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国外文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引言
期刊论文不仅是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助于研究人员详细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因此一直是业界研究的热点,而如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是人文社科领域科研管理与创新的重点与难点。长期以来,对于人文社科期刊论文的评价以同行评议法和文献计量法为主,存在以发表载体判断成果质量等不足138,如一些高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大都以的期刊及其期刊影响因子(或是否为核心期刊)代替对论文本身的评价,这种评价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不足;又如一些评价是以文章是否为课题或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标准,忽略了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及其经济价值。目前,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开放,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学者间的交流方式更加便捷、灵活、多样。替代计量学(Altme-tircs)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成果评价方式在国外逐步兴起。该方式重视社交网络的计量指标,成为一种面向学术成果的全面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为使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更为合理,加快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研究的国际化步伐,提高我国人文社科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替代计量学及国内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指标,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访谈,设计了国际化背景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2国际化背景下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体系构建
为减少研究者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的主观性、片面性,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评价指标内容,并邀请国内外图书馆专业的20位专家就指标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根据问卷反馈及访谈结果最终确立了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如图所示)。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级:一级指标包含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指标;二级指标包含发文期刊影响力等5个指标;三级指标包含被中外文检索刊物收录等25个指标。
2.1一级指标
2.1.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A1)主要是指发文期刊的影响力以及论文本身的影响力。一般来说,期刊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论文的学术水平,所以对论文评价时,除了评价论文本身的影响力外,本研究仍选取了常用的期刊影响力这一指标。
新闻学电子资源培训思路
本文作者:严丹 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基本模式的构建
按专业方向开展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培训是一种新的培训理念,也是读者培训服务的一次全新尝试与探索,需要在吸收以往各类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和创新,主要是由各专业的学科馆员根据专业需求分别设计符合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培训内容和方案,针对相应专业的读者进行培训,并最后给予效果的评价和进一步改进。而培训设计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也将对培训项目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为此,笔者在参考了一些相关培训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的基本模式。专业需求分析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对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及电子资源的需求情况往往是与其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紧密联系的,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前,图书馆员必须首先对本校所有学科的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了解,在研究学校的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最好能与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沟通,找准专业定位,把握本专业的资源需求状况。总之,明确专业研究方向是开展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的基础,在培训时最好能使读者带着研究课题查找资料,做到有的放矢。
培训内容设计培训内容的设计要结合专业研究方向的特点来展开。一方面需要对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源进行精选和推介,重点介绍与专业有关的电子资源的相关收录内容及其利用技巧,将图书馆现有的电子资源中与本专业研究方向联系紧密或者相关度高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统一抽取并融入整个培训内容中,此外可着重挑选几个专业性强的数据库进行重点推介,这也是体现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特点的最重要一环。另一方面,为了使读者更深入了解电子资源应如何与自身专业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可以选取几个本专业方向的利用电子资源进行研究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同时穿插一些专业领域的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数据库操作技巧和统计功能等为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内或跨学科的研究中提供一些启发思考与创新思路,进而深入探讨数据库在学术科研中对于提供文献保障和启发研究思路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培训效果评价在对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进行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需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从前来参加培训讲座的人数以及学生和专业教师的反应等来评价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电子资源使用量的统计数据来观察和评价。
上海外国语大学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的开展
