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航空专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航空科技期刊英文质量系统提升方法
航空产业属于研究应用型行业,涵盖航空器制造与维护、飞行技术、空中交通管理、机场建设、适航验证、飞行安全、航空网络安全等学科,涉及大量标准、手册、专利等,研究目的通常为材料、结构、流程、布局的优化以及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提高,具有“应用导向、过程优化、学科交叉、术语繁多、中英互译频率较高”的特点。规范、准确、地道的英文表述有利于航空科技期刊与国际接轨,促进学术互通,而来稿中的格式不规范、术语不准确、表述不清晰、中式英语或翻译腔等英文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航空学术交流[1]。《中国民航大学学报》(以下简称JCAUC)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管、中国民航大学主办的民航科技期刊,栏目设置包括“航空器维护维修”“工程技术”“管理科学”(空中交通管理和机场管理)等,是航空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大多为航空航天类高校、研究所、制造企业的教师、科研人员、工程师、管理人员及硕/博研究生等。刊物来稿反映了当今中国航空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写作水平,而论文的英文质量对该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科技期刊编辑角度出发,对来稿中的典型英文差错归类统计并举例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当前航空领域科研人员的英文表述习惯,更重要的是,从勘误的角度提高论文的英文水准及学术交流的准确性。科技期刊英文审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实术语、优化句式、纠正语法问题、理清论述思路。本文随机选取200篇未经编辑加工的论文原稿(以下简称“原稿”),对其进行英文质量检验[2-5]。结果表明,稿件中出现的英文差错大致分为规范性差错、语法差错、术语差错三大类。JCAUC编辑部从源头着手,为作者提供英文写作规范,将英文质量作为稿件初审和录用的必要条件,使作者认识到英文写作的重要性,帮助作者建立正确的英文写作思路,并为作者提出英文写作的改进意见。通过实施这些举措,本刊作者普遍提高了对英文写作质量的重视程度,格式差错减少了80%;术语差错的出现频率大幅下降,仅3%的稿件出现了术语差错。
一、学术英文写作典型差错
(一)规范性差错
规范性差错主要体现在英文写作规范、英文常识、文献著录格式[6-9],大部分作者对以上要求缺乏系统性认识。通过普及写作规范,减少不必要的差错,可为编辑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内容编校质量。
1.格式差错
格式差错虽然最基本、最细微,但编校耗时费力,影响编辑对内容质量的加工;但同时也是对作者培训见效最快的部分。此类差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小写差错。主要出现在英文标题(文章、图表标题)中。英文标题中小于4个字母的虚词一律小写,但200篇样本中,90%出现了via,for,of等虚词首字母大写的情况。(2)转行不当。主要出现在摘要和参考文献中。单词应在音节结束时转行,差错转行的原因包括:不了解单词转行规则;不懂得如何划分音节。如“stand-ard”在“stand”这里转行,错误划分了音节,应改为“stan-dard”。(3)空格不当。英文要求标点符号前不空格、后空一格,但部分论文通篇与此规则相反。如“acceleration,and”,应改为“acceleration,and”。(4)标点符号差错。在英文摘要和标题中使用了顿号(、)、句号(。)等中文符号[4],应改为单逗号(,)、半角句号(.);另外,英文摘要中的标点符号应统一采用半角符号。(5)数字书写差错。10以下的英文基数词,应采用英文全拼,如数字“8”应写成“eight”,10以上可采用阿拉伯数字;参考文献中常涉及图书的版次,根据国标规定,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加序数词后缀,如“第二版”应为“2nded”。
2.作者信息差错
学术期刊论文科普化方法探析
摘要:【目的】探析学术期刊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学术论文科普化并借助新媒体工具传播的典型实例分析,研究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覆盖论文遴选原则、写作要点、传播途径等。【结果】将学术论文改写为科普文章,借助新媒体技术产生的传播效果远大于普通的学术论文推送,增加了作者、读者与期刊的黏性,但学术论文科普化工作对编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结论】学术期刊应借助新媒体工具开展论文科普化工作,提升学术论文的显示度,进而提升期刊影响力。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科普文章;新媒体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科技期刊是一种促进科学进步且经过同行评议的周期性出版物,通常专注于某一专业的科学领域,主要报道新的研究成果或科技发现。“科普期刊”与“科技期刊”有着共同的社会功能属性,即传播、沟通、交流,他们的源头均为科学技术与知识,受众则是对这些科技知识感兴趣的人群。《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在“社会责任”中则明确表明“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1],因此,鉴于科技期刊在传播科技信息的功能方面占有突出地位,在促进科技自身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科技期刊有责任和义务承担科普的任务。但是,目前科技期刊的重要成员———学术期刊的发展多注重挖掘优质稿源、提高引证指标等方面的工作,对于履行科普职责、发挥科普功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探讨学术期刊如何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近年来关于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提升学术期刊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例如:陈宏宇[3]认为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可以提升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贾鹤鹏等[4]从科学传播视角实例分析了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合作情况。