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汉语言文学教育

汉语言文学人才教育思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缺乏鲜明的特色和实用的技能,往往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众化过渡,以新机制与新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迅速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独立学院的设立和发展,对传统汉语言专业在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功能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什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在独立学院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人才?这些问题的思考,关系到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变传统专业窘迫的困境,实现现代转型和发展的命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应用性辨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一个专业,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第一,它承载文化熏陶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注重学生精神成人是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一代代的中文学子,吸取古今中外人类精神成果,净化灵魂,完善人格,并把它内化为自身的现代人文精神传播实施到社会中去。第二,重视基础,夯实基本功,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固然不如新兴专业重实用技能,但重理论性、基础性、综合性,这为学生打下功底、挖掘潜力、发挥后发优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中文专业学生比之于新闻专业,凭借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后发优势往往强于新闻专业学生。第三,适应面广,融贯形上形下,为学生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中文专业的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搭建一平台。藉此平台和能力,可迅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并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从事教师、新闻工作者、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等多种行业,社会认可度较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体现   谈起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问题,有的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基础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和汉语言文学、文字的重任,着重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熏陶,是一种“情商”的教育,不应该过分强调他的功利性、实用性。有的认为中文系培养的人才及其科研成果,都难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难以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在传统专业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加以辨析。   1.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基本定位   目前社会提出了多规格多类型的中文学科人才需求,且更多的是以中文为基础,兼具其他能力的人才。这种能力的具备,需要从所学的专业基础中提炼出需要的文字功夫和基本的文学素养,内化为自身对世界、对人的理解和观察能力,并最终转化为工作能力。因此,在中文人才的培养中,如果撇开专业特色,过分强调应用性,如秘书技能、新闻学,就可能因为基本功不扎实而“画虎不成反类犬”。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是上承学科研究成果,下接职业技能训练的中间环节,肩负着吸收学术成果,拓展能力,指导具体实践,形成职业技能的任务。概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既要有理论的修养做功底,又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职业技能的培养,这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应用性的基本定位。   2.拓展专业方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加大,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所培养的单一模式的人才规格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方式,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途径。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保证基本的课程学习,应积极拓展专业方向,如语文教育、新闻传播、文秘等等。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3.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基本体现   在公共服务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体现在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深厚的人文基础和发展动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为地方经济直接服务,产生经济效益,例如中文系开设的大学语文、公共关系学以及传统文化与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案例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实现文理渗透,甚至提高企事业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对独立学院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要求   独立学院是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以新机制和新模式办学的新型办学实体。办学历史虽短,却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独立学院虽然明确定位为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其培养对象与一般高校迥异,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必然有别于普通高校。2003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这一规定,从政策上要求独立学院应以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同时,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己任也有着现实的依据。受传统“学而优则仕”和重学术轻价值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自觉不自觉地以造就学术型人才为己任,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培养模式陈旧,办学层次较低,师资水平有限等现实令高职难以担当培养优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独立学院有办学自主权,能够灵活地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方向。这些优势都为独立学院培养优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p#分页标题#e#   大学的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对社会的功能自然有所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不同大学也自然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建设发展的方向是应用型的,培养的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一定位,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既不能一味地模仿或照搬普通高校或母体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要有别于高职院校的“高级技术人才”的较低层次的人才培养要求。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定位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学修养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汉语人才。”这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对独立学院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三、嘉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的定位应该建立在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的契合点上,建立在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与本校其他专业的差异点上。任何专业的应用性都在专业基础上增强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贴近社会的人才需求。如何把这一原则应用到独立学院的实践中去,本人结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抛砖引玉。   (一)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汉语人才,即以中文专业为基础,兼具其他能力的工作者。