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海洋文化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海洋文化生态特征及其保护路径
文化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处在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动态系统中,系统中任何一种文化因子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任何文化因子都是其它文化因子存在、发展的生态条件。对文化全面切实的保护与传承必须以全面深入解析此文化的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位于美丽富饶的胶州湾之滨的渔盐古镇韩家村①,渔盐文化传统悠久,长年来形成了以“盐宗”、“渔宗”信仰为特色的海洋文化生态环境,并且在其保护与建设上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性尝试。本文旨在通过对韩家村海洋文化生态的深入解析,探索适合沿海村落海洋文化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途径,从而为我国海洋文化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1海洋文化生态的含义
文化生态一词最初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提出的,探讨如何从生态的角度研究文化,用以协调人类文化与其所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据此阐释了“文化与其生态环境不可分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这一文化生态的基本含义[1]。当前国内关于文化生态的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文化生态是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共同关心的主题。进入海洋世纪,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引发海洋环境变迁加快,也使海洋文化生态成为学界关注的主题。海洋文化生态的含义基于文化生态产生,指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亦即在海洋文化所处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实现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我们认为,这一定义可进一步细化成3个层次:第一,指特定海洋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第二,特定海洋文化所处的整体文化环境;第三,由各种海洋文化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内部环境,亦即海洋文化生态体系。青岛韩家村作为一个海洋社区,具有较完整的海洋文化生态,韩家村自古以渔盐生产为主,村内保留着古帆船、渔具、盐井、煮盐器具等海洋文化器物;韩家村海洋文化承载主体当前仍以流传在民间的传说故事教化后代;虔诚的信仰者依然在村内供奉着郎君爷、妈祖娘娘、盐宗、龙王等海洋神灵;每逢神灵诞辰或是传统节日,村民会举行各种信仰仪式,相关群体在生产实践中贯彻、实施着当地约定俗成的仪式规则、禁忌习惯和传统观念。这些海洋文化的相关器物、群体观念、制度习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并与韩家村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富有当地特色的海洋文化生态。
2韩家村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海洋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文化生态是就某一区域范围中受某种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及其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影响,文化的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呈现出的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现实人文状况[3]。韩家村的海洋文化正是在其特有的自然及社会环境下孕育而成的。韩家村位于青岛原最大海岛红岛(现已与陆地连成半岛)的北部,濒临海洋,与即墨市隔海相望,气候温和,沙浅水深、渔业资源丰富。因其地理位置优越,韩家村较早实现水路、铁路、公路的一体化。韩家村所处位置使其能躲避来自海洋上的季风影响,又因其滩涂面积广阔,为其盐业生产提供了优势。适宜渔业及盐业生产的海洋及海岸带环境是成就韩家村特色海洋文化的自然条件。韩氏在明朝初年自滇迁鲁,定居胶州湾阴岛北岸,随着人口繁衍,形成村落,命名为韩家村。1931年前,红岛未与陆地连成半岛,韩家村成为从事渔业与盐业的海洋社会群体的聚集与聚居之地。在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部分村民在当地开设商号、店铺,吸引农耕群体、商人群体等从事起非渔盐业生产活动的社会群体向此地趋近、汇聚,这样的社会环境逐渐使韩家村积淀形成了兼具农耕文明及海洋文明特色的文化环境——“渔、盐、耕、读”的文化环境。
3韩家村的整体文化环境
该村的“渔、盐、耕、读”文化环境由众多文化因子共同构成,总体上可从渔文化、盐文化和耕读文化这3方面来把握。
海洋文化产业论文
一、海洋文化产业就业拉动效应分析
海洋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交织而成的海洋文化产业隶属于第三产业。据统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多提供453.3万人就业。拥有广泛的文化资源,并且极具生态效应的海洋文化产业,凭借其产品创新、经济发展、社会教育等功能,在我国实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的背景下,必然能成为创造就业机会及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所以,认真审视滨海旅游业、海洋节庆会展业、涉海休闲体育业和涉海艺术业的就业拉动效应,有利于我国长期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战略的实现。
(一)滨海旅游业的就业拉动效应
