较给读者具体鲜明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分类别能清楚地说明区别和联系;打比方使说明生动形象;引资料增强说服力;作诠释使说明准确、简明、通俗易懂;配图表使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清晰,一目了然,简便易懂;摹状貌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三要联系语言环境具体分析。四要力求全面完整。

2.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体会语言特点是科技说明文考查的重点,如南通卷的第2题。解题时,将两个句子一比较就能发现,差别就在“将”和“有可能”这两个词语上,这样就可以从词义的肯定程度上来辨析。答案为:第(2)种说法更合理。“有可能”表示推测,有“也许”、“或许”的意思,这更符合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而“将”有“将要”的意思,有肯定意味,即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气候条件,这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再比如镇江卷的第1题的第(2)小题,就应抓住“之一”表示的范围来分析。答案为:“之一”说明科学家们进行太空探测的重要目的不仅仅是“造访小行星”,还有其他目的,这样就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更严密。

说明文的语言或简明朴实,或生动活泼,不拘一格;但准确性是其基本特征。理解语言的准确性,首先要准确透彻地认知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然后分析文章遣词造句是否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准确选用表修饰限制的词、表确数概数的词、表猜测估计的词、同义词等方面,揣摩时可以通过增删替换词语、颠倒词序的方法来比较意思的异同变化,然后联系语境,对照客观事实分析。

3.理解品味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理解品味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这是各类文体的通用考题,也是对说明文语言侧重准确性的考查的拓展和丰富。像南通卷的第1题,“心脏”是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考的是词语的比喻义,比喻重要的部位。解题时先找准这个词在文中的具置,再根据句子关系顺藤摸瓜即可找到下文的火炬的“燃烧系统”(或“燃烧器、稳压装置和燃气罐”)。再如镇江卷的第1题的第(1)小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词语的修辞作用。一般先阐述词语的基本义,再联系语境将修辞义及其表达效果糅合到一起分析。答案为:“约会”是预先约定相会之意,这里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无人)探测器进入小行星的轨道并对它进行科学探测。至于句子,说明文侧重结构层次方面,一般有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或总结全文三种作用;内容上一般要从介绍事物的有关情况、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或阐释一定的道理等方面谈。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具体语境,前后勾连,综合分析。

4.分析结构思路或段落层次并概括主要意思

分析结构思路或段落层次并概括主要意思,这类题目现在很少单独出现,常常是与其他内容(如说明顺序)交织在一起,也有化整为零和化大为小的趋势。像镇江卷的第2题,表面上考查的是句子的照应,实际上与段落层次密切相关,我们不仅应该考虑句子意思的对应关系,也应从整体上分析段与段的结构关系,这样可以逐渐压缩解题区间,最后找到第③段的“(负责这次探测的)专家们并未制定过在小行星上降落的计划”。再如此卷的第3题,字面表述为“探测器‘约会’小行星的过程”,实际上考查的是第④段的思路,也与时间顺序有关。答案“发射(无人)探测器、进入轨道探测、着陆于小行星上”,就是按顺序抓关键词概括出来的。

这类题的答案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局部,但解答时一定要有宏观意识,注重整体分析说明文常用的总分和递进的结构模式以及常见的时间、空间、逻辑和程序几种说明顺序。这样有助于迅速准确地锁定解题区间,避免解题方向出现偏差。

5.理解探究新知,筛选整合相关信息

科技说明文承载着传播和普及科技知识的任务,阅读这类文章的真正目的是了解或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理解探究新知,筛选整合相关信息这类题最能反映这样的本质特征,因而也就自然成为现在中考的热点题型。比如南通卷的第3题,通读全文就能发现答案显然是在第③段,抓住“更重要的是”这个关键词语就能找到前后两个原因;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丙烷”前的定语和下文对“丙烷产生的火焰”的具体说明中的两个隐藏的原因。前三个原因直接套用原文,最后一个要适当概括。完整的答案是:(1)价格低廉;(2)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4)燃烧的火焰明亮醒目,便于识别和电视转播、新闻拍摄等。再如镇江卷的第5题,有关“爱神”小行星的知识分散在③到⑥段。第③段从三个角度介绍:一是命名由来,二是质地、形状、体积和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三是运行轨道及引力;第④、⑤段两次涉及表面特征;第⑥段说到包含的物质,合起来正好是从五个方面介绍。解答时分成几点,到原文中相关的地方摘抄就可以了。

这类题一般分值较高,答案要点较多。解题时一定要先通读全文,再细读相关段落和关键句子,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全面完整地探究答题要点(有时可参照分值确定要点数)。具体筛选整合信息时可以运用摘录重点句、联词归纳、段意归纳(即取主舍次)和分层归纳等方法,注意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

6.开放性拓展延伸题

开放性拓展延伸题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综合性、实践性强,是说明文阅读中最具创意的题型。常见的有补充例子、合理想象、仿句、发帖子、谈启发、提看法或疑问、提建议、拟广告标语、写解说词、设计图表和编创解答题目等。像南通卷的第4题就是要求根据设定的情境写解说词。解题时除了要把括号里的要求逐一落到实处外,还要注意题目中的“合理想象”、“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现场直播”、“热情洋溢”等潜在要求和解说词的直观形象、简洁精炼等特征。参考示例:闪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现代科技之光的奥运火炬向我们走来了,熊熊燃烧的火炬必将进一步点燃南通人民建设家乡的热情,把“中国近代第一城”的长寿之道、和谐之光及其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传遍祖国的四面八方。

这类题解答时,既要从题目中推敲答题要求,又要揣摩评分要点,还要遵循具体题型的答题规范。比如补例子或想象,既要紧扣原文,又要联系实际;仿句要注意句式和修辞手法的一致;谈感想和启发要联系实际谈具体、谈深刻,注意阐发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提看法和疑问要言之有理;提建议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前瞻性;拟广告标语要简洁醒目;设计图表要一目了然;编创解答题目要量力而行,选择自己有把握的角度等。回答这类题,语言表达要求比较高,所以最好先打草稿,修改完善之后再誊写。总之,要做好这部分题目,平时要注重知识的储备,加强训练,积累技巧;考试时要吃透题目要求,多角度思考,广泛联系,合理想象。

