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国学启蒙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幼儿国学启蒙教育策略探析
摘 要:国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需要传播和继承的文化瑰宝。我们应通过科学选择国学启蒙读本,开发多样化的国学启蒙教育形式及重视对幼儿教师国学素质的培养等方式开展幼儿国学启蒙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为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价值观念、塑造道德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国学;启蒙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启蒙”是指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认识周边事物,即让幼儿在入学前学习基本的知识,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为其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颜之推就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他认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长辈应利用这个最好的教育时机,及早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且是越早越好。
一、科学选择国学启蒙读本
(一)选择言简意赅的国学启蒙读本大多数国学读本
内容篇幅很长,不适合幼儿阅读。教师应为幼儿选择内容简单、意义深刻的,与幼儿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国学启蒙读物。定制版的国学启蒙读本具有文字少、内容精、幼儿参与性强、阅读趣味强等特点。
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探讨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历代先贤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积累的积淀。现在很多幼儿园开展了国学启蒙教育,但由于教学理念和教学环境不同,教学效果也不相同。如何在幼儿园传承经典文化,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成为幼儿教师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幼儿园完善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需要幼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将国学启蒙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幼儿今后的国学启蒙教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教学环境;教学理念
学生学习的基础时期,很多人都认为是小学时期,其实幼儿时期才是。幼儿时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不能一带而过,家长应该重视幼儿的学习。国学作为每一个人的基本学习内容,应该从幼儿抓起。学好国学启蒙,能不断提升对幼儿的语言学习以及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发展国学从幼儿做起,这就要求幼儿园应重视国学启蒙教育,将国学带入幼儿课堂,让幼儿爱上国学,让幼儿以主体人的身份投入到国学启蒙教育中。
一、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现代教育文化背景下,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尽管国学启蒙教育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但还是会有一部分幼儿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仍旧不按照国学启蒙教育的思想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得幼儿无法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不能激发幼儿对知识的渴望,这样既对幼儿不利,同样也无法真正地将国学启蒙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教育中。
(二)幼儿园的教学环境
农村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现状探讨
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国学价值的认识越来越深刻,重建国学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将国学内容引入幼儿园教育已成为幼儿园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幼儿园进行国学启蒙教育,不仅能启迪幼儿智慧,还能培养幼儿孝敬长辈、团结友爱、礼貌待人等良好道德品质;同时,在幼儿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的民族责任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以百色市多所农村幼儿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这些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一、百色市农村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的问题
(一)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历史普遍较短
调查结果显示,百色市农村幼儿园在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历史方面,有50%的幼儿园开展不足一年。由此可见,一半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的历史较短,其发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的设施、环境以及教学等尚未完善。
(二)教师国学素养普遍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53%的幼儿教师对国学启蒙教育方面的知识了解程度为一般,可见,百色市农村幼儿教师的国学素养普遍较低。如果幼儿教师没有足够的国学知识储备,那么教师在向幼儿传授国学知识时,就有可能向学生传授片面的甚至错误的国学知识,这既会误导幼儿对国学的认知,也达不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作用。
(三)教学形式死板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职业启蒙教育探索
摘要:职业启蒙教育是连接教育与职业的一座桥梁,是开展职业教育的根基,是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就业的关键。因而培智学校应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其提供包括职业意识、职业认知和职业技能这三个维度的职业启蒙教育,并在职业体验活动、学科渗透教育和个别化教育的共同作用下推动职业启蒙教育的有效实施,为智障学生后续的职业教育和离校后的就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职业启蒙教育
我国目前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在义务教育后开设职高班,而此前智障学生很少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的内容。这也就意味着智障学生只有三年时间参与这个将会影响其一生的职业教育,这无形增加了智障学生的就业压力。此外,相比普通人士,智障人士因存在纪律意识弱、心理素质脆弱、交际能力缺乏、就业知识和技能不足等问题,导致其就业维持率也很低。[1]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智障学生没有接受到充足的职业教育,而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早在1971年就提出学校应当从低年级开始,在各个学年采取不同的形式,设置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活进行预备教育的课程。[2]2017年,国务院在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所以,为了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就业,培智学校应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一方面,通过长期的职业启蒙教育,可以让智障学生逐渐认识到职业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能促进其更加努力的学习基础知识,还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品质,帮助其建立完善的人格。另一方面,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智障学生的职场优势,为其后续的职业教育和离校后的就业生活做好准备。
