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教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汉字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汉字教学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策略浅析

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周健(1998)认为,目前所实施的汉字教学方法大体上与国内教小学生识字的方法是一致的。描红、临摹、抄写和偏旁部首的分析都是常用的手段。事实上,作为汉字初学者,留学生与中国小学生之间有很多区别,小学生上学之前已经习得了很多词和句子,大部分学生对于所学字词的读音和意义已经了然于心。但是留学生对于形音义的学习同步进行的。另外,汉字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汉字教学通常依附于综合课,很少单独开课,教学内容与综合课内容基本一致,一开始便教授“你好、请问、谢谢”这些难写的汉字。此外,在学习汉语的初期,学生需要同时学习语音、语法等基本知识,学习负担很重。不少专家都提出应当使用专门的汉字教材,单独开设汉字课。但因为缺乏合适的教材,汉字课目前还在探索当中。

汉字教学方法

(一)基本的汉字教学原则1、赵金铭先生曾提出过“先语后文”的四步教学方法先进行口语交际,只学口语,不学汉字;初步掌握口语以后,开始识字,只看字不写字;认识300个汉字之后,学习描红;学习写汉字,听说读写同时进行。2、合理安排识字顺序有关识字顺序的安排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体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吕必松(1999)指出:教授汉字应当遵循如下规律,笔画由少到多,由独体字到合体字,由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先教常用部件字,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能够像滚雪球一样扩大认字数量。

(二)汉字教学的基本策略

1、针对初学者的教学策略

新说文解字法:

阅读全文

声乐教学中汉字运用研究

[摘要]

在声乐教学中,语言与歌曲的完美结合共同构成了声乐这一艺术形象,声乐便是音乐中的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语言则是这一表现形式中的基础要素,在对歌曲内容进行演绎时,语言可谓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咬字吐字的基本功训练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字正腔圆的吐字功底有助于完成歌曲的演唱,帮助听众理解歌曲的内涵,突出歌曲所要表达的主题。

[关键词]

吐字技巧;声乐;教学;运用

一、传统声乐中吐字的重要地位

早在明代时期,我国便有声乐家对吐字的训练做过相关记载,对声乐具体唱法及规律进行过系统的论述。这些文献记载可以充分体现出古人对吐字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同的声乐家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歌曲演唱时的吐字要求进行论证,规范了歌曲演唱中的具体行为规范,并对声乐演唱中的吐字审美标准进行具体的定义。古人对吐字尚且如此重视,我们现代的声乐专业院校也应当在声乐教学中,对吐字的训练进行系统规范,这对学生今后演唱歌曲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准确把握吐字的具体技巧,应当从汉语的语音结构着手,充分认识汉语的语音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在声乐教学中迅速掌握吐字的基本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今后演唱时也可以将声乐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得更加完善。

二、汉语语音特点研究

阅读全文

汉字意象思维启发的字体设计教学

摘要:在字体设计课程学习之伊始,学生对汉字的意象理解往往有所欠缺,喜欢着眼于笔画样式去设计汉字。本文讨论用留白为设计主题和创意切入点,在引导学生理解留白的同时,打开学生的创意思维。帮助学生完成字体设计的学习,并构建出一套启发学生思维的字体设计教学方法。

关键词:汉字;留白;意象思维;思维

汉字历经甲骨文的图画式特征,演变成今日的具有象征性质的象形表意式文字,她承载着祖先的智慧和温情。汉字构型所体现“意”与“象”之间的相互交融,是汉字独特的文化特征,所传达的意象美是汉字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象形文字魅力之内核。基于汉字构型的意象思维及设计研究课题在当今设计领域已经发展成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颇多。结论认为汉字的“象”是经过创作主体情感渗入与主观体验之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形象。换言之,文字意象来源于客观事物,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摹写,而是对其渗入主观情感后的概括,提炼加工得来的。如何在目前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字体设计实践中体验汉文字的意象美并帮助学生找到字体设计思维途径?笔者试图将留白设计思路和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相关联,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汉字意象的认知。以达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的。