实 战 演 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世界最大穹顶

──中国国家大剧院

天 一

①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与人民大会堂相邻。其东西长轴为212.20米,南北短轴为143.64米,建筑总高度为46.285米,地下最深处为-32.50米。整个大剧院的造型完全由曲线组成,宛若水中仙阁,犹如“一滴晶莹的水珠”,也有人称它为“蛋壳”。半椭球形钢结构壳体蔚然壮观,面积达35500平方米的环绕人工湖碧波荡漾,柔和的具有金属光泽的壳体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昼夜变幻莫测,为古朴典雅的长安街添上一份现代气息。

②这是一座坐落在近乎方形的大水池中的椭球体建筑,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它覆盖、庇护、包围和照亮着所有的大厅和通道。自然的贝壳造型保证了它的坚固度,尽管壳体的最大长度达218米,但厚度却不超过3米,这一设计既轻盈又不会对玻璃天篷有所遮盖。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如同拉开的帏幕,使建筑物内部的剧场、通道和展厅依稀可见。同时,部分区域在钛板的覆盖保护下又显得更为隐秘。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北侧主入口为80米长的水下长廊,与地铁天安门西站相连,长廊的两边设有艺术展示、商店等服务场所,并有能容纳1000辆机动车和1500辆自行车的地下停车场。长廊的玻璃顶则是水池的池底,观众通过水下长廊进入大剧院前就能体验到在水下行走的奇妙感觉。南侧入口和其他通道也均设在水下。任何布景卡车都无需在外部停靠,任何大门都不会向外部显露内部的服务区域,这样就不会破坏建筑和街区的整体魅力。

③大剧院内有三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三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歌剧院主要演出歌剧、芭蕾、舞剧,有观众席2416席;音乐厅主要演出交响乐、民族乐、演唱会,有观众席2017席;戏剧场主要演出话剧、京剧、地方戏曲、民族歌舞,有观众席1040席。在歌剧院的屋顶平台设有大休息厅,在音乐厅的屋顶平台设有图书和音像资料厅,在戏剧场屋顶平台设有新闻厅。其他配套用房还包括艺术展廊、表演艺术研究交流部、音像制作中心、大录音棚、同期录音演播室以及电视转播机房和音像后期制作室等。

④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在他看来,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是内在的活力,是一种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当人们把它称作“蛋壳”的时候,他觉得再恰当不过了。同一只真正的蛋比起来,大剧院的外壳又不是全封闭的,它展现了一种开放意识,就像一个已经被人敲破的、正准备打开的蛋一样。所以,保罗•安德鲁的设计灵魂是:外壳、生命和开放。

⑤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整体上体现了21世纪世界标志性建筑的特点。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将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

1.第①段是从哪些方面说明中国国家大剧院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③段,说说国家大剧院内部由哪些部分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保罗•安德鲁认为把大剧院称作“蛋壳”再恰当不过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说说中国国家大剧院有哪些亮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施工历时五年零六个月,总投资近三十亿元人民币的国家大剧院,6月15日对外部正式开放,9月份正式试演。这是中国建筑史上又一个新的标志性建筑,但百姓对“巨蛋”的看法褒贬不一,许多网友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选录两则,请你也跟着发一则帖子,别忘了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昵称哟!(不要用真实的姓名)

帖子一 网友昵称【小桥流水】 发帖时间【2008-3-28 20:02】

内容 北京城区应保持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该建筑与故宫建筑群严重不协调,中国应反思城市建筑方向,此风不可长。

帖子二 网友昵称【喜刷刷】 发帖时间【2008-3-30 12:12】

内容 京城明代宫室建筑过于沉闷和压抑了,唯一的出路在于引进颠覆性的建筑,大剧院的造型做到了。国家大剧院其实是中国建筑的转折点,大剧院是官方对前卫建筑的肯定。

帖子三 你的昵称【_________________】

发帖时间【2008-4-1 10:12】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揭开鹿角再生的秘密

奇云 董敏

①鹿角是雄鹿的性别特征,是其求偶炫耀的资本,是雄鹿们进行种内竞争和种间御敌的兵刃。全球鹿科动物约有40种,大多是雄性有角的(唯驯鹿两性均有角,獐均无角)。鹿角的再生能力是生物学的秘密之一。为了揭开这个秘密,以英国皇家兽医学院普赖斯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对鹿可以长出新鹿角的非凡再生能力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干细胞在鹿角的再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②鹿角的生长要耗用大量钙质、磷酸盐和热量,它每年生长并丢弃,只有营养状况最佳的雄鹿才有实力作此投资。因此,一头雌鹿将大大的鹿角当做雄鹿优良品质的标志,就好像一个女子看到她的男友年年都要买一辆保时捷赛车,然后当年丢弃,她就会相信他确实富有。巨大的鹿角则可以帮助它的主人打败同性竞争者,赶走食肉动物,取得最佳的草场。客观地讲,雄鹿头上的巨角也不过是种累赘,这些东西本身对于生存甚至是不利的,它影响了雄鹿行动的敏捷,给捕食者创造了方便条件。但是这种累赘似乎向雌性显示了这样的道理:头顶沉重的大犄角,仍然奔跑如飞,战而必胜,足以说明本身的强健骁勇。这样的雄性都不被选中,还会选谁呢?

③在动物世界中,鹿是唯一能再生完整的身体零部件的哺乳动物。当鹿角长到最大尺寸后,骨头开始变硬,像天鹅绒一样柔软的鹿茸开始脱落。一旦鹿茸掉光,就剩下的骨头,就可成为角斗中的强大武器。在期结束时,鹿角脱落以保存能量,等到春天来临,在其头顶上就能长出一对新的隆起的组织骨结节。

④长久以来,动物的再生能力便是人们企图了解的课题。是否可以找到一些方法让人的再生能力提高,像鹿角那样可以自我修复长出新的鹿角来?或者利用类似的机制,在人体外制造组织或器官,把它当成零件,来替换人体受损的部分?

