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实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航空实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航空实训总结

高职航空电气类专业课程改革

摘要: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文章以电机与电气控制实训为例,论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改革模式,适应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培养具有综合工程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力争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强化设计与创新环节以及工程项目管理,兼顾工程实际与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该模式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其他课程教学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航空电气;课程改革;工作过程

电机与电气控制实训是高职电气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前导有电机与电气控制为实训打下理论基础,后续有PLC应用技术用梯形图编程完成电气原理图的机电一体化控制,最后还有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进行最终的综合检验,电机与电气控制实训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为了适应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培养具有综合工程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电机与电气控制实训教学,设计了具有设计性与实用性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方案。力争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强化设计与创新环节以及工程项目管理、并且兼顾工程实际与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要求,着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1高职航空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的理念和定位越来越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高等普通教育的类型特征。在“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情况下,以实训性课程为主要载体,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对航空电气类专业更是如此。实训课程对学生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现在全国各大高校也陆续的加大了实训性课程的开设比例,尽管如此,仍然存在各种问题。

1.1大多属于验证性实训操作,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目前,高校开设的实验实训项目大多属于配合理论课的教学所进行的基础理论的验证,也就是验证性实验,以航空学院电气类的专业在电机与电气实训过程为例,在接触器控制的正反转控制线路这个实训项目中,在实训的过程中首先给出正反转的线路原理图,然后对照原理图讲解工作原理,学生再按照工艺要求去完成整个线路的接线,最后通电验证,证明线路接线正确,可以完成正转-停止-反转的工作过程,在整个的实训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进行实训操作,除了接线工艺的提升以及对原理有了理论到空间的提升,有了更深的认知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高职专业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动手能力比较强,但是枯燥的工艺接线过程让学生普遍存在在较严重的厌学情绪,在验证性的实训操作过程中并不能完全达到学生运用知识来发挥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

阅读全文

法学专业课程多种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摘要:《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必修课,为适应民航法务实践要求及教育、法治建设信息化的新形势,采用案例、实务、实训、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凸显教学过程“实效性”特色,及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研究成果,法治实践的最新经验和生动、鲜活案例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对快速强化学生的司法实践技能意义重大。

关键词:法学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案例实践教学

1《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活动概况

《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必修课。因民商事活动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纠纷讼争常见多见,以调处裁判民商事矛盾纠纷为主要功能的民事诉讼法的教学应突出行业实务特色,融法学知识传授、航空法务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教育于一体。

1.1法学理论学习与民航案例分析

密切结合已形成了《民事诉讼法》授课中法学理论讲述与民航案例分析紧密结合,以航空法律案例说法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的教学效果。

1.2知识是座宝库,实践是开启宝库的钥匙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茶文化课程教学思考

一、高职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的作用

1.茶艺技能大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位。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中华茶艺竞赛分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品饮茶艺竞技三个环节。比赛中各具神态的茶具造型之美;茶席设计的意境美;醉人的茶香、甘爽的茶味之美等。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茶文化之美,它的美能启发大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例如在青茶茶艺表演时,体会那“悬壶高冲,春风拂面,乌龙入宫,细闻幽香”等意境之美。茶文化内涵丰富,通过茶艺比赛可提高大学生对美的鉴赏、感悟及创造,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味。

2.茶艺技能大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茶艺技能大赛中竞赛项有3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为“团体创新茶艺竞技”,要求参赛选手自选茶艺,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如主题、茶席、解说、表演、泡茶、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此项环节要求学生一定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在训练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开动脑筋、集思广益,结合民俗、舞蹈、器乐、服装等编排茶艺表演,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3.茶艺技能大赛有利于茶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很难把握它的尺度,而这一要求在技能大赛中却非常明确。如茶艺技能大赛的一些技能项目的竞赛细则中,对试题范围、类型及比重都作了详细说明。例如,比赛知识点包括茶文化基本知识、茶叶知识、茶具知识、品茗用水知识等;比赛技能点包括茶艺准备和茶艺演示,其中茶艺演示要求是:能够掌握各地风味茶饮和少数民族茶饮的操作(3种以上),能够独立组织茶艺表演并介绍其文化内涵,能够配制调饮茶(3种以上)等。这些都对改进教学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阅读全文

1+X证书制度民航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民航出行,人们对民航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且对民航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直接上岗工作。“1+X”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实施有重大意义。但“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问题:学生学习基础薄弱,院校师资不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不彻底;实训设备缺乏,实训项目难以进行,教、赛、研无法充分联系和融合等,因此探索构建民航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