滨海旅游业是利用海岸带、海岛及海洋景观资源为依托、以滨海文化和沿海民俗传统为资源而开展的旅游经营和服务活动,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92年,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中海洋旅游经济规模增速最快。在许多沿海国家,海洋旅游产业占据着沿海地区经济总值的80%以上。国际旅游组织的研究表明,每1元旅游业直接收入可以带动相关行业8元的增收;每创造一个旅游业就业岗位,相应会产生5倍的就业拉动效果。据世界旅游贸易组织统计,在经济环境恶劣的2009年,全球旅游业就业人数超过了2.35亿,占总就业人数的8.2%,其经济产值占全球GDP的9.4%,并预计2020年将带来超过3亿的就业岗位。而国际相关研究表明,旅游业每投资8万美元,就会相应制造41个就业机会。隶属于海洋旅游业的滨海旅游业不同于一般的海洋旅游产业,它以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为核心。滨海旅游产业在充分发挥旅游产业极强的经济和就业带动作用、创造经济利润、吸纳闲置劳动力的同时,还具有宣传传统海洋文化、提升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和促进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效用。我国拥有丰富的滨海文化旅游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以广西滨海旅游业为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滨海旅游集群雏形,形成了5种滨海旅游模式,即滨海城市游、海岛休闲游、渔村体验游、跨国边境游和民族风情游。2011年,广西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依托本地特色旅游资源的滨海旅游业增加值为32.61亿元,同期增长了29%,明显高于产业平均增速。另一方面,通过对1995-2008年广西从业人数统计分析发现,在2008年,其旅游部门从业人数比1995年增长172.81%,年平均增长13.29%。其就业水平迅猛发展的原因在于,首先,广西滨海旅游业就业拉动弹性水平较高。1997至2008年,滨海旅游业经济增长的就业拉动弹性达到0.4%,1%的经济增长可以提供大约3.27万个旅游部门就业机会。其次,根据统计分析广西滨海旅游综合就业乘数为2.98,表明广西滨海旅游业每增加100个就业岗位会给全区的旅游行业及相关经济行业带来298个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广西旅游业几乎对所有产业部门的就业都能够产生影响,其滨海旅游产业对住宿和餐饮业的综合就业系数为2.0015,对全社会的就业综合系数为9.5281,即旅游产业每获得1万元的增加值,便可为社会增加9.5281个就业机会,其中2.0015个就业属于住宿和餐饮业。可见,广西滨海旅游业具有极高的就业拉动效应,在充分利用滨海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传统资源的基础上,一定能推动广西沿海地区以及内陆地区的就业增长。
(二)海洋节庆会展业的就业拉动效应
对涉海节庆会展业国内外还没有明确概念,总体上的界定是,它是一个通过举办节庆文化活动、展览、集会吸引游客观光消费的产业,是高收益、无污染、连带性极强的新经济增长点。节庆文化活动的兴起源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节庆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发又能推动经济的进一步提升,海洋节庆会展业能扩大举办地的知名度,通过吸引游客拉动当地消费;能促进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资,为今后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有利于新观念的引入,通过创新寻找更先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增大广告业、通讯产业等延伸产品的市场容量,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此高效的产业推动效果,使会展业成为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据国际学者预测,会展业的产业带动乘数为9,即每1元的会展业直接收入会带来9倍的额外经济效益。在创造产值、推动关联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洋节庆会展业的发展自然能够创造大规模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问题。以象山“1+3+n”模式为例。象山县节庆业始于1998年,自首次“开渔节”成功举办后,象山县加大自身海洋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创造,结合不同时节的景色,推出了沙滩踏浪、国际游钓、海鲜品鉴的“1+3”模式,突破了季节与气候对海洋文化旅游业的限制;之后又通过深入开发与整合民间原创艺术、人文景观、民情风俗、象山特产等资源,开创了象山特色节庆的“n”维经济发展格局,也成功的提高了当地的就业水平。首先,象山县大力加强节庆会展游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渔观光、农渔文化体验、农渔特色餐饮、农渔休闲度假等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体系,为专业素质较低、技术能力较弱的农村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充足的创业和就业空间,较高的收益甚至吸引了城镇失业人员返乡从事旅游业;其次,象山县的节庆旅游业与服务业发展积极融合。以渔业文化和其他非物质遗产为基础,象山县举办了大型国际会展和体育赛事等节庆活动,并借此平台重点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旅游、影视文化旅游和游艇旅游,有序发展渔文化主题公园游、大型影视主题公园游和高尔夫旅游等,并且积极探索海洋邮轮和海上飞行等旅游模式。由节庆会展业引发的一系列创新文化游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广泛的从业选择,伴随着节庆会展业的壮大,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即便在全国就业形势紧张时期,当地就业水平依然高速增长。同时,象山县海洋文化产业经济收入对全县GDP贡献不断提升,2008年以来,象山县游客人均消费已突破千元,游客重游率明显提高。这些消费直接带动了零售、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化格局已然确立。
