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海洋科学与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海洋化学创新教育
[摘要]基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广东海洋大学根据自身的海洋特色,结合海洋化学学科教学实践性特点和海洋污染热点问题,优化设计了“海洋特色教育”“专业社会教育”和“专业实验教育”三位一体创新教育模式,初步探索了海洋化学创新教育在涉海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该创新教育模式为学校深化海洋化学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提高了涉海类高等院校社会实践专业水平和效能,也促进了学校海洋特色教育、社会教育和专业教育在育人中的协同发展和深度融合,得到了学生、学校和社会合作单位的广泛认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海洋化学;创新教育
21世纪,海洋将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海洋科学教育对于新时代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大意义[1]。为了加强海洋科学教育,实现涉海高校涉海专业中海洋化学方向学生具备海洋科学和化学两个学科的坚实基础,突出涉海高校海洋特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定位,近年来,我们学校在海洋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2]。由于海洋科学是兼具开放性、融合性、交叉性的学科,不少认识和理论会随着海洋调查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更新,同时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因此,对于海洋化学教学,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3],从而最终实现创新教育。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个互动开放的平台,为大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开阔视野提供了良好机会。然而,目前在高校社会实践中不仅有“走形式”“拍照片”等只停留在表面,并未引起广大学生深入思考的现象存在,甚至还有个别学校存在“假实践”“乱调研”的现象[4]。同时,我国自2007年1月开展“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以来,尽管不少大学宣称要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然而在创新教育实施的主战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中,沿用传统的教育培养方式、不注重教学方法和模式创新、忽视教育内容更新、仍然使用旧的人才评价方式等现象依然很突出[5]。这不仅导致学校社会实践教育资源的浪费,制约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也无法使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好地丰富和提高,进而影响大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结合海洋化学学科教学特点,优化设计海洋化学创新教育模式,探索创新教育在涉海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涉海类高等院校社会实践水平、促进海洋化学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海洋化学学科特征分析
首先,海洋化学在海洋科学中是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海水及海洋环境中的化学问题。学习该课程能使学生了解海洋化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使学生掌握运用化学基本定律及其分析手段在海洋科学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的基本认识和方法解决海洋环境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6]。同时,海洋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将海洋科学与化学相结合,利用化学中的各种方法与手段去研究海洋中的相关内容[7]。一方面,从海洋科学角度分析,它要求通过现场调查实验来获取研究对象(水体、沉积物、浮游生物等);另一方面,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它是基于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性教学去验证和解决海洋学科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它既需要现场观测,也需要实验室分析检测。海水分析化学实验是海洋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海水中各种组分的分析方法的科学,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客观掌握海洋化学主要基础调查项目的样品采集、处理、贮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8],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学习和就业打好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基础。然而,目前海洋化学的实验存在教学内容设置过于老旧、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教育等问题[9],难以实现海洋化学的教学目标。在众多的国际海洋研究项目中,海洋化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0]。围绕当前海洋环境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聚焦海洋科学中的化学问题,结合学生专业实践是海洋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全力建设美丽中国,海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贴近我国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现实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通过社会实践将海洋化学主要学习内容合理贯穿创新教育教学过程。在海洋化学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协同育人的重中之重,其野外综合实验在协同育人平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洋科学综合实验要把握新时代精神和现实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进行理念、内容和方法的更新与完善。通过野外综合实践的训练,激发学生对海洋化学的学习热情,这不仅有利于加强他们对海洋科学专业的理解与热爱,也能够开阔其视野,增强其应对困难与挑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同时更为其今后适应社会和就业奠定良好基础[11]。因此,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短期教学,激发学生对海洋化学兴趣,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改进海洋化学实验内容,选择区域海洋实际海洋环境面临的问题进行实践探讨,是海洋化学创新教育的重要方向。