但是,这些研究多以讨论大众媒体传播学术论文的途径,或是大众媒体传播学术论文取得的成效为主,没有明确学术期刊如何有效利用大众媒体履行科普职能。文献[5-7]分别针对学术期刊的科普功能、科普责任和科普宣传展开研究,但没有给出具体的学术论文科普化方法。在2016年2月29日举办的“科学咖啡馆”沙龙上,我国科技部人员表示,正在着手开展科研论文的科普化工作。何谓“论文科普化”,文献[8]定义为“论文科普化是指高端科普资源,特别是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同时也应该包括科学技术的大众传播”。本文认为将学术期刊的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再通过多种媒体渠道传播出去,既履行了学术期刊的科普职责,又加强了与大众媒体的合作,即完成了“论文科普化”工作。本文探讨了学术期刊开展论文科普化工作的积极作用,研究了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并指出编辑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并借助新媒体工具传播的典型实例分析,期望给同行提供参考,共同增强学术期刊的科普功能。
1学术期刊论文科普化的作用
1.1履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职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越来越普遍地意识到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也有权及时获取重要的科学信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之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规定,1%~5%的科研项目经费需要用于包括媒体报道在内的科学宣传活动[9],这是因为公众科学素质关系到科技发展后劲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信任的科技信息来源是期刊[6],因此,学术期刊有必要把科技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理性、客观、科学地介绍给公众,让这些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顶级学术期刊的经验表明,学术期刊中完全可以融入科普内容,成为重要的科普载体[5],例如Science和Nature专门开辟了通俗性栏目,普及科学知识。相比之下,国内大部分学术期刊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毕竟要形成一个完备的可持续栏目,需要大量的优质稿源作支撑,而国内学术期刊的办刊机制比较传统,要想吸引源源不断的科普稿件比较困难,因此采用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将学术期刊中有深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温度的科普知识,从而惠及大众,是学术期刊参与科学普及、履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职责的价值体现。
1.2加强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笔者前期研究发现,将学术期刊的论文成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科技新闻的方式被公众所了解,可以实现科研工作者、学术期刊、大众媒体和普通公众的共赢[10]。同样,学术期刊增加科普元素可扩大学术期刊的受众范围,拉近公众与科技间的距离,科普元素在增强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中具有明显优势[11]。同时科普常常与大众媒体和新型媒介形式联系在一起,其受众面和传播力远大于传统的学术期刊,经过科普化的文章能更有效地被本学科外的非专业人士所接受,增强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1.3增强作者和读者与期刊的黏性在学术期刊的经营中,适当加入科普元素,能使学术期刊的读者不再单一化。首先,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期刊,从而扩大学术期刊的传播面,增强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加入科普元素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流与拓展,跨学科的科研人员在科普元素中能更好地找到学术共同点并摩擦出火花,科普元素发挥了不同专业领域间的桥梁作用;第三,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传播,能提升作者研究成果的显示度,甚至有助于其获得相应机构的资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者对期刊的忠诚度,以后有更好的研究成果还会选择该期刊。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优质内容创作思路
如今,科技期刊在进行数字出版转型和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越发重视微信公众号的积极作用,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尝试。部分科技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号扩大了影响力,并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如《暖通空调》《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号分别从论文和专业技术、科普和大众教育挖掘内容深度,获得用户高度认可[1-2]。《航空知识》微信公众号积极利用新技术拓展新渠道和进行内容重构,提高了内容质量和传播质量[3-4]。《电力系统自动化》微信公众号通过栏目创新和“微文”大幅提高内容阅读量[5]。“煤传媒”微信公众号、《金属加工》微信公众号通过H5和丰富的多媒体拓宽了内容的展现形式,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6]。不难发现,无论是在传统出版时代还是数字出版时代,“内容为王”都是不变的真理。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对内容的形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内容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绝大多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质量不高,影响力低下。笔者通过对《金属加工》、《中国中药杂志》、“煤传媒”、“人呆手户”、《航空知识》等运营成功的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梳理分析,发现这些公众号虽然在定位、栏目特色、内容风格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都很重视对内容的策划和创作,具备一定的原创能力[7]。从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考虑,科技期刊都应重视优质内容创作,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和传播质量,从而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转型和融合中抢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一、坚持优质内容创作的意义