一当前汉字字体设计教学的问题解析

1.对字体样式的追逐多于对汉字的文化解读,阻碍学生对汉字意象的认知

中国文字的造字哲学是对客观对象关照之后的,创作主体饱含着情感地对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抽象式的观物取象。从字形上观察不难发现,汉字造型中大都蕴藏故事,可谓既风趣又妙哉!如“休”刻画了在古代,一位长途跋涉的人靠着大树恢复体力;又如“噪”刻画了停在树上的众多乌鸦,看上去就仿佛听见它们吵得厉害。可见汉字本身就决定了其设计过程是一个力求形意合一的过程,而汉字造字文化本身就具备激发创造思维的能力。但以往的字体设计教学中,对汉字文化的解读环节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还存在着单纯地机械地结构和笔画设计培养方式。这种重“形”而轻“意”的教学方式没有凸显汉字的文化美,也导致学生的字体设计活动过多的着眼于外相样式。不关注“意”,以“形”造“形”的设计思路会局限创意思维的萌生。因为设计者对设计对象主观意识的缺失,会导致对设计活动缺乏主动性把控。

2.经验解读多于感知字体体验,阻碍学生对汉字意象的创造性思维的萌生

阅读全文

中学语文趣味汉字教学意义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的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更是民族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好汉语,了解汉字,不仅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任务,更应该是每个中国人一生都该努力的事。中学阶段,汉字教学不再以单纯的识记教学为主,而是通过汉字的趣味、多元化教学带动并辅助语文其他方面的教学工作。语文涉及的文学思想、观点学说、情感故事等内容相比,文字显得略微有些枯燥、乏味。因而汉字教学在中学阶段更应该富有趣味性。因为趣味性是吸引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的刺激手段之一。在教学中适度地引入趣味故事,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趣味讲解,能够增强汉字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乐学、爱学。汉字的趣味教学,可以与中学阶段的字音字形教学、文学常识积累以及汉字魅力熏陶三方面相结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富有重要意义。

一、趣味汉字教学与字音、字形教学相结合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依然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可是,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大都是单一的“讲解”“抄写”“听写”模式,十分枯燥,大量的重复工作,让学生对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很难达成。因此,此时汉字的趣味教学就能起到比较显著的效果,汉字的趣味教学,通过有趣的汉字故事,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让一撇一捺写成的汉字丰富、立体、鲜活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记忆,自然能够收到较好的识记效果,也能大大提升学生写字的兴趣。

(一)趣味汉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形声字的理解。形声字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旁”“声旁”的意义,并能够将其融会贯通,深入理解形声字的意义。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特意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的故事:一个财主少爷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木桥上淘米,便上前有意戏弄,吟道:“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结果,少女也是读过书的,对这样的财主少爷十分厌恶,不客气地说道:“有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爱儿,儿不敬老娘……”财主少爷碰了一鼻子灰。这个小故事中少爷和少女的打油诗通俗易懂,涉及了“桥”“娇”“粮”“娘”四个形声字,通过偏旁的拆分与组合,把形声字的基本特点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出来。对联对得妙,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形声字的辨别能力,让形声字的教学更富有生趣。

(二)趣味汉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会意字、象形字与形声字相比,更富有形象性,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由于现代的简化字与造字时的文字相比,有的地方已经简化,不再是最初的模样,这时,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一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配合教学内容加上生动、活泼的趣味讲解,学生对于字形就能形成更深的印象。比如“忐忑”二字,就是会意字,表示的是心神不定的意思,字形表示的是: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上上下下的,就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这怎么能够宁静呢?教师在讲解这两个字的时候,可以配上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表现出“心”上下不宁的感觉,通过这样有趣地讲解、展示,学生就会很直观地记忆字形,并形成十分深刻的印象。许多汉字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趣味讲解,比如“炎”“炙”“逐”“盥”“轰”等,都可以借助汉字自身的构字法,用形象的事物来描述或者模拟,编故事做动图,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理解。

二、趣味汉字教学与文学常识积累相结合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目标更为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这其中文学常识的积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传统的文学常识教学往往与汉字识记教学一样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僵硬模式,不但十分枯燥无味,而且由于学生学习时不理解、没兴趣,常常弄得张冠李戴,唐朝的诗人变成汉朝的文学家,宋朝的文集变成了清代的著作,对于作家的作品特点、写作手法也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文学常识教学过程中,结合有趣的汉字故事,抓住文学常识中与汉字有关的趣味“点”来进行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汉字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

