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汉语专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论文
一、古代文学课程定位
古代文学是对外汉语专业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基础课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很多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常常陷入“对外汉语教学仅仅是一种语言教学”的误区,而忽视文学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古代文学的学习。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古代文学有着被边缘化的趋势。首先,古代文学的定位离不开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在1998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就明确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因此,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语言类、文化类、教育类等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古代文学则是培养学生文化类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讲授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文学这一媒介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专业基础课。其次,对外汉语教学不只是一种语言的教学与交流,更应该是一种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们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对古代文学的定位,应该考虑到这样的专业背景,将其放置在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里去考察。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古代文学课就不仅仅是传授文学知识,而且还是相关文化知识的融合,应该说是一种文化通识课。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思考
古代文学是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但迫于古代文学内容的庞杂和课时的限制,教师往往不得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授课,这种陈旧的授课模式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对外汉语专业学科体系和从业后对专业素养的要求尝试新的教学思路。
(一)教学内容实用化
因为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具有实践操作型的专业,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样的纯理论型专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古代文学的内在发展规律,从学科的基本要求出发,根据有限的课时量,精简教学内容,按照由点及面的原则,由作品选到文学史,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古代文学的整体认识。强化基础,突出重点,讲授内容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对外汉语专业没有开设古代文论等文学理论的课程,但是要学好文学史,准确把握和鉴赏古代经典作品,就需要一些文艺理论的支撑。因此在讲解、分析作品之前,可以根据具体对象适度讲一些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以辅助教学。此外,还可以适当开设一些与古代文学相关的选修课,如唐诗、宋词研究、明清小说、名著选读等专题性的课程,一方面可以进行深度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变革对策
作者:刘晨红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近年来,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在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几乎各个高校的各个专业都在强调实践教学。我国传统的人文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论著论文也比较多见,但我校作为民族类高等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的特征,即“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其他高校的经验对我校不一定适用。因此,我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结合自己的校情生情进行实践教学。为此,笔者于2011年6月对北方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项有关实践教学的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当前学生的能力现状、当前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看法,分析其特点,以便进一步探讨、改革、创新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力求建立体系化的实践教学,从而突出能力培养,突破制约学生顺利就业的瓶颈。
一、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抽取了2007级和2009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2007级是作为毕业生的调查样本,对2007级学生的调查是在学生毕业前夕(2011年6月3日)进行的。2009级是作为在校生的调查样本,对2009级学生的调查是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二学期末(2011年6月29日)进行的。2007级共有学生93人,抽取了55个样本,有效样本55个,抽取人数占59%。2009级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共148人,抽取了110个样本,有效样本109个,抽查人数占73.6%。根据调查的需要,对两个年级分别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其中有些问题是相同的,目的在于比较。我们对2007级的学生设计的调查表,从10个方面调查了今年毕业生的情况,了解学生面对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他们感到自己需要加强的知识能力。对2009级的学生调查,主要了解在校生对于实践的需求以及对学院、系里组织过的实践的评介。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毕业,学生选择工作还是继续读研究生的情况
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还是读研?笔者对2007级学生和2009级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93人,其中考上研究生继续读硕士的只有13人,占13.9%。抽样调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109人中,打算考研的有49人,占44.9%。笔者进一步调查了2009级打算考研的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49人中,选择“喜欢读书研究”的有12人,占24.5%,选择“避免就业的竞争”的有2人,占4.1%,选择“硕士比学士就业好些”的有35人,站71.4%。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2009级打算考研的学生,其根本的目的是处于就业的考虑。也可以预计,在打算考研的49人中,能有多少人能够考上研究生呢?恐怕至多一半。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的去向是进入职场。
