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古镇文化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水乡古镇旅游文化论文
一、国内外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文化旅游策划相关研究进展
国外类似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又被称之为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旅游(Heritagetourism)是以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物质遗存作为体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形式。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遗产旅游在欧美出现及盛行,推动了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在西方开展。九十年代以来文化遗产地因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现,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由此成为研究的中心议题。国外学者主要从旅游管理、社区参与和市场供需因素等方面探讨了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与文化旅游策划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文化遗产旅游的市场研究。Bronwyn,J.[2](2004)探讨了文化遗产旅游者的动机和需求在旅游形象设计和产品体验方面的作用,Yaniv,P.[3](2003)探讨了文化遗产认同感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2)利用其他旅游形式促进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如Janiskeef'[4](1996)研究了节日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的作用。(3)参与文化遗产旅游的各主体利益差异研究。Heidi,D.[5](2001)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了在面对旅游业发展提供机会时,遗产地社区各参与主体的不平等地位:Teo,Peggy[6](1997)和Cheungl'[7](1999)则研究了文化遗产相对不同参与主体的不同意义。(4)文化遗产旅游社区参与问题研究。如Natan,V.[8](2002)分析了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的重要性。(5)旅游对文化遗产的诊释。如Grufudd,P.[9](1999)研究了“凯尔特”主题表述在威尔士文化遗产旅游中的作用[10]。(6)如何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研究。Myra,S.E[11]以马里世界文化遗产地PaysDogon在旅游影响下的社会文化变迁为例探讨了旅游对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影响:Halewood[12](2001)以“维京遗产”旅游为例研究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的持续升温,国内学者也开始侧重研究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与文化旅游策划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遗产地旅游生命周期、形象策略、空间整合和市场营销的研究。而目前作为我国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古村落(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古村落(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涉及文化旅游策划部分主要有:(1)古村落(古镇)旅游产品设计研究。冯淑华[13](2002)通过对旅游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揭示了古村落旅游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原则。吴文智[14](2003)则系统阐述了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方法和途径。(2)古村落(古镇)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二、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文化旅游策划的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江南水乡古镇是江南地区古村落的典范和代表,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自9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涉及文化旅游策划部分主要包括:(1)多数学者侧重于从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现状分析入手,研究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李丽雅[15]12003;孙明泉,2001;王莉[16],2003;雄侠仙[17],2002;江五七[18],2003:阳建强[19],2001)(2)有学者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视角,探讨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竞争合作模式。(陶伟[20],2002)(3)有学者通过对旅游地意象空间进行的分析,提出了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规划与开发建议。(蒋志杰,(4)有学者通过具体分析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研究了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规划。(阮仪三,1996[22],1998[23],2001[24];陆志钢[25],2001
三、西塘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古镇文化旅游策划开发现状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经过十余年发展,以江南六大古镇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是华东区域旅游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江南水乡风貌为背景的文化旅游与本区域城市旅游相得益彰。如2001年“五一黄金周”周庄旅游接待人数仅次于北京八达岭长城和故宫,名列全国第三。
