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课堂教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汉语课堂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汉语课堂教学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当前,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初级对外汉语是一门综合课堂,是对外汉语一年级学生以及初级汉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综合培养学生汉语能力。但是,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练习题太多等。本文针对目前教学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旨在提高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程;教学设计

一、引言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程是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以及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同时还会对其他课程的教学产生一定影响,如口语、听力等。因此,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最大的问题在于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所以,标准化、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对于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来讲很重要。对外汉语初级教学的学生都是刚刚接触汉语,主要学习目的是为了以后高级阶段学习打基础。现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结合语言学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教师需要借鉴其他教学模式,对现性模式进行改进,以实际训练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对教学进行整体的规划,这是目前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二、对外汉语初级课堂存在的问题

1.对外汉语课堂基本现状

目前,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分技能教学,将听说读写这四个技能进行分化,教学任务之中将教学初级阶段分为四个级别,每一个学生需要完成两项。对于综合课来讲,则需要将听说读写四个部分都学习,没有单独的课程,因此对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来讲都有困难。现在汉语初级综合课一般按照听、说、读、写四个技能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所使用的教材却很难符合其要求,往往只有听、说、写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着单项的技能训练,其中多互相联系。虽然教师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无法满足目前的社会要求,新的词语没有在教材之中得到体现。新的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材又不属于系列教材,容易出现教材不配套的情况。

阅读全文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汉语综合课程改革

摘要:普林斯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科带头人张学新教授就高校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于2014年提出“对分课堂”的教学改革新模式,一时间在学界引发极大关注,相关理论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对于来华留学生汉语课堂对分的成果却不多见。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讲,在留学生的汉语课堂中采用“对分”教学模式都是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因此,该文针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对分课堂引入汉语综合课程教学,进行初步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

关键词:对分课堂;汉语教学;课程改革

1课程定位与教学现状

《汉语综合》是针对来华留学生设定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大学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对初、中级汉语语法有系统的认知,全面提高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汉语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传统的“中式”课堂难以适应“洋”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讲授法传授知识系统、高效,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讨论法能够有效调动主动性和参与度,而留学生大多生性活跃、思维发散,课堂不易把控,学习效率难以保证。对此,笔者整合以上两种传统教学方式,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汉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尝试。

2对分课堂的概念与模式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所谓“对分”,就是课堂时间对半分,一半用于教师讲授,另一半用于学生讨论,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时间自主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也称PAD课堂。讲授阶段,要求教师精讲留白,提纲挈领地讲授学习内容的框架结构,对重点和难点给出必要的提示。内化吸收阶段,学生要完全独立地开展学习,通过自身努力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讨论阶段,先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解决问题,接着全班交流,主动权再次转移到教师手中,教师一方面总结归纳一些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解答一些共性问题。综上,对分课堂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教师讲授框架和重点难点→学生独立学习并完成作业→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答疑。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适时采用当堂对分、隔堂对分等灵活多样的对分模式,前者是教师讲完后当堂要求学生讨论,后者则让讲授和讨论在时间上错开,学生的内化吸收在课下进行。

3对分课堂的实施与效果

阅读全文

教师语码转换话轮序列的研究

作者:王召妍 郑新民 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1引言

Auer(1998)认为说话者从一种语言转用到另一种语言(变体)的现象就是语码转换。上个世纪50年代,自从Haugen(刘全国,2006:17)首次提出这一术语以来,之后的几十年来,中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究。其中,Au-er于1984开创了从会话分析(conversationa-nalysis)角度来研究语码转换(王瑾等,2004)。语码转换话语分析强调从微观的语境入手,认为语码转换的意义与其在会话序列中的位置有关,对语码转换意义的解释牵涉到其前后序列,并且必须从会话的参与者角度进行诠释,而不是将语言选择同宏观语境所决定的语言价值联系起来(Auer,1998;Li,2002)。在语码转换研究中,Auer(1984)将语言选择的序列性(Sequentiality)和在交际的序列组织结构中的嵌入性(Embeddedness)作为分析的出发点。他认为,结合语码转换所在的序列环境分析其意义,是一种特别关注会话序列发展的分析方法,而会话分析正好提供了这样一种分析方法。同时会话分析旨在对会话是如何组织的进行充分描写,并对参与者是如何理解并在自己的话轮中做出反应进行分析(Hutchby&Wooffitt,1988)。