二、目前高校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独特的教育角色,是提高大学生实践素质的主阵地,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走向社会的过渡,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12]。社会实践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或校外参加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明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同时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13]。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14]。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创业的兴趣,调动潜在的创造力,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主动积累相关实践经验,转变就业期望和观念,为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15]。然而,有研究证明,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实施效果并不乐观,实施体系尚不健全[16],从而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偏离了社会实践目的,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变质”。一些大学生认为实践活动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实践活动是学校强加于学生的“负担”,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积极,甚至消极应对学校布置的实践活动任务[17]。目前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广阔的校外资源为依托,以校外调查性实践活动、服务性实践活动、生产性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学生—社会”互动为主要互动关系,以学生的社会化实践为主导,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社会平台的基本类型[18]。但如何更好地优化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是教育教学改革一个重要的方向。2012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委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因此,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合理、协同创新育人、尊重大学生实践主体地位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当前社会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依托社会实践平台,协同学校特色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兴趣,激发特色专业知识学习热情,并能使其初步认识以后就业去向和岗位,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更好融入社会,提高就业能力。
构造地质学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构造地质学是地学三大核心课程之一,涉及地学领域的院校均有开设。在海洋科学专业背景下的海洋地质方向,构造地质学应体现出地学与海洋学的交叉,与传统的构造地质学在课程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倾向。结合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海洋地质方向的实际情况,对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在传统构造地质学基础上进行合理地调整与改革尝试,使其与海洋科学海洋地质研究方向更加吻合。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海洋科学;课程体系;实验教学
海洋科学是一门研究海洋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对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和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的应用研究。海洋科学专业是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及地质学的背景下,融合形成了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地质学等专业方向。海洋科学是一个多系统、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体系,需要我们培养参与海洋科学发展研究的各类复合型人才[1]。“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近年来各高校实施“通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2]。基于这种模式,广东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海洋与气象学院在海洋科学专业大类招生本科生三个班,二年级开始分别按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三个方向培养。构造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系统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早有学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讨论了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野外实习等环节,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3-5]。然而,不同专业对构造地质学教学内容的要求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教学体系中应当考虑专业特色的要求[6]。在海洋科学专业海洋地质方向上,构造地质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手段上与传统的地学专业有明显差异,传统的构造地质学教学模式在海洋科学海洋地质方向上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相吻合,培养出具有海洋科学研究思路的专业人才,同时,这也可以凸显出我校海洋特色的办学思路。
一、构造地质学课程特征
构造地质学是以地球上部圈层,即岩石圈为研究对象,研究岩石圈内地质体的形成、形态和变形等构造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相互作用、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的地球科学分支学科,具有空间尺度变化大、时间跨越长等特征。海洋科学专业中的构造地质学应该是传统构造地质学在海洋中的应用,不同的是研究对象是限于海水覆盖下的海底部分。海水的存在,使得海洋领域的构造地质的研究内容、方法具有自身的特征。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一方面,从尺度上说,海洋地质构造主要研究区域尺度的大型构造和全球规模的巨型构造,传统的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手标本尺度、小尺度构造;另一方面,传统的构造地质学在海洋地球物理方面涉及很少,而海洋地质构造研究手段主要有海洋地球物理等方法,研究海洋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大多数都是利用OBS、多道等二维/三维地震剖面为基础。