针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的内容质量不高的问题,需从科技期刊的特点和内容的互联网属性等方面考量微信公众号内容创作的范围。从内容的来源来看,应为科技期刊编辑创作,或由作者创作、投稿并授权首发。从内容的内涵来看,内容应体现创作者的创新性智力加工,既包括全新内容的首创,也应包括对已有内容进行的独创性改编、汇编,或进行创作性的多媒体加工。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应注重观察、分析用户喜欢阅读和转发分享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坚持进行优质内容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内容为王”的内涵是创作,创作是内容质量的保障。高水平的原创内容较易获得用户的转发,从而扩大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是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打造品牌、锻炼新媒体编辑队伍、挖掘和培养原创作者,科技期刊进行新媒体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优质内容的创作思路
1.论文精简碎片化改编
论文虽然是科技期刊最核心的内容资源,但将论文直接在微信公众号,并不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且未体现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智力加工。对论文进行精简和碎片化改编,是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最容易切入的内容创作思路。如重点保留作者的中心思路见解,提炼归纳核心技术和重点难点,删减引言、原理、公式推导,保留关键图表并注重全文的版式设计,将其浓缩成一篇读者可以进行碎片化阅读并快速了解其核心内容的“微文”。微文形式十分适合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进行此类的内容再创作加工,并可以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以《电力系统自动化》微信公众号为例,其《我看能源互联网》栏目首推的《薛院士的困惑》等5篇微文,阅读量较以往有了突破性的提升[5]。此外,《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号2017年11月2日的《中药马兜铃,我到底有没有错/专家权威解读》,系对该刊论文《马兜铃酸的毒性研究及思考》精简改编而成,以相对简短的篇幅对当时引起全网热议的中药致癌话题给出了解释,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留言近30条。
2.综合汇编二次加工
科技期刊与文化资源融合发展
1科技期刊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为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科技部编制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增强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伴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杂志社紧跟国家的战略部署,以期刊影响力和策划团队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成立各类工作室、举办特色活动、参加境外交流等措施,实现期刊和航空文化的融合发展,加强航空文化的国际交流,大力推广中国航空文化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1.1成立宫浩钦工作室,以航空文化为纽带加强国际交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宫浩钦是中国航空绘画领域的知名艺术家,因《航空知识》而对航空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已出版和展出多种航空绘画作品,如《画布上的中国航空》。2016年正值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援华参加中国抗日战争75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美国瑞德福大学计划联合举办“飞虎队”主题画展,以文化为纽带纪念中美两国人民的情谊。杂志社承接了这一任务,策划绘画的展现形式和内容,宫浩钦主笔作画飞虎队的故事,杂志社将绘画背后的故事译为英文,与北航出版社合作出版画册,于2016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罗纳德•里根国家机场、弗吉尼亚瑞德福大学美术馆举办了“飞虎情缘—宫浩钦航空绘画展”,展览反响热烈,极大提升了期刊策划团队的声誉和知名度,为后续进行国际参展奠定了基础。
1.2成立魏福波工作室,展示中国元素的航空文化
在发达国家,航空文化常以平易近人或大众易接受的形式公之于众,航空知识杂志社受到这一启发,着力挖掘航空文化的展现形式,与国画名家魏福波教授合作成立工作室,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展现看似神秘高端的航空文化和艺术,凸显中国元素,寻求航空文化的多元化创作。魏福波教授在中国国画领域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曾在行业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多篇作品,出版多本画集和专著。杂志社与其合作,将编辑的策划水平、专业知识和对航空的理解融入其国画的创作,进行多次开发,形成文化艺术商品,还将计划进行版权输出,参展、巡展。杂志社将魏福波创作的展现中国历史以及近现代航空大事件的国画推荐给国外有关人士,引起了英国相关展会和博物馆的收藏兴趣,目前正在推进中。
1.3成立影视工作室,寻求航空文化的多元展现