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图书馆的读者培训采取了多种形式开展,包括本科生的新生入馆教育、面向全校的文献检索公选课,以及相关数据库专业人员作的电子资源系列培训讲座等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各类电子资源的推广力度和利用效率,面向更高层次和需求的读者进行更有专业针对性的电子资源使用培训,根据以上培训设计思路,“上外”图书馆开展了由学科馆员按专业方向分专题讲解图书馆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系列培训讲座,并陆续推出了语言学、文学、新闻传播、国际关系、经济管理及其他人文社科等方向的专题图书馆资源利用培训。这些讲座主要由图书馆相关专业的资深学科馆员担任主讲,除介绍图书馆文献和服务之外,重点结合各个专业方向开展电子资源数据库的使用培训和现场演示,指导读者更为有效地查找和利用论文写作及学术研究所需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强大的文献保障,培养其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以下结合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的基本模式及“上外”开展的实践,以“上外”新闻传播学专业为例,尝试结合其学科特色和相关资源进行培训方案的设计,探索专业方向电子资源培训的新思路,以期为此类培训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而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培训质量和信息服务水平。新闻传播学专业需求分析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师生而言,其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新闻素材的需求,即各类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材料,这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的中外文报纸和相关网站上;二是对学术文献的需求,包括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文献,这主要可以从图书馆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图书和学位论文中获得。同时,由于电子资源具有比纸质资源内容更丰富、更新更迅速、检索更便捷等诸多优势,因此,新闻传播学专业方向的资源利用培训应当主要从报纸、期刊、图书以及学位论文这四种类型的资源展开介绍。
新闻传播学专业培训设计培训的内容主要根据专业需求和文献类型等展开,一方面对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源进行推介,重点介绍电子资源的相关收录内容和演示其利用技巧;另一方面结合有关研究案例来深入探讨数据库在学术科研中对于提供文献保障和启发研究思路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图书馆相关资源介绍及其利用学科馆员在对专业定位和学科方向有了明确的把握之后,就需要对图书馆现有的相关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梳理,找出与之相关度最高的各类文献,并有重点地将其推介给该专业的学生加以利用。由于图书馆文献种类繁多,笔者主要从资源类型入手加以分类介绍,重点介绍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与新闻传播学联系紧密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及相关功能。报纸。报纸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载体形式,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与其具有极高的相关度。因此,在进行该专业方向的资源利用培训时,报纸这一类型的资源应作为首选的推介对象。就中文报纸而言,培训主要推介了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对于检索和利用国内主流的报纸媒体资源十分方便和全面。就外文报纸而言,则首推Lex-isNexis学术大全,可深入搜索世界范围内的众多报纸内容,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必备数据库之一。另外,Factiva新闻数据库也可一站式访问大量的新闻资讯,时效性强,检索方便。由于这两个数据库的使用技巧性较高,培训时应重点介绍和演示其检索利用的具体操作流程。
中西文论讨论与对话
2011年6月20日,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国际学术会议在四川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主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马克思主义文学与文化理论研究中心协办。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南华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研究所、杂志社近250名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大会在主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的统领下,就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他文艺流派、中国当代文论建构、中西文论比较研究、现代传媒、网络文学与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等论题进行深入讨论与对话,对当前我国文艺理论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 一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他文艺流派的讨论 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依然是当前文艺学研究的重点,参会学者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他文艺流派的关注热度不减。高建平就消费社会和电子媒介冲击下的艺术如何寻找新的意义进行了思考,指出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艺术思想尽管因社会背景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却有着自身的连续性和共同性,应该坚持一种介入的艺术观,使美学回归到批判的立场。金雅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文化建设问题的精神和论断在当代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应该以世界视野发展民族文化,以辩证扬弃的胸怀建设民族文化,高度重视以艺术为代表的民族精神文化的独特属性及其价值。冯宪光指出中国学界的流行观点是只有苏联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才是正宗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因而“西马非马”的问题一直没有充分讨论。他梳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指出西马理论家从资本掌控着现实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现实出发来研究不断演变的文化与文学,坚持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全面异化进行不懈批判,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始终未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线。赵毅衡从符号学出发,提出一般叙述学的几个可能的出发性课题,如虚构性/事实性叙述区分,记录性/演示性/意动性的基本分类,叙述的复合媒介之间的互动方式等,并提出合一叙述者的基本形态,及其各种可能的变形。张永清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形态的建构做出了深入分析。谭好哲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边界、问题与方法,对当代学界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陆建德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文学修养的问题。支宇以实证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的合法性与象征资本做了深入研究。徐行言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了表现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共识与分歧,澄清了学界的一些模糊认识。 二对中国当代文论建构的讨论 西方文论对中国当代文论建构影响深刻。