二、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设想
(一)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西太平洋对深海研究作用分析
1 引言
深海以其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战略区域。深海研究不仅支撑着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还同时孕育着地球系统科学新的理论革命。20世纪后半叶,深海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板块构造理论的确立、气候变化周期的发现与古海洋学的建立、深海热液活动和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洋环流理论的提出等,都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21世纪深海研究继续保持着海洋科学的前沿地位,并有可能在海洋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与过程机理、海洋极端环境与深部生物圈、地球深部动力过程与岩石圈演化等方面孕育着新的重大理论突破。
我国濒临西太平洋,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是我国国家需求极为迫切的关键区域。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大陆的构造活动和矿产资源分布、边缘海的形成演化与油气盆地的形成、地震的发生等都与西太平洋海底板块俯冲密切相关;西太平洋活跃的构造和流体活动对地球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并塑造了特殊的深海生态系统,这些弧后盆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与广泛发育的海山系,使我国科学家可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将其作为取得海洋科学理论突破和国家探寻海洋战略资源的天然实验场。
可见,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不但与我国海洋权益和资源开发等国家需求密切相关,也是我国实施由浅海向深海发展战略和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经之地。在该区典型海域进行系统的深海科学探索与研究,将在我国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多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并带动相关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
2 西太平洋存在重大国家需求
2.1 西太平洋是海底资源的宝库
西太平洋是现今地球上超巨型俯冲带发育区,从北太平洋的阿留申海沟,向南过西太平洋的日本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并一直延伸到南太平洋新西兰南部的普伊斯哥(Puysegur)海沟,贯穿南北。由于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作用,在西太平洋边缘向陆一侧发育了占全球70%的海沟-岛弧-弧后盆地(沟弧盆)系统,向洋一侧发育广阔的深海盆地和密集分布的海山群。西太平洋这种独特的地质构造格局和地理环境孕育着种类丰富、储量巨大的海底资源。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中国东海及南海等蕴藏着大量的含油气盆地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冲绳海槽、马里亚纳海槽、马努斯海盆及北斐济海盆等发现正在活动的海底热液系统和巨型热液硫化物矿床,堆积了巨量的多金属沉积;浩瀚的菲律宾海盆和西太平洋星罗棋布的海山发育了丰富的铁锰结核和富钴结壳资源。这些海底资源是我国国家发展最具潜力的战略储备资源。此外,西太平洋海区极为发育的热液系统和海山系统中还培育了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可提供独特的深海基因和酶资源,在医疗、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农林经济管理蓝色课程构建
1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内涵
在自然界中,人们会感受各种颜色。蓝色,海的颜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给课程赋予色彩,需要依据和判别。蓝色课程的界定,一定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方面考虑。一定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特点。构建蓝色课程体系,即所有蓝色课程的集合,并以类别和层次区分和联系,使其形成整体,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现行的培养计划,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即通识教育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层次。三个层次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共同构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蓝色特色。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决定的。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蓝色课程群,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特色突出,定位准确,实现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蓝色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竞争压力决定的。增加蓝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通过培养方案,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实施,体现,增强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蓝色课程体系调整,是就业需求、服务面向决定的。通过蓝色课程群调整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使之明确专业方向,就业目标,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衔接好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2.1蓝色原则
蓝色原则是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海洋与渔业经济管理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专业特色。因此,在培养方案中,一定要设置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蓝色课程及蓝色课程群,支撑海洋科学和雨夜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2科学原则
海洋社会组织角色和功能定位
一、海洋社会组织的界定
1、海洋社会组织内涵及特征