⑤研究发现,干细胞作为鹿身体的重要细胞,可以发展成为许多特殊细胞类型,并支持鹿角再生的整个过程。

⑥干细胞是生物体内掌控细胞再生的细胞。干细胞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原始细胞,一旦身体需要,这些干细胞可按照发育途径通过分裂而产生分化细胞。

⑦干细胞可能是通过荷尔蒙,如雌激素或酮等信号传递途径进行调控的。鹿角的再生能力是帮助人类了解再生过程的自然模型。普赖斯研究小组的长期目标是更好地了解鹿角再生过程的化学信号传递途径,帮助人类开发新的治疗诸如帕金森之类顽疾的药物,有助于最终实现修复受损的人体组织。

⑧科学家们寄希望于通过克隆获得胚胎中的全能干细胞,通过控制这些干细胞的分化而得到人们想要的组织和器官。医学界梦寐以求的是,能够利用干细胞修复身体各种器官的损伤及为衰老的细胞组织补充新生细胞和组织。如果这种为科学家津津乐道、描绘的前景一片大好的蓝图可以实现的话,今后人体器官就可以在实验室按需要生产,血细胞、脑细胞、骨骼、心肌细胞、肝脏的更换都不成问题,即使患上白血病、帕金森氏症和癌症这些不治之症也能绝处逢生。

(选自《北京青年报》)

1.说出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只有营养状况最佳的雄鹿才有实力作此投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干细胞的魅力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下列句子的语言特点。

全球鹿科动物约有40种,大多是雄性有角的(唯驯鹿两性均有角,獐均无角)。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鹿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干细胞作为鹿身体的重要细胞,在鹿角的再生中发挥了怎样重要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研究鹿角再生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原文第③段和下面的外国投资材料,概括说出鹿角的再生过程。

链接材料:鹿角的整个脱落过程仅仅需要2到3周,再生的阶段发生在夏天。在1月和4月之间,鹿角脱落,这是成熟季节渐近结束时。这个时期它们可以没有角,因为仅仅在早先的几个月里需要,是为了吸引雌性配偶,给它们留下印象,并且同竞争者作战来赢得雌鹿的爱情。在鹿角的生长阶段,是被类似“天鹅绒”般灵敏的茸毛所覆盖的,茸毛里充满血管,供给鹿角维生素和矿物质,使骨头增加,促进鹿角的正常生长。鹿角生长2到4个月后,茸毛就没有用了,里面会生出一个环状物,能有效地作为一个栓阀,组成鹿角的基础,切断鹿茸的供血。然后,鹿茸就会干涸,在鹿用角和树皮摩擦的过程中逐渐减少。鹿角的再生过程结束,然后在秋天的季节后,新的脱落循环将再次开始。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在动物世界中,鹿是唯一能再生完整的身体零部件的哺乳动物。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具有再生能力吗?

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如飞动车组

白玉林

①“平稳快捷,像乘坐飞机一样。”2007年四、五月间,几乎所有的媒体在报道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都用上了诸如此类的字眼儿。这是“和谐号”列车,此次铁路大提速的主角:子弹头般的流线型车头;车厢里全部软座,整个座椅可做180°旋转;洗手盆和马桶都是自动感应出水,坐便器的垫板能感应控温,冬天坐上去不会感到寒冷;有液晶电视,有微波炉,餐车有吧台……当人们亲自乘坐过“和谐号”列车时,就能体会到它的高速、舒适、安全,而这些美好的感觉,则来自过硬的技术支持。

②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然而事实上,这句老话并非完全正确。在40多年前开始的时速200千米以上的高速铁路时代,出现了一种现在被称为动车组(Multiple Unit train)的新技术。所谓动车,就是把火车的牵引动力装置(大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许多车辆上,使其既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就叫做动车(Motor Car);不带动力的车叫做拖车(trailer)。整体来说就是“动车+拖车”组。通俗一点儿讲,动车组是把带牵引动力的动车与没有牵引动力的拖车,按照一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形成两端都可以驾驶、配备了现代化服务设施、时速200千米以上的高速旅客列车单元。在英语科技文章中,称为Electric Multiple Unit railcar.

③传统的列车只是车头带有动力,到达终点站,需要进行繁复的调车作业后,方能继续运行。而动车组却可以两端驾驶,往返不需掉转车头,且具有速度快、噪声小、舒适安全又环保等优点,受到国内外旅客的青睐,被誉为21世纪现代高速旅客运输的“新宠儿”。

④目前世界上可以自主开发并已大规模运营高速列车的国家有日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其他正在发展高速铁路的国家如西班牙、比利时、韩国都是引进法国的高速列车技术,俄罗斯采用了德国铁路ICE的技术,中国台北――高雄高速铁路则采用日本新干线列车,土耳其、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也在规划建设高速铁路。

⑤近年来,我国先后从加拿大、法国、日本、德国、美国等有关国家成功引进了数百列时速200~300千米及以上的动车组列车和先进的动车组以及大功率货运机车设计和制造技术。铁路系统经过第六次提速改造工程后,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线路比法、德、意、西、比等欧洲9国的总和还要多。“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成14条共7000多千米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客运专线。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9万千米,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300亿美元。

⑥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共有CRH1、CRH2、CRH3、CRH5四种系列型号,CRH是“China Railway High-speed”(中国铁路高速)的缩写,主要借鉴引进了世界著名的加拿大庞巴迪公司、日本新干线、德国铁路ICE3、法国TGV以及美国GE等公司的先进技术。时速200千米动车组每列8辆编组,CRH2动车组为4动4拖,每辆动车上都配有4个牵引电机,单机功率达300千瓦以上;CRH1和CRH5动车组为5动3拖。

⑦4月18日,由CRH5型动车组组成的北京―哈尔滨的D37次提速列车,在秦皇岛―沈阳区间,最高行驶时速达到了251千米,创造了我国铁路客车正式运营速度的新记录。在同一区段,我国自行研制的“中华之星”号动车组列车曾经创造出时速321千米的试验行驶速度记录。

