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语文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古代语文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古代语文教育

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摘要]知识与道理相融合的教育理念、侧重做人的教育目的、注重人类文明传承的教育内容、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重视学生实践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这些都是古代蒙学的教育思想。古代蒙学作为优秀文化教育遗产,对在教育领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本研究在总结归纳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探求其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古代蒙学;知识与道德;中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教育,将其视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事情之一。同时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这些教育思想和文化是人民长期教育探索精华的结晶。继承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形成中国特色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蒙学教育作为自古以来文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人在民族发展历程中对启蒙教育的艰辛探索,继往才能够开来,只有继承古代优秀的蒙学教育思想,才能够搞好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整理了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的精华,结合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阐述蒙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期望能够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对中国特色的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提供有效建议,进而达到促进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初衷。

一、古代蒙学教育思想

笔者通过对古人启蒙教育思想的有关论著进行整理,得出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知识与道理相融合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是因为其非常重视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启蒙阶段就将做人应该了解的知识及道理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纵观古代的蒙学教材便会发现其中无不贯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将育人的教育思想理念蕴藏在教育教学中。如启蒙教材《三字经》中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1]。这句话的意思: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通过12个字,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同时将做人应该具有的天性及教育对人后天造成的影响这一道理都明确地表达出来了。又如被称为百科全书的蒙学教材《幼学琼林》,里面包括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知识,还有许多蕴藏着深刻做人做事道理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内容,可谓是古人启蒙教育做人与做事最完美的结合。以“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2]为例,蜀犬吠日和吴牛喘月等作为成语和典故,囊括了丰富知识的同时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巧妙地将知识教育与道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弟子规》也是我过古代著名的蒙学经典教材,如“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3],古人在开头几句就将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道理及知识完美的展现出来了。古代很多蒙学教材的共同思想理念就是让学生从刚接触正式教育起就将知识与道理完美融合起来。思想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知识与道理相融合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的行动指南。

阅读全文

古代文学语文教学方法启示

【摘要】

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源远流长,有着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方法在三个方面尤其具有启示意义:教法上破除陈规,灵活善变;学法上强调诵读揣摩,渐进领悟;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倡导多向交流,相互启发。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育;语文教法;学法

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源远流长,颇具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从教育方法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重在激发个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但教法多种多样,而且学法也多具自主性的鲜明特点,对今天各层次的语文教学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我国的语文教育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大体而言,首先它为全体公民提供文化教育的机会,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次是语文教育在理念上的现代化,从语文的角度促进对现代公民的塑造和培养。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代语文教育亦有诸多误区。比如,中小学语文教育围绕各类考试指挥棒而动,呈现出应试教育主导的现实困局。根源于此,学生在语文素养和文化精神方面出现大幅度的下滑趋势。学生大多不具备学习语文和文化的兴趣和动机,只是迫于社会和家长的压力而被动学习,更不用说学习语文可以满足心灵之提升与理想之追求这种更高层次的需求。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应试教育强调知识和技术而轻视了情感道德和个性发展,极大程度上减低了教育的人文内涵,造成人文内涵的大幅缺失。同时,应试教育无视提升国民素质的精髓,仅仅采用“过筛子”和“掐尖”之法,人为生产出一大批只认字而不懂文的、唯科技至上的“失败者”。其次是教育体制管得太死板。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制度和陈旧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放任各级教育部门的因袭依赖,混日子、不出乱子的心态普遍存在,既无心更无力推进有效的改革。再次受功利化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素质日趋空洞化,普遍沦为“不读书”状态。由于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期,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甚嚣尘上,教师的精神、信仰、思想和行为难免受到影响,文化素质空洞化,满足于追逐物质利益,而对自身素质缺乏反思。以上还主要是教育的总体格局上的制约因素。具体到语文教学上,当下中国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语文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往往十分诱人,但在教法上却相当落后。老师们习以为常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授课思路,介绍作家生平,联系时代背景,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色成为固化的套路。常常是教师照本宣科地极力兜售,颇似一个人在真空中表演,而讲台之下的学生却昏昏欲睡,像老僧入定。这种授课方式以老师的单向度传输为主,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漫不经心地听,极少互动和反馈。这种单调枯燥的教法和学法势必助长学生的厌学之风,提不起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喜爱,更不能去奢求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文内涵,扩展其人格成长的空间。20世纪以来,由于一批唯西方价值观是从的激烈的反传统人士的鼓吹,由于“打翻一切”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学教育的精华一概被斥为封闭、守旧、反动、复古,好像其中皆为糟粕,应全部打倒。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许多宝贵的材料、经验和智慧,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反省和总结。大体而言,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一直奉行以“五经”、“六艺”为基础和核心的、包括众多文化经典在内的一种文学教育。它突出了以书面雅言为中心的语文,表现出对具体语文材料(即经典)的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从根本上讲,现代语文教育是从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分离出来的,并且面对当代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现实,有着新材料、新思想和新立场。显而易见,与古代文学教育相比,现代语文教育基于分工,其命意、内容和精神都比古代文学教育狭窄了许多。我们应当向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取经,以期改变目前语文教育的尴尬现状。我们着力改革的目标就是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深刻把握教法的灵活,学法的自主。笔者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为语文教育的完美实施而逆向回溯,乞灵于历史的成功经验,重新激活古法的灵光。

