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函授毕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与改革
[摘要]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学生对论文缺少理性概念、学生无法正确选择论题、学生论文写作基本功不足等问题,分别从提高教师论文指导能力和水平,调整课程安排、加强写作训练,重视教育引导、纠正学生思想,严格监督把控、获得企业支持为维度,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有效路径。旨在能够切实改善毕业论文中的各种不足,切实帮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毕业。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与改革
引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是许多学生毕业之前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商务英语毕业论文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毕业进程,阻碍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对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深刻意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要针对具体问题,及时制定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
(一)学生对论文缺少理性概念
由于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并未开设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因而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经常没有思路,不知如何下笔,只能临时听过指导教师的大致讲解进行写作,可教师的这种讲解,一般情况下只能帮助学生架构模糊的框架,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和注意事项等问题并不了解,无法构成理性的认知。这不仅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进程,同时对日后指导过程中,师生间的沟通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摘要]从3个方面阐述了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意义,一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二是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三是提高成人教育培养质量的保证。并从4个方面着手介绍了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从3个方面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提高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提高医疗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的要求,而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则是提高中医药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促进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
1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意义
1.1高等中医药院校自身发展的需求
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机构一般为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二级学院,以下简称继教院)。虽然招生竞争激烈,但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清醒认识到只有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到更多的生源,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
毕业设计视角下商务英语论文
一、毕业设计实施情况调查
在经过两轮毕业设计实施以后,商务英语专业针对毕业设计教学的整个过程在2013届毕业生当中展开了调研。调研分成两部分进行:一是对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新实施的毕业设计的看法和体会;另一方面,对少数毕业生和指导老师进行座谈,了解毕业设计实施的总体情况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毕业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12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100份。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针对选题、毕业设计写作过程、毕业设计指导过程等存在问题的反馈信息。针对毕业设计写作前的选题和培训工作,85%的学生认为在毕业设计环节之初,商务英语专业举办的“毕业设计写作指导”对于毕业设计写作的开展是有帮助的。针对毕业设计的选题,33%的学生对毕业设计选题表示满意,65%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还有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针对新实施的毕业设计形式,32%的学生表示满意,62%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仍有6%的学生表示不满意。针对毕业设计教学的指导管理过程,大多数学生表示与指导老师是通过电子邮件和QQ等聊天工具进行沟通的,还借助见面和打电话等方式。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指导老师积极主动参与到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中来,仍存在少数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工作不到位,关心不够。学生认为在撰写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排在前5为的分别是:外文翻译水平不高、理论深度不够、时间投入不够、实践应用性不强、主观重视不够。总体而言,学生对于新实施的毕业设计是肯定的,但是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还是碰到了一些困难。从座谈会交流内容来看,师生普遍反应的一个问题是,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先于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选题内容与真正岗位工作内容不能够挂钩,所以导致毕业设计内容空泛不实际。其次,部分学生反映毕业设计写作是与毕业顶岗实习同时进行的,实习开始之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对于毕业设计重视不够,这也是毕业设计质量不能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再次,部分指导老师反映,由于改革后的毕业设计不再局限于考查学生的英文水平,而是更加注重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顶岗工作内容的结合和应用,由于指导老师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指导起来非常吃力,有时候觉得力不从心。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经过仔细分析问卷调查数据和座谈资料,我们发现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存在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设计选题工作不够细致,学生选题存在盲目性。
每届毕业设计的选题都是经过指导老师出题,教研室汇集讨论,然后发放给学生进行选题。选题前由教研室主任召集毕业班班长和学习委员进行讲授选题的注意事项,然后让他们负责本班的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由于个别班级班长或学习委员信息传达不到位,学生对待选题工作不够认真谨慎,从而影响了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进行毕业设计改革以后,在选题的时候,原则上要求学生选取的选题方向与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岗位实习内容相挂钩,体现毕业设计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但是,由于选题的时候,许多学生没有确定实习单位,他们大多还不清楚接下来的实习内容,所以选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学生往往想当然的选择自己认为简单的选题,等顶岗实习以后才发现与工作内容毫无相关。到了那时,不是要求换选题就是根据自己的假设没有根据地进行毕业设计,导致毕业设计内容流于空泛,质量不高。