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对象是美国双语教学,随后各国语言学者从会话分析、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人种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趋势大致可分为两类:早期的研究重点放在双语环境下的课堂话语分析,尤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以及运用两种语言实施不同功能的频率;近期的研究以课堂话语序列为主,从人种学角度运用会话分析方法研究语码转换在师生互动交际模式中的作用(李伯利,2009:135-138)。国外学者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多集中在双语课堂或英语作为二语(ESL)的课堂(Aguirre,1988;Huerta-Macías&Quintero,1992),而国内学者的课堂语码转换多以英语教学(EFL)为研究背景(如刘永厚,2008;席红梅,2008;李伯利,2009),相对而言,对对外汉语教学师生互动中语码转换与话轮转换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我国沿海某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外国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案例,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对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话轮序列展开探究:(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汉英语码转换多发生在哪个话轮序列?(2)语码转换的主要方向是什么?(3)哪些因素影响了教师语码转换的话轮序列和转换方向?

2研究设计

在我国沿海某大学,通过接触海外留学生,我们了解到对外汉语课堂互动中语码转换成为师生交际的重要工具之一,教学中教师话语所占比重较大,且对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使我们感觉到有必要对这一背景下的教师语码转换问题展开研究,探寻其规律,给教学以启迪。受当时条件所限,我们只能获准到一个汉语初级班进行课堂观察,通过跟授课教师协商,她同意让我们边观察边录音。在真实语料的基础上,我们自建了一个微型的语料库,以这些数据为支撑,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2.1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刘老师,已有十一年教龄,她的英语口语流利,听力颇佳,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较强,主修对外汉语及语言学专业,拥有硕士学位。

阅读全文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

摘要:近年来,案例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运用得越来越多,其在教学实践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教学过程,可以吸取经验。本文将教案作为案例的一部分,选取案例的教学对象为汉语初级的留学生,课型是综合课,案例分析的部分为《我特别喜欢夏天》的词汇教学,力求从教案编写的过程中发现词汇教学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教案;词汇教学;案例分析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基本表现形式,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大多来源于真实课堂教学和模拟课堂教学,而教案的设计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因此,教案的分析可以找出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完善。本文选取初级综合课词汇部分教案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教案找出不足并提出建议。

1教案的构成要素

关于教案应当包含的要素,赵金铭先生认为,语言教学教案应当包含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辅助工具、准备、课下语言实践、作业及检查。杨惠元先生则认为教案应该包含的内容:课型、教材、教师、教学对象、课题;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时间;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案是为教学做准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本文所选的教案主要是词汇部分,词汇部分应当包含的主要环节是旧词复习,新词学习、练习。因此,词汇教案的分析也是以三个环节为基础进行解析。

2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对比分析

2.1案例展示

阅读全文

在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中的运用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加深对汉语拼音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教学,提高汉语拼音教育的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微课应用于汉语拼音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汉语拼音教育工作者应合理利用微课这种教学方式,深度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汉语拼音教育质量,激发小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进他们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天生活跃,喜欢玩耍,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汉语拼音,同时汉语拼音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困难。所以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汉语拼音教育模式,让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汉语拼音知识。微课教学具有趣味性强、使用灵活等优点,它可以融入到小学汉语拼音教育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应用微课教学的意义,然后对当前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进行一些阐述,最后提出微课应用策略以及应用微课的注意点。

一、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现状分析

从我国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简单,主要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听。长期以来,他们没有形成基本的学习意识。尽管教师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教育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阻碍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学生汉语拼音学习效果不佳。

二、微课在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引发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积极引导和掌握正确的拼写技能。利用微课程资源可以改善汉语拼音教学的不足,微课教学激发小学生汉语拼音学习兴趣,并将转化为积极的探索动机。微课程资源越丰富,教学质量越高。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内在潜能。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师关注,并提高了语文教育的独特性。以往单一的教育方法和缺乏基本的课堂互动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活动。微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通过创造情境专注学习。同时微课可以快速进入主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重点。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强调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教师通过制作有趣的微型课堂视频,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互动环境。学生们的积极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自由交流。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和练习,逐渐掌握汉语拼音的发音和应用。

(二) 深化学生理解记忆

阅读全文

微课在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中应用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加深对汉语拼音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教学,提高汉语拼音教育的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微课应用于汉语拼音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汉语拼音教育工作者应合理利用微课这种教学方式,深度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汉语拼音教育质量,激发小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进他们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天生活跃,喜欢玩耍,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汉语拼音,同时汉语拼音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困难。所以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汉语拼音教育模式,让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汉语拼音知识。微课教学具有趣味性强、使用灵活等优点,它可以融入到小学汉语拼音教育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应用微课教学的意义,然后对当前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进行一些阐述,最后提出微课应用策略以及应用微课的注意点。