朱立元概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及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实践美学的主要局限,说明了在当代语境中实践存在论美学提出的现实背景及实践论美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朱先生认为中国当代美学走向实践美学只是拓展实践美学、建设和推进当代美学的诸多尝试和努力的一种。美国学者张英进回顾了近年来有关空间、地点的社会理论并思考了全球化对国家、地区与地方等概念的影响,提出面对全球———本土流动的变化多端的风景,重新定位当代文化,探索文化人在不同规模与不同领域内所采用的多种立场与策略。姚文放重新阐释了文化政治的概念,从后阶级政治/阶级政治、微观政治/宏观政治、审美政治/实践政治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探讨,在每一个维度上,“文化政治”概念的内涵都可以在与社会政治概念的相互参照中得到揭示。许明指出在消费至上、GDP主义愈演愈烈的现状下,我们的国民精神正遭受着物欲的消磨和资本的腐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千年文化需要现代化的路径重新开启,西方现代性的东移也要因地制宜,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重新思考、重新表述的新局面。因此,这个时代的仁人志士需要建设一种新的理性立场。这种新的理性精神是一种文化价值,是当代中国应该有的而不是已经有了的一种人文理想。陶东风论述了现代性反思之神学维度和后学维度在余虹那里并不是和谐共处,而是有着张力,进而全面介绍了余虹的为人为学,对余虹进行了悼念与追思。张荣翼从几个方面对文学知识的合法性进行分析,首先辨析文学知识的普适性和历史性,前者是超越地区、民族乃至历史的,具有普遍有效性,后者则表明文学知识产生于一定历史阶段,并且在历史的特定阶段才有意义。其次,文学知识具有超越个人的学科性,同时它需要研究者的个人感受而不是纯粹实验性质的。再次,文学知识的对象是文学,可是在对文学的关注和言说中,贯穿着对于话语权力的争夺。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论者最后在文学知识的效用合法性与体制合法性的关系上进行了总结,前者是文学知识的目标,但往往后者才是文学知识建构的基础。靳大成以刘师培和章太炎为例论述两人既继承了中国学术传统又受到西方现代学术的洗礼,追述了刘师培与章太炎的文学理论研究的历史状态。彭修银论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结构张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哲学基础的支撑张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实践性张力、包容吸纳张力。高楠概括了中西马克思主义的差异,说明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实践论基点。刘方喜从马克思经济哲学的角度研究当代“符号经济”及其中的文艺、文化,以“符号经济”为理论焦点,揭示“符号经济”无度扩张带来的政治后果与生态后果。阎嘉认为在今天文学思想和理论极为混乱的语境之中,急需强调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和体制性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中国当代文论的母体,在全球化的今天理应继续关注和进行深入探讨。李天道认为中国古代美学的意境说注重言说的心灵性、游移性、模糊性和点悟性,倾向于意境营构的诗意性和开放性,以意境构筑的姿态强调意境构筑的张力和弹性,追求意在言外。吴兴明指出在上古时期“兴”主要是一种以《诗》进言的活动,其后的种种变迁系由此活动演化而来,因此,把“兴”作为一个言语行为的类型来分析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单正平认为现在的文艺学需要抛弃三个东西:体系意识,真理信仰,权威幻觉。他认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应在五个大的领域进行:其一,中国新文学开始于梁启超提倡的新民说与小说界革命。其二,新小说来自西方,翻译西方小说实际是中国新小说的开端,因此,中外文化或中西文明的翻译交流成为一个极为重大的问题。其三,与翻译密切相关,白话文也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重大理论问题,文言与白话之争未能受到文学理论家的重视。其四,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现代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把建构中国历史作为自己的重大使命,现代早期小说家是以史家自命的。其五,文学批评的方法问题。#p#分页标题#e# 三对中西文论比较及跨学科研究的讨论 与会学者就中外文论的交流与共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讨论,曹顺庆教授的论文《中外文论比较新视野》指出了中西文学、诗学比较的学科理论合法性的问题,指出当前学界忽视了中西文论比较的另一重要维度,即:异。曹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美国比较文学学者韦斯坦因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文化不具备可比性。而在当前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无论是注重实证的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还是注重类同性的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二者都是从同出发,法国学派影响研究强调同源性,美国学派平行研究注重类同性。同样,国内学者钱钟书也非常注重“同”,用钱先生的话来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显然,中西文论之间是有共通性的,不同文明之间具有可比性,但仅仅强调同是不够的。曹教授指出,关于当代西方文论与我国文论之间有无可通约性的问题,学界是有不同看法的,到底通约还是不通约?钱钟书先生认为是可以通约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张隆溪写了一本书《道与逻各斯》就是建立在可通约性的基础上的。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不可通约,余虹写的《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说的就是中西方文论不可通约。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于连对钱钟书先生首次提出了批评,他认为钱先生只讲同不讲异,忽略了异是一个重大失误。于连对钱先生的批评有无道理,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我们应当将差异性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可比性内涵当中,惟此,才能为中西比较文学与文论在学科理论的高度建立合法性。我们提出变异学这样一个概念,为中西比较诗学建立学科理论的合法性。 曹顺庆教授谈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外文论研究如何深化,这是一个建设性的问题。其一是研究领域的更新。原来的中西诗学主要是古代的和古代的比,古代文论与当代西方文论做得较少。其二是中外文论影响关系的梳理及当代有关学者的理论的重要突破。其三是中国与世界学术前沿的问题。曹教授讲了以下三点,一从影响研究看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西方文论的建构,指出以往学界很少将目光关注到中外文论有影响关系。如两个大哲学家笛卡尔、莱布尼茨曾指出中国思想对西方的影响,促使了西方多种学术的方方面面的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思想本来就是西方现代思想的摇篮之一,西方文化也是多元化的,跟中国文化是一样的,它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曹教授提出,跟中国文化有影响关系的西方哲学家思想及思潮,将成为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另外,中国古代文论受西方文论的影响,这个方面案例很多。中国古代文论有论、有批、有评,但是批评两个字放到一起是从西方学来的,我们整个从名称到体系都是从西方来的,所以中国文学批评这门学科是建立在西方影响的基础上的。包括从王国维到刘若愚用西方文论来批评中国文论,我们当代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来定义我们的文学,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将西方文论作为一个普适性的东西来应用,但是,这个西方也是一个有影响关系的西方。综上所述,当代西方文论光怪陆离,但其中不乏中国文论与中国文化的因素,探讨这样一个关系,加强对话意识,进一步清理他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加以比较,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收获。