就业渠道的多元化,所谓“一岗定终身”的现象趋于消失,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应该摒弃传统的“专才型”,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成立,就明确提出“培养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运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能胜任与语言文学相关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抓两头、重内涵,即一方面强化人文基础课程,坚守“人文教育”的阵地,强调文学修养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应用型基本技能的培养,如汉语和英语的运用能力,计算机的使用熟练程度。这种培养目标的确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07年的招生计划中,打破了传统高校中文系只招文科生的惯例,招收部分理工科的学生,通过文科和理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强化文理兼容的教学特色,使学生具备交叉型的学科智能结构和综合素质,具有能在更宽广领域拓展的可持续发展潜质。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也是适应交叉学科的兴起的需要。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计算机、信息处理专业交叉衍生,融合渗透,也为培养新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拓展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   传统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沿袭了苏联式文理大分家后适用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目标模式相对单一的办学模式。近20年来,虽然这种专业模式不时地有所调整,但受习惯思维和僵化的办学机制的影响,传统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仍带有“计划教育”和“专才教育”浓厚的痕迹。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面向市场的办学原则,赋予独立学院改革传统高校汉语言文学狭窄的专业设置、僵硬的专业课程体系的使命,使其摒弃传统之弊端,拓展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新生和发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遵循这一原则,实现了新的突破。例如在保留传统中文培养风格的基础上,依托母体学校的优势,形成了中国文学、高级文秘、汉语教育以及中文信息处理四个专业方向的发展特色。同时,注重应用性课程的开设,优化课程体系。实行“模块+特色”的新型的课程体系,即4大教育模块:技能模块、通识模块、学科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通识模块、学科教育模块重专业和基础,瞄准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基础课、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注重文理渗透。技能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多方位拓展专业方向,坚持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多样化,坚持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某个领域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力求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另一方面,以能力为本位,设置相关的职业课程,例如公共语言学、秘书学、公共关系学,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提高解决生产、服务和管理方面问题的实际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新型课程的设置,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需要,适应学生个人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注重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层次、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应该是:课内外紧联系、校内外相结合,从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入手,本科教学专业实践的环节总时数需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一定比例,并且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加强实习带队教师的遴选、培养,真正发挥带队教师的指导作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教学与突出技能的培养,加大应用与实践的比例。有别于其他高校只设置毕业实习的教学环节,该系还增加“中期实习”,即在学生第二学年结束后,利用三周的时间进行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到社会中去锻炼,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明确今后两年学习的方向,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增强社会竞争力。2006年暑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与石狮市委党校合作,组织实习小分队到石狮进行“文化强市”的课题调查,并汇编成“文化强市求索”的调研文集出版,开创了独立学院学生出书的先河,得到了石狮当地政府和学院的高度评价。同时,这次实习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力,是探索适合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的有效尝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一直致力于开辟多样化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实习基地,从建系至今,已经与各类不同性质的单位建立实习合作关系,如漳州二中、厦门市思明区政府、福建省电视台、福州晚报社等等。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是学校联系社会的窗口,满足学生不同的专业研究、就业方向的选择,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得以真正实施的最重要保证。#p#分页标题#e#   (四)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当前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快速适应岗位需要,是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杠杆。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鼓励学生在完成模块教学后参加社会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测试,取得社会公认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证书,这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他们在教学中积极推行职业资格的培训,如普通话等级、“两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训,满足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开展秘书证、人力资源师资格培训,让更多的学生获取高级秘书、人力资源师等从业资格。通过这些职业资格的培训,培养学生从业规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其在毕业后能够达到劳动准入制要求的相关的技能等级,为自己顺利就业“添砖加瓦”。   (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不仅要充分挖掘校内有效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更要发挥独立学院学生活动能力强,参与意识重的特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意识。学生组织是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平台,具有联系广、凝聚力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对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发挥重要作用。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学生工作的一以贯之的思想。中文系成立之后,各类代表学科特色的课外活动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如深受欢迎的“南太武文学社”、“一方话剧团”,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读书沙龙、小说连载活动以及影视协会、羽毛球协会、华文协会等社团组织,充分体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收获颇丰。   四、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在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有利于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没有止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承载着人类对完美精神的孜孜追求,又服务于社会科技能力的获取的古老学科,在独立学院的土壤上,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注意发挥专业特色,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找准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的契合点,才能更好地使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实现新生和发展。