⑧动车组是一个节能、环保,对环境影响非常小的高技术综合体。高速动车的零部件大约有12000件,简单的一辆拖车也在8000件左右,大概可以分为145个子系统。掌握高速动车组的系统集成制造技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牵引控制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九大关键技术,以及其他一些主要的配套技术。

(选自《科学世界》,有删改)

1.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什么叫“动车组”吗?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动车组与传统的列车相比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④~⑦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第⑧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动车组命名为“和谐号”,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链接材料:铁路的发展是工业进步的象征,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工业社会的进步。坚持自主创新的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加快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工业的现代化步伐,形成了我国铁路新的机车车辆制造产业群。此次大提速,国内共有十多家机车车辆重点制造企业和几百家企业直接从中受益,实现了机车车辆制造水平的跨越。随着高速动车组的投产下线,铁路机车车辆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宣布,公司的制造水平和制造能力一举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6年,澳大利亚EDI公司和长客合作中标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双层动车组项目,开了长客第一次向发达国家出口车辆的先河。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植物如何“看见”世界

[德] 苏姗娜•保尔森

①植物没有智力,至少是没有像我们这样的智力;谁要是认为植物能够听懂我们的话,甚至看出我们的心思,那是太高估它们的能力了。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们没有知觉,相反,它们极其敏感,它们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并且能够感觉重力,只是它们有自己的方式,与我们的方式大不相同。

②植物能够以某种方式感觉光明和黑暗。一般情况下,光线总是来自上方,这时植物就向上伸展。如果光线来自侧面,比如对于窗台上的植物来说就是这样,这时它们就弯下腰去,把叶片的正面对着玻璃。

③很多种子,比如生菜、烟草或丁香的种子也能感光,因为它们只能在有亮光的地方发芽。如果我们在园子里无意中给它们盖上了太多的泥土,那么无论我们浇多少水,它们都一动也不动。它们在等候一条蚯蚓、一只鼹鼠、一棵倒塌的大树或园丁的锄头、耙子把它们带到光明的地方来,它们就趁机发芽。

④而大一些的种子往往能够在黑暗中发芽。最初的淡黄色幼芽长出来时,它们并不急着生产叶绿素分子,也不利用它们的能量长胖变壮,而是保持纤弱的体型,在长度的方向上疯长。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就是大种子的营养储备也不是无限的,瘦弱的幼芽可以在土壤里挤得更远,这样它就有较多的机会抢在能量耗尽之前到达土壤表面。一接触到光亮,幼芽就会立刻察觉,于是它不再长长,而是把剩下的能量投入叶绿素的生产。光合作用开始了,新的富含能量的分子诞生了,能量储备已经告急的植物宝宝得救了,开始转成绿色。

⑤除了发芽和变绿,太阳还影响着植物的其他许多生命过程。绿色植物能够分辨白天和夜晚,这我们可以从一些现象上看出来,比如有些植物要在日出以后开花并且散发香味,而另一些植物只有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才这么做。

⑥但最令人惊奇的是,有些植物,比如西红柿,能感知邻居的存在。如果地方宽敞,它们就不慌不忙地长得强壮敦实;但如果跟别的植物挤在一块儿,它们就长得很快,力求尽快超过竞争对手。

⑦植物学家现在知道,植物确实是依靠光感来测定竞争对手的方位的。他们是这样解释西红柿现象的:在挨挤着很多绿叶的地方,光照会发生变化,变化之一在于,太阳光中的深红色成分突然多于浅红色成分,绿叶吸收一部分浅红色,却把深红色反射回来,西红柿正是从红色光的变化中得知,绿色的邻居长得快要超过它了。

⑧植物能识别不同种类的光,但我们真能认为它们这是“看见”的吗?植物感受光的方式与我们大相径庭。

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研究一下我们的眼睛是如何工作的。当光落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时,我们就能感受到它。视网膜位于眼球的后面,其中充满了各种感光分子,光亮一接触视网膜,它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一旦刺激了视觉神经,视觉神经就会产生电脉冲。当电脉冲到达大脑后,我们的大脑灰细胞就会对视网膜的信号进行分析。我们一旦意识到这个过程的结果,便会称之为“看见”了。植物也有感光分子,专家们称之为光敏素和隐色素,它们使绿色的生物拥有了极其细腻和多样的感光性能。在我们的眼睛觉得漆黑的地方,藻类、苔藓和花草树木就能对光的刺激做出反应了,而且它们还能够感知波长,那是人的眼睛根本无法感知的。

⑩我们的视网膜上会产生周围物体的真正的图像,供大脑分析利用,这个植物可做不到。它们既没有神经系统,也没有处于中心地位的大脑,跟我们不同的是,它们意识不到自己所感觉到的东西。它们的感光分子遍布全身,如果受到刺激,这些分子就会通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做出相应的反应。

(选自《吃太阳的家伙》)

1.说出文章标题《植物如何“看见”世界》中的“看见”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从哪些方面谈太阳影响着植物的生命过程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人眼工作与植物感光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概括植物感光性能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文章,你从植物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深海细菌可减缓全球变暖

易 白

①地球越来越热,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事件之一。近来,微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以甲烷为食的深海细菌,他们认为这些小小的微生物可以为减缓全球变暖作贡献。

②为了减缓全球变暖,我们现在提倡“节能减排”。许多人以为“减排”就只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实“减排”的主要对象还包括其他含碳气体,如甲烷等。目前,一些科学家对甲烷的关注程度甚至高于二氧化碳,因为甲烷是一种强势的温室气体,同体积的甲烷对气温升高的影响程度是二氧化碳的21倍。