临空经济管理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临空经济管理”是伴随大规模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实践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化而形成的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课程,在中国尚处于前期教学探索阶段。在课程教学中,要向学生明晰临空经济的演生过程,强化对成熟临空经济区的案例剖析,强调相关文献的研读。针对当前该门课程存在的问题,需制定更科学系统的课程教学规划,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框架体系等,提高教学的规范性,强化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突出地方特色,提升“临空经济管理”课程在经济学专业学生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关键词:临空经济管理;教学改革;学科建设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因其辐射带动功能突出,提升区域竞争力显著,已成为中国许多地方政府转变区域发展新模式、引领地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突破口。截至2020年11月,中国各地共设立了87个临空经济区,其中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16个。随着临空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化,一些高校也逐渐重视临空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以中国民航大学、郑州大学为代表,开设了临空经济管理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内容设计上差异较大。为更好的培养临空经济管理人才,有必要对“临空经济管理”课程进行优化提升,特别是对于一些共识性的问题,应在课程改革中得以明确。
1“临空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发展概况
在“临空经济管理”课程开设与学生培养上,当前主要集中于研究生层次。以“关键词=临空经济”的方式在CNKI数据库检索,截至2020年11月25日,共检索硕士论文116篇,博士论文8篇。此外,2006年3月成立的“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是第一个以临空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通过培养研究生的方式传授临空经济管理相关课程内容。2013年9月依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成立的“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是第一个以临空经济为主题的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郑州大学设立“临空经济管理”为基础与新兴学科并招收博士研究生,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将“临空经济管理”作为学科建设的高校。
2应明晰临空经济的演生过程
“临空经济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临空经济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其前提是要明晰何为临空经济?临空经济是如何产生的?临空经济是当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临空指向性产业和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机场周边大规模集聚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一方面,临空经济是交通运输变革的必然结果。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交通运输变革有密切联系,18世纪前,海洋运输推动了众多海港类城市的涌现以及“海洋帝国”的出现,被命之为“港口经济”,有效促进了城市化初始阶段的形成。到了18世纪,河运有力地支撑了欧洲、美国的工业革命,被称之为“内河经济”的时代。一些国家大河沿线城市快速发展,进入区域城市化阶段。进入19世纪,铁路运输使不沿河、不沿海的内陆城市特别是工业城市迅速崛起,铁路成为“经济大动脉”,城市化进入繁荣阶段。20世纪,公路运输特别是高速公路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高速公路经济带”随之出现,城市化呈现向郊区扩散的态势。到了21世纪,航空运输成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五冲击波”,国际机场协会把机场称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把机场称为“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在航空运输的催生下,机场对一些时间敏感型产业和要素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这些经济活动不断向机场周边区域大规模聚集,从而形成了临空经济这种新经济形态,并进而产生了临空经济区和航空大都市。另一方面,临空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的必然产物。较高的经济社会水平是临空经济产生的必要条件,假若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规模小、产业低端、财政收入紧缺,则该地区可能连建设机场的能力都不够,更谈不上发展临空经济;即使能够兴建机场,在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也难以为临空经济的良性生长提供充足的客源与货源支撑。此外,较高的经济社会水平是临空经济产生不断发展壮大的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也推动了大众生活节奏的加快,从而对出行所需的货币成本敏感性降低、对时间成本越来越敏感,愈加偏向于采用航空等更加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来缩短交通时间。而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着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加严苛,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大幅进步,进而推动各类时间敏感型经济活动不断向机场周边区域模集聚。
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建设方法