本科生毕业论文现状和改革
[摘要]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环节,此阶段的教学评价实际上是对整个本科期间教学效果的综合测试。目前,毕业论文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错别字、病句、逻辑混乱和内容抄袭等方面。毕业论文的考核重点是学生独立完成课题,强调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采取弹性学习工作时间,培养正确运用汉语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毕业论文;专业素质;汉语;创新性;独立完成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考核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科学工程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测评。高校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对毕业论文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1-5]。与其他本科课程不同,毕业论文的改革争议最多,也最为激烈。
一、毕业论文的现状
(一)学生不够重视
部分学生认为就业和考研比毕业论文重要,是四年大学的终极目标。在毕业论文阶段,部分学生以研究生复试、参加招聘会等理由请事假,占用了大量的毕业论文时间[6]。临近答辩,部分同学匆忙地将互联网资料和往届论文进行拼凑,最终在答辩中出现了很多啼笑皆非的现象。例如,有的学生竟然不知道自己的毕业题目,指着钢包图纸说是转炉氧枪图纸。
(二)教师要求不严
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摘要】概述、梳理英语教育专业的相关研究。选取三所外语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通过文献分析和数据统计,对三所外语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通识教育课程中增设汉语语言和文化课程;整合相关语言技能课程,增加学术写作课时;增加教师教育课程的课时,提供教学实践课程;丰富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延长实习时间等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育;课程设置;外语院校
引言
英语教育指的是英语作为外语的英语学科教育学,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英语教育专业已经成为一个专门服务于英语教师教育的独立学科(胡银萍2016)。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基础阶段的英语教育,且英语教育专业一直承担着培养英语教师的责任,因此英语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方式逐渐受到英语学界的广泛关注。英语教育专业通过“英语+教育”的模式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合格外语教育人才。本科学校建设英语教育专业,能够推进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的质量。
一、相关研究综述
英语教育专业在国外又称TESL、TESOL、ELT、TEFL、EE,美国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英语教育专业(李辉2011)。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关系着培养未来英语教师的目标能否实现。在提高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课程设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季舒鸿(2012)提出了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分别是思想性、实践性、师范性和学术性;刘蕴秋和邹为诚(2012)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教育见习课程对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和职业需求的影响;陈卫安和申玉革(2014)认为运用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专业的所有课程,还要学习教育教学类课程。孙旭春和刘立伟(2014)对两所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所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均不重视教师教育课程。李宏强(2018)研究发现西北6所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没有开设,因此他提出要合理开设英语专业课程,培养高素质英语教师。现有研究主要以高职院校和地方师范院校为研究对象,针对外语院校的研究几乎没有;另外,以往的研究者只选择课程类别中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对课程设置的全面研究较少。外语院校开设英语教育专业,旨在打造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英语学科教学和英语师范教育专业。本研究选取三所重点外语院校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设置的现状入手,具体分析课时学分、课程组织和课程内容,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建议。
二、课程设置分析
中级阅读教材中的语体类型
作者:曾毅平 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1.(略)
1.1(略)
1.2研究对象留学生在初、中、高级三个阶段的汉语学习过程中,中级阶段是发展阅读能力、形成语体感最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学习者已学过汉语的基本语法,掌握了2000左右的词汇量,是发展汉语能力的“起飞”阶段。因而本文选取中级阶段较有代表性的3套阅读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语体属性。3套教材为:1)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2008年出版,陈纯贤编著的“中级汉语阅读教材”———《这样阅读》。该教材共6册,供两学期使用,“适合已学完基本语法、掌握2000常用词的学习者”。(陈纯贤,2007:1)2)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杨寄洲主编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之一的二年级《汉语阅读教程》上、下册。该系列教材的“阅读”专项语言技能课在一、二年级开设,其中一年级教材3册,二年级2册。二年级相当于中级水平。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周小兵、张世涛主编的《中级汉语阅读教程》,共2册。适合“在全日制学校学过1年(大约800课时)汉语的学生,基本学过《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的甲、乙级词,汉语水平达到3级的学习者。”