首先,教法上应破除陈规,灵活善变。

当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把重心放在教师对课程或知识的全面系统讲授上,通过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密集地安排课程、实践实习等活动,以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相应的完整教育。古代文学教育更加注重采用各种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源上引导学生自发的学习动机。孔子作为教育家就很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论语》中记载圣人语录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①即是有力的明证。如果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启发、解惑、点拨、督促、评估等教学活动中,就能够为整个教学过程灌注生气,增添活力。正如当代学者所总结的,“孔子施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故教无定所,教无定时,教无定规。或习礼于大树之下,或弦歌于杏坛之上,或习射于园圃之中,或述志于侍坐之际,或正谬于病榻之侧,或督促于庭院之内,或启发于愤悱之时,或释疑于问难之顷。”②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者总是敢于破除陈规,立足创新,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除了上述孔子的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法,还有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法也被后人继承和发扬光大。南宋大儒朱熹曾主持白鹿洞书院,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为授书法、读书法、讲书法,即多读、多背、温故、讲书四个方面。宋元以至明清时期,书院到处开花。老师多为名师鸿儒,他们多采用讲授法,讲授次数很少但水平高,往往还能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程度,组织辩论、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思维。

阅读全文

高中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渗透分析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当前我国教育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阶段;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弘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但是当前,我国高中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渗透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导致学生文化修养以及综合素质较低。因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1.1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发扬,儒家文化对人们的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都具有直接影响。在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以儒家优秀思想为指导,可以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认识到在新时期下,自己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进而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1.2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古代诗文是我国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杜甫、白居易以及李白等诗人更是家喻户晓,唐诗宋词影响了我国每代人,并且一代又一代的进行传颂和阅读。在语文诗词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水平,在感受诗文魅力的同时,得到良好的文化渲染,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2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2.1对传统文化渗透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加重视应试内容的传授,没有主动渗透传统文化,虽然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效果甚微。同时,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各种文化充斥于网络中,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学习兴趣,而这种漠视的风气也逐渐蔓延到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群体中。2.2教师缺乏个人文化素养: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因此,教师在具备丰富教学经验、较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文人气质,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对传统文化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文化传授毫无朝气、死气沉沉,而教师个人文化素养的匮乏,直接导致传统文化难以在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

阅读全文

高中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探究

摘要:

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今,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是我国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对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此外,还讨论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融入途径

传统文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一些文言文内容时,难免会遇到枯燥乏味的情况,单纯的文章阅读和古诗文的学习,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兴趣点,难免会降低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需要重视起对传统文化教学中,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时,还应该把握营造的时机。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阅读全文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探究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经过岁月洗礼后绽放别样的光彩,闪耀于文化艺术长河之中。语文课堂作为语言类课堂,内容十分丰富。纵观初中语文教材,诸多内容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素质教育在深入开展过程中,对语文教育提出了要发挥语文课堂的积极作用,渗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教育目标。为达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这一目的,推进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初中语文教师就必须正确审视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把握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在教学实践中具体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对策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传统文化是立足的根基之一,更是我们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外来因素的影响,我国出现传统文化断层现象,势必会严重影响我国的文化根基。我国提出要发挥教育学科主阵地作用,渗透传统文化,将学科渗透作为最有效的方式,链接古今。语文学科作为语言类学科,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科素养等都与传统文化有所关联。教师要想发挥语文学科“战场”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就要明晰其意义,思考其内涵,探析其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体现课程性质,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精神成长”。这将语文学科的教学由过去的知识传递,转移到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注重对学生语文文化素养的培养,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1]。在深入分析新课标时,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育的三个目标被做出了明确的界定,表现为以下三个内容:(1)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2)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的发展打下基础;(3)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文化角度理解和分析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探析这三个教学目标背后蕴含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二)发挥学科作用,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补充。很多教师错误地将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理解为“知识传授”,违背了上述提到的学科教学新目标,也导致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时有所局限,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语文教材上,完全被框死。实际上在语文课堂上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它能够促使语文教师从“三维目标”的角度上正确审视语文学科、审视语文教材。同时能够促使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意识地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横纵补充。正如同北大教授童庆炳在《语文学习》中提出“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真正把它作为一种基因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而不只是单纯地讲几篇古代诗文”,这一举措发挥了语文学科的积极作用,同时实现了教学补充。