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民航出行,促进了民航运输业的发展。民航运输专业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旅客地面服务、机场值机、旅客客票销售,民航货物销售等多种一线岗位。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民航运输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很难直接上岗工作。我们应积极探寻构建符合民航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重点,加大培养民航运输专业优秀人才的力度。

一、“1+X”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实施的必要性

“1+X”证书中,“1”指一个学位认证,指高职学生完成学校制定的学习任务,积满学分,学校所授予学位认证;“X”指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对学习者已达到了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认可,并满足了行业所规定的职业技术的基本条件,行业所颁发的证书。在高职教学中推行“1+X”证书制度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革新,是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室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职业教育变革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1]。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被智能化取代,在摒弃低水平重复劳动的同时,要求不断提高人才的应用能力。现阶段,研究怎样将民航运输的“1+X”证书制度纳入人才培养之中,推进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为高职学校民航运输专业提升培养品质、增强职业创新本领,对推动职教改革意义重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产业转型和升级,和国家的“2025战略”的实施[2]。

(一)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1+X”证书制度,完成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融,使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完成了专业知识向工作技能的强化、教学内容向工作内容的深化,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评价体系从外部市场向国内高职院校输出标准的重大转变,在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标准化发展、完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规范化建设的同时,面向人才市场需要,促进学生有序就业[3]。对于高职民航运输专业来说,需要不断的面临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深化改革,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阅读全文

空中乘务实训项目管理研究

摘要:空中乘务专业作为高职院校较受欢迎的专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进一步壮大我国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促进空乘专业人员的就业,各校采取了多种实践措施,其中校企合作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建设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是高职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院校之间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校企合作不平衡,从而影响整个合作的进度。本文从高职院校与企业两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总结出相关问题及现状需求,汇集政府与民航各部门对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意见和有效措施,以使校企合作更加坚固。

关键词: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现状分析

我国航空事业发展飞速,各大院校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积极创建空中乘务专业,其中仅有一少部分的院校与航空企业之间创建深层交流,聘用航空公司的专业人士进行现时讲解,并签订订单式培训,学生从跨入大学校门就成为航企的一员,入学便成为岗前培训。另外一小部分任命企业人员为院校专家委员会会员,并展开专业探讨,实现了基础的浅层合作。然而这只是极少部分的院校才能实现,对于没有企业资源的高职院校而言,基本上都处于“闭关自造”阶段,由院校方自行设计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训方案,对其进行礼仪课堂讲述,以期获得与知名院校同等水平,达到企业要求。然而这种校企合作只是短暂的,对此,毕业之后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挑战。若想要获得稳定的就业条件,大多数的学生需要“找关系”“投后门”才能实现航空梦想,而部分学生需要调整就业方向,进入与专业不对口的企业工作。这就使得空乘专业成为高校的一个“专业空壳”。校企合作中,表现冷谈态度的民航企业由于其自身的态度而使校企合作成为泡影,在这种局势下,新的合作方式应运而生,即高校—中介—民航一条线合作模式。中介作为企业与院校中间的一员,具有重要的联系作用,在这一模式下,中介的强大人脉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这些资源是其他企业与院校难以比拟的财富。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中介机构能够为学校提供大量的师资资源以及设备材料,此外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学校或学生只需要让渡或缴纳相关的培训费用即可,这就是典型的校企合作“金通模式”。自“金通模式”推出之后,得到了全国各地院校的肯定,并在各个院校中得到有效的推广,从合作的角度而言,其绝对是双赢的最佳方案。从高校的角度而言,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在中介的联系下,进入相关的航空企业进行实时培训,省去了学校在教学中的投资,降低了师资成本和设备成本的消耗,将教学风险降低到最小水平。就业保障的提出,更加坚定了院校办学的信心,也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入学意愿。从中介机构本身角度来看,虽然其前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但随之而来的高额回报费用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盈利资本。正是在需求与盈利双重作用下,“金通模式”在近年内达到了空前的发展,现已成为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合作中不可或缺的合作模式[1]。

二、高职与企业组建合作存在的专业实践问题

(一)企业具有强大的垄断性,对校企合作缺乏必备的热情

1.校企合作企业的参与强度不足,缺乏实践动力

阅读全文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联合课程设计

摘要: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校企联合课程的实施是本专业现代学徒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创新学徒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育教学成果,本文对校企联合课程的内涵、意义及开发流程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学徒制;酒店管理;课程建设

2017年,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院积极推进学徒制试点工作,寻找有意愿、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进行合作,最终与世界大型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三亚海棠湾天房洲际度假酒店、三亚半山半岛洲际度假酒店、三亚海棠湾仁恒皇冠假日度假酒店的三家五星级饭店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校企联合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则是试点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校企联合课程实施的好坏,将影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的成败。