汉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教学任务,但同时也是最为困难的教学任务,因新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提出了一定要满足“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要求,其认为学生一定要会写和会认语言文字,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另外其还要求教师在这项标准下,要对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汉字教育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汉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教学是重难点内容,新课改标准对汉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汉字过程中要根绝汉字的部首特点和构字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探究文字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纠正学生在汉字学习中出现的错字和书写问题。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将汉字的形、音、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读音、想义、看形的汉字学习习惯,同时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改正小学汉字教学中的缺点,引导学生具备基本的学习汉字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学习的思维。

1要明确学生为主导的课程观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互作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只有学好语文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他信息,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汉字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学生发展为主导、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汉字学习兴趣。

阅读全文

谈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利弊

内容摘要:本文以非汉字文化圈汉语教学为例,主要研究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利弊并展开分析。文章主要探讨汉字的基本特点、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学习汉字的特点以及汉语拼音在汉字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从而根据日常教学观察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汉语拼音;非汉字文化圈;汉字教学;利弊分析

由于汉字具有“笔画繁、字数多、读音乱、检索难”的特点,初级汉语学习者在汉字学习上存在很大难度。《汉语拼音方案》的公布解决了汉字的注音问题也帮助母语为拼音文字的汉语学习者通过汉语拼音对应国际音标学习汉语发音。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师语音教学效率也提升了学习者的汉语交际水平。随着国际汉语教育推广,汉字拼音并行的“双文制”概念提出,却又导致汉语教学中出现仅重视言语交际、忽视汉字在汉语学习中的作用的现象。由此出现汉语学习者过度依赖拼音忽视汉字、不愿学习汉字,甚至以拼音为媒介通过“打汉字”代替“写汉字”的现象。本文意在探讨分析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拼音”和“汉字教学”之间的利弊关系。

一.汉字的基本特点

1.汉字是表意文字。世界上文字分为两大类:一是表音文字,如英语法语等印欧语言,二是表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现代汉语》对与汉字特点的阐释:”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具有很强的分化同义词能力。”

2.汉字形音义三位一体与构字法的复杂性。每种语言都是一种音译结合体,因此文字是一种形、音、义三种结合体。虽然汉字是表意为主体的文字系统,但从“形、音、义”的角度来看,汉字的构成分为形义文字、形音文字、义音文字这三类。其中,形义文字包含汉字构字法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字;形音文字包含汉字构字法中的假借字;义音文字包含汉字构字法中的形声字。因此汉字的构形和语义有着复杂且密切的联系,如汉字中的象形字是根据具体的事物描摹抽象化后创造的,可以直接表示出形和义;指事和会意字也具有象形的部分特征,表达出较强的示义功能;形声字的声符和义符既能表达出汉字的部分发音也能表示出其含义。我们可以认为,相比较拼音文字而言,构字结构的复杂也是汉字的另一特点。

3.汉字字形结构复杂。从汉字的字形上来看,汉字是方块字,所有的部件笔画必须形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字,且无论部件笔画的多少,每一个汉字需基本保持在同等大小。从汉字结构来看,所有字形都由笔画、部件和空间结构三个要素构成。以《现代汉语》[2]中胡裕树对现代汉字笔画的分类为例,现代汉字共有基本笔画8种,变形笔画25种,总计33种笔画类型。此外,笔画与笔画的组合方式错综复杂,这造成了一个汉字可能包含多种笔画连接方式。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块状结构,具有组配汉字的功能。因而在汉字的结构中可以分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内外结构三种基本结构以及由此派生组合而成的更加复杂的构字结构。

阅读全文

来华留学生汉字教学问题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许多中亚等国家的留学生来到中国谋求机遇与发展,也吸引了大批的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来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汉语热也悄然升温,对外汉语教学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国内外对汉语教学的研究也不断增多,其中,对外汉字教学也引起了很大的重视。文章通过分析面对外籍学生的汉字教学的现状,以及这些现状产生的问题,探讨对外汉字教学的方法,并给出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汉字教学;现状;方法