当今科技期刊正经历一个复杂的发展环境,国内科研评价体系多采用SCI的评价指标,国内大多数非SCI学术期刊都面临缺乏优质稿源的困境;另外,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期刊工作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科技期刊传统的出版模式受到严重的冲击,科技期刊进入到数字化网络化时代,读者改变依赖纸质期刊的阅读习惯和获取资讯的方式,国内学术期刊所处的境遇越发的艰难。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成为期刊所关注的重点问题。科技期刊的灵魂在于期刊的学术质量,而学术质量是期刊发展的核心和根本。因此,要发掘各种可能的途径,多种手段相结合吸引大量优秀的稿件和作者。同时,科技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想要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还必须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宣传工作,从而进一步吸引并获得学术界的关注,树立品牌形象。未来几年,科技期刊将经历一个复杂的转型过程。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推动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加快信息交流的进程,最大程度发挥科技期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本文认为期刊提升影响力,需要从期刊学术质量建设和宣传推广两方面入手。在对众多科技期刊调研分析并结合《材料工程》和《航空材料学报》的实际,论述了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方法途径。
1组稿和选题策划
跟踪前沿热点,注重学术创新,一直是科技期刊把握学术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期刊编辑要有“内容为王”的意识和敏锐的选题策划能力,及时报道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材料工程》《航空材料学报》两刊编辑部近几年来出版了发动机材料专题、钛合金专刊、航材院60周年专刊和基因组计划专刊,反响不错,提升了这两本期刊的品牌特色。要在组稿和选题策划上取胜,这需要编辑部经常性地与实验室进行前沿讨论,鼓励期刊编辑抓住前沿,走出去,走访实验室,参加大型学术会议。最近几年,两刊编辑部参加了很多材料领域的会议,如材料大会、第十一届中国橡胶基础研究研讨会等,深入了解材料领域前沿热点,便于结合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来组织相关专刊,结识会议上的专家,对期刊进行宣传。同时,北京高校、研究院所聚集,借助这个地理优势,两刊编辑部也走访了一些高校或研究所,如北京化工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理工大学和天津大学,与专家进行交流,掌握了材料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及时追踪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专刊主题的选择做好准备;通过参观实验室,具体了解每个专家具体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便于以后送审稿件和约稿。
2优化网站、出版和传播方式
网络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学术期刊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出版方式在编审、排版、传播等方面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问题。而编辑部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与平台进行数字化网络建设,致力于为作者快速和传播科技论文,建立功能齐全、实用好用的期刊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查稿件、查论文等自助服务,方便作者投稿、查稿;审稿方面建立完善的审稿人数据库,引进更年轻的专家进入到审稿人数据库。另外,科技期刊被多家数据库收录,也能大大提高期刊的显示度。优化编辑出版流程,网络优先出版可以适应作者和读者对成果时效性的要求,能扩大论文的影响力,提高论文的显示度,有利于吸引优质稿源,利于期刊的发展,编辑部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签约,使用“单篇文章优先数字出版”,这样不仅解决纸质刊物出版时滞问题,使科研成果尽早传播,同时也为着急毕业、评职称的作者服务,缩短学术论文的出版时滞,加快学术新知的传播,实现学术资源信息的社会共享。开放获取(OA)是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途径。开放获取是学术期刊论文的一种免费获取方式,一般通过学术期刊门户网站或者公益性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网站,科研成果可以得到广泛传播。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irectoryofOpenAcessJournals,DOAJ)是由瑞典隆德大学图书馆主办的一个了解和查找开放期刊的工具,它提供有质量控制的、可免费获取的电子期刊资源,是对全球OA期刊的收集和开放获取期刊目录的系统,是目前认知度最高的OA期刊目录。DOAJ收录的OA期刊都经过了同行评审,对论文学术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且收录的OA期刊数量众多,对学术研究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OA出版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期刊或论文的显示度和可获取度,目前,《材料工程》《航空材料学报》先后被DOAJ数据库收录,不仅为读者下载、传播文献提供了便利,同时扩大了期刊的影响。
3优质的服务
科技期刊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作者本身就是读者,新的读者也是潜在的作者”。因此科技期刊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吸引新作者,巩固老作者。两刊为了吸引优质稿源,筹划举办表彰会,设立“高被引论文”“高影响力论文”“热心读者”和“办刊热心人”等奖项,对获奖的专家和学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奖励机制,调动了编委、专家、作者和读者的积极性,丰富了稿源。编辑部的编辑遇到因毕业、职称和结题等原因需要优先出版的作者,尽量满足作者合理的需求,但不会牺牲其他作者的利益。另外,两刊编辑部经常与专家交流和沟通,适时报送期刊的发展动态,在节日给专家赠送纪念品,为优秀的审稿专家适当减免所投稿件的费用。
科技期刊坚守学术诚信的方法
