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国企培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国企财务管理效能提升策略分析
摘要:专用性财产购置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整合财务管理体系,以此为基础取得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框架会更加准确。对于国企财务管理效能而言,想要快速提升效率,总结为两点,即:“物”与“人”两个方面,所谓“人”指的是全体工作人员包括财务人员关于节约开支的能力和意识。而“物”指的是提升效能的措施。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四点:财务部门职能地位的提升、财务工作人员关于预算能力方面的培训、设置辅助财务管理工作的专家资源库、完善多部门管理事后控制的协同合作。
关键词:财务管理;国企效能提升
面对当今社会的经济背景,国企需要紧跟国家经济发展步伐,精炼提高产能结构,从提升技术以及转变工作形式方面入手。通过进行技术改革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过程精细化。同时,不管是从哪个方面出发,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由此,供给侧改革背景必须与国企管理的效能相契合。本文将从理论框架中,对国企的专用性资产配置活动进行研究,并从中分析出如何提升财务管理效能的措施。
一、关于如何提升国企财务管理效能分析
(一)财务管理存在职能阻碍。对于财务管理而言,国企内部的组织架构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部门的业务范围以及职能边界不同,所带来的影响因素也不同:(1)当财务部门在进行专业性资产购置活动时,担任执行部门的角色,而非领导角色,由此削弱了财务部门的事前控制能力。(2)在执行任务时,负责项目资金的部门在企业内部拥有领导权,因此削弱了财务管理部门对全面预算的掌控。(3)长期的工作状态塑造了财务人员潜意识里的工作习惯,导致无法快速的做出决策。
(二)财务管理面临信息不对称。在进行专业性资金付款活动时,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遍存在。国企所执行的项目根据不同的业态和行业规范有不同的规定,前端的很多业务没有信息系统支撑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在大部分的资金付款时无法判断项目的各个节点同合同约束是否合规。由此可见,这些专业知识已经超出了普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范畴,在进行项目资金预算时,财务部门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权利,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逐渐丧失了对企业项目流动资金的整体规划能力。由于人为干扰和信息无法获取等因素,专项资金支付会出现审查不清晰的情况,直接导致资金支付过程可能出现道德失范现象。逐步出现许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三)财务管理缺乏责任边界。国企“产出/投入”的关系直接影响着采购的合理性,而是否达到满意的标准则需要时间的检验。财务管理工作随着专用性资产的归口使用而告一段落。若是采购结果未能满足支出的预期目标,并且在反思时出现难以定性的责任问题,那么产生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采购过程中财务部门完全沦为执行层;对于财务决策的公信力产生质疑。今后再出现此类情况时,恐怕会出现同样结果。因此需要注意责任边界,以部门为单位,做好责任划分,提高工作效率。
国企合同管理论文
一、国企合同管理实际情况
(一)程序运行问题
我国国企传统签订合同流程并不规范,传统合同流程中,国有企业过度重视员工考核的资金收益,忽视了员工业绩考核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违背,致使我国国企合同有效性受到威胁,企业无法将合同的有效管理作为员工考核的指导基础,导致国有企业难以及时解决合同管理中的问题,长此以往,企业合同管理问题越积越多,对国企发展十分不利,与此同时,国企管理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过分注重工期和效率两大方面,弱化了国企事务管理部门指导作用,导致国有企业管理效果并不明显。
(二)合同管理制度问题
企业合同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国有企业合同具体、精细化是避免合同管理出现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国有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合同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具体事务难以落实下去,影响企业科学决策,不能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企业进行管理,不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另外,我国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缺失还表现在宏观调控方面,受到国有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的影响,部分管理者忽视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难以把握合同签订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在市场经济交易中的收益。因此,优化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二、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优化有效对策
(一)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国资国企档案规范化管理措施
摘要:在国资国企中档案资料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它是相关经验的积累和历史的总结,并夯实了国资国企在发展方面的基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对此,档案管理工作应对方式与技术予以全面优化,不断促进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和国资国企管理信息化要求相适应,以促进国资国企的良好发展。本文即对新时期国资国企档案规范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资国企;档案;规范化管理
国资国企档案规范化管理有效确保了国资国企档案管理的顺利、有序开展,同时也是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应运而生,在国资国企的日常工作中会产生诸多文件,对这些文件进行正确保管和处理,才能确保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促进国资国企的良好发展,因此加强国资国企档案规范化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国资国企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就国资国企而言,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意义极为重大。首先,国资国企要想得到良好发展,需要充分了解和分析企业人员过去的经历,掌握到第一手资料,而档案则是提供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文件。所以,需要专业化的人员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科学化、高效化和规范化地管理档案信息。其次,国资国企的档案信息材料还包括企业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成果总结情况。所以,对档案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国资国企有效分析、查询和应用这些重要历史数据信息极为有利,可确保今后的工作有据可循并促进国资国企工作效率的提升,顺利实现价值与效益。最后,立足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角度进行分析,应在科学化档案管理中,转变其思想观念,提升业务水平,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新时期国资国企档案规范化管理措施
(一)重视国资国企档案规范化管理