一、职业启蒙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职业启蒙教育是一个本土化概念,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定义,而国外与之类似的概念是职业生涯教育,如,美国著名生涯理论研究者舒伯认为,不同阶段职业生涯的内容和重点有所区别,成长期(0-14岁)对学生进行的就是职业启蒙教育,其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使之具备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逐步意识到工作的意义。[3]我国学者薄刘晓和黄卓君认为职业启蒙教育是一种以培养青少年儿童职业思维能力为目标,以识别职业特征、判断职业类型、习得职业技能、树立职业道德、规划职业道路为基本内容的智力改造。[4]杜启明认为职业启蒙教育是帮助小学生进行职业了解、自我认知和个性培养的一种多元教育。[5]从中可以看出,职业启蒙教育并不是指向某一特定的职业,而是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意识、职业认知和职业技能的教育活动,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体系。
(一)职业意识的培养。智障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是职业启蒙教育的起点,其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个体对职业的意识这两个部分。一是个体对自身的意识,是指个体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并能进行自我行为的调控。智障学生通常存在自我意识不足的现象,如不了解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不能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智障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而要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二是个体对职业的意识,是指个体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并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很多智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懒散、不上进的现象,而面对充满着竞争和挑战的社会环境,教育者需要引导智障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劳动观念,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并结合社会环境和自身特点形成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培养的具体内容见表1。
(二)职业认知的培养。职业认知是一个人从事具体工作的基础,也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渠道。[6]所以,智障学生职业认知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启蒙教育的关键,其包括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具体认知这两个部分。一是职业基础知识,即职业领域所需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智障学生认知、思维、记忆等能力均存在滞后现象,因而职业基础知识的培养主要从语言理解与表达、识字与书写、数与计算、钱的理解与使用、时间的概念与应用、安全与常识等内容出发,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数学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二是职业具体认知,即对具体职业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职业种类和职业要素。很多智障学生生活经历缺乏,不认识、不熟悉生活中的职业,甚至连父母的职业也不知道,而正确区分各个职业并了解其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是帮助智障学生融入日常生活的前提。职业认知培养的具体内容见表2。
学生幼儿园区域环境下学前教育论文
一、培养学生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能力的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幼儿启蒙教育的开展
只有在启蒙阶段开始不断传承中华文化,才能够让孩子从小树立民族认同感,避免文化断层危机的出现。而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则要求学习者在区域环境中,在幼师的教育和引导下获得应取得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过教师对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不断营造多元素的教育环境,能够让孩子在合适的启蒙教育环境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二)有利于启蒙教育多种授课形式的建立
“人的大脑对于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属性反应则为感觉。”而知觉则是感觉器官产生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其中,视觉、听觉、触摸等感觉和知觉都是人们对日常事物所应有的反应。因此,通过幼师对于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让授课形式根据实际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总体情况相结合,采取有效多元的授课方式,则会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吸收教育理论知识和各项专业技巧,使幼儿园的环境更有生机,使幼儿的启蒙教育生活也更有活力,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进程
有关研究表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社会化的起步阶段,需要通过一定的环境和引导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状态,要在区域环境中与相仿年龄的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学习,激发自身的学习挖掘潜能,以学习理解、关心、认识他人和自我的目的,摆脱自我中心和自我局域,在集体中获得自我价值和地位,为自身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打下基础。
谈地域文化启蒙教育的幼儿STEAM教育活动
摘要: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作为我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目的是通过挖掘和利用真实生活中的地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增进幼儿对家乡地域文化的认同,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在培养幼儿“文化理解与传承”这一核心素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关注文化传承的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等其他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幼儿形成“适应个人终身成长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基于此,我园尝试将STEAM理念融入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以期在实践中探寻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STEAM教育融入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思路