中西方的文论要求交流与对话,其中一条就是西方文论中国化。二从平行研究看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对话的意义,曹教授认为不要局限于为比较而比较,为对话而对话,而是通过对话解决世界学术前沿的问题。另外,中国文论还有影响变异,随着影视传媒的发展,图像化存在逐渐取代语言文化艺术,西方学者曾说随着图像化时代的到来,文学即将死亡,这是希利斯•米勒说的,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中国古代文论并不过分地依赖语言文字,道可道,非常道的最有效方法是立象尽意,也就是通过图像来解决语言问题。这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立象,另一个通过语言描绘出来的形象,立象尽意的图像化方法走上了一条诗性化的道路。庄子讲哲学是形象化地讲,中国文论走向图像化的道路。二十四诗品更如此,通过这种比较或许可以发现图像化时代文学起死回生的新路径。诸如此类,皆可以打开我们进行中外文论比较研究的视野,为当代文论的建构与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香港学者丁尔苏的发言《中西符号理论之沟通》指出了符号学理论在中西皆源远流长,但在20世纪之前双方的互动不多,20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中西符号理论之间的对话及互动提供了可能,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的理论就可以借来研究中国文字,而中国学者钱钟书的修辞学理论则可以运用于在西方正在走红的认知科学。这种跨文化的双向阐释与互动正在给中西文论带来新的机遇与启示,对中西当代文论建设起到推动作用。邓军海认为我国学界许多关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或中国美学的探讨是建立在中西对立的理论预设上的,而中西对立的理论框架只是近代历史的特定产物,现在正是对这一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和质疑的时候。黄念然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人文关怀的融通与差异,指出厘清其同与异对于建构当代中国文论有重要意义。 朱志荣指出了邓以蛰所受的西方影响及其将西方影响运用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如邓借鉴克罗齐的直觉表现来解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气韵和性灵等,并在克罗齐历史“复活”论思想的影响下提出“境遇”论思想,激活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其目的在于最终回归中国学术传统,达到中西诗学相互观照。 四对现代传媒、网络文学与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讨论 随着技术对文学领域的渗透及传媒网络的发展,网络小说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台湾学者侯作珍在大会上作了《宅男白日梦,都市恐怖病:论九把刀网络小说中的恋尸癖人格》的报告,指出继痞子蔡之后九把刀创作的恐怖小说再领创作风潮,九把刀小说中出现的暴力病态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破坏性人格。欧阳友权指出网络文学用新的技术逻辑解构传统的价值理念,网络的草根情怀介入“新民间文学”的大众狂欢,以开放的话语权解放了文学生产力,但其所导致的平庸崇拜可能颠覆传统文学的价值、崇高与经典性,这种状况让人喜忧参半。文学如何在网络时代重塑自己新的意义模式,是当代学者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网络文学对价值取向的自逆式消解是今日媒介文化的表征,也是我们认识和调适网络文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单小曦从文艺学的角度对数字文学的生产类型、文本观照、意义生产、审美向度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拓展了文艺学研究的疆域。陈定家指出,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史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文学与媒介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多重互动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媒介绝不只是文学创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作品及传播来说,媒介也不只是作品贮存的载体与流布的通道;对于读者来说,媒介也不仅仅是认识理解文学的门径与渠道。在一定意义上说,媒介作为文学跨时空传播的物质载体,它们既是文学生存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也是文学实现社会价值的主要依托,而且还是艺术理念与审美精神的寄身寓所。媒介在与文学长期相互依存的互动过程中,已日渐深入地由形式因素转化为文学的内容与本质因素。此外,江伟娇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对网络文学进行了探讨,李金来则从生态学的视角对网络文学进行批判,进而使我们充分地认识网络文学的产生、发展与现状及其未来走向。李明洁提出网络写作的发展促使文学的言语行为变异,导致了社会性言语行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异,“网话文”异军突起,网络文学引起的文学转型已经呈现出新的“语言转向”的征兆。#p#分页标题#e# 本次会议立足现实,放眼全球,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既关注世界学术前沿又具极强的本土性和现实性。与会学者就以上重要论题展开充分的交流与对话,从不同角度发表各自的深刻见解,显示了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活力与热情。会议所取得的丰硕学术成果将对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提高路径
引言
高校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传播和交流的主要平台,长期以来对我国教育、科技、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据统计,中国现有科技期刊5000多种,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协系统主办,中国科技期刊已呈现“三分天下”之势,高校学术期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学术期刊中坚力量的高校期刊,近年来发展迅猛,整体质量逐步提高,对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建设,提高国民科技文化水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高校期刊能在国际学术期刊中拥有话语权的则是凤毛麟角,能被国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更是屈指可数,离真正国际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种状况与作为教育大国和科技大国的我国是不匹配的,没有真正反映出目前的科技和教育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呈现出发展与繁荣景象。21世纪以来,网络、计算机等技术的大量使用,革新了高校期刊传播技术,同时也加强了国内高校期刊与国外优秀期刊的联系。我国期刊要想在国际期刊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要前提是提升国内高校期刊的影响力,因此有实力的高校以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作为重要目标并为之努力,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成为与世界接轨的快车道[3]。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20172018年度其共收录的来源期刊中,英文期刊201种,中文期刊1028种。目前,许多有实力的高校已经创办了中、英文双版期刊,在论文的排版格式、表格形式和摘要等方面都模仿国外主流期刊,以期引起国际优秀期刊及作者、读者的关注,增加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检索的成功率。但在求变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英文期刊刊登的论文大部分只是将中文论文翻译过去,并没有真正形成学术交流的互动。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期刊国际化不仅是搭建中国与外国平等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适应国际现代期刊出版业的发展潮流,更是提高自身实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探索提高我国高校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提高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意义