本研究所定义的海洋社会组织,是在社会组织自身的内涵范围内加以限定,将研究锁定在围绕海洋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海洋社会组织是指依法建立的,以促进我国海洋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以实现服务国家海洋政策制度完善、提高公民海洋意识、促进海洋行业发展、保护海洋资源生态等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这里界定的海洋社会组织,是指与海洋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正式组织,既包括与海事、渔业生产相关的行业协会组织,也包括以海洋科研为中心的各类研究学会,还包括以发展区域经济为核心的各种区域合作组织和以海洋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环保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特征相似,海洋社会组织也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志愿性、自治性和组织性等特征。
2、海洋社会组织分类
社会组织分类问题是一个充满任意性和多样性的问题。对中国海洋社会组织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1)根据组织的形成特点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政府主导的海洋社会组织,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形成的,如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等;第二类是社会主导的海洋社会组织,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形成的,如海南的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等。
(2)根据组织与海洋的作用关系可以分为资源开发类、学术传播类和维权运动类三种主要类型。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海藻工业协会等立足于开发海洋相关资源,属于第一类组织;中国海洋学会和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属于学术传播类,或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或以海洋博物馆为交流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公众海洋意识,以此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以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和中华保钓协会为代表的海洋社会组织是维权运动类,或维护居民海洋环境健康权益,或主张国家海权,对保护我国海洋权益起到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组织自身的大小将其分为全国性的海洋社会组织和地区性的海洋社会组织。
主办单位转型升级对学术期刊的作用
刊名是期刊的第一个具体信息,提供了期刊的基本属性、学术层次和外观特征。学术期刊的刊名反映了该刊所涉及的特定学科领域、专业范畴以及学术层次。故我国大多数由高校创办的学术期刊的刊名常冠以主办单位的名称,如“清华大学学报”“淮海工学院学报”等。虽然国家科技部、原新闻出版总署曾多次重申,学术期刊从未有国家级、地方级之分,仅有主办、主管单位属中央和地方之别,论文的学术水平与刊物主办单位不存在因果关系[1],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地区、单位在科研成果水平评定、技术职称晋升中,还常以的期刊的主办、主管单位级别来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平。这种认定方法虽然带有片面性,但在没有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定量评价指标之前,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不少学者曾探讨了期刊水平与主办单位学术水平之间的关系[2-3]。诸平利用中国知网(CNKI)网络出版总库,统计了2000—2013年间50多所高校学报及其主办单位的H指数(用于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在未考虑其他(如学科)因素的前提下,发现这两个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说明高校学报的办刊水平与主办单位的科研水平成正比,高校学报的发展水平受制于主办单位的科研水平[4]。这就是主办单位的母体效应,即子代的某些外貌特征、生理性状和生产性能受其母本直接影响。正所谓“名校办名刊,普校办普刊”,在一定程度上,学术期刊所载论文的水平反映并代表了主办单位科研的最低水平或中等水平,因为主办单位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肯定是投向国际刊物或其他更高层次的期刊。主办单位科研水平是基础,决定了学术期刊选择稿件的“眼界”,即用稿标准。期刊的办刊宗旨,反映了主办单位的科研水平、学科实力。而办刊水平一方面反映了主办单位投入的财力(如划拨办公经费等)、物力(配备办公用房、办公设施等)、人力(主编及编辑人员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主办单位的实力,包括学术力、创新力、开拓力。主办单位的科研水平和学术资源会直接影响其期刊的发展;期刊对主办单位科研开展也有促进作用。期刊要有一定的显示度,才能吸引外来优质稿源;提高期刊影响力,才能提高成果的引用率、影响力。办得好的学术期刊绝对是主办单位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许平等人根据自己刊物的实践经验,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利用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学术资源,提高期刊学术质量,进而提升期刊影响力[5]。淮海工学院近几年转型升级,致力于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给淮海工学院学报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本文主要探讨在主办单位转型升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母体效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影响力。
一、主办单位转型升级创建江苏海洋大学情况
淮海工学院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连云港位于我国万里海疆的中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交汇点,不仅在江苏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国家沿海港口城市,对沟通中西部的发展和促进整个国家西部大开发、江苏沿海大开发,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下,淮海工学院从江苏省省情出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海洋品牌,提升办学层次,致力于建成海洋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明显的综合性大学。江苏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海洋强省建设工作,积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大力推进海洋高新产业。2016年“依托淮海工学院建设江苏海洋大学”正式列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也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江苏海洋高等教育,加快在淮海工学院基础上建设江苏海洋大学的步伐。积极引进与培养各类海洋专业人才”。这标志着淮海工学院跨越发展的目标设计和路径选择,已上升成为江苏省委省政府“十一五”期间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部署和战略决策[6]。“打造海洋特色,加强内涵建设,在服务地方与行业经济发展中推进转型升级”成为淮海工学院的办学理念之一。