③说起大气中的甲烷,得归咎于微生物。大气中的甲烷主要是由一种叫做产甲烷菌的细菌产生的,这种细菌以无氧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为食。产甲烷菌生活在静止不动的沼泽下面,它们产生的甲烷气泡称为“沼气”。产甲烷菌还存在于动物的消化系统中,它们能帮助动物将草和其他有机质降解为营养成分,同时产生甲烷。为了洗刷产甲烷菌的“罪过”,微生物学家找到了可吃甲烷的细菌,希望多培育一些这种细菌,让排向大气的甲烷能被及时吸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④俄罗斯科学院微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经发现,一般的土壤中就有一种可氧化甲烷的细菌。但是,耕地中这些氧化甲烷细菌的数量就大大减少了。研究人员将来自不同试验场的土壤样品放入烧瓶,烧瓶中甲烷的浓度与大气中的一样。经过12小时后,在装有森林荒地土壤样品的试管中,甲烷含量降低约90%,而在装有耕地土壤样品的烧瓶中,甲烷含量在72小时内几乎不变。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已开垦过的土地不具有逆转性。因为长期的耕作,包括施肥、喷洒农药等化学过程改变了土壤的成分,这使得氧化甲烷细菌难以生存。

⑤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安特耶•伯丘斯在深海中发现了一些可吃甲烷的细菌。伯丘斯率领的德法联合研究小组在挪威格陵兰海域考察时,在海底的哈康莫斯比泥火山口发现了3种单细胞生物,其中有一种细菌被证明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甲烷。但是,火山所喷发出的硫酸盐和氧气的上升流限制了吃甲烷菌的生存环境。因此,最终微生物仅能分解掉火山喷发出的甲烷的40%。此前,伯丘斯还在黑海海底发现过这种吃甲烷菌。他们发现的海底细菌与陆地土壤中的氧化甲烷细菌不同,这种细菌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更强。新发现的吃甲烷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已有40亿年历史。

⑥许多甲烷目前还冻结在两极地带的冰层下,但是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加剧,它们很有可能被释放出来,成为破坏环境的“定时炸弹”,使污染问题变得更严重,甚至导致严重的气候灾害。因此,伯丘斯希望这些海底细菌在灾害到来之前可以“吃掉”那些储存在地球表面以下的甲烷气体。在地球上几十亿年的各种灾害的打击之下,海底泥火山口的吃甲烷细菌依然能不断繁衍生息,说明它们的生存能力比普通土壤中的吃甲烷细菌的生存能力强得多。科学家希望大规模培育海底细菌,然后把它们投放到世界各地,能为减缓全球变暖作出贡献。

⑦科学家预计,要完成这项宏伟计划大概还需要5年。5年之后不知道地球又有多热了,但愿他们的研究早日成功。

(选自《新民晚报》)

1.第②段中加点的“强势”在文中

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产甲烷菌的生活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以甲烷为食的深海细菌,为什么第③段中要先介绍产甲烷菌?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请你排列一下可氧化甲烷的细菌在大自然中的分布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有一句话跟第⑤段中的“他们发现的海底细菌与陆地土壤中的氧化甲烷细菌不同,这种细菌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更强”呼应,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中的信息,向还不知道这种以甲烷为食的深海细菌的同学作简单的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都在关注和研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想为此做点儿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催眠术有新解

沈英甲

①多年来,围绕着催眠术的功效,赞成和反对的争执始终未休。最近有科学家对催眠术发表了新的见解,解释了人接受催眠的整个过程,认为只有少部分人会受催眠影响。

②不久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催眠临床运用的精神病专家戴维•施皮格尔博士根据大脑最新研究成果解释了催眠术的实质。他说,数十年的研究表明,只有10%~15%的成人极易接受催眠。而在12岁以前,人的大脑信息传递途径还未成熟前,80%~85%的儿童极易接受催眠。施皮格尔博士说,1/5的成人对催眠有抵抗力,其余的介于两者之间。

③近年来许多关于大脑成像的研究也反映了相似的机制,即在暗示影响下存在自上而下的大脑运行。哈佛大学神经学家斯蒂芬•柯斯林博士说,大脑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控制了感觉信息或称自下而上的信息。人们认为,对外部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感构建了现实。柯斯林博士说,其实大脑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构建它所感知的事物。

④施皮戈尔博士说,多数情况下,自下而上的信息与自上而下的预期相符。但催眠很有趣,因为它让二者发生了错位。尽管对催眠术是如何起作用的,至今医学界了解不多,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医学领域就开始使用催眠止疼,而近年来催眠术则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创伤、过敏性肠胃综合症以及饮食失调。不过,人们对催眠的认识也存在不同意见:催眠状态究竟是怎么回事,它究竟是为了服从催眠师,还是精神高度集中、陷入沉思,以至忘了周围环境的一种自然状态?医学界还在继续研究。

⑤催眠术在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方面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原则上催眠术的确是任何人都能运用的,它可以使实施催眠术的人沉浸在一种好像暂时操纵了他人心理的奇妙优越感中。但是催眠术如果不考虑医学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会伴随着种种弊端和危险。

⑥它或许可以解释为感觉信号的处理过程。眼睛、耳朵和身体接收到的信息首先传递到大脑的初级感觉区域,再从那儿传送到所谓的更高级的进行理解的区域。比如说,花朵反射的光首先进入眼帘,然后转化为图案传送到初级视觉皮层。在那儿,大脑辨认出花朵的大致轮廓。然后图案传送到高一级的区域――就功能而言――辨认出颜色,然后传送到更高一级的区域,破译出花朵的属性以及关于特定花朵的其他常识。

⑦从低级到高级区域的信息处理过程也适用于声音、触觉和其他感觉信息。负责传送各种感觉的神经细胞束携带着感觉信息。令人惊讶的是反方向的信息传递,即从高端到低端的信息传递,这种传递方向被称为“反馈”。自上而下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的数量是自下而上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的十倍。如此大量的反馈途径表明:意识(即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言)建立在神经系统科学家所说的“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基础上。你的所见不一定都是你的所知,因为你的所见取决于随时准备解释原始信息的经验基础――比如花朵、锤子和面孔。

⑧大脑自上而下处理信息的过程解释了许多问题:如果对现实的构建经历了如此多的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这也就解释了安慰剂(一枚糖制“药片”可以使你感觉良好)、非安慰剂(一个巫医可以令你平白无故地生病)、谈话疗法以及药物疗法为什么会有效果,因为,如果高端――大脑信服了,则低端――人的感觉将受到影响。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科学家对催眠术有怎样的新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催眠术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催眠术在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方面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现在医学领域已经有了哪些具体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说“催眠术如果不考虑医学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会伴随着种种弊端和危险”,你觉得催眠术的弊端和危险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多年来,围绕着催眠术的功效,赞成和反对的争执始终未休。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动物的说明文范文4