2.毕业设计写作整个过程,师生互动不佳。
奖励机制下的成教论文
一、学生激励机制的构建
1.奖励制度的制订
我校对成人教育学生的奖励是从1979年开始的,以后逐渐形成制度,并且奖励的对象不断扩大,奖励的力度日渐增强,奖励的程序不断完善。2002年我校颁布了《重庆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评选先进办法》;2003年9月颁布了《重庆师范大学关于对取得突出成绩学生的成人高等教育和高教自考学生的奖励办法》(2004年、2010年予以修订);2005年制订了《重庆师范大学成教、自考学生评选先进的办法》(2011年修订),并且奖励还扩大到成教、自考教育工作者,2003年6月制订了《重庆师范大学评选表彰成人高教和高教自考先进工作者的办法》。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对成教自考学生的奖励逐渐完善,并且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奖励项目的增加
奖励面向成教、自考所有学生(包括函授、业余、脱产),奖励分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在2002年的奖励办法中,集体项目有: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文体活动中的优秀班级;个人方面有: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文体竞赛活动中优秀个人;2003年的奖励办法中又增加了对获得学位、考上硕士研究生、在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考试中成绩突出者的奖励;2010年增加了对公开、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奖学生的奖励。
3.奖励条件的严格
在所有奖励项目中都有思想品德的要求,并始终坚持以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去引导学生。如:优秀学员的思想条件是: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奖励条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采用量化考核办法。如:优秀学生的评选标准为:全年迟到、早退累计不超过3次,无旷课;学习成绩优良,成教学生各科考试考查成绩平均达80分;自考助学班学生第一学年通过全部计划开考科目,排名在全班前10%以内;无论是成教、自考学生免修免考科目按60分计算。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条件为:符合优秀学生的思想品德条件,学年平均成绩达75分以上、热心班集体工作、热心为同学服务等。如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条件为: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所有科目无补考,毕业论文成绩优良;在校期间获得过院级以上表彰等。文体竞赛活动的奖励根据获奖等级,由继续教育学院经费给予双倍配套奖励;成教、自考学生获得学位、考上研究生,或在计算机和英语等考试中取得突出成绩则一律给予奖励。奖励条件中还有限制性条款,实行一票否决制。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评选为优秀学生:(1)受到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者,在校期间不能评为优秀学生;(2)受到通报批评及以上处分者,或所在寝室因文明卫生差受到通报批评者,在本年度不能评定为优秀学生;(3)身体素质差,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本年度不能评选为优秀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优秀毕业生资格:(1)学习期间犯政治错误者;(2)学习期间因违纪受到行政处分或违法受到法律处罚,或纪律松懈,不带头遵守校规校纪者;(3)毕业论文不按计划要求完成或毕业论文成绩为优良以下者、毕业论文有剽窃他人成果者。为了确保奖励的公平、公正,我们完善了奖励的程序,首先向全校成教、自考学生公布评选条件和评选比例,取得突出成绩奖励标准与奖励方式。其次由学生所在的院系根据条件提出候选名单报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再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审核后报继续教育学院领导集体研究、审查,然后向学生公示初评结果,并向全校师生征求意见,最后报主管校领导审批实施。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型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其中包含非常多的专业内容,而且其中所涵盖的知识也非常繁多,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是具备一定的教育优势的。如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目标,那么就能够从实践教学的角度着手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也能够利用校企合作和实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本文也主要围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创新能力;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旅游管理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利条件
1.1有助于其在创新教育方面发挥优势。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特色和相应的专业属性,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是建立在旅游业基础之上的,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的要求更高,而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方面的要求不高。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主要需要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更加熟悉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且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创新教育的开展就能够有利于学生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并全面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做到举一反三。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所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经济管理,同时也有历史、地理、美学等多方向的内容,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要具备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创新意识,且能够变换解决问题的角度,这同时也是创新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开展的目的。
1.2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有力契机。就现阶段而言,旅游产业是我国的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和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也开始越来越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旅游产业有着很明显的综合属性,所以,旅游产业可以渗透到各种不同的领域中,其他的产业也可以在旅游产业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例如体育产业、医疗产业、工业产业等都能够在旅游产业中得到价值的体现,甚至于和旅游产业共同融合发展。而大众创新创业也喜欢在旅游产业中寻找机会。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开展创新教育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优势,旅游产业是一个适合开展创新创业的产业,其所具备的包容性非常强,可以做的项目也更多,因此也就更能够维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帮助学生将想法实现。