一、汉字教学的现状

目前国内外针对汉字教学的方式主要为以下几种:第一:先语后文。“先语后文”这种教学模式首先由吕淑湘先生提出,有许多国内的院校多采用此种教学模式,有学者认为,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应是“先听说后文字”,更有一些学者将此种模式应用于少数民族汉族教学模式中。这种教学模式强化了听说,口语进步明显,所以一些国外的教学机构倡导此种教学模式,他们将课本分拼音版和汉字版,以此来满足外国留学生急于交流的意愿。他们认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母语的习得是一样的,都是听说先行,而后读写。所以国内外普遍认为“先语后文”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留学生的学情。第二:语文并进。“语文并进”是指在教学时,语言教学和汉字教学同时进行。因为教材的局限和课型的设置不同,没有办法做到循序渐进,有的词虽然在口语中经常用,但是在汉字书写上确有很大的困难。从而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到口语的学习,打击了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吕必松、赵元任等学者指出:“语文一体”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第三:语文分开。张朋朋率先提出了“语文分进”这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汉字的特点和结构方式进行单独的教学,还有一种则是采用汉字和拼音穿插编排教学。这种模式和语文并进不同,它注重了由简单到难的规律,对于“语文并进”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二、汉字教学的问题

目前在来华留学生的院校普遍采用“先语后文”的教学模式,因为教材的局限和课型的设置不同,导致汉字教学仍然有很多问题,留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普遍较差,他们从心里上认为汉字很难,从而产生抵触情绪。“错字,别字,漏部件”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反映了如下的问题。第一:汉字文化圈的不同对书写汉字产生消极心理。在汉语教学中不难发现,东南亚、中亚、欧洲和美洲地区的留学生比较热情,善于交流,课堂氛围较活跃,他们更愿意接受口语大众文艺课的教学,但是在汉字教学中,这些留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很消极,他们不喜欢写汉字,教师在黑板上强调汉字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留学生仍然不注意,按自己的想法来写汉字,尤其是阿拉伯地区的留学生,他们的书写是从右至左,而且每次写汉字的时候他们都喜欢把练习纸侧着拿,导致写横这个笔顺的时候,以我们的角度看是竖,这就造成了这些阿拉伯国家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的最大障碍。相比于这些学生,反而韩国、日本的留学生对汉字的接受程度更高,其汉字书写能力也相对较高,但是他们在口语课上却没有其他学生活跃,不愿意交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汉字文化圈的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发音和汉字书写没有相关性,所以在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会感觉到吃力,他们不知道汉字的文化背景,缺少对汉字的理解,从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第二: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不足,从而引起汉字的偏误。学生在学习汉字时他们的要求就是会认读,他们没有用文字交流的意愿,因为当代社会基本都用手机,写汉字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他们觉得只要会写自己和国家的名字,可以用手机的中文输入法输入汉字就万事大吉了。所以对写汉字的态度非常消极。这就产生学生在汉字书写时存在很多偏误。统计发现,留学生书写汉字的偏误主要分为对笔画的偏误、对结构的偏误和对部件的偏误。对笔画的偏误主要是因为留学生对笔画的区分不足,经常将“点”和“提”分不清,将“横沟”和“横折”区分不清,将笔画“横撇弯勾”和汉字“了”分不清,或者漏写,多写笔画,比如“我”这个字,学生们经常忘记写“点”。这是因为他们不熟悉汉字的书写规则,经常毫无章法的乱写一气,觉得只要写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遵循汉字的笔顺,甚至有些教师也觉得只要汉字写对了,笔顺错了也没关系,没有必要纠正学生的书写顺序。其实汉字的笔顺主要是帮助学生强化对这个汉字的记忆,防止多写和漏写,所以教师还应加强笔画笔顺的纠正与练习。结构的偏误主要是学生不理解部件和汉字的结构,他们认为一个部件就是一个汉字,缺少对汉字系统的认知,听写的时候,很多学生经常把一个汉字的两个部件分别写在两个田字格里,这就是学生对汉字和部件区分的不到位,缺少对汉字结构的整体感知。许多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在学习了几个月汉字后仍然认为汉字是图画,他们觉得汉字是画出来的,不需要根据汉字的规则来写汉字,甚至觉得写汉字多一点或者少一点都没有关系。一方面是其客观语言文化的限制,他们大部分都是表音文字,只要会发音,就会写文字符号,两者有相关性,但是汉字和发音却没有相关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在日常的汉字教学中没有没有重视汉字结构的教学,没有强调汉字书写的结构关系,而更关注汉字的笔画和部件的教学,从而忽略了汉字的整体文化内涵,也使得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对书写的结构规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部件的偏误主要集中在对部件的错写或者位置的错写。比如将“爸爸”下面的“巴”里面的“竖”写成“横”。将“都”的两个部件位置颠倒,有时也将部件混写。在这三类偏误中,留学生的偏误主要集中在笔画的偏误上,所以在教学上应注意汉字笔画的教学。第三:对同音字,多音字的错写和误写。汉字总共有六七万,而常用的汉字也达六七千字,这么多的汉字有不同的书写方式,有些汉字的发音相同但是汉字不同,而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声调问题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尤其是“三声”和“四声”,所以同音字或者同音不同调的汉字书写是他们最大的困难,他们首先在音调上很难区分,其次,许多同音的汉字在字形上就难易区分。比如“三、伞、散”,“晴、情、请、清”等这些汉字都会使学生在学习汉字书写时产生消极情绪。