“原新闻出版总署李东东副署长在第七届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谈到:科技期刊既承担着确认科学发现优先权、传播科学知识、积累科学文化、促进成果转化、引导科技创新的重任,又承载着学术评价、学科建设、学风净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重要功能,在开展学术交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技信息、推广科技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朱邦芬在第十三届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的报告中也谈到,“科研诚信实际上是整个科技期刊的一个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有点动摇,那就会产生很坏的一些后果”。2017年7月,中国科协印发的《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中明确提到: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反对科研数据成果造假、反对抄袭剽窃科研成果、反对委托、反对庸俗化学术评价等4条“底线”。正是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屡禁不止,2017年6月5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召集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第六次会议,专门部署处理论文造假工作,提出将严打论文造假的灰色产业链。科技期刊应坚守学术诚信的底线,采取一系列措施,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第一,设立科技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制度。早在201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上海分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研究》课题组就在上海生命科学院信息中心举办了学术研讨会,会议就科技期刊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条例、科技期刊在防范学术不端中的职责等进行了研讨。各科技期刊社应参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7年1月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结合《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研究》课题组提出的“科技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制定自己期刊社期刊工作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制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第二,建立严格规范的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各科技期刊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严格、规范的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流程。首先,构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多层防线,建立规范、严格的论文评审制度。科技期刊社的稿件,不论是约稿、自然来稿,还是人情稿、疏通关系稿,都必须经过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评审后且无学术不端行为时才可录用。但现实中,人情稿、疏通关系稿是不遵守评审制度的高发区,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组织的首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业务大赛决赛中,就有“那人,那情,那稿”一题让选手阐释,可见人情稿、疏通关系稿在科技期刊界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次,编辑人员编排稿件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对于不明白、不理解的观点、提法一定要向专家请教,切不可听之任之。再次,严格审核作者信息,杜绝情况的发生。
第三,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在我国的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既有综合性、学术性、技术性科技期刊,也有检索性、科普性科技期刊,但不论是何种类型期刊,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都十分重要。科技期刊编辑只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对本学科有一定的研究,了解学科的前沿信息,就能在编审稿件中及时地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将伪科学消灭在刊出之前。目前不少科技期刊社的编辑都加入了相关学科的课题研究,成了真正的研究者,这更有利于对稿件的学术质量进行把关。
第四,拓展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范畴。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多种学科相互融合,虽说不少科技期刊是专业期刊,但作者的论文中会涉及本专业之外的知识,编辑只有拓展自己的学术范畴,熟悉、了解不同学科的研究动态,才能及时发现文章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把一些篡改、伪造的错误论点、结论删除掉,才能用自己宽泛的学科知识扩大期刊的读者面,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2017年10月笔者在杭州参加的“中国科普期刊学术研讨会”上,见识了《航空知识》杂志的做法,他们的编辑就有宽泛的学科知识,在为读者普及现代航空知识、传播航空领域文化、讲述世界航空历史和中国航空发展史的同时,还送上了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的期刊社,我想不会有学术不端的文章刊出。