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发展综述
摘要:以第四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对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近二十年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基于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建构了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口述史、乡土建筑口述史和口述史方法应用的论述框架,并简述其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对口述史在两种不同倾向建筑史研究中的发展情况、各自的特点及整体方法应用上的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后续该方法在建筑学中的研究提供思路启发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口述史;综述;方法应用
中国建筑历史研究视野,由改革开放后的“二元•比拼”,走向近十余年“交叉•发见”的内省,进而从内需出发对建筑历史与理论进行思考重构,构成了近期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学术前沿[1]。2018年是中国当代学人从口述史视角重构城市史、建筑史、园林史的重要时间节点——第一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坊”在沈阳建筑大学召开。至2021年已是第四届,众多学者借助这一交流平台“把握学术‘要津’,进而不断开辟新的工作‘大场’”①。第四届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暨圆桌会议上,学者们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口述者记忆的可靠性与真实性;群体访谈所展现出的更好的约束机制;访谈前及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现代口述史自1948年创立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开始,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已应用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在建筑学领域,虽然国内近年来口述史研究硕果累累,但缺少系统的综述将丰富的研究成果梳理清晰。以第四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笔者梳理了21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口述史的论文研究情况和发展脉络,以期为后续建筑口述史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启发和参考依据。
1建筑口述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框架
在知网、万方和维普围绕“建筑口述史”中拆分的多种关键词组合为语法限定进行论文(2000年1月—2021年10月发表)检索,共检索出285篇研究论文,整合筛选后共提取出与主题紧密相关的110篇文献。结合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四辑(2018—2021年出版)中的103篇论文,通过文献内容分析,将研究方向总体分为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口述史、乡土建筑口述史和口述史方法应用三类。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史关注中心层面的近现代史研究,包含建筑教育史、建筑师历史及建筑项目或机构历史;乡土建筑史中的研究对象为符合带有“本土建筑”“民间建筑”“自发建筑”等描述性特征的建筑②,藉命名为此方向,其下细分为地方建筑史料挖掘、遗产保护与村落保护、营造技艺与保护传承,以及社区营造。口述史方法应用包含理论探索和应用实践两方面。综述层面聚焦于其方法应用的研究(图1)。
2建筑口述史发展情况综述
2.1研究情况及发展趋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利用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而保存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技艺的见证,同时,历史街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空间和载体,对历史街区加以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街区内涵进行阐述,结合我国当前历史街区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保护和再利用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保护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受到历史街区认知和城市建设规划等因素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保护和传承受到很大影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团体或个人具有文化遗产特征的各种社会实践、文艺表演、知识技能等所涉及的制作工具、工艺品以及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包括口头语言、文艺表演、风俗文化、传统实践和手工技能等[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行业期刊的内涵及发展困境
一、行业期刊的内涵及发展困境
我国期刊种类繁多,竞争激烈。根据2018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的《2017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1]2017年全国共有期刊10130种,其中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达5027种,占据半壁江山。行业期刊是科技期刊中的一个代表性刊群,因其报道行业动态、宣传行业政策、研究行业发展、推广行业企业、科技和产品的属性,具有以行业或系统为核心、以行业或系统范围为边界、以行业或系统内容为报道对象、以行业或系统渠道为销售依托的特点。[2]正因对行业发展和系统领域发展状态有很强的依赖性,相较于依靠发行量生存的期刊,行业期刊更注重自身的影响力。而地方行业期刊比起国家级期刊来说,往往规模更小,在我国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以及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在信息技术发展和新媒体的冲击下,因其地域局限性、内容专业性、受众特定性和广告发行经营渠道狭窄等,影响力扩张受到制约,面临着愈发严峻的发展困境。[3]《广西城镇建设》杂志是由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主办的省级期刊,在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区域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影响,为推动广西住房城乡行业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以《广西城镇建设》的品牌建设实践为例,探讨在传统纸媒日渐式微的形势下地方行业期刊的破局之路。