(三)涉海休闲体育业的就业拉动效应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学界对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高度在不断提升,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合地域文化,是提高教学课堂品质、全方位加强学生艺术水平的重要举措。地域海洋文化丰富有趣,是小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从海洋文化着手,将其渗透到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优秀作品进行鉴赏观摩,并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展现自身的创作灵感。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对学科的坚实掌握,更是对文明的认识与传承。
关键词:美术教学;海洋文化;小学教育
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必修科目之外,小学生的美术、音乐等课程同样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小学美术学科旨在从幼小阶段开始培育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而地域文化是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教学元素。古往今来的艺术杰作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蕴藏着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地域海洋文化的教学渗透,这对于帮助学生产生作品绘画灵感并且提升自身的美术学习水平,以及推动地域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地域海洋文化的内涵及其与小学美术教育的关系分析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术水平的优越,而是注重人才的全面性才能。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教育中,美术、音乐等素质教育课程愈发得到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美术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需要教师不断地传授给学生专业性的学科知识。小学美术课在学生吸收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与创造才干。文化、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代代留存的珍宝,地域文化是世界各地自身独有的,经过世世代代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烙印而自成一派风俗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受到了教育领域的青睐,从而被融入小学美术教育体系中,成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知识启迪性元素。例如,在湘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猜猜我是谁”这一章节中,小学美术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面具”这种历史久远且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化遗产,从而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原始部落的面具和贵州等不同地区的面具的过程中产生审美行为,并将这种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渗透到之后的实践与创作中去,在接触、学习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升其审美观察力与鉴赏力,发展自身的学习与创新才能。地域海洋文化在我国比较常见,海洋资源颇为丰厚,因而孕育出了悠久的地域海洋文化,这同时也为海洋文化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对于海洋,近些年教育领域一直在学生群体中宣扬绿色环保、资源保护的理念,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捕捉到海洋文化中的人文信息和艺术审美因素,并通过自身的教学将其纳入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之中,帮助学生从祖国和世界各地的海洋文化中分辨其美学特质,汲取创作灵感,让地域海洋文化成为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提升学生审美境界、唤起学生创作动力的重要因素[1]。
二、提升海洋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融合度的措施探究
在有关海洋文化的艺术作品鉴赏过程中,推进小学美术教育是教师工作中的关键。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对优秀作品的鉴赏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各种色彩鲜艳或者形状美观的艺术图画经常能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并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教师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海洋文化的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帮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也在赏析这类作品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准,获得创作启迪[2]。在赏析海洋文化的美术作品过程中,引导学生体味海洋文明特色,积累海洋知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探索之心,同时也从生活与自然海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锻炼学生的艺术创作水平。船是海洋文化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元素,在湘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乘风破浪”这一章节中,教师通过图片鉴赏向学生介绍军舰、帆船、游轮等各式各样的船只种类,引领学生认识船的结构,接着进一步指导学生掌握画一艘船的步骤及其注意事项。