三、汉字教学的方法

阅读全文

大学语文教学汉字书写教育方法

内容摘要:大数据时代之下,人们习惯于敲击键盘输入汉字,而汉字书写却出现了种种问题。这与民族复兴背景下的传统文化重建格格不入。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需要遵循汉字书写教育的一般原则,采用具体的方法措施,逐步强化学生汉字书写的正确意识与书写能力。在实践中采用的具体方法有:提高规范意识,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正确应对互联网的冲击;教师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树立学生的汉字书写自我强化意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书写兴趣;制定等级评定标准,推行书写能力检测。据此,我们就能够在实践中将汉字书写教育工作落在实处,逐步推进此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汉字书写教育;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措施

汉字凝聚着民族智慧,它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延续、团结协作与统一完整,它是各民族血脉相连的坚固纽带。然而,当我们步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多媒体时代,却对汉字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明与文化,表现出严重的忽视、隔膜与冷漠,其直接体现为:汉字书写时出现提笔忘字、写错别字、写潦草字、写网络不规范用字等等许多现象,并且表现在在校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大学生们的书写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书写频率减少,书写意识淡薄且对书写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尤其是对非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汉字书写教育,需要依托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达到最终的目的。笔者认为,在大学语文的课内外教学中,应在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之下,积极采用以下方法措施:

一.提高规范意识,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

在国家颁布的《通用语言文字法》、《通用规范汉字表》以及《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有“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或“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教育部在2016年12月颁发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分工方案》中,在深入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基础上,还“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科学设置语言文字相关课程,以提高语文鉴赏能力、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由此可知,国家对大学生的汉字学习仍旧摆在重要的位置。规范汉字的意识应该上升到国家文化安全的层面上去认识,运用汉字的规范与否,高校的文化布局应充分显示这一策略,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设置相关的足够的语言文字课程,在功利化的浮躁的考试各种资格证书之下,给汉字书写教育留下一席之地。一是高校要有专门的语言文字机构来推动、监督、评价此项工作,从整体部署到检查落实;从课程倾向到活动开展;从典型示范到学生反馈,都要扎实开展。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展示对手写文字的重视,数字时代,人们往往热衷于电脑制作海报、宣传专栏、标语,而对于粉笔或毛笔书写的宣传文字却弃之不顾,如今的校园很少见到手写的文字,大部分是冷冰冰的电脑制作,只是偶尔在班级教室之内能够见到带有鲜活生命气息的手书文字,建议高校在校园之内,无论是校园大幅的宣传,还是教室内的专栏布置,做足做好手书文字的展现,以期潜移默化之中,推动汉字书写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正确应对互联网的冲击

黑格尔说:“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人们在发展了的现实面前,不能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幻想着退到“小国寡民”,而应当寻求在新形势下,实现对终极价值追求的突破口,大抵激进的入世态度不过如此。反观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逃脱不了其两面性。互联网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及时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达到“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传递个人邮件信息等等,由于它的存在,简直是把地球的广阔地域变成了一个村子。但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远离了纸质媒体;电脑和手机的普及,让我们渐渐远离了书写本和笔,于是,电子邮件很快取代了书信,博客取代了日记,键盘输入取代了汉字书写。甚至有的单位还追求“无纸化”办公的境界,这样虽然能够达到信息的快速传递,但由此带来了汉字书写深重的危机。仔细想来,总有一些时候,我们既可以用电脑输入汉字,也完全可以手写成文,这就在于我们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比如每逢碰到各种作业,学生总是在追问是否手写,当然输入汉字打印出来的格式,看起来比较整齐划一,但这恰恰剥夺了学生的汉字书写机会。由此可以设定:凡笔记、作业、毕业论文初稿、报告、实习日志、日常应用文等等,能手写的尽量要求手写。还有我们平时的各种问题写作,也要做到先手写,然后再输入汉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