常见的如下十种:

一、引用诗句。

引用诗句作文题,鲜明、醒目。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引用李商隐《无题》中诗句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文题,既切合说明的内容,又有助于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峨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写到春播可引用诗句“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写到萤火虫可引用诗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写到荷花可引用诗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到秋天枫叶可引用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到鸭子可引用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文末引用诗句,一箭双雕,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题。如《驿路梨花》在结尾处引用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是画龙点睛之笔,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象征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处处弘扬。

二、引用谜语。

引用谜语,可以使文章显得新奇、有趣。如《蜘蛛》一文引用诗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诗谜不仅富有趣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且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织网捕虫的生态特征,还同下文紧密相连,领起下文。

又如关于蝴蝶的谜语“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关于老鼠的谜语“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贼头又贼脑,夜晚干坏事”,关于羊的谜语“年纪不大,胡子一把,喜吃青草,爱叫妈妈”,这些谜语都紧扣动物的特征,拟人生动,鲜活形象。

三、引用成语。

成语言简意丰,引用贴切,可使行文准确、生动。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说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积极作用,引用成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来阐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原则。这些成语在的笔下似乎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既给人一种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感受,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又如说奉献精神可用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高风亮节可用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诚实信用可用成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说内容空乏“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四、引用格言。

格言言简意明,引用得当,可使行文活泼、明快。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格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有的态度。这些格言排列有序,通俗警策,明白晓畅,朗朗上口,精辟生动。

又如说到勤奋可引用格言“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有涯苦作舟”,说到惜时可引用格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到谦虚时可引用格言“谦受益,满招损”,说到意志时可引用格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到团结时可引用格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礼貌时可引用格言“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

五、引用名人名句。

名人名句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中留下的印象,深刻、鲜明,如能“妙手偶得之”,便能一下子让文章长出明亮的眉目,给人亲切感,增强感染力。如《俭以养德》一文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点了题,又提出了中心论点。

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引用张嘉贞在《安济桥铭》中的赞语“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来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和高超的技艺;引用张在《朝野佥载》中的名句“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来说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读着这些优美的赞语,能一下子勾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入一种幽美的境界。

六、引用故事。

神话、传说、寓言,富有情趣,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如《死海不死》一文中引用2000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处决的俘虏奴隶的传说,既形象地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表面特征,为下文科学的揭示死海的本质特征作映衬,又增添了死海的神奇色彩,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引用远古时候上帝为惩罚拒绝悔改恶习的男子们而将大陆变为大海的传说,既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就在用各种方式探究死海的成因,又增添了死海的神话色彩,引发读者去追究死海的真正成因。

又如《从三到万》一文中引用出现在明清笔记里的“从三到万”的故事,从故事中引出论点,结合故事讲道理,使论据具体、形象、通俗、精辟,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七、引用俗语。

俗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定型语句,它简练形象,通俗易懂,质朴无华。如《抢财神》一文引用俗语“吃得开”“窝囊废”“没能耐”“囫囵年”等,读来明白如话,十分亲切;还有“财神爷”“财神婆”“活财神”“小财神”“宝贝”等对农业技术员及其家属的种种传神的俗呼,所有这些,都增强了这篇通讯的艺术魅力。

又如用到不识抬举时可用俗语“敬酒不吃吃罚酒”,用到见异思迁时可用俗语“这山望着那山高”,用到自作自受时可用俗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用到临阵磨枪时可用俗语“现上桥现扎耳朵眼”,用到老马识途时可用俗语“老马脚下不迷路”,这些俗语的引用,可使文章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八、引用日记。

日记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真情流露。引用日记,可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如《人民的勤务员》一文开头摘引雷锋日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展现了雷锋的内心世界;文末又以“我觉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无私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他的责任是没有边的”的雷锋日记内容收尾,再次显示了雷锋故事的意思。

九、引用谚语。

谚语是群众中流传的稳定语句,它形象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背诵。如《看云识天气》一文引用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分别说明了云的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

十、引用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会让你找回了那份遥远的生活回忆,给你此时纷乱的感情体验一个定型,给你痛苦而枯涩的构思一种启发,,给你茫然不定的选择一些灵感的润色,使你笔下的文字亲切而又有灵动感。

如一习作《掌声》:“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认为是这样。今天的化学测验我却得到了全班最高分,我情不自禁地欢呼,仿佛得到了一种最高荣誉。我喜欢这种感觉,我有一种冲动,我突然奇怪地渴望能听到别人的掌声。就像苦咖啡,苦中有甜,最美的滋味。”上面这篇作文的开头:““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认为是这样。”这句十分别致,看似破空而来,细细品位,一波三折,味道很足,很有咬劲,它不仅奠定了全文的矛盾而又渴望的感情基调,也暗示了下面的行文脉络。

关于动物的说明文范文5

俞子夷在《教学法的科学观和艺术观》中指出:“我们教育学生,如果没有科学作依据,就好像盲人骑马,实在是危险。但是,如果只有科学的依据,没有艺术的手腕处理教学,又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学生们”。二十世纪末,哈维舍和塞尔夫曾说过:“在过去的十五年中,读写教育研究者一直试图评估计算机的使用如何影响了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写作者”。

所以,教学法一方面要把科学作为依据,一方面又要以艺术作为方式。数字化资源为课堂的艺术化提供了广阔丰富的内涵。

数字化资源提供大量的文字、图像、视频、音频信息辅助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一、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数字化资源由于其具有界面丰富、形象逼真等特点,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网上搜集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学生在网上搜集、筛选、整合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高中语文新教材内容知识全面,其中有一部分是自然科学的说明文,语文教师和学生对这类知识了解甚少,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的由教师讲授,学生很难产生兴趣,教学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借助数字化资源,完成教学任务。