在对各色船只图片的鉴赏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在头脑中留下自己印象深刻的图画艺术特色,在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将领悟到的创作灵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这样的教学,就是较好地完成了海洋文化与小学美术教育恰到好处的交织渗透。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将对优秀作品的鉴赏学习与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教师通过图片来丰富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更要通过实践来进行巩固和创新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少教师会向学生介绍海底世界,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是许多孩子憧憬和向往的地带。例如,在湘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折纸动物》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选择海洋世界中的鱼类来进行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鱼类的身体构造和体态特征,随后进行折纸制作活动,通过对细节的把控来呈现出鱼类的姿态。综上所述,地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是一门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审美境界的艺术素质修养的课程,教师不能只拘泥于单调的理论知识传授与反复的绘画与手工实践。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地域海洋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所能带来的积极效应。教师需要在教学安排中合理运用地域海洋文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在充实海洋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鉴赏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传统海洋商贸聚落建筑学论文
1基于文献检索的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考察
2013年,浙大王竹教授学术团队发表《建筑学视角下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解析》及《国内建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聚落研究综述》等文章(下统称浙文),对国内近三十年来传统聚落主要研究内容与现状进行述评,是目前学界关于此方向最新的专题研究,本文将以这些文献作为分析展开的相关参照。
1.1传统海洋聚落研究整体考察
浙文以“聚落”为题,对1979年至2012年11月1日时段内CNKI资料源进行文献检索与分类统计,本文遵循与之相似的检索路径,将检索时段延长至2014年6月1日,并将检索结果与浙文进行比对,两次检索数据的差异表明传统聚落价值及其对现代环境建设的启发意义仍是学界关注的重要命题。上述整体呈现的研究热度与深度不足以反应聚落因地域及类型不同而存在的个体研究差异,因此,海洋聚落考察需在明晰其类型本质基础上做专题性分析。海洋聚落是人海互动关系下“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特定的生活方式,并且有共同成员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它的形成源自两种动力:一是以取得海洋生物资源为目的,二是依赖海上交通以获得地区间商品交换为目的,海洋商贸聚落形成即源自后者。由上述界定可知,“海洋”是此类聚落发生发展的核心介质,相应成为其最具价值的限定语,因此,本文首先选取“海洋聚落”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进而将“海洋”、“沿海”、“濒海”等词语与“聚落”并置组合补充检索,各次检索均将范围由“题名”扩展至“主题”,希望通过不同路径的海量查阅,实现对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的整体把握。此外,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聚落逐渐取代民居成为学界研究主流,考量主题转换造成的研究滞后,本文以“民居”取代“聚落”重复上述步骤,并对“港市”、“港城”等相近主题作检索补充,以保证考察结果的客观有效。合并多次查阅所得,剔除重复文献并进行分类统计,本文大致梳理出目前建筑学视野下传统海洋聚落研究三个主要方向:聚落个案 研究,如以蒲壮所城、港里古村、台湾“鼻头”等为个案,探讨特定海洋文化制度下聚落生成、发展及变迁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聚落形态特征(罗一南,2011;萧百兴,2012;张钰,2010);聚落类型研究,基于海洋文化发展与构成视角,探讨宋代港市、胶东沿海聚落、明代海防军事聚落发生机制、演变脉络、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谭立峰,2012;金月梅,2009;李政等,2005;卢山,2005);其他研究,主要以民居单体、公共空间、宗教建筑为考察对象,研究海洋文化视角下营造技术、装饰风格、建筑材料等特征(陈舟跃,2011;林翔等,2010;王治君,2008;姚舒然,2007)。
1.2浙东传统海洋商贸聚落区域考察
浙江是海洋大省,近海则言商,历史上浙东因地处东海中心、内河航运良好、社会经济发达等优势成为中国海洋贸易发轫最早的地区之一,至明清仍久禁不绝。贸易发展推动聚落生成,浙东相应形成以宁波为中心,北有乍浦、澉浦,东有舟山,南有象山、石浦、温州、台州的商贸聚落群以及散布其周数目繁多的卫星港镇,“宁波三江地区濒海聚落和城市出现较早,而且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其中,港城的发展历史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在上述整体检索结果中加入“浙江”、“浙东”等限定语进行考察,依研究对象梳理出浙江省域传统海洋聚落研究方向:海防建筑,主要考察海防建筑整体及明代卫所个案现状与保存策略(赵欣,2008);营造技艺,主要考察浙东民居在海洋环境影响下的营建技术、营建习俗及形态特征(梁文会等,2009;王海松等,2012);特定类型,主要考察浙东石拱廊桥、宁海石窗等(高明赞等,2011;华炜,2004)。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浙东典型港城(镇)进行个案检索,明晰其各自在研究角度与热度上的现状,结果如下:乍浦、澉浦迄今仍缺乏建筑学层面关注;石浦倾向聚落保护与灯塔研究(杨溪等,2012,杨晓龙等,2012);温州以楠溪江乡土聚落为研究侧重;台州虽然研究成果较多(郑琦,2009;杨如茵,2010),但多数缺乏海洋意识,研究角度与一般聚落无异。