1.3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中级阅读教材中的语体类型;2)各类型语体在教材中的分布数量;3)阅读材料的题材、内容与语体典型性的关联。
2.中级阅读教材中的语体类型
2.1语体视角下的文体教学材料语体是比文体后起的概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体视角教学理念的提出,只是近20来年的事(金路,1988)。传统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其选篇和分布多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文学作品的下位体裁为纲展开。3套教材也是以文体而非语体概念选材并结构教学材料的,因而需要将文体阅读材料作语体归类。多位学者论述过语体和文体的关系(李熙宗,1994:161-170;祝克懿,2000;郭杏芳,2000),本文不对此展开探讨。鉴于考察教材语体分布,在寻求两者之间的对应时,主要强调以下两点:1)语体作为语言体式,其特征由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话语结构呈现;而文体是文章体裁,除语言特点外,表现手法、内容、题材、主题、章法等都是其构成要素。2)以文体为纲选编教材,可以通过对体裁的感知,侧重发展文体写作能力。以语体为纲,则可以更多地感知因语境类型的不同,语言形式所发生的变异,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材料的语体分化(曾毅平,2008),以及如何得体地运用汉语上。
专业现代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
摘要:“现代汉语”系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生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汉语素养提升和教师素养培养,也影响其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形成。“现代汉语”课程应始终为培养提高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服务。运用PCK理论指导“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后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与互联网资源,将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与现代汉语知识同实践教学融合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针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实践性有待提高的问题,增加课内外教学实践与教育调查环节。在课堂内增补“学生知识”,使教学策略知识动态化;在课堂外开拓实践样态,进行行业导师师徒对接,构建区域小学协同培养机制等。基于此,丰富健全“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探讨丰富小教专业学生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学科教学知识(PCK);教学设计与实施
引言
梅里尔(Merrill)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指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落实要通过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来完成。“现代汉语”作为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生核心专业课程,应始终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然而,师范生并不是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就可以胜任教学工作的。20世纪末,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教师如何就特定学科进行教学,PCK理论营运而生。PCK即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职业的知识基础,是讨论教师如何去教的知识,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可见,PCK关系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联系课程知识,运用PCK理论指导“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设计,一方面让高校教师更能明确“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结合岗位实践,明白如何进行课程知识迁移,以及“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本文基于PCK理论探讨小教专业“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方法,并以现代汉语修辞“词语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探讨丰富小教专业学生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一、PCK理念的内涵与发展
(一)PCK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授舒尔曼和同事在《新教师如何学习教学》《全国教学测评标准》的研究中提出了教师专业知识基础,其中明确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其后,他进一步阐释学科教学知识是内容和教学的特殊混合物,是指将学科内容知识转化为有利于教学的各种形式的知识,是教师独特的知识,是教师自己特殊形式的专业理解。同时,他还强烈呼吁教育研究要兼顾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1]。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知识基础的核心,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特定学科内容知识,包括如何细化学科主题、各相关因素如何组织、问题、表现方式、如何适应学生各种兴趣和能力,以及以哪种形式呈现知识等[2]。具体而言,PCK涉及到教师如何管控课堂、设置任务、分组合作、互动教学、分配时间、安排顺序、设置提问、设计课程、了解学情等多个方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具有多少学科教学知识直接关系着其自身教学能力的高低。学科教学知识将作为教学的催化剂,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若能在大学“现代汉语”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直接或间接构建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内化作为教师解释、认识、评价教学活动的框架或模型,并能生成有效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的原则或方法,便能助其顺利走上教学岗位,快速完成专业成长。
汉英翻译人才培育方式