二、找准定位是关键
《广西城镇建设》作为广西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第一本,同时也是唯一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自2003年创刊以来,长期坚持“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的定位,是全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的主要宣传阵地。发展的前十年,杂志内容主要分三大板块:一是工作动态类,以本行业工作动态为主要内容,包括各类会议的召开、政策的等;二是论文类,以行业专业技术论文为主;三是信息类,主要转载国内外行业信息。这导致杂志整体风格模糊,文本质量低,呈现出严重的“内刊化”特点,没有真正起到行业舆论引导作用。2011年,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拉开帷幕,《广西城镇建设》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广西首批转企改制的杂志社,期刊定位逐渐从单纯履行宣传引导和行业指导功能,发展到为必须为市场经营和市场服务。市场主体要求期刊必须改变自身的定位及内容风格,适应市场需求,否则将步履维艰。地方行业期刊的生存发展倚靠的就是自己在系统、行业内部的影响力,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牢牢占据在本行业领域内传播媒体的主流地位。《广西城镇建设》最大的优势也就是政府办刊背景所带来的丰富的系统资源,这一“直系血缘”关系赋予内容与生俱来的权威性,是打造品牌和扩大营销面的立足之本。我们一定要把住“内容为王”的阵地,充分整合和展示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的行业热点问题,把栏目做深、做透,形成品牌,不断提供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内容产品。
三、“内容为王”是根本
尤其是在新媒体发展形势下,自媒体传播效应日益凸显,“人人都是信息者”,行业期刊要想在重围中脱颖而出,取得话语权,一定要把握住“内容为王”这条铁律,因为制胜武器只能是优质的传播内容。可以说,提升行业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施品牌战略是必由之路。《广西城镇建设》在内容上彻底摈弃了以往古板的“内刊”式办刊风格,在制定选题计划时首要考虑的是读者需求,根据“读者是否感兴趣、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确定主题。大致可将文章刊载标准确定为满足信息需求、满足知识需求、兴趣类或习惯性的阅读需求这三类,整合形成“专题”“论道”“设计观”“历史•记忆”“影像志”“动态资讯”六大内容板块,栏目定位明确,内容的专业导向功能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做到了“有质量”“有思想”。
(一)信息需求类栏目
中学美术教育课程探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该文研究如何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提炼民间文化精髓,并探讨在民间文化视角下如何构建中学美术教学体系。该文旨在借助荣昌丰富的民间美育资源,构建一套较为成熟的传统文化与美术课程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基于乡土美术资源的民间文化传承与教育的精品课程,有利于开展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间美育资源;核心素养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信息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一些优秀民间文化需要进一步发展和传承。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优秀民间文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学校高度重视“非遗”教育,促进“非遗”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探索新形势下“非遗”教育新的方法、途径和规律,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非遗”校园传承教育活动,提高“非遗”校园传承的水平和质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荣昌历史悠久,素有“海棠香国”和“渝西明珠”之美誉。在荣昌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勤劳智慧的荣昌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也形成了璀璨的文化。荣昌有着丰富的民间美育资源。如:荣昌夏布享誉内外,扬雄曾在《蜀都赋》中赞叹“筒中黄润(夏布),一端数金”,如今远销东南亚各国;荣昌陶瓷历史悠久,其中安陶素有“泥精”之美称,在陶瓷行业中独具特色,其产品以“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而享誉中外;荣昌折扇经历代艺人刻苦钻研、精工创制,逐步发展成为风格独特的民间工艺品,“其精雅宜士人,其华灿宜艳女”,深受人民喜爱;荣昌桥、荣昌猪、荣昌海棠花等都是荣昌地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此外,还有路孔古镇、河包白塔、清升罗汉寺牌坊等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建筑,为民间文化视角下的中学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荣昌具有丰富的民间美育资源,为我们探索中学美术课程新路线提供了文化基础。因此,在现行美术教材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探究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学美术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弘扬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中学美术教育实践研究