1.从课程价值取向和定位看,STEAM教育的本质取向是理工科综合教育,其特征是跨学科的整合性和实践性。培养目标的指向是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和21世纪所必备的核心素养。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以“文化理解与传承”为核心,以《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强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倡导课程的整合性和体验性。两者相同之处在于具有整合性、实践性,都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不同的是,STEAM教育强调的跨学科整合主要是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为基础,即便有艺术的渗透,仍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注重幼儿科技、理工素养的培养。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内容的整合涉及幼儿园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各个方面,侧重于人文、社会、艺术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两者在价值取向、培养目标上存在一致性和相通性,在功能定位上具有互补性。2.从课程资源开发和内容看,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课程资源分为历史与文化、自然与环境、艺术与民俗、社会与生活,涉及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工程设计、数学、艺术等多个方面,为开展STEAM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可行的课程资源和内容载体。如在主题活动“小小民间艺术家”中有许多手工艺品的制作活动,幼儿不仅需要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还需要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去呈现作品。将STEAM融入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中,不仅能提高幼儿设计制作以及运用工具和技术的能力,也能帮助幼儿感受科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幼儿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文化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二、基于陕西地域文化启蒙的幼儿STEAM教育活动目标定位
幼儿园的STEAM教育属于启蒙阶段,主要是为后续的STEAM学习积累经验,为将来构建系统的STEAM学科知识体系奠定基础。因此,幼儿阶段的STEAM教育不硬性要求幼儿掌握、记忆抽象复杂的学科概念和原理,而是以提升幼儿STEAM综合素养为核心,将幼儿园综合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进行统整,在生活或游戏的问题情境中,让幼儿运用材料和工具亲历科学探究、工程设计、制作的全过程。基于此,我们将活动目标确定为:以文化理解与传承为目标,以提高幼儿STEAM综合素养为核心,以优秀地域文化主题活动为载体,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体验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的过程和方法,感知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幼儿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全面综合发展。在制订具体目标时,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出发,确保活动目标的系统性。第一个维度是在遵循STEAM教育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STEAM学科的知识目标,以《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引领,确保活动目标的设定有助于幼儿STEAM学科核心概念的获得和实践经验的形成;第二个维度是对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保STEAM综合素养目标的落实;第三个维度是以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目标为基础,突出文化理解、文化认同与文化践行的教育目标,体现地域文化启蒙教育在STEAM教育中的价值。
三、基于陕西地域文化启蒙的幼儿STEAM教育活动的内容组织
STEAM教育活动多以主题或项目来组织内容。一方面,主题可以更好地实现跨学科融合,有利于引发幼儿主动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真实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更好地链接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对某一问题或核心经验展开持续的探究,让幼儿完整经历发现问题、设计思考、确定方案、解决问题、展示分享的工程设计活动全过程,促进幼儿逐步具有工程意识和设计思维。在小班和中班前期,幼儿积累的知识经验以及计划、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的技能都还不足以开展专门的STEAM活动,因此我们采用融入STEAM理念的探究式主题活动来开展,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鼓励探究行为,丰富地域文化和STEAM相关领域经验为主要目标任务。例如,在实施小班主题活动“小嘴咥西安”时,教师运用STEAM理念开展“我与水果有个约会”亲子采摘活动。采摘前,教师先让幼儿猜“苹果、石榴、柿子生长在哪里?怎样把水果摘下来?需要哪些工具?”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记录任务。接着,幼儿探索采摘水果的方法,尝试使用剪刀、梯子、篮子等各种工具来解决摘水果的问题。最后,比一比谁摘得水果又快又多,评一评谁的方法最好。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知水果的生长环境和特征,运用了提问、讨论、设计解决方案、分享交流等STEAM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STEAM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在中班后期和大班,我们提出各种具有真实情境的问题,鼓励幼儿探寻各种解决方案,并运用工程思维和方法去设计、搭建模型,从而发展幼儿的STEAM综合素养。例如,教师以“2021年迎新年皮影小剧场”为背景开展“有趣的华县皮影”项目活动。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了光与影、皮影制作、舞台与幕布设计、皮影表演四个项目任务。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幼儿不断整合知识经验,最终完成了“新年皮影小剧场”的任务,活动内容既符合STEAM教育的核心特征,又兼具文化传承功能。
音乐图书出版在幼儿启蒙教育的应用
【摘要】音乐教育对培养幼儿的思维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好的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思维水平。高质量的音乐图书可以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在启蒙期的脑部发育。文章探讨音乐图书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幼儿音乐图书策划与出版的创新路径,探究音乐出版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图书;出版;幼儿;启蒙教育
一、音乐图书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作用