如《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师让学生自主搜集中国风格各异的建筑图片,学生整理完资料以后,在惊叹古人聪明才智的同时,也会对这些建筑之间风格的差异,结构的不同,布局的设置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时,教师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拿出自己搜集整理充分的资料,积极主动地发言。一方面,课堂借助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产生了生成资源;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资料、共享资料,进行了自主学习、合作性学习。最重要的是:学生根据文本,通过自身实践,完成了自我知识的建构。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类似的篇目还有《宇宙的边疆》、《动物游戏之谜》等篇目,教师都可以由学生借助数字化资源研习课文。

二、实现课堂教学的“大语文教育观”

“大语文教育观”实际上是把师生从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致力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完善人格的教育。

现行的教材虽然都是名家作品,但不能反映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全貌,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的范畴扩大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

张考武生生说过:“将书中间接的生活与生活中直接的生活结合起来,书就活了;把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书就读出韵味了、读出深度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字化资源,以教材为“生发点”,让学生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

如《故都的秋》,教师课后给学生留下任务:完成一个作品,要求:1.搜索你心中最美的关于秋天的图片。2.配上自己喜欢的背景音乐。3.在图右下角附上自己的一句话。

学生们借助数字化资源,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每位同学都能找出自己心中的那个北国之秋,并配上自己喜欢的歌曲,最后,写出抒发内心感情的文字。有位同学的作品非常普通,却非常精彩。他选择了两张图片:一片玉米地和一个农家校园。配以蟋蟀鸣叫的声音,附在图下的两句话:秋天就是在自家土地里闻到玉米成熟的味道;秋天就是在自家院子里听到梧桐叶拥抱大地的声音。当他自己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念出这两句话之后,引起了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教师抓住教学契机,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提问:这两句感悟好在哪里?学生有的回答用了对偶的修辞,有的回答用了通感的修辞。有的回答不仅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写出了自己心中的秋天。

课堂反思:一方面,通过图片和音乐的共享,对学生进行了美育教育。另一方面,捕捉并利用了课堂生成资源和学生习作的反馈资源。还有一点:将生活引入课堂教学,引发了学生的共鸣。教材经过学生的感悟才能灵动,只有学生与教材进行交流对话,教材才能生发出它的活力。而这两者之间的桥梁,就是学生的生活体验。

数字化资源近年来引入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开辟了语文教学的新天地。以后,我们一线教师应加强对电脑知识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让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

关于动物的说明文范文6

【关键词】理科班 语文教学 化轻为重

米兰·昆德拉有本经典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当下的高中理科班级语文教学也可以说是不能承受之轻。在高中理科班级教学中,语文学科往往受到学生的轻视,源于学生的实用价值评判,源于其他学科老师的“谆谆教导”。如何化轻为重,寻找到高中理科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实现困境的突围,也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了。

北大教授温儒敏在《理科生的语文素养》一文中指出许多同学选修“大学语文”,就是要提高语文水平,甚至是为中学语文补补课。从北大开课的情况看,比较有收获的同学,都调整了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更加发挥主动性,注重方法的领路,能力的训练,以及眼光和品味的养成。具体来讲,就是既适当兼顾语文课必要的工具性,加强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更注重通过这样一门课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

一、构想来源

(一)冲破学科边缘的现实困境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渠道,理应受到重视。但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因受到现代学科划分影响,语文学科受到了边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在理科班。理科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受实用主义影响,学习兴趣明显不足。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理科考试中甚至出现了语文被弃考这一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放弃语文考试,实际上是向社会、向基础教育传递了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语文不再重要。可以说是母语学科弱视的一种显性表现,母语教育的前途令人心忧。

(二)符合课程结构的潜在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打破学科本位意识,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已经成为不少教育人士的共识。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文史哲不分家,学科间就知识体系、思维模式都有很大的相关性。而语文与数理化的关系更多只停留于语文是基础,是工具,而没有意识去寻找语文与数理化这些学科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共生共长。

(三)发展学生思维的理想选择

大量数理化作业,让学生没有更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语文素养低,语感很差。写作水平也就相应低下,总是苦恼于没东西可写。甚至不少理工科类的硕士生、博士生写出的论文居然都存在文句不通、表意不明的现象。

作为我国新课改支柱理论之一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可以分为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每个人相关智能的开发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无视个体间的特性,实施一刀切的教育是非常不明智的。数学学科已经开了先河,前些年就大胆进行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的区分,针对文理科学生的不同基础、思维模式,编定了内容深浅差异的教材,提出了能力高低不同的要求,进行了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考核方式,使一些文科生不因为数学学习不好而丧失进入理想学府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由此我想本着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语文学科具体教学时也可以尝试根据理科生的知识积淀和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群体思维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

二、我的尝试

(一)吸引:与理科知识适当融合

知识间的相互渗透,让其他学科知识成为语文知识的“消食片”,促进语文学习内容的内化吸收。

如探讨《清兵卫与葫芦》“教员家访,父亲恰好不在。清兵卫心跳,只求不要危及自己剩下的其他葫芦。幸亏教员只管训斥,并未注意近在咫尺的那些葫芦。刚刚松了一口气,父亲回来了,最终注意到那些葫芦,并粗暴地将之‘一个一个地砸碎’”这一情节处理时,抓住“葫芦”的命运启发学生:既然剩下的其他葫芦最终难逃劫数,不让教员再次没收,却让回家的父亲逐个砸碎,比较这两种情节处理方式,你觉得哪种好?学生思考后都认为是后者好,但理由却基本上只停留在人物形象上,诸如突出了父亲的粗暴,清兵卫的可怜等等。这时,我导入物理学科的“单摆”模型(并绘制示意图)来辅助学生理解《外国小说欣赏》里面的话题知识“摇摆”概念:摇摆意味着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突,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现出犹疑不定的状态。进而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文中若干摇摆情节,并尝试再次结合单摆运动的轨迹(类似正弦余弦图形,出示简图)分析摇摆对于小说发展的作用。面对直观的图象。学生有说情节起伏的,有说一波三折的。摇摆的概念及作用通过物理上的“单摆”知识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等接触了“延迟”这一话题知识后,不少学生把“延迟”与“摇摆”混为一谈。《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介绍: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作者会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如《牲畜林》每当朱阿举起猎枪要向德国兵射击的时候,就会被阻止,而阻止的理由也在情在理。学生认为犹疑不定就耗费了时间,就是延迟。说实话光看概念,真的很难跟学生讲清楚两者的差别。这时候,为方便区别将物理学的减速运动介入,延迟的意义相当于减速运动,运用这一结构可使情节舒缓下来;而摇摆则是圆周运动,情节是有往复的。过于专业的术语曾使学生困扰,此时另辟蹊径,柳暗花明。