2构建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2.1基础层面。旅游管理专业在当前的创新教育背景下,属于较为适合发展创新教育的专业,而且其中所囊括的知识点也较为繁多,应用性也较强。因此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时,应该更加注重有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尽可能的通过实习,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提高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符合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基础层面就是学生大一和大二的时期,在基础层面,学生需要从事相关的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所谓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提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利用这个过程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发酵食品工艺学印记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发酵食品工艺学》为例,设计和探索了印记课程教学模式。印记课程结合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以大学生对知识、教育教学、教师、学院和母校的记忆和印记效果为特征,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对课程体系的学习效果。通过印记课程的实施,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单元特色理论与实践教学和创新考核方式为一体的印记课程教学模式。印记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
印记课程;教学模式;单元教学
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是评价高校教学与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专业技能好坏关系就业和创业,因此,探索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可以提高大学生和社会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可度,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提升高等院校专业特色的知名度[1-2]。同时,适当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易于被学生接受和认可,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他们选择这个专业求学的初衷,解决学不知所、学无所用的教育矛盾[3]。《发酵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酵技术方向重要的必修课程,以酱油、豆酱、食醋、腐乳、豆豉和丹贝等传统发酵食品为主要内容。课程的内容专业性强、各章节既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较多,通过课程的学习,既能满足学生对发酵专业方向的技能需求,又以点带面,掌握发酵食品行业知识。据此,《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改革创新和新型的授课方法设计,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思考内容。所谓印记课程教学,以在课程的传授者(教师)与接受者(学生)之间建立持久的记忆为目的,教师设计和传授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授课教师和所学的知识内容在记忆中永存,实现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课程相比,建立以“学生印记”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利用全新视角衡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过程,全面提升了教师魅力、授课技能、实验实施技能及考核改革水平,是印记课程实施的中心主旨[4]。经过2011级、2012级、2013级本科学生和2014级专业硕士研究生等四届学生的《发酵食品工艺学》改革实践,印记课程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也成为学院特色教学课程之一,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
1印记课程的教学设计
印记课程的设计实施不仅让学生记住课程的传授者(教师),重要的是考量教师的综合素养、人格魅力和知识体系,也体现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验新方法及考核方法改革能力。总体上,教师仅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这种全程的印记过程,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学习,而是课程学习的自主者,不再是以成绩为要求,而是力争多参与的积极心态。《发酵食品工艺学》印记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教师的首要工作是规划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从宏观上和主观上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以便掌控教学实施的各环节。其次,课程设计从教学手段、教学媒介、实验教学、课程考试和特色尝试5个方面开始。学生参与授课的全过程,包括Seminar讨论班式的学生自主学习和讲解过程、开设新实验、开放考试等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并增设市场调研、查阅资料、科研设计、数据统计分析和科技论文解析等多种特色教学内容,增加视频教学、发酵食品工厂设计、发酵新产品开发等学生感兴趣的前沿与热点话题内容。作为印记课程的主体,通过教师参与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图1实箭头方向),学生全程参与各教学环节(图1虚箭头方向)。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印记课过程中,每位学生还参与教学、新产品研发和工厂生产设计,学生思想里烙上深深“印记”。学生对教学、教师、实验室和工厂等教学实体产生深深的感情,这种参与感、被认可程度和想象的发挥等主观心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得淋淋尽致。同时,学生对专业课的认知、对教师和学院的感恩、对未来择业与创业的信心等,会随着课程的进行而记忆深刻,体现了印记课程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育中实践问题综述
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实践问题
(一)课程目标理论性倾向严重
我们反思的第一个对象就是课程目标,思考结论为,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过于突出理论基础。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读书、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从历史与逻辑两个角度都可以证明理论基础扎实是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把握了理论就可能抓住规律,预测未来,有眼光,有见地,就可能远离浅薄和摇摆。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理论课天然地居于主流,成为授课的主要目标。而实践课程由于其自身往往是附属于理论课程的存在,而在实际教学中,被屈居于次要,也很少体现在课程目标内。除了学校自身的教学定位,我们还能发现在课程的实施程序上,学校也是遵循着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思路。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这些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常都是在三四年级,是被认为在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后才可能从事实践活动。然而,事实上,由于一二年级过于突出以教材、教室、教师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实践环节被忽视,或者难以与理论相结合,学生对于理论的掌握也是不扎实的。不少调查表明,等到三四年级集中实习时,前面所学的书本知识也被逐渐遗忘了。这种两段式的课程实施办法是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重要根源。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忽视教学实践环节