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同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遗憾的是,我们在文化输出方面做得并不理想。“如果这种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的局面长期继续下去,势必会造成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我国的文化在世界影响越来越小,久而久之,很可能造成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越来越模糊,甚至逐渐失去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在东西文化趋同过程中被融合乃至消亡。”(包惠南、包昂,2004:序言)基于“文化逆差”现状,中国政府在不同场合强调了要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总书记在2003年12月5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要求我们“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2004年6月,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研讨会”,就中国文化企业如何才能走出去并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我国对汉英翻译人才的需求 为贯彻“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举行“中国文化年”、召开世界汉语大会、主办“汉语桥”演讲比赛等等。在所有的措施中,其中重要的一项是汉籍英译,中国外文局支持的“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版)翻译出版工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设立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汉籍英译需要大量合格乃至优秀的汉英翻译人才。自明末清初至上世纪末,汉籍英译大多由西方译者完成。但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汉籍英译既需西方译者鼎力相助,更需中国翻译家勇挑重担。中国译者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长期浸润在中国语言文化语境当中,翻译时能够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正确理解原文,做到忠实传达原文内容、尤其是忠实传达原文中的文化成分;西方译者英译中国文化典籍可能还有其他的目的,再者由于受自己所处文化立场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翻译过程中会有意识地进行跨文化操纵,结果导致中国文化经典在翻译过程中的扭曲和变形。但是,目前中国合格的汉译英人才十分缺乏,高端的汉译英人才更是寥若星晨。针对这种现状,中国译协副会长、国际译联理事及副主席黄友义先生呼吁中国教育界抓紧时间、花大力气培养更多合格的中译英人才,以便承担起汉籍英译这项历史性的任务。 三、汉英翻译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笔者结合当前中国外语院系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英语专业设置“汉译英”课程 根据穆雷教授(1999:33-38)的调查,尽管国内几乎所有的外语院系都将翻译列为英语本科阶段的一门必修专业课,但课时数有限。笔者调查了省内外一些兄弟院校的外语院系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情况,发现由于受总课时数的影响,大部分外语院系的英语专业只在大三学年开设一个学期的翻译课,约32-36个课时。在这有限的课时内,有些教师只讲授“英译汉”;有些教师则既讲授“英译汉”,又讲授“汉译英”。很少有外语院系的英语专业独立开设“汉译英”课程。要想培养合格的汉籍英译人才,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汉译英”这门课程很有必要,通过为学生讲解汉译英基本理论和技巧,为他们的汉译英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外语院系的英语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考虑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我国对汉英翻译人才的需求,独立开设“汉译英”这门课程。 3.2 加强学生翻译能力培养 现在,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面对一个个汉译英翻译任务时要么显得束手无策,要么翻译出来的英语译文错误百出,令外国人看得如坠云雾。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在大学期间翻译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所致。英语专业汉译英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该向学生讲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外,尤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因为翻译能力是一名合格的汉英翻译人才的必备素质。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百科知识能力、翻译策略与技巧能力、翻译技术能力以及交际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汉英双语能力是根本,因为汉英双语能力是确保译文准确和通顺的必要条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的外语院系大多忽视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语能力,因此,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强调汉语对于翻译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可以提高汉语水平的书籍。其次,培养学生的百科知识能力也不容忽视。翻译家不但得是个“专家”,还得是个“杂家”。合格的汉英翻译人才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对中西文学、历史、艺术、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各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再次,培养学生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能力也至关重要。一名合格的汉英翻译人才应该精通并能够灵活运用一些常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教师在汉译英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讲解异化和归化、全译和变译这些基本的翻译策略,告诉他们什么时候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什么时候采取归化翻译策略、什么情况必须全译、什么情况最好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译手段。再者,应该培养学生的翻译技术能力。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层出不穷,如机器翻译软件、电子语料库、在线词典、桌面排版系统、本地化工具、搜索引擎、网上百科全书和网上报刊杂志等等,有效使用它们可以大大提高翻译效率。美国学者Angelelli就曾经指出,“能否熟练地使用翻译工具,是翻译新手和资深之间的一大区别”(肖维青,2011:44)。教师在汉译英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介绍这些常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最后,也是最值得强调的是,应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如何与客户谈判、和其他译者合作、恪受翻译职业道德等。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强调翻译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树立严守翻译职业道德的意识,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p#分页标题#e# 3.3 改善翻译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国内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都是沿袭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首先由老师向学生讲授基本翻译理论与技巧,然后给学生布置翻译练习,最后对答案。