(三)提升学生素养,关注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素质教育促使学科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了“语文素养”上,关注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时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等四个方面的素养培养。而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恰好满130足了这一要求,它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促使学生有效地认知语言、感知语言、运用语言,能够让学生在品读、继承、鉴赏传统文化中实现思维的深度发展以及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学生在感知语文知识、感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语文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发展[2]。

阅读全文

大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大学语文古代经典作品教学思考

一、新媒体时代古代经典作品遭受冷遇的原因

新媒体(NewMedia)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而言的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传播媒体,是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媒介。能熟练使用新媒体并深受其影响是当代大学生的一大特征。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及迅猛发展,也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一方面由于缺乏筛选机制,导致海量文学作品涌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让人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由于信息量太大、太快,人们无法安静地沉浸在某个作品或文本之中,导致了阅读的碎片化、浅显化、娱乐化。消遣性、娱乐性、快餐化的大众文化作品成为当前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对象,而“提出并思考的人、人性、人生的大问题,试图给出解答或解决方案,并且永远对现实保持者理性批判态度”的异常深刻且充满理性的经典作品则被边缘化,尤其是中国古代经典。有研究者曾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14所高校对大学生的经典阅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古代经典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即使在中文专业学生当中也仅有不到三成的被调查者对其最感兴趣,部分理工科学生在留言中表示由于平时专业学习压力大,很少阅读文学书籍,即使阅读也首选娱乐消遣型的,不愿选择费时费力的中国古代文学。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调查统计后了“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该榜的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红楼梦》更是高居榜首,成为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当代大学生为何如此冷落蕴含着丰富人文意蕴的古代经典作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两个:

(一)从主观上看

学习的功利性使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语文中的古代经典作品“无用”,因而不愿意投入精力深入学习。通常来说,人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某门知识,多是因为对其有兴趣爱好或认为其对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而对于认为无用或没有太大作用的知识,人们往往不容易产生学习的需要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当前整个社会的浮躁、功利又加重了人们的这一学习动机,很多人的需求是了解能够马上解决眼前问题的信息,而学习经典名著不可能会获得如此快捷而实用的效果。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缺乏兴趣甚至很厌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学生看来,学习这些作品,无非是使他们多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史哲方面的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生活以及未来的生存发展没有多少关系,属于学而无用型的。这些古代经典作品真的“无用”吗?当然不是。能够选入大学语文教材的这些古代作品无不是经过岁月沉淀的经典之中的佼佼者,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人文思想、审美情趣、生活态度对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等具有潜稳默化的催生作用。不仅如此,作品中所涉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以及语言运用的特色等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沟通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而这又直接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产生重要影响。既然大学语文中的古代经典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却普遍认为这门课“无用”呢?其原因主要是古代经典的这些功能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就业的影响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不像专业课以及各类证书那么直接,所以学生们往往感觉不到它的功用。

(二)从客观上看

时代的“隔膜”以及教学效果的不如人意影响了大学生对大学语文中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针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名著死活都读不下去?调查中不少被采访者表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名著与当代读者的“隔膜”,“语言晦涩、叙事繁杂,再加上高深的哲学意识与不同的时代背景,客观上也构成了阅读障碍”。就拿古代经典作品中的语言来说,与今天的语言相比,不仅在语音、语法、词义等语言内部要素上发生了巨大改变,其所反映的外部事物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因此,后人在学习前人作品时往往会遇到不少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通俗文学、大话文学、流行歌曲和偶像剧等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泛滥,当代大学生们更习惯于通俗化和娱乐化的话语表达方式,古代经典作品陌生而晦涩的语言,自然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学效果的不如人意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兴趣索然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在授课思路上形成了一个固有的教学模式:作者生平简介、创作情况、课文的写作背景、内容分析、写作特点等等,教学过程公式化、凝固化,课堂讲授信息量大而不深不精,语言严谨有余却生动亲和不足,凡此种种,使得整个大学语文课堂沉闷而缺乏生气。“无用”和“无趣”成为很多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最直观印象,这种印象又从心理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加深了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的疏离。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师发展概述