阅读全文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障碍

作者:邱薪颖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案的集中体现,它是为了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按照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方向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过程中,务必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具体实际,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结合目前汉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已经存在的或者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顺应目前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以培养更多的现代化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宗旨。

一、重点搞好教育理念的培训工作,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得到统一

教育理念是广大教师在深刻领会教育工作实质的前提下产生的有关教育的基本观点以及信念。汉语言文学有四个方面的教育理念: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核心;努力提倡协作、自主以及探究的学习方法;构建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对于这种指导性的纲领广大教师必须系统而全面地进行学习,在准确掌握大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必须遵循理念指导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而并非在肤浅的学习过后,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随意制定教学方法,从而无法有效解决应试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素质教育也就难以顺利实施。汉语言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其教学工作更加应当遵循教学改革的理念,在统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下,根据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顺应汉语言文学发展趋势的对策。

目前有不少教师为了适应课改的趋势,发明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创新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的观念无可厚非,然而其可行性还有待检验。问题在于教师不能为了应付课改而随波逐流进行创新,仅仅凭着应试教育的实践经验,所制定的教学理念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教育理念产生较大的误解,造成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二、掌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针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质说法众多,事实上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本质主要涵盖了文字、文章、文学以及文化等诸多元素的教学,是以言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活动,工具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符号性以及人文性是其辅助的特征。尤其是在教学改革的情形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工具性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努力培养学生以语言作为工具,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以及工作过程中是其关键所在,而并非应试教育中通过考试、升学,唯分数论成败,所以,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

阅读全文

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

内容摘要:本文就审美教学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融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审美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渗透

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审美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有机融合,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审美教育的融合,本文就此浅析一下观点。

一.审美教育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现状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母语文化教育的应用,实现对学生汉语使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但是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约束和限制,通常会将汉语言文学当作普通的语文课程来展开教学,这和学校对汉语言文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存在缺失有重要的关联作用[1]。高职院校开展汉语言教学学科,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提高,在将来踏上社会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通过提升汉语言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可以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传递给学生,通过将审美教育的观念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当中的有机融入,可以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魅力,同时,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可以得到激发。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还存在着漏洞与诸多问题,例如课程安排的内容比较肤浅,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该课程比较枯燥,教师注重理论教学而缺乏实践性的指导,导致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运用不够合理与成熟。汉语言文学因其教学内容以古诗文等为主,导致学生会觉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无味,因此阻碍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的提升,达不到学科希望通过教育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因此尤其需要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融入美学教育。

二.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通常都会融入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知识,文学作品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艺术享受,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同时可以对自身的文化素养实现进一步提高。在进行文学作品欣赏的过程当中,学生也可以收集一些知名的文学作品,在日月积累的过程当中自身的审美能力也会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我们通过以下几点将审美教育融入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当中[2]。

阅读全文

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对策

内容摘要: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推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塑造学生健康的品格和思想品质,高校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人才培养使命,提高大学生文化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站在新时代的社会阶段背景下,这种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汉语言文学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学科类型,体现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汉语言文学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文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育,解决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少年强则中国强,如果能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能够把学生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强国梦想,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人文素养;中国文化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的基础学科,在学校教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果能够把汉语言文学教育和人文素养相互结合,就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爱国情怀,但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学生缺乏对人文素养的重视,在教学上学科内容设置和结构更新速度比较慢。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呈现出复合化的趋势,如果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没有加强人文素养的渗透,就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也会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正确的人才培养策略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把精力更好的投入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充分发挥文化素质培育的育人效果,强化学习质量,降低认知偏差,助力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一.人文素养概念