以往研究表明,在计算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常常处于辅助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广西十一五期间一项教改工程研究报告中揭示出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实践课程学分比例低,在总学分中各类实践课程不到25%,在专业课总学分中,实践课程的比例则不到20%;实践教学方法与内容滞后,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少,系统综合设计开发能力训练少,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质量不高;缺乏公司与企业实践经历,不了解社会需求,即使进入公司实习,也难以参与项目设计开发,多半从事的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缺乏有效锻炼,表现为体验式的而不是参与式的。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的缺失,直接导致一方面使得老师在教学中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传授,无法将理论有机地与实践经验结合授课,极大地影响到了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实践环节的缺失,也影响到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课程的讲解是建立在实际操作之上,缺乏实践经验,单纯讲解高深玄奥的理论知识,既枯燥又不直观。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枯燥的理论过度排斥,进而影响到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感观。
(三)实践教学受滞后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
由于实践教学地位不高,处于从属地位,因而,实践教学师资也难以受到重视,常常被定位为教学辅助人员,入职门槛低,入职后在培养提高、工作条件等方面也难以有好的机会和改善,甚至还存在随便抽调一些人来应付的状况。在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中,不少人的成长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自身缺乏公司企业实践经历,也不够了解社会需求状况。这种状况是造成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重要原因。从学校和教学院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分析,人才培养的空间分布主要是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以读书为主,以校园为主。实践基地虽然也有,但是公司和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结合程度普遍不高,真正把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内在有机环节的学校并不多。同时,公司把参与人才培养作为自觉意识、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的更不多。学校和企业之间本应以产学研为纽带紧密结合,但由于法律,利益等诸多方面原因,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在校外、在企业不容易落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地处二线城市的高校情况更为突出。
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体系结构要点
摘要:在新时代新任务下,教育质量报告对于提高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意义重大。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应当把重点放在质量标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秩序、办学自主权、文化建设、社会评价等方面。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教育质量报告;要点
一、质量报告制度是满足新要求的有效途径
教育质量报告是学校用信息公开的方法,向利益相关者说明学校使命、质量标准、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和预期目标,并接受社会监督。学校如实地通过教育质量报告,用事实和数据说明学校状态和问题,并表明工作态度。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则通过教育质量报告这一阳光、透明的渠道,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学校人才培养的原则、过程和结果,研判学校的育人质量,从而对学校产生理解和信心。所谓利益相关者,是指政府、纳税人、学校师生、校友、同行、人才需求单位,以及未来的学生、学生家长和未来的员工。所谓如实,就是不作任何优劣筛选,不作任何副词修饰,不作任何主观评价,不掩饰任何问题。教育质量报告不同于工作总结,不同于日常公文,更不是业绩报告或事迹宣传材料,它是教育质量的体检报告、诊断报告,是质量状况的“白皮书”和改进计划的承诺书。教育质量报告不是一次性的上级随机检查或专项评估,也不是流水汇报,而是一个制度。学校应定期(例如按年度)主动向社会公布,成为自主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教育质量问题是一个长期不断优化、不断提高的问题。这种形式对于高校继续教育端正办学思想、维护教学秩序、提高培养质量,满足新时期对高校继续教育新要求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二、高校教育质量报告的共性和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的特性
2011年起,普通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实施教育质量报告制度,几年来不断修订。2017年的要求是,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应重点体现基本情况、师资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学习效果、特色发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7个方面内容和25项支撑数据,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则应至少包含学生发展、教学改革、政策保障、国际合作、服务贡献和面临挑战等6个部分和“计分卡”“资源表”“服务贡献表”“落实政策表”“国际影响表”等5张表格。两者在体现办学指导思想、基本条件和师资力量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在其他方面的差别就相当大。如果比较必报数据,两者的差别就更明显,如表1。普通本科教育十分注重学校的基本设施、课程结构等因素,而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实践实习、就业质量、服务社会、国际交流有更多的内容。这是由两者的教育使命与质量内涵不同,以及培养学生的方案、质量标准和培养途径不同而决定的。因此,在设计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总框架时,也必须立足于它的教育使命、质量内涵和办学特性。高校继续教育培养具有岗位创新能力的在职人员,办学具有教育类型多样、办学关系复杂、生源组成特殊、思政工作独特、质量层级不显等特点,所以普通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的经验只能参考,主要是参考其指导思想、价值体现、制度制定等宏观方面的经验,而架构和内容是不能直接搬用的。例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应届学生就业率、体质测试达标率、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雇主满意度等指标,对于高校继续教育而言是没有意义的,而校外合作办学单位的条件与投入、远程教学资源建设等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必须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专门设计,形成自己的报告要点。
三、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