国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与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带动企业员工积极性与凝聚人心,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促进企业的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社会状态下,国企的发展与生存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国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当前企业开始加强改制,以及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可以更好的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然而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企业要想发展的的更好,就要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以及教育,使企业的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统一,把企业视为自己的一份职责,对企业的工作视为一种自身的责任感,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前景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国企应该考虑提升国企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活动,因为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是每一个员工,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在国企员工身上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疏导、贯彻每一个员工的身上,从而使员工的主体地位表现在生活与工作的各方面。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企业要站在员工的立场想问题,理解并关心国企员工,保护国企员工自身的合法利益,从而为国企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当前国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国企员工思想上的状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国企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体系,开始对国企企业体制进行改革与重建,这样就导致原有产业结构与经营模式的改变,从而国企员工的思想也会进一步发生改变。其一,国企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分配方式与利益关系都发生了改变,这都使国企员工追求态度与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其二,国企企业在改革中企业员工的抵触情绪被不断的激化,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员工的经济收入与住房问题,这样会使员工的积极工作的兴趣降低;其三,在企业的改革中一部分员工缺少正确的认识,对国企企业改革的不认可态度,从而导致国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进行。
(二)国企管理者思想状态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管理会计被诸多企业单位所引入,然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却无法发挥其具体的价值和作用。因此,我国企业需要不断对管理会计进行优化和调整。本文旨在对我国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不断推动企业发展。
关键词:管理会计;我国企业;解决措施
一、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相关概述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企业规模扩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西方的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管理会计工作逐渐被我国的诸多企业所使用。在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企业在管理会计的调整中往往止步于西方管理会计的知识基础上,缺乏对我国企业发展具体状况的分析和研究,无法真正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需要,造成我国的管理会计无法适应其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在具体的工作中依然使用西方的管理会计体系,未能发展成为独具特色、顺应我国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会计制度。我国企业现今的理论技术和工作方法缺乏创新观念,只重视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众多的知识概念缺乏详细的了解,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案,缺乏利用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能力。比如:在投资过程中对货币投资时间的计算,现阶段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普遍使用西方的计算方式进行利息计算,但是我国在利息计算过程中通常按单利进行核算,这种情况造成理论与实践缺乏统一性,无法在具体的工作中得到使用。并且,在利息计算过程中所利用的数学知识也给审计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压力[1]。
国有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及对策
摘要:会计电算化历经十几年沉淀,以其极高的精确性和效率性得到了众多财会工作人员的青睐,现已成为财会业务的基础性内容。新时代,经济飞速发展,国际贸易交流频繁,为这一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国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占据我国多元化经济体制的关键领域,处于整个经济体制的核心地位。要使国企稳定发展,紧跟国际步伐,运用先进的会计电算化工程对国企财务进行严谨、有效的科学化管理势在必行。文章以分析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会实务中的重要作用为基础,深入探讨当前国有企业会计电算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国有企业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电算化;财务管控
一、会计电算化在财会实务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是指在会计工作过程中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使用专门的财务软件代替手工完成各项会计工作,包括基础的原始凭证录入、审核、记账、结账、财务报表等等这一系列的会计处理程序。它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行业的完美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对各项信息进行高效、准确、快速的处理,相比较人工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财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国企实务中,如果会计核算不能快速、准确的进行,还在延用旧的手工会计进行纸质的财务核算,就不能高效的将各种财会业务办好,不能充分的体现出企业的办事效率,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形象,阻碍企业的长足发展。许多国企的办事效率比私企要慢很多,各管理程序也比较复杂,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中勇立潮头,寻求改进自身的会计核算方法,建立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程迫在眉睫。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健康运行缺乏正确认知