1.1展示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18年1月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5%。科学技术已成为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高校有2000多所,创办期刊有2500多种,但高校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不相符的。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国际上迫切希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而我国也需要更加开放和拥抱世界。然而,我国学者对世界上发生的重大问题发表的见解往往不被国际所关注,更谈不上理解,中国在国际上的一些诉求也难以被认同甚至被曲解。此时,只有通过交流平台和渠道的建立,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沟通,才能让中国和世界彼此了解。2013年,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等多个部门为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打造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学术期刊等高质量水平交流平台”的指示,共同组织和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科技期刊进行了力度很大的专项支持。国家投入技术和资金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介,已经不单纯是传播文化,更是推动经济的更快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求。为了顺应这一需要,较为可行的方式之一就是把中国学者优秀的研究成果,以国外读者能够读懂的文字表达方式传播出去。而高校期刊平台,正是世界了解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担负着一定的重任。因此,提高高校期刊国际影响力,对促进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适应现代期刊出版发展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优秀期刊率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编辑出版中,通过大众媒体、建立网站或者与成熟的平台合作,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出去,让世界各国互相了解,分享科技与经济成果。例如,国际知名出版集团会将所属期刊的内容共享到社交网站上,有些期刊通过开通博客或自媒体将期刊内容发表到博客上,吸引读者,宣传期刊。中国知网创办的“OKMS机构知识管理及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了全媒体、沉淀知识资产的知识仓库,成为集研究、学习、创新、共享于一体的,面向具体问题的多媒体、多模式、多终端的群体实时协同研究、研讨和创作平台,实现了机构内外各种知识资源的一站式发现和获取[5]。当前,高校期刊已逐步认识到信息及数字化技术发展对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正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提升自身实力,追赶优秀,以适应现代期刊出版发展的需求。
航空科技期刊英文质量系统提升方法
航空产业属于研究应用型行业,涵盖航空器制造与维护、飞行技术、空中交通管理、机场建设、适航验证、飞行安全、航空网络安全等学科,涉及大量标准、手册、专利等,研究目的通常为材料、结构、流程、布局的优化以及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提高,具有“应用导向、过程优化、学科交叉、术语繁多、中英互译频率较高”的特点。规范、准确、地道的英文表述有利于航空科技期刊与国际接轨,促进学术互通,而来稿中的格式不规范、术语不准确、表述不清晰、中式英语或翻译腔等英文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航空学术交流[1]。《中国民航大学学报》(以下简称JCAUC)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管、中国民航大学主办的民航科技期刊,栏目设置包括“航空器维护维修”“工程技术”“管理科学”(空中交通管理和机场管理)等,是航空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大多为航空航天类高校、研究所、制造企业的教师、科研人员、工程师、管理人员及硕/博研究生等。刊物来稿反映了当今中国航空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写作水平,而论文的英文质量对该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科技期刊编辑角度出发,对来稿中的典型英文差错归类统计并举例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当前航空领域科研人员的英文表述习惯,更重要的是,从勘误的角度提高论文的英文水准及学术交流的准确性。科技期刊英文审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实术语、优化句式、纠正语法问题、理清论述思路。本文随机选取200篇未经编辑加工的论文原稿(以下简称“原稿”),对其进行英文质量检验[2-5]。结果表明,稿件中出现的英文差错大致分为规范性差错、语法差错、术语差错三大类。JCAUC编辑部从源头着手,为作者提供英文写作规范,将英文质量作为稿件初审和录用的必要条件,使作者认识到英文写作的重要性,帮助作者建立正确的英文写作思路,并为作者提出英文写作的改进意见。通过实施这些举措,本刊作者普遍提高了对英文写作质量的重视程度,格式差错减少了80%;术语差错的出现频率大幅下降,仅3%的稿件出现了术语差错。
一、学术英文写作典型差错
(一)规范性差错
规范性差错主要体现在英文写作规范、英文常识、文献著录格式[6-9],大部分作者对以上要求缺乏系统性认识。通过普及写作规范,减少不必要的差错,可为编辑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内容编校质量。
1.格式差错
格式差错虽然最基本、最细微,但编校耗时费力,影响编辑对内容质量的加工;但同时也是对作者培训见效最快的部分。此类差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小写差错。主要出现在英文标题(文章、图表标题)中。英文标题中小于4个字母的虚词一律小写,但200篇样本中,90%出现了via,for,of等虚词首字母大写的情况。(2)转行不当。主要出现在摘要和参考文献中。单词应在音节结束时转行,差错转行的原因包括:不了解单词转行规则;不懂得如何划分音节。如“stand-ard”在“stand”这里转行,错误划分了音节,应改为“stan-dard”。(3)空格不当。英文要求标点符号前不空格、后空一格,但部分论文通篇与此规则相反。如“acceleration,and”,应改为“acceleration,and”。(4)标点符号差错。在英文摘要和标题中使用了顿号(、)、句号(。)等中文符号[4],应改为单逗号(,)、半角句号(.);另外,英文摘要中的标点符号应统一采用半角符号。(5)数字书写差错。10以下的英文基数词,应采用英文全拼,如数字“8”应写成“eight”,10以上可采用阿拉伯数字;参考文献中常涉及图书的版次,根据国标规定,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加序数词后缀,如“第二版”应为“2nded”。
2.作者信息差错
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阅读服务策略
1引言