这种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纠错为主要教学手段、以教师向学生传授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为终极目的,存在如下几个弊端。首先,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中心”和“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其次,教学方法缺乏现代翻译技术的参与。最后,学生翻译实践机会不多。翻译水平的提高是以大量的翻译实践为基础的。传统翻译教学中,除了教师平时布置的少量课后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其它的翻译实践活动,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翻译理论同翻译实践脱节这种“致命伤”。正是由于以上传统翻译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学生的翻译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近年兴起的建构主义翻译教学理论可以解决传统翻译教学的许多弊病。建构主义翻译教学理论提倡用“学生中心”替代传统翻译教学的“教师中心”,其指导性原则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外界环境和知识结构进行互动,进而获得翻译经验,发展翻译能力。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1) 基于项目的学习:从练习转移到实践(Project-based learning: From practiceto praxis); (2) 提倡重视翻译实践的课堂;(3)教师是翻译项目的管理者,是学生的示范者、鼓励者和帮助者;(4)学生的目标是培养翻译能力、自信和专业行为。显而易见,建构主义教学范式在注重学生与外部环境互动和个体对经验的构建、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上具有积极意义”(薄振杰、李和庆,2011:79)。在建构主义翻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翻译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基于真实翻译项目的过程教学法”,即将真实的翻译项目引入到翻译教学过程中,从而将翻译练习转变为翻译实践,增强翻译教学的真实性。例如,笔者将本校外国语学院承担的学校所在地市政府的英文网站建设项目引入到汉译英翻译教学过程中,将整个翻译教学过程分为“确定翻译项目—分配翻译任务—小组翻译—班级讨论—翻译评估”五个阶段,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翻译能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这个环节。目前国内英语专业学生毕业时都需要用英语撰写毕业论文,选题大多集中在文学、文化、语言学、翻译等方面。其中翻译又是一个热点选题范围。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中,每年翻译选题约占了论文总数的30%。由于学生数众多,每年翻译选题中都会出现重复现象,至于不同届学生之间的重复选题现象则更加普遍。此外,由于太多的学生以翻译为选题,导致论文内容陈腐,很少有新意,且许多学生的论文存在抄袭现象。凡此种种,导致学生的毕业论文流于形式。因此,笔者建议:对于对翻译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要求其将一篇长度和难度适中的中文文章翻译为英语,并就翻译过程的某个问题写一篇1000英文词左右的评论。这样既避免毕业论文流于形式的弊病,又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翻译能力。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要将中国的优秀文化译介到其他国家,既需西方译者鼎力相助,更需中国译者勇挑重担。因此,我们自己应该培养大量合格乃至优秀的汉英翻译人才。中国高校外语院系的英语专业是培养汉英翻译人才的起点,我们应该重视外语院系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译英翻译教学,从“汉译英”课程设置、加强学生汉英翻译能力培养、改善翻译教学模式三方面进行改革。
小议工商管理案例库的影响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国际汉语师资的培养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法,它以案例为媒介,在理论和现实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再现真实场景,由事件入理,引导学习者从教学情境中思考和学习。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主动性,启发思维,通过分析和思考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替代性经验,通过生动的事件增加学习者的感性认识,帮助职前教师加深对学校、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相关因素的整体性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Klienfeld、Sudzina、Kourilsky等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在师资培养方面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下列优点:
1.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职前教师分析判断教育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而且能够促进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长。通过案例呈现出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让职前教师了解到走上岗位后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促使他们对可预见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反思。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有助于培养职前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2.案例教学法是情境化和本土化的,案例将原本分离的部分整合在一起,内容与过程、思维与情感、教学与学习在理论上不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同时出现,如同在真实生活中那样,它们所提出的议题以及对职前教师提出的挑战,需要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加以分析判断。这个过程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更能接近培养目标。
3.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与传统教学中突出教师的权威地位、单向交流、一本教材打天下的做法不同,它通过启发式、探索式的学习,鼓励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些正是缺乏实战经验的职前教师最需要的。如果运用得法,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实现以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