一、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现状分析

从我国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简单,主要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听。长期以来,他们没有形成基本的学习意识。尽管教师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教育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阻碍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学生汉语拼音学习效果不佳。

二、微课在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引发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积极引导和掌握正确的拼写技能。利用微课程资源可以改善汉语拼音教学的不足,微课教学激发小学生汉语拼音学习兴趣,并将转化为积极的探索动机。微课程资源越丰富,教学质量越高。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内在潜能。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师关注,并提高了语文教育的独特性。以往单一的教育方法和缺乏基本的课堂互动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活动。微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通过创造情境专注学习。同时微课可以快速进入主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重点。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强调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教师通过制作有趣的微型课堂视频,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互动环境。学生们的积极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自由交流。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和练习,逐渐掌握汉语拼音的发音和应用。

(二)深化学生理解记忆

阅读全文

专业现代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

摘要:“现代汉语”系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生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汉语素养提升和教师素养培养,也影响其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形成。“现代汉语”课程应始终为培养提高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服务。运用PCK理论指导“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后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与互联网资源,将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与现代汉语知识同实践教学融合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针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实践性有待提高的问题,增加课内外教学实践与教育调查环节。在课堂内增补“学生知识”,使教学策略知识动态化;在课堂外开拓实践样态,进行行业导师师徒对接,构建区域小学协同培养机制等。基于此,丰富健全“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探讨丰富小教专业学生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学科教学知识(PCK);教学设计与实施

引言

梅里尔(Merrill)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指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落实要通过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来完成。“现代汉语”作为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生核心专业课程,应始终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然而,师范生并不是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就可以胜任教学工作的。20世纪末,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教师如何就特定学科进行教学,PCK理论营运而生。PCK即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职业的知识基础,是讨论教师如何去教的知识,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可见,PCK关系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联系课程知识,运用PCK理论指导“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设计,一方面让高校教师更能明确“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结合岗位实践,明白如何进行课程知识迁移,以及“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本文基于PCK理论探讨小教专业“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方法,并以现代汉语修辞“词语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探讨丰富小教专业学生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一、PCK理念的内涵与发展

(一)PCK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授舒尔曼和同事在《新教师如何学习教学》《全国教学测评标准》的研究中提出了教师专业知识基础,其中明确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其后,他进一步阐释学科教学知识是内容和教学的特殊混合物,是指将学科内容知识转化为有利于教学的各种形式的知识,是教师独特的知识,是教师自己特殊形式的专业理解。同时,他还强烈呼吁教育研究要兼顾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1]。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知识基础的核心,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特定学科内容知识,包括如何细化学科主题、各相关因素如何组织、问题、表现方式、如何适应学生各种兴趣和能力,以及以哪种形式呈现知识等[2]。具体而言,PCK涉及到教师如何管控课堂、设置任务、分组合作、互动教学、分配时间、安排顺序、设置提问、设计课程、了解学情等多个方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具有多少学科教学知识直接关系着其自身教学能力的高低。学科教学知识将作为教学的催化剂,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若能在大学“现代汉语”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直接或间接构建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内化作为教师解释、认识、评价教学活动的框架或模型,并能生成有效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的原则或方法,便能助其顺利走上教学岗位,快速完成专业成长。

阅读全文

我国对外汉语教育论文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研究和探索,我们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对外汉语教师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注重不同文化学生所带来的教学差异,他们的身后,是越来越丰富的对外汉语教材的诞生。我们还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走进我们HSK的考场,走进我们设在国外的孔子学院。但是,我们对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看到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到今天,由于过度产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一)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

1.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语言教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复杂程度远非走路能够相比拟的,因此,我国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追求了教学法的多样性。主要采取了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功能法、暗示教学法、全身反应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方法教学。最近不少教学工作者,吸取对外汉语教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博采众长,吸收了外语教学各个流派、方法的优点为我所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教学法”。这种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是十分成功的,它代替了以往的单一教学法,改革了原有的课堂单调乏味的讲解局面,取得了极大的教学效果。

2.更加注重文化差异及个体性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受者广泛,有不同文化背景,必然有不同的文化差异,针对如此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形成了差异化教学的方法。如在备课差异性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在备课时针对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入门水平、学生的已有知识、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学生的特点(如学习目标、学习动机、文化背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特点)的基础上,把着眼点放在全班大多数学生身上,统一要求,而且在强调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因材施教”,考虑了两端学生的情况,多准备了一些问题,多设计了一些活动,多布置了一些任务,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有进步,感到愉快。在科学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指导下,这种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视教学对象的文化差异及个体性的方法,使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