长期以来,纸质期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有效方式,以出版周期短、专业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关注。尤其是学术期刊,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高校科研和教学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现状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纸质期刊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涉及两方面,第一,关于中文纸质期刊的研究。这方面论文较多,包括中文纸质期刊的采购、分编、典藏、阅览、装订及过刊的存储。姚翔从成本、效率、保存这三方面分析了电子期刊的局限性,建议图书馆协调好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之间的关系[1]。刘绍荣对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的订购、管理、阅读模式进行调研,认为在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重新定位纸质期刊的功能,改进对纸质期刊的管理方式[2]。第二,关于外文纸质期刊的研究。这方面的论文数量不多,主要涉及外文纸质期刊的利用率问题。黄晓明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纸质外文期刊利用率降低的现实情况出发,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利用率较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能够提高外文期刊利用率的方法[3]。冯彩芬认为高校图书馆外文纸质期刊馆藏应注重调整馆藏结构,并实施馆藏发展协调战略,重新确立期刊增减原则的发展目标[4]。目前,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利用率持续降低,一些高校图书馆虽然也对纸质期刊工作进行了调整,但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还需要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3原因分析
3.1新媒体的冲击
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版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广泛使用,人们不愿再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一本一本的查阅纸质期刊。数字阅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获取信息、传递观点的主要工具,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读者不会再受到距离和空间的限制。随着电子期刊的大量增加,使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期刊结构也发生了变化,ARL成员馆的资格和定级应根据其对联机或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检索质量来决定,而不是由图书馆的采访质量来决定,要重新定位馆藏期刊的发展目标,使图书馆从封闭式的自我建设转变成为网络、区域、全国、全球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5]。
英语语言文学文摘反思
摘要,也称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1]。撰写摘要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学术交流,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同行能以最省时省力的方式了解一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摘要必须简洁、具体、完整,即虽然篇幅短小,却能够涵盖文章的关键内容,使读者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然而,笔者近日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两个网站的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搜索近年来我国关于约翰•福尔斯的研究论文时,惊讶地发现我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中问题很多,符合规范的摘要很少,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 一、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存在的问题(1)摘要篇幅冗长。国际标准ISO214—1976(E)对摘要的篇幅作了具体规定[2]:认为多数论文和专著文摘,其摘要以不超过250字为宜;对于较长的文献如报告或学位论文,其摘要一般应不超过500字。我国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对文摘的篇幅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3]。同时,我国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定》也规定报道性文摘和报道/指示性文摘一般以400字左右为宜;指示性文摘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 从上述几项国际、国家标准可以看出,学位论文文摘以200~400字为宜,一般不应超过500字。 可是在笔者搜索到的2000—2007年我国17所院校的35篇研究约翰•福尔斯的硕士学位论文文摘里,每篇摘要的平均字数高达721字。而字数在200~500之间,基本符合国家规范的有7篇,占总数的20%;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占总数的80%,其中超过1000字的有7篇,占20%。而字数最多的一篇竟达1500多字,篇幅明显过长。 (2)背景信息过多。撰写摘要是为了使他人能够最简单便捷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而不是介绍或者评价一部作品。由于摘要篇幅短小,信息量大,所以文摘中一般不加入背景信息,如确实有必要,也只能简单提及,而且摘要中不能夹杂评论、说明等内容。可是,在笔者搜索到的一些摘要里几乎都存在背景信息过多或者在摘要里夹杂解释、说明和评论的现象。如下面的摘要:约翰•福尔斯是当代英国文坛享有盛名的作家,他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自一九六九年问世以来,在西方广大读者和评论界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小说家仍是上帝,因为他可以创造一切。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再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上帝形象,全知全能,发号施令,而是一个崭新的上帝形象,他们的首要原则是自上而下不是权威。作为现代西方非理性的一种哲学思潮,存在主义对西方现代文学创作影响颇深。本文通过对《法国中尉的女人》一书的剖析,旨在理解约翰•福尔斯所主张的存在主义式自由,进而了解20世纪新的小说创作理论和技巧。 这篇摘要就篇幅而言符合文摘编写规则,然而摘要中占用大量篇幅(划线部分)介绍背景知识:作家,作品引起的反响,作者的创作理念等和论文本身内容毫不相关的信息,当读者终于看到论文要探讨的内容时,摘要又草草收场。事实上,学术论文的读者大多是专家或者具有相关知识的人,作者没必要不厌其详地介绍人尽皆知的信息,而应着力于概括论文的内容和创新点。否则,文章所附的摘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3)语言、内容重复。摘要的重复体现在用词和内容两方面。摘要应该结构缜密、概念准确、行文流畅、朴实无华,不应使用多姿多彩的文学描述手法。而在笔者看到的文摘中,学生往往为了凑字数,行文拖沓,语焉不详,用词重复。例如(注意划线部分):通过对不同层面对话的分析与阐释,本文旨在说明正是由于对话性,小说才成功地重新构建出一个万花筒般的维多利亚时代和社会,而这个重构的维多利亚时代内部充满了张力和多元化因素,所以它更加立体化、动态化和丰富多彩。 内容重复是很多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的又一个特征。笔者在整理这些摘要时发现,大约2/3的摘要存在内容重复的问题。在这种摘要里,作者通常先介绍背景知识,如作品成就、影响等,接着简要阐明写作的目的、方法和结论,然后逐章介绍具体内容,也就是换一种方式重复前文提过的内容。 其实这类摘要如果简化背景知识,去掉章节内容介绍,充实文章研究的要点,往往是很不错的论文摘要。 (4)摘要内容抽象。摘要应该短小精炼,可是过短的摘要不一定是好摘要。摘要作为一种提供信息的短文,其内容有比较严格的规定,通常由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构成,这四部分可以称为摘要的四要素。不过,这四要素在不同种类的摘要里详略程度各不相同,英语语言文学类论文的摘要通常写明目的、方法和结论就可以了,而且“目的”部分要详写。“目的”部分要交代为什么做这项研究,或者文章主要解决的问题。 这部分可以适当提及背景知识,但不宜过多。“方法”部分描述作者的主要工作过程、使用的研究方法,如所用的理论、分析的角度等。“结论”部分点明文章得出的最终结论,如某部作品的主题等。每个要素要尽量具体。 在笔者搜索到的35篇摘要里,每篇都不同程度地涵盖了规范摘要的四要素,但是,大约1/3的摘要存在内容抽象、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再以上文提到的研究约翰•福尔斯的论文摘要为例。 