在我国,传统的账本记账方式长期占据企业财会工作的核心,现代化的财会管理方式起步较晚。特别是国企,无论是管理高层亦或是我们财会人员,长期以来抱着“我是国企,我最大”、“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国企本位思想,放不下架子,缺乏创新,潜移默化的排斥新型管控方式,对会计电算化工程采取“等等看”“慢慢来”的消极态度。企管高层总会以资金投入大、人员短缺、实施有难度等各种理由推脱,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程的深入开展。把会计电算化当成装点门面和自己职务升迁的业绩,只为财务科开辟几间微机室,配上几台计算机就行了,有没有人员到岗无所谓,对怎样发挥作用不闻不问,不去探究怎样形成一套完整的电算化财会管控系统,硬件和软件无法做到时时更新,财会人才的综合性配置、技能培训严重欠缺。一些基层财会人员也错误的认为只要懂得操作微机就能胜任会计电算化工程,不会更进一步的了解相关作用和功能,不重视、不学习,工作中夜郎自大,得过且过,整日行色匆匆的忙碌于繁琐的报税和各项报表工作,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一整套用系统化、现代化方式来解决当前财会管理和实务方方面面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学科,更不知道这套系统理论的形成凝聚了多少会计电算化开发者和基层实务者的心血。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了我们国有企业的现代化财会管理进程,严重束缚国有企业会计电算化工程的创新发展步伐。导致会计电算化工程在国有企业中无法全面发挥出实际功效,让我们的国企财会系统始终在被动的追赶我国多元化经济的发展节奏。
工会财务规范化建构
工会财务管理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的《工会会计制度》和《湖北省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结合国企改革发展的实际,加强国企工会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企改革对工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国企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按照新《工会会计制度》进行调整和规范,以适应新体制的变化。笔者认为,要适应这一变化,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要实行“五个转变”。 (一)由考核经费为主向科学规范转变。在原管理模式下工会财务工作主要考核是工会经费上缴任务的完成、会计基础规范、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而国企改制重组要求在省总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的原则下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并结合二级单位和分会的特点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和条款,使考核过程可测量,考核结果可衡量。 (二)由统管整体为主向多层管理转变。在国企改制重组变革时期,随着机构重组,面对地域的变化和人力资源的重新调配,对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将不断提高,不仅要注重200人以上的经营单位,更要注重研发单位和合资公司的严格考核,覆盖面越宽,更要由单一的统抓统管向分层次管理转变,才能更好的实现规范化建设的监督考核。 (三)由自主管理为主向专业管理转变。在原管理模式下工会财务部门直接隶属工会,由工会专职干部担任会计人员,而按照《工会法》、《工会会计制度》的要求,需要委托专业代管或合并管理,委托专业代管就是在国企财务部门选配工会财务人员,合并管理就是集中人力资源优势,分别在专业财务和工会干部中选配工会财务会计和出纳,工会财会干部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四)由执行文化为主向服务文化转变。传统的国企工会,对工会财务强调比较多的是严格的执行,把执行到位作为评价的标准。在国企改制重组下明确工会的基础工作在基层,服务的对象是职工群众,工会财务要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将更多的资金投向基层,用于广泛开展组织建设、工资集体协商、劳动竞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民主监督管理、职工技能培训等重点工作方面,有效地促进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企业的建设,达到服务职工群众的要求。 (五)由基础管理为主向标准化管理转变。按照《湖北省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的要求,结合国企发展需要,工会财务部门应进一步向标准化建设推进,通过健全财务机构,完善规章制度,严格预算管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防范杜绝“小金库”产生;建立重大支出集体决策审批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财务规范化建设,自觉接受经费审查机构的监督,所属单位工会通过标准化管理使财会管理水平和效果得到较大提升。 二、新时期下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国企改革发展中,工会工作必须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国企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工作应抓好“五个突出”。 (一)突出独立原则,发挥工会财务职能作用。工会经费独立原则,是指工会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加强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结合国企工会实际,将财务管理工作在国企工会中贯彻落实,建立自成体系的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制度,考核奖惩分明,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作用就会突显,才能不断提升工会财务服务工会工作大局的作用,实现国企工会能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二)突出团队学习,提升财务干部素质能力。知识的积累通过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特别在国企改制重组时期,工会财务管理工作要发展、要提高,更需要不断创新学习,因此,必须抓好工会财务干部队伍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掌握处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本领和技能。工会主席在创建学习型团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要增强他们对团队学习的策划和管理能力,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分层次、大范围,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使团队学习成为工会财务干部的习惯行为。 (三)突出创新氛围,营造财务管理自主创新环境。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创新的成果来自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思想来自创新的氛围。国企改制重组下,需做好三个坚持:坚持思想创新,就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切实转变理念,要树立依法理财观念,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管理水平;坚持制度创新,就是要适时修订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适应工作发展需要,达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坚持方法创新,就是要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突出科学考核,确保工会财会工作健康发展。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能否健康开展,取决于考核体系是否科学,因为制度本身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科学考核应具备以下原则:一是通过考核能调动和激发单位的积极性;二是考核流程简单明了,不能过多增加单位的负担;三是考核要有针对性,对各单位进行分类考核;四是考核条款应量化、便于实施。通过建立科学考核体系,使财务管理逐步做到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 (五)突出特色创建,典型示范引领确保共同进步。