1校企联合课程的特色内涵

校企联合课程,顾名思义是由校企联合完成的课程,其开设目的是发挥双方优势,弥补传统课程的缺陷与不足,其关键在于“联合”,如何体现校企联合课程的优势,作者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即课程开发联合谋划、课程设计联合参与、课程教学联合实施、教学场地联合使用。

1.1课程开发联合谋划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在此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是平等的人才培养双主体,承担同等的责任。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课程则是最重要的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手段,因此,要实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学校和酒店两个培养主体联合谋划课程开发工作,做好顶层指导。为此,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教学工作委员会》,指导学徒制试点工作及课程开发事宜。

阅读全文

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摘要

为了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针对目前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工业工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剖析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意识,完善教学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提出工业工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该文以南昌航空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其整体构建过程。实践表明,该体系满足了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适应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级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

工业工程;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

工业工程专业是一门具有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双重属性的交叉学科。从工程技术层面来说,IE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1],其许多重要的技术和理论方法均来自于实际,因此工业工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IE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技能,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2]。现阶段,IE在我国发展年限较短,大多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尚不够完善,各实践教学环节独立,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缺少相互衔接性;实验教学模式单一,缺少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模式[4];实验室建设不够完善,仪器短缺;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受到限制,无法最大化挖掘学生潜力以及师资力量不强[5]等等。针对上述问题,从加强和创新IE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考虑,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企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同类专业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对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不同角度层次的研究,如文献[4]中提出了设立面向各类学生的训练的实验类型的工业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文献[6]中构建了从点—线—面逐步强化的综合实践创新教学体系;文献[7]中分析了三峡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确定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对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文献[8]中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了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文献[9]中提出通过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的建设方案和实验教学计划来加强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文献[10]中从点—线—面等创新思维角度,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综合来看,对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的探索已经获得一些成果,但现有的研究都存在实践操作性不强,校企联合不强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并设计工业工程“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帮助提升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1“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模型

1.1“三层协同递进式”的创新思路

阅读全文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范围越来越广泛,无人机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也日益剧增。近五年,很多院校陆续开办无人机专业来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但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以昌吉学院为例,针对乌昌地区的人才需求分析,从无人机专业现状,专业定位,专业实施等方面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究。

关键词:无人机;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课程建设

在新科技的引领下,无人航空器已成为信息技术的新宠。所以无人机技术已应用于农业植保、影视航拍、电力能源巡检、国土测绘、消防救灾、安全防务、气象环保监控、物流派送等领域。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高校和职业学校学生给予社会支持,开办无人机相关人员专业知识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资源培训。但在无人机行业快速增长的背后,人才缺乏的矛盾日益显现,经中国AOPA预测,在未来,每年将需要30万低空无人机操作领域的技术人员以每年20~30%的速度进行持续不断递增。2015年,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明确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据最新数据统计,全国已有逾二百所院校申办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并已正式招生。2017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航空载具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普通高等院校设立无人机相关专业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高校无人机相关专业的建设得到政府的鼓励和肯定。为了适应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国内本地区经济对无人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培养满足行业、企业所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很多中小企业投资民用无人机行业领域,促进和推广了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由于无人机经济、安全和流动性,许多地区的企业单位对无人机需求量也很大。经调研:我国无人机制造商数量有200多家,进入新疆发展市场70多家企业。新疆作为中国棉花的生产基地,植保无人机的需求数量迅速增长。相比较而言,无人机一次性只能载重20公斤,却可以喷洒30亩到40亩地的农药,8分钟到10分钟就能完成。与传统喷洒方法相比,植物防护无人机喷洒具有精度高、渗透性强、效率高等优点,植保无人机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作业效率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而且节约农药使用量,作业更安全、对环境污染少。同样,新疆作为能源大省,新疆的天然气、石油、煤炭、电力资源富饶,石油管线,天然气管线,高压输电线进行巡检维护可以通过无人机完成。利用无人机进行巡检维护,不仅巡检维护作业效率高,巡检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而且节约巡检维护成本。文献[1]提出无人机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加深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二是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三是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四是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文献[2]提出无人机专业课程建设以行业应用为导向进行设置。文献[3]提出新工科背景下无人机技术在测绘专业的应用与人才培养。文献[4]分析了植保无人机专业人才需求。文献[5]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通过无人机实验室建设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文献[6]阐述无人机执照和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文献[7]阐述了校企合作模式下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意义和建设成果。本文通过昌吉学院的办学定位角度考虑,充分调研昌吉州地区产业对无人机专业人才需求,结合航空学院无人机专业人才办学现状,提出对于航空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方案。

二、专业现状及定位

(一)专业现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