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信息化教学技术开始往教学领域渗透,推动了我国专业教学的变革,相对于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自身素养,这种素养具有多方面的体现,对包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和个体内在的思想,它的含义较为广泛,能够渗透到思想领域,道德领域,法律层面等多方面内容,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优势,让个体学生明确人生内涵,防止认知偏差的产生,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良好的个人发展目标。一般来说,人文素养的内容应当包括民族的部分,体现出文化传承,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对人文素养的塑造能够加强个体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学校展开汉语言文学教学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重点关注,通过人文素养的塑造,让学生能够承担社会重任,起到良好的个人发展效果[1]。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意义

1.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

阅读全文

汉语言文学教育对饮食文化的传播思考

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文科类专业,包含古代汉语、中国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以及古代文学史等多门课程,承载着弘扬传播该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同时,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练着诸多优秀的文化元素。面对当前文化强国发展战略,汉语言文学教育应充分发挥载体作用,将饮食文化融入其中,并促进其更好地传播与弘扬,从而推动传统文化实现繁荣发展。由吴澎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饮食文化》(第3版)一书,基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起源和现实发展,系统介绍了八大菜系的基本特点和各民族代表性风味小吃,并从饮食文化细分领域入手,深入阐述酒文化、茶文化、筷子文化等内容,论述饮食文化与文学作品、节日习俗、名人典故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传播与弘扬中国饮食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中国饮食文化》该书共包括9个章节。第1章基于学理视角,系统梳理该研究课堂的基础理论内容,阐释饮食文化的基本含义与地域特征,并简要概述其发展演变历程和孔孟老庄的饮食思想。第2章介绍中国八大菜系,包括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菜品。第3章详细介绍酒文化相关内容,阐述酒的起源和类别划分,介绍茅台、汾酒、泸州老窖等中华名酒,并重点论述酒文化与古代文化、历史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第4章从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出发,系统梳理茶文化发展历程,并阐述茶与文人之间的联系。第5章以《红楼梦》和金庸小说为例,详细介绍文学作品中的饮食文化。第6章结合饮食与传统节日、人生礼仪之间的联系,介绍春节、元宵等节日食俗以及诞生礼、婚礼食俗等礼仪食俗。第7~9章分别介绍中国的筷子文化、饮食礼仪、历史名人饮食等内容。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融汇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将地域特色饮食和相关习俗流传下来,而且凝聚着精神文明成果,充分体现出不同地域的思想理念、价值观、文化风俗以及历史传统,为探究古代文学、名人典故以及民族优秀精神品质提供了启发与参照。同时,汉语言文学教育通过课文、诗词等内容,将饮食文化贯穿其中,使当代人得以系统了解饮食文化、掌握相关词汇与常识,有效推动传统饮食文化传播。从现实意义角度来看,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中国饮食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为弘扬饮食文化提供有效载体。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精髓部分,并借助于历史典籍、文学名著、文献资料等文字载体得以流传和保存。汉语言文学教育立足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视野,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汉语文化素养、汉语言文学理论功底以及良好的传统文化应用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教育也可称为“语文教育”。尽管当代大学生在教育早期阶段已接受了一些基础性的饮食文化启蒙知识,对中华饮食文化具备初步的认知和了解,但随着时代发展变革,文化全球化程度逐渐加深,西方文化开始借助信息网络载体或者其他隐形方式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西餐热、咖啡潮等现象,对民族文化以及大众文化价值观形成造成较大冲击。在此情况下,汉语言文学教育借助文学作品赏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酒文化、茶文化、地域菜系等传统饮食文化内容,使学生切实体会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从而真正重视饮食文化,逐步推动饮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2)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质量和水平。饮食文化和汉语言文化体系一脉相承,具有良好的传承性和历史性。中国饮食文化内容繁多、种类多样,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哲学,在饮食方式、菜名、食器等方面均有内在的考究和典故来源,并且对古代文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素材。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教育始终秉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一味地将深奥晦涩的文学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使教学过程日渐僵化、乏味,学生对传统文学等内容的学习兴趣也逐渐下降;而且教学体系单一,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文化形态未实现创新融合,使传统文化理论逐渐脱离于当今时代发展实际,使学生难以产生思想共鸣,影响教学成效。而饮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能有效改变当前的理论化讲解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推动文化传播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立足教学实际,汉语言文学教育要想切实融合饮食文化内容,增强传播效果,必须深入研究中华饮食文化特点,构建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具体来说,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烹饪方法丰富多元。相比于西式饮食,中国饮食文化更加注重烹饪方式的多元化,研制出几十种饮食烹制方法,如蒸、炒、煎、炸、煮、烧、卤等。通常一道菜肴需要多道制作工序。比如,《红楼梦》中提到的“茄鲞”需要先将削皮的茄子和洗净的肉切成碎丁,再用鸡油炸,同时将鸡肉脯和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儿,放入鸡汤中偎干,用香油收汁,外加糟油,放在罐子里密封,在食用时用炒过的鸡瓜子搅拌,方可食用。正是由于制作工序的繁杂多样,中国饮食衍生出各种风味的菜肴品种,构成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体系。除制作方法外,火候也是中国菜十分注重的一个要素。一位成功的中式大厨必须准确把握每道菜的火候,使菜品发挥出最佳味道。