新时期下,创新特色工会财会管理是对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工会财务部门在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企的性质、工会所承担的任务,人员状况等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创建活动,使工会财务管理特色突出,管理效果更明显。创建特色工会财务,不能泛泛而谈,而应细化特色工会财务部门的类型和标准,使特色创建工作具有可操作性。要通过宣传和总结特色工会财务部门创建的成效,交流心得体会,把好的管理方法进行推广,使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整体水平得到提升。#p#分页标题#e# 三、新时期下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工作应把握好几个关系 (一)统筹兼顾好硬与软的关系。硬是指财务制度和规范业务程序,是量化的硬性指标。软是指财务部门的管理、氛围和员工的素质能力。统筹兼顾好硬与软的关系就是在规范业务流程制定财务制度的同时,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提高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财务工作的优质高效完成。硬是目标,软是手段,目标是检验标准,手段是实现途径。 (二)统筹兼顾好点与面的关系。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点,就是通过培育、选树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在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典型,挖掘出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和做法,引领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工作不断深化发展。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面,就是按照新《工会会计制度》、《湖北省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的要求,抓工会财会管理的规范运作不走样,强化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提高工会财务会计管理的整体水平。通过典型带动面上的工作,形成以点带面、由面促点、点面互动的良性循环。 (三)统筹兼顾好大与小的关系。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的大是指省总工会和集团工会,相对工厂(院所)来讲就是大,小就是指工厂(院所)。国企改制重组的推进,必将对机构进行调整,工厂(院所)调整和重组也会较大,就要统筹兼顾好大与小的关系。集团工会的任务要想完成好,工厂(院所)是基础。工会主席是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重视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把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工作当作本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各单位工会要以本单位各项工作为重点,按照省总和集团的统一要求实行自主管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成好各项工作。 (四)统筹兼顾好新与旧的关系。新《工会会计制度》在科目设置、核算内容、报表体系做了重大调整,在科目设置上统一了财务预算内外收支,科目按功能、经济用途分类,结合实际工作、管理需要,增设“维权支出”、“资本性支出”等科目,使会计核算更加贴近实际,服务全局。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做好新旧科目的衔接工作,更要求经审人员针对上述变化,及时转变观念,尽快适应新制度,依据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着力审计能力建设,注重审计实效,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统筹兼顾好长与短的关系。所谓长与短的关系,就是坚持长期开展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与短期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活动相结合的关系。开展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衡量能否坚持长期开展,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相对固定的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的内容和标准。二是要对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工作有检查、考核和激励制度。三是要有健全的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工作组织机构,并且职责分工清晰,各司其责。短期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活动,就是要经常组织开展一些彰显特色和特点的活动,对推进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起到营造氛围,鼓劲加油,激发斗志的作用。 国企改革发展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在国企改制重组的环境下开展好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既给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同时也对国企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落实《工会会计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发挥好基层工会的管理作用,为工会重点工作提供物质的保证,促进国企工会财会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
企业员工继续再教育培训体制的构建
一、完善企业继续再教育培训机制的重要性分析
1.企业继续再教育培训机制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渠道和发展基础
首先,完善的企业教育培训机制可以直接为企业培养所需的各种人才。而这种综合素质的提升必然要靠企业的培训机制来实现。通过技能培训,员工可以将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通过企业文化培训,员工可以充分认识到其所肩负的责任及应持有的工作态度,调动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其次,完善的企业教育培训机制可以为企业吸引并留住人才,并且对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员工通过接受培训,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为员工展示了良好发展前景,使员工在工作中充满希望,安心在企业服务,减少企业因人才流动而带来的额外成本。完善的企业培训机制可以为企业各个运作环节提供足够的人才供给,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人才保障,从而使企业整体效率提高,创造更多的效益,企业的各项工作才能得以正常运行。
2.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完善的企业继续再教育培训机制
企业文化始于上世纪中期的日本,在日本企业席卷美国市场后,美国的经济学家总结了经验,形成了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这些理论证实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并提出了构建企业文化的各种方法,至此企业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企业文化分成三个层次:表层企业文化、中层企业文化和深层企业文化。国内很多企业都只是简单抄袭了国外企业的表层企业文化和中层企业文化,而在深层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往往流于形式。深层企业文化主要指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理念,这是整个企业文化的基石。这种价值观和行为理念要想深入员工心中,就必须要对员工进行大量的培训,而只有完善的企业继续再教育培训机制,才能使企业真正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我国企业继续再教育培训机制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我国企业继续再教育培训机制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