第五,鼓励编辑参加各种学科的学术交流会、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研讨会是一个学习、分享的平台,能隐性提高编辑的学术水准。2017年11月2日笔者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参加学术会议原来如此重要!”一小段文章,文中总结了8点,笔者在此引用3点来说明科技期刊编辑参加学术交流会、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性:一是了解领域前沿。参加学术会议,短时间连续倾听若干学术报告,编辑最直接的受益是快速了解本领域及相近领域的学术前沿,了解行业动态。二是提高鉴赏能力。学术会议很短,大多两三天,但报告集中,是该领域科研人员密集展示自己科研成果的时候,编辑聆听后能提高自身的科研鉴赏能力和学术品位。三是结识学术朋友。编辑只要参加各种学科的沙龙、研讨会、论坛,就能零距离地接触各类专家,既能与他们交朋友,一起探讨学科的新理论、新观点,创新研究方法,又能实地约稿,用实际行动帮助科技人员坚守学术诚信,从根本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第六,引进新技术,合理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学术文献不端现象是重要的学术不端行为之一,文本复制(抄袭)是学术不端文献的重要特征,各科技期刊社应积极引进新技术,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软件对所有稿件进行检测。目前各科技期刊社应用的检测系统多为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公司研制的基于全文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TMLC),此系统“可用于抄袭、伪造、一稿多投、篡改、不正当署名、一个成果多篇发表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TMLC虽然对稿件中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效率较高,已成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工具,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如错标、漏标、对比库中缺少图书类型等。这就要求各科技期刊社不能完全按照系统的检测结果来判断稿件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而应把拿不准的论文再交由专业人士检测,让专业人士比对、分析论文中的学术不端情况。如果条件许可,各科技期刊社也可把相关文献下载下来,仔细地进行比对、分析,把抄袭的文章拒之门外。笔者所在科技期刊编辑部早在2008年就对重要稿件进行多方位检测,成功地遏制了文本抄袭、伪造、不正当署名、一个成果多篇发表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融合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用户体验好、营销成本低等特点,被各行各业广泛采用。大多数科技期刊也将其作为进入新媒体阵地的平台,以响应来势汹汹的媒体融合浪潮。然而,目前多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并不顺利,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多数存在关注人数少、认证少、阅读量和点击量低等问题,严重打击了运营者的积极性,最后产生了许多“僵尸号”,影响力甚微。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融合已经成为编辑部的关注点和阵痛点。目前针对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运营现状的讨论与分析,部分学者也讨论了微信公众平台的选题策划研究、选择策略分析、头像分析、应用与推广等,但并没有深挖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融合的关键点。微信公众平台打破了传统纸刊的运营模式,传播方式从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传播,传播速度由慢变快,内容由相对固定变为丰富多彩,盈利模式由单一转为灵活多样,给编辑部带来了新的刺激点。为此,笔者从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特点入手,结合运营微信公众平台的经验,探索了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融合的3个关键点,以期为编辑同人提供参考,促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
1找准定位:因势利导,办出特色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科技期刊应综合考虑自身的行业特点、编辑部的优势与不足、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差异,因势利导,找准定位,办出特色,以吸引用户的兴趣,促进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融合。找准定位在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融合中起关键性作用。
1.1专业定位
科技期刊是报道学术进展和学术应用的媒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可选择专业定位模式,以科技期刊为核心,以增强期刊品牌竞争力为宗旨,并辅助科技期刊开展各项工作。如《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平台抓住“航”这个专业定位点,辐射整个航空航天领域,在内容上及时推送热点文章并紧跟行业的前沿动态,并辅以“SCI小灶系列”和“航空学报小编课堂”等特色内容指导作者写作[11]。这种有选择性的推送热点论文、前沿动态,并配合特色内容的组合,规避了一般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单一转发论文和转载一般性资讯的局限。不仅如此,《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平台还大力宣传定期举办的专家论坛,展示编委及编辑团队风采,提升了广大用户对期刊的认同感;在行业资讯中植入了招聘和宣传会议的软广告,实现了一定的广告增值服务。
1.2科普定位
科技期刊不仅是科技论文的把关者,也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可选择科普定位模式,以科技期刊为切入点,进行科学普及大众教育,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如《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打破传统期刊推送当期目录、优秀论文的桎梏,以“中药”这个主要特色为切入点,在内容上科普中药、养生医疗,并在时令、节气与之关联的健康知识,大幅提高了传播效果。不仅如此,《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平台还利用“中药”这个主要特色,发展与之有关的衍生物,如开设微店售卖姜茶和中医药科普书籍等衍生商品,刊登广告等,不仅大幅地提高了期刊的收入,还实现了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