阅读全文

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融合对策

在信息化社会,学生思想认识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正确的三观培养难以保障。在这种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要能够实现创新,能够在教育过程中,积极融入人文素养教育,能够通过这种教育融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这样,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效能才能得到的有效提升。

一、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融合,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积极融入人文素养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对相关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和认识,学生的也能够真正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否判断能力,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都可以得到有效培养,通过这种融合,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2.有助于提升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习惯于知识的灌输教育,这种教育内容较为单一,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但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融合,能够极大地丰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内容,这种融合会实现汉语言文学内容的创新,在汉语言文学内容中会融入很多人文内容,教师会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激励,会设计很多有温度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汉语言文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3.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汉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现在社会不仅需要文化素养高,具有丰富的知识,娴熟技能的人才,同时还要求相关人才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具有较强的审美素养,具有良好的合作素养等。

二、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融合对策

1.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要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融合,必须要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不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这种状况就导致即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汉语言文化知识,但也很难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应用,很难借助于知识学习实现自身完善的发展。这种状况必然制约相关人才的有效培养。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够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善恶是非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要能够多设置一些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能够在活动中,使学生积极实践,积极思考,发展自己健全的人格。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不仅要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引导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现学生有不良嗜好,有不良行为,要能够从心里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积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促进学生能够实现健康完善的发展。

阅读全文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要求越来越高。在此条件下,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紧跟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丰富社会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从而进一步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最早由一些西方国家提出,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理念,随着近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高校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了高校培养人才、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意义,然后提出了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方法。

1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内容就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而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就是专业人才能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目前,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在实际应用中显得有些吃力,因此,高校必须要对当前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教学也要从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转变为注重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1]。

1.2有利于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从相关调查中发现,当今用人单位选择录取应届大学生时着重考虑学生的专业技能、敬业精神、能力的可塑性以及沟通问题、协调问题的能力。而当代应届大学生在沟通、协调以及对工作专注力方面很少令人满意。这种状况与当今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方法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法有关。就某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其在近几年一直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大学生在就业后自身专业知识很难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招聘应届大学生就意味着必须要花费较多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来帮助其适应岗位工作。从这些问题中就可以发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也就说明了创新创业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发展现状来说,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汉语言专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本学科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汉语言专业的长远发展。

2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汉语言文学的方法

阅读全文

成人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探究

摘要:

伴随着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我国的成人继续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针对当前社会对于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强烈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波及面积广、涉及范围多的人文学科,需要在完善和改革教学的实践路途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笔者在本文中以应用性教学为出发点,立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对教学工作展开探讨,试图加强对成人继续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

关键词:

成人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应用性教学

1成人继续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

1.1成人继续教育

随着提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各单位都十分重视本单位员工素质的提升,这就使得大量已经受过中专以上学校教育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都需要进行知识的扩充、拓宽和提升,因而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就是在这股东风下蓬勃开展的,他在为全民的知识文化储备的提升,完善专业技能学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