学校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调整学科方向,搭建平台,增设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管理、水产养殖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涉海专业,或在现有专业上增设涉海方向,通过多年重点建设,海洋特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开设涉海专业最多最全的高校,涉海专业(方向)几乎覆盖江苏全部海洋产业。2010年获批为全国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通过验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又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二、抓住主办单位发展机遇促进学术期刊质量提升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淮海工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主要反映本校的科研学术水平和重点学科优势,发表自然科学各技术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努力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传统优势学科为机械工程及化学工程等。近几年,本刊抓住学校转型升级带来的良好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质量,扩大影响力。
(一)加强编辑队伍及刊社文化建设,保障期刊发展
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期刊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根本保障。良好的刊社文化能够促进编辑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即信仰。彭桃英等人以河海大学期刊编辑部为例,从凝聚力建设、制度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期刊编辑部文化建设的路径[7]。学术期刊队伍建设及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期刊编辑部是一个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部门,为了保证刊物的健康有序发展,本刊不断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强化为作者、读者服务的意识,努力做到对待作者、读者、编者、审者,态度热情、服务周到。在编辑工作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来稿,杜绝人情稿。通过学报这个平台,提高广大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发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学校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本刊重视:1)编委会建设。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每年定期召开编委会,讨论研究学报的提高、发展等问题。2)审稿专家库建设。审稿专家帮助编辑部对稿件学术质量进行把关,是学术期刊办刊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3)编辑队伍建设。编辑人员经常参加业务培训及各种学术活动,把握舆论导向及学科方向,掌握最新的标准与规范,不断钻研编辑业务,以丰富的编辑经验,确保刊物的质量和水平。
OBE理念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改革探究
摘要:文章基于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OBE),针对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促进实验教学质量提升,达成培养学生解决海洋环境监测任务的能力。
关键词:OBE;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1],要求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成果负责,其核心理念可总结为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2]。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是海洋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讲述海洋环境(主要指水体、底质、气体和生物)监测的步骤和方法,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根据监测的目的对海洋环境进行调查研究、设计监测方案、选择监测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价。实验技术在海洋基础调查、养殖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海洋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对实际海洋环境监测问题可以有效分析和解决能力专业人才的关键途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理论性强,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而现有的实验课并未单独设立,课时较少,教学模式单一,考核制度不完善,对其开展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十分必要。本文以OBE理念为指引,在实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教学过程提出了改革措施,以期促进实验教学质量提升,以科学的教学过程及科学的考核方式开展实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
一、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僵化。目前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实验员准备材料和试剂,老师按照讲义材料的内容并结合理论课上的背景知识按部就班的讲解实验流程,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只需要简单模仿完成实验即可。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也不会多动脑筋进行思考而是希望老师给予解决,主动参与实验的想法很少,甚至有的同学完全依赖于同组其他同学完成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缺乏数据分析的延伸,做实验变成了单一的数据记录,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应变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3]。
(二)实验教材缺乏,实验内容单一、相对独立。由于海洋学科的特殊性,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属于小众课程,并没有专业配套的教材,实验内容设计主要参照其他环境专业的教材并结合《海洋监测规范》,实验项目大多是时间短、设备简单、容易操作且危险性较小的常规测定,使用的方法均为国家标准方法,整个实验流程的各个环节介绍详细,学生没有思考和创新的空间,新方法、新仪器或者研究性方法很少采用,进而阻碍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学习能力。目前教学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多是单个指标的监测,相互独立,与实际工作相差较远[5]。海洋环境监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包括监测目的的确定、资料收集、监测对象的确定、监测方案的制定、优化布点、采样时间和频率确定、采样工具和用品准备、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样品预处理和测定、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等方面,单个实验很难让学生把这些环节连接到一起,达不到让学生学会自主设计监测方案的目的;另外对于成分复杂的样品,让学生学会选取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有效的实验设计,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验能力并没有提高。