如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尝试将自然学科资源与语文学科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借用生物学科的食物链知识:狼(少)鹿(多)草(光)食草动物灭亡山秃,帮助学生对作者的论辩深入了解,更真切地感受作者以小见大、层层剖析的行文风格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严密思辨。

当然以上课例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用其他学科知识辅助讲语文知识,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

(二)推进:把理科思维有机介入

1.强化理性思维

文理科学生对语文的心智感受和反应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本——鲁迅的经典小说《祝福》,大多数文科生阅读后老师不需要过多讲解,已经对苦命的祥林嫂投以极大的同情与悲悯,并大致能把握主旨,这源于其语言感知的敏感度。而不少理科生阅读后却仍不知所云,甚至对祥林嫂的个别行为费解与误解,更别说领悟各中深意了。针对理科生的优势是理性分析,结合孙绍振先生《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一文的精辟分析,我尝试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他们更好理解这部生活悲剧的纵深意义。抓住小说中“穷死的”一句质疑,如果“穷死”结论成立的话,那祥林嫂为什么会穷死?(被开除)为什么会开除?(丧失劳动力)为什么之前那么能干,现在却丧失劳动力了?(精神受了刺激)受了什么刺激?(捐了门槛仍被视为“不干净”的人,不准参与祭祀)为什么捐门槛?一系列引探式的问题让学生逐层深入,享受思维冲浪乐趣的同时,也最终意识到一切都因为她是寡妇。寡妇要守节的观念深入人心,观念吃人,杀人于无形。另外也可抓住“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一句,不断追问,揭示了这种荒谬而野蛮的封建礼教观念并非封建统治者独有,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2.构建知识体系

语文知识零散,语文能力培养缺乏有效性,是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疑难杂症。魏书生曾创造性地提出“知识树”的理念,但随着课程改革深入,语文专业化更明显,要一网打尽所有知识点是不现实的。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帮学生种些小知识树还是有必要的,从而实现化零为整,聚沙成塔。

如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信息筛选和概括等进行侧重教学,确保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苏教版必修五第一专题《科学之光》具体授课时,《物种起源》注重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分择要性筛选阅读(主要信息):如文中作者阐明了哪两个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择需性筛选阅读(所需信息):如达尔文为什么要提前出版《物种起源》?《南州六月荔枝丹》注重说明方法的辨认和评析,特别是分析引用大量古诗词的好处。《景泰蓝的制作》注重了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理清说明顺序,区分详略。《斑纹》一课则作为说明文单元学习效果的验收,让学生自主分析出本课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并据文提炼出蛇的特点。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点就是大部分知识不是显性的,是依托文本存在的,要靠言语品味的。但不妨碍我们采取类似侧重教学的方法,特别是新课改后部分教科书是按照人文专题安排的,如果不侧重教学的话,学生学到后来就兴味全无了。我觉得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非常发人深省:“需要有一个明确、合乎科学工序,教和学才能有所遵循,循着这工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教下去,学下去,才能有好的效果。”

3.注重方法传授

理科教学特别注重方法传授,并且所提供的方法具体而实在。语文授课也提供方法,但除了高三复习课相关的解题技巧,提供的大多偏虚,诸如多阅读多写作。习惯了相应思维模式的理科学生更加关心具体怎么操作,怎么读?怎么写?为此我也就不同形式阅读和写作进行了一定的方法指导。如每周阅览课上的阅读,我建议学生多阅读美文,多摘抄有文采、有思想的文章、语段,多积累相关素材,特别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摘抄加以评论,在笔记本上说明摘录的理由。通过这种吸收和产出的方式,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于一定时期将学生的摘抄汇编成《读写导刊》,让更多学生树立规范的高质量的阅读意识,让更多学生认识到积累是创作的基础,模仿是创新的前提。

(三)强化:跟理科方向相对同步

鉴于理科生今后大多投身相应的理工领域,工作中往往需要向他人或口头或书面介绍自己的创意,因此中学阶段就帮助他们加强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特别是给予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我觉得是相当必需的。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生三年,就要为学生考虑三十年”,教育者确实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从事着良心的工作,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具体而言,就要告诉学生如何围绕特定的议题搜集材料,运用材料,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辅助观点的呈现等,并且告诉学生议论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条理清晰,说理透彻,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至于应用文体,则应该让他们知道基本的格式与写作规范。

(四)补给:将文化精品广泛推介

钱理群先生给大学生第一次授课时多次提及“两双眼睛看世界”,即科学的眼睛和文学的眼睛。对于理科生,语文老师要做的一大工作之一就是帮助他们拥有文学的眼睛,唤起他们对于文学应有的好感,而这过程中名著导读是首选的方式。

经典的文学作品,给以我们更多文化滋养,更多灵与肉的交响,更多人生的启迪。在这崇尚快速的时代,我们更多吞咽着时尚文化,经典文学似乎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名著阅读,乃至触摸都快成了一道逝去的风景。大力推介名著,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通过言语习得、视频对比、名家赏析、自我感悟等多样形式,让他们感受《诗经》的魅力,知道《红楼》的神奇,理解卡夫卡、川端康成的心路历程……

经典接触无异于文学旅游,理科生由于兴趣、职业等影响,今后可能会与不少景点擦肩而过,失去很多欣赏风景的机会。我们老师应自觉树立起文学导游的意识,让他们知道有那么一些可以领略的风景,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品位。

三、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