1.3宁波传统聚落个案研究考察
论海洋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一、应用的方法
1.资源再利用
坚持可持续发展,例如海边废旧的船只丧失原有功能,为能赋予它们新的价值,使它们融入到滨城景观当中,可重新刷漆装饰,使其成为景观小品的一部分,节约资源且节省空间。积极寻找滨城中类似的景观要素,通过这种方法获取解决途径,不仅提高些废旧资源的再利用率,还增加了景观的使用功能。
2.动态景观设计
动态景观的含义,一是静态景观表现动势:符号的视觉呈现不稳定性形成动势感觉,比如动感雕塑;二是滨海景观景象的动态:比如滨海景观中汹涌的海浪。在滨城景观设计中展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境,适合海洋文化符号的使用。
3.人性化设计
不能单强调城市景观系统或某元素的功能,而缺少了人与景观的参与性。在满足了堤岸防洪功能的前提下,它充分展示了人和水的密切关系,人本具备亲水的天性,所以这也是滨水景观设计中常见的表现方式。
论海洋世界遗产发展趋势及申报建议
海洋世界遗产的概念和评定标准
1981年,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海洋遗产收入名录的开端。此后陆续有代表典型海洋自然和文化特性的项目加入海洋世界遗产的行列,但具体何为“海洋世界遗产”,直到2010年12月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海洋遗址管理人大会上才达成共识。会议认为,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属于海洋世界遗产:第一,满足世界自然遗产准入标准中的至少一项;第二,满足“完整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并有一套充足的保护与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海洋本身的特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海洋计划将海洋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作以下描述。首先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最为壮观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特殊自然美和审美价值的地区;②地球历史重要发展阶段中的杰出例证,包括生命记录、地形构成中重大的正在进行中的地质过程或重要的地貌或地形特征;③陆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进化和发展中的重要生态和生物过程;④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从科学或自然养护角度考虑具有杰出全球价值的濒危物种的重要自然生境。其次应符合“整体性”和“真实性”①要求,并具备充分的保护和管理体系,确保保护遗产地基础特征的能力。
海洋世界遗产的现状分析
根据上述标准,截至2012年7月,共有46项海洋世界遗产通过评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自然遗产42项,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4项。每一项都经过历时多年的严格筛选,以不同凡响的景色、卓越的生物多样性或独特的生态、生物、地质形态或文化特征彰显着海洋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魅力。
1.海洋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各大洲所拥有的海洋世界遗产,美洲名列第一,传统世界遗产大洲欧洲位居第二,大洋洲与亚洲并列第三,最少的是非洲,共有4项,仅占海洋世界遗产总数的8.7%。这与世界遗产总数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排列有所不同。在各洲的世界遗产中,大洋洲海洋遗产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9.1%①,这和大洋洲被海洋环绕有一定关系。不过,在大洋洲所拥有的9项海洋世界遗产中,澳大利亚就独占了5项,数量众多的岛国还鲜有海洋遗产登陆《世界遗产名录》。目前拥有世界遗产的国家共157个,其中35个具有海洋世界遗产。澳大利亚最多,达到5项;其次是美国和墨西哥,为3项;英国、法国、哥斯达黎加、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为2项,其余国家为1项。排名前9位的国家所拥有的海洋遗产共23个,正好占了海洋世界遗产总数的一半,反映出海洋世界遗产分布集中的特点。图2反映了世界遗产数排名前十位的国家的海洋世界遗产数量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世界主要遗产大国海洋项目所占的比例都不高,特别是意大利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三遗产大国竟还没有一项与海洋有关的项目。在这10个国家中,只有美国和墨西哥海洋世界遗产项目所占比例稍微高一些,但也仅分别达到14.3%和9.7%②,说明大多数国家包括很多遗产大国对海洋世界遗产的重视还远远不够。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海洋世界遗产的分布在空间上存在不平衡性:分布不均匀,澳洲较为密集;拥有海洋世界遗产的国家中海岸线长的国家和群岛国居多;海洋大国、经济实力强的国家更为重视,申请的海洋世界遗产项目更多。
2.海洋世界遗产的类型分布
旅游文化下城市旅游导向系统探索
摘要:旅游行业发展往往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当地旅游文化的挖掘,文章针对山东省城市旅游资源利用旅游文化分区、旅游目的地意象,挖掘省内不同的文化特色,塑造旅游文化品牌,将山东省划分为黄色历史文化旅游区、蓝色海洋文化旅游区、红色革命文化旅游区三个旅游区域,并在区内形成山东省城市旅游文化意象。构建山东省省域、区域及市域三个层次的城市旅游导向系统,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服务,以及铁路、公路及航空交通信息流动,实现旅游文化意象与现实物质空间的联系,提升旅游品质。
关键词:旅游文化意象;山东省;区域旅游;旅游导向系统
引言
随着国家旅游政策的不断完善,各地旅游产业遍地开花,同时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旅游同质化发展,追逐利益忽视文化内涵。旅游导向系统的建设逐步被重视,但各城市仅对某一景区内部的导向标识进行了系统的建设,即关于城市旅游导向系统的研究多从小尺度的空间范围进行,缺乏城市内部各景区之间、城市及区县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导向的联系。因此,以旅游文化、旅游出行方式、旅游服务为基点,构建山东省城市旅游导向系统有重要意义。