去掉第一段背景知识,第二段相当单薄,过于概括。如果作者能够具体阐述从哪个角度剖析作品和存在主义式自由的内容,以及作者探讨的20世纪新小说的创作理论和技巧包括什么,那么摘要的作用就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措施 (1)加强教学管理,大力宣传《文摘编写规定》,提倡学位论文摘要标准化。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首先必须符合本校的学位论文规范,因此其篇幅、内容与各高校研究生院论文规范有直接关系。为此,笔者对我国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名列前茅的院校及主要外国语学院(共14所)的研究生论文规范加以考察,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各大学基本以我国《文摘编写规定》为蓝本制定各自的文摘规范,包括摘要的内容、文体风格等,但是对文摘的篇幅却见仁见智,各行其是。其中,黑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6所高校的文摘长度符合文摘编写规范,在500字以内(还有的院校以页数确定摘要的篇幅:通常不超过1页,字数大约在500字以内);而有的院校则要求其篇幅在3000字以内,并且中英文对应;还有的院校要求比较特殊,英文摘要不超过350词,中文摘要却要在1500字左右。#p#分页标题#e# 篇幅是摘要的重要特征之一,对摘要篇幅有争议也在情理之中。有学者认为目前的规范有待商榷,建议学位论文摘要依信息量把握在500~2000字。不过笔者认为,简短、具体是摘要的精髓,学位论文摘要通常在文章完成后所作,如果读者希望了解论文的详细内容可以阅读全文。 这一点不同于会议论文摘要,某些会议论文摘要是在文章未完成前所写,篇幅较长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也许这就是Bassey提出会议论文摘要(论文未完成前所写)一般在500~1000字之间的原因吧[4]。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摘要标准的宣传力度不够,九年前除了编辑界有人探讨文摘的规范和标准化问题,其他领域对此几乎无人问津[5],虽然现在的状况有所改变,但还不能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整个学术界应该大力宣传文摘编写规范,教学管理部门应该以此为依据,制定学位论文写作要求,指导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摘要写作,从而促进学术交流。 (2)重视论文摘要的教学与指导,贯彻学术论文摘要标准规范,改进教材。 忽视学位论文摘要的教学与指导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摘要存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摘要在论文中独立成文,而且所占比例很小,摘要质量的好坏和论文质量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往往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甚至一些教师对学位论文摘要的写法和要求也不尽了了,所以更无从谈及指导学生写作。但是摘要写作是学术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术规范的体现。规范的论文摘要,尤其是英文摘要是国际检索的主要依据。所以必须强化论文摘要的写作与教学,在内容、语篇等方面全面贯彻学术论文摘要的标准规范,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笔者也注意到摘要存在的问题和使用的教材有直接关系。目前,很多英语院系在本科及研究生阶段都开设英文写作课或论文写作课,但是多数英语写作教程和英语论文写作教程对摘要的写法和要求未作介绍,或者即使介绍也只是简单介绍,甚至被奉为经典的《英语写作手册》也未提及论文摘要的具体要求,这不能不说是导致学生不会写摘要的重要原因。因此,改进教材也是当务之急。好在一些教材编者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 (3)积极开展论文文摘写作的研究。摘要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并且有望成为一门新的学科[5]。 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明显滞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显然不够,缺乏创新,重复研究过多,远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其中关注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为理、工、农、医等论文的国际检索提供参考的文章较多,研究社会科学类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摘要的文章较少[6]。 因此,科研单位应该鼓励学者从事包括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在内的各种论文摘要的研究,为其提供资助,同时开办灵活多样的论文摘要培训班或讲座,为包括硕士研究生在内的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提供培训。 三、结语 硕士论文摘要写作是重要的学术训练。摘要的优劣虽然不影响学位授予,但是却能够体现出治学是否严谨规范。因此,笔者呼吁各大英语院校、院系能够重视摘要的写作与教学,大力宣传《文摘编写规定》的要求,不断充实教材内容,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尽快解决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不规范的问题。
文学理论教育反思
文艺学或文学理论课程在大学中文系中是重要的理论课,文艺学分支较广,包括文学概论、西方文论以及古代文论等。在多年的理论课教学中,本人发现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学关注与理论严重脱节、教材观念陈旧、内容老化,教材编写者与教学者、文学脱节。这些问题已经积弊成疾,亟待解决,如若不然,则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久而久之,本来就很差的学生的理论水平会越来越差。我看了国外大学文学系文学理论课的教学视频,感觉完全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的教学,无论是国家级的,还是地方级的,在教材的编写上大同小异,讲课内容也大同小异,即使是文学概论精品课也基本逃不出既定的樊篱。而国外的文学理论课,完全就是关于文学的纯理论,比如耶鲁大学文学系的文学理论课就是如此。他们讲起来也不受教材所限,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国内的高校,几乎每个高校都有精品课,文学概论这门课程在各个高校称得上精品课的不在少数。然而,统观教材,讲课模式、方式基本就是大一统的局面,就像当前的电视剧,看得多了基本脉络一致,令人提不起兴趣。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都是这么教,学生都是这么学,最终的所获寥寥无几,文学理论课失去了它的血色,沦为一架干瘪的教学工具。 那么,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突破这张无形的大网,把自己拯救出来,把学生拯救出来呢?还有,我们怎样能够力所能及地、自为地做这些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自己,改良这些令人痛苦的现状?怎样自反地看待这些问题,应最起码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缺口和出站口。 一或许,在所有的问题中,教材才是问题的症结。时下所用的教材,不仅文学观念陈旧,而且意识形态色彩强烈。文学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作为文学姊妹的文学理论却与之相去甚远。这不能不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现实,本来同宗同系的文学理论似乎专意于一项严肃的事务,将文学抛得远远。 文学理论能否简短一些,能否淡化意识形态,或者改变体例,我认为这是我们应该重新考虑的事务。在中国传统文学史上,文学理论都与文学本身没什么两样,比如《文心雕龙》、《诗品》,以及各类诗话词话等,既是文学理论,又是文学作品。 不仅文学理论,文学史在之前也出现过如此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意识形态色彩太浓,淹没了文学本身的文学性,后来谢冕、陈思和等人所编写的文学史就像大雨之后的街道,焕然一新。从1980年代夏至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到1988年之后直至今日的文学史已经卸去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转换成新的面孔。如今文学史已经不是问题,而文学理论却到了相应的时期,它的痼疾一部分和当年的文学史所面临的问题一样。