19世纪中叶,在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提出“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后,幼儿音乐启蒙教育逐渐被大众所重视,各种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根据多项研究成果显示,在音乐中成长的孩子能够敏锐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具有丰富的情感,且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有利于其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形成良好品行、审美能力和感情特性。幼儿对音乐的鉴赏力深藏在基因中,一旦激活后,将呈现巨大潜力,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幼儿的大脑得到了发育,从宏观层面上,其鉴赏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音乐是为了提升孩子的情商、听力、自控力、创造力和整合力。若父母没有合适的教学工具,就无法建立起科学的音乐培养方案,由此看来,音乐出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音乐图书出版帮助父母与教师搭建科学的学习体系
音乐培养的难点在于培养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很多家长把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学习一门乐器,但学习乐器只是一种方式,并不是音乐启蒙的最终目的。音乐启蒙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培养其音乐兴趣,激发其多种潜能。当前,市场上音乐图书大多吸取了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所选择的曲目均为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经典作品,同时配合多种形式的出版,在儿童理解的范围内将专业知识阐释清楚,既激发了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又遵循了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此,家长在给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时,若能通过相关的音乐教育图书进行引导,可以正确、科学地帮助幼儿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
2.音乐图书出版帮助幼儿有针对性地学习
地域文化启蒙教育的幼儿STEAM教育初探
摘要: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作为我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目的是通过挖掘和利用真实生活中的地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增进幼儿对家乡地域文化的认同,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在培养幼儿“文化理解与传承”这一核心素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关注文化传承的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等其他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幼儿形成“适应个人终身成长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基于此,我园尝试将STEAM理念融入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以期在实践中探寻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STEAM教育融入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思路
1.从课程价值取向和定位看,STEAM教育的本质取向是理工科综合教育,其特征是跨学科的整合性和实践性。培养目标的指向是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和21世纪所必备的核心素养。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以“文化理解与传承”为核心,以《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强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倡导课程的整合性和体验性。两者相同之处在于具有整合性、实践性,都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不同的是,STEAM教育强调的跨学科整合主要是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为基础,即便有艺术的渗透,仍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注重幼儿科技、理工素养的培养。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内容的整合涉及幼儿园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各个方面,侧重于人文、社会、艺术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两者在价值取向、培养目标上存在一致性和相通性,在功能定位上具有互补性。
2.从课程资源开发和内容看,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课程资源分为历史与文化、自然与环境、艺术与民俗、社会与生活,涉及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工程设计、数学、艺术等多个方面,为开展STEAM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可行的课程资源和内容载体。如在主题活动“小小民间艺术家”中有许多手工艺品的制作活动,幼儿不仅需要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还需要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去呈现作品。将STEAM融入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中,不仅能提高幼儿设计制作以及运用工具和技术的能力,也能帮助幼儿感受科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幼儿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文化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二、基于陕西地域文化启蒙的幼儿STEAM教育活动目标定位
幼儿园的STEAM教育属于启蒙阶段,主要是为后续的STEAM学习积累经验,为将来构建系统的STEAM学科知识体系奠定基础。因此,幼儿阶段的STEAM教育不硬性要求幼儿掌握、记忆抽象复杂的学科概念和原理,而是以提升幼儿STEAM综合素养为核心,将幼儿园综合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进行统整,在生活或游戏的问题情境中,让幼儿运用材料和工具亲历科学探究、工程设计、制作的全过程。基于此,我们将活动目标确定为:以文化理解与传承为目标,以提高幼儿STEAM综合素养为核心,以优秀地域文化主题活动为载体,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体验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的过程和方法,感知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幼儿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全面综合发展。在制订具体目标时,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出发,确保活动目标的系统性。第一个维度是在遵循STEAM教育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STEAM学科的知识目标,以《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引领,确保活动目标的设定有助于幼儿STEAM学科核心概念的获得和实践经验的形成;第二个维度是对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保STEAM综合素养目标的落实;第三个维度是以陕西地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目标为基础,突出文化理解、文化认同与文化践行的教育目标,体现地域文化启蒙教育在STEAM教育中的价值。
三、基于陕西地域文化启蒙的幼儿STEAM教育活动的内容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