1.了解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当今时代快速发展,一方面,学生的学习途径发生巨大变化,书籍、报刊、电视等途径已逐渐被网络所取代,各类网络信息冲击着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国家呼吁学生的审美方向回归传统,强调立足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继承传统的文化符号元素。回归生活,不拘泥于传统课堂形式的乡土美术实践,不失为一种改变学生学习途径的有效探索。首先,师生要“走出去”。教师要走出课堂,到民间学习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消化,逐渐完善美术课程教学模式。学生走出课堂,深入自己熟悉的家乡,进行实地体验和田野调查。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荣昌安富陶艺小镇考察、调研,参观荣昌陶艺博物馆,了解地方陶器发展史;参观夏兴古窑遗址;还可以走进镇上的陶艺手工作坊,感受能工巧匠的精思妙想,亲身体验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将实践活动与课堂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都有了很大改善,对事物的认知更加深刻。其次,学校要虚心地“请进来”。荣昌有一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如荣昌折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陈子福、荣昌陶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梁先才、荣昌区陶艺实践基地的陶瓷艺术家赵宁宁老师等。邀请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开设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讲座,同时邀请他们举办展览、现场演示等各种活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能够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让师生在享受乡土文化盛宴的同时增进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业态创新视域下茶文化旅游研究
摘要:旅游业态创新是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多元化、个性化需要,是旅游业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实现我国旅游业升级的必然趋势。本文拟从旅游业态研究梳理和四川茶文化旅游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旅游业态创新思路,从而探究了四川茶文化旅游业态创新策略。
关键词:旅游业态;茶文化;茶文化旅游
1旅游业态的前世今生
源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流通领域中的“业态”一词,是流通企业经营特点和经营方式表现在市场上的形态。通常情况划分流通业态,尤其是零售业态的标准有四:(1)商品的品种和结构;(2)规模与区位;(3)经营形式和售货方式;(4)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1]。可见业态是行业产生的基础和条件,行业的形成是以业态发展为前提的。行业的竞争在于业态,业态变化成为行业竞争的工具。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就是业态竞争力。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必将成为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也必将催生新兴业态,旅游业态研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杨懿在《旅游业态演变综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结合邹再进(2007)对旅游业态概念的定义,指出旅游业态是对旅游产品形态、旅游业经营方式和旅游组织形式的一种综合性描述,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2]。旅游新业态产生的动力机制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二是旅游需求的不断发展;三是专业化分工的逐步深入。四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五是政府层面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创新和行业协会的有力推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人们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旅游业态的不断创新。旅游已从单一的旅游观光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增长;从“走马观花”到“参与体验”的休闲需求的扩大。为满足旅游需求的变化,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和嫁接,催生出各种新业态。旅游业态创新是旅游业面对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以及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
2四川茶文化旅游现状
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四川是我国人工种植茶树、饮用茶叶最早的地区。从蒙顶山的茶圣山文化,到青城山、峨眉山的禅茶文化,再到成都的茶馆文化,四川茶文化已享誉海内外[4]。目前四川茶文化旅游却停留在传统项目上,旅游产品和内容较为单一,旅游节庆缺乏创意,茶文化特色和内涵无法有效地表现出来,忽视茶文化深度挖掘和开发,加之整个过程时间较短、互动参与性较差,激发不起游客的兴趣,跟国内其它地区的茶文化旅游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制约了四川茶文化旅游发展[5]。因此进行茶文化旅游业态创新对于四川茶文化旅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思路,是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推动四川茶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
3四川茶文化旅游业态创新的策略
水文化研究与建设发展
摘要:
水文化研究与水文化建设是近几年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从水文化及相关概念的界定、水和中华文化的关系研究、区域性的水文化研究、民族文化与水文化、水文化的应用问题以及国际水文化研究动态等6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水文化;水文化建设;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文化研究逐渐开始被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所关注,在该领域内开展不同类型的研究和探讨,并举办了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座谈等活动。不仅学术界对水文化的研究在深入,政府部门对水文化的认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开展了很多方面的研究。例如,2009年全国第一届水文化论坛在济南举行,水利部部长陈雷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水文化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并指出水文化体系不仅包括精神文化,还有物质文化,更有制度文化,必须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水文化体系。随后,我国开始不断强化水文化建设,在2011年出台了《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为未来10年内如何加强水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建设路径。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水文化建设开始从理论走向实际,开启了水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一、水文化研究的角度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文献里,以“摘要”中的“水文化”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可见自1999年至2014年水文化研究热度有上升趋势;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外文文献里进行检索,与“水文化”直接对应的比较少,大多是从社会科学、水管理、水利史研究等角度进行阐释。通过对国内、国际水文化研究论文的梳理,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水文化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等理论构架的研究、关于水和中华文化的关系研究、区域性的水文化研究、民族文化与水文化、水文化的应用问题等方面。
传统海洋商贸聚落建筑学论文
1基于文献检索的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考察
2013年,浙大王竹教授学术团队发表《建筑学视角下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解析》及《国内建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聚落研究综述》等文章(下统称浙文),对国内近三十年来传统聚落主要研究内容与现状进行述评,是目前学界关于此方向最新的专题研究,本文将以这些文献作为分析展开的相关参照。
1.1传统海洋聚落研究整体考察
浙文以“聚落”为题,对1979年至2012年11月1日时段内CNKI资料源进行文献检索与分类统计,本文遵循与之相似的检索路径,将检索时段延长至2014年6月1日,并将检索结果与浙文进行比对,两次检索数据的差异表明传统聚落价值及其对现代环境建设的启发意义仍是学界关注的重要命题。上述整体呈现的研究热度与深度不足以反应聚落因地域及类型不同而存在的个体研究差异,因此,海洋聚落考察需在明晰其类型本质基础上做专题性分析。海洋聚落是人海互动关系下“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特定的生活方式,并且有共同成员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它的形成源自两种动力:一是以取得海洋生物资源为目的,二是依赖海上交通以获得地区间商品交换为目的,海洋商贸聚落形成即源自后者。由上述界定可知,“海洋”是此类聚落发生发展的核心介质,相应成为其最具价值的限定语,因此,本文首先选取“海洋聚落”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进而将“海洋”、“沿海”、“濒海”等词语与“聚落”并置组合补充检索,各次检索均将范围由“题名”扩展至“主题”,希望通过不同路径的海量查阅,实现对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的整体把握。此外,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聚落逐渐取代民居成为学界研究主流,考量主题转换造成的研究滞后,本文以“民居”取代“聚落”重复上述步骤,并对“港市”、“港城”等相近主题作检索补充,以保证考察结果的客观有效。合并多次查阅所得,剔除重复文献并进行分类统计,本文大致梳理出目前建筑学视野下传统海洋聚落研究三个主要方向:聚落个案 研究,如以蒲壮所城、港里古村、台湾“鼻头”等为个案,探讨特定海洋文化制度下聚落生成、发展及变迁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聚落形态特征(罗一南,2011;萧百兴,2012;张钰,2010);聚落类型研究,基于海洋文化发展与构成视角,探讨宋代港市、胶东沿海聚落、明代海防军事聚落发生机制、演变脉络、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谭立峰,2012;金月梅,2009;李政等,2005;卢山,2005);其他研究,主要以民居单体、公共空间、宗教建筑为考察对象,研究海洋文化视角下营造技术、装饰风格、建筑材料等特征(陈舟跃,2011;林翔等,2010;王治君,2008;姚舒然,2007)。
1.2浙东传统海洋商贸聚落区域考察
浙江是海洋大省,近海则言商,历史上浙东因地处东海中心、内河航运良好、社会经济发达等优势成为中国海洋贸易发轫最早的地区之一,至明清仍久禁不绝。贸易发展推动聚落生成,浙东相应形成以宁波为中心,北有乍浦、澉浦,东有舟山,南有象山、石浦、温州、台州的商贸聚落群以及散布其周数目繁多的卫星港镇,“宁波三江地区濒海聚落和城市出现较早,而且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其中,港城的发展历史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在上述整体检索结果中加入“浙江”、“浙东”等限定语进行考察,依研究对象梳理出浙江省域传统海洋聚落研究方向:海防建筑,主要考察海防建筑整体及明代卫所个案现状与保存策略(赵欣,2008);营造技艺,主要考察浙东民居在海洋环境影响下的营建技术、营建习俗及形态特征(梁文会等,2009;王海松等,2012);特定类型,主要考察浙东石拱廊桥、宁海石窗等(高明赞等,2011;华炜,2004)。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浙东典型港城(镇)进行个案检索,明晰其各自在研究角度与热度上的现状,结果如下:乍浦、澉浦迄今仍缺乏建筑学层面关注;石浦倾向聚落保护与灯塔研究(杨溪等,2012,杨晓龙等,2012);温州以楠溪江乡土聚落为研究侧重;台州虽然研究成果较多(郑琦,2009;杨如茵,2010),但多数缺乏海洋意识,研究角度与一般聚落无异。
1.3宁波传统聚落个案研究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