(三)实验考核标准单一。目前,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期末考核中理论课成绩在最终考核成绩中占主要比例,实验成绩只占20%比例,而且实验课程成绩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成绩,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验课上缺乏主观能动性,让实验教学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虽然要求学生每次实验结束原始数据页都必须有教师的签字,但是仍有部分学生积极性欠缺,不进行课前预习,对于实验过程有跟着同组同学一起做的侥幸心理,最终只是为了提交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甚至出现修改实验数据的现象,形成了“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缺乏与理论教学的结合,缺乏独立思考造成了评价结果的不科学和学生不严谨的科研态度[6]。
水下激光通信技术特点及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在深海勘探的背景基础上,简要阐述了水下激光通信技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近几年水下激光通信技术的国内外科研方向、发展情况。阐明了水下激光通信技术在深海勘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下激光通信;水下移动运载平台;载人潜水器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蕴含着远未为人类所知的油气、矿产和生物基因等资源,而近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未来发展空间需求的增长,各国更加重视海洋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海洋探测、海底资源开发已成为海洋科学研究的热点。未来谁能够拥有和控制更为广阔的海洋,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中更多的资源和生存空间,因此,进入深海、勘探深海和开发深海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必由之路。载人潜水器(HOV)、遥控潜水器(ROV)等水下移动式运载平台的普遍使用,将科学家及探测设备运抵至深海海底现场进行原位的探测取样研究,大大提高了水下探测的效率。介于水下移动式运载平台为搭载设备及作业工具预留的电气接口有限,海底探测设备的探测数据不能实时反馈到运载平台当中,这就导致只能在海底探测设备回收至支撑船舶后才能进行数据处理。水下激光通信设备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可以实时获取海底地质、水文、热液喷口硫化物等探测数据的作业模式,实现数据的原位分析判断,提供有针对性的采样依据,提高潜次作业效率。
1水下激光通信技术的特点
传统的水下声学通信受传播能量损失大、环境噪声影响大、受水体折射与发射的多径效应等方面的严重影响,使得声学通信质量差、通信效率低下。而水下激光通信技术在近距离水下信息传输方面,表现克服了水声通信的诸多局限性,性能表现优越,使得水下激光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海水中,采用波长范围在470~525nm之间的蓝绿激光,可以最为有效的降低海水对光波的吸收,有效提高激光的传播效率。激光投射到自容式水下传感器外置的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感受不同频率的激光,从而实现通断,进而实现水下短距离非接触式控制指令、数据信息的传递。激光在水下传播过程中表现的这些物理特性,为水下激光通信设备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水下激光通信技术应用于水下移动式运载平台中主要体现出以下3方面的优点。(1)通信速度快。与传统的声学通信仅为bt/s的速率相比,水下激光通信采用高频率信息传输,传输速率可以轻松达到Kbit/s、Mbit/s,甚至是Gbit/s。(2)水下无线连接信息传输。介于水下移动式运载平台为搭载设备及作业工具预留的电气接口有限,因此,实现水下探测设备与水下移动式运载平台无线连接信息传输,有利于提高深海勘探作业的效率。(3)实时性强。水下激光通信技术的高传输速率,可以保证探测装备的测量数据能够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传输至周边的移动运载平台上,解决了尤其是搭载人潜水器下潜勘探的科学家实时获取探测装备测量数据的技术难题。水下激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同样存在以下缺点。(1)易受水体环境干扰。水下激光通信的信道是水体。因此,水质、水流等环境因素对激光通信的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深海海底作业过程中,近底扬尘对通信效果的影响显著。(2)发射器与接收器的点对点传输。水下激光信息需要进行点对点传输,接收端与发射端的精确对接才能建立有效的通信。这就要求水下探测设备与移动式运载平台之间要保持一段时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中,保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2国外水下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简介
国际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很早便开展了水下激光通信技术研究,已经在水下激光通信领域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国外对于水下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势头迅猛,日本、美国等相继突破水下激光高速率信息传输技术,为水下激光通信技术在水下装备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2015年,日本山梨大学利用405nm波长的LD光源,在4.8m的清水中成功实现了1.45Gbit/s的信息传输,误码率为9.1×10-4。2016年,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利用445nm波长的LD(laserdiode,激光二极管)光源,在模拟海水的环境下使用OOK-OAM调制技术完成了2.96m距离的高速率水下数据无线传输,数据传输达到了3Gbit/s,误码率仅为2.073×10-4,在使用OAM-WDM-PDM技术后,实现了10Gbit/s的高速数据传输。同年,波兰TopGaN公司,在模拟海水的环境中,利用直接调制氮化镓激光二极管的方式,完成了1m距离内2.5Gbit/s速率的数据传输。同样在2016年,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使用OOK-OAM信号调制技术,使用1064nm激光器生成532倍频激光,在1.2m距离的清水中实现了速率高达40Gbit/s的数据传输。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KingAbdullah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的AbdullahAl-Halaf在2015~2016年,通过多次对比试验,取得了不同波长的光波、不同距离以及不同海水水质等条件下的多组对比数据,验证了同等波长的光波在不同传播距离下的传输速率及误码率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