是到了重写文学理论的时候了! 要重写文学理论,首先,要一扫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解放思想,抛去沉重的包袱、沉重的枷锁。 要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凸显文学性,抛弃八股体例,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灵活制体。文学理论应跟得上文学的发展轨道,不能文学已经变样了,多元化了,文学理论依然是老面孔、老思维。目前的情况是,文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文学作品数量与年剧增,而且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创作观念,文学思潮以及文学体裁都发生了变化。作为重写的文学理论,要能及时地将这些新的东西融入进去,比如文学思潮里的在场主义散文、小说创作的神实主义创作理念等就是很新鲜的现象。 不仅如此,既要加进新的东西,更要淘汰一部分陈旧的东西。有些已经非常陈旧的或者已经退化为普及性知识的内容可以不再重复编写进去。比如文体学一章,我认为就没必要再浓抹重彩,略略提及即可。比如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散文,什么是诗歌,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没必要再去重复。相反,应力将新出现的东西浓彩重抹。再比如,当下新媒体对文学的影响也应作为一个新的问题来研究。 目前的教材多将视听艺术、新媒体文学排斥在外,或者还没有办法顾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文学理论应该跟进文学进程。此外,有关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流派方面的内容,过去的教材总是在文末最后的部分稍微提及,我认为这个应该重笔来写。国外的文学理论课就是讲各家各派的文学理论,而不是像我们一样从本质讲起,讲什么是文学、然后再讲文学的种类等等,这样讲下来的内容所涉猎的都是大文学(泛文学)或者表象文学的基本常识,没有深入到文学真正的内层去。这些浅表性的理论大而化之,缺乏具体坚实的文学根基,因而看起来什么都讲到了,但实际上什么也得不到。对文学批评或理论流派加重笔墨,目的在于突出理论而不是“概论”的作用,既然涉及到了理论,那就将理论落到实处,至少有一部分要落到实处。在大的方向上,是否可以抛开先入为主的本质主义观念及其做法,我想这个问题值得重新思考。本质主义观念指导下的教材容易搞成千书一面的格局,只要有个统一的核心,其它都能填充进去,于是呈现出大同小异的面目,乏有新意和新鲜感。 二上面所述是目前教材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师本人的问题也很严重,目前中文系的理论课已经变得面目狰狞,乏善可称。这主要表现在,教理论课的教师文学素养并不高,或者说文学素养高的不多。他们长期以从事教育为生,为谋生手段,学院派的体制以及职称制度的单一化使得教师们以论文的数量作为生存之道,他们往往不在文学现场,或者很少关注文学现象,作为批评者的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需选取很少量的作品来看,对于文学现实缺少现场性和关怀。由于批评者不在文学现场,所以对文学的批评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 他们或者以卖弄艰深的理论示人,体例为严格论文形式的八股文,或者以吹捧为主,不讲真话实话,人云亦云。这两种情况都是以功利为目的,对于文学的现状及其发展没有多少建设性意义。教师应处于批评领域的前沿阵地,应是批评话语强有力的持有者。但是,由于教师只是将文学作品当作自己从事科研的工具以及上课的佐料,所以文学作品在他们那里不过就是文学理论的附庸,不过就是他盛装自己所谓的知识的器皿。大多数学院派的批评者们所写的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生硬难懂,读者看不懂,作家不认可。他们的文章哲思多于诗思,把充满美感的文学作品解读得面目全非,令人望而生畏,就像是把一朵鲜花一瓣一瓣地撕落在地。#p#分页标题#e# 由于批评者或者学院派教师长期从事教学,以及为职称等体制所压迫,很少有人既能从事创作,又能从事研究。大多数教师都以科研为主,真正要搞创作,对他们来说,一方面不实用,不划算,因为评职称不算数,一方面大多数教师理性思维有余,感性思维不足,真正要他们创作,实际水平很难示众。教师既不熟悉文学、不关心文学,不在场,自己又不会创作,两方加起来,就会越来越脱离真正的研究对象。不仅思维习惯固化,僵化,而且语言也缺乏文学性。如果文学修养高的话,文学性的语言和理论化的语言原本也可以互为表里,不相冲突。但如果自身文学修养都不高,那难免使理论语言玄奥深涩,读来味同嚼蜡,无味可留。一旦脱离了源头活水或真正的对象,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就干枯无味、乏善可陈了。这样教下去,年复一年,文学理论越来越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课,跟文学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也逐渐失去了文学性。它的美感、它的感性的一面消失殆尽。 教材当然也是学院派的教师们写的,长期的不诗思,导致他们在编写教材时,就会出现上述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本人,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体制,但可以改变自己。作为从事文学批评工作的教师,如果处处以工具理性为指导,那么做任何事就会以看其是否有用为主,而且往往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教师应尽可能地放下包袱,尽量用多的时间看大量的文学作品,关注、关怀文学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亲自操刀,搞点文学创作,这样就有了经验。有了经验性的体会,有了切身的感受,才能理解作家、理解文学,也才会给予人温暖与感动,就像文学给予我们的温暖和感动一样。否则,那种冷冰冰的理论者的姿态只会使人们对理论望而生厌、望而生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文学的兴趣。如果读者的面前同时摆放了小说和理论书,大概拿起小说看的人还是比理论书的人多。文学创作是鲜活的、及时的,是生命之树,而理论总是滞后,是理性的。如果自己缺乏文学的感悟、缺乏对文学的理解,那只会使理论更为理论。如果能够真正体会文学、体验文学,那文学理论也会锦上添花或变成一朵花。我本人很喜欢看既是作家或诗人又是评论家的作者们的批评类文章,他们在写批评类文章时,得心应手,似信手拈来,轻轻点到,又新锐无比,看他们的评论你会将之混同于他们的创作。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思维上和语言上都是审美化的,没有被理论格式化。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学习作家。 我们也可以说教材只是所有事情的一个引线,它引出了一串与之相关的问题。但教材有时无形当中也控制了主体。就拿考研来说,文学理论所考内容基本也都出自教材本身。为了考研的学生,将该教材看得很重,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考研率,也会将此教材奉若神明。暗中的、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教师和学生,都抱有极强的功利心理。 如何打碎这样一个链环,可以说是全盘之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怎样去改变这些种种现状,实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三我们不妨可以借鉴下国外文学理论课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他们重论我们重史,他们的文学理论课是名副其实的文学理论课,而不是文学概论。理论一旦概化了,容易搞成一刀切,搞成本质主义的东西,一旦成为史,很容易滑入黑格尔逻辑主义的窠臼。即先设立一个起点,也就是从文学本质论开始,然后逐章逐节地按照逻辑的、历史的线索演绎下去,最后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国内教材一般都这样。教师也是这样上,考试也是这样考,循规蹈矩的教材与教学方法固化了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久而久之,大家都把它当作是一门课程,是否能够真正起到什么作用或者达到什么社会效果,没人关心。相反地,国外的文学理论课就是讲各家各派的文学理论,从柏拉图一直讲到现当代,讲得很具体很实在。我们的文学概论上下来,基本也跟写作课差不多,看起来什么都讲了,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只是大而化之的一些皮毛的内容。我认为,这样的科目教下来对学生没什么真正的用处。 文学理论到了要改革的时候了,只有改革才能给死气沉沉的理论课带来新的曙光和生机。如果把文学看作一朵花的话,她的姊妹文学理论也应该是一朵花。那么,它还能够成为一朵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