1基础研究
1.1旅游文化意象意象
概念是Boulding①1956年首先提出的,Fakeye②将意象应用于旅游研究中,旅游意象是对旅游地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1]。从形成过程看,旅游意象可以通过宣传媒介手段建立起来,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后建立,都需要具体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来加以实现[2]。在国内,旅游地意象的研究,主要是对旅游目的地研究,集中在旅游地意象的设计和塑造等微观方面[3,4]。旅游文化意象基于本地文化特质中最能显示自身特点且最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理召唤性潜能的元素的组合。旅游文化分区可用来对旅游文化意向进行塑造与表达,旅游文化分区从总体研究来看是不同地区对应着不同的自然资源及文化景观,旅游文化区域的划分多是以本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来区别,有利于文化与经济的共生、协调发展[5]。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影响
[摘要]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国联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更是必不可少。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的缩影,阅读文学能够让人们对一个国家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文化交流。而文学作品的翻译在这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往往能够影响人们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翻译
英语作为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对中国国际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与国际的交流逐渐深入,中国的英汉翻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英美文学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着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与风俗习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英美文学作品不仅能丰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让人们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学体系与英美文化体系的融合。我国文学应该博采众长,吸收他国文学的优点,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1中西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
英美文学翻译不仅仅是一项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在英美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完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而且还需要对文化差异进行恰当的解读,这就需要译者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英美文学翻译者对原文的语境文化背景了解地不够透彻,就无法很好地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从而影响翻译质量。因此,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分析其对英美文学翻译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1.1地理环境的差异
文化具有地域性。我国处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海岸,从海洋吹到大陆的暖风为东风,东风也通常被认为是春风,常带给人带来温馨、欢愉的感觉,例如朱熹在《春日》中写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起,一幅百花齐放的春景图跃然纸上。与东风相对的西风在我国人民看来却代表着寂寞与萧索,常常出现在秋天。“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形象地衬托出游子漂泊的孤独与愁苦。英美国家处在亚欧大陆的西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东海岸,东风是从内陆地区吹向海洋的寒风,而西风却是从海洋吹向内陆的暖风,因此东风西风带给人们的感受与中国恰恰相反,西风往往饱含“春意”。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写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句,其中的西风就象征着创造新世界、打破旧世界的伟大精神。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对“西风”这个意象进行标注和解释,帮助读者扫除阅读障碍。有着深厚的情感,而英美国家地处开放性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人民的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因而西方语言体系多是在海洋文明的基础上构建的。英美文学也有许多关于海洋探险、海洋战争等内容,展现人们征服海洋、殖民扩张的心理。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许多中国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鲁滨逊不听他父亲的话继承家族财产,却一次又一次地选择远洋冒险呢?其实,故事的背后体现的是西方人对海洋的执着探索及对金钱财富的不懈追求。英美海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普遍都具有独立、自强、开拓、进取等明显的海洋精神,这些精神赋予英国文学以独特的魅力。在翻译中,译者需要对西方作者的海洋情节进行深刻剖析,减少地理环境对翻译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