摘要:

新世纪语文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广大语文教师需要重新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近30年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国外教育研究的一个专门领域。探讨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1语文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现代语文教育历经百年风雨,实现了从古代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由经验型转向知识型。建国后,在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的推动下,语文教育日益普及,并在语文教学中提出“听、说、读、写”并重,使得语文教育开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但这个时期的语文教育属于知识型教育。改革开放的20年中,语文教育改革非常繁荣,并且语文教育改革无不针对语文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特别是针对应试教育把语文教育作为知识的教育推向极至。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的主体性提升的要求,社会舆论激烈批评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育,甚至认为“语文教育误区最终有可能使学生所受的其它学科的教育变得苍白,甚至误入歧途”。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人文涵养和主体地位,强调语文回归生活世界。总之,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期望与批评归于一点,就是“呼吁语文教育中灌注人文精神”。世纪交替之际,随着“深入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的任务,对当代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专注于自身的专业发展。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卫道士,课堂教学形式是讲述—接受型的,考试也均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答案去要求学生,语文所需要的吟咏涵颂、丰富的想象、不确定、不规范的整体思维被破坏了。而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需要我们把语文教学更多的视为学生主动进行的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真切地体会到语文学科所具有的深厚的人文魅力。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语文的本义和内在价值,它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如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诊释,教学散文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一种体悟。其次,语文教师更应认识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学会从大自然中、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捕捉灵感。再次,语文教师要树立言语本位的教学观和语文教学的实践观。实践性是工具性、人文性的衍生性质,人文性、工具性实现的依托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只有在语文实践中学生才懂得如何学语文、用语文,并体悟语文对人的情感世界和生存状态的人性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是运用言语作品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理要素的结果。“语文教学是以言语内容为中介使学生获得言语规律和技巧的教学活动;语文课的本质是通过开展语文活动(言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言语能力)”。因此,“语文教学是从事言语教学,而不是语言教学,而言语的内容包括了社会性、思想性、情感性,反映出社会规范与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的统一。因而语文学科的人文品位或语言文化特质显而易见”。基于言语本位的教学观,语文课应以关注学生语言实践为主,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语文能力。最后,要实现这些观念的转变,首先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扮演,努力在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实现与考试制度、评价制度改革相适应的语文教师心理的变革,这才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关键。因此,新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转变过去语文的知识教育的观念。注重语文对人的熏陶、感染、塑造作用,强调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不断更新语文教师的原有专业结构,包括观念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

2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阅读全文

古代文学语文教师人文素质培养

[摘要]

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对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质的职前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在思想引领、道德养成、情感陶冶和心灵抚慰等方面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古代文学课程;人文素质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高校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语文教育和初等教育等专业承担,古代文学是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国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涉及到的古诗文篇目的增多,古代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上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因为古代文学能够直接培养和提升相关专业的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对师范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2012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第一个维度“专业理念和师德”明确地提出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这些要求是顺利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2011)基础和前提,古代文学课程与此密切相关,不仅古代诗文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道德水平、情感抒写、心理抚慰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教师品行修养、灵魂塑造的重要内容。

一、思想引领:提升师范生的精神境界

我国文史哲不分家,古代文学有着丰富的思想元素,如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等。走进了古代文学,就走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荣辱富贵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观,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家常起早,忧国愿丰年”的忧患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诚信观……这些思想观念浸透在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对学生的理想追求、思想境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就是要发掘这样的元素,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悟,引领学生的思想高度。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文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作为师范生,更要很好地继承和吸收。例如,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的思想是教育智慧的精华,孟子主张人性善,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学习要“自求自得”、“循序渐进”、“专心有恒”等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也不无启发,荀子的“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隆师亲友”理念在今天显得尤其难能可贵。《大学》中的“内圣外王”的修练之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过程观,《学记》的“尊师重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的教育教学观念仍广为传颂、借鉴和使用。这些都应该成为师范生接受教育或者将来实施教育的思想的基础。“韦编三绝”、“凿壁借光”、“曾子杀彘”、“鹬蚌相争”等文言故事无不令我们感到激动、振奋。这种人文文化给我们很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体验与人生哲理,让